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题目篇1
体裁:议论文
题材:文章可先简要地说说“开卷”的意思,并说说“开卷”可以给人带来益处,之后,提出观点:开卷是否就一定有益呢?不一定。接着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一是书有好坏之分,选择了坏书只会使人变坏;二是书海茫茫,毫无目的的读书也是毫无收益;三是不加思考地读书,只是一个书橱;四是读一些消闲性的书,只是浪费时间。在论述的过程中,可适当用事例来证明。最后,深化观点并提出建议,应“开”好“卷”,有目的的“开卷”,有思考地“开卷”,不读无益的书。
题旨: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表明开卷不一定有益。
辨析:《开卷有益》则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可引用培根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诗人聪慧,演算诗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是别人智慧的结晶,要尽快地获得知识,只有通过读书;坏书的影响取决于个人,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坏书,没有变坏呢?《开卷有益》和《开卷不一定有益》均可成立,主要是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初一作文题目篇2
体裁:议论文
题材:文章可先简要地说说“开卷”的意思,并说说“开卷”可以给人带来益处,之后,提出观点:开卷是否就一定有益呢?不一定。接着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一是书有好坏之分,选择了坏书只会使人变坏;二是书海茫茫,毫无目的的读书也是毫无收益;三是不加思考地读书,只是一个书橱;四是读一些消闲性的书,只是浪费时间。在论述的过程中,可适当用事例来证明。最后,深化观点并提出建议,应“开”好“卷”,有目的的“开卷”,有思考地“开卷”,不读无益的书。
题旨: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表明开卷不一定有益。
辨析:《开卷有益》则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可引用培根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诗人聪慧,演算诗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是别人智慧的结晶,要尽快地获得知识,只有通过读书;坏书的影响取决于个人,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坏书,没有变坏呢?《开卷有益》和《开卷不一定有益》均可成立,主要是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初一作文题目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解题思维 问题 解决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解题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解题思维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解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外,还需要通过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反思,不断地总结解题思维过程,自我创新解题思维方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要简单灵活,使学生容易掌握,切切实实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语文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保证灵活性和批判性。
二、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的问题
1.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
在初中语文解题过程中,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从下手,有些直接从原文中摘录一部分,毫无添加和修改,直接填写在答题栏上。因为没有形成语文解题思维,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解题,或者是稍微变换题型就会出乱子。面对有字数要求的题型,为了凑够字数,有些学生甚至是把歌词或者一些无关题目的话答在题上。
2.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
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简单传授一些解题方法,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讲述,按部就班地套用,由此会形成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变通能力有限,教师如果不能够积极引导的话就使他们呆板固化,在所有的解题中很难创新。解题思维固化不但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挑战,所以在语文解题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
3.难以举一反三,欠创新
举一反三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初中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初中学生在解题时面临着很难举一反三的问题,教师不只是要简简单单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灵活运用的解题思维,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
三、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初中语文解题思维培养,避免盲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解题方法。当学生拿到题目时,培养他们三问的解题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题目:“《背影》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找到文章讲的是什么,通过文章通读,学生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关于父亲的,这篇文章是人物撰写类的。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爱。那么作者怎么样描述父亲的背影的呢?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维,面对语文试题时,按照解题思维进行解题。初中学生对于感情的提炼能力可能有点差,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注意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记录下来自己当时感受,并且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我们教师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指导。每当同学们看到一个题目如果都试着这样三问,那么题目就会很快地被分解清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再进一步解题。
2.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灵活选择
初中生语文解题固化、不够灵活的主要原因就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多,还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当学生掌握了比较多的的解题方法时,就能很好地实现多种方法之间的融合,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课堂讲解解题方法时要注意选择,不能一味地只用同一个套路,要变换方法去解题,使学生发现同一道题目运用不同解题方法的不同效果。如:我给出作文题目:“我的妈妈”,提供几个写作方向,比如说学生可以写自己妈妈的职业,有些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妈妈是教师,妈妈是护士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妈妈的爱好,比如说妈妈喜欢钢琴,妈妈喜欢音乐和读书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和妈妈说的心里话,“妈妈您辛苦了”等。我会提供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鼓励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
思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一旦思维形成就容易给思维定式。如果学生的思维一旦定式就不能创新,就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语文解题思维,对敢于创新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语文解题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趣味知识竞答、创新自我等活动。比如说在讲解《论语》时,有些题目给出前半句让学生填写下半句,有些给出后半句让学生填写前半句。对于文言文的记忆同学们可能感觉比较困难,这时我让学生们以演小品的形式,把文章内容编成小品台词,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理解文章内容,达到记忆文章的目的。同学们在回答文言文背诵类题目时,比较容易回想起课堂上的演绎画面,将会应答自如。
4.课堂形式多种多样,避免枯燥,以免让学生厌烦
初中语文课堂避免不了对字词的掌握、对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枯燥地写作文,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都少不了丰富多样的课堂。课堂的丰富有利于初中语文解题思维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上课方式,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地自我改进,避免课堂枯燥无味。比如对于要背诵的课文,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之间进行互相检查,评出分数,然后交给教师。我再根据小组交上来的分数进行评比排名,对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完成比较差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易于熟记。
初中生有其自身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耐心、细心、认真,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一定能够解决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解题思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胡婕.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1(75).
[2] 冯兰云. 探寻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J]. 中学教学参考,2010(04).
初一作文题目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原因;解题技巧;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原因
1.缺少基础的阅读知识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中有一项要求就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知识,使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题,在命题时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理性思维与象性思维,并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命题。所以,部分学生在平时没有跟紧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行语文的学习,自己本身的语文阅读基础较差,对已经学习过的基础的语文词汇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词汇的一般应用方法及常见意义没有良好的掌握。这使得学生对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良好的总结归纳,更谈不上理解文章主旨、说明文章使用的艺术手法了。不能理解文章提供的信息使得学生在答题时思维逻辑混乱,造成失分情况[1]。
2.逻辑思维较差
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一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但是当这些字词组合成为一个句子段落时,就不能很好的在里面找出答题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在对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作答的题目上容易失分。
3.缺乏常用文体知识
学生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一般常用文体的特点了解不够到位,在答题时不能按照文章的问题特点作答,也是导致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的原因之一。
4.答题没有按照阅读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
一些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但是在答题时对题目的理解有偏差,往往不能按照阅读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造成失分现象。
5.解题技巧的缺乏
语文阅读理解在解题时有一定的技巧,老师在平时授课以及试题的讲解时也有过具体说明,并能够针对不同的体型教授学生解题技巧,但是一些学生在平时不注意使用这些解题技巧,不能对这些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应用的不够熟练,导致语文阅读理解题失分。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1.看准题目要求
初中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题的作答时,要想不失分,在答题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所以看准题目的要求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在阅读语文阅读理解题提供的材料之前,先看一遍题目,并重点标注题目中具有关键信息的字、词、句,理解题目的意思,看准题目的要求,了解题目中想要你在文章中提取的信息,带着问题再读材料。这其中有些题目具有较强的***性,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进行作答,这类题目学生可以直接作答,不用看提供的材料。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某一段落的题目,这时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就要重点阅读这一段落再进行作答。还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作答,这类题目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大致确定阅读方向,再进行阅读。这样了解了题目的要求,在阅读与答题时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
2.材料的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的信息来源就是所提供的材料,如果在阅读时不注意运用技巧进行阅读,很难在材料中找到所需信息,然后在重复的阅读,很容易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之前说了在阅读材料之前要看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读材料时要注意要想从文章中准确的提取信息只读一次材料是不够的,至少要读两次:第一次阅读讲求的是“快”,快速粗略的通读全文,大致理解提供材料的主题内容,理解结构层次、理清文章脉络,首先对材料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虽然要求快,但不代表阅读可以马虎,需要标注好与问题有关的重点词、句,以便重点阅读及再次查找;第二遍阅读讲求的是“精”,这时读材料就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进行阅读,并针对上次阅读标注的地方重点进行阅读,对上下文建立起联系,明确文章主旨,归纳总结每段含义,提取出答题的所需信息。
掌握好阅读材料的技巧才能快速准确的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可以提高答题效率,还能提高答案的准确性,避免失分。
3.修辞手法的解析
在初中阅读理解题中一部分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文章中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反复、拟人、对偶、反问、设问、夸张、排比、比喻,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解析。
反复:这类句子格式整齐,大致意思相同,在阅读时能够感觉到表达的情感逐渐强烈。
拟人:通过对某种事物使用人类的特点加以描述,在阅读时对事物的印象会更加鲜明。
对偶:句式工整、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语言较为精炼,一般以对仗的形式出现,有韵律美。
反问:阅读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语气的加强,关键词语有“难道”等。
设问:通常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出现。
夸张:阅读时可以感觉到气氛的提升,对原本事物的描述有所夸大。
排比:句式整体较为工整,一般不以对仗的形式出现,阅读时可以感觉到较强的语言气势。
比喻: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或事物特点描述另一种事物,或者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描述出来,关键字有“像”等。
了解了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在答题时有针对性的回答这类问题,避免失分[3]。
4.先易后难进行答题
在答题时不一定非要按照题目顺序进行作答,如果碰到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先做简单的会做的,最后再做较难的题目,能得到的分尽量全部得到,减少失分。
结 语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是语文考试的难点,但是只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多练习,提高自己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在答题时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使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得到提高,使答题的效率及准确度得到提高,最终避免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失分,提高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培民.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原因及解题技巧分析[J].教师,2014,18:26.
初一作文题目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性 问题及对策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87-01
一、前言
语文作为初中的主要学科,其教学实效性对初中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受到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但要认真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要根据已存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进而满足初中语文教学需要。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在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教学上,对作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既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如果不进行有效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将偏离教学大纲的方向,作文教学将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课文教学,也要对作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使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都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2.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除了被动听讲之外,没有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渠道。长久以来,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不良影响。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而忽视学生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存在弊端的,只有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诉求,才能做到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注重学生实践,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3.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新课程标准推出以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以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把语文教学片面的看成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书本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侧重点的把握上,主要以中考考点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这一教学理念不但制约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有效更新教学理念,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基于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对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给与同样的关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片面的认为课文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根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具体教学中,应制定具体的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计划,并积极开展作文训练,使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还能在作文写作中得到良好的锻炼。因此,给与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以同样的关注,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除了要受到广泛的关注之外,还要在教学中正确分析学生的诉求,并掌握学生的特点,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学生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满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
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当前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教学理念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应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而不是片面追求考试成绩。树立了这一教学理念之后,应加强对教学大纲的解读,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全面创新,使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相适应,提高教学理念的适应性。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受到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但要认真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要根据已存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建民,刘强朵.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琳.培养中学生阅读非智力因素的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应丽娅.论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初一作文题目篇6
关键词:失分表现;考试模块;考试能力;失分原因
【中国分类号】G633.3
引言
随机查看一份考生的地区的初中语文平常试题,学生的卷面得分不尽人意,不是丢这个分就是丢那个分。作为语文教学从业者,看到学生的得分这样的情况,恨不得把老师的脑袋借给他们。由于语言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为此只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就不会失掉分数江山。
一、考生“忽视语言积累,失掉分数江山”表现
文章选取地区的初中语文试题为例,看考生失分主要在哪些题目,具体有以下三类“失掉分数江山”表现:
(一)基础运用记忆性错误
不论是中考试卷还是平时半期、期末等试卷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记忆型考题,比如字词的音、型、义题目,约占总分值的7%左右,比例虽然不高,但是这些送分题目不应该失分;再如名篇佳句、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题目,约占总分值的6%左右,比例也不高;还有句子转换、句子中某些字词的理解等平时记忆性题目,约占总分值的5%左右,比例也不高。为此,相对于其他主观题而言,这类记忆性理解题目的考题难度较低,不应该失分。
(二)文学文体常识性错误
进入初中学习以来,学生接触了散文、小说、说明文、记叙文等较为常见的四种文体,然而学生对这些文学体裁辨别不是很清楚,失分是必然的。因此考生对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小说三要素等混淆了文学文体常识性知识。
(三)考试中非智力性错误
由于考试的考场的紧张气氛,难免会发生一些非智力性的错误,如笔误,这种的错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没有绝对关系。例如,写字时误写偏旁,注音时遗漏标调,对双音节词语中的两个汉字不加区分,把作家的姓名和朝代的位置搞错,填写答案时看错题号等。
二、初中语文常规考试模块论述及考查能力概述
上文概述三类常见语文失分的表现,这里接着论述语文考试模块与考查能力概述。常规初中语文试题,一般分为基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现代文与古文)、作文写作三个模块。限于文章研究有限,作文写作不探讨。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地区的初中语文试题对基础积累与运用设了9道题,分值为20分,具体有:字词读音、意思、错字等题目,句型转换(补充完整)、句子标点与病句等题目,名篇佳句默写、作品作家文学常识等题目,语言综合运用题目。这些分值20分的考题考查的语文知识点都是很细且比较广泛,属于语言积累,有些还是语法知识的考查。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考试中重要考查的,对于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来源于初中三年重点以记叙文、散文、小说课文,考查字音、字词理解,文章作品的文学文体知识、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分析以及文章主题(开放性题目)探讨等相关题目。而课外阅读材料考查的知识点会课内材料题考得较细,主观性比课文材料强,难易度加深。而在古诗文阅读中,诗歌主要考查部分重点字词理解与翻译、诗歌主题分析以及诗歌句子翻译等,文言文考查得比较细,从作品文学知识到重点字词翻译理解、古文中重点句子理解、重点内容把握分析以及翻译划线处的句子等。
三、初中语文考试分析失分原因分析
上文通过列举考生常见的失分表现,再对照初中语文试题模块与考试考查能力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语文优秀率不高,及格率较高,学生的分数普遍在70分左右。接下来,笔者针对学生失分的常见题目给以分析,具体如下:
(一)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
部分学生不能对题目知识点有很好的掌握,拥有一种不思考的侥幸心理。做题时会随意作答,造成东拼西凑的胡乱解答。例如,下面一道题目拼音汉字题,题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造诣______ ②喝______彩 ③chuò______学 ④jí______贯
在一次考试中,学生对上面的题目做得很不理想,“诣”的拼音 “yì”写成“zhǐ”,因为“旨”字念“zhǐ”,学生说这是行音字,当然读“zhǐ”。同理,下面的两个字也是“辍”字、“籍”都不能正确书写。
(二)学生缺乏归纳的懒惰心理
一些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很懒惰,遇到稍微有点难就不去动脑思考,只是想等待老师的讲解时抄答案。老师强调学生要去摘抄背诵的名篇佳句就是不去背诵,有些同音字、相似字老师已经归纳了就是不摘抄……结果考试中这样的题目出现时就说:“早知道就要摘抄起来。”例如,下面一道考试中的语言运用题,在考试前已经复习,要求学生归纳整理,可是部分学生就是做这个工作。
例2、根据划线处,请再写出苏轼诗词句子。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了李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了李后主亡国之痛。“__________________”,巧喻月色,传达苏轼悲凉之感。“____________”,把酒问月,抒发苏轼思念亲人感慨。
(三)审题不仔细的急切心理
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在考试前都会做不少相应的练习题。当考试时看到试卷中与自己平时练的题目很类似,心里就怦怦直跳,暗中窃喜,有种急切的心理,将事先知道的答案全盘照抄,担心一会儿会忘记一样。结果由于审题不仔细,造成丢三落四,甚至答非所问的答案。出题老师在题目上“正确”改为“不正确”或者ABCD四个选项调换一下等把题目稍微改动一下。
例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黄晕的光银色晕圈 B、照看行李五行缺土
C、叉何间焉危难之间 D、这样阔绰一个绰号
这道题在考前练习上是ABCD四个选项位置不是这样的,还替换了一个选项中的字词,等分析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在抱怨说:“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欺骗我们,练习中顺序不是这样的!”
四、结语
初中语文考试中学生失分表现可谓五花八门,然而具有失分原因诸如文章分析所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失分表现给以具体分析失分原因所在。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们不断重视积累过程才不会丢掉分数的江山。
参考文献
初一作文题目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策略学习效率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73-02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课堂提问艺术的掌握程度,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及优劣,与语文教师是否能够成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提起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视,积极地对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进行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以便于强化语文学习成效,提高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了,而是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课堂提问是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法法,其创新发展将会在新时期展现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提问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大大地激发,学生也就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1]。并且,通过应用提问法,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为教师的提问是具有随机性的,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 并且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是标准答案,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语文。此外,课堂提问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胆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锻炼了***思考的能力。
2.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育提问的有效策略
2.1 设计研究及创新课堂教学主要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不断延伸主要依赖于提问,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所提问题的细碎和繁杂,注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的研究和设计,借用具有较强牵引力的问题来取代肤浅的、零碎的以及数量繁多的小问题。主要问题是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肤浅的和零碎的以及活动时间较为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来说的,具体指的是那些对语文课文阅读教学有着支撑作用和主导作用,并且能够从整体的参与性方面促使学生进行品析、讨论和思考的问题[2]。比如,在对《故乡》这一课程进行讲授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紧接着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让学生们了解到故乡的人变化了、故乡的面貌变化了,然后再让学生对杨二嫂和闰土前后的变化进行深入的比较,并且找出变化的内在原因,最后教师应当追问学生:作者这些变化有何意***,最终将全文的主题引出。通过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2.2 加强问题的有效性和提问的目的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意加强所提问题的目的性,应当切实地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加以明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意识的提问、信口开河以及盲目随意。提问时应当对教学的分类目标加以充分的把握,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置,所设置的问题必须紧紧的围绕文章的难点、重点、特点、疑点、突破点以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便于提升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提问能够干脆利落、直奔主题、开门见山[3]。比如,在学习《石榴》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将"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这句话读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这样的进行提问:作者写喜爱夏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由文章我们能够看出作者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作者虽然表面上写的是石榴的口味,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使学生能够从作品的描写当中对作者的写作意***加以明确。
2.3 利用及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当对学生已掌握的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比较沟通,进而将问题提出,把学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切实地将问题的指向性加以明确,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以调动[4]。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对问题情境进行多途径以及多渠道的创设,比如利用学生试卷、作业及课堂讨论、回答当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或者借助于课外资源来对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创设,使学生们能够对语文课堂学习提起高度的重视,然后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及理解,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和思
想感情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实现课文内容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赋予文章更为强烈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尽快地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积极推行提问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语文教师切实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目的以及课文的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设计不同的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将合适的问题提出,最终实现最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h.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5,6(6):62-62.
[2] 居付娟.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4,8(12):57-57.
初一作文题目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难点 问题对策
引言: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加文学那么简单,往大里说,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国人”的思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说,它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的工具。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未来我国国民素质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探究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并进行对策探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有力而充电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谓是专注,体现在上课要求学生纪律、考试要求学生成绩、学校教研比赛等要求被重视,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素质提高,可见教师自我充电的不足
1.2学生学习有力而兴趣不足
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可谓是“表面积极”,学生们以识字多为傲,背诗快为好,写作得分为优秀,但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大多数回答都是“学校安排了就学”、“为了获得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动机,可见学习兴趣的不足
1.3教学目标有力而效果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材可谓精彩、观察教师的教案,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定中都有“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这一项,可见教学目标之远大。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仍逃不开“背”字决,究竟这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不得而知的。
2.初中语文教学难点解析
2.1语言运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语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两方面: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但是测验上表现并不好;第二,学生学习成语词汇和一些优美的表达方式,但是在作文中少有体现,学而不会用,可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就其根本,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初中教师本也脱不开关系。虽说在教学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本身语言运用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试问,教师本身文学功底弱,平时语言没有艺术感,如何要求学生对语言灵活运用?
2.2阅读和作文教学效果低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语能力的两项重要教学内容,但从整体上,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比较低,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生对于“学过的”文章阅读能力很强,但在课外阅读课上表现都不尽人意;第二,初中生的作文已经出现“模板化”的趋势,学生对基本文体能构建基本框架,但是成文干涩,缺乏美感。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根本的兴趣,出了课堂不看书,写作文不运用创造力,想在阅读和写作中得到成长难上加难。
2.3语文教学根本目标难达成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定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尽管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语文教学拘束在课堂里,教学和学习拘束在书本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教学参考为主,离了教参就无所适从;学生与语文的接触除了“听课”、“做卷子”、“考试”再没有别的方式,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没学着,致使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3.应对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3.1语文教师重视自身文学素质的提升
一项对初中语文教师“自我充电”方式的调查显示,82%的语文教师平时的“学习”就是看看教学参考书,新增文学作品、报纸和书籍,初中语文教师们借口“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再来讲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无非是说和写,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自身又何曾在写作上下过功夫?语文教师当然不用当作家,但是长期疏于练笔,又如何为学生做语言运用的榜样?笔者建议,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将有限的时间放在自身素质的实际提高上面,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3.2构建快乐艺术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艺术课堂即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课堂之中发挥创造力,以突破学生学习受条框拘束,兴趣低的问题。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中,师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中的阅读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对学生们讲述了鲁迅身世、其他文学作品、鲁迅的生平轶事等。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之后教师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共同讨论“鲁迅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莘莘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又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见解更加独到。
3.3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使学生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骄傲,使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而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又如,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再如,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透漏出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方面困在困难。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建构快乐艺术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性,以多种形式的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相信这些改变,能够帮助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6-10.
[2]邱小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J].学知报,2010(01):26-27.
[3]郝婷婷.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3):96-97.
初一作文题目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
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若不创新提问技巧,则很难取得教学成效。基于此,课堂教学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在当前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重要性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思维源于问题的产生和惊讶的开始,由此可以看出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若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则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国内各类初中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教学实践中的高质量问题设计,成为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理念可谓根深蒂固,基本流程是作者介绍、范读全文、齐读课文以及正音解词和分析与作业布置。基于这一教学流程的分析可知,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也非常的沉闷,学生严重缺乏激情和热情,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设计的重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以提问设计为基础,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设计要求层次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初中学生自身的阅历和生活实践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对新事物的认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方案和内容应当符合当前国内中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要求。如果设计的问题难度偏大,则学生可能会无从回答,进而产生“卡壳”、“冷场”等现象,甚至令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适得其反。然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仅靠几个问题的提出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提问系统与方案,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白杨礼赞》一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通读整篇文章,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对白杨树进行了赞扬;对有感情、有深刻含义语言进行全面的理解;通过象征手法的应用,自由写段读后感等等。这些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层的学生进行了考虑,即体现出教学目标分层设计之要求。同时,这一问题的设计也体现出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2.2阅读教学提问设计应有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提出问题的目标要明确。设置课堂提问要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准方向,学会重点内容,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难理解但又必须掌握的地方,它需要师生共同研究与探讨。抓难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重点、难点设置问题,直接引入主题,省掉了中间的很多繁琐过程,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文章是否产生了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自己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应用,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积极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设计,还应当具有启发性和曲折性。比如,著名教师于漪老师在《孔乙己》一文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本文主人公姓甚名谁;钱梦龙老师在《愚公移山》一文教学过程中对孀妻和遗男设计了问题:该孩子帮助老愚公去移山,他的爸爸会让他去做这件事情吗?诸如此类的高质量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和诸多性,同时对于活跃他们的思维也非常重要。启发性与曲折性,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所设计问题的探究,可从中获得很大的收获,而这种设计不能直来直往、显而易见,而是应当让思维拐弯,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寻找思路的入口。
2.3注意问题设计中的学生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提问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而言,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和教学手段,提问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关系着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提问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所提出问题的质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基于此,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注意所设计问题的引导性。创新提问设计过程中,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仔细阅读课文、总结提炼。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提问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现有知识内容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应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发散型性思维能力。比如,《桃花源记》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认识了作者抨击官场腐败时,表现出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课后提问:“你是否愿意成为陶渊明一样的人?”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若每个人都去做“陶渊明一样的人,国家和社会发展将止步不前。”由此引出陶渊明消极遁世的消极思想和人生态度。
结语:在现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每篇文章内容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零起点,在遇到新文章以后,会产生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此时教师应当提出更多的辅问题,以此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孙小雯.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方式[J]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2013(04).
[2]刘雪梅.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J]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05)
[3]张东红.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极"提问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02) .
初一作文题目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问题;措施
【中***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师的个人水平对初中语文的改革和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持续、开放和动态状态的前提。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反思教学的理念,并对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技术、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有效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中。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改变落后的语文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语文课程是学生主要的课程之一,因此班主任很可能就是语文教师,在一些教育资源稀缺的地区,初中语文教师除了担任班主任之外,还肩负着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职能。由于精力分配、个人认识和学校导向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很难明确岗位责任。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精细化教学。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将这门课程的思想美、德育美、逻辑美、艺术美和文字美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方式和讲授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一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语文教学不断向功利化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人文化和精细化落实到实处。最后,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中缺乏对自身的改进、评估和检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参与学校的日常考评之中,使用零散的、任务性的方式对待教学反思。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有一少部分的语文教师会将教学反思转化为行动力。在对自身的教学成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的反思档案,因为没有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查的经验,因此会产生对工作结构分析不足的现象,很难对教师自我提升进行有效的掌握。
二、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反思的工具进行充分的认识,清晰的制定教学目标、精细化教学过程、结果化教学反思和不断持续教学改进,优化重组教学反思,最终使初中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不断推动初中语文的教学和改革。
(一)建立多元化的综合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的多维性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性特征,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任务,对教学大纲进行仔细的掌握,针对自身学生的兴趣、素质、教育背景和自身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语文教学的目标,根据前一个阶段的工作成绩,对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做出进一步的明确,最终制定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二)精细化执行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通过采用角色式、情景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过程和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相结合,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在阶段性教学目标之中,除了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导向之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心理健康和德育工作。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功能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进行发散和引申,通过课本之中的典故对相关的典故进行联想,由故事性的思维不断向德育思想升华,培养学生树立完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由于心理教育的目标具有不易测量和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沟通氛围,针对学生的教育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过程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在社会生活之中,团队意识受到极大的重视,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除了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的使用,例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教学小组,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等方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尤其要注意的是,虽然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目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不能将这些目标在进行简单的分解之后,作为孤立的目标进行执行。在具体执行教学目标的过程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反思记录,对工作成果和工作创新进行总结。
三、对教学反思进行改进,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我国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目标这两个阶段,因此,教学反思仅仅记录了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和教学目标,没有将教学反思的作用充分的激发出来,因此,应该在上述两个阶段之外,应该不断对教学反思的内容进行丰富。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反思档案,对教学任务的执行状况和完成状况进行整合和对照,明确的找出工作缺陷和工作成绩,最终产生完善的教学反思。并针对产生的教学反思结论,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下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展开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校本建设相结合,最终实现清晰化的教学目标,持续的对教学进行改进,最终使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议论文导语设计三法中学[N].安徽语文教学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