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1篇
课题
7.狮子和鹿
课时
2
时间
教学目标
1.
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认识多音字“称、禁、撒”。
2.
朗读课文,抓关键词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设计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
修改
巩固字词
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泛读拓展,丰富积累。
第一课时
一、
初读课文,学字词
二、
基础检测
三、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
“赏”:注意下面是“贝”
“传”注意第五画是一笔。
第二课时
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主问题
本文围绕鹿的角和腿讲了什么故事?
二、
一课一法一练
1.
借助语言、神态描写体会寓意。
2.
借助重点词语的提示讲故事。
三、阅读链接
《争论的故事》
思考:1、兄弟俩为什争论?结果如何?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作业布置
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
2.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五、课时检测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
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2.鹿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课文,读准字音。
不同形式认字词
梳理预习,基础达标
1.我能认真读句子,并根据拼音在括号里把生字写规范、写美观。
lù(
)摆摆身子,对着池táng(
)专心致志的欣赏自己yìng(
)在水中的影子,猛一回头,āi(
)呀,一头shī(
)子正向自己逼近。
2.
根据语境给多音字注音。
(1)
妹妹一撒(
)手,刚捡好的豆子撒(
)落了一地。
(2)
我正准备下水玩耍,不禁(
)想起旁边的警示牌“禁(
)止下水”。
学生观察,找出易错,书写困难的字进行练写。
预设:
本文围绕鹿的腿和角,讲了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
以“公鸡和母鸡”为题,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公鸡
高高的红冠子
打鸣
喔喔叫
不服气被主人打
母鸡
圆滚滚的身子
下蛋
咕咕叫
继续下蛋
学生读文思考问题
预设:1、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为如何吃大雁而争论不休并找一位老人评理,结果大雁飞走了。
2、
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预设:
1、这条黄瓜真匀称。
2、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
美丽-难看
告诉我们:
①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他的长处而看不见他的短处,也不要因为他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②不要光***外表的美丽,更要
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安全提示
过马路左右看。
板书设计
角:精美别致
池塘喝水
腿:太细了
物有长短辩证看
狮子和鹿
撒开腿跑
狮口逃生
美丑并存价值在
狮口逃开
角挂树枝
险些送命
明白道理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2篇
《狮子和鹿》是一个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课前,我们在5个不同类型地区的班级做了阅读前测,经过15分钟自由阅读,60%~90%的学生基本能读通课文、读懂内容、理解内涵。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尝试以连接语为依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以及将段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两次拓读,感受寓意的多样性,学习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出示《揠苗助长》《坐井观天》等寓言故事的***片,引导学生看***猜故事,说寓意。
【设计意***:以看***猜寓言故事并说说寓意的方式来进行课前谈话,不是为了谈话而谈话,而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这样做,一是复习旧知,加深对寓言故事的了解;二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了解有些寓言直接告诉我们道理,有些寓言的寓意需要我们去体会。】
二、导入,明确任务
1.揭题,板书课题,读题。
2.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①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②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③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陶罐和铁罐》与此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课前提示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过渡到略读,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利用“提示语”展开教学,有利于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出示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逐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随机正音,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第三、四、五、六自然段的意思。
(用投影出示学生找到的一些关键词句:欣赏;抱怨;“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4.借助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借助关键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四、再读,交流体会
1.默读课文,把自己的体会用一句简短的话写在课文的最后面。
课件出示:可见, 。
2.交流,提炼,请写得好的学生板书自己的体会。
3.小结:课文没有直接揭示寓意,通过阅读,我们基本理解了寓意。
【设计意***:紧扣课前连接语,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初步体会寓意。】
五、拓读,对比提升
(一)拓读一
1.屏幕出示《鹿的角和脚》。限时默读故事,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用3分钟默读文章。
3.交流阅读发现。
①同一个故事,用了两个不同的题目。
②这里直接写出了寓意,课文没有写出寓意。
4.与刚才概括的寓意对比,体会寓意表述的完整。
5.读寓意,背诵积累。
(二)拓读二
1.屏幕出示《牡鹿》(牡鹿指雄鹿、公鹿)。
2.古文不太好读,教师范读。
3.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通古文。
4.检查是否初步理解寓意,师读课文中的句子,生找到相对应的古文来读。
①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老虎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②就在老虎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③它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虎口逃生!”
5.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寓意。
(故:所以;惟:只有;斯:才。)
6.对比寓意,体会寓意表述的简洁。
7.读寓意,背诵积累。
【设计意***:站在一个阅读者的角度来思考,略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提高阅读能力。在诸项阅读能力中,提取信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能力,也是其他阅读能力的基础。因而,略读课文教学要淡化语言学习,强化训练学生根据需要筛选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课后我们开展群文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存疑,激发思考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狮子和鹿》《鹿的角和脚》《牡鹿》这三个题目,哪一个最适合这则寓言?为什么?
附:
鹿的角和脚
鹿在池边喝水,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四只脚又瘦又细,非常难看。它就叹一口气,说:“我的角那样好看,可我的脚又这样难看,怎么配得上呢!”
鹿正在那里埋怨自己的脚为什么这样小,不料“呼呼”的一阵吼声,一只老虎跳过来要捉它。它大吃一惊,慌忙逃走,跑得非常快,老虎落在后面,追不上它。一会儿,它就钻进树林里,可是两只角被树枝挂住了。幸喜老虎还没有追到,它急忙侧着头,把角,逃到隐蔽的地方去。
鹿又叹一口气,说:“我以为角好看,哪知道我的角几乎害死我;我以为脚难看,哪知道我的脚倒使我逃出了虎口。”可见,世界上各种东西,不在乎好看,只在乎实用。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3篇
1.认识本课生字,重点书写“鹿、斑”两个生字,拓展积累“鱼字旁、鹿子头、鸟字旁”的字。
2.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观察***画,初步感知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森林王国将要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齐读动物的名字。
【设计意***】创设童话游戏中的动物运动会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运动会如同一场有趣的识字游戏,自然地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韵文。
二、闯生字谷,乐学生字
1.儿歌引路,辨析“猴、候、侯”。
(1)小老师教大家把生字读一遍。
(2)分析“猴”字:左边是反犬旁,表示兽类,右边读作侯。侯下面的部分是矢,表示箭的意思,有一个人用箭把地面上的一个草靶人射倒在地,武艺高强,所以君王就给他封赏,封他为诸侯,编儿歌记住侯:射中得封赏,诸侯显贵家。
(3)小猴子一听,编儿歌记汉字,这个方法很不错,它也编了一首:反犬不指狗,自称我姓侯;机灵又好动,花果山上有。
(4)有一个字,它等候我们很久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换一换)
这个“候”与时间有关,中间的一竖提醒我们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5)考考你:猴 候 侯
时( ) ( )子 诸( ) 等( )
(6)除了“猴”字,反犬旁的生字还有哪些?(狮、猩)齐读两遍。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反犬旁表示兽类,代表这个字的意思,右边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就叫作形声字。
(7)还有哪个生字也是形声字,(袋)为什么?
【设计意***】在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的基础上,巧妙地呈现“猴”和“侯”的儿歌,使识字教学趣味盎然,使汉字的音、形、义悄然融合。
2.生活识字,引出“袋”。
(1)袋最早表示衣服的口袋,后来我们把能装东西的都叫袋。
(2)制作袋子的材料不同,袋子的名称也不同:纸袋、布袋、塑料袋、麻袋……
(3)各种袋子的作用不同:睡袋、笔袋、烟袋、热水袋……
(4)袋鼠为什么也是这个“袋”?袋鼠妈妈的口袋,叫育儿袋。
(5)袋有时也作为量词:一袋( )。
3.辨析“斑”和“班”。
(1)结合斑马的***片,斑马的斑,为什么中间是一个“文”?
(2)看到这个“斑”字,你想到了哪个字,比较班和斑的不同。
(3)“斑”字书写指导。
4.象形字“鹿”。
(1)斑马身上有条纹,梅花鹿身上有花纹,我们祖先根据鹿的样子造出了 “鹿”字,这是鹿角、鹿头、鹿身、鹿脚,后来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变,“鹿”字也在变化。像“鹿”这样,一个字就是一幅画,这样的字叫作象形字。我们刚刚学过的识字3就是象形字,(出示识字3)齐读。
(2)你见过由“鹿”作为部首组成的汉字吗?(麋鹿、麒麟、麝香膏、……)
(3)怎样记住“鹿”?(鹿角、鹿身、鹿头、鹿脚)教师板书,学生描红:鹿 斑
【设计意***】 “鹿”是象形字,利用 “形象记忆法”, 让学生观察“鹿”的象形字后再识记,轻而易举,再拓展一些由“鹿”作为偏旁组成的汉字,渗透生活识字、求学网识字的理念。
三、精读词串,点名集合
1.闯过了生字谷,运动员们已经集合完毕,在点名处等待点名。分排请人读,齐读,去掉音节读词串。
2.我们一边拍手,一边欢迎运动员的到来。
四、交流资料,积累迁移
1.谁来对运动员做个介绍,你了解哪个就介绍哪个。
2.指名交流,教师适时补充介绍。
鹦鹉:①补充鹦鹉学舌。
②鹦鹉是鸟类,参加比赛的鸟类还有很多,谁来点名:鸳鸯、鹧鸪、鹌鹑、鹈鹕。
③上学期我们去野外发现的昆虫家族也赶来了,齐读:蜻蜓、螳螂、蟋蟀、蝴蝶、蚂蚁。
④鱼类家族也游来了,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鳕鱼、鲫鱼、鲭鱼、鲢鱼、鲂鱼、鲨鱼。
⑤你发现了什么?(鱼字旁与鱼类有关,形声字)
【设计意***】对于形声字音、形、义的理解是学生们动脑筋自述出来的,相关的汉字拓展是学生们曾经学过或者课外读过的,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他们细心总结出来的。
麋鹿:①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②点读。
3.想一想,每一排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排大型的猛兽, 第二排美丽的飞禽, 三、四排,除了猴子和猩猩,其他都是珍稀动物。
4.师生合作读。
5.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语,看看哪列小火车开得好。
6.词卡折一折,会读的站起来抢答。
【设计意***】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鼓励学生快速识记,发展思维,自由表达,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孩子们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特定的***形世界,汉字如此博大精深,如此好玩,它不仅藏在书本里,更活跃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
五、趣读句段,***式呈现
1.赛前新闻会。
(1)比赛的热点是棕熊和狮子抢冠***宝座。
(2)猩猩和猴子比谁长得更像人。
(3)小袋鼠很不自信地说:“我是出来打酱(jiàn溃停yóu)的。”
(4)当心:老虎的屁股(pì 括常 摸不得!
(5)老鼠太调皮,别让它钻(zuān)进大象鼻孔(kǒn溃├铮
①运动会正在召开赛前新闻会。同桌两人你读一句,我读一句,看看谁读得最流利,最有趣。②指名读,把你最喜欢的一则新闻读给大家听。
2.动物王国识字课。
狮 公狮子的狮 母狮子的狮
猴 猴大王的猴 猴急急的猴
斑 斑点狗的斑 麻雀斑的斑
鹿 狗追鹿的鹿 鹿龟酒的鹿
①师生合作读。
②男生读上排,女生读下排。
3.情境儿歌《动物运动会》。
大象伯伯裁判到,仙鹤吹起小口哨。
麋鹿跑,猩猩笑。鹦鹉叫,孔雀俏。
袋鼠跳,老虎啸。棕熊扭,猴子闹。
大嘴狮子一吼叫,吓得斑马转身逃。
哈哈,运动场上好热闹!
①范读。②齐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伴着音乐,老师带头欢快地跳)。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2、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亮“开门红”激情导入
师:李老师听说我们班同学个个都是听写词语小能手,现在老师考考大家。
1、指名上台听写词语(“美丽”和“难看”)其他学生在听写本上听写
2、“美丽”和“难看”,你喜欢哪个词语?用它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有一只小鹿,它又是怎样看待“美丽”和“难看”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狮子和鹿》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110页,自由读课文,听清楚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2、交流反馈
师: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敢闯关吗?
(1) 闯第一关:知识门
课件出示:
倒映 倒影 不禁 抱怨 犹豫 挣脱 使劲一扯 泛起波纹 撒开长腿
(找小老师领读、齐读)
过渡:看来这些词语都难不倒大家,接下来一组可有难度了,看!
闯第二关:乐趣门:
课件出示:
撅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
这一组,我们不仅要读正确,还要带上表情和动作来读。谁来试一试。
撅起了嘴 ——老师找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配合着做动作。
皱起了眉头 ——指名读、跟读。
没精打采 ——指名读
灰心丧气 ——指名读
师:原来不同的词语还能读出不同的味道呢!这样读词语可真有意思,让我们带上表情、带上动作,一起来读读这组词语。(齐读)
师:我们顺利的闯过了前两关,小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让大家进入第三关:智慧之门呢
闯第三关:智慧门
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课文讲了丛林中住着一只(美丽)的鹿,当狮子向它扑去时,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它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指名说,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短短的时间里,你们已经明白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但光了解课文的内容是不够的,接下来让我们来制作一部动画片,回顾那精彩的瞬间。
三、从句入手,自主探究
师:现在让我们走入第一个画面,看看小鹿在池塘边欣赏什么?
课件:画面一:放录音
师:孩子们,瞧瞧,(课件出示***片)此时的小鹿正陶醉在自己的美丽当中呢!他觉得自己的角(板书:角)像什么?
生:像珊瑚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珊瑚(课件:播放课件)
师:老师听到有的同学不由自主的发出了赞叹声。小鹿觉得它自己的角就像这美丽的珊瑚。所以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高兴。那你们就把它的喜欢,高兴读出来吧。谁来试一下。(课件出示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学生读
师:小鹿的角很美,你们的声音更美!精彩的动画怎么能少了你们的配音呢!(课件:出示动画)学生配音。
师:孩子们,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小鹿还会怎么夸自己呢?同桌俩讨论讨论。(生讨论,师巡视)
交流反馈
画面二:
师:正当小鹿为自己的角而洋洋得意时,她却看见自己的腿(板书:腿)如此难看。他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表情自己来读一读。
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指名读、范读、更深层次地引读)
师:小鹿对自己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当鹿看到它美丽的角时,它高兴地说:女生读。( 课件出示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师:当它看到自己那难看的四条腿时,它难过地说:男生读(课件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画面三:
师:正当小鹿抱怨的时候,一只狮子悄悄地靠近了。(课件:播视频,师配音)
就这样小鹿终于逃脱了狮子的追捕,这让我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此时的小鹿也有许多话要说:
师采访:(学生相机板书:差点送命 狮口逃生)
1、小鹿,你刚刚狮口逃生,你最想说什么呢?
2、这只小鹿,你呢?
3、你也想说
师:幸亏有惊无险,小鹿最终逃脱了狮子的追捕,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狮口逃生)生齐读,师进行深层次的引读。
师:死里逃生后小鹿对自己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有了新的认识,小鹿可能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呢?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巡视
交流反馈
四、总结文本,悟情明理
师:很高兴同学们说出了小鹿的心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板书)
同学们,今天学的这个有趣的故事,来自《伊索寓言》,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本书中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蚊子和狮子》
课件出示:《蚊子和狮子》
生自由读,讲讲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师总结: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希望你们课后找到这本书好好地读一读。老师相信,读完它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好好的读一读《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7鹿角和鹿腿
角
美丽 差点送命
腿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5篇
第一次教这篇课文,我从学生说学过的寓言故事入手,学生也绕有兴趣地说着:《守株待兔》、《龟兔赛跑》……随后,课堂上简单地梳理了《狮子和鹿》的故事内容后,便开始了交流:鹿是怎么欣赏自己?鹿是如何抱怨自己四条难看的腿?接着抓住鹿的神态语言,进行简单地分析,紧接着感悟鹿遇险的经过,从而得出:外表美的东西,不一定有用,外表难看的东西却很实用的道理。可是这样的课至多只能算是“蜻蜓点水”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学不学《狮子和鹿》没有区别。
第二次,我规规矩矩地从课文插***入手:小朋友,看(课件),今天,老师把谁给请来了――小鹿,你喜欢他吗?你能用自己的活来夸夸他吗?随后学习,先读课文,学词语,然后用上面学过的词填空(故事大意)让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故事大意。让学生明白课文是通过鹿对角和腿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从而得出寓言。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课堂让我明白,孩子们是为学而学,他们对此没有兴趣,更没有真正领悟。
第三次执教《狮子和狮》,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我尝试着将以教师为主的 “教课文”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力求按照语言学习理论建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语文能力的“习得性”,让学生读读,说说、划划、演演、写写,在活动中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积累课文中的丰富的词汇,通过挖掘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在欣赏过程中促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学会思考生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三次对寓言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 解读寓言文本可从“一点”突破。
寓言虽小,“五脏俱全”,作者总会在适当的位置,采用一定的手法,倾其所有概述能力,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描述,抒情或是说理,这就为我们的教学突破预留了一个很好的点。这一“点”延及其余,抓纲显目,既在文本理解上放射开来,又在能力发展方向扩展开来形成发散式思维走势。通过这一“点”的拨动,“点”到要害,“拨”到关键,使整个教学过程“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狮子和鹿》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引导学生质疑:这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由于解读这则寓言时从“结尾”切入,学生很快弄清文章的思路及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了这个精巧故事所蕴含的意思。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开头为后面的教学进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对照本堂课的目标,准确抓住“一点”突破,并适时放大,让学生带着问题:鹿是怎么欣赏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心理。前一问题主要是通过鹿的语言,抓住关键词:匀称、精美别致。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鹿对自己角的赞美。同样后一个问题是通过鹿的神态,语言,抓住“撅起了嘴,皱起了眉”等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来朗读,感悟出鹿对自己难看的腿的抱怨。这样把寓言的整体解读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那一切都明朗了,我既完成了对一个故事浅淡的基础目标,基本把握了故事原意中的脉络,又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等深层目标。惟有以“语”为标,以文为本,以不同的教学需要决定取舍,学生才能在寓言学习中不断有新发现,新感悟、新创造。
二、寓言中的词教学可扎实、灵动些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教学时,别具匠心,又能落到实处,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本课的词语较多,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本课词语分三步进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步:先集中出示让学生读,扫清读音的障碍。第二步:将词语按词性归类,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教学。其中形容词这一类又以词语搭配的形成出现,让学生知道就是这些优美的词语,构成了文质兼美的篇章,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如何进行词语搭配,又积累了好词,丰富了词汇量,真是一举两得。第三步:让学生加上神态或动作读出词语的意思,为下文理解句子埋下伏笔。这样有层次性的词语教扎实、灵动。其实,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发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三、寓言教学中概括寓意,可由浅入深。
在概括寓意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思维,并逐渐由形象――抽象过渡,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概括寓言。例如《狮子和鹿》,我是这样教的,帮助学生逐层由浅入深地概括寓意。第一步:讲述故事的内容,获取感性知识,启发学生思考: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 ),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猛扑)过来时,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狮口逃生),而美丽的角使他(险些丧命)。第二步:从鹿对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引发学生去思考:你有什么话来劝小鹿?这样学生自然地就理解了故事所蕴含的寓意。第三步,进一步认识并运用,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寓意的理解。这样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理解,从而正确地概括寓意。
四、寓言教学可让学生的学习拓展到课后。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生活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
一、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前,我先准备了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让学生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同学说:“陶罐又笨又易破碎,铁罐这么明亮和漂亮,怪不得铁罐骄
傲呢。”
其他的学生也都纷纷发言,有的说:“陶罐是用土烧制的,所以不值钱。”有的说:“铁罐确实结实,有傲慢的资本。”有的说:“课文最后铁罐找不到了,铁罐到底哪儿去了?”
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陶罐和铁罐埋在土里一段时间之后的变化,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将陶罐和铁罐埋在土坑里并写观察日记。每隔一个月就把它们挖出来观察,最初的两个月,两个罐子的颜色、质地变化不大,可是从第三个月开始,两者开始明显发生变化;陶罐除了潮湿之外,没有明显的变化;而铁罐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生锈。于是我让学生三个月不动它们,期间正赶上阴雨连绵。到第五个月的时候,我让学生开挖,挖开后学生大吃一惊:陶罐依旧在,用布仔细擦拭,光洁如新;而铁罐呢,成了一堆碎屑了!此刻学生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都无法达到的!
二、结合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他认为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因此,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来实施教学,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新课程中的“国家、地方、校本”教材的设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特别是地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对其进行合理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三、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如教学《狮子和鹿》一文时,我让学生戴上狮子和鹿的头饰表演故事情节。要求把狮子的凶猛和鹿的敏捷尽量展现出来。学生纷纷要求上台表演,而且动作、神态十分形象逼真。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课件,演示狮子的“高大、威猛”和鹿的“敏捷、矫健。当学生看到狮子飞快地追击小鹿,而小鹿美丽的犄角被树枝挂住时,都着急地为小鹿呐喊:“小鹿,加油,快跑!小鹿,加油,快跑!”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仿佛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惊险的追逐赛,并深深地为小鹿逃脱狮子的追击而高兴。这要比教师平时的描绘好得多。
四、在实践中尝试成功,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
我们要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生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时,我们要打破“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读,学生记”的常规,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求得成功,在实践中尝试成功,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例如,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我要求学生结合目前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开联想,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画展,要求***文并茂,热莘岣唬并举行竞赛。评选出“版面最佳设计奖”“最佳绘画奖”和“最佳文章奖”。通过以上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获得了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应用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还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并积极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第7篇
这对金花狮子银瓶具有以下特点:
一、造型生动,形制规整
金花银瓶为喇叭形口,细长颈,圆肩,长鼓腹,幽足,造型挺拔,充满了曲线美。两件器物造型相同,火小重最相差无几,装饰纹样几乎完全相同,说明两件器物是一对,应是出自同一工匠之手。此类造型的细颈长瓶从北朝至盛唐流行于北方,迄令有1300年的历史。银瓶包浆自然,古朴沧桑,高贵典雅,令人赏心悦目。
二、纹饰多样,内涵丰富
银瓶颈部、肩部两环形带上及圈足上均鎏金。肩部两环形带之间,錾刻有婉转盘卷的缠枝葡萄纹,其主枝、茎、蔓、川‘、花、果实齐全。其间錾刻一只有华丽羽毛并拖长尾的迦陵频伽鸟(***3)及两只振翼飞翔的鸿帷(***4),在这些纹样之外錾刻均匀密集的鱼子地纹。银瓶长鼓腹上为满地装纹样,并有4幅鎏金四出菱花形开光,内饰雄狮戏葡萄主题纹样。4头雄狮形象同中有异。其一,中部雄狮呈奔驰状,神态威严,巨首,长弯眉,大圆眼,头上毛发后飘,鼻子高高耸起,鼻尖呈弯钩形,口大张,似在喘气;前肩处錾刻出一云纹状翅膀,两前腿着地,后腿腾空,尾翘起后扬,栩栩如生(***5)。葡萄主枝细长而绕菱花形一周,枝上有蔓和叶片、花朵,沉甸甸的葡萄串自然垂下。其二,雄狮呈站立状,后腿支地,前腿腾空前伸,巨首圆目,鼻子特长,鼻端后卷,口大张似咆哮,又似欲食葡萄,动感极强(***6)。其三,雉狮亦呈奔驰状,一双大耳高耸,口大张,尾后扬。葡萄枝叶繁茂,整串葡萄果实太重,几乎压弯了树枝(***7)。其四,雄狮呈痰走姿,回首张口,高鼻几近触到下垂的葡萄串上(***8)。4幅主题纹样之外密布葡葡纹,上端錾刻4只回首伫立的鸿雁,头上有云纹冠(***9);下端分别錾刻4只奔驰回首雄鹿,头上阴刻倒八字形的两只鹿角,角上阴刻密集阴线纹(***10),此种表现鹿角的方式属首次所见。圈足装饰也十分考究,其上錾刻叶瓣状二方连续***案并鎏金。收藏者陈先生赋诗一首,捕述其银瓶纹样内容为:“雄狮威猛戏葡萄,神鹿回首跃劲枝。鸿雁高飞喻腾达,迦陵频伽传佛音。”
古代金银器上的纹饰除了具有审美价值之外,还蕴藏着深刻的寓意。狮子是从两方传入中国的瑞兽,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唐人对外来动物充满了好奇与敬艮,往往对其加以夸张乃至神化,如有的雄狮双耳极度夸张,有的肩上生翅,有的伸出如同火象一样的鼻子。在佛教中,狮子为百兽之王,佛陀是人中的至尊,因此佛教多用狮子来比喻其无畏与伟大。葡萄串表现的是丰收景象,寓意多子多福;葡萄缠枝纹结构连绵不断,因而具有生生不息之意。鸿帷系知时鸟,《诗经・小雅・鸿雁》有:“鸿雁,肃肃其羽”的卅述。飞翔中的鸿雁则是腾达升迂、奋发有为的象征,回首伫立的鸿雁是传报喜讯的象征,鸿雁出没无碍,寓意远离烦恼,到达彼岸。秦汉时期,以鹿比喻***权,如“秦失其鹿,灭下共逐之”。唐代道教盛行,将鹿看做长寿的象征。鹿还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佛经记载,佛陀于过去世曾为鹿王,为救群鹿而丧失生命,并于临终时发誓愿将来得成无上正觉,使诸鹿能度脱生死岁网。迦陵频伽鸟佛教文学作品常见,梵名Ksalavin ka,又译作歌罗频伽鸟、羯罗频伽鸟、迦兰频伽鸟等,意为女子声乌、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圹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美丽,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呜叫,声音清婉,为人世间、自然界、仙界中任何声音所不能及。佛经中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有如来变化成的迦陵频伽。故以迦陵频伽鸣声来比喻佛和菩萨的妙音,而微妙悦耳之声能使众生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或说迦陵频伽为西方净土鸟。在净土曼茶罗巾,迦陵频伽作人头鸟身形。
三、工艺之糈湛
《唐六典》蜕唐代金银工艺有14种之多,即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此对金花银瓶系捶揲成胎,利用银质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逐渐捶击将板片材料按设计制成瓶型,板材接缝处焊接。圈足同样是捶揲成型,再与胎体焊接在一起。银瓶上的焊缝极小,说明当时焊接技术相当成熟。唐代金银都属贵金属,采用捶揲技术比铸造技术史省材。这对银瓶最薄处仅厚0.1厘米,足见捶揲工艺之高超。
银瓶大量采用錾刻技术。唐代使用的錾刻工具达百利,之多,要在很薄的金银器表面发现丰富多彩的花纹,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要錾刻出粗细不同的复杂纹样,需先制作不同型号的凿子,有些凿子头部不能锋利,以防止将较薄的金银片刻裂,并适合錾刻较圆润的纹样。有些凿子头部锋利,适宜錾刻出细腻的纹样,制作时有的线条为挤压而成,有些则是剔出的。鱼子地纹是唐代金银器的创新和特有的工艺。这些地纹排列整齐细密,无疑更需要精湛的技艺。
银瓶鎏金工艺堪称一流。鎏金需制作金泥,先要将黄金捶为金箔,再剪成细丝,在锅中加热烧红,加入数倍于金丝的水银,将其熔为液体,冷却后变成金泥。鎏金时,要在器物上蘸少许盐、矾混合液,再将金泥反复涂抹干所需鎏金部位,涂均匀后,以温水将盐矾混合物冲洗净,然后烘烤器物,使水银挥发。在器物通体鎏金,在唐代被称为“金涂”或“金镀”。在银器的主要装饰花纹部位鎏金,在唐代被称为“金花银器”。这种鎏金工艺比通体鎏金相对要复杂,通体鎏金工艺虽然用金多,制作相对简单,看起来也富贵,但却只有一包,难免单调。在主要装饰部位鎏金,虽然耗金较少,但黄金和白银交相辉映,主题突出,更显丰富多彩。
四、盛唐精粹获评民间国宝,名至实归
唐段成式《酉阳杂批》记载,唐玄宗曾赐安禄山会花狮子瓶,由于过去一直未发现实物,人们只能透过文字去猜想。这对金花式子瓶的面世,使我们得见其庐山真面目。唐代金银器中,金花银瓶仅见的两件均在海外:其一是鎏金海狸鼠纹长颈银瓶,高20.5厘米,现减美国布鲁克莱特博物馆;其二是鎏金奔狮纹长颈银瓶,高19.1厘米,现藏美国戴・托恩美术学院。国内公私博物馆尚未见到实物。陈先生收藏的这对金花狮子银瓶,填补了国内博物馆收减的空白。
文献记载,金花银帆在唐代为皇帝御用,皇帝有时也将其赏赐给近臣。金花银瓶在飨宴中常常作为酌洒器使用,平时置于案头作为陈设品,是高贵身份的象征。2010年4月12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录制“寻宝――走进民办博物馆”节目,陈先生这对盛唐时期的金花狮子瓶被评为金银器类民间国宝,名至实归。如果作为博物馆藏品定级,毫无疑问应定为同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