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情的古诗篇1
2、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诗四首》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5、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6、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孔融《诗》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真挚友谊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情与亲情、爱情鼎足而三,成为除血亲、姻亲之外的以道义、志趣相维系的一种重要感情。在崇尚友情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少侠义之士甚至把这种感情看成比姻亲感情更为重要的一种感情。所谓“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即是这种朋友感情重于姻亲感情的最好注脚。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提倡这种“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狭义的朋友情感,只是证明友情的重要而已。庞坚先生在《海内存知己》中说:“如果说没有亲情,社会将紊然无序;没有爱情,生活将索然乏味,那么没有友情,世界也将黯然失色。”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的首章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实际上孔子是在教给他的学生求学、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有朋友。《礼记·学记》中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没有朋友对于成就一个人的学问是很可怕的障碍。要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真挚的友谊更是不行,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汇,友情对于人生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人生离不开真挚的友情,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洋溢着关山难阻,心心相印的真挚友情。朋友只要知心,就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像近在咫尺一样。明代陈子龙的《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中也写过类似的诗,“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意思是说大丈夫交友看重的是知己,即使远隔万里,也象是同在一乡一样感到亲近。正是因为这种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才使好友之间的离别呈现出一种高昂的气势和壮阔的情怀,可见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对彼此的鼓舞和砥砺是何等的重要。
重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流传着多少动人的心心相应的友谊故事啊!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记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心友情,至今仍振聋发聩。钟子期亡故,伯牙痛失知音,伤心欲绝,将琴摔碎,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以表示对知心朋友的哀悼。也正因为这感人的真挚友谊,《高山流水》的古琴曲一直流传到今天。1977年8月22日,《高山流水》作为友谊和“知音”的象征,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到太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地球人类文明的信息,向宇宙其他星球的高级生物寻求友谊和“知音”去了。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有多少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章在广袤的大地上流传啊!可以说,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产生了人类追求真挚友谊的诗章。《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幽谷的鸟寻求和鸣之声来比喻人对朋友的寻觅。从西汉开始,随着社会的***,产生了一大批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四首苏武诗,其中第四首中的“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就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天各一方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别意萦回。此后历经各代,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便不绝如缕,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的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所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更是说明了这些诗篇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深。古往今来的歌颂友谊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朋友之情,堪称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丰富的矿藏中一批熠熠生辉的珍宝。
一、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的形式
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大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一是挚友不在身边而生思念挚友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寄”,如王僧孺的《春日寄乡友》和庾信的《寄徐陵》;“怀”,如谢胱的《怀故人》和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得”,如元稹的《得乐天书》和陈与义的《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思”,如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二首》;“闻”,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赠”,如曹植的《赠王粲》和陆凯的《赠范晔》。二是偶遇挚友而引发叙旧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逢”,如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和徐熥《酒店逢李大》;“遇”,如吴伟业的《遇旧友》;“会”,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三是送别挚友而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这类诗作常用“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别”,如谢胱的《别王丞僧孺》和何逊的《与苏九德别》;“留”如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和刘辰翁的《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此外还有两者皆可用的有“示”,和“酬”等等。前者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后者如朱彝尊的《酬洪异》。最为感人的是“见”和“哭”。前者的“见”并非指人,而是见到挚友的诗作,而陡生思念挚友之情。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全诗短短28个字,写出了元、白之间珍贵的真挚友谊,正象赖汉屏先生所说的,“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拭,仔细辩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地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挚情意所感动。”后者的“哭”则表示了挚友亡故后自己的悲痛之情,正是由于悲痛,更显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如李商隐的《哭刘蕢》:“上帝深宫闭九阍,巫成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和刘蕢有着共同的***治倾向的好朋友。刘蕢是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唐文宗时曾召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刘蕢在对策中曾大胆地揭露了当时朝***的黑暗腐朽,引起了考官的激赏,但也触怒了掌权的宦官。李商隐出于哀时忧国和痛恨宦官乱***,对刘蕢的高风亮节表示异常的钦佩,把刘苜引为知已,并写过《赠刘司户蕢》一诗。该诗把同情知友之情和忧时愤国之情结合起来,抒写了自己对刘蕢的敬佩和同情。刘蕢去世后,李商隐又先后写了《哭刘蕢》、《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蕢》等诗。这些“哭”诗,特别是这首《哭刘蕢》,不但表达了李商隐对刘蕢的真挚情谊和由衷敬佩,也显示了产生这种情谊的共同的思想***治基础。由于全诗深挚的感情和朴素真切的表达,该诗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清代大诗人纪昀称这首诗“一气鼓荡,字字沉郁。”
二、歌颂真挚友谊诗篇的内容
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歌颂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篇是其中最为绚丽夺目的花朵。无论是歌颂友谊篇章的数量,还是它的质量,其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这些歌颂友谊的诗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要而言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
朱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学史上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时,列举了苏李、建安七子等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佳话。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唐玄宗天宝元年(745),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第一次在洛阳相遇。尽管他们年龄相差11岁,但由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都有着对朝***腐朽不满的愤慨之情,都有着对黎民百姓凄惨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心,更有着用诗歌来作为武器,抒发心中块垒的不平之气,因而两人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短暂的相见,成就了文学史的一段真情佳话。李白和杜甫同游鲁郡,并于东石门分别。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追叙了两人相处的欢乐岁月。“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马上就要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了,何时再聚首欢饮呢?暂且让我们喝个痛快吧!短暂的诗章道出了两人间的兄弟深情。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十分牵挂。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深情。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就象这浩浩荡荡的汶水,伴随着杜甫向南方悠悠流淌。诗人寄情于流水,流水不息,相思不绝,可见李白对杜甫的一番真情。而杜甫写给李白的作品更多,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就真实地描写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胜如兄弟的生活。另外的《春日忆李白》,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倾慕,对李白兄弟般情谊的思念,写得深厚无比,情意绵绵;《天末怀李白》写因秋风起而思念李白,全诗感情千回百转,思念之情萦绕心际。吟读全诗,其思念的殷切,关注的细微,感情的真挚,令人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不能自止。尤其是《梦李白二首》,写杜甫思念李白,积思成梦,其情之真切,其爱之深细,更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之深。古代李杜并称,不仅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并称为诗仙诗圣,更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同寻常。千百年以来,历代读者读李白、杜甫互相思念的诗章,仍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可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是何等的感人。
2、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由于交道工具的缓慢,道路的险阻和通讯方式的陈旧,因而把朋友之间的离别看得非常重。所谓“长亭送别”,“折柳惜别”等无一不反映了古代离别给彼此双方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正因为如此,古送别的诗歌或留别的诗歌就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景象。汉代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写出了相逢的欢乐和即将离别的伤感。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无故人”的悲酸。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和宋代陈与义《别孙信道》中的“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更写出了朋友间离别的深情。有相逢就有离别,挚友之间的离别,必然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这种抒发挚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的深情,令后世读者无不为前人的真挚友谊而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中华民族重友惜情的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好友乘船东去,诗人依依惜别,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正象著名学者陈贻掀先生所分析的: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像,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仅表现在作者送别挚友之时,也常常表现在作者离开友人留给朋友之时。最著名的留别诗当首推李白的《赠汪伦》了。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安徽泾县游览桃花潭,临行时,汪伦来送李白,感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留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即地起兴,以潭水之深来比喻友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但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谊之深。“不及”二字,将汪伦对作者自己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正因为李白写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感人的艺术力量。
3、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3
【关键词】: 古诗 传统文化 教育
悠悠千古事,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为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且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集上述优点于一身的古诗自然成为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并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社会的教育。“位卑不改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心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了他们浓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并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学好本领,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热爱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白居易在《观刈麦》诗中也写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家的劳累辛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艰困的深切同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受民深情。同时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爱劳动的好学生。
3、热爱家乡的教育。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怀念。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泊般瓜洲》一诗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能造福桑梓,惠及乡邻。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杜甫的《望岳》赞叹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诗人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最好题材,它们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相机引导学生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真情感受真情,去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幻的高尚品质,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他们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陃而寡闻”。友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就流传下来许多珍惜友情的名篇,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也要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对学生进行有益的环保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古诗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教育学生反思:如果没有了水,还会有这样神奇壮丽的景色吗?大自然中许多与水相连的美景还会存在吗?人类将何以延续生命?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的共处,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古诗中,涉及鸟类等动物的诗句比比皆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花香,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也都是保护环境教育的很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捕杀鸟类等动物,那么还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动人美景吗?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惠崇》中都有相关描写。这些古诗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我们应在古诗中发掘这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傲雪凌霜的精神,这其实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过程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4
关键词:现代性;古龙;孤独;人性
中***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17-02
罗立群在新版《古龙作品集》序里说古龙是“求新求变求突破”,他引用台湾评论家胡正群的话说:“古龙之前无新派”,并赞古龙武侠小说给“武侠文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样本,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天地”。但是,我们认为新武侠的建构同时也包含了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性,这里的现代性是指一种体验,现代性本身并不现代,现代性是一个时间/历史概念。我们从诗意语言的独特运用、个体孤独感的诗意抒写、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性以及人性光辉的特殊关怀四个方面来浅议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性。
一、诗意语言的独特运用
作为成功的武侠小说家古龙,一开始并没有创作武侠小说,而是一些纯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新诗。此时的古龙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成功作家。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古龙改而创作武侠小说,但他的那种气质没有丢掉,诗意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古龙小说的最大的特色。诗意的语言能够达到延留、回味的效果。古龙的这种诗意叙述,是一种颠覆传统武侠小说阅读理性的诗意叙述,重建的是一种诗化的感性叙事,是对武侠传统叙事学的极大挑战。他抛弃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冗长叙述,改用简洁有力的短句。叙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体验和生活哲学的思考。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会,没有对人性的充分理解,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是很难有此体会的。这些带有散文化,诗化的语言,是古龙小说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可以说,诗意语言的运用,使古龙小说自成一格。
二、个体孤独感的诗意抒写
孤独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形态,孤独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命体验,是现代主义的基本生存态度,是苦难意识采取的个人化形式。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精神深刻的感染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的现代派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表达了西方知识分子精英对社会文化的深刻失望和深刻的精神困惑,因此往往外化为对种种诸如冷漠、孤独、内心焦虑、惶恐不安等人性状态的细腻、深入的刻画。台湾现代派作家模仿西方的现代小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台湾现代派小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作品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感”。同样,这些风气不可能不影响当时的武侠界。古龙也不例外。个体孤独感的抒写是古龙小说的一大特色。古龙笔下浪子身上所体现的孤独感是十分突出的,他们可以在居无定所的所谓江河湖生活中,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寂寞,却能够坚守最后的一道底线,即人格的***。尼采说“对我们来说,孤独实在是一种美德,是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古龙在小说中把这些理念阐释的淋漓尽致。如《天涯明月刀》里傅红雪的孤独背影;《风云第一刀》中李寻欢浪迹天涯;《武林外史》中沈浪漂泊江湖。这种飘忽不定、没有归属的生存状态,不在于他们没有能力获得,而是他们在坚守着人格的***,做着他们自认为“有情义”的事情。这就注定了他们必将陪伴孤独。因此,阿飞拒绝李寻欢的帮助,傅红雪拒绝公子羽权、财、色的诱惑,西门吹雪在孤夜中达到剑术的巅峰。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孤独的意义,更多的是理想的光辉、***人格的价值。
三、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性
古龙的武侠小说是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的(除第一部探索性的《苍穹神剑》外),这不同于金庸、梁羽生,他们非常注重历史环境的表现。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深受侦探电影和侦探小说的影响,因此,他的小说中引入了大量的侦探小说或侦探电影使用的技巧。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作品中充满了阴谋、悬念、骗局等因素,使整部作品剧情跌宕起伏,情节扑朔迷离,关系盘根错节,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这与金庸截然不同,金庸擅长长篇布局,其小说随着情节深入,人物纷纷出场,才见壮阔;而古龙的小说宛如山涧小溪,诗意盎然、惊险频出、蹊跷离奇,却又合情合理。更难得的是古龙的小说还体现了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道德观念。如小说中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某些忌讳,女人怕胖,喜欢嫉妒;也体现了现代人常有的爱好,喜欢冒险,追求剌激。这反映了古龙迎合年轻读者群的阅读口味和阅读期待,使自己的小说体现出现代性特征。
四、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
在古龙看来,“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不仅是愤怒、仇恨、恐惧,其中也包括爱与友谊,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古龙小说中有着鲜明的现代性特征,他突破了传统武侠小说样式。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现代人的生活感受、个人情绪和思想理念。古龙想通过这些具有现代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来映射现实生活和社会,从而诠释人性思想的现代性。而其中,爱情、友情和亲情是基础和核心。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5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兴趣;情感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选入的古诗词年代久远,有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着一道鸿沟。要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对中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1.通过诵读激发兴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基本上都可以配乐吟唱。要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必须注重朗读技巧,将诵读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开始可以听录音或者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学生自主讨论,对难以理解的教师给以点拨,弄清楚整首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出诗词节拍,然后让学生按节奏朗读,体会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味。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歌曲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可以配乐而唱,一些歌曲中也采用有名的古诗词为词,如王菲的《天上人间》,配上现代音乐,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我们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听听这些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了这些诗词,并乐在其中。
3.通过观摩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是古人有感而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带学生浏览刻有古诗词名句的景点,让学生仔细观摩并评论诗词。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激发兴趣。中职生喜欢参与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多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诗歌,制作成幻灯片,并自行配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音乐伴奏,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是说读诗时要尽量还原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状态,这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的重要性。
1.通过爱国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国诗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其誓死报国的精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其壮志未酬的情怀……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与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引导学生在诵读这样的诗篇中感受古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也易于接受,这些感人至深的诗作也会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通过表现亲情的诗歌体验情感。亲情是人世间最稳定的感情,是人间的至情。古诗中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不仅能感染学生情感,还能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3.通过表现友情的诗歌体验情感。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是弥足珍贵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美好祝福与不忍分离的心情。诵读这样的诗篇,学生能感受到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通过歌颂爱情的诗歌体验情感。爱情是古诗词中的永恒主题,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情诗。苏轼的《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这都是对真挚爱情的歌颂,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读起来淋漓尽致并深受感染。
5.通过表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的诗篇,如白居易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姜夔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诵读这样的诗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体验古人的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激发兴趣,体验情感是比较注重的方法,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学习,在体验情感中达到情感共鸣,从而领悟古诗词意蕴。
参考文献: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6
[中***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20-01
自从全国中小学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又成为有关中小学教育话题的热门词语之一。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笔者也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下面,笔者谈几点做法与思考。
一、以古诗文诵读夯实人文底蕴――经典浸润心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古诗文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祖国丰厚的文化遗产精华。它既有传统文化魅力,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升华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最佳“食粮”。
1 在心灵深处植下种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为了一点点小事而争吵,他们心中缺乏真正的友情,缺乏对人的宽容与理解。有人曾经说过:“要让一块地不长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种上植物。”
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洁净的心灵深处根植下经典古诗文的种子,让学生能体会到友情的可贵。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人心中的友情”古诗词专题诵读,让他们在诵读《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诗篇中深人体会诗人和朋友之间淳朴而深厚的情感,感受到了友情的美好和重要。这类古诗词在教育学生坦诚相待,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操更高尚。
2 在诵读活动中体会感情。当然,凭我们几次的诵读,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为德育之难,难在日积月累。为此,教师应让经典古诗文诵读成为学生的常规活动,让他们每天可以沉浸在诗文中,时时感受到经典诗文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
在平日里,教师可以每日利用采蜜本等形式指导督促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除了让学生读读、背背之外,也可以让他们写写心里的感想,写写生活中的困惑。除此以外,还可以在诵读经典诗文以后,在班里举行相应的一些活动,如在班级里开展经典诵读大赛,开展“我爱经典”的班队会,开展“比比谁做得更好”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体会经典诗文中所传达的感情进而夯实人文底蕴,提升道德情操。
二、以广阔平台拓展诵读渠道――诗文传承文明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离不开环境,同样,为了使古诗文诵读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就需要为学生拓展广阔的诵读平台。
1 让“古诗文诵读”驻足于校园每一个角落。走进我们学校的校园,你会被浓浓的“古诗文”氛围所感染。教学楼的古诗墙是著名的诗人、词人的千古佳句,激发着师生的诵读灵感;宿舍迎接你的是古代诗人的经典名句,让师生饱览文化的胜地;***书长廊是古代诗歌的“聚宝盆”,摆设着种类齐全、名目繁多的少儿古诗读物、古诗画册及古诗卡片等,学生闲暇时间可以坐在那里美美地读,细细地品。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7
关键词:意象;象征;爱情;思乡;升华;灵魂
“月”从古至今,引发着人类无数的幻想,人们对它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诗人对月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月”在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呈倍增长,至晚唐北宋达于巅峰。“月”自从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
由于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幻和精妙,中国古代诗歌长期笼罩着一层或浓或淡的“人月相得,心月互通”的趣味。诗人们创造出了许多美不胜收的吟月诗。本文从三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了一下古诗中“月”这一意象丰富的内涵,试***简单阐述一下明月意象在古诗中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月――自然界永恒的存在
月在古诗中首先便是一种永恒,一种苍凉阔大的意象
王昌龄是将这一意象融化于诗中的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的起句以眼前高悬的明月,巍峨的雄关,构成一幅苍凉壮阔,孤凄清凉淡远的画面,即所谓“发兴高远”。在“明月”和“关”两词之间又增加“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让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使读者将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的筑关御胡及汉代与胡人在关内外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悠久的历史自然联系起来,“万里长征人未还”便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不只是当代人之悲剧。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让诗具有一个阔大而深远的历史背景,整个历史,段续的画面化为一个整体,“征人”便是这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国卫士”形象,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由此显示出不平凡的含义。
在诗人的笔下,月不只可以化作永恒、阔大,还可以化作一种生命驰骋自由的潇洒。李白《峨眉山月歌》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诗从“峨眉山月”写起,月只“半轮”,使人仿佛看到青山吐月的优美秋景,次句写月映江水,又随江水流逝,紧随依傍舟人,正是“月亮走我也走”的妙景。凡咏月之处,皆尽吐江行思友之情,诗的时间跨度驰骋自由,诗人的情怀更是挥洒自如,冲破时空,获得永恒,冲破人生的狭隘,俯瞰历史的无限,找到人生的潇洒,正是月亮赐予人类的第一灵感。
二.月――人类美好情感的载体
自古以来,“花前月下”是青年男女倾诉爱情的最佳场所,“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月作为爱情的象征物,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在这类诗歌中,“月”的意象变得美丽而朦胧,色调也较明朗,不再给人以忧伤的感觉,而且往往与“花”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男女欢会时在花光月影环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绵绵的情态,给人以温馨旖旎的印象。而“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幺令》)又为读者点明了情人幽会的地点环境。
在古人心目中,团圆的明月,就是那爱情纯洁圆满专一的象征,而月辉的消退便是爱情蒙上了阴影,而缺月便更是令人不堪追思的离愁别绪。正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爱情、友彩的消退是那样令人无奈、惋惜;人们多么希望残缺的月儿快快圆。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共勉,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人间不只情人爱人的别离最令人心碎,挚友的分别也是那样地动人心魄。谢庄《月赋》曰:“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川路漫长,临风慨叹,朋友一去将无音讯,好在有朗朗明月与友相共,深切的关怀仍可寄送。正是“愿为南流景,弛光见我君。”(曹植《杂诗》)只要我们共有一个心中的月亮,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各在天一涯,也仍会感到离而不别,别而未分,对朋友温暖的宽慰,深挚不渝的友情及别后的思念,深含于字里行间。
三.月――人生的追求和哲理的升华
月是美的,正是这美丽给诗人们以多少想象!月不仅是外在的美,它的美更给人以灵魂上的启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悠悠万世。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折磨人的哲理之谜,诗人却从美好而永恒的自然意象――“月”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便是“月”作为中国古诗美魂的千古佳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作诗,又以月为主体。“夜”是抽象的,写好了“月”就有了特定的“夜”。故全诗见月十五处,可谓句句不离“月”。月光下的景物似万花筒,随着月的起落及月色的变化。景物也闪烁变幻。开始是潮涌月出,波光滟滟;接着是月光朗朗,花似珠霰;再则是皎月中天,碧空如洗,使人遐想无边,上穷千古,下感离情;那落月的余辉散落树梢,诗情袅袅。一个“月”字贯穿今古,朗照天地,境界顿时深邃开阔。诗人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成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隐藏在迷离恍惚的艺术氛围中,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融的清幽,邈远的诗意美。
“月”是美好的,是永恒的。“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代表了生与死、离与聚、悲与欢……。它是诗人的精神参照与寄托。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经历了从代表永恒到情感载体到人生追求的转变,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由生的向往到人生意义的哲理升华的转变。(作者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4]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5] 《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8
【关键词】知人论世;本义;断章取义;陈述句
一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乎作为文学阐释的一种传统而长期被学术界广泛运用。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P2746)似乎讨论的就是如何诵诗读书的问题,即象学术界普遍理解的那样,“要真正地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2](P35)。但细察孟子原文,“知人论世”一段的本义其实并非讨论的颂诗读书,而是“尚友”,把这句话割裂出来作为阐释文本的方***是“断章取义”了。
孟子原话为:“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P2746)《孟子注疏》对此释曰:“……如友天下之善士者为未足以极其善道,又尚论古之人。而歌其诗,看读其,如此不知其如是之人可以友也乎。然犹未知其人之可友也。抑又当论其人所居之世如何耳。能以此,乃是尚友之道也。”[1](P2746)从孙注不难看出,孟子的“不知其人可乎”意指“不知其如是之人可以友也乎”,即“未知其人之可友也”,此一句正作陈述句,而不当作问句。若“不知其人可乎”后下一“问号”,则这句话应理解为“颂诗读书,不知其人可以吗”,“知人”成了“颂诗读书”的条件。孟子此段本说的是尚友的事,以常理断之,自是友其人,而非友其诗书。孟子以思辨著称,其论说断不至于在“知人以尚友”这个主题下又横生一个“诵诗读书”的主题来削减论述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惟有“不知其人可乎”作陈述句,则整段文意豁然贯通。
孟子原文大意如是:所谓“乡、国、天下、古今人物……无一善士不在我形与神交之中”[3](第1293册P93),然古人世远,仅颂其诗、读其书还不一定能准确地知道此人当友与否。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言与德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两不相符的情况。孔子曾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4](P2510)说明言和德有时并不一致,是以要“论其世”。只有了解了其时代背景及一生行事,再配合颂诗读书,方能很好地把握此古人的德行,而确知其当友与否。
关于“知人论世”本义的误读,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点。朱自清先生在其《诗言志辨》一文中就曾提到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而是修身的方法”[5](P58),罗根泽先生[6](P49)、郭绍虞先生[7](P24)以及李建中[8](P47)等当代学者也在其相关论述中提出过大致相同的看法。然而,即使这些学者认识到孟子“知人论世”本义并非为了颂诗读书,但对于“不知其人可乎”后的标点问题,却似乎并未在意。于是“不知其人可乎”后便一如既往地被默认为应下一“问号”。时至今日,目前流行的各种标点本,如杨伯峻、方勇、万丽华、蓝旭以及金良年等学者对《孟子》的各种译注本亦仍以“问号”为该句作结。
二
就文献资料来看,“不知其人可乎”这一句话表疑问还是表陈述,并非近世才出现理解偏差,古已有之。从古人引用孟子这句话的情况来看,理解并不一致,有用来表示疑问的,兹举数例: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五《总诂・举要・小序》:“源因考诸孟子所论读诗之法,其要不外二端,一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后文以‘引孟子语’代之)……然则学诗者必先知诗人生何时,事何君,且感何事而作诗,然后其诗可读也。”[9](第85册P694)
《山带阁注楚辞・楚世家节略》:“(引孟子语)…余林西仲本,复辑楚世家怀、襄二王事迹著于篇,因兼采诸书,附以所见,将使读屈子之文者有所参考……”[10](第1062册P608)
杨慎《李太白诗题辞》:“夫族姓郡国关系亦大矣。‘诵其,不知其人可乎?’余故详著而明辩之,以订史氏之误,姓谱之缺焉。”[11](第1270册P43)
以上这组引用孟子这句话的古人认为,“不知其人可乎”应该作反问句,且整句话论述的目的直指读诗的方法。
又,张《癸巳孟子说・万章下》:“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12](第199册P474)
《丽泽论说集录》卷七:“‘(引孟子语)……学者平日所诵皆古人之诗,乃不知文武成康所以为文武成康,所读皆古人之书,乃不知尧舜禹汤所以为尧舜禹汤,则虽日诵读亦奚以为?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3](第703册P412)
冯从吾《少墟集・读孟子下》:“若曰尔平日已是诵其诗、读其书,只是当个诗书诵读了,不曾知其人、论其世,与不诵不读何异?故曰:‘不知其人可乎?’” [3](第1293册P93)
胡祗《紫山大全集》:“(引孟子语)世之读经者不过记诵辞章,拈举事实而已,于学道何与焉?”[14]
以上这一组文献的作者亦认为“不知其人可乎”应作问句,但却认为整句话论述的目的指向“知人”,且大多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这就完全颠覆了在未知其人的情况下颂其诗读其书的意义。此组例子的作者虽肯定孟子讲的不是诵诗之法而是友古人之道,但由于固持该句是疑问句的观点,一方面要保留疑问的语气,一方面又要突出该句的论题是“尚友之道”,于是就只能将本来浅显明晰的表陈述的句子“仅颂诗读书,不知其人可友与否”换成表疑问的句子“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来曲折地表达“尚友”的论题。然而,即使作疑问句,孟子此句也绝不至于衍生到“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这层意思上来。古人巧妙的“偷梁换柱”看似调和了“疑问语气”与“尚友主题”的矛盾,但就本义阐释的角度而言,无疑已削弱了其准确性。
更多的文献从语义上虽然很难直接看出该论述者认为孟子此句表疑问还是陈述,然而,诸论者还是普遍认为该句讨论的目的直指“知人”而非“读诗”。如:
张九成《孟子传》曰:“(引孟子语)此盖颂诗读书,想像其音容,仿佛其一二,如出乎其时,如对乎其人,揽其遗芬,味其余嘬而友之,不止此也,又以其时考之。” [15](第196册P474-475)
王樵《尚书日记・原序》:“(引孟子语)盖以诗书所载,皆其人之实,读其书如身在其时,论其世如事在于己,则我之心即古人之心,古人之心即我之心,然后所谓知其人者可得而几也。” [16](第64册P222)
苏辙《京西北(“北”本作“非”,据《四库全书》本校)路转运使题名记》:“(引孟子语)若夫***之去取,地之合离,与其人之在是者,后世将有考焉,是以具载于此。” [17](第208册P245)
程公说《春秋分记・世谱叙篇考异上》:“(引孟子语)自春秋迄今盖千有余载,《左传》记事一人,而或称名或称字或称官或称氏,若非详以世谱,则彼此交互,漫无据矣。” [18](第154册P127)
杨士奇《张光弼诗序》:“(引孟子语)观其诗而考其出处,可以知其为人焉。” [19](第1238册P569-570)
此类论述很多,今不一一赘举。
仔细揣摩孟子此句,如“乎”后用下一“问号”,则这句不难理解为:诵诗读书,不知作者怎么能行呢?所以要理清作者的际遇和时代背景来了解作者,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其诗书。换言之,如果此句是反问句,则其目的是教人如何“诵诗读书”而非“知人”。而事实上,从“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到“是尚友也”,孟子整段说的都是“尚友”。正因为颂诗读书还不能真实地知道古人的德行,是以才论其世以更好地判断其人当友与否。该句正作陈述句,目的在“知人”。而上述对该句表疑问还是陈述态度不甚明朗的这一组,其论述者普遍认为该句的目的在“知人”。因此,从逻辑的角度而言,认为这组文献的大多数作者倾向于该句表陈述似乎更为合理。
三
推究近世于“不知其人可乎”之后下一“问号”的原因,当是对“乎”字的用法理解有误。“乎”在此句中当是用作助词。据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乎”字用作助词有两大类:一、“乎”,语及句之助词。在此条下又分为:作感叹之词、作状事之词、作呼召之词、作命令之词、作疑问之词、作反诘之词等六种用法。二、“乎”,语之余。无意义之句末助词。[20](P277-290)
如果“乎”字在这里作的是“反诘之词”,该句的意思为“不知其人怎么能行呢”。这也是时下文论的普遍看法,故皆以“问号”结句。如果认为“乎”作的“疑问之词”,该句意思大致为“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即上引第二组文献论者的看法,亦可下“问号”于其后。然而,若根据《孟子》的本义,“不知其人可乎”指的是“未知其人之可友也”,即“可”字在这里表示的是“可友与否”的意思,那么“乎”字在这里则当是“无意义之句末助词”,而与主干部分构成一个完整语气的句子,该句正作陈述句,其后应下“句号”。
在《孟子》一书中,“乎”字作“无意义之句末助词”亦并非仅此一例。《滕文公上》有曰:“……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1](P2701)又,《尽心上》曰:“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1](P2769)可见,就《孟子》的文法而言,句末用“乎”字以表陈述语气亦有例可循。
因颂诗读书不足以知其人之当友与否,故论其世,由论世而知人,由知人而尚友,孟子的“知人论世”本义并非为讨论颂诗读书的方法,而是“尚友”的途径。“不知其人可乎”后正该下一“句号”而非“问号”。虽然此一“问号”沿误至今,但恰恰是由于对孟子这段话的“断章取义”,反而促成了文论史上重要的“知人论世”阐释方法的诞生。然而学术却不能因“功”掩“真”,该辨明的还得辨明,误下的标点也亟待更正。
【参考文献】
[1]孟子注疏[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敏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冯从吾.少墟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4]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朱自清.诗言志辨[A].朱自清文集[C].台北: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6]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陈启源.毛诗稽古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0]山带阁注楚辞[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1]杨慎.升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2]张.癸巳孟子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丽泽论说集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4]胡祗.紫山大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5]张九成.孟子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6]王樵.尚书日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7]苏辙.栾城集[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18]程公说.春秋分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9
摘要:王维是盛唐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集中那些赠别友人的抒情绝句也名重一时,这些诗因构思精巧、造境新奇、情意真挚委婉而引人共鸣,在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送元二使安西》和《山中送别》,即是王维送别诗中的名篇。
关键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折柳送别;西出阳关
中***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24—02
在唐诗创作中,送别是常见的题材,而在唐人大量的送别诗中,名重一时、流传最广的,应属王维的那篇《送元二使安西》了。这首赠别友人的抒情绝句,因情真意挚、委婉伤情而被后人推崇备至。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中的元二,是作者的一位朋友,他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诗人在渭城(今陕西咸阳东)置宴饯行,席间即兴赋诗以寄托深情。
诗的开篇,诗人寓情于景,以黯然的笔触描述了当时离别的气氛。渭城的清晨下了一场细雨,客舍前的杨柳在微雨过后,愈发显得青翠新鲜。王维诗歌善于描摹景物画面,开篇两句的描写,就融入了作者的创作功力。“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清晨的雨下的时间不长就停了,但正是这场细雨的滋润,使客舍边的道路、瓦舍、杨柳焕然一新。诗中意象不多,着墨不浓,却清新优美,淡雅如画,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独特艺术。同时诗人在对客舍边景物描写时,摄取了杨柳这一最富生机和象征意蕴的景物作描摹对象,愈使离别变得饱含深情,“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送别》)。在古典诗词意境中,杨柳是离别的象征。
汉民族自秦汉时起,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人们从长安出发时,亲友都要为其送行,送别的地点有两个,向东送至灞桥,向西送至渭城,然后折柳送别,远行人踏上征程。折柳送别在古代流传着多种说法,有说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柳枝婀娜,长条低垂,有依依恋人之感,折柳枝赠别亲人,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随处皆安,早日归来。还有说法是,古人钟情于柳,是因柳枝是吉祥物,有祛祸辟邪之功能,更有从“柳”与“留”之谐音中发掘出柳的“留念”、“挽留”的意向,柳丝之“丝”则谐相思之“思”,故而古人将对亲人不忍相别的情怀寄托于那柔柔的枝条,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中华民族好客的风俗。一丝柳,一寸柔情,诗人选取这样的场景意象,自然会令人想到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
后两句是诗人的劝酒辞,点出了对友人去路遥远的牵挂和临别殷勤的嘱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离别饮酒,自不同于故友相聚时的轻松愉悦,更兼这是诗人在为自己一生中难能再得的知己送别,销魂之情可想而知。
古诗词欣赏要善于准确填补艺术空白,读者须借助“空白”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实现诗词艺术的再创造。此时离别的酒已喝得差不多了,朋友上路的时刻也要到了,这时候诗人殷勤地捧起酒杯,深情地说:“老友啊,再喝上一杯吧!出了阳关,兄弟们就不容易见面了。”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写出了诗人挽留故友在远行前多留一刻的心意。要理解这临行劝酒所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提及末句中的“西出阳关”。
位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遥遥相望,自汉代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唐朝国力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但古代交通不便,行旅艰难,朋友出塞,虽是壮举,却免不了平沙莽莽、千山暮雪万里跋涉的艰辛。再加上当时一些诗人仕路坎坷,宦游无定,亲友间更容易产生一种离多聚少、别易会难的心理。因而这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浸透了诗人全部情感的内涵,既包含了对远行之人处境、心情的体贴,更包含了对朋友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它道出了别筵上人人想说的口边语,人人共有的心中情,出语郑重而情意真挚,千百年来引发了那些漂泊在外游子的共鸣,从而使之风流千古。
绝句诗歌因体制狭小,内容单一,往往离首即尾,诗人驾驭起来颇为费神,稍一疏纵即会言不尽意。王维这首送别诗却构思精巧,剪裁独到而颇具功夫。其间对置筵饯别、主客对饮及筵席场景等一概隐去不写,而是别开机杼地剪取了离筵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语言素朴,感情真挚,言微旨远,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体现了王维诗歌善于造境的艺术功力。
亦或是王维在诗中所描摹的渭城话别和西出阳关的场景过于真实,对当时西行出塞的人有着普遍的意义和亲切的感觉,因而王维的这首诗一时间竟不胫而走,被乐工谱曲后到处传唱,成为唐人送别时的流行歌曲。离别时唱它可以抒离情,筵饮上唱它可以侑酒兴,故此诗又有别名《渭城曲》和《阳关曲》。又因在流传过程中,某些诗句被演唱者重复叠唱以获得长言咏叹的效果,故又称《阳关三叠》。如中唐诗人白居易即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1]刘禹锡亦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2]清初文学家王士祯称赞此诗为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3]未免推崇过高。明代李东阳评曰:“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4]可见此诗对后世影响之巨。
再看那首《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与《送元二》诗相比,意象、剪接、跳跃,更显摩诘匠心独运之工。
首句“山中相送罢”,着一“罢”字,不写离亭别筵之不舍,而写送友出山事已毕,初读似无留恋之意绪,但诗的妙味已隐现,是诗的蓄势。次句“日暮掩柴扉”,这是山居人家每天日暮后都会做的事情,但诗的关键处是,从“相送罢”到“掩柴扉”在时间上已有不短的跳跃,而这耐人寻味的时间空白,诗人却未着一字,留给人丰富的想象。是因朋友登程心绪不佳多耽了几杯闷酒而沉睡至此,亦或是送走挚友心怀惆怅在山林中徘徊至日暮黄昏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细节,当做暗场处理。
多情自古伤别离,对离别有过切身体会的人都知道,别恨离愁最难将息的时候是晚上。诗中主人公掩闭柴门,独自回到屋里,寂寞惆怅之情油然而生,眼前又浮现出朋友山中离别的那一刻,不觉暗暗自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三四句,诗人化用了屈原《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此赋原意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里诗人以虚景衬实情,写别后离情未去,盼归之心已浓,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真挚情谊。诗人进而想到,明年春草再绿自有定数,而游子归来却难预期,此后暮色柴门、闲云流水,与野鹤为伴,零丁之感不觉黯然。
从诗人本身经历来看,王维一生志情山水,也有过几次隐居生活经历,初隐终南山,后居辋川别业,崇尚自然,笃信佛禅。再加上诗人早年仕途蹭蹬,妻子早逝,其皈依自然之心愈浓。《旧唐书·本传》也记载他在辋川别业,常偕道友裴迪、崔兴宗等人泛舟遣兴、赋诗相酬。此诗是否是诗人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得而知,但不论如何,这首诗选取了与《送元二》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开篇隐去送别之景,继而写别后归家“掩柴门”之寂寥,于是想到明年芳草自绿,王孙归期未定的惆怅。在这一点上,诗人匠心别运之工,实比《送元二》诗高出一筹。但由于它所表达的不是典型的送别感情,兼之五言体诗音韵格律不适宜入乐,因而不能像《送元二》诗那样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在离席别筵上传唱,终输一招,不及《送元二》诗之后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刘禹锡.刘禹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关于友情的古诗篇10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多媒体渲染;多元诵读;读写结合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60-01
提到古诗词,不少同学会想到“枯燥”两个字,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学习被动,效率低,无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这是因为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以背诵和默写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因此,改变古诗教学方式刻不容缓。
一、媒体渲染,再现情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于课堂之上。借助优美的***画,配以适宜的音乐,可渲染出诗中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的热情,从而体会古诗词的“形美、音美、意美”。例如,教学《竹石》这首诗时,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小视频、同时配有诗歌诵读的形式。幻灯片展示出大片竹林挺拔地生长在岩石上,根紧紧地植进岩石的缝隙中,任凭风吹雨打,竹子仍坚强地屹立于风雨中。这样的动画情境,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教学《小池》一诗,先以潺潺溪流、蜻蜓点水、荷花绽放、摇曳倒影、蛙声延绵一系列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配以朗诵,让学生感受初夏的美景,使静的诗词变成动态的风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的美景多么令人惊叹。
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往日“朗读――解释――背诵”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多媒体***文并茂地渲染出诗词的意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词中的润物无声和波澜壮阔,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多元诵读,体验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和谐。有的学生对诗歌平仄的韵律与意境完全体会不到,只是机械地阅读与背诵。实际上,古诗词创作讲究韵律感,严格遵守诗歌的押韵、平仄规律,正确地诵读古诗词,能够使学生领悟到诗词的抑扬顿挫与节奏感,会得到音乐般的艺术享受。诵读的方式有很多种:领读、引读、接龙读、男女生对读等等。多元的诵读有助于学生真正品尝到语言的精妙、诗词的意境,感受到祖国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例如,在复习古诗词时,教师可先以开场白的形式拉开帷幕:“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风送爽、寒冬腊月,四季的更替给我们带来了绚丽的美景,今天让我们感受诗人笔下的四季美景到底是怎样的怡人、壮观。下面我会播放不同季节的美景,请辨别出季节的小朋友大声地、有感情地诵读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词,有奖品相送哦。”学生会争相诵读。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掌声鼓励和小奖品奖励,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比如《春晓》在诵读时应注意:前两句是写看到的景物,所以朗诵时要用舒缓、柔和的语气,音量不需过大,“鸟”字语气要微微上扬,表现出诗人看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美景的喜悦心情。在读“花落知多少”时,可重读“落”,再逐渐减轻“知多少”的音量,表现出对落花满园的惋惜之情。让学生带着这些技巧再反复诵读诗词,便能感觉出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多元的诵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枯燥的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多元诵读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乐趣,领悟到诗词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读写结合,升华素养
古诗词文字精练,韵味悠长。学生对此类体裁的接受能力有限,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然而,若将古诗词如讲故事般教授给学生,再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意境与描写特点,那么,对学生而言,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够对诗歌的用词与描写特点有更深的了解。例如,在学习《赠汪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的内容转换为记叙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河边,李白乘着小舟将要离去,好朋友汪伦来送行。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个关于送别朋友的故事,从而表达出两人的友谊,体会用水深喻情深的奇妙。结果很多学生将这种比喻应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有学生写道:“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能够一起分享美好的东西,我坚信我们的友谊会像巍峨的泰山一样,挺拔坚定,万古长存。”还有学生写道:“我认为友谊应该如清泉一般,在我疲惫受挫时,总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清凉与舒心。”
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效果,而且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奇妙与精湛,学生在写作时便会模仿和借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古诗词博大精深、灿若星河,它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元诵读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元勋.小学古诗意境教学“四法”[J].江西教育,2009(1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友情的古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