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诗歌大全10篇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1

1、《谢谢您,老师》

您,是黑夜的启明星。

您,是白昼的晴空。

您,是骄阳下的清风。

您,是雨中的屋檐。

您,是大海;

您,是山川。

是您塑造了我的灵魂。

您,是载送卫星的火箭。

您,是海上的罗盘针。

您,是投入,

您,是付出。

您就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2、《辛勤的园丁》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

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

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

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

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3、《感谢您,老师》

一块黑板,

三尺讲台,

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

我们在您的天地里茁壮的成长,

一支支粉笔,

在您的手里,

变幻成了黑板上的字,

又变成了我们的头脑里的知识,

一根根教鞭,

在您的面前,

不断的飘舞,

把那些做人的道理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4、《默默的蜡烛》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您没有建筑师的双手,

却给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您没有艺术家的眼光,

却给我们建起了一座座雄伟的大厦。

您那渊博的知识,

让我们感受文明与希望。

您那高远的胸怀,

让我们懂得宽容与忍让。

您那高尚的人格,

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老师,

我们真诚的感谢您。

您就像那一支默默的蜡烛,

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有您的光明的指引,

我们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5、《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

6、《感谢老师》

感谢老师,

是你们赐予我们知识。

假如你们是园丁,

我们就是那温室里的花朵,

在您的浇灌下一点一点的成长。

假如您是蜡烛,

我们就是蜡烛旁无尽的黑暗,

是您照亮了我们,

帮助我们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假如您是白云,

我们就是天空,

天空没了白云就会失去光彩。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

谢谢您对我们的一点一滴,

这些您对我们的好,

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教育我们,

您是无私的,

您把您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

在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愿化作明媚的阳光,

为您增添几分光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季,

我愿化作一把遮阳伞,

为您遮住那酷热的阳光。

在那树叶飘落的秋季,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2

关键词:古典诗歌;积累;诵读;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感知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妙,感受母语的优美,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使用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注重积累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这些被经久传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民族所推崇的优秀的道德思想:如《易经》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汉语以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对内容的横向延伸

课文中的一些诗歌是以节选的形式来出现的,这对于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核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北京师范大学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月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诗被冠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但是课本仅仅节选其中的四句,学生很难体察诗人在依人月色背后对于人生哲理的探寻。而教师可以出示全篇,让学生在感受江边月色美好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歌悠远的意境。

2.对诗人的纵向扩展

在小学诗歌中,一些诗人的多部作品被选入教材,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他的作品就被反复提及,如《闻官***收河南河北》中,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而在《绝句》中,一个悠闲自得、闲雅疏狂的诗人映入眼帘。在诗人的不同时期,随着诗人境遇与心境的变化,诗人的作品风格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如果可以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介绍,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就会对作者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形成主题教学

在课本中节选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此为契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等诗歌都可以加以学习,形成关于“明月”的主题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明月所蕴含的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古典诗歌进行分类教学,如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诗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了解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味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意象已经浸染了文化色彩,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文化意味。如“月”具有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唐诗中,“柳”往往具有“留”的文化意味;“岁寒三友”则往往象征着君子坚贞的节操与高尚的气节。如果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适时地将这些渗透其中,势必会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注重诵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极为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并在诵读中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验情感。”[1]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诵读,让学生读出感情,在读中体悟诗歌的韵味。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感悟古典诗歌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三、注重感悟

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西洋的文字是法治的,中国的文字是人治的。”[2]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感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地潜心走进文本,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多媒体授课、出***等方式为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搭建桥梁。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来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注重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母语的精妙,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3

1 背景

以往,在高三年级的古诗鉴赏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不高;阅读时,更多的是毫无“同情”的诵读。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基础年级开始,花大力气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恰好今年教高一年级,发现学生预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依然是毫无生机的干巴巴的阅读,这一下激发了我调整本篇课文教学思路的灵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的语言更具美感和魅力,它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朦胧诗的代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更需要学生精心诵读,深入揣摩。

2 课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朦胧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首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初读诗歌。

(全班7个小组的同学起立,人人读诗。巡视各组,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是采取的现代文的朗读方式,只听见甲同学读道:“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强调。)

师:下面请乙同学诵读这首诗。

乙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师:再请甲同学诵读。

甲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读着,读着,甲同学的诵读被班级其他同学的笑声打断。他读得很投入,但有些声调偏了。)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诵读与众不同啊?下面就请他为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的笑声明显中断,屏息静听甲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其实,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我发现了课后“文本研习”当中对本文诵读节奏的划分示例,然后模仿诵读,觉得别有滋味在心头。

(其他同学先是惊讶,然后纷纷将课本翻到“文本研习”部分。)

师:甲同学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他能读好教材、用好教材,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下面,就请大家照着示例,将全诗的节奏和重音标出来,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再来一个班级诗歌诵读会。

(学生各自边诵读,边划分节奏和重音。)

师:下面请各组投影展示诗歌节奏与重音的划分,并讲解理由。

第一组:“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深深”等词语需要重读,因为这些属于修饰性词语,最能传达诗人的情感。

第二组:“驳船、喷薄、总和”等词语语调需要逐渐上扬,能恰当表示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第三组:“摸索、挣脱”等词语用降调,表示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

……

师:各组的展示都很有理由,不过,我想提醒各位同学,全诗每段的结尾都有“祖国呵”,它们的诵读一样吗?

(学生自主研习,小组内部交流。)

师:下面请各组展示一下自主研习与合作的成果。

第一组:第一段描写的是贫困、落后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沉、悲痛舒缓、低沉。

第二组:第二段描写的是痛苦与追求辉煌并存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痛苦而富有希望,语调舒缓。

第三组:第三段描写的是新生、富有希望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饱含希望、欣喜而高昂。

第四组:第四段描写的是养育自己的祖国,诗人愿意为她奉献一切,因此,“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情、强烈。

第五组:这几个字应该字字重音,感情饱满,且用降调表示发自内心的感叹。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正确,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诵读本诗,边读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复杂而执着的爱。

生齐读:

(学生的诵读投入,节奏感顿出,情感自然流露。)

师:下面请同学们请录音,纠正错读之处。

(学生听录音,生再次诵读诗歌。)

3 评析

基于高三诗歌鉴赏课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的不足,加之以课前预习时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帮助学生找准表达诗歌主旨的关键词,分析表达技巧,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对于考试有一定的用处,但并不能真正使学生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并不能促使学生“恋”上诗歌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此,笔者找到了诗歌诵读这个切入口。

在诗歌诵读方面,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差距较大,农村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此,在课堂教学展开时,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

(1)让学生起立诵读,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站,学生坐。这类课堂,很少见教师出神、不投入,多见的是学生经常开小差,不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诗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理解其精华的,笔者让学生起立,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希望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诗歌诵读。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明显。

(2)让甲同学诵读,并讲解诵读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农村学生的特点十分明显,他们羞于表现自我,但是内心又十分希望得到认可。于是,学生榜样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案例中,甲同学的表现可谓优异,他能领先于其他同学知道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学习课文,而且善于表现自我,这是一般农村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笔者肯定了他的作用,并且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

(3)让学生自主研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向及转变,并由此促使学生认识到诵读节奏及重音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培养诗歌诵读的兴趣。

(4)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学生个体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必然存在缺陷,为此,小组合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必须讲清楚不同诵读的理由,这样,其他同学就能学会怎样划分诗歌阅读的节奏及重音,进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因此,小组合作及展示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个体提升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4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杨匡汉先生的《中国新诗学》一类的学术专著,当然也只好求助于“教师用书”上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资料了。实践证明,任何不顾及学情的生搬硬套,在教学上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

【教学目标】

1.体会中国现代诗歌《井》的韵律和节奏;

2.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奇特的思维方式;

3.获得赏析中国现代诗歌《井》的审美愉悦;

4.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的内涵。

【教学难点、重点】

1.借助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的分析,领悟体现中国现代诗歌“内在律动”的奇特思维方式;

2.借助对“特别句子”的剖析,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

3.借助介绍“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这一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美感来源。

【教学方法】诵读法 替换法 对比法 质疑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总是要剖析文本,诵读它的诗句;由一个小节到全诗,总是要理清它的思路,咀嚼它精美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体悟它所包孕的感情,总是要从中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进而引起共鸣。《井》的教学就是如此。

一、诵读:把握全诗的韵律和节奏

师问:[复习“走进诗的世界”,要求学生复述单元知识要点,初步把握中国现代诗歌的定义(广义和狭义)、特征(外形上的分行,体现韵律节奏的押韵,发抒情感、表达哲理、描绘场景的精美、隽永的语言)。]同学们,你们诵读了《井》这首诗,请你们找找看,它是怎样押韵的?(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即使找到了,答案也一定是五花八门,不一定全都符合标准答案,此时不要强求一律)

明确:《井》它的外在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仍然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全诗的“生命律动”就是通过押韵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按语文教学的常规做法,在剖析文本之前,不外以诵读为先、为主,现代诗的教学当然也离不开去诵读诗歌的文本,进而把握其思路。如果说古典诗歌是以其对仗的工整、用典的巧妙和严格的押韵以及语言的含蓄取胜的话,那么,现代诗歌就只能凭借其意象的选择、诗歌的内在律动(押韵)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夺人眼球。基于此,并参照课后“导读提示”的要求,教学《井》应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把握好这首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并通过诵读来理清诗歌的思路。无论是集体读、个人读或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仿读,都是为了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为把握诗歌的思路、体味诗歌的意味和韵味服务。我们知道,《井》这首诗的“生命律动”与前面郭沫若《天狗》“狂飙突进”式迥然有别,它是内敛的,“静默”的,虽然它的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是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的(见教师用书p7,兹不赘述),表现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二、静思:领悟全诗奇特的思维方式

师问:同学们,你们诵读《井》这首诗,发现没有:它有几个在韵律、节奏和结构上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你们能够找出来吗?

明确:诵读《井》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共有四处的停顿不合常规。分析好了这些“特殊小节”,就可以较好地把握全诗的韵律、节奏,进而领悟中国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

譬如“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三节)“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六节):静默……,……也苦笑几声”(七节)。

前三处属于切断句子的非常规的停顿,后面一处是借助标点符号(冒号)使结尾的那个小节***成章。这里的第三小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分析好了它,整个全诗就豁然贯通了。第三小节的“之外”之所以提行,是为了突出“人们”有温暖而我(井)没有,但人们在饥渴之时,便“满面烦忧”,“前来淘汲”,因而打破了“我完整和谐的世界”,使我感觉到了自己被荒废于寂寞的荒郊野岭和“被摒弃于温暖之外”,而我对如此险恶的环境并不像人们那样忧心忡忡而是对此感到满足。因为只有这样的孤独,才能使我保有永远的纯洁,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至此,“井”的乐观、自信、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被突出出来了。而且和上一小节对井的描绘连成一体:虽然平时“我是静默”(内心宁静),但并不妨碍我充满信心地对理想的追求(井口虽小,但水面有小草,还映出了飘着浮云的高远的天空,井的追求不可谓不高远)。与下一小节写人们的自私和悲观相衔接:人们只顾汲取我的水而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的追求,更不了解我的乐观自信和纯洁的内心世界。因为在我被人们汲取之后,我在“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是对现实环境(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垃圾)的纯化(洗涤),以使我“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而这种丰满是因为“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这样很自然地推出最后小节的我自己:洗涤旧物,沉淀杂物,保持清澈,不改初衷和追求,对命运的不公不逃避,对赞扬不兴奋,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不忮不求,做永远的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的追求,不卑不亢,豁达大度。当然几处非常规的停顿,只是为了强调诸如此类的内容而已。如此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剖析这里的诗歌节奏、韵律,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现代诗歌特征的了解,而且可以借此深深地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

三、共鸣: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

师问:同学们,除了通过诵读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好吗?

明确:通过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用增删比较法,分析“特别句子”就可殊途同归。

设计理念:一般地说,通过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总是由体会美好的语言为桥梁,向往、通往美好的事物和坦途,使自己在思想感情、审美情操上得到提高,进入一种极高的境界。《井》的美美在其感情的深沉,感性的细腻。“就创作而言,从审美主体的需要来看,一首诗歌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的效应: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杨匡汉教授认为,所谓“诱导”,是指诗歌不能明白地说出生活和情感,它只能通过它所反映的生活和传达的情感去诱导读者体验、理解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所谓“美感”是指成功的诗歌必须要调动起人们各种心理功能的和谐运动,产生一种美感愉悦。“无论是‘诱导’或者’‘美感’,都以陶冶人们高尚的心灵为艺术的目标”。而要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除了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分析“特别句子”,别无他法。

陈***老师认为,“读新诗,最终全都立足于‘特别句子’和‘时代句子’。”下面我们选几个《井》里的“特别句子”来剖析一番。如“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如果去掉“可”和“来”,情形会怎样呢?不用“可”和“来”,是被动的承受,写出的是我的埋怨和悲观;用了“可”和“来”,是主动地要求,写出的是我的挑战和乐观,其韵味天壤之别。又如“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去掉“也”字,陈述的是客观事实,语气平淡,除此之外,没有言外之意;保持“也”字,陈述的是主观看法,语气强烈,含有充其量你们扰乱了我的表面,但对我的内心一点也没有损伤,反而是我笑对你们的扰乱,体现出井的乐观、自信、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气概,韵外之致十分深厚。这样对“特别句子”的分析,既诵读了诗歌,又理清了思路,还体悟了美好的情感,当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质疑:促进学生的思想飞跃

师问:基于中国现代诗歌的“ 当代视角”来审视《井》,除了我们已经获得的审美愉悦外,我们思想上是否能够相应地得到提高呢?也就是说,除了接受《井》一诗教材要求我们懂得的思想内容外,与时代同步,作为当代人,我们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明确:我们应该有基于当代人的当代视角。

设计理念:我们知道,虽然学生们学习的是现代人认识生活的现代诗歌,但应该“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杜运燮的《井》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它的生命律动是内敛、“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这无疑是诗人所尊崇的一种人格。这首诗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它无疑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乐观地应对民族的苦难。我们今天读这首诗,当然除了继承杜运燮所倡导的人格外,我们还可以读出:在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除了忍受,还需起而抗争,努力去改变恶劣的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学反思】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共计二十五首诗歌,五个单元知识的介绍。对于这些诗歌的教学,在常规的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优质课竞赛中诗歌的教学也不令人满意,教学现状堪忧。

据笔者调研的资料显示,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主要是缺乏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当代视角、审美视角。具体地说,有以下六点:①诗歌阅读缺乏“整体性”,分析支离破碎,随意性大;②单元目标意识不强、单元任务没落实,只是在一课一课地“教教材”,而没有从宏观上、前后勾连地“用教材教”;③教学方法单一,以诵读法为主,虽然有教师范读、学生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虽然辅之以声、光、电的多媒体,但方法仍老套,毫无新意;④体悟语言的任务被虚化,学生因为没有体会到诗歌精妙、隽永的语言魅力而缺失诗歌美好情操的熏陶的训练。⑤教材里的教学资源没有较好地利用,虽然运用了教材以外的资源,但舍近求远,白白地浪费了专家教授们可贵的心血;⑥诗歌解读缺乏“当代视角”,没能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教师们据此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也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还平庸得很,就是一些优质课的获奖的教学设计也不免瑕瑜互见。

笔者在校教科室从事校刊编辑、负责修改教师的教研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等工作,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了解,也参加了一些教师的赛课活动,由于是“旁观者清”的缘故,看问题自认还比较客观。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是有感于大多数教师的同类教学设计的不完善而作的,也难说有多完善,但至少是我***思考的结果。

邹小千,教师,现居重庆。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5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坦率地讲,当前诗歌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二、诗歌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因为鉴赏是审美活动,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诗歌,“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f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其作用不过是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与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伴随他的灵魂飞翔在自由的天国里,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人性人情之美。这里,人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说教,入境的体验胜于枯燥的传授”。对于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情感世界。”质言之,就是“披文入情”,鉴赏要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鉴赏前,教师可大致向学生讲解一下诗歌的有关知识,像古诗的格律,新诗的流派等方面,为诗歌鉴赏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不可做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造成分析有余而鉴赏不足。

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先要找到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本文所讲的找切入点是指通过“诗眼”切入,从语言切入,由意象切入意境三种主要方法。

(一)抓住诗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诗眼有“句之眼”和“篇之眼”两种,“句之眼”通常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而这些字词又多为动词,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垂”、“涌”这两个动词把星星、月亮、平原和大江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旅夜”***画,如此雄壮苍茫之景,让人体会到宇宙的浩渺无穷,人生的短暂渺小,也传达了诗人凄怆孤寂的情感。这两个字自然成为了诗眼。另外,还有不少以形容词或数词为诗眼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篇之眼”就是全篇最为传神的诗句。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不肯媚附权贵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另外诗眼多为名句琅琅上口,我们还能丛中感到审美愉悦。

(二)从语言切入,即“因文悟道”

再好的诗歌内容也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英美新批评派有“构架─肌质”论:构架即作品的意义结构,肌质即诗的细节、语言的质地、具体的色泽和纹理。新批评派认为只关心构架不关心肌质的人们“只是把诗当作散文加以论断”,因而他们提倡对文本的“细读”,关注于诗的肌质即诗人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诗的美和意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和语言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古人提倡诗歌中“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就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例如《再别康桥》为什么流传至今为多数人喜爱,不正是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类优美的句子打动人心。再比如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引起了多少人的喜爱和讨论。这些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由意象切入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

李白《将进酒》中有“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句,就是将“青丝”、“雪”这样典型的意象拿来比作头发,使读者的感受相当清晰,更容易理解。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明月”、“清泉”、“浣女”、“渔舟”这一系列的意象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安详宁静的内心世界。又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一节形成一个结构,节与节之间彼此呼应,共同展示出天上和地下交相辉映的两组意象。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发现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心中的淡淡哀愁。感受到意象组合的美妙,学生就不难领会“意”与“象”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了。

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去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3.40.

[2]方守金.遵循诗歌特性开展诗歌教学――中小学诗歌教学浅说[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4-88.

[3]吴艳梅.诵读 切入 联想――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59-63.

[4]赵玲.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谈[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7-38.

[5]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上)(下)[J].中学语文教学,2005,2/3.

[6]葛宇虹.意象与诗歌鉴赏[J].课程・教材・教法,2001,9.45-47.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6

关键词:高中 语文 现当代诗歌 教学 问题 措施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多加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诗歌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发现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1]

一、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现当代诗歌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语文新课程倡导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做到文本、学生、教师能够互相“对话”,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文本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不甚理想, 这与其对现当代诗歌的理论认知相对薄弱有很大关系。很多语文教师在驾驭诗歌理论方面缺乏一定的厚度,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现当代诗歌不知从何着手,只能依靠教学参考资料或局限于教材进行教学。另外,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的教学方法比较模糊,且将教学侧重点放在考试上。在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中,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且破坏了诗歌原本的审美境界,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兴趣。

2.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

相对于其他主要科目, 很多学生花在学习语文的时间相对较少, 而花在课外审阅现当代诗歌的时间则少之又少。我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已有近一百年历史, 而学生能说出口的现当代诗人名字的可能只有几个, 更不用说对现当代诗歌真实面貌的了解了。学生现当代诗歌知识的匮乏, 不能真正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意和美感, 继而对学习现当代诗歌缺乏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使高中现当代诗歌的教学陷入困境。[2]

二、提高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的措施

1.让学生大声朗读。

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尤其是对古诗而言,生僻词汇的解释对于理解全诗基本含义,找准感情基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尤其是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样有着强烈喜悦之情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含有万丈豪情的诗篇更加需要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来找到非凡的气魄,从大声朗读当中提前找到这类诗的创作理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对个别词汇的理解。

2.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兴趣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直观感受,学生或许很难体会到诗歌当中的意境美。而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部分发达地区完全有能力提供给学校先进的教学媒体,例如投影仪、多媒体放映仪等现代设备。通过***文讲解,不仅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增强,同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更大大加强了师生互动这一值得提倡的教学形式。

3.鼓励学生选读课外诗歌,拓宽学生知识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本中的诗歌是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为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技巧,从而有能力阅读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因此,多多涉猎课外诗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的诗歌,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与文化内涵。

4.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由于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纸质阅读逐渐被边缘化,诗歌阅读更是备受冷落,加之现代诗歌本身语序错综、多成分省略、常扩展紧缩、较含蓄多义等文体特征,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缺乏热情。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纸质阅读习惯,教会他们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技巧,以现代诗歌为媒介,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独特而美好的内心世界,实现彼此间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从而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张扬被压抑的个性,培养鉴赏审美能力,达到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3]

5.善于用语调来表现诗歌的情感

不同的诗歌可能包含不同的情感,语调则是一种能表现不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注重从这些细节处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而培养学生挖掘诗歌内涵的能力。为提高诗歌教学课堂的气氛,教师可灵活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部参与进来,通过培养学生对语调的把握而掌握诗歌的情感。然后推选出语调表现最准确,最符合诗歌基调的一组作为获胜组。通过这种带有娱乐性以及竞争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兴趣。并开始注重从细节处体会诗歌的内在含义。

6.品味诗歌意境,走入诗歌生活

“意境是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以及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每一首诗歌都孕育着自己的意象,学生在学习诗歌过程中如果能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氛围展开自己的丰富联想,能够积极地把握诗歌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深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学习王维山水诗歌《山居秋暝》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进行联想,让学生想象这些画面并将其表达出来。课后笔者还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对这幅画进行创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体会到王维“诗中有画”的境界。

7.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提升课后巩固的效率

课堂上的一切指导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课后学以致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脱离教师的“帮扶”,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勤加练习。当然,除了利用好课堂展示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研讨、集体竞赛、公益演出等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朗读形式,在朗读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总的说来,诗歌教学的途径与方式有多种多样,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去探索相关的诗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感悟力和切身体会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宗平.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J].金色年华(下),2010(07):170.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7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笔者针对当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结合精读阅读法,提出现代诗歌精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有利于现代诗歌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现代诗歌;高中语文;精读教学

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现代诗歌反映诗人处于时代变革中的思想与情感,教师应重视现代诗歌的阅读教学。精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是与泛读相较而言的。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应用精读策略,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完成独特审美体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只选了三首,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里,分别是:《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沁园春•长沙》作为词,放在三首新诗之前,方便学生与后面几首新诗作对比,让学生更加了解新诗。本文精读策略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三首新诗中。

1精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目前我国中学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材方面来看,相对于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受宠地位来说,现代诗歌是比较尴尬的,其不仅所占篇幅只有三篇,且选文范围也没有古典诗歌的范围宽泛。其次,从教学方面来看,现代诗歌长期处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在教学上现代诗歌也同其他文体一样,使得现代诗歌特殊的艺术特点没有发挥出来。再次,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缺乏精读现代诗歌的习惯,缺乏朗读的习惯,从而缺乏阅读的感受,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学生对现代诗歌提不起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现代诗歌实行精读教学,通过精读诗歌中的语言、意象等,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丰富内涵与情感。让学生真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艺术美,真正爱上现代诗歌。

2现代诗歌精读教学基本原则

进行现代诗歌精读教学,要明确一下几点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这是由诗歌精读教学的目的决定的。教师进行精读策略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现代诗歌时,能选择合适的精读方法实现自我认知和情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诗歌深层内涵,掌握诗歌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所以教师要实现现代诗歌精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得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精读诗歌的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2针对性原则

这是由精读策略的性质决定的。在诗歌教学上,应对精读的内容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不同方面的精读引导,使得学生能对所学诗歌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理解,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大堰河的形象及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精读,感悟诗人对大堰河深沉而浓厚的依恋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2.3开放性原则

学生是精读的主体,由于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因此诗歌精读教学中应体现开放性原则,追求诗歌解读的多元性,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思路才得以打开,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3现代诗歌教学精读策略实施的方法

3.1挖掘法

对于诗歌中比较抽象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意象或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揭示出意象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等隐含信息。如《雨巷》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丁香一样的姑娘”所象征的内涵进行精读,进行挖掘。教师可以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探讨。在教师提出问题“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之后,学生开始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觉得姑娘是诗人的想象,姑娘就是诗人,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愁绪与惆怅。有的同学提出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希望追求到自己的理想却不得忧伤和惆怅。在同学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要给予肯定性评价,表明诗歌的解读可以多元化,鼓励学生课下还可以探讨交流。接着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继续追问“诗人为什么有这种情绪?”适时插入背景介绍,让学生在这首朦胧含蓄的诗歌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在深入挖掘中,产生共鸣,获得独特的审美感悟。

3.2比较法

就是把所学诗歌与同类或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从比较中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感悟如何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可以把前课所学的《再别康桥》与之进行对比。前者是新月派“三美”理论的代表作,语言轻缓舒畅,清新自然;节奏宛转悠扬,情感含蓄委婉,给人以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感;后者是一首自传性的抒情诗,是一首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全诗不押韵,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语言优美流畅,奔放自由;也是一首带有叙事性的抒情诗,作者在这首抒情长诗中穿插许多叙述成分和细节描写,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大堰河勤劳、淳朴的农妇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大堰河这位“母亲”的深情,体现了像大堰河一样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伟大品质。学生经过对比精读,对两首诗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受到了深刻的美的教育。

3.3重点分析法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精读教学就是针对诗歌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精读,为了达到学生对知识点充分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分清教学的主次,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读,深入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如教授《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诗歌中的意象,体味意境,感知“三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找出每节的意象。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少不了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同时,作者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新诗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中的意象,建立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第一小节和第七小节“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的意象“云彩”,作为首节和尾节中唯一一个意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云彩”这一意象,得出自己的见解。正因为诗歌中意象的叠加使用,才构成了诗歌的美感,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形式,理解“三美”理论。

3.4课堂拓展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诗歌精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从主题出发,从而感悟与之有关的文学知识。例如《再别康桥》精读教学时,确定以“三美”为主题的研讨,通过精读诗歌,体味“三美”,学生不仅全方位的鉴赏了《再别康桥》,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情感提验,同时也激发了阅读新月派或者体验诗歌“三美”诗词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展现诗人徐志摩的另一些诗作,或者展示“三美”理论的提出者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死水》,让学生对比精读,深入感知“三美”理论。在学生对“三美”理论有了一个针对的认知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三美”理论试着创作诗歌或改写《再别康桥》、《死水》。只有在这样精读、鉴赏、迁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才能成为诗歌阅读活动的主体,实现读诗陶冶性情的目的。

4结语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以精读策略为依托,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重点,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能准确、客观、畅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精读诗句的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比较、整合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诗歌精读中完成感悟体验,在朗读中感知文本,在精读中体会情感,挖掘诗歌的深层内涵,有利于促进的学生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许伯纯.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4(10).

[3]潘东明.在精读深思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学语文,2008(8).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8

文本分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题目上就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热爱,给全诗定了浓重的抒情笔调。全诗共四节,诗人把祖国比拟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以赤子之情向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

教学目标:1.理解“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的意蕴。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由杜甫的《春望》、文天祥的诗句、鲁迅的诗句导入(伴随着音乐)。

二、知人论世(投影)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师:自由朗读全诗(朗读时请标出你认为需要停顿、重读的地方)。

师:有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一番。

生:(先是沉寂,然后有同学站起来)(音乐伴奏)

师:(朗读简评)生聆听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比较欣赏。

(生沉静在听录音中)

生1:录音中的朗读感情饱满,注意把握诗歌的旋律,感情逐步升华。

师:(说得不错)古人说得好:“诗言志。”诗歌是抒发感情的载体。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这首诗歌究竟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1: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够详细)提示: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语调应舒缓、低沉;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语调应该舒缓;

第三句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语调应该高昂;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语调更应该高昂。

师:根据情感的分析,所以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语速要适中;根据诗的内容,注意音调或低沉或高昂。

②修饰语、中心词注意要重读,语速放慢。比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③朗读时要注意节拍和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因为每一节诗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一节诗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要注意。

(下面依据这一要求,齐读全诗,并思考:本文作为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借助什么来抒发对祖国的拳拳深情?)

师:(读得不错,感情把握得也很好)

生:(齐说)是借助意象来抒发感情。

师:哪位同学能先给我们解释一下?

明确:就是以象表意,以常见的平凡的具体事物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之融合。

师:那么这首诗歌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学生回答略)

明确:第一小节中,用“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摊上的驳船”等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祖国的贫困潦倒。

第二小节中,用“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形象地表现出“痛苦的希望”。

第三小节中,用“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祖国新生与腾飞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诗歌中先说“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又说“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可见诗中的“我”仅仅只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生回答略)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与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四、联想创新

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师生共鉴。)

教师指导引路,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上的仿写,每人写一首诗歌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七、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9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比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出现得早,比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领时代“”的时间都长,它是高雅的艺术,能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情感心声,阅读诗歌还能陶冶情操。从古到今,诗歌一直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在中学课本中,诗歌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诗歌一般要占到15分左右甚至更多。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汇成此篇,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一、诗歌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诗歌,泛指各种题材的诗。”其它资料的定义各有不同,有的还对诗歌下了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本人汇集不同资料的观点,作了如下归纳: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具有一定节奏韵律并分行排列的、主要以凝练、形象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发展

诗歌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砍伐竹子,用它制作弹弓,弹弓装上土丸射击鸟兽,从而获得食物。)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以至于五言、六言、七言……到十一言诗等。字数由少到多。

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诗歌从不定型发展到基本定型。从上古时期的歌谣,发展到奴隶社会的《诗经》,依次到战国时期的《楚辞》、秦汉时期的《汉赋》、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又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于今天的新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各种诗体并存。它们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巅峰。清赵翼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三)诗歌的分类

我们平常所说的诗歌包括诗、词、曲,下面分别简要谈谈:

1.诗的分类: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生的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沿用了唐代时的分类。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新诗:是时倡导的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在表现形式上十分自由,没有句数、字数、平仄要求,只需用凝练的、具有一定节奏音韵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2)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等。

(3)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等。

(4)按表现手法可分为:托物言志诗、借景抒怀诗、写景状物诗等。

2.词的分类。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它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沁园春 雪》等。

3.曲的分类。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流行于南方的叫南曲,唱的叫南戏。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四)诗歌的主要特点

各种诗歌样式,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情感强烈;2.语言凝练;3.有节奏和韵律;4.以形象反映生活;5.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这些教师们都能把把握,下面重点说说诗歌的意象、意境,因有的教师比较模糊。

意象和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所谓意象,就是创作主体为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而选取的一种客观物象,即艺术形象;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二、关于诗歌教学

不少老师认为诗歌不好教,学生学习诗歌兴趣不浓,考试时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诗歌教学脱离诗歌特点,没很好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美的赏析,而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没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讲解感到索然无味,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如何进行为好呢?

(一)抓住诗歌本身的特点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好教学目标。一般应让学生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艺术手法(包括字词活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韵律节奏等),至于诗歌的平仄可不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要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其音乐美,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找好切入点。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诗眼切入。所谓“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达中心的词句。一首诗,并非字字珠玑,往往就是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会使全诗熠熠生辉。

2.从语言风格切入。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诗歌就是要唤起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3.由意象切入意境。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

教师节诗歌大全篇10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功利化。

尽管《新课标》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但是迫于高考分数的压力,仍有一部分教师依然片面地追求分数,忽视学生学习的***性和自主性,他们将分数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流于功利化倾向。大部分教师重视灌输鉴赏技巧,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他们一方面要求学生背一些相关的诗歌鉴赏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做大量的诗歌鉴赏试题,目的都是提高高考分数。但诗歌鉴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种积累后的厚积薄发。诗歌鉴赏教学观念功利化,严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也阻碍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教学过程模式化。

在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还停留在老一套的模式上,只重文本思想内容评价、技巧分析,不太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许多教师缺乏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诗歌理论积累,在诗歌鉴赏教学中使用直接讲授法,首先读两遍诗歌,接着介绍作者和背景,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然后是总结诗歌主要内容和情感赏析,最后是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按照这个教学模式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听懂了,然后背下来就行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无法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来主动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与诗歌也难以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从中学到东西的。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目前,高中的诗歌鉴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高中教师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板书和讲解,只是对诗歌进行一个单一化的理性分析,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浓。除了理性的讲解,很少让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如,诵读、课外拓展学习等,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二、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教学。

诗歌鉴赏对审美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高中生在审美意识和观念上还没有发展成熟,语文教师要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用一些基础知识启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加强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些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包括意象知识、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是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主体,高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他们诗歌鉴赏的自主性,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按照教师的固定模式去做,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会阻碍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到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主动地鉴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的自主意识。

(三)采用情境和联想的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是教学中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策略。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通过简短精炼的诗歌文字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丰富思想感情和内涵,找到学生对诗歌感兴趣的地方,比如,诗人的写作意***、诗人的个人魅力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增添一些生动的故事性情节,极大地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积极性。

(四)通过背诵积累培养语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师节诗歌大全10篇

学习

计算机论文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论文总结,内容包括计算机毕业论文最后的总结,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大全集。在大学期间,我由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有着自己个性和思想的先进青年,国家让我幸福,大学让我自豪。我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思想不断进步。我

学习

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模板,内容包括人力资源部工作设计模板,新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流程怎么写。1、建立和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年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公司“二五”规划和*年发展目标合理建立和完善公司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将结合旭旺公

学习

中秋伤感诗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伤感诗句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诗句悲伤,伤感的中秋短句。一、蕉风俳句与汉诗的渊源芭蕉有很高的汉诗文素养,他提倡庄子哲学的反俗精神,可以说对汉学的憧憬和崇拜是芭蕉文学创作的根源。很多学者指出,“蕉风”俳句与中国的李

学习

农产品溯源方案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农产品溯源方案10篇,内容包括农产品溯源的方法,农产品溯源体系推文。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47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欧盟、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相继了有关食品安全可追溯

学习

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景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景物优秀作文,写春天景物的作文400字。二、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要抓住景物特征,更需要学会用各种感官来感知景物,从景物的不同方面整体全面的描写刻画。这就要调动灵敏的听觉

学习

团委学生会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团委学生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大学团委学生会的工作计划,团委学生会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1、安全与纪律。进餐、午睡、住读生晚寝、集会、上课等常规纪律较好,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领导、班主任、教师、学生会干部的监督管理

学习

大学学习生活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学习生活总结,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总结最新3篇,大学期末学习生活总结的规范格式。三、娱乐上除了课上跟着老师学习轮滑课下还和同学去操场、广场去练习花样轮滑,虽然滑的不好,但自我认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中找到了其中

学习

工地考察报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工地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建筑工地考察报告范文,工程现场考察报告范文。在区委、区***府的精心安排下,X月X日至X日,我们到XX市,就对外开放、项目建设、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学习,四天内的所见、所闻,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

学习

人文素质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人文素质论文,内容包括人文素质论文题目,人文素质论文。人文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体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加强动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其学习观念,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画艺术创作非常有意义。因此,加强专业课

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篇,内容包括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案。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四能”目标的要求,即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数学

学习

教师节写一句祝福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写一句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地理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祝福语。答题指导母爱永远是每个人最有话可说、最有情可述的二个主题。山东滕州市的这道语文试题紧扣时代脉搏――信息化交流,紧扣生活中最感人的情

学习

大雪节气祝福语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大雪节气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大雪节气祝福语动态图,大雪节气生日祝福语。4、眨眼小雪就来了,俺决定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到大雪了,到时天气更冷,路更不好走了,所以我就直说了吧:趁最近天气好,快请我吃个饭吧!5、真挚友谊,不曾忘记;隆冬

学习

给老师的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给老师的诗10篇,内容包括给老师的诗自创,给老师的诗有哪些。浇灌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蔚蓝的大海,拥抱快乐的小鱼。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像本书,教我们许多知识,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九月的秋风,伴着教师节来到

学习

护理实习生在校期间

阅读(2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校2013年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2014年实习护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生给予矩阵式管理。两组护生年龄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0±0.5),在生源、性别、年龄,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无明显差

学习

中秋节祝福语大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祝福语大全10篇,内容包括给老公发中秋节祝福语,中秋节朋友祝福语。2、月影摇晃着欣喜,快乐洋溢着心底,花朵飘香着日子,月饼甜美着惦记,心愿徜徉着欢喜,祝福泛动着涟漪,心绪调剂着信息,只为送给你。中秋快乐!3、中秋佳节明月

学习

感恩教师的诗歌10篇

阅读(34)

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古典诗歌当中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无数的思想、情感和智慧。通过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习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优秀的

学习

小学生写的诗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写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写的诗歌,小学生自创诗歌100首童年。早早唤醒——大地的小草。假如我是风,我要在烈日的酷暑里,阵阵吹散——城市的烦躁。假如我是风,我要在广漠的天地间,切切涌起——金色的浪涛。假如我是风,

学习

关于教师节的名言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教师节的名言,内容包括关于教师节的名言警句和古诗,有关教师节的祝福语名言名句。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5、在我们的教

学习

祝福教师节的句子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教师节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祝福老师教师节快乐的句子怎么写,教师节回复祝福的高情商句子。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的谆谆教导,无私奉献必将成为我们不竭的学习动力!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教师节快乐!4、信息老

学习

相信未来诗歌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相信未来诗歌10篇,内容包括相信未来诗歌原文,诗歌相信未来。阅读,理解一首诗,我们应该抛弃写作的一个时代背景,以免时代背景给我们带来误导和影响。但是,在阅读食指的《相信未来》时,我们却不能抛弃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现在生

学习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中秋节的诗歌10篇,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自创。1.前言诗歌《秋颂》是英国诗人济慈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丰收、温暖的季节。在济慈所创作的众多诗歌当中,大部分诗歌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肯

学习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自创。上联:明月映天下联:甘露被宇上联:一天秋似水下联:满地月如霜上联:二仪含皎洁下联:四海尽澄清上联:天上一轮满下联:人间万家明上联:天上一轮月下联:人间万里明上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