有关清明的诗篇1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一)
清明的雨呀纷纷扬扬
是我们的热泪涌出心房。
先烈呀,今天我们集合在一起,
向您敬礼!为您歌唱。
我们就像纪念碑边的小松树。
时刻守卫在您的身旁,
我们就像墓地上的鲜花,
向您送去问侯,向您送去芬芳。
清明的雨呀是点点滴滴的音符,
谱写出英雄的篇章。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二)
想当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大地,
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
多少将士迎着风雨英勇出击。
为了华夏的锦绣河山,
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笑迎明天;
八年抗战换来了壮烈的胜利。
想当年,***战争的***号响彻天地;
有多少英雄在***林弹雨中所向无敌,
为了华夏儿女的翻身***,
他们高举火炬冲破黑暗,
星星之火在亿万人民心中点燃。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三)
翻开中华民旅的历史,
有多少从容就义、壮烈牺牲的英雄;
走进松柏苍翠的***陵园,
有多少***的英灵在这里长眠。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四)
每当我们朗诵这些正义
热血奔腾在心中,
山岛啼,红花开,阳光照大地,
东风吹,松枝摆,浩气依然在。
胸前的红领巾映着阳光,
就象先烈的忠贞、刚强,
一朵白花一个心愿,一朵白花一个问安
凝聚着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敬仰,
编织着每个小伙伴的誓言。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五)
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无意还是巧合
天空——你的脸
为何总到这个时节
便开始阴沉哭泣
大地——你的心
为何莫名开始颤抖
仿佛要将整片大地颠覆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六)
风萧萧
雨绵绵
人终惶惶而又凄凄
我默默站在
堆堆乱岗坟前
凭吊每颗游荡的孤魂
我听到了
你们在鬼嚎你们在狂笑
所有声音和着风声,呜咽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七)
不知是堆堆黄土
还是坟头孤伶摇摆的狗尾巴草
还有被风雪涤涤后的斑驳碑文字迹
像把把锋励的剑
刺向我的眼睛
剖开我的泪腺
于是
毫无意义的泪滴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八)
三月,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三月,最令人向往的日子。
人们总是不会忘记祭扫***墓缅怀***先烈,
看***事迹,学***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陵园前,我站着留了影,
此时此刻,我心潮涌起,
我们能否踏着先烈足迹?!
我们能否把红旗扛起?
一种激昂,一个振奋,
一种思索,一个问题。
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从父母、老师嘴里知道罗世文、车耀先事迹,
***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威武不屈,
深深根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上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了“小萝卜头”,
他与我们一样大的年龄,
做的事迹是那样壮烈。
我还从书本上读到***先辈,
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和祖国的明天,
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可歌可泣。
今天,我在“小萝卜头”雕塑前,
依然感到他的少年英姿,
他在沉着的思索什么?
难道他感到自己幼稚?
我反复读了“狱中八条意见”,
仿佛看了先烈们鲜红的血迹。
在牺牲个人利益及生命的时候,
我们能不能象先烈一样无悔无怨?
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
我们怎么样实现先烈的遗志?
面对先烈,我感到,
作为一个普通***员,
我们应该举起民族振兴的大旗!
告慰先烈,
我们正在经历新的壮举!
栉风沐雨不辞苦,
改革路上谱新曲!
我们用生命,
象***那样撰写精彩的人生,
祖国的强大还得靠我们自己!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九)
他们都跪拜在那里
尽管路是泥泞
崭新的裤子上满是黄泥
他们依然如雕像般久久不愿离去
香烛袅袅
鞭炮轰鸣
是为那些亡死的灵魂追悼魂灵吗?
我不想
我只想用我的双指
有关清明的诗篇2
一、《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二、《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三、《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五、《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六、《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七、《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八、《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九、《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十一、《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十二、《长安清明言怀》(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十三、《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十四、《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十五、《洛阳清明日雨霁》(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十六、《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十七、《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十八、《江南清明》(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十九、《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二十、《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二十一、《清明日》(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二十二、《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二十三、《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二十四、《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二十五《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二十六、《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二十七、《清明》 (现代)姚慎峰
入春时节暖花开,清明将至细雨来。满山风景叶滴水,不知归去几徘徊。
二十八、《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二十九、《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三十、《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三十一、《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三十二、《湖寺清明夜遣怀》(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有关清明的诗篇3
关键词:《筱园诗话》 诗坛流变 诗歌流派 诗教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103-109
作为晚清一部具有总结性质的诗话,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已引起学界关注。但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其诗法、积理养气、与严羽诗论的关系等诗歌创作理论上面。***运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论诗的审美创造比较系统的要数朱庭珍的《筱园诗话》。这部诗话的理论价值,庶几可与叶燮的《原诗》相并列。”[1]学者注意到的多是它的诗歌理论价值。但从诗话的历史来看,《筱园诗话》最有价值的地方恰恰是被学界所忽略的那一部分,即朱庭珍对清代诗坛的评述。研究《筱园诗话》诗法、气、理、与严羽诗论关系等等的学者没有注意到或是无视了一个现象:朱庭珍在论述诗歌理论时所举的例子大多为清诗,唐诗、宋诗只占很小一部分。《筱园诗话》共四卷,除了第一卷阐述诗学的基本观点,没有提到清代诗坛外,其余三卷多以清代诗人为主。尤其是第二卷,简直就是一部清代诗坛流变史,虽然评价了历代诗家,却以本朝为主。卷三卷四摘句论诗,为具体作诗技法,也多引用本朝诗人为例。
据《筱园诗话》自序,是书草于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增订,最终定稿在光绪三年(1877)九月,但文中所论清诗坛多为清初至乾嘉时期诗人,乾嘉以后的诗人涉及很少。朱庭珍屡试不第,游于幕府之中,提倡新学,开滇中风气之先,但《筱园诗话》沿袭的却是传统诗话的路子。
一、对清代诗坛流变之研究
《筱园诗话》对清代诗坛的论述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以地域格局为参照。
首先,朱庭珍认为清代诗歌的成就在历代之中是最低的。《筱园诗话》对清代文坛有一个总体概括:“本朝汉学最盛,皆经术湛深,考据淹博,宗康成而不满程朱,诗文则非其所长也。”[2]很显然,朱庭珍以乾嘉汉学的背景代替了整个清代的学术历程,也没有注意到“宗康成而不满程朱”在学术历程上的微妙变化。“诗文则非其所长也”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不必细究,但在他的诗人分类中,清人几乎都只居末等的小家、诗人①。另一方面,朱庭珍又客观地认识到汉学家、古文家、理学家中也有很好的诗人,虽然诗文非其所长,但也有通才与专才的区别。汉学家顾炎武“诗甚高老,但不脱七子面目气习,其用典使事,最精确切当,以读书多,故能擅长。”汉学家兼古文家朱彝尊,“诗尤雄视一代,品在渔洋、荔裳、愚山之上,洵通才也。”[3]理学家中,只有汤鹏一人诗文可观,“若理学诸公中,诗文可观者,则汤文正公一人而已。”[4]所论很有见地,并没有一概求全责备,认识到诗坛“术业有专攻”的客观实际。在整体性否定汉学家诗文的同时,对其中的佼佼者并不抹杀,从诗品、用典等方面给予恰切的评价。
有关清明的诗篇4
【关键词】李清照 诗 爱国主义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来学者鲜有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尚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之诗词风格意境舒畅。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偏安,志***报国的士大夫情怀。
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一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与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权,对于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子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之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时,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之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象地刻画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是对汉隐士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一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
在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不附和歌颂中兴大业,也不同于即景抚今吊古、感叹百年兴废,而是着重解析天宝事变的历史根源,昭示安史之乱后皇室内部斗争的深化,从总结历史教训方面拓展诗作意蕴,其中不乏警句“夏商有鉴当渠成,简策汗青今具在”、“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见出诗人有超人的识度,应该说没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是难以做到的。
在宋代,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没有写过和韵次韵之作。但是和韵之作,因受原唱思路、用韵的限制,一般不容易写好,所以和韵之篇少有名作。关于这两首和诗,人们评价不一。有认为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鹿革脯矣”。也有认为二诗“未为佳作”,不过基本都承认“出妇人亦不易”。
从这两首诗来看,应该说写的比较直白,但也应看到两诗写得非常流畅恢廓,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浑然一体。而且诗作采摭了唐末以来的正史、野史笔记传说,融化了大量历史掌故,写来蕴含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广的文化素养。而且诗人有时作诗用险韵,即以她和张文潜的这两首诗来看,实际不是和韵,而是次韵。即完全按照原诗的韵字和次序。以次韵之作,完全按照张文潜的原诗的韵字和次序,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且受张文潜思路的限制,能写到如此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诗艺之高超。
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史带论的。一个文人要想证明自己有识见、有思想,他不是要在哲学中作抽象的思考,而是要在具体史实的褒贬中体现才力。在这里史与诗有着血缘关系,钱谦益说:“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李清照在和诗中回顾了具体史实,但就在这种回顾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识见。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和诗虽行文较直白,跳跃性不是太大,但其笔力还是凝练的。关键是她没有人云亦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受,且识见卓越,不能说没有自己的意境。尤其是两首诗的结尾用典,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细细琢磨又觉得很微妙、含蓄又透彻,完全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由此不难看出,她的诗多有哲理感悟、爱国抗敌的大夫情感。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清照诗文创作的亮点。
李清照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生动地展示了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崇尚高洁之志;爱国抗敌之思想;针砭时弊之情感。这些诗大多与民族兴亡直接有关,几乎没有一首是感叹个人得失,际遇不平的,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难得的***治胸怀、民族气节、雄伟气概。而这些诗歌的创作也无不体现其艺术价值之高。
首先,诗人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构成和谐统一的诗境。《偶成》是悼念亡夫之作,属七言绝句,基调凄凉,诗中只有花与月,都是红颜易碎,感怀伤时之物。作者触景生情,传达了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四处流浪之感,和对昔日花前月下幸福美满生活反对怀念。其次,诗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还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故事,与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治倾向性。在《咏史》中,引用两汉王莽篡***的历史借古讽今,严斥了金人扶持的伪楚伪齐***权。史中还赞扬了嵇康注重气节,敢于斗争的骨气,表达对当朝***求荣小人的愤慨。最后,李清照的每首诗都各有其特点,都有典故。
总之,李清照的诗具有的***治情怀,强烈的***治批判色彩,和对英雄主义人生观的歌颂。无论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还是处于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李清照都传达了一个声音:爱国思乡!这种士大夫的情怀非闺中女子所能言。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6.
有关清明的诗篇5
论文摘要:吴伟业“诗史”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文化意义,它是中国数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包括诗学传统)与明清之际社会背景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既体现了诗史相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体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普遍心理,反映出当时学术思想与文学思潮的变化。
明清之际的诗人吴伟业有近一千二百余首诗作留存于世,其中以时事为题材的作品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人多以“诗史”目之。与吴伟业同时的作家尤侗曾评价道:“梅村身遇鼎革,触目兴亡,其所作……皆可备一代诗史”(《艮斋杂说》),最早为吴诗作笺注的程穆衡也认为吴诗“征词传事,篇无虚咏”,可以“诗史”目之,并称其为“少陵后一人”(程穆衡《肇悦卮谈》,见《吴梅村全集》附录四);陆云士更是把他司马迁相提并论(见《吴诗集览》卷六),评价颇不菲,都揭示出了吴伟业诗歌的“诗史”特征。
吴伟业“诗史”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出现,绝非偶然的现象,它与中国数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包括诗学传统)和诗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传统与明清之际社会背景相互影响下的必然产物。
一、诗、史相通的文化背景
从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中国诗歌自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传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注重现实性,面向社会人生,关注社会人生的命运,着重表达社会群体意识,诗人总是围绕着人生与自然、人生与社会关系的主题来抒写自己的社会愿望和人生理想。这无论是从草创时期的诗歌,如葛天氏之乐、甲骨卜辞和《周易》中那些具有原始歌谣意味的祷辞,还是从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说,自居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诗,以及明清之际吴伟业的“有关时运升降、时***得失”(《且朴斋诗稿序》)的自觉创作上,都可以得到映证。诚然,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浪漫主义作家和为数不多的浪漫主义作品,但也应看到,其浪漫主义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李白,作为浪漫主义的大诗人,其创作从根本上讲也没有脱离现实主义,其创作精神、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恰恰同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是相近的。清代刘熙载就看出了这一点,尝评论道:
太白与少陵同一志在经世,而太白诗中多出世语者,有为言之也。
太白云“日为苍生忧”,即少陵“穷年忧黎元”之志也;“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即少陵“盘飧老夫食,分减及溪鱼”之志也。(《艺概·诗概》)
总之,中国诗歌始终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诗歌中社会人生的反映、现实情感的发抒、现实理想的寄托无疑都呈现出各个时代具体的历史面貌,从外在的时代治乱兴替,到内在的人的心理状态、时代精神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内容都展现在诗歌中,从而使诗歌显示出特定时代的总体特征和气象。因此,从根本上说,诗人心目中的创作意识是一种与史家相近的历史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诗歌与历史保持着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这种现象正说明了诗、史相通。
在吴伟业生活的时代,诗、史相通的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形成了一股诗坛思潮,像黄宗羲在《万履安先生诗序》中就曾提出“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阙”之说,杜浚在《程子穆倩放歌序》中还指出诗可“正史之讹”,钱谦益尝把《诗经》看作是国史,把孔子删诗视为“定史”(《胡致果诗序》),以及吴伟业在《且朴斋诗稿序》中明确提出“诗与史通”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当时文学家们对诗、史关系的认识和主张。
诗史相通的文化背景为“诗史”创作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使诗与史、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和统一成为一种可能。而在吴伟业之前,已有司马迁、杜甫等人把这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为吴伟业“诗史”创作树立了榜样。从渊源上讲,吴伟业“诗史”是对司马迁、杜甫传统的继承。
司马迁之《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疑达到了文学与史学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其创作精神,不仅体现在注重实录的唯物史观上,而且还体现在“发愤抒情”的写作态度上,毫无疑问,这对于张扬创作的主体性和凸显主体情感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使《史记》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完成了史学与文学的结合,而成为“无韵之离骚”。
吴伟业则直接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观来进行“诗史”创作。诚然“发愤抒情”一说由屈原在《惜诵》中提出,并非司马迁独创,但吴伟业所持的“发愤抒情”观,显然直接源于司马迁。他在《北词广正谱》的序言中说:“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慨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在此,吴伟业显然沿用了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说法而加以发挥。他以“发愤抒情”来创作,无疑使他情感勃发,借诗歌以寄托他于故国沦亡之后的“无聊不平之慨”,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抒情性。
继司马迁之后,再次将文学与史学结合在一起的是杜甫。其作品,“如太史公纪传”,为“古今绝唱”,被后人誉为“诗史”。杜甫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出现,其意义不仅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风》《雅》以及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还在于它是首次将诗与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典范,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史之征实、实录精神的汇流。他的创作,无论是述怀,还是咏物、叙事、怀古,都极力融人自己的忧乱伤时之志,鲜明地表达出社会愿望和理想,把他所处的唐王朝那种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风貌囊括进自己的诗篇之中。
吴伟业则是继杜甫之后全力创作“诗史”的作家,在“诗史”创作史上其创作是第二个里程碑。吴伟业学习继承杜甫开创的“诗史”传统,除了明清之际板荡不安的社会与杜甫所处的“安史之乱”时代相似以外,还有一个文化上的重要原因,即吴伟业意在继承“明七子”的复古传统,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有直接秉承七子派的痕迹④。而“明七子”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古体学汉魏、近体宗盛唐,在创作中又都自觉地把杜诗作为主要学习目标之一。他们对杜诗的态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诗缘情”的角度出发,对杜诗中大量的以诗言理叙事的作法大为不满(何景明《明月篇序》),二是自觉地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和艺术手法,“即事名篇”,用诗笔来反映现实,褒善扬忠,斥奸骂谗。
而吴伟业则全然以创作实践来表明他对杜甫诗歌的态度。他对杜诗的学习,同“七子”一样,也体现在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创作手法上,如《直溪吏》、《临顿儿》、《芦洲行》、《捉船行》诸诗,赵翼谓“可与少陵《兵车行》、《石壕吏》、《花卿》等相表里”(《瓯北诗话》)。靳荣藩评吴伟业的《堇山儿》时说它“全仿古乐府而得其神似”(见《吴梅村全集》卷三诗前集三)。与“七子”学杜所不同的是,吴伟业则直接将现实主义精神自觉地运用到“诗史”创作中,全力结撰“诗史”作品。可以说“七子”的理论和实践是吴伟业学杜的一个铺垫,是杜甫到吴伟业之间的中介和过渡。
二、吴伟业“诗史”创作的契机——明清之际的沧桑剧变
前人论及吴伟业的“诗史”创作,都能认识到时代环境同他“诗史”创作的直接关系,如尤侗说他“身遇鼎革,触目兴亡,其所作……皆可备一代诗史”,《四库提要》言其“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等等,就点明了这种关系。我们考察他的创作,不能不着眼于这种关系去进一步探讨:时代环境为什么能对其创作产生影响并且产生了哪些影响?
“万古痛心事,崇祯之甲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正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激烈冲突的时期,对故明王朝统治区的人民而言,甲申之变带来的不仅是战争的激烈震荡,而且是深重的民族压迫以及汉族士人难以接受的文化观念。当时民族压迫之巨、民族意识与斗争之烈亘古未有,汉族士人中抗清殉节者有之,甘居林下、耻食周粟者有之,屈节降清、出仕新朝者有之。而大多数人,故国旧君之思仍萦绕脑际,忠孝节义如芒刺在背,礼义廉耻似骨鲠喉,民族意识难以消除。即使在仕清贰臣中,“以降臣之手,写贞士之文”(缪荃孙《(有学集)跋》)者大有人在。
如龚鼎孳,仕清为官,犹“冀后世原心”,其《初返居巢感怀》诗云:“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许多诗都深挚地表达了这种故国之思以及仕清后的痛悔,说明贰臣所怀有的“肠热之念,知耻之心,交圉于中”(《(有学集)跋》)的心态。明清之际民族意识之强烈,以至影响数代,且不说洪、孔尚任在剧作中极力张扬民族意识,连深荷清廷殊遇的王士祯、生于康熙年间的屈复等人也在诗文中不时流露故国之思。
作为故明官员,尝受崇祯帝厚恩,吴伟业本人也有相当强烈的民族意识,如崇祯十二年正月,身居翰林院编修之职的吴伟业有见于清兵大举入侵、明***节节败退时事,向崇祯帝上疏言退敌御清方略(见谈迁《国榷》卷九十七)。而在诗歌作品中,表达民族意识的例子则更多。如大致写于崇祯十一年的《再忆杨机部》诗:
国事艰难倚数公,登城遥望客征东。朝家议论安危外,兄弟关河风雪中。夜月带刀随破口,清秋摇笔赋从戎。书生表饵非无算,谁立***前跳荡功。
这首诗为佚诗,收入魏耕等人编的《吴越诗选》卷十二。诗中所缺很可能是“虏”字,因时忌而缺。它表现了诗人对抗清名将卢象异和投笔从戎的杨廷鳞等人的钦佩、崇敬,全诗充溢了极强的民族意识,这很可能就是诸诗集不敢收载的原因。又如写于顺治十年的《新蒲绿》,诗云:“甲申龙去可悲哉!几度春风长绿苔。扰扰十年陵谷变,寥寥七日道场开。剖肝义士沉沧海,尝胆王孙葬劫灰。谁助老僧清夜哭,只应猿鹤与同哀。”此亦佚诗,作于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忌日,当时明遗民私祭先帝于江苏太仓钟楼,吴伟业作此诗为迎神送神之曲(见冯其庸、叶君远《吴梅村年谱》“顺治十年”条)。而九月吴伟业即取道运河北上仕清,此诗足可说明他仕清时的心态。
“感时独抱忧千种,叹世常流两泪痕”,由于时代环境的因素,人们难以逃避严酷的现实,思想感情尤为强烈深挚,许多人不得不发而为歌诗,以抒其愤激不平之慨。钱谦益尝说:“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声多、顺成缓之声寡”(《(施愚山诗集)序》),准确地道出了这段历史时期诗文的总体特色。而明清之际的诗文理论中,也有一个突出倾向,即强调“真”,大多要求诗人的感情要真挚内容要真实,风格要真诚,这无疑就是强调诗文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如吴伟业、钱谦益、顾炎武、黄宗羲等人都持有类似的主张。这种求“真”的潮流正是时代环境在诗坛上的反。
在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学术领域出现了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史学著作的大量涌现,如查继佐之《罪惟录》、谈迁之《国榷》、朱国桢之《皇明史概》、黄宗羲之《明夷待访录》、夏允彝之《幸存录》,等等,不胜枚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人们历史意识的增强。而历史意识的增强,首先应归因于:明朝的灭亡,民族矛盾异常地尖锐化,再加上战乱不断,致使许多人痛感历史真相的湮没无闻,他们遂多以总结明亡教训出发,借史书载一代兴亡之迹,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解,以示不忘故国旧君之意。如明史学家谈迁,于明亡后尤“注心于明朝典故”,以期完成崇祯一朝之史。他说:
史之所凭者,实录耳,实录见其表,其在里者已不可见,况革除之事,杨文贞未免失实;泰陵之盛,焦泌阳又多丑正;神熹之载笔者,皆逆阉之舍人。至于思陵十七年之忧勤惕厉,而太史遁荒,皇烈焰,国灭而史亦随灭,普天心痛,莫甚于此!(《清史稿》本传)
于是他“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十七年邸报,补其缺文,成书名目《国榷》”(《清史稿》本传)。
另如吴伟业编《绥寇纪略》、黄宗羲作《汰存录》,等等,都能体现这种心态。
其次,历史意识的增强也归因于:明清易代,非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顾炎武尝痛切地称为“亡天下”,满汉两种文化在此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汉族衣冠文化的存亡绝续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广大的汉族士人并未因深重的民族压迫而消泯心中的民族意识,因而寓民族反抗情绪、存汉族衣冠文化传统成了不少遗民修史著述的衷曲。如黄宗羲,在明亡后起兵抗清,于桂王失败后,“知天下事无可为,乃作《明夷待访录》以见志”(《清诗纪事初编》卷二前编下“黄宗羲”条)。不仅如此,其所作《隆武纪年》、《赣州失事记》、《鲁纪年》等都是深有寄托之作,“皆所以庀史也“(同上)。又如明遗民查继佐作《罪惟录》,极力为明朝张本、为汉族立论之意十分明显。他将史可法、卢象异、杨廷麟、瞿式耜、张煌言等民族英雄列入《抗运诸臣列传》,又在《帝纪总论》中言:“明兴不介尺土,等汉之高祖。顾祓除之义,尤为卓绝。”查氏采用了《春秋》微言大义的传统修史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汉民族立场和尊汉排满情绪。《庄子·天下》云“《春秋》以道名分”,《孟子》亦言:“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查氏《罪惟录》之名即源于孔子之言,由此可见查氏之作深有寄托。
由于修史之风大盛,历史意识增强,影响到了诗文创作特色的诸多变化,许多作家在创作和理论上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向史学靠拢的倾向。首先,在理论上,如黄宗羲提出“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阙”,钱谦益与吴伟业等人认为诗、史相通,不仅是有感于诗的特征,也是一种文学主张;其次,在创作上许多作家努力努力去反映现实,借诗文保存具有史料价值的事件,记载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汤燕生,作《赭山怀古》四章,诗中抒发亡国之悲以及对故国旧君的缅怀,被吴伟业目为“诗史”而大加赞誉(《清诗纪事初编》卷一前编上“汤燕生”条)。再如吴嘉纪,著名的遗民诗人,其《陋轩诗》中许多作品亦堪称“诗史”。
而屈节诗人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以史为纲,以诗为目,记述有明一代诗人,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存诗,更重要的是借此寄寓故国之思,他自己就把它看成一部“心史”,黄宗羲和李慈铭、金堡都把它看作是一部与金遗民元好问《中州集》一样深有寄托的史学著作④。如黄宗羲在《姚江逸诗序》中说:“孟子日:‘《诗》亡,然后《春秋》作。’是诗之与史相为表里者也。故元遗山《中州集》窃取此意,以史为纲,以诗为目,而一代人物赖以不坠,钱牧斋仿之为明诗选,处士纤介之长、单联之工,亦必震而矜之。”陈寅恪先生尝引述金堡之言:“牧斋编《列朝诗集》,其主旨在修史,并暗寓复明之意,而论诗乃属次要者。”(见《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运动”)钱谦益在创作中,也常以诗存史,如其大型组诗《后秋兴》,步杜甫《秋兴》之韵,诗从郑成功进***长江写起,直至永历桂王殉难,被陈寅恪先生誉为“明清之诗史”。
有关清明的诗篇6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辛亥***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有关清明的诗篇7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中期离开济州贬所,暂隐嵩山时写下的山水诗作。诗中虽有“空”“寂”“闲”的禅趣,但也流露出孤寂避世的失意痛苦。全诗于山水风物的描绘与个人行踪凄清的勾画之中,使诗意透过景物自然流露而出。
首联极目远眺,***景鲜明。“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状如“一衣带”的清溪,沿着巍巍嵩山山麓长林潺潺出谷;辘辘归去的车马悠闲从容地驶向山间丛林。一个“带”字类物极致,再现出溪水依傍林麓蜿蜒而下,欢快奔流、神采飞扬之势。一个“去”字,写出车马似乎通晓人意,“哒哒”的马蹄声传达出悠闲自得之情。诗人将山水景物与人的行动交织于画面之中,表现了大自然风光的迤逦迷人。颔联身临其境,其乐无穷。“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里借“流水”“禽鸟”,抒发诗人与自然融合之感。那从山谷中汩汩而出的流水发出的“丁冬”声响,犹如少女银铃般的歌喉,正好与天色向晚的投林暮鸟和鸣,正是“人向山里走,水从谷中流”。“流水”和“禽鸟”似乎与诗人同乐,又好像和诗人同归,此中禅意妙不可言,诗人悠闲恬适之情跃然纸上。读之,不禁使人想起诗人的《竹里馆》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给人以“清幽绝俗”之感。
颈联物是人非,充满哲思。“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中的“荒城、古渡”与“落日、秋山”,完全可以看成两组哲学符号。前者为“人文景观”,后者为“自然景观”,如今,斗转星移,这二者一个沧桑巨变,一个亘古如新。可不是吗?城已荒,而渡口依旧,人世变幻,不可逆转;而自然永恒,年年如此,就像目前落山的余晖映照着这秋日的山林。其言外之意――“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间的一切终会随着时光流逝;既然如此,不如归隐山林,尽情享受自然之趣。这两句诗的光色明暗对比十分鲜明,借此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清。
有关清明的诗篇8
[关键词]蔡襄;文学主张;诗歌特征
[中***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11)03-0067-04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治平四年(1067)病卒于莆田新居家中,赠礼部侍郎。蔡襄不仅是北宋一代名臣、开明的***治家、进步的思想家,而且还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著名的书法家。
蔡襄今存诗约有四百二十多首。欧阳修赞其诗“公之为文,清道粹美”。《浪斋便录》评曰:“蔡公诗律五言者宗李、杜,七言者出入王、孟,如‘垆灰寒更画,灯地落仍挑’,摹写北堂夜话之景,真画工手也。其与唐人‘冻瓶黏柱础,宿火陷垆灰’语可劫颃矣。若五言古之《姑胥行》、《阳行》,有魏晋六朝遗致,非唐之浅近者可及。”《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文亦光明磊落,如其为人”;《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五评其诗云:“今观所作,虽未能排突欧、梅,驰骤坡、谷,在北宋诸作者间,亦不失为第二流焉。”纵观蔡襄诗歌,其古体诗与近体诗在艺术特征上差别较大,这虽与诗歌体裁上的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古体诗不像近体诗限制较多,可以直抒胸臆,长短不拘,便于叙事,但更多的是诗人在文学主张上的不同所致。蔡襄的古体诗发扬现实主义传统,“文以道为本”,把针对宋代现实的重大题材拉转到诗坛上,显示出宋代特有的时代风貌。表现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特征。而其近体诗在诗歌艺术上表现为用语清新、意境清幽、气质清刚等特征,诗歌艺术个性颇为鲜明。下面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思想探析其文学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一、蔡襄的文学主张
(一)“文以道为本”
蔡襄在《答谢景山书》中云:“由道而学文,道至焉,文亦至焉;由文而之道,困于道者多矣。是故道为文之本,文为道之用。与其诱人于文,孰若诱人于道之先也?”
蔡襄针对好友谢景山认为文辞最重要且以文辞作为追求功名的手段提出辩驳,明确提出“文”应以“道”为本,这与韩柳的“文以明道”说是一脉相承的。蔡襄在文学方面重“道”、在书法方面复古的思想深得欧阳修赞赏。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新”运动同蔡襄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二人同科进士,又关系融洽,交往甚多,彼此之间影响应是相互的。正如陈植锷在《北宋文化史述论》所言:“在宋学初期。不仅通过‘议论’这一时代精神沟通了宋儒与宋诗两者,而且在对诗歌功能的基本认识方面,宋代儒学家也与宋诗人同。梅尧臣论诗,尝以‘辞虽浅陋颇刻苦,未到《二雅》未忍捐’为期。这不仅是复古派诗人欧阳修、苏舜钦、蔡襄等人的共同战斗纲领,如范仲淹的《尹师鲁河南集序》、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均有类似的提法,而且是北宋中期整个文坛的共同追求。”
(二)文道并重
蔡襄在《答谢景山书》中云:“襄岂敢鄙文辞哉?顾事有先后耳。”《再答谢景山书》又云:“夫传道莫若言,传言莫若文。言者,道之所由;而文者,言之所存。道充乎中,造次而言,无有不极于文也。其道馁焉,而其文虽工,终亦莫之至也。”
关于文道之间的关系,蔡襄虽主张“文以道为本”,但并未否定文的价值。“传言莫若文”,强调了,文可以用来记载言论,传承圣人口述之道。而文道之间,除了并重外,还有先后关系,那就是道先文后。如蔡襄的七言律绝语言清丽,文采斐然,说明蔡襄并不是只强调“道”,忽视“文”,单纯用“奥壮浑古,质胜其文”是不合适的。
(三)“文以气为主”
王十朋在《蔡端明文集序》中评日:“文以气为主,非天下之刚者莫能之。古今能文之士非不多,而能然自名于世者亡几。非文不足也,无刚气以主之也……端明公文章,文忠公尝称其清道粹美,后虽有善文辞、好议论者,莫能改是评也,予复何云?然窃谓文以气为主,而公之诗文出于气之刚,入则为謇谔之臣,出则为神明之***,无非是气之所寓,学之者宜先涵养吾胸中之浩然,则发而为文章、事业。庶几无愧于公云。”指出蔡襄的诗文中具有“刚气”,这种“气”同其个人品格是紧密相连的,并且贯注于书法与诗文创作中。蔡襄在《评书》中曰:“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这与韩愈提倡的“气盛言宜”有相通之处。“气盛言宜”是韩愈古文创作理论中的重要理论,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孟子、曹丕关于“养气”、“知言”的理论。《四贤一不肖诗》在宋代能够轰动朝野,成为千古名篇,其艺术魅力就在于诗中处处透露出一股击浊扬清的正气,正由于这篇文章饱含着直臣正气,所以义正辞严,气势雄劲。
二、古体诗诗歌特征
蔡襄是复古派的成员之一。复古派以欧阳修、梅尧臣为主力,团结文坛诗杰,力矫西昆之弊,倡导诗新运动,开创了一代新风。正如欧阳修门人苏轼所说:“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当时诗家都环绕着他,“韩稚圭、宋子京、范希文、石曼卿、梅圣俞、蔡君漠、苏明允……等,皆永叔友也。王岐公、王文公、曾子固、苏子瞻、子由等,皆六一徒也”。蔡襄对诗新不遗余力,其古体诗的创作便是一显例。
首先,蔡襄发扬《诗经》以来“因事激风”的传统,把针对宋代现实的重大题材拉转到诗坛上,表现出干预社会、针砭现实的战斗精神。显示出宋代特有的时代风貌。蔡襄是由寒微家庭出身而登上仕途的有志之士,面临国家积贫积弱、朝败、外患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人以匡世济民为己任,敢于站在重大***治斗争的前列,同时又适应以文济***的时代需要,敢于立矫当时浮靡风气弥漫文坛的流弊。蔡襄这类诗主要有《姑胥行》、《赞阳行》、《和王学士水车》、《四贤一不肖诗》、《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送许寺丞知古田县》等,真实地再现了北宋特有的时代风貌。诗人不仅关心***事,而且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事,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作中得到反映,开了宋代***治讽谕诗贴紧时***、正视现实、直抒胸臆、用诗参与***治斗争的先河。
其次,蔡襄的古体诗创作还善于向魏晋诗歌寻求养分,写来颇有魏晋六朝遗风,这一点前人也多有评论。宋人与魏晋时人对人生都怀有一种诗意的情怀,或交游唱和、饮酒作赋,或弹琴赋诗、以画自娱,或纵意丘壑,宅心世外,这些是他们诗意生活的重要内容。魏晋人在诗歌中用自己的生命展示毫不伪饰的自我,它是自然、率真、多情的,宋代的诗歌创作注重山水自然的寄托、个性情怀的表达、主体人格的提升,提倡传神写心的主旨和天真自然的风格,这与魏
晋是一脉相承的。蔡襄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试看《秋夜书廨中壁》:“遥夜不能寝,值兹节物清。太空莹虚碧,仰观澄性情。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瑶琴且勿弄,谁怜希代声。”《访天台庵》:“幽人去未还,门户和云闭。亭午树阴圆,深冬泉响细。寒生群鸟鸣,清彻孤鹤唳。寂寞傍山归,写向沧溟际。”《题将***岩》:“赤日正亭午,解衣岩石下。石泉殊甘凉,野簌亦潇洒。惊猿度岭云。遗果坠庭瓦。披轩忽永叹,幽抱不可写。”三首诗歌均是通过清幽环境的描摹抒发幽独的情怀,气质高古。分析此类诗歌可以发现。诗歌情感的抒发都集中于最后一句,或议论、或抒情,很像魏晋时期诗歌末尾的玄言尾巴,不过蔡襄更多的是表达个人内心的矛盾和愁绪,如《西斋秋暑》:“且效金门隐,讵有田园归。”《赠勤师》:“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
以上两点表现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上首先是“以文为诗”。“以文为诗”也就是散文化手法的应用,表现为用作赋的方法做诗,喜铺张排比。如:《读乐天闲居篇》先叙“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次忆“十九登科第,圣毂参英雄。十年出吏选,校书蓬中”。再次叙“八年江海外,再上螭阶东。四十入西阁,宿仇司化工”,最后用六个“愿”字开头的诗句表白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以文为诗还体现在诗题、诗序以及自注中。蔡襄诗集中有部分诗题很长,这类诗题一般是交待作诗的缘起、诗的大致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主张看法等。这点不论是古体诗或是近体诗都有相同表现。如:《李山英以疾归田客有言山英移书石守道者因摭取其略作诗以送之》、《过真慧素上人院见红薇盛开因思西阁后轩数株遂成短章寄翰林原叔八丈禹玉阁长兼书真慧壁间以记所遇》、《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于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另外在“以文为诗”这种风气的熏染下,宋人写诗爱作序,蔡襄也不例外。如《耕园驿》并序,全诗56字,而序竟长达106字。序加强了诗的纪实性,使诗歌更加具体。
再就是诗中的自注,蔡襄诗集中有42首诗歌附有自注,综合分析可以看到,这类自注多是为诗句做注脚,交待时间,或者是介绍具体事况,这与诗题有着相似之处。诗人已经把作诗当作记录自己生活经历的一种方式,因此叙事性较强。如《梦游洛中十首并序》其一:“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自注:梦中两句)。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自注:司马员外郎恭,年四十余致***,居洛中,自号嵩阳居士)。”等等。
其次是以议论为诗。在蔡襄的诗集里,不论长诗还是短章都有突出的议论。“集官僚、学者、作家、诗人于一身的北宋知识分子,无处不浸透着议论争煌煌的时代精神”。这些诗人不仅关心***事,而且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事,发表对***事的评论。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喜欧阳永叔余安道王仲仪除谏官》便是当时用诗参与***治斗争的名篇。还有的是对品行操守的议论,如《州学饶送解发进士》:“勉思奇策当天心,厚禄荣名时所贵,时之所贵亦外物,君子存诚思远至。”《过皇甫侍郎》:“唯公恳恳诲,敢怠拳拳听。追思向践历,愧汗曾未停。决然趋所适,金刀贵发硎。去矣汴流驶,薰风送扬龄。”此外还有不少写景、咏物、抒情的诗篇也善于运用议论来说理。
三、近体诗诗歌特征
蔡襄的古体诗约一百多首,近体诗约有三百二十多首,近体诗占总数四分之三以上。蔡襄律诗虽时有精美的对仗,但是往往缺乏整体的谋篇布局,成就一般。蔡襄于七绝致力颇多,质量也最高,深得唐人七绝神韵。在《蔡襄全集》中,七绝有近一百三十首,约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蔡襄对七绝这个诗体的偏爱。蔡襄近体诗的艺术风格虽较为丰富多样,“清”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钱钟书先生说:“夫一家诗集,词意重出屡见,藉此知人,固其念兹在兹,言之谆谆。”在蔡襄的诗集中,“清”字共出现110多次,或以单音词出现,或与他字组合为双音节,共存于100多首诗歌中,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强,频率颇高。如有“清才”、“清节”、“清真”、“清坚”、“清怀”、“清致”、“清风”、“清溪”等等,或直接描绘自然,或抒情兴叹。可见在蔡襄的诗歌世界里,“清”字格外耀眼。蔡襄诗歌“清”之艺术特征的形成,不仅仅是靠该字出现的频率,更重要的是诗歌用语之清淡、意境之清幽、气质之清刚。以上三方面共同构成蔡襄近体诗之“清”的艺术特征。
首先是用语的清新清淡。清的基本内涵是明晰省静,这是由清字的本义水清引申来的,主要针对诗歌的语言而言。蔡襄诗歌不刻意追求用词的警、奇,而是从平易出发,在平平常常的词语组合中熔铸了真情,从而使诗句显得精巧玲珑,不乏文采。如蔡襄的七言律绝语言清丽,文采斐然。尤其在写景抒情诗中,蔡襄吸收了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大有唐人之遗风。如《桃杏园》:“上有繁葩下落英,红波动荡逐风行。夕阳开处犹光艳,何况今宵值月明。”此诗寥寥数语,不事雕琢,用清新的话语、鲜明的意象、将桃杏园繁花盛开的美景表露无遗,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蔡襄诗歌中很少使用典故,即使用典也多用读者熟悉的而非生僻难懂的典故。用典是宋诗的显著特点,蔡襄却极力回避,可见诗人对平易诗风的不懈追求。蔡襄笔下多是健康明朗的景物,有纯正清粹之风。蔡襄属复古诗派,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蔡襄诗集中很少用生僻之词,很少描摹丑陋景象。欧、梅诗集中有的诗写破庙,写怪诞的传说,写丑而老的,写虱子、跳蚤,甚至有写乌鸡啄食厕中蛆……有些不足为诗不能入诗的事物,他们都一概拿来,破坏了诗的美感,蔡襄在这一点上与之有很大不同。
其次是意境清幽。蔡襄律绝多取材于游子愁思,抒发自己恬淡的生活态度。这种写离愁别绪、抒感题材的作品自然显得清幽婉转。如《钱塘题壁》:“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抒发怀旧和忧愁的心情。《四月池上》:“风下平池水晕开,池边露坐水风来。草香苒苒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荷叶偶成双翠盖,荔枝才似小青梅。人闲物静两相得,月色苍凉始肯回。”写暮春时节荷塘周围优美幽静的景色和诗人恬淡的心境。这类诗歌既有平易畅达之姿又有优游不迫之态,“堪称北宋前期第一流的七绝大家”。特别是当诗人外放到杭州时,仕途上的困顿与西湖秀丽的风光在诗人的心灵上产生强烈的对比,诗人的思想在进退出处的天平上向退隐一方剧烈倾斜,淡泊的暮年人生基调已基本形成。在这种处境下产生的作品,意境更为清幽淡泊。此外,蔡襄在诗集中还多用复音重迭、语气平缓、节奏加长、力度感弱的形容词。如“漫漫”、“绵绵”、“悠悠”之类形容词在句首、句中、句末随处可见。就语义功能来讲,这种“‘AA’是单音形容词的重迭形式,这种形式一般都表示程度的加重”。诗中多用这样的词语使得意境更显清幽婉转。如《秋思》:“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过
白乐天坟》:“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望春词》:“霏霏细雨勒梅黄,一望春容十断肠。平芜古柳青青遍,独使潘郎两鬓霜。”《和孙推官忆径山游》“油幢慢慢丝杉翠,环佩涓涓石涧鸣。”
最后是气质之清刚。胡应麟在《诗薮・外编》中云:“清者,超凡绝俗之谓,非专于枯寂闲淡之谓。”“清”更多的是就气质而言,即超脱尘俗而不委琐,这一点更接近“清”的本质。蔡襄的人格可用“清”来概括:生活作风清俭,性格清静,做官清廉,为***清刚正直。清刚之气与清静之性构成蔡襄“内刚外柔”的个性气质。以之立朝,故能奋不顾身,慷慨激昂;以之用于立身,故能荣辱穷达,不系于心。体现在具体诗歌中,便是诗人有意矫正晚唐五代以来的浮靡诗风,追求刚健遒劲,这也是诗人“铮铮铁骨”刚大之气升华进发的结果。如在与亲朋挚友同仁相互赠答的诗篇中,蔡襄每每洋溢着对刚健道劲和壮美格调的由衷赞赏。如:“唯应抒素推文富,落笔词章气象粗。”“我知君侯落落者,胸中气象盘虹霓。”“平生意气一快论,屈指世务还惊嗟。”“议论刀矛快,心怀铁石牢。”
蔡襄诗歌情感的抒发上看,蔡襄诗歌表达多为含蓄内敛的。正统道统的教育使得蔡襄在情感的表达上总是以恪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准则。诗中展现的是一个“忠”、“孝”、“友”、“达”近乎完美人格的文人。诗歌所体现的感情也合乎“清粹”的要求,然而在理智引导过滤后的情感对读者情感的激活当然也相应地减弱,所以蔡襄真正让读者记住的诗歌并不多。此外蔡襄眼界开阔,博采众长,欧阳修批评蔡书“性喜书多学,是以难精”,同样可以用到蔡诗中,不论其诗宗唐、宋的哪一家,因学诗过杂,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成为妨碍蔡襄成为诗坛大家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p522
[2][10]转引自[宋]蔡襄,蔡襄集[M],吴以宁,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p862,p3
[3]蔡忠惠集提要[A],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Z],北京:中华书局,1965,p1312
[4]四库全书简明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p876
[5][7][8][11][14][15][16][17][18][19][21][22][24][25][26][29][30][31][33][34][35][36]陈庆元,蔡襄全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p527,p529,p527,p696,p26,p60,p64,p57,p35,p21,p83,p25,p219,p221,p158,p26,p181,p15l,p150,p79,p77,p172
[6][20]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p431,p436
[9]蔡金发主编,蔡襄及其家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p252,
[12][宋]苏轼,坡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p316,
[13][32[[明]胡应麟,诗薮,夕h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p3 11,p185,
[10]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p397,
有关清明的诗篇9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中国的唐诗宋词虽然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如在讲解叙事诗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教版《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教师可以用一段故事独白的形式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王昌龄当时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印象。比如,生活离不开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领略世界的变换;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双脚,引领我们走进多彩的世界;朋友可以是我们的耳朵,带领我们聆听世间的美好音乐。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许久没见的朋友在短短相聚过后各奔东西,从此天涯海角。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朋友。本文作者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后,通过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及伤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无限的思念之情。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不能够理解朋友之间的伤感之情,因此,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故事对白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描绘画面,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讲解《清明》一诗时,首先,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之为踏青节,也是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主要通过祭祖和扫墓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从古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主要与我国的气候密切相关。古时有“清明风”之说,来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指出:清明节是将寒食节习俗与上巳节习俗融合的一种节日,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之习俗。通过语言描述,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让学生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
其次,教师回归古诗主题,《清明》一诗主要讲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这天不能回家,使远在他乡的杜牧感受到浓厚的悲哀之情。但是杜牧的诗词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他并不过渡沉溺于悲伤中,而是努力调整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最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有效载体,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让学生自主地画出牧童、牛、杏花村、杏花树、天空、诗人、行人、道路等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古诗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点出这篇古诗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当时写作的气候环境条件等,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清明节的相关***,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清明节知识;“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点明作者内心的悲伤情感,在路上诗人看见路人在坟墓旁边烧纸钱、扫墓等祭祀先祖的行为使他思想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描绘出路人吊念亲人,伤心欲绝的情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是全诗的关键人物,是帮助作者走出伤感情绪的指引人,因为“牧童遥指”把杜牧带入了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因此,通过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描绘出牧童以及牧童指路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情感与画面融为一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教学,提升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清明节有关的视频或者电影,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殓师》和《岁岁清明》都是有关于清明节的电影素材。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不易看懂,因此教师可以播放《岁岁清明》这部电影。总而言之,视频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体现了我国古人浪漫抒情的艺术情怀以及饱满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意、领悟感情,促使古诗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于永华.锤炼古诗经典,丰厚文化底蕴――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38.
2.马玲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17:147.
有关清明的诗篇10
论文摘要:道潜为北宋著名诗僧,有诗集《参寥子集》传世,然《宋史》不载其人,佛教史书亦记载不详,本文对道潜籍贯、生卒、门派、赐号诸问题一一进行厘定,并对其诗歌风格简略分析。
释道潜,字参寥,北宋著名诗僧,能诗善文,陈师道称其为“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后山集》卷11)与当时士大夫文人苏轼、苏辙、秦观、曾巩、陈师道等人多有交往,诗酒唱和,赏玩从游,情深意笃,成为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一、道潜生平考略
1.籍贯与生卒
道潜籍贯向无争议,《释氏稽古略》卷四曰:“钱塘高僧名道潜。《咸淳临安志》卷七十明确称道潜为“于潜浮溪村人”(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提要》亦承此说。综上可知道潜为钱塘高僧,里籍为杭州于潜浮溪村。然而关于其生卒却不见诸记载,幸运的是苏轼文集中留下了珍贵的线索。苏轼《跋太虚辩才庐山题名》记:“太虚今年三十六,参寥四十二,某四十九。”由文记可知参寥小东坡7岁,东坡为1037年生,则道潜生年当在1044年。道潜卒年文献无确切记载,就现有资料来看,有两说:一主崇宁末示寂,一主***和中逝世。《咸淳临安志》卷七十言道潜“崇宁末归***湖,既示寂。”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七与上书记载相同。若以崇宁末示寂推算,则其卒年应不晚于1106年或在是年稍前。主后说者仅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提及:“参寥***和中老矣,亦还俗而死,然不知其故。”据陆游“***和中老”的记载,兹推断为公元1114年前后。另《参寥子诗集》卷十《秋声》:“古槐花落小中庭,夜半风来卷夜鸣。颖水先生如尚在,呼儿应问此何声?”苏辙晚号“颖滨遗老”,与道潜时有往来,***和二年(1112)卒。此处“颖水先生”如指子由,则子由卒时参寥尚在,也就是说参寥至少在1112年时尚在世,则陆游***和中卒的说法更为确切。
2.踢号问题
道潜生前曾被朝廷赐紫衣,赐号“妙总”,苏轼诗文中常见称参寥子“妙总师”或“妙总大师”。《中华佛典宝库》编集的《佛教人物传》记“建中***初,……诏复为僧,赐号妙总大师。”此说实误。***初为公元的1101年或稍后,而此前东坡的诗文中已称“妙总”号,如《东坡全集》卷八十四《答参寥》三首中就有“妙总”称号,此诗自注是在惠州所作。东坡在惠为1094到1097,至少在1097前已经有“妙总”的赐号。《东坡全集))卷八十三《与参寥》载:“近递中附吕垂相所奏妙总师号碟去,必已披受讫,即日起居何如?某来日出城赴定州,南北当又睽隔,然请会稽之意终未已也。”苏轼在1093年9月出知定州,诗文中言“某来日出城赴定州”,则在出知定州之前苏轼所托吕垂相所奏“妙总”师号的碟文已上奏,约在1093年9月前朝廷赐号颁下。
除赐号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外,对上文中提及的“吕垂相”也是各有说辞:或曰吕公著,或曰吕大防。《释氏稽古略》记:“及吕垂相公著为奏妙总师名之,后与简犊,则曰‘妙总老师’。”此记载有误。《续资治通鉴》卷八十一元佑四年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国事、申国公吕公著卒,年七十二。”吕公著早在1089年卒,此处“吕垂相”不当指吕公著,当是吕大防之误。吕大防卒于1097年,1093年尚在。
3.法系归属:
关于道潜的法嗣承继,杨曾文先生在《苏轼与禅僧的交游》(载《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d03年)一文中猜测应属云门宗大觉怀琏的弟子,其实据现有资料完全可以确认道潜为怀琏弟子。所据如下:
(一)苏轼《震奎阁碑》中提到英宗赐手诏给大觉怀琏之事是听参寥所说,由此可知参寥与怀琏关系非同一般。 (二)《参寥子诗集》卷一《送琳上人还杭》中曰:“少林真风今百纪,怅异至此何萧条。喜君齐志早寂寞,同我十载沦当樵。川(四部丛刊三编本,以下道潜诗均依此本,仅标卷数)参寥与琳上人十载同住,当为同门关系。而径山维琳禅师为云门宗大觉怀琏法嗣,则二人应俱为云门怀琏弟子。(三)秦观《淮海集》卷三十《与苏先生简》结尾云:“参寥在阿育王山琏老处,极得所。比亦有书来,昨云已断吟诗,闻说后来已复破戒矣。‑参寥依大觉怀琏,当是其弟子。(四)陈师道《寄参寥》中说:“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由“参云门禅”之语可以断定其为云门宗。《后山集》卷十一更是直言参寥为大觉之嗣,《送参寥序》说:“妙总师参寥,大觉老之嗣,眉山公之客,而少游氏之友也。”秦少游、陈师道与道潜为友人关系,其说可信。参寥确为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
二、诗歌风格
道潜不仅为禅门大德,于禅徐间亦常作歌诗,其诗清丽脱俗,为当时文人所称赏,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传世。晃说之评价曰:“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其诗风格多样,略有如下数端:
1.幽深清远之林下风流
诗僧因生活环境所限,所用诗料多山、水、风、云、花、竹、琴、僧、寺之类,故而诗风常不脱钠子习气、蔬笋气。宋人姚勉《题真上人诗稿》曰:“僧诗味不蔬笋,是非僧诗也。”元好问《木庵诗集序》云:“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僧诗正是以其“蔬笋气”创造了一种幽深清远、潇洒出尘的审美范型。道潜作为诗僧,其诗歌也不免多言山林野鹤,四时物序。张末即指出了此点,《感春》曰:“吴僧参寥者,潇洒出埃尘。诗多山水情,野鹤映秋吴。”如其《庐山杂兴》数首,以登山临水为一胜事,远离尘俗,忘情山水之间。以清净之眼观清净之山,触目所得皆风流潇洒。如:“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春风锦绣谷,红素自相依。”“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以至于沉浸其中,“每往辙忘归。”(《参寥子诗集》卷1)再如卷一《再游鹤林寺》:“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东轩滴仙句,洗眼共君看。”写景造物虽无新奇,但中间四句却极为清爽。尤其是“霜清”句,清远渺茫。
多言山林野鹤固然可造就林下风流,然也会失之于气宇狭窄,枯木灰搞。如《诗集》卷二《次韵太虚夜坐》写天寒夜幕,意境就甚为萧散,“窗根立冻缸”一句即见寒俭态。卷六《宿回峰院寄黄择中察院》:“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萧然。黎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卷七《卜居智果》:“青灯残篆夜寥寥,门外秋风振萧萧。”青灯只影,深夜无眠,亦是凄凉。除意境萧条外,过多的关注细小琐碎的事物(如写月则详分为落月、夜月、寒月、上弦月等),也造成了诗歌的眼界不广。
2.清丽绝俗之潇洒出尘
山林之气为僧诗所共有,道潜诗的特点更在于清丽绝俗之姿。东坡谓其诗句“清绝与林通上下,而通于道义,见之令人萧然。”(见《咸淳临安志》卷70)陈振孙称“其诗清丽,不类浮屠语。”(《郡斋读书志》卷19)所谓清丽侧重于清中之丽,寂中之动,是与寒俭枯搞的蔬笋气相对而言。东坡即称道潜诗“无一点蔬笋气,体制绝似储光羲。”(《山堂肆考》卷28)如其《细雨》诗云:“细宜池上见,清爱竹间闻。”再如“诗成暮雨边”、“流水声中弄扇行”等诸句有清气无寒态,诗情浓郁,春意盎然。上举数句曾得王荆公、秦少游、俞清老赏爱。(参《四库提要》)道潜这部分诗在写法上往往于尾句见功,或用盎然之花,如卷一《临平道中》之“藕花无数满汀洲。”或用青青之草,如卷七《春日杂兴》之“野花汀草占春多。”或用悠悠之声,如卷一《秋江》之“数声柔格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以飞动之态破平山远水之静,以枯木逢春之兴替代三冬无暖气之寒。
3.平淡自然之田园气息
田园诗是道潜诗集中一个突出的题材,仅卷二、卷四就各有一组共8首田居四时诗,其他如描写四时节序等诗也有着浓浓的田园风。其诗集中出现“杖黎”12次,言及陶潜亦10徐次,足以表明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道潜不仅生活上心仪渊明,诗风诗法上也追步渊明。苏轼《与参寥第二简》曰:“笔力愈老健清熟,过于向之所见,……更当磨揉以追配彭泽。”(《苏轼全集》卷76)惠洪也揭示了这一现象: “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语逼真处‘数声柔稽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又曰:‘隔林仿佛闻机抒,知有人家住翠微。”,(《冷斋夜话》卷4)惠洪所引后诗为道潜名篇《东园》,即闻机抒声,则距世极近。“仿佛”二字则又似忘世。诗人正是身处世间,而心在梵天,正得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妙,悟渊明“心远地自偏”之理。从佛教胜谛义看,世间即出世间,正如六祖《坛经》中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道潜正是深谙“平常心是道”的禅理,因而在诗中处处流露出自然任运之风。如卷一《邵仲恭许相过金山》:“时移物改何足论,身世悠悠本非固。”“鸿鸣屋角山雨徐,花苞破红满芳树。”看破生死,有陶潜之委运旷达;平淡自然,如陶诗之芙蓉出水。
4绮语艳丽之未忘情语
禅僧作绮语、未忘情之语,在宋代是常有之事。最著名的莫过于惠洪,曾被王安石女目为“浪子和尚”。东坡《次韵道潜见赠》曰:“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苏轼诗集》卷17)即指出了道潜身上枯形灰心与不能忘情并存。《参寥子真赞》中说:“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不能忘情之语。(《东坡全集》卷94)查慎行曰:“参寥诗却有士气,故佳。若止高僧禅客诗,亦无取焉。道潜诗集中确存在一些绮艳之语。如东坡《书参寥论杜诗》引参寥子言:“老杜诗云:‘楚江巫峡半云雨,清覃疏帘看奕棋。’此句可画但恐画不就尔。仆言:“公禅人,亦复爱此绮语耶。”寥云:“譬如不事口腹人,见江瑶柱,岂免一朵颐哉。至如卷三《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东风上下狂?”虽言禅心不起,但用语绮艳,于襄王之典中亦见出寂寞难忍,于佛家之戒律终是有违。其他如卷二《寄仲恭》:“感此芳菲节,美人旷佳期。”“好凭三尺鲤,寄我相思诗。”感时,不能忘情。再如迎来送往、唱酬和答之中,更见其涉世之深;甚至在东坡南迁之时,以作诗讽时而得祸。(参《风月堂诗话》)
5.雄深稚健之士子情怀
蔬笋气为僧诗本色,但不免有寒俭态。北宋之时,文人多崇尚无蔬笋气之诗,因而禅僧作诗除本色外,多有出位之思,如追求清中丽、清中艳、清中绝,甚至追求阔大诗风,如吴之振《宋诗钞》论惠洪诗云:“雄健振掉,为宋僧之冠。”道潜部分诗歌‘‘颇少含蓄,落落不俗”,有雄深雅健之气,为僧诗别调。如:
昔过广陵日,兹楼亦盘
飞莞切星千,鸿鹤争危栏。
祝若随扶摇,九万直上传。
下视古帝基,萧条空漫漫。
卷4《次韵顺上人登寿宁阁》
旷达未应输清节,风流可复羡知章。
我非照镜迷头客,一接清欢亦似狂。
卷2(次韵何子温龙***见赠》
虎踞龙盘亦漫雄,城芜孤兔往来通。
卷2(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
上引诸诗颇似李太白《古风》之作,第一首酷似太白“西上莲花山”。太白言“飘拂升天行”,道潜曰“九万直上传”。太白有“俯视洛阳川”之悲天悯人,道潜有“下视古帝基”之惆怅感叹。第二首清疏旷达之个性与“仰天大笑出门去”之太白亦暗合。第三首怀古叹今,则直承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