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10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1

一、自读阅读链接,理解课文题目。

二、了解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弄清本课的意***。

三、自学课文,尽量完成目标。

学生自读,标画,尽量完成目标,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要压缩每节课的时间。减少一些无病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教学更高效更好些。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二)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继续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香港回归”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回归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三)

选择上这课,确实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感谢同年级的靳、彭两位老师,从备课开始就给我出主意,不厌其烦地听我一遍一遍的改思路。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诗,描写了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资料,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发展。学习这课,需要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是个难点,一是资料太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怎样把资料与内容结合起来,学生还很模糊。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2

一、组织教学一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抓好课前一分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间充分释放情感,情绪上属于玩乐状态,注意力集中在课间活动上,刚上课就马上展开教学活动,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又不符合教育规律,因为学生的情绪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应当用一分钟的时间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快从热闹的玩乐情绪中转入到积极的学习情绪中来。在这一分钟里,教师可以走上讲台,用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用眼神查看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用表情或手势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等待,从而静下心来准备上课。组织教学一分钟用得恰当,往往就能收到“以静制动,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认真思考一分钟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马上举手,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的,就以为教学是失败的。其实不然,教师提问后学生不加思考就直接回答,说明教师的提问是表层的,而不是深层的,这样的学习其实才是低效的。因为表层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思考,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提出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过多的解释和引导,应让学生认真思考一分钟,当学生遇到困惑或疑问时,教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作出提示,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只有学生认真思考了,才能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学会倾听一分钟

“认真听老师讲课”是所有教师和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的,课堂上不仅仅有教师系统的讲授,还有学生精彩的见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善于倾听学习伙伴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参与学习探讨,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倾听一分钟,可以集思广益,从相互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倾听一分钟,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他人的意见提出中肯的评价和改进的建议。教师要在教学中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比如该倾听时教师暗示性地摸摸耳朵,久而久之,学生能逐步养成并学会这一好习惯,从而更有序地进行有效学习。

四、***自主一分钟

新课程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个体的真正发展,有赖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特别是有赖于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教师不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而且也不科学。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一分钟,还学生以***的空间。现在的课堂教学注重合作探索,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目前有些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成了听众,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其中。***和合作要有机地结合,在合作之前先让每个学生***学习一分钟,让每个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探索、去生成。即便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会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充分感悟问题的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实现参与合作的有效性。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3

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信息传递异常快疾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在加快。我们生活再这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工作需要效率,都讲求速效,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时代需要我们控制最优化时量快速作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要求"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原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大纲》要求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与能力培养缺乏完整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处于疲软状态,学生常常"谈作色变"。而快速作文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快速作文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那种混乱的、拖沓的思维已不能适应社会、紧张、快节奏的严峻现实要求必须清晰、流畅地表达。而快速作文开发了学生地内在潜能,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为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质量,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控制最优化时量,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方法。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快速作文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志趣,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左右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三、作文过程最优化的时量控制--六环节

快速作文要求对作文过程有时间观念,必须严密控制时量,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下面时量控制表是教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经验。具体操作时因人而宜,灵活掌握。大致安排如下:

形式

字数总时量

作文过程

命题作文

600

800字左右

40分钟

审题

(拟题)

构思

行文

修改

半命题作文

3--5

分钟

左右

5

分钟

左右

起笔

重点

结尾

3

5

分钟

3

分钟25

分钟2

分钟

材料作文

30分钟左右

话题作文

最优写作程序:

快速作文实行了最优化时量控制,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有最优的写作程序。根据写作的程序,将作文全过程确定为六个环节:1、细审题(快拟题);2、速运思;3、妙起笔;4、攻重点;5、巧结尾;6、快修改。

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立定格局后,立即行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求按三个环节一挥而就,中途不停、不改、不念。文学大师鲁迅在《给叶紫》中曾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应该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成文后,再集中精力,手脑并用,对文章做准确、有效地增、删、改,完成整个作文过程。

四、作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时量控制--七步双课时

在课堂操作中,加快节奏,增大作文教学密度,实行最优化时量控制,缩短训练周期,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大体这样控制:

总时量口头作文理论指导出示题目组织教学写作过程教师浏览下座讨论

分组研讨学生评改教师指导学生范读师生评议总结

90

分钟4分钟1分钟40分钟5--10

分钟15-20分钟10分钟5分钟

快速作文课堂教学七步骤:

1、口头作文,理论指导

此步骤主要进行快速作文的准备工作。上课学生起立后进行2分钟左右的命题作文。所命题目要精心确定,尽可能与本次作文相关相连,然后针对学生的作文,有的放失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2、出示题目,组织教学

即命题,所命题目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文训练计划。

3、写作过程,教师浏览

出示题目后,学生写作,技术巡视、检查,当堂备课(亦可下水作文),交卷后,迅速对试卷浏览,做到胸中有数。

4、下座讨论,分组研讨

交卷后,要求学生谈自己的作文过程,然后讨论,教师做一定的"终判",使学生明确该写些什么和怎样写。

5、学生评改,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合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这一步骤由学生互改或自批,要求学生按评改的方法和层次不同的量化标准分项评估(附快速作文评改反馈卡),最后对所评改的作文做150字左右的总评语。这样就把讨论研讨时获得的理论和自己写作中的体验反馈出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6、学生范读,师生评议

选出较为典型的作文,由学生自读,师生进行评议。

7、师生总结

由教师或学生分析本次作文的优劣点与得失,教师可对文章各个环节的处理在方法上作翔实的指导,指示指导学生尚未挖掘到的方面,解答学生作文、讨论、评议、修改中发现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快速作文法。

当然,这种"七步双课时"的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型,亦可据此上成指导课、评改课、讲评课等。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上具体讲的是写作实践课型,常用的还有理论指导课型,其基本结构是:一、实例导向;二、方法指导;三、写作实践;四、检查小结。这种课型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不空洞说教,讲实例不就事论事,把典型范例、理论指导和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授快速写作方法技巧及训练适应用这种课型,

五、培养最优作文法

快速作文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神奇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米之炊"是不可能进行快速作文的。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建立材料库

"情动而辞法"(刘勰《文心雕龙》)。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感而作,有情而发。

"快速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有***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建立起丰富的直接材料库;通过上网,阅读书籍、报刊等,积累典型、新颖、准确的间接材料库;语言是写作的媒体,所以必须学习群众语言,积累丰富词汇,掌握语法、修辞技能、丰富写作语言,建立语言材料库。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英语课堂;课堂效益

所谓小组合作,是指各小组成员间课上、课下、多角度、多方位的全过程合作。根据教学实践,我整理归纳了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角色分工、学习程序、抢答展示、课下合作、课堂总结、每日两题等八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情况。

1.小组划分。每4人一个小组,8人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包括两个小组。分组采用就近原则,前后两对同位即可成为一个小组。如果有条件,最好按学习等级划分。分组后,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的学习成绩商量确定4人的层次,按成绩高低,每人对应A、B、C、D层中的一个层次,A层是组长,D层学生一般是现阶段的后进生,之后,由科代表记录各组四个层次分别代表的同学姓名。

2.任务分配。每次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前,教师要进行任务分配。为了使大家全面预习,更充分地学习,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每位同学都要预习第二天要展示的全部内容。第二天上课时,一般采用抽签方式,由教师将总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尽量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组,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3.角色分工。课堂展示前,每小组的四位成员要商量确定每人担当的角色,派出本组的最优阵容。教师规定四角色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人分析讲解;一人点出本题用到的知识点及本题的关键点;一人说注意事项,进行友情提示;最后一人对本题进行总结、拓展、提升等。

4.学习程序。不管上何种类型的课,基本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课后复习”的学习程序。上课的第一件事是预习交流,由学生总结这节课涵盖的主要知识点。之后,对教师精选的典型题目进行展示,每组的展示都力求通过各种角色将此题分析透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抢答展示。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一系列课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不能或不适合***展示的情况。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实践,最后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即时设问,每位学生都可以起立抢答,答对者可加分,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学习气氛异常火爆,大家听讲也格外认真,提问、质疑、研究的景象此起彼伏。下课前,各组会对抢答情况通过报分环节予以公布。

6.课下合作。小组合作的最大优势是小组成员间的课下合作。因为有许多问题,学生是不需要通过问老师解决的,采用“兵教兵”策略最为恰当。为使这种“兵教兵”策略更有针对性,教师建议小组内4名成员互相结对子,实行组内帮扶。应该说,学生课下的合作,会给每个孩子带来最富有成效的提高。

7.课堂总结。复习课上,每节会有一名学生担任主讲人,要求在上课开始后的前5分钟引领全班同学复习本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他们的讲解必须建立在前一天晚上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抱着对全班同学极度负责的态度,既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老师课前会对主讲人进行培训。试卷讲评课上,会安排组长总结点评本组成员的进步情况及试卷分析等;新授课下课前的几分钟将有一名或几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上台进行小结。

8.每日两题。我开展了每日两个高考题的活动。教师每天结合当日教学内容筛选与今日“热点”有关的两个高考题,让参与同学写出解题思路及解答过程,天天作为作业由老师精心批改,使他们既了解了高考信息,又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下面我以三种课型为例谈一下上课程序:

1.试卷讲评课:①上台祝贺,激励进步。(3分钟)②评价集体,组长小结。(5分钟)③分析试卷,讨论得失。(10分钟)④分工合作,展示提升。(25分钟)⑤布置反思,有的放矢。(2分钟)

2.综合复习课:①预习交流,明确目标。(2分钟)②总结知识,讲解例题。(10分钟)③分配任务,合作交流。(3分钟)④展现拔高,完成任务。(25分钟)⑤抢答测评,检查验收。(5分钟)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 二次函数应用;自主学习;解题反思;学习效率

教学“22.5?摇二次函数的应用”(沪科版《数学》九上)时,受课本P38练习题2(下文中的例1)的启发,我们认为,这是一道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介绍的“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已感觉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严重地存在着学习方法薄弱的问题,而且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能随着学习水平的提升和学习内容的变换而与时俱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也缺乏学习方法方面的支撑. 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须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寻找办法. 其中之一,也是当务之急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与提升.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收获二次函数知识的应用,而且能在学习方法上得到启示. 因此,我又查找了有关资料,找到了下文中的例2、例3,将此三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系列地介绍了学习方法. 通过精心选择的这三道例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不仅探究了数学问题,而且探讨了学习方法.在课后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普遍认为:蛮喜欢.由此我将教学过程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基本要求

例1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y与学习知识所用的连续时间x(单位:分)之间满足经验关系式:y=-0.1x2+2.6x+43(0≤x≤30),y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解答 (1)因为y=-0.1x2+2.6x+43= -0.1(x-13)2+59.9,所以,当0

(2)当x=10时,y=-0.1×(10-13)2+59.9=59,所以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为59.

(3)x=13时,y取得最大值59.9,所以,在第13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教学启示 在上例教学后,我与学生探讨了自主学习的问题.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学生主动、持续地自主学习. 一个不能自主学习的学生,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难以得到发展.正所谓“今后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的要求,除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如布鲁纳所说:“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同时,向学生说明,我已经将自主学习渗透在“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了,今后还将继续在教学中渗透,请同学们注意积累,特别是从预习、课堂、复习、作业等几个学习环节中积累学习的方法.课堂与课后复习中的自主学习,尤为重要,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介绍.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解题能力的关键策略

例2 王亮同学善于改进学习方法,他发现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效果会更好. 某一天他利用30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假设他用于解题的时间x(单位:分钟)与学习收益量y的关系如***1所示,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x(单位:分钟)与学习收益量y的关系如***2所示(其中OA是抛物线的一部分,A为抛物线的顶点),且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不超过用于解题的时间.

(1)求王亮解题的学习收益量y与用于解题的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求王亮回顾反思的学习收益量y与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王亮如何分配解题和回顾反思的时间,才能使这30分钟的学习收益总量最大?

(学习收益总量=解题的学习收益量+回顾反思的学习收益量)

(2)当0≤x≤5时,设y=a(x-5)2+25,把(0,0)代入,得25a+25=0,解得a=-1.所以y=-(x-5)2+25=-x2+10x. 当5≤x≤15时,y=25. 所以y=-x2+10x(0≤x≤5),25(5≤x≤15).

教学启示?摇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不停地解题时,学习的收益总量就大,而是要在解题后再用一点时间进行回顾反思,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题的收益总量. 因此,忽视解题后的再思考,这是很可惜的事,因为这样恰好错过了提高的机会,无异于“拿着宝物又放下了”. 我们希望同学们在解题后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养成反思的习惯.

1. 反思审题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培养挖掘隐蔽条件的能力.

经常进行审题过程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养成在解题前多读题、审题的习惯,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找到解题关键;理清解题思路后,再实施解题,而不是盲目地、无计划地解题,这样能提高解题效率,少做或不做无用功,也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我们告诉学生,在你们的作业中,经常看到的是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因此,要求你们通过解题反思不仅能够比较出几种解法的优劣,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楚,运用规律了如指掌,解起题来得心应手,解题能力大有提高,而且,还应开阔视野,使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提高概括能力,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关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3. 反思解题结果,剖析错误原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你们在解数学题时,有时会因为审题不明、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等原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4. 反思解题策略,总结解题规律,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

通过解题反思、总结解题规律,不仅能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将问题由个别推向一般,使问题不断深化,还能训练和培养归纳思维能力,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提高解题能力.这就超出了题目本身的意义,远比单纯地解几道题意义重大.

5. 反思题目立意,注重拓展推广,培养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当一道数学题解完以后,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题目条件和内涵,探求什么性质不变,掌握其本质,我们就可以将已知的具体题目进行推广. 善于进行推广所获得的就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组题、一类题的解法.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真可谓“千金难买回头看”. 又如一位数学家所说:解题的过程犹如在一间黑屋子中找东西,而解题后的反思就是突然灯亮了,让人感觉到豁然开朗.

我们不会停留在讲讲解题后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性与基本方法,而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解题指导让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

的重要法宝

例3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y随时间t(分钟)的变化规律有关系式:y= -t2+24t+100(0

(1)讲课开始后第5分钟时与讲课开始后第25分钟时相比,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讲课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能持续多少分钟?

(3)一道数学难题,需要讲解24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最低达到180,那么经过适当安排,教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

解答 (1)当t=5时,y=195;当t=25时,y=205. 所以讲课开始后第25分钟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讲课开始后第5分钟时更集中.

(2)当0

(3)当0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6

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75-0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一些解题和认知上的错误在所难免,也是常态。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由于过分注重结果,面对学生的错误常常无法释怀,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善于把学生的认知错误作为生成资源,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教师要善用错误资源,根据学生错误中暴露出来的思维误区,找准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既能够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又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拓展课堂思维空间。那么,该如何利用错误资源展开教学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讨论错误,发现思维误区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维误区,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要敢于展示学生的错误,带领学生讨论错误,从而找到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发现学生的思维盲区,进而设计有关习题进行训练,引领学生从错误中展开思考。

例如,在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小芳、小东、小李、小强四个人站成一排唱歌,可以有多少种站法?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如***1)。

也有学生这样解答(如***2)。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两个错误,笔者思考,到底是解答重要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要?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因此,笔者将这些错误呈现出来让全班学生讨论,看看到底错在哪。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应该把所有的情况排列出来,先用1、2、3、4分别表示小芳、小冬、小李和小强,然后将这四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可以有以下多种排列方法:

1234 2134 3124 4123

1243 2143 3142 4132

1324 2314 3214 4213

1342 2341 3241 4231

1423 2413 3412 4312

1432 2431 3421 4321

由此得到的计算结果有24种排列方法。笔者追问:为什么不用连线的方式呢?学生指出,连线只能连接2个点,和这里的4个数字不相匹配。笔者继续引导:什么情况下才能用连线法来解决问题?何时才能用排列法?学生认真审视这一错误之后,认为需要根据两者关系进行解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连线法;反之,当题目中呈现出多个物体的关系时,就要用排列法。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设计,借助学生的讨论,将学生的解题错因直观呈现,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让他们自主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了数学能力。

二、利用错误,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契机,带领学生登上成功的阶梯,找到正确的解题之路。教学中,教师要把准时机,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纠错中培养兴趣,发展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打电话》的实践课之后,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要打电话给129个人,最少需要多少分钟?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最少需要8分钟,但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至少需要7.5分钟。到底是8分钟还是7.5分钟呢?为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持不同看法的学生都不肯向对方屈服。此时,笔者决定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将问题再次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消化,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笔者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想一想,7分钟之后可以通知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有通知到?大家可以用小组模拟演示,看看结果如何。”学生通过四人小组的集体演示,发现最终的正确答案是8分钟。课堂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笔者又让那些认为答案是7.5分钟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实践结果,学生也认为应该是8分钟,原因在于,既然打给一个人为1分钟,那么这个时间就是一个整数,无论打给多少个人,这个时间也只能是整数,而不是小数。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根据学生随机出现的数学错误,将学生的错误当做一个有利的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引导,带领学生展开探究,从不同的角度修复错误,全方位审视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情况,从而有效突破了学生的思维误区。通过自主实践和演示,学生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并由此进行推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制造错误,拓展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错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带领学生全方位地审视问题和已有条件,以及结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AB两地相距10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村出发,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红每分钟走80米,5分钟之后两人相距多少米?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动笔计算,但很快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本题中缺少一个条件,因而无法解答。此时笔者借助学生的发现,继续追问:那么,你认为应该加上什么条件呢?学生认为,本题缺少一个行走的方向问题,不知道小明和小红两个人怎么走。有的提出可以加上“相向而行”这个条件;也有的提出要加上“背向而行”这个条件。那么,加上了这些条件之后,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继续探究,得出相向而行可以列式为1000-(100+80)×5;如果是背向而行,则可以列式为1000+(100+80)×5。还有学生提出同向而行,则列式为1000-(100-80)×5。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巧妙设计了带有错误的数学练习,通过故意制造的错误,带领学生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学会审视题目中的已有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而将所学内容拓展延伸,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让数学课堂呈现了深度和高度。

四、将错就错,提升反思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认知是正常的。如果教师武断干涉,硬是要学生改变原来的错误认知,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毕竟这需要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学生要在自我审视中完成对错误的纠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将错就错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错误过程,进而从错误中发现规律,经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修正的过程,对已形成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审视,提升反思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提出问题:根据前面学过的计算***形的面积的方法,试想一下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提出用长乘宽,将它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来计算。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这一想法展开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但转化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笔者追问:你认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将平行四边形转变为长方形之后,两边的长度没变,但面积却变了。此时,学生这才意识到这是教师故意演示出来的错误。通过这个环节的引导,学生不但学会了审视整个过程,而且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培养了数学反思能力,提升了思维水平。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中学通用技术;“3010”模式;因材施教;反思

“3010”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实行的新模式,是对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主要是指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前30分钟的时间来实现课堂教学,而利用后面10分钟的时间来让各位学生进行温习和消化课堂知识,通过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在中学通用技术上有哪些优势呢?

一、因材施教,教学效果突出

通过“3010”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中不同层次的需求得到重视,并在最后的10分钟里被展示出来,体现了教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教学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学生不同的现有通用技术知识水平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堂最后的10分钟里深化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不仅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深刻性,促进了学生在温习中解决不懂或难懂的知识点,还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发挥了教师在其中的个性化指导和引导作用,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是极其有帮助的。

二、促进反思,增强学生能力

“3010”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拥有了反思自己学习情况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在反思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通用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通过“3010”教学模式的导入,有效地将课堂时间和空间进行分层,促进学生在足够的空间中学习和思考,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互动合作能力,营造了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了通用技术课堂效果的提升,因而是很有意

义的。

参考文献:

[1]冯丹沁.重点中学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形态构建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赵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资源捕捉与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8

1 “3546导学案”教学法概述

“3546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以导学案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遵循学生认识活动规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将教师的强力指导注入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其中,“3”是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是指课堂教学要落实“五个指标”,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每节课必须保证学75%-80%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个体主动学习的参与率(每节课不少于全班学生总数的60%);课堂练习的量、度、序(数量合理,难度适中,顺序科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奋度(8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效果测试不低于80%).

“4” 是指课堂教学的四个时段:自学自测---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评价提升.

“6”是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引导自学、自我检测、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评价、巩固提升.

“3546导学案”教学法,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3”是高效课堂要实现的目标,“5”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手段,“46”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倒过来表述,即采取“四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落实高效课堂的五个主要指标,实现培养学生三种学习能力的目标.

2 “3546导学案”教学法实施策略

2.1 “3546导学案”教学法课堂结构

“3546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以下四个时段:

①自学自测—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学案引导,自学自测(约 10分钟);

②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小组交流 同伴互助,合作探知(约15分钟);

③交流展示—群学交流,互动创新,精讲点拨,解难释疑(约10分钟);

④评价提升—反馈矫正,激励评价,反思总结,深化提高(约10分钟).

可细化为如下六个环节:

①引导自学(约5分钟);

②自我检测(约5分钟);

③合作探究(约10分钟);

④交流展示(约10分钟);

⑤点拨评价(约8分钟);

⑥强化提升(约7分钟).

2.2 “3546导学案”教学法实施程序

第一环节:引导自学

思路:学案引领,自主学习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前提.

方式:教师通过创设适当情景导入新课,借助导学案提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通过导学案上的自学参考提纲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自学笔记,并密切关注学生自学情况.

第二环节:自我检测

思路:先学后作,自我检测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基础.

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看书)之后,紧接着进行自我检测一一***完成导学案上自主测试题,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享受自学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巡视,搜集、分类,为下一步做准备.

第三环节:合作研究

思路:合作探究,互动创新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主线.

方式:在课标“以人为本,互动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形式.在学习“学习共同体”中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解疑尝试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巩固知识、解决问题、寻求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包括自学检测题)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第四环节:交流展示

思路:展示点评,达成共识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核心.

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第五环节:点拨评价

思路:点拔助学,释疑解难,激励评价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关键.

方式: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适时切入,有效点拨,及时解惑和归纳,注重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重视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用***象、文字、***表、 数学公式、模型等方式表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学生能做的决不包办代替.

反馈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手段,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本质功能---“评价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这里的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主要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让学生全面了解目标达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效的评价,包括表现性评价和纸笔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一一学习态度、情感、方法、效果(回答问题、演板、交流等情况)及自我评价情况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纸笔评价是通过课堂作业,对每个学生检测是否当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进一步诊断.

第六环节:强化提升

思路:当堂测验、反馈迁移、拓展延伸、提升能力是“3546导学案”教学法的终极目标.方式: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锚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最后,进行课堂练习和总结点拨,在此基础上,注重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对重点问题进行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达到拓展延伸,启迪思维、提升能力之效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起到督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曹延亭.现代外国教育思潮.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问题情境;环境开放;策略变革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55-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就明确了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就成了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许多偏颇,有些名曰探究式学习,本质却是传授式教学;有些探究式W习,既无探更无究,只是简单的结论再现;有些探究式学习,变成学生“自助”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探究式学习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反思,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某教师所上一节小学数学“烙饼策略问题”展示课为例,谈一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善于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本节课教学资源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烙大饼问题,题目要求:有一口锅,每次能烙同样规格的2张饼,每一张饼要求两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钟即可。本来问题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教师的提问没有梯度更缺乏针对性,问学生烙3张饼需多少时间?学生马上回答12分钟,教师于是反复强调:有没有不同答案。学生以为答错了,但思考后仍然回答12分钟,教师显得非常尴尬,因为其本意是想听到更短的时间答案,以便引出烙饼策略问题。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并利用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烙2张饼需6分钟,4张饼需12分钟,3张饼能否9分钟完成呢?这样有目的有梯度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杜绝流于形式的探究学习

探究是一种认识未知世界的活动,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研究,较大的空间来展开。时间太短,空间太小,会使探究流于形式。本节课教师提出如何在9分钟时间烙完3张饼的问题后,把学生分成6组进行探究式学习,大约4分钟后各组交流探究结果,6组中只有1组完成探究任务,这组学生上台展示9分钟烙完3张饼的策略,用①②③表示3张大饼,第一个3分钟①正②正,第二个3分钟①反③正,第三个3分钟②反③反。首次听到这种方法的教师感觉很新颖,觉得学生很聪明。但是,在课后的评课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策略产生怀疑,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基本不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一点生活经验积累的学生能在短短的4分钟内想到如此精妙的交替烙饼法,同时更质疑为何学生没有意识到第二个大饼放在锅外会烙不熟的常识问题。从当时听课现场的实际来看,看到的是该小组部分学生看书后才知道答案,然后演示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听课教师并没有看到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尝试烙大饼,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问题,也没看到学生质疑烙第二个大饼时,有一个大饼的空间和热效没有利用这个关键环节,更没有看到针对这个问题,学生进入沉思,不断设计方案,不断尝试新的操作方法,突然受到启发,产生新的烙饼策略的过程。为什么没有人们期望的情景出现,这正是问题所在,也是探究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流于形式的体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只要在第二个3分钟把大饼②不要取出,把大饼②正放在大饼①反的上面即可,也许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当时为何没有一个学生提出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书本答案上没有给出,而学生的反应仅仅是一种模仿式的学习而没有体现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三、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反思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第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只灌输式地“教”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果在探索过程中只把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深化训练,实际上仍只是知识的传授,成了关于方法与知识的传授。那样的话,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过程性探索,在经历和体验中理解探索性学习。

第二,数学探究活动不是让学生把知识当作事实存在来接受,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明白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道理。事实上,真正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最有价值,即使不能解决,成为一种猜想,也是一种成就。

第三,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中给学生留出“时空”:①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②在提出问题后;③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④在概括结论之前;⑤在出现错误之后;⑥在出现疑难情况时。

最后,充分认识数学探究课的价值。这就需要处理好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有效发展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希望广大教师结合课例提出新的方法与建议,让探究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数学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形成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真正好学、乐学、会学。

参考文献:

[1] 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郭传金.小学数学“211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4] 杨天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 .

[5] 魏翠萍.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12,(7).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10

1.锻炼同学们的表达与应变能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我系各年级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知识,使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同学们全面发展;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3.通过辩论赛的宣传吸引其他系更多人来关注法律系的文化生活,推动我系与其他系的交流,为法律系学生能充分张扬个性,展示个人才华与能力提供一个平台,进而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勤于思考、敢于思辩、善于思辩的积极探索的良好氛围。

4.通过赛事的组织,锻炼和提升协会学生干部及各系部团总支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活动主题:完美生活,辩出自我。

三、活动地点:模拟法庭

四、活动日程

日期

事项

11月28号

代表队成员抽取辩题

11月30号

宣传物资到位

12 月 3号

一二场初赛

12 月 4号

三四场初赛

12 月 8号

初赛中胜出的四支队伍复赛

12月14号下午

复赛中胜出的两支队伍决赛

五、辩论赛制

1.参赛对象:法律系大一、大二在校学生。

2.参赛人员组成:以班级为单位成立队伍,不允许出现临时替换队员和队员为非本班同学的现象。

3.比赛实行淘汰制,采取8晋4(初赛),4晋2(复赛),2晋1(决赛)的方式进行。具体赛程和比赛程序如下。

六、比赛规则及程序策划

第一阶段:开篇陈词(共10分钟)

1.正方一辩陈词,时间为3分钟,倒计时30秒提示。

2.反方一辩陈词,时间为3分钟,倒计时30秒提示。

3.反方二辩陈词,时间为2分钟,倒计时30秒提示。

4.正方二辩陈词,时间为2分钟,倒计时30秒提示。

第二阶段:盘问攻辩环节(共8分钟)

1.反方三辩向正方一、二辩发问,正方一、二辩任意一人回答,不能反问,总计时3分钟,每次反问或回答不能超过30秒。倒计时30秒提示。

2.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辩发问,反方一、二辩任意一人回答,不能反问,总计时3分钟,每次反问或回答不能超过30秒。倒计时30秒提示。

3.反方三辩攻辩小结,时间1分钟,倒计时10秒提示。

4.正方三辩攻辩小结,时间1分钟,倒计时10秒提示。

第三阶段:自由辩论(共10分钟)

1.双方各累计计时5分钟,正方先开始,交替发言。各方累计计时剩最后30秒提示。

2.自由辩论正反方交替进行,两位计时员分别对两队计时。先由正方任何一位辩手起立发言(此时为正方计时),完毕后(中止正方计时并开始为反方计时),反方的任意一位辩手立即起立发言,直到每方队员的时间用完为止。

3.在自由辩论的时间里,每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个人发言时间不受限制;但每位辩手一次性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

4.当一队发言时间至剩下30秒时进行提示,第二次提示则表明该队伍的发言时间已到,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酌情扣分。

5.一队发言时间已尽,另一队还有时间,则该队的任意一名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时间(5分钟)用完为止。

特别说明:任意一名队员可以是一人发言,也可以是几名队员轮流发言。

第四阶段:陈词总结(8分钟)

反方四辩作总结(时间4分钟);正方四辩作总结(时间4分钟)。陈词倒计时30秒提示。

七、评委、嘉宾组成

初赛、复赛评委:李丽超、***、童鹂、卓维、任铃

决赛评委:另定

嘉宾:法律系***总支书记谢伟华、法律系辅导员钟佩玲、胡骏教授、杨晓副教授

八、评判标准

1.团体部分(100分)

(1)陈词部分:破题准确,直击要害;立论逻辑严谨合理;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合理、有力,事实和理论引据得当。

(2)盘问攻辩部分:提问紧扣双方立论,要言不繁,说服力强;攻辩小结,符合攻辩态势,能强化本方立场。

(3)自由辩论部分:攻防转化有序,不出现两位以上辩手同时起立发言的现象;把握辩论主动权,针对对方观点予以有力反驳;坚守并能进一步巩固、强化成果。

(4)总结陈词部分:全面归纳对方的矛盾和差错,并作系统的反驳和进攻;全面总结本方的立场、论证,系统反驳对方进攻,为本方辩护。

(5)综合评分:主要依据团体辩风、台风、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评分。

2.个人部分(100分)

(1)整体意识:准确把握辩题的内涵与外延,立论的时代感、角度的新颖、视野的开阔、理论的深度,引据的翔实、充分、细腻。

(2)逻辑思维:思路敏捷,应变能力强;陈述清晰达意,措词严谨合理。

(3)语言风度:幽默、亲和、包容的儒者风度。

九、奖项设置

1.团体奖项

按照团体表现设置冠***、亚***、季***三个奖项。

2.个人奖项

每场赛事(初赛、复赛、决赛)均设置一名最佳辩手;决赛后评选全程最佳辩手。

十、活动经费预算

事项

经费预算

备注

茶水开销

50元

打印开销

50元

奖金设置

300元

团体奖金:

团体冠***120元

团体亚***80元

团体季***40元

个人奖金:

最佳辩手各20元

其他

100元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10篇

学习

挂职干部季度工作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挂职干部季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挂职干部第二季度工作总结,挂职季度工作总结。1、深化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在杨陵区下辖五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1+1+X模式建团的基础上,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建带团建切实做好农村团组织建设工

学习

小爸爸台词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爸爸台词10篇,内容包括小爸爸文章打官司独白台词,小爸爸里面的经典语录。3、让他卖,卖过了六万我于字倒着写。4、以后你就是我叔叔,他就是我弟弟,我就是他后妈咪。5、反正这事你是不仁不义在先了,你索性就认怂,先让他们俩闹去,

学习

安全生产演讲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演讲稿,内容包括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演讲稿,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演讲稿。大家知道,《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其中责我把它理解为责任心

学习

狼三则翻译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狼三则翻译10篇,内容包括狼三则其一全文及翻译,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笔者在众多英g作品中选取了《狼***腾》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角下对该译本进行案例研究,因为该译本总体而言是成功的,且运用一定合

学习

寓言两则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寓言两则10篇,内容包括寓言两则,寓言两则大全很多字。寓言《揠苗助长》形象地讲述了古时一位种田人急于求成的故事,他每天都巴望自己的庄稼早日成熟收获,为了达到目的,他竟然拔高禾苗帮助庄稼长高,但事与愿违,他的禾苗全死了。我

学习

小学生写的诗歌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写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写的诗歌,小学生自创诗歌100首童年。早早唤醒——大地的小草。假如我是风,我要在烈日的酷暑里,阵阵吹散——城市的烦躁。假如我是风,我要在广漠的天地间,切切涌起——金色的浪涛。假如我是风,

学习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10篇,内容包括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下一句是。“那么你是怎样向学生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又是怎样向学生讲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为了让大家

学习

技术职称专业技术工作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职称专业技术工作,内容包括评职称专业技术总结通用8篇,职称申报专业技术工作经历80个字。第一,材料的准备。职称的评定在我国的历程是十分漫长的,申报的历程也一样漫长。在现如今,职称的评定主要是以考试来定的,这样,经历的

学习

林业大学本科论文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林业大学本科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林业本科论文怎么写,南京林业大学论文模板。1.1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

学习

快递实训总结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快递实训总结,内容包括快递实务实训总结怎么写,快递实训心得体会。Keywords:analytichierarchyprocess;campusexpresssupermarket;productiontrainingbase;constructionmode;Xi'anInstit

学习

文艺部工作汇报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部工作汇报模板,内容包括文艺部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文艺部个人简历工作汇报。四、年10月27日,文艺部配合女工部完成了第二届刺绣展。五、年11月9日,文艺部配合体育部完成了院教职工与经管系篮球队进行的“毕业杯”篮球

学习

廉洁教育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廉洁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校园廉洁教育论文1500字,廉***教育论文一千字。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大

学习

运动会绿色环保口号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会绿色环保口号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关于绿色环保10字押韵口号,运动会霸气口号超拽绿色环保。其实我们要做的也很简单:每当有用完的废电池不要乱扔,应集中交给回收站处理;每当有生活垃圾要扔掉的时候,应认真地进行垃圾分类,再

学习

描写田园风光的作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田园风光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田园风光的作文,田园风光作文400字优秀。1、二人在田园诗中都描写了大量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们以平淡、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触对田园风光进

学习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狮子与鹿的教学教案,狮子和鹿获奖教案。课时2时间教学目标1.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认识多音字“称、禁、撒”。2.朗读课文,抓关键词体会鹿的心情变化。3.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讲

学习

中专会计教学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专会计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中职会计教学论文选题,会计教学论文范文大全。一、当前职业中专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材体系不合理就目前我国职业中专院校的会计教学而言,在教材体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第一,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会

学习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全神贯注示范课,全神贯注新课导入。9月26日,我市新提任的1500名领导干部,参加了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法建办组织的法制理论知识考试。据悉,今年我市首次将廉***法规知识纳入其中,比重占

学习

学前班教学总结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班教学总结,内容包括学前班教学总结范文汇编9篇,学前班的写字的月末总结。二、教育工作: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总体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等特点。体育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较好的掌握了攀爬、拍打、投跳、平衡等动作技能,学

学习

美术教学教学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教学教学论文,内容包括美术教学论文1000字,优质美术教学论文参考范文。让学生得到情感、智慧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美术学习权利,并且通过这个权利获得进入“生活世界”的路径,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

学习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一面五星红旗教案,课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在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以“五星红旗”为主线,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与文中的“我”紧紧相连,围绕“我与五星红旗形影不离”的句子,运用“找——读

学习

体育教学教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学教案,内容包括最新体育教案大全,体育教案教学回顾简短。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

学习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最后一头战象简短反思,最后一台战象教学设计。启发式教学原则式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并贯砌教学过程的始终。1.正面启发。这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启发方式,即依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