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1
周瑜一向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麽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潜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
2、七擒七纵
蜀国兴盛后,南中地区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攻心为主,七次捉放孟获,终於让他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先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后方,为北伐创造了「无后顾之忧的条件。
3、如鱼得水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前因后果。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地发展是重点。课文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具体叙述了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经过,也是文章的重点。
采用指导朗读及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解决重点。
(二)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2、感知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略有了解,但是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难以把握,因此参照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掌握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尤其对于曹操、周瑜的性格要有进一步明确的认识。曹操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治家,周瑜虽然妒才忌能,但也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大将。
3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其中有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以造不成箭违误***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自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同位讨论体会交流。
4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5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学习第一段。
①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②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③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④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令状。)
⑤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是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1)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2)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小黑板,思考如下: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再读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来的箭,又能靠大雾使曹***看不清虚实,“一字摆开”是为了受箭面积大、数量大。擂鼓呐喊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这说明诸葛亮熟知地理,于大雾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虚实之前,不轻易出击,只会放箭压阵,说明诸葛亮知己知彼。)
(3)观察挂***,鲁肃和诸葛亮的表情一样吗?说明什么?
(说明诸葛亮对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学第二段,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
2.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1)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料定他不会泄露机密,可见诸葛亮知己知彼。
(2)三十名***士,一千多个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盖起来说明谋划周密、巧妙。
3.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作者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
2.作者在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上既鲜明又形象,这是为什么?
(1)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2)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动作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各异。
3.由以上可知,在写作中应怎样刻画人物?(抓住人物特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
2、结合课文,你能说说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看法吗?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3
关键词: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人物;诸葛亮
火烧赤壁、空城绝技、木牛流马……诸葛亮是当的起“奇才”二字的,奇才的传奇经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刘备的重用,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一、浅析诸葛亮
诸葛亮出山之后的十多年里其实从未指挥过任何一个部队,而是在现在的湖南衡阳一带任职,他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粮食局长”和“税务局长”。在曹操下江南时,刘备在***事上第一次用上诸葛亮。诸葛亮说服孙吴,以巧言激之,以利害说之,终于孙刘联手共抗曹操。
曹操败兵之后,刘备遂收江南,这才拜诸葛亮为***师中郎将,使其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使击张鲁。诸葛亮离开荆州,荆州的事务嘱托关羽负责,诸葛亮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有这几字记录“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师将***,署左将***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二、诸葛亮人生转折点
十年后,即建安二十六年,诸葛亮拥刘备为帝,刘备建立了西蜀王朝,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尚书,从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诸葛亮虽然是西蜀丞相,但西蜀实质***权上的二把手却是关羽,关羽掌管着西蜀的半壁江山。诸葛亮和关羽之间有一个微妙敏感的事件,就是关羽之死。
自建安十六年,关羽独镇荆州。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同年关羽攻打曹操。在关羽北征的半年里,荆州一直空虚。诸葛亮一生谨慎,关羽兵出荆州半年之久,他并未增添一兵一卒。难道说诸葛亮不知道荆襄的重要?还是他认为孙刘两家几十年来对荆州的争夺,孙吴突然放弃窥探荆襄之心?诸葛亮心里明白的很。当时西蜀兵多将广,诸葛亮不发兵将相助关羽,便与他的尽忠,他的谨慎的性格大大相反了。
三国复杂的人物关系耐人寻味,诸葛亮忠心刘备不容质疑,关羽忠心刘备更不容质疑,而两个忠心刘备的头号人物却时常闹矛盾。事实不是华容放曹之后诸葛亮饶关羽一命,关羽就对他言听必从了,诸葛亮用的人必须是对他言听计从,这话出自他自己之口。诸葛亮驾御不了关羽,关羽的命运在那个时候也许就有了决定。所以有学者怀疑,诸葛亮借助东吴之手杀害了关羽,这给诸葛亮鲜活的历史面貌上浓浓的摸了一黑。
罗贯中写三国的时候美化了西蜀美化了诸葛亮,然而熟读《三国演义》,从他的笔锋里也不难看出这些,这也许就是前辈文字里的寻味之处。
章武三年春,刘备去世,嘱咐刘禅拜诸葛亮为父。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统一华夏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然而北上伐魏,必先平定南方。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
对敌人七擒七纵,以诸葛亮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计不会有这么大的***事冒险行为。一切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出现过“孟获”这个名字。在《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南下只有十二字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对三国史最有说服力度的《三国志》,太过简略。
学者们研究诸葛亮南下这场显赫的战役里,有的人说他一直打到今云南大理附近,有的说他已经打到老挝边界。至于“七擒孟获”可能是诸葛亮摧毁了敌人七个***事基地,如此说法,在历史一千多年的长河里,真的是无从稽考了。在南征的日子里,诸葛亮发明过一件杀伤力极高的武器“连弩”,这个武器给他北伐曹魏帮了不少忙。
三、诸葛亮北伐浅析
南方平定之后,《三国志》中这么记载“***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北驻汉中......”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式北上伐曹,写下了著名千年的《出师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向宠,性行淑均,晓畅***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t、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t、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失街亭而告终,马谡无能,刘备曾嘱咐不能委于重用,诸葛亮还是重用了马谡。他这次伐魏最大的收获是收复姜维,可收复了他自认将才的姜维,他还是每每事必亲躬,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实践的机会。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遗志,却只知领兵打仗,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闹到最后刘禅疑他,要伤他性命,他还问别人保身之法。诸葛用人可见一斑。
六年冬,诸葛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此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因粮尽而还。
七年,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此第三次伐魏始末。也就是在这次伐魏,诸葛亮渐渐疏远魏延,再一次在用人上露出瑕疵。
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木牛流马”就是在第四次伐魏时,诸葛亮所发明的。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这是《三国志》里记载的第五次伐魏。司马义计不如诸葛,谋却胜于诸葛。坚守不战,最终熬死诸葛亮。诸葛亮五十四岁撒手人寰,空留下五丈原一夜秋风。
历史上并没有六出祁山,只此五次。诸葛亮一生在***事上一味逞强,穷兵黩武。在战略上谨小慎微,不纳别策,以致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在***治上独把朝***,致使西蜀官员进出无门,后继乏人,不管在演义里还是史料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一代名相却始终不能力挽狂澜,难以改变历史的潮流。
四、讨论
诸葛亮一生成败被后人争论不休,诸家高谈阔论见仁见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成败暂且不论,他的执着追求,他的忠心耿耿却一直被后人所景仰,无怪乎罗贯中把他神话成人们心中完美的偶像。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4
先来说“表”。汉定礼仪,朝廷文书有四品: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是有章、表、奏、议四品。是以表的文体用以陈情。所谓《出师表》即是出师之前上表。此表著于诸葛亮,作者实事求是,不求文辞浮华,《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此表多被后人推崇赞誉,如陈寿《蜀书诸葛亮传论》中赞此文“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及得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以文采艳丽相求,求其实、求其情不仅打动了当时的人众,时至今日,表中深情仍可感知于今人。
再说作者: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琊人,建兴十二年(234)卒,终年五十四,谥忠武侯,故后世称诸葛武侯。按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为汉代末年山东郡丞诸葛,因其父卒,后诸葛亮依其从父诸葛玄。诸葛玄时为豫章太守,后朝廷选官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后遂投荆州刘表,于是诸葛亮也就随之到了荆州,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会在隆中隐居。史载诸葛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与管仲、乐毅,时人不之许,唯其好友崔州平、徐庶信以为然。诸葛亮隆中躬耕,好为《梁父吟》。这个《梁父吟》是咏古事的古歌谣,汉魏人咏古感怀,因寄所托,史特载其好为《梁父吟》,并以管仲、乐毅自比,彰显其抱负远大,志在天下。诸葛亮的出山颇为曲折,当时刘备为曹操所败,南投荆州刘表,刘表留其屯驻新野,徐庶往见刘备,颇受器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赞亮为“卧龙”,刘备当即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于是后有刘备屈尊三顾,更有诸葛亮在隆中之时就名闻天下的《隆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如后人评价的:孔明于备方窜身无所,表又尚在之时,早识荆州为起事之地,北向宛洛,西出秦川二言,早为后日六出祁山张本,真不愧王佐之才。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如诸葛孔明《隆中对》所言,数十年间天下三分,期中未能成功者,实因天时,不在人力矣。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抗曹,实证隆中对策。建安二十四年,因关羽为孙权所杀,刘备愤而伐吴,兵败亭,白帝托孤。彰武三年(223年)以后,蜀汉***权悉委诸葛亮,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是年秋,四郡皆平,后方既定。建兴五年(227年),将帅诸***北驻汉中,挥师北伐,临发上表,即有此表《出师表》。后世萧统编纂《文选》收录于“表”类,借用“出师表”题。临发上疏,临发即大***出师之际,出师而上疏,意不在辞行,意也不在誓师,而在于出师交代朝廷***事,好像文不合出师的意***,也不符合人臣的身份,但放在诸葛亮的身上却无不可。诸葛亮身受刘备白帝托孤,先主戒刘禅视之如父,刘禅也拜之相父,故诸葛亮确也以长辈身份告诫刘禅。所以读本文,不能以简单的君臣关系来看待。
本文大略可两分,前段嘱咐刘禅宫中、府中俱要公平对待,进而申要亲贤人、远小人,所言均为古今通理,切中汉末积弊。其中似有责训刘禅之意,后人也以此揣测这刻意的详细交代,就此认为刘禅昏暗,朝纲不明,后世还有“乐不思蜀”的典故,我们往往就简单的认为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不然。晋人袁宏《三国名臣赞》说:“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文中把刘禅与诸葛亮列入君臣之际的典范,亦见时人的公论。试想如果刘禅真的昏暗、困于群小,诸葛亮又怎能够坦然挥师北伐?所言汉末积弊,是时人所亲见,以两汉旧事为警醒,特以先帝入言,刘备、诸葛亮亲历其害,痛恨、叹息彻入骨髓,引入文中可资镜鉴,诸葛亮归纳六字“亲贤臣,远小人。”对症下药,切中积弊。
开篇言及先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样的开篇安排手法高明,既谨慎也能托孤重臣的身份做责训。开篇坦言“益州疲敝”,比于曹、吴,言指蜀汉地狭、力弱。天下三分,其势绝不会长久,必有一统,一统则两家亡一家兴。此时的蜀汉,刘备已经去世,关张也已经不在,诸葛亮年也非浅(是年四十七岁),一旦诸葛亮老亡,蜀汉的灭亡也在眼前,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之际,此时绝非夸张言辞。故于建兴三年南征毕,五年即北伐。首起两句已道出北伐的意义。挥师北伐,临战而谋定,诸葛亮成竹在胸,所虑唯后方朝廷。故文中反复论及公平对待宫府,陟罚臧否不宜异,内外一法。文至此所言通透,而诸葛亮继续交代宫府中的人员并开列名单,缀言“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诸葛亮又归纳六字“亲贤臣,远小人。”可资镜鉴,引以教训后主。足见周密、严谨。至此文章前段意思已尽。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5
[关键词]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梁父吟;思乡之曲;明志之吟;郁闷之歌
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是三国时期著名***治家、***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就发生在这里。《梁父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时经常吟唱的曲调。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如今卧龙岗草庐后面假山上有一奇石上面刻有“抱膝石”三字,传说此石便是诸葛亮躬耕之余时常抱膝盖长吟的地方。在卧龙岗的碑廊里也镶嵌有一块清代卧龙岗全***石刻,碑上也刻有《梁父吟》全文。可见“这显然不是一般隐士咏吟消遣之举,而是寓意诸葛情操、志向、抱负何和才华的重要史料。”是诸葛亮情与志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蕴情蓄志的内心世界。
一、《梁父吟》是诸葛亮倍感孤独的思乡情结
梁父即梁甫,“泰山下小山名”,坐落在山东新泰,地处徂徕山之东南,距新泰市区约30公里。据史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始皇帝、汉武帝、光武帝封泰山时,又“降禅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艰”喻仕途险恶;北齐梁父县令在山上督造摩崖石刻……可见此山在历史上相当出名。
《梁父吟》作为汉代乐府曲调名称,远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也是流传于山东一带的民谣。余冠英先生认为《梁父吟》“是齐地土风”,“世俗相信泰山梁甫是人死后魂魄所归处。”表明《梁父吟》是流行齐地为死者归葬安魂吟唱的歌,曲调悲凉而伤感,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产生,最初的歌词大约与慰藉死者的魂灵有关。据《三国志》本传载:亮“父,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按泰山郡,东汉时辖十二县,郡治奉高,故城即泰安市区东五十里故县村。梁父山即在泰山郡境内,诸葛亮自出生到十三岁随叔父诸葛玄南迁前,其间一直生活在山东。他在家乡期间,曾耳濡《梁父吟》这种流行土风,因此童年的诸葛亮了解并喜欢上这首歌谣,并在“躬耕于南阳”时填词常吟,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晋人孔衍所著《琴操》云:“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日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唐代李勉《琴说》上也有“《梁父吟》,曾子撰”的记载。东汉音乐家蔡邕《琴颂》中有“《梁父》悲吟,周公《越裳》”之句,《越裳》是指西周周公所作的琴曲《越裳操》,可知其曲调是极为悲凉凄苦。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清代张澍也认为“武侯之好为《梁父吟》,为思琅琊故乡,如庄舄之越吟耳!”少年诸葛亮父母双亡,亲眼目睹汉室衰微的动荡社会,***阀混战的黑暗,加之独居异乡躬耕南阳,心中倍感孤独和凄凉,所谓“伤苦知音稀慷慨有余哀”,故借高吟故乡熟悉悲歌《梁父吟》,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思亲心绪。
二、《梁父吟》是诸葛亮心有抱负的明志之吟
最早记载诸葛亮《梁父吟》内容的历史文献,是唐代欧阳询所撰的《艺文类聚》,其书卷十九载:“《蜀志》诸葛亮《梁父吟》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其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李等撰《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姚宽《西溪丛语》以及元代郝经《续后汉书》、《文选补遗》等皆载此辞。
今天存世的这首署名诸葛亮的《梁父吟》,是诸葛亮合着古葬歌哀婉曲调创作,故依其乐府旧体,仍称《梁父吟》,内容记述春秋时代齐国宰相晏婴以权谋帮助齐景公铲除功高震主三大功臣勇士的故事,发生在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之时,据史书记载“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博虎闻。晏子进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此(指三士)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剌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用使人少馈之二桃:‘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于是三士皆论功争桃,“最后皆反(返)其桃,挈领而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炎平教授认为:“(诸葛亮)叹惋“三士”,言外寓含士人如何立身处世之思考。严谴“晏子”,言外寓含为相者如何用人及治国之思考,有大抱负及大智慧者,读史观世,才能如此思考问题。”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诸葛亮躬耕南阳,读书交友、静观天下之变,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诸葛亮已经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裴松之引《魏略》曾云: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另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可见其志向高远,非常人可与之比拟。管仲和乐毅都是诸葛亮家乡山东历史上的名人,两位都有着远大的***治抱负,后遇明主垂青,成就自己。管仲佐主称霸,一匡天下,乐毅大破齐师,以弱胜强,而素有贤相美誉之称的晏子却杀害异己。“这种行径,难免为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的***治家所不齿。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不仅哀悼被害的壮士,而是用***治家的眼光,去讽刺晏子残害异己玩弄阴谋的行为,同时流露了自己的远襟。”
三、《梁父吟》是诸葛亮徘徊彷徨的郁闷之歌
在汉魏时期,《梁甫吟》成为文人常常吟唱的乐府旧题。“他们总想结合自己的生活遭际和痛苦经历,抒发内心的郁闷。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就成为当时文人宣泄自身无限感慨和排遣个人情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梁父吟》讲述的内容是一个历史悲剧。“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两汉已在南阳广为流传,南阳汉画像石中就刻有“二桃杀三士”的画面。历史上臣子因功高震主而被杀的事例不胜枚举,而诸葛亮之所以特别选定二桃杀三士之事进行歌咏,是因此事极具戏剧性,简直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和闹剧,更让人感到震惊!也更能引起自己更多的警觉和深思。在这首《梁父吟》中诸葛亮先用极度伤感和怀念、甚至有些忿忿不平的语气对三位豪杰坚守气节而遇难的遭遇感到同情,对他们的丰功伟绩给予充分肯定,寄托了对三位勇士的哀思之情,最后用极度嘲讽晏子的语气说道“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这里面既有对三位勇士的惋惜赞叹,也有对一代名相晏子因“进而趋”时不起,即被冠以“无长幼之礼”莫须有罪名,玩弄阴谋予以杀害的行径,感到极大的愤慨和不满。由此可见,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抒发了自己既想施展抱负,又对***治斗争感到莫大恐惧的复杂心情。
正因诸葛亮心有理想才会时常想象仕途宦海的深不可测,试想一个凡夫俗子只求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无论官场如何深不可测凶险极恶,这与他何干?所以说这一点与诸葛亮的志向并不矛盾,说明他内心已经趋于成熟稳健,已经清醒地认识并领悟到***治斗争的残酷。借此揣摩诸葛亮当年躬耕南阳时心迹,应该是虽有志向但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或者不愿卷入深不可测凶险极恶的***治舞台,这与诸葛亮后来在回忆自己过去经历说法一致,正如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表露当时心迹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至于诸葛亮后来为何心甘情愿出山辅佐刘备,我想应该是一介布衣受具有皇权血统身份刘皇叔三顾之恩,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处于家庭变故沦为布衣躬耕生活的青年诸葛亮?受人尊重和抬爱那是何等的荣耀,所以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此可见,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是思乡之曲,明志之吟,郁闷之歌,深深流露出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时极其复杂挣扎的内心轨迹。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如此评价《梁父吟》:“在我觉得在诸葛亮的啸和他的歌里面,体现了他博大的对人生、对社会的悲悯情怀,慷慨悲凉,它体现了诸葛亮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著名古代史学者王炎平先生也曾说过:“《梁父吟》一诗,寄托了诸葛亮作为士的立身之道,以及他后来作为相的治世及待士之道。自比管乐并提出《草庐对》,见其不凡之才略;‘好为《梁父吟》’,见其高出一世之志节与器识。”
参考文献:
[1]谭继和《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考析》,《巴蜀文化辩思集》,200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6
“诸葛”复姓,原本葛氏。上古时代有葛天氏,之后有葛伯,为商代葛国君主,因放纵无道,被汤王杀掉。《尚书》载:“商汤初征伐,从葛国始。”《孟子》一书:“汤一战自葛始。”均言其事。葛后裔迁至山东诸县。据史料考证:今山东诸城县枳沟镇乔庄附近有一隅之地名曰“葛坡”,清代著名学者张石民(枳沟镇普庄人)除在他的《其楼文集》中有诸葛祖籍详文考证外,还以张氏祠堂大门上雕刻的一幅对联“村邻诸葛庐,门对季孙城”为佐证,此联世代相继留传至今。《吴书》载:“诸葛氏,其祖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迁徙阳都(今山东沂南县)。阳都原先有姓葛者,后来者称其为诸葛,因以为氏。”《诸城县志》载:“诸葛亮先世诸人也”。《诸葛亮传》中言:“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棣校尉,诸葛丰后也。”《三国志吴书后主传》裴注引《魏略》云:“禅立,谓亮曰‘***由葛氏,祭以寡人。’”《三国志·蜀书诸葛瞻传》云:“每朝庭有善***佳事,虽非瞻所建,但百姓皆传相告:葛氏之所为也。”这些足以证实诸葛氏本葛姓,诸葛丰最早先由诸葛县葛坡迁徙阳都,复姓诸葛的始祖无疑。
1978年秋,十省、市共四个诸葛亮研究会的史学家们来到沂南县,对阳都故城遗址现场考证,确认此处是诸葛亮祖籍所在。会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印刷、发行全国。由上级拨款在故址孙家黄疃村建起了诸葛亮庙,并塑了像。距此向南不远的古沂州,即现在的临沂城,历史上有座“五贤祠”,祠内供奉着五位乡贤,即:诸葛亮、王祥、王览(王羲之的祖父)、颜真卿、颜杲卿。后来毁于兵燹,祠堂倾圮。有关部门正准备重建。
查诸葛丰以下,二百余年后才出现诸葛王圭,字君贡,先为梁父尉,寻迁泰山郡丞。多方史料表明,诸葛王圭兄弟二人,其弟诸葛玄。王圭配章氏,生三子二女,其长子瑾、次子亮、三男均。章氏与王圭相继去世,亮兄弟姊妹早孤,全家一度依附叔父诸葛玄。诸葛亮在汉灵帝(刘宏)光和四年(181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出生於阳都,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193年),十三岁的诸葛亮与均同两个姐姐投奔叔父诸葛玄,玄时任豫章(今南昌)太守。后来时局变幻,朱皓取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於建安二年死于西城,亮携姐弟来到襄阳隆中“躬耕陇亩”,然不甘隐居,关心时局,志在国家。彼州在野的当代俊杰都与亮有交往,长者如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年轻的有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庞统等人。他们不时聚首言欢,议论时局,每自与管仲、乐毅相比。后被司马徽和徐庶所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报知遇之恩,诸葛亮遂允刘备至新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谋划策,倾力辅佐,先后帮刘备谋取荆州、平定益州,遂与魏、吴形成鼎立之势,世称“三分天下”。被刘备拜为丞相、录尚书事。章武三年,刘备逝于白帝城,在永安宫托孤,后授遗诏辅***。建兴元年,后主刘禅封亮为武乡候,开府治事。西和诸戎,南平孟获,东结孙权,内修国***,立法施度。建兴十二年春,上疏奏表,率众出师武功,北伐曹魏,意***兴复汉室,安定中原,以报先帝之明。时与司马懿相持五丈原,懿固守不战,亮兵屯田,相持百余日。八月朔亮身患重病,自知不治,寄子瞻书言:“今汉室未统,奸***未除,凡为子孙者,以孝亲忠义为心,以建功立业为事,汝父子当秉忠仗义,他日倘临国难,捐躯赴敌,甚勿偷生,苟全性命,以遗国家之羞耻也,至嘱。”因劳瘁过度,於是月二十八日病逝***中,卜葬定***山,时年五十四岁。司马宣王感叹曰:“天下奇才也。”后主诏谥亮为“忠武候”。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刘禅两代君主,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诸葛氏的后裔,因世代繁衍,支系庞蔓,难以细述。仅就诸葛亮一支说起:亮配黄承彦之女,未生前收谨之子乔为嗣子,后亲生二子即瞻与怀(怀隐居成都。晋公召其仕,怀辞,晋主悦而从之)。亮的长子瞻,字思远,十七岁拜骑都尉加***事将***,景耀四年为行督护卫将***、平尚书事。建兴十二年八月接父亮之嘱,与长子尚在四川绵竹与魏将邓艾交战,父子双亡。剩下的次子京(亮的二房子),字子宗,为晋武帝录用,入晋后仕为江州刺史,后任广州刺史,京生二子(冲与禺 )为晋廷尉,冲之子铨为金陵太守,铨之子规为义阳太守,规之子颖为隋文帝开皇年间参***学事,后加义大夫。至十三世诸葛爽任河南节度使,生一子仲袭父职,仲生二子即与深。在五代唐时为浙江寿昌县令,之子显民,继娶叶氏十娘,生六子即承阴、承佑、承载、承奕、承咏和承遂,号为诸葛后裔六大支。今已繁衍五十五世,现集居浙江诸葛镇的有1500余户、6000余人,还有一半散居他省和国外。
浙江诸葛镇尚有明朝建的“诸葛亮丞相府祠堂”,数十间大厅保留完好。此外,该村明、清两朝中进士、举人和秀才者甚众。全村共有十六对旗杆座,内有两户俱是“乡会两魁”(双进双举),各种堂号50余家,门额均完好,瓦房都是二层楼、多间式、黑瓦白墙、结构严谨的仿古建筑风格。可以看出浙江诸葛亮后裔,不仅世代仕宦,而且书香相传,真可谓名门望族。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7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外交***策;他重视农业生活,安抚流亡,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他亲率大***北伐,革新武器装备,发明了孔明灯和木牛流马等。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为中国历朝历代所推崇成为智慧的化身。
1.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
2.隆中对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3.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队和百姓南逃,曹***在当阳长坂追上刘***。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成功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4.白帝托孤
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5.南征之七擒孟获
直至建兴三年(225)春天,诸葛亮率***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6.北伐
7.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8.吃瓜留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9.神机妙算救后代
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8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游览观光!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三国时期着名的古战场——古隆中。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在吹牛。三国演义120 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它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隆中诸葛亮故居,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这里清静幽雅,天苍山青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玦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这里古迹众多,文化沉淀丰富。诸葛亮当年活动遗迹: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抱膝石、梁父岩等历千年而安然。先贤凭吊诸葛亮,引以托情的武侯祠、卧龙深处、隆中书院、古牌坊以及众多借以托志的碑碣石仍旧相间茂林修竹。 这里文豪云集,志士倾吐情怀。晋代习凿齿。唐代崔道融、宋代苏轼、明代王越等都吊古隆中。现代郭沫若先生亦挥毫抒情,***和******更有吟怀:“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之地;三是着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之地。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它们是: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碑、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老龙洞、半月溪、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等,被称为“隆中十二景”。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17岁定居隆中一处依山傍水的村庄,过着边耕边读的田园生活。这就是胡曾在《南阳》一诗中所咏的:“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诸葛亮躬耕南阳,与古代一些逃避现实的隐士是不同的,十年期间,他发奋读书,广交士林,认真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治、经济、文化和***事史实,以“观其大略”,还密切注视着天下形势,自比管仲、乐毅,视社会的安定与动荡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有人把他与当时一位杰出人物——庞统,并称为“卧龙”和“凤雏”。
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次来到隆中,虚心地向他请教统一全国的大计。诸葛亮向三顾茅庐的刘备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从战略着眼制定了隆中决策,这就是着名的《草庐对》。话虽只有三百多字,但有对魏、蜀、吴的力量估计,也有统一全国的方针、措施。他最后还肯定地说,只要按提出的决策行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他的主张说得刘备钦佩备至。在刘备的卑词厚礼相邀之下,诸葛亮感于刘备“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览英雄,忠贤若渴”,便跟随了他出了山。从此,他们“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诸葛亮一刻也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为实现隆中决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世人一致称誉他是“汉室栋柱”、“治世良材”。诸葛亮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古隆中也因他而闻名于世。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古隆中风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里参观。 古隆中牌坊 大家请看,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石牌坊就是古隆中的第一个景点,它是在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为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在正面大门上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两边柱子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治、***事才能。 小虹桥 过了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小虹桥了。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也和隆中一样着名于世了。
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徊,不由得你不思索刘备那种“求才若渴”的精神。 武侯祠 绕过牌坊,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殿前庭院中有一桂花树,据说为明末时植,每年盛花季节清香扑鼻。中设庭院。祠内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面同治年间在广西出土的铜战鼓。相传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用过的战鼓。 武侯祠外古树参天,松柏滴翠,祠内庭院错落,淡雅幽静。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厅、西厅、后厅分别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后厅里还存放着一尊诸葛武侯塑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廉洁的名相。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各地的武侯祠多得数不胜数。目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就有七座。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执。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 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为此,还打过不少笔墨官司。 “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躬耕于南阳”。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南阳又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武侯词是隆中的主要建筑,睹物言情,赵孟若在《书汉丞相诸葛武侯传后》诗中“万古君臣一鱼水,死生不变见英雄”的句子,确切地说明了诸葛亮和刘备的良好关系。诸葛亮自公元207年离开隆中,次年即一举促成了孙(权)刘(备)联盟,他在“羽扇纶巾谈笑间”,使得曹操的强大水***“樯橹灰飞烟灭”。从而赢得了着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整顿赋税,充实***备。公元211年,盘据益州(四川)的刘湾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共同抵御曹***。诸葛亮则从荆州率领张飞、赵云溯江而上,与刘备会师成都。此后,刘备自领益州牧,任命诸葛亮为***师将***,署左将***事,总揽******。 刘备据有荆、益,初步实现了隆中决策的战略布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奠定了鼎足之势。在这短短的七年之中,诸葛亮运筹帷幄,竟然使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有了一块不小的根据地。 后来,荆州失陷,刘备领兵出三峡,进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舍舟登陆,“树栅连营七百里”,兵力分散,遭到吴的沉重打击,刘备一败涂地。清退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时,已经病危。临终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虽是一番真心话,而诸葛亮那“勤勤陈说扶汉室,慷慨感义许驱驰”的初衷,却始终不变。 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辅***,封武乡侯,开始治事,又领益州牧,***事不分大小都由他决定。他“受任于败***之际,奉命放危难之秋”。而他尽力辅佐刘禅,一直到自己停止了呼吸,体现出一位伟大***治家的高风亮节。 公元227年,以汉中为大本营,诸葛亮亲自率师10万出征,北伐曹魏,谋求蜀汉的统一。临行前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希望刘禅发奋***强的一片苦衷,至今读来仍能使人“寒涕垂”。 在北伐曹魏期间,他已是统帅,遇有用人不当,贻误***机,他就弓;咎自责,以谢国人。他在挥泪斩了“言过其实”、爱说大话的马谡以后,恳切上书,承担全部责任,表明自己是“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是“授任无方”,以致“恤事多阁”,自请降级三等,以示惩戒,还颁发《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要求部下勤于批评,随时指出他的缺点错误。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在陕西五丈原郭氏坞(在今岐山县西南),终年54岁,葬于定***山。“出师未捷身先死”,蜀汉***队不得不撤回汉中。目空一切的司马懿在巡视了诸葛亮所布置的阵地后,也不得不叹服他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在从***方面,是以国为重,毫无利己之心。刘备托孤时,刘禅才17岁,他悉心辅助刘禅,常劝他不要“塞忠谏之路”,如果“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此为国家之害也。”他希望刘禅注意做到“纳言之***”。说是“为***之道,务于多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万物当其目,众音住其耳。”否则举国“惟争一人”,后果不堪设想。而他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需要广开言路,鼓励人们多提不同意见。而且他不许亲人干预***治。所以,他“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诸葛亮在生活上也很俭朴。死后,的确做到了不使自己“内有徐帛、外有赢财”。他在上表刘禅时曾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徐饶。”诸葛亮以身许国,说到做到,在中国历史上确是难得的可贵。诸葛亮无论从***、治***都堪称千古奇才,道德又清高,故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崇敬。西晋时,镇南将***刘弘到了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其阎。”在宋代以前,隆中就建起了供人们祭祀的祠堂。到了明代,分封在襄阳的襄简王未见淑,看中了隆中这卧龙伏凤的绝好风水,竟攫为自己的墓地,使诸葛亮故宅的建筑俱毁无遗。现在的武侯词,是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的,砖木结构,飞檐叠瓦,前后三进,中设庭院。 1958年正殿经过修缮,至今保护得很好。殿内正中悬挂的“汉武侯像”拓片,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雕刻。后殿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真是“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三顾堂 武侯神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三顾堂内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门前的三棵古柏,相传是刘、关、张挂马的。原材自然早已死了,现存的为后人所栽,当无可置疑。 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身应营星陨,心期国祥长。老臣犹有像,炎汉已无光。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他写诗的时候,草庐当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巨大山包。山包前那个由后人建造的六角形庐亭,覆盖红、绿、黄三色琉璃瓦,多少弥补了当年草庐的情趣。 踏进大门,一股花香扑面而来,院内花木清幽。两旁廊壁上砌嵌着数十块石碑,分别刻有隆中全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隆中对》,还刻有一些古人诗词,以示孔明一生功业。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9
【关键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过人;匡世奇才
“诸葛亮,字孔明,自称卧龙,琅玡人也”①(山东沂南),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事家和外交家。古语谚:乱世出现英雄,英雄亦逢时也。三国之时,群雄逐鹿中原,鹿死谁手而亦不可知也!诸葛孔明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治梦想,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但其在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错误,那我们今天又怎样去读《三国演义》之诸葛亮呢?
1.诸葛亮素有匡天下之志,一生中心怀统一大业之夙愿
诸葛亮幼年之时,黄巾四起,继而关东诸侯之兵讨伐董卓,天
注释:①《诸葛亮传》《三国志》《三国演义》
下***,***阀割据,混战不休,真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神州大地一片凄凉惨像。后其随叔父隐居隆中,“躬耕南阳”①但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着时局的发展,因而能对天下之形势了如指掌。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欲南下伐吴,因而流寓荆州的士人纷纷北返,然独亮曰:“中国饶士大夫,熬游何必故乡耶” ③立场鲜明地表示了决不投曹。这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诸葛亮出身士族,自幼读儒家之书,习孔孟之道,故而深受其影响而忠于汉室,其二,诸葛亮素有匡天下之志,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信念,曹操乃一暴虐之士,何以投之?适逢此时,刘备兵败,闻亮之名,慕而求之,这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美传。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④愿为备效犬马之劳。如果刘备不请他出庐,他就会“尚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⑤宁可终老黄泉,亦不侍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⑥正是这“淡泊明志”之高尚情操,他才不辞危难辅佐刘备,“士为知己者死”之精神令他把报答知遇之恩和匡天下之志统一了起来,也使他自己踏上了一条命运多艰的***治道路,这也是他的不平凡之处,他投身于仁德之主刘备尽可纵横驰骋施展其才华,实现心中大志。
注释:①④⑤《资治通鉴·魏记二》之《出师表》司马光著·青海人民出版社
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出版社
③ 《魏略·诸葛亮传》裴迁·文艺出版社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孤之诏,时刻不忘兴复汉室,一统天下之志。为完成先帝之遗愿,他兢兢业业,先后五次北伐,但终因***治、经济、***事力量等各方面的因素,先后失利,虽然失败,但诸葛亮之心可鉴
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他的又一人生大亮点
人无信念之精神支柱,则如同一行尸走肉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坚定的人生信念是人行万事必须的推动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权,后又辅佐后主,这是他对历史的卓越贡献,但这些行动都和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分不开的,这一精神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令人感动,由此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千非百万人民的赞颂,于是诸葛亮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公忠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影响深远,至今仍然活在人民心中,特别是在东邻日本,诸葛亮之名家喻户晓也,诸葛亮一生中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时刻鞭策着自己,正如他在《前出师表》中所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他的一生中也在积极践行他的人生恪言,治理蜀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从没在先帝、后主面前要求过什么,他数次北伐,多次出祁山以***中原,克复天下,一统大汉江山,直至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诸葛亮公忠体国之精神,生前得到蜀人之爱戴,死后亦长期受到蜀国人民的怀念,这足见以诸葛亮之精神是何等地令人感激涕零。
3.诸葛亮以其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智慧而终成一代名相
诸葛孔明自幼遍读诸子百家之书,勤习孔孟之道,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世这前后五百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盛赞曰:“孔明之才,天下少有也。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徐庶走马荐诸葛:“臣比孔明尤不及其十分之一,臣比之犹如寒鸦与凤鸾、劣马与麒麟也,亮之才能臣十倍也。” ①诸葛亮以其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智慧成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生前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策隆中,为刘备进谏以统天下,刘备未得诸葛亮之前,转战各地,寄人篱下,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亮精辟地分析天下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三足鼎立,联吴抗曹之路。此乃世人所知之“隆中对”也,它既是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一条正确的***治路线和***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此后,刘备占荆楚之地,攻两川之险,建立了蜀汉***权,历史证明了诸葛亮预见的正确性,不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治家和***事家。按古代治世之道,要得天下,须占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隆中对策”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天下之形势的。曹操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人力、物力、财力充足,占尽天时,“此城不可与争锋。” ②孙氏凭长江天险,割据江东,占有六州八十一郡,已历三世,占尽地利。“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③但其不足以单独抗曹,荆州之地,刘表将亡,两川之地,刘璋昏庸,“将***可以先取此两地,以做安身
注释:①②③《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之所然后北上讨贼,克复中原,一统天下,何愁不定乎?”诸葛亮还为刘备设计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一是避实就虚,夺取荆益;二是占尽“人和”与“人谋”,一统天下,诸葛亮分析要尽“人和”,须招贤纳士,总揽英雄,使众士归心若水之归海,须内修***理,外和夷越,使人民归附,要“外结好孙权,抗衡曹操,以待天下之变,” ①
这条路线是一条唯物主义路线,是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故刘备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②
当曹操大***来犯之时,诸葛亮便火烧博望城,真可谓锋芒立现在,曹操大怒,亲提一***伐刘备,结果又中了孔明火攻之计,差点丢失了性命,公元208年,曹操南下伐吴,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江东,先是舌战群儒,力压群雄,由是名震江东,后又以超人的智慧挫败了东吴水***都督周瑜的不正之心,草船借箭,神坛祭风,得周瑜叹曰:“诸葛亮神机妙算,真神人也。”赤壁一战,曹***大败,诸葛亮借关羽之手,放走了曹操以日后牵制东吴,令东吴不能***刘备,些真可以说是远见卓识之表现,诸葛亮历经百战,每次皆用户智破敌,临死前,授锦囊计斩魏延,死后以木象退走司马仲达之兵,就连一空城计令司马仲达心神不定。
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败刘备于长阪,诸葛亮“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出使江东同,联结孙权,此行不仅任务重大,而且前途多凶,但诸葛孔明对东吴上下晓以利害,使东
注释:①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③《资治通鉴·汉记》·司马光著·青海人民出版社
吴决定联合刘备共抗曹***,从而使诸葛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辱使命,显示出现了他不凡的外交才干。
到底诸葛亮是如何完成任命的呢?诸葛亮首先对孙权分析形势,说:“今操殳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①如今提兵而兵,意在孙权。“将***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背面而事之,今将***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②接着诸葛亮表明了刘备之立场,“刘豫州王室之后,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③最后,诸葛亮指出了共拒曹操的前景:曹兵虽众,远来疲惫,已成强驽之末,刘备尚有精兵两万,文有诸葛,武有张、关、赵,是一支不可以轻视的力量,“今将***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则曹兵破矣。曹操兵,则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④诸葛亮以以隆中路线的坚定原则和孙权谈判,订立了双边同盟,而非附庸顺从,孙权认识到,“非刘豫州莫可抗曹者,” ⑤不得不做出现让步,同意鼎足三分,发兵拒操,赤壁一战,孙权联***火攻曹操,孙权借荆州于刘备,曹操闻之,“方作书,落笔于地。”⑥蜀伐吴之后,魏吴联合***蜀,诸葛亮夜不能睡,遂派一能言善辩之士出使东吴以联吴抗曹,后吴遣使至蜀,诸葛亮与吴国订立盟约,共约永不相犯,联合抗曹。可以说是诸葛亮出类
注释:①-⑥《资治通鉴?汉记》司马光著?青海人民出版社
拔萃的外交才干使蜀汉***权得以建立并保其安全的。
5.诸葛亮善于发现人才,采纳忠谏,但他又过于自恃,不能集思广益
诸葛亮一生中不仅自己智慧过人,而且善于发现在人才、运用人才,他没有因此自比管仲、乐毅而妒杀人才,他能够清醒认识到,人才者,蜀汉之柱石也,没有一些人才精英,要使蜀汉***权在乱世中立定脚跟,进而北伐中原,统一汉室天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隆中对策”之中,他就为刘备提出了建议,要占尽人和,必须招贤纳士,总揽英雄,使众士归心若水这归海也,历史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刘备正是采纳了诸葛孔明的建议,才能顺利地攻占荆襄四郡后而夺取两川,遂成帝王之资。在行***作战中,诸葛亮也是人尽其才,他知张飞爱喝酒,便令张飞以酒为错误信息,智取城池,并获一员将才严颜。北伐之中,他中姜维之计,便设计收服姜维,使继承其大业,他深信,唯有姜维足有资质继承他的才学和大志。诸葛亮一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边善于利用人才,可以谓人尽其才,物尽其力,这在封建社会里众士相互排斥、打击、妒忌的大背景下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就这一点,亦足以成为他人生又一亮点。然人无完人,诸葛亮在当***期间,也犯过不少错误,以致于北伐失败,克复中原,统一天下的计划成为泡影。他在伐魏之时,自恃其才,不能集思广益,诸葛亮北伐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当时,曹魏之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判魏应亮。魏延进谏,大***须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旅踵西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以弱克强,必须用奇。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虑多决少” ①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大好时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慨也夫!“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及出***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为先锋,而以谡督***在前,与张战于街亭”。②最后街亭失守,为用人之失,他不进兵关中而兵出现祁山,又行动迟缓,使张郃上陇,为战略之失。街亭失守,诸葛亮诛马谡,斩李盛,废黄袭,“天下未定而戳智计之士,”为用街之失,诸葛亮连年动众,师劳民疲,陷于内外交困之境,他北伐失败,加速了蜀汉灭亡,为决策治国之失,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荐一批人才,然终用亲已之贤才,而不取蜀地之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偏狭。
综上所述,诸葛亮虽有过失,但我们也不能对他求全责备,他仍不失为三国一代杰出人才,他因其智慧过人,而被后人喻为智慧之化身,而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更为后人称颂,西晋之陈寿认为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于,优于优略,非其所长,”这是很有根据的,可谓是对诸葛亮之公允的评价。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10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 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治家、思想家、***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韩雪)、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 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事上的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为后世传扬。
2.在治***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讲究为将之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