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诗句10篇

立春诗句篇1

2、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赵彦昭《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3、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曹松《客中立春》

4、举杯相劝醉归去,明日立春还尔期。——成鹫《打春牛歌三阕·其一》

5、隔岁立春先十日,东风已觉到天涯。——金幼孜《立春日朝罢偶赋·其三》

6、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7、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雨》

8、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方回《春前一日还家》

9、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10、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11、笑语东风解冻迟,立春翻在试镫时。——慧霖《庚申正月十三夜立春·其一》

12、绿外浓黄白外红,一屏香锦立春风。——姚勉《花障》

13、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赵彦昭《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14、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曹松《立春日》

立春诗句篇2

2011部分省市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要求同学们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这体现出一种越来越开放的命题新走向。就其内涵而言。命题大致有三种样式:多元式、对立式、综合式。对此,同学们可在一轮复习中多加注意。

多元式诗词鉴赏

考题设问非常笼统,同学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语言:分析总体风格,品味字句锤炼。

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内容:可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可评价诗词中某个词、某句话的用意。

结构:从“起承转合”的角度分析,作者有没有采用铺垫、承接、扣题、点睛等写作手法。

修辞:注意诗歌是否采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而读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风格:可从诗歌是否豪迈,是否婉约,是否绮丽等方面进行品评。

同学们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切不可胶柱鼓瑟,亦不可天马行空。

热身训练1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解析 (1)从语言角度赏析。①这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暮春时节,菜畦里蝶舞蜂狂,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令人欣悦,不落俗套。②字句锤炼很见功夫:首句中的“绿”和“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花落尽”的“尽”字,虚景实写,画出了暮春时节残红遍地的景象。

(2)从写作技巧角度赏析。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题中“春暮”: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春暮”;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诗句反复扣题,使主体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春雨是“虚”: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③这首绝句动静皆备:首句描写春波粼粼、春草芬芳的雨后景象,是静景;次句写“雨里过”的“春色”,是动静:三句写花落无声,是静;四句写蝶舞蜂狂,是动。整首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

(3)从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①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体悟出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②这首诗立意新奇。全诗描写的虽是晚春时景,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花的落尽、春的逝去的惋叹上,而是从平淡无奇的菜畦里生,发出新的诗意,让暮春在堞舞蜂狂的瞬间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份清新令人欣悦,这份敏捷令人叹服。

(4)从意象、意境角度赏析。①首句中“绿池”“芳草”“晴波”组成了一幅暮春美景***,池塘里粼粼春波,倒映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池塘周围芳草嫩绿:次句是说潇潇春雨洗净了天空,也带走了春色,提醒人们,现在是暮春了。②三、四句中的残红、阵蝶,一句一景,三句写的是“落尽”的“残红”,是虚景实写:四句写的是堞舞蜂狂的景象,隐含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的情趣。

对立式诗词鉴赏

在题干中抛出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让同学们选择其中一种立场进行个性化阐述。

这类试题的解答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弄清诗歌大意;第二步,分析内容结构:第三步,把握答题思路,①表明观点,肯定或否定(好或不好),②结合原诗分析印证。

热身训练2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骤雨[宋]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解析 不好。(表明观点)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结合原诗内容分析印证)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综合式诗词鉴赏

与多元式诗词鉴赏不同,这类题型设问不局限于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评价,而是将问题抛向更开放的境地――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解答这类题型,同样是有法可依的。虽答案开放,甚至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思维方法却可通过训练来培养。

第一步,着眼全篇,把握文本内容主旨;第二步,细析题干,依据指向解答问题。

热身训练3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本身说话,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解析 (1)着眼全篇,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全诗以自然景象比喻读书学习中的领悟。作者平时苦思冥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但通过不懈努力和思考,在某一天忽然茅塞顿开。

(2)细析题干,依据指向解答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诗中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读出题目三个方面的要求:①揭示诗中的道理、哲理,或给我们的启发;②在此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即在诗中道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和阐发;③语言要简洁。联系自身实际。

关于本诗蕴含的道理,给同学们提供三种参考意见。

①读书积累是以贯通为归宿,而贯通则以积累为基础,这是人们在读书中需要把握的。分析如下: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揭示哲理,讲的也是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当大江接纳了万溪千流的春水,本来搁浅江中的“蒙冲巨舰”就象鸿毛一样,在一江春水中轻快自在地航行:这里,“江边春水”比喻长期的读书积累,“蒙冲巨舰一毛轻”比喻对事物对问题的突然领悟贯通,

②别做在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分析如下: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不管多少人用力去推,都是枉费力气:可是当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却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

立春诗句篇3

一、巧组结构,触摸诗心

传统“应试”式古诗词教学“为教而教”“为考而教”,渐渐失去了诗的韵味与美感,学生也渐渐失去了读诗,诵诗的兴趣。虽然省时,高效,可是那份宝贵的诗意却消失殆尽。一首诗学完,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是些单个字解释,诗句翻译,写作特色,而最重要的诗句本身却退到了最后,美丽的诗词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为此,我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古诗两首中的《绝句》一文时,基于其浅显易学、清新明丽的特点,大胆改变了古诗文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紧紧围绕“生活交流谈春天――板画展现感春天――词句品悟说春天――出示诗题明诗人――拓展升华诵春天”的主线,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带出这堂课学习的主题。然后直奔中心,学习诗句,再了解诗人、诗题,诗歌的体裁等,最后诵读背诵。课堂上,以老师优美的解说、多层次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把古诗的理解贯穿其中。在这期间,没有生硬的问答,而是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学生走近诗人,感受到诗的意美、情美。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

二、妙用***画,展现诗意

大文豪别林斯基曾说:“诗歌的本质就在这一点,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形象。”经典诗词虽篇幅短小,但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低年段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所限,要真正体会感悟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含英咀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

我觉得将课文插***和简笔画有机结合,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近原作,展现诗意的一种简明实用方法。在学生学习《绝句》一诗时,我将简笔画与插***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如学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时,教师一边娓娓述说:“当春回大地时,小草发芽了,柳树吐绿了,天空变蓝了,太阳露出明媚的笑脸,小河欢快地向前奔跑,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唱……” 一边在黑板上相机板画: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嫩嫩的柳芽,蓝蓝的天空,哗哗向前奔流的小河,在柳树枝头迎着微风欢唱的黄鹂……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情不自禁地说:“哇,春天真美!”风情万种的春天在孩子的眼里、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又如学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时,教师轻轻述说:“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可爱的黄鹂、活泼的白鹭像一只只精灵来到了教室,请翻开课本78页,用你亮亮的眼睛仔细看看,在插***中你还发现哪些景物也很有趣呢?”老师话音刚落,“唰”的一声,教室里小手一下子举得高高的,七嘴八舌说开了――高高耸立的西岭雪山,停泊在门前的小船,静静欣赏景色的诗人……甚至有一个孩子还说出了诗人杜甫住的是草房子,我一听马上相机介绍诗人当时创作此诗的简单背景:时逢战乱,诗人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里忧国忧民,心系时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人与写作背景自然而然地流淌到了孩子们的心里,孩子马上明白了为什么会“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品悟词句,解读诗意

诗歌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能串讲古诗的诗意,而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不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古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情调健康,意境开阔,形象鲜明,脍炙人口。这其中都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引导审美的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

一方面,我紧扣诗中的重点字词“鸣、上、窗含、门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体会诗人炼字谴词的技巧。另一方面,采用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产生美感。只有让学生在读了诗的大意后,才能带领他们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引入美的情境,使其在感知美的表象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经典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中,我从形象性切入,充分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由色彩、线条所构成的隽永画面。后两句“千秋雪”和“万里船”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写景,极富诗情画意。这些都能使学生通过画面形象去获得美的享受。与此同时,我还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精妙。

四、想象留白,延续诗意

学完诗句后,我告诉孩子们“其实,人间处处有春天,美丽的春景何止一处。出示另一首《绝句》以及咏春佳句,请生边听边想,再全班交流一下我心中的春天。”孩子们踊跃发言,纷彩异呈――

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男孩子说:“我心中的春天是彩色的。花儿红红的,草儿绿绿的,一只只燕子从北方飞回来。我还会一些春天的四字词,比如:春回大地、鸟语花香、柳绿花红、冰雪融化……我心中的春天多美啊!”

小班长吴泳蓝联想到了春游:“我心中的春天是快乐的!尤其是春游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玩海盗船,太刺激啦!从高到下的时候,我只觉得肚子很痒,但是同学陈炜琳他们就会啊啊叫,缩成一团。这时,我觉得自己非常勇敢。这次春游真有趣!”

小女孩梁嘉晴心地善良,她告诉大家:“我心中的春天非常快乐。因为春天的鲜花美丽极了,所以我想象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都是好朋友。春风一吹,鲜花摇啊摇,好像它们在手拉手歌唱,快乐极了。”

立春诗句篇4

海子生于安庆怀宁,与我的老家安庆太湖属邻县。不过这些年,我未去过海子墓祭奠,也没有写过文字纪念他,更很少与人开口谈起他。西川编的那本黑封皮《海子诗全编》,一直静静地立在我的书架上,像一座纪念碑,这十多年来,我甚至很少翻开它。我期望书房中永远立着这座纪念碑,别人能拿走我其他的书,这本一定要留下。一位喜爱海子的诗人多次向我借阅,我都说找不到了。怎么可能找不到?它会一直立在那里,它会一直用它肃穆的黑色提醒我,我曾有过一份怎样的青春时光。

清晨,我重新翻开《海子诗全编》,只是看了几眼其中的字句,泪水却像当年一样盈满眼眶。我的泪水已变得浑浊,这些字句依然如此纯净,透出青春热血才有的神圣气息。这是诗歌的力量,海子的生命其实一直保存在这些圣洁的字句中。它的音韵是海子的眼神,它的节奏是海子的呼吸,它的意义是海子的头脑,这些分行的文字早已替代了海子青春闪光的肉体。诗人永远在他的诗中活着,所以诗人才会渴望在夜里死去。对这个时代来说,诗才是一生过错,诗才是悲欢离合。

我们都碰见过那个埋他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是埋他的人。我们埋葬海子,只是为了顺手埋掉我们自己纯粹而神圣的青春。他像强烈的日光,像打在诗人身上的鞭子和血。只有诵读他的诗歌,我才能发现自己的血液里满是杂质,让我羞愧的杂质,它们肯定不属于诗和诗人。虽然这也是成长,却成长得如此惨痛和决绝。这么多年来,海子已成了很多诗人不愿面对的伤口,那是他们自己青春的伤口,也是他们自己诗歌的伤口。

海子离世时,我还在念大学,那时没有网络,他离世的消息却传得飞快。我记得那是我最孤独、也最痴迷于诗歌写作的时光,那时我坚信雪莱所说,诗人是世间未被公认的立法者。我已忘记如何得知了他去世的消息,只记得四处搜罗他生前发表的诗作来读,很快就被那些纯粹的字句震动。不久,南京诗人周俊编的《海子骆一禾诗选》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只要遇见熟悉的朋友,我就会为他们诵读书中的短诗。很多朋友从不读诗,但无一例外都会为海子的诗而动容,常有人听得眼眶发红。我觉得这些诗句仿佛是我自己写的,他们的感动也让我陶醉。这种狂热持续了几年,直到我远离故乡,去了广东。

《海子诗全编》出版时,我已回到故乡埋头写诗多年,一连数月,再次沉浸于海子诗中。这些诗,让我清晰了诗人在世间的意义。诗人,或者成为人类纯真天性的继承者,或者成为它的捍卫者。海子无疑是一位继承者,这使他的诗如此与众不同,像从人类纯真的天性中自然喷涌而出的,他的声调、他的语言和精神状态,都恰好与这种天性吻合在了一起。所以他的诗句发乎天然,却又无比精确,使现代汉语中的纯真与良善,在人间重新找到了它的代言人。海子的诗,就是海子自己,就是青春本身。这是独一无二的海子,也是现代汉语发展到今天,唯一形象完整的诗人。而我们却在成长过程中就被损坏了,在他的诗歌面前,在他自足的生命和精神面前,永远只是一个仆人。

这种纯真天性,注定海子要在青春时代就早早地逝去。他永远青春的形象,和他诗歌圣洁的形象,就这样完美地凝为了一体。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活着一个诗人,每个人的青春血液中都涌动着一个诗人,海子为今天中国人保存的,正是这样一个珍贵的标本。

立春诗句篇5

[关键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艺术手法

“春江花月夜”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为陈后主所创,乃乐府旧题,隋炀帝杨广有两首同题五言短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仍为乐府旧题,但他将五言短诗发展为七言长篇歌行;尽管依旧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已经摆脱宫体诗的藩篱,洗尽艳情诗的绮罗脂粉气息,借月怀人,极写相思离别之苦的同时,还有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探求。因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闻一多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

一、构思巧妙,紧扣题目

题目为《春江花月夜》,全诗构思巧妙,紧扣题目。据统计,整首诗中春、江、花、月、夜这几个字的出现次数如下所示:

可见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逐层展开,又以月贯穿。而且对“月”的描写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首句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写天边初出的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写升至中天――天上的月亮,“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是写天边的斜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写的是摇荡在江树之间的落月。如此,初月――空中的月――斜月――落月,以月亮的起落这条弧线串起全诗,构思极为巧妙。

二、章法整齐而有变化

《春江花月夜》基本上是四句为一个韵群,但又不拘泥于此,章法整齐而有变化。开头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偶数句的“生”字和“明”字押同一个韵,接下来四句诗中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霰”和“见”韵同。之后几句的末字“轮”、“人”、“似”、“水”不按此规律。而之后的余文又全是四句为一个韵群,“愁”和“楼”、“台”和“来”、“君”和“文”、“家”和“斜”、“路”和“树”。整首诗以四句为一个韵群为主,但又略有变化,显得整齐而不呆板。

三、情、理、景的交融

全诗按照写景、叙理、传情可分为三个层次。“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景的描绘。宁静的夜晚,江水与岸齐平,烟波浩渺,一轮明月浴水而出,挂在广袤的天空中,如水的月光与澄澈的江水交相辉映,意境华美清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对宇宙奥妙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江月年年相似,是无限的是永恒的,但人生呢?是多么的有限和短暂。在这无限永恒的宇宙之间,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和无助。但诗人略有伤感却不颓废,充满了对人生的深情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2]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对传统游子思妇感情的抒发。诗中抓住“妆镜台”、“落花”、“捣衣砧”等典型意象将思妇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男人之悲在于英雄失路,女人之悲在于美人迟暮。因为时代的原因,古代的女子不像现代的女性可以通过工作来自立,她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所以对她们来说美貌似乎就成为找到如意郎君维持婚姻极为关键的筹码,青春对她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也就成为必备的功课。泛黄的铜镜映照着如花的容颜,镜外的精致之美,而镜内呈现出另一种朦胧之美,两美相映。自古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然而,那个“悦己之人”或为前程或因远游不在眼前呢?镜中的人儿就平添一份愁思,独依妆镜台望月怀人,相思之情溢于双眸。韶华在无声中逝去,唯美但略显凄苦。“落花”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往往也象征着青春不在,意蕴哀婉,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林黛玉《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对红花凋零惋惜的同时也是对韶华易逝的哀叹。

然而景、理、情三者又不是完全***的,而是交融在一起。场面阔大、气势恢宏的景致描写给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营造了一个明丽悠远、空明宁静的意境,也给思妇感情的抒发提供了一个华美清新的背景;对月怀人、思索宇宙人生,使得整首诗既有细腻的情味,又有深邃的理趣。以月为线索,以情为中心、又融入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恐怕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四、语言风格

《春江花月夜》摒弃了宫体诗的绮靡,具有民歌清新明丽的特点。王运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3]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反复吟唱,“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用到了顶真写法,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优美流畅。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唐诗全集・唐诗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2:21.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1.

立春诗句篇6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说是绝妙之笔。

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示.正如宋代张?颉读⒋号汲伞肥?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云:

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

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的。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间为春秋。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就可以流传万古了。诗中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鱼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虽说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艳阳晴空。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特别是春末夏初的时候,江南气候更是阴晴不定。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阖闾"即苏州城,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所建。诗中"春寒阴复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气的特点。这是冷暖气流在江南地区互相对峙的结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节,正如汪藻《春日》诗云: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有鸡叫,但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

春雨潇潇,春意盎然。诗人们曾对春雨起了许多雅号。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总是和春花联在一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人夜而不寐,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从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写出春雨杏花之间的讯息。

春天雨水充沛,对春耕春种大有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冬耕之后,土?袄镎?彼??怀〈河曜倘蟠蟮兀??终嫦蠡平鹨谎??蟆6鸥υ凇洞阂瓜灿辍分幸魉械溃骸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里,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仿佛很知时节,适时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抓紧这个宝贵时节,备耕积肥,耕翻土地。李绅《古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获季节。

多雾也是春天天气的一个特点。唐代书法家张旭《山行留客》描写道: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为云雾水气很大,即使晴天也会把衣服沾湿。

春季在江南地区气旋很多,雷雨经常发生在内陆地区,而且雷雨出现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闻雷》就写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正月雷声始动,这雷声惊醒了蛰伏中昆虫。当然,这雷声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虫类也并不是真正被雷声所惊醒。不过,惊蛰前后不谋而合地出现春雷却是事实。春雷多是热雷雨,入春以后,气温回升,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了,云中有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导致雷电现象产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多种多样,春光处处不一样。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较均匀,有明显的春和、夏热、秋爽、冬寒的四时变化。但是在云贵高原,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华南无冬区时里,春季没有起点,秋季没有终点,并且干湿季节明显。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作《二月榕叶》诗云: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意思是说,二月是中原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的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不解,这是春天还是秋天。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立春诗句篇7

山黛似眉,水横如睛。山之秀美,水之灵动成为江南特有景致,而在人杰地灵的宣城更尽显无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正是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之下而闻名遐迩,但不为众人所知的《春日登敬亭山绝顶》也同样值得我们把玩咀嚼。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诗歌开头描述了作者登上敬亭山顶的感受,“一快登临意”中一个“快”字既能展现作者轻盈的步伐和快捷的身影,也可以探视出作者登山过程中的快意;“盘回踏数峰”一句亦能感受作者在游历敬亭山数峰之后淋漓的畅快之感,与前句中的“快”一脉相承。敬亭山现在看似面积不大,但在古代时涵括大小山峰60座,其中一峰、敬峰、翠云峰为三大主峰,作者所言“数峰”即于此。山中各峰之间迂回曲折,萦绕回环;山间探幽寻胜,觅壑求涧,踏过数峰之后绕荡耳畔的天籁声响,显现出作者漫步山中胜景中,如杜甫的凌绝顶而览众山的那般喜悦豪迈之情。因此诗歌开篇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露尖都石骨”一句中,“露尖”本是草木萌芽状态,但该句之“尖”则形象写出了山峰之石嶙峋怪异、复迭林立的模样。古人云:“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山无石不奇。”同样,穿梭于敬亭山中,如没有山石相随,那么敬亭山的奇丽险峻之美则荡然无存。“石骨”中一“骨”字则展现出山石突兀坚硬之状,宋代王炎在《游砚山》诗中曾咏叹“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两者相较,王炎之句展现“水无石不清”,方蔼之句体现“山无石不奇”,但两句中的“石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烘托本人所游山峰的奇秀之美而叹。“僻径但樵踪”一句中“僻径”一词,让我们感知的是逶迤的山路旁无过多喧嚣嘈杂之声,只有大自然的那份幽深的静谧。“但”有“只是”之意,微笔一转,如此奇险幽美的山中美景无人欣赏,只有打柴回来的樵夫身影,看似作者心中存有稍许遗憾之情,但实则感受到作者独自享受春日的那份闲适和惬意,而绝无柳宗元笔下“万径人踪灭”的孤寒清冷。

颈联“万灶腾烟海,双溪走玉龙”一句堪称本诗写景妙句。此时作者已临绝顶,胸襟甫荡,明媚的春日,骀荡的春风,让作者完全沉浸在这片美景中。登高望远,俯瞰山水,山中秀景尽收眼底。作者此时用“万灶”,却未使用“万家”,“万家”相联之多是“灯火”,跟“烟海”不对应;而“万灶”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能让读者想象众多农户人家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让人眼前浮现一幅祥和宁静的乡村田园***。此时烟雾弥漫在“双溪”之上,顿有烟波浩渺、水天相接之感,“腾”则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岚朦霭漫、直干云霄的山中奇景。“双溪”主要是“宛溪”和“句溪”两条河流。李白曾写“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一句,展现了那时宛溪河深远澄澈的特点;句溪因溪形似草书“句”字而得名,古人有云:“倒影句溪供览眺,波光四面焕玲珑”,形象地写出句溪的清透恬美。作者此时凌绝顶而俯瞰双溪,双溪像双龙盘卧旋绕,游弋江中。幽壑之潜蛟立显江面,足可知晓江水之深,让作者沉浸其中而驻足欣赏。此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山下美景形象显露凸现,让人感觉敬亭山景色摇曳多姿,烁烁生辉。

尾联“山腰藏古寺,春老翠云松”一句中若隐若现的山林间古寺,更加增添了敬亭山的古韵神秘。而一“藏”字则运用拟人修辞,将古寺位居敬亭山繁茂之景中的状态十足显现。作者此句应是想到宋徽宗赵佶的那幅“深山藏古寺”获得头名的招考***:崇山峻岭清泉飞流直下中,那位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画面虽无古寺,但“深山”“古”“寺”全部蕴含其中。这种含蓄蕴藉的诗意美在刘方蔼的“山腰藏古寺”里也体现出,正是因为“藏”更能显现周围草木的郁葱之貌,也与后句相呼应。后句中“春老”点明了暮春时令,这本是千花百草凋谢衰褪之时,但山中的松树却愈显苍翠劲绿。松树这种植物最大的特性,是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永葆生机,散发绿意。因此,即使是晚春时节,作者登上山顶还是感到扑面的沁心自然气息。

整首诗重在描述登高所见之景,处处洋溢着作者登上山顶后的美妙心境。心境,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染上某种色彩的、比较持久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首诗从情感来看,应该包含着作者三种心境:

诗人热爱自然、行“乐”其中的愉快心境。作为宣城人,敬亭山应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诗山。作者生活在清代年间,领略了谢眺、李白、刘禹锡、韩愈等著名诗人登临敬亭山后的诗作,不禁诗兴大发而创作此诗。作者眼中的林立山峰、嶙峋怪石以及朦烟清溪、苍松翠柏,都染上诗人对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色彩。而这些秀山奇景,实际上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这在文艺心理学上被称为是作者的创作显动机。这种动机是作者创作的本能意识,不是为写山而写山,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促发和刺激之下,让原本山中无生命的物象,经过反复的观赏体验,从而形成作者心中诗歌的内形式——审美意象。诗人穿梭其中,快乐美好心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喜爱幽远、行“静”其中的淡雅心境。山中之乐,除有美景胜地的一路拾掇,自然也有景中沉淀的自我心境。“僻径但樵踪”一句,看似不经意的点染,实则是作者心灵的净化。作者在雍正年间举进士,并历任礼部户科给事中,湖北按察使。一路的官场奔波,让作者已有些许的疲倦之意;这些喧嚣嘈杂让作者在游玩敬亭山时顿有心灵的安静栖息。面对刚刚徜徉的幽僻山径,已不见若市的门庭造访者,亦不见繁芜的事务扰心者。这种清幽僻远的意境,使作者展现的官宦生涯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凸显和强化,也正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日常主体情感的流泻,让作品留下“空白”和“未定”的空间。这也需要读者主动参与、不断涵咏才能领略其中的物外之意和象外之境。

诗人独爱高洁、行“正”其中的泊利心境。文艺作品需对人的精神心理有一定感化、激化和净化作用,从而塑造完美的人物个性。因此,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个人志向、内在情感对于阅读主体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教育意义。据史书资料调查,刘方蔼在为官治***期间,廉洁从***,清正为官,而且每到一处做官都有惠***,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这样本诗结尾中的那棵翠松寓意也就不言而喻。松树自古至今都拥有苍劲、正直和坚强的品性,无论是杜荀鹤笔下的“直待凌云始道高”的小松,还是陆惠心笔下“须知傲雪凌霜质”的劲松,让我们知晓它们在严寒里,在酷暑中,总是宠辱不惊地从容屹立在繁花绿叶中。这种孤傲清高的高洁品性,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水是墨画,山是诗歌。作者徜徉于敬亭山水间,听一涧清溪,观一片流云,抚一棵虬松,让人埋醉于青山滴翠,诗情画意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异于“相看两不厌”的别样敬亭美。

附原诗:

春日登敬亭山绝顶

刘方蔼

一快登临意,盘回踏数峰。

露尖都石骨,僻径但樵踪。

万灶腾烟海,双溪走玉龙。

立春诗句篇8

[关键词]古典诗词 阅读鉴赏能力 培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分量。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了相关规定和要求。因此,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赋予每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每位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怎样培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立足于形象,把握住意境

诗歌的形象,就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虚构所创造出来的负载着一定的思想情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画。鉴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和判断其隐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的意境,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景,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真实、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我们由此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和那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的马上“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他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的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飘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

二、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含英咀华,揣摩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怀。如北宋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 “老夫”一词折射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出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苏轼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绩,为百姓所拥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一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虽遭受打击仍不失一颗爱国心,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境界全出,如果去了“闹”字则平淡无奇。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全诗顿然改观,如果去掉则无甚稀奇之处。因为它的表现力最强,在诗中传情达意最为活跃。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题目里的“喜”字,它烛照全诗,使全诗呈现出一片亮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中的“绿”字,色彩鲜明,储满诗意,让人自然联想到江南的明丽春色和盎然生机。孟浩然《临洞庭送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诗人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与诗的主旨吻合。

立春诗句篇9

既然要读美人诗,我们就简单介绍诗里的这位美人儿。由于拥有非凡的身世和美貌,《硕人》篇中的女主角不同于《诗经》中的其他女子,她在历史上曾深深刻下过自己的名字,她姓姜名庄,史称庄姜。当然,如果你读过《左传》也许会很快反应到,春秋时候有好多“庄姜”吧,这里这位是哪一个呢?这其实很有趣,它涉及了一个春秋时期女孩儿取名的问题,这问题有时会给一些初学春秋的同好造成困扰,因为重复率实在太高。我们知道,春秋时姜姓贵族是西周***元勋姜子牙的后代,自西周之初起为巩固亲缘统治,姬姓与姜姓两大贵族间就保持着极为紧密的姻亲关系,这一传统模式一直延续到春秋。我们翻看春秋史会发现,齐国姜姓是君夫人的最主要“出口国”,晋、鲁、卫等国各代君夫人中都不乏姜姓女子。这就给读者造成困扰了,因为当时的女子不叫庄就叫文、要么叫武、顶多再加个哀,所以很多个庄姜、文姜、武姜、哀姜就层出不穷了,春秋的历史也就因着这些个同姓姜的女子平添了一抹专属于女性的绚丽色彩。当然,若是定要在这些春秋姜姓美人儿中选出个魁首来,《硕人》中的这个庄姜恐怕是当仁不让的,因为她美得让几千年之后的我们依旧很感动。我们现在就来读《硕人》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什么叫“硕人”?硕人就是丰满高大的人,颀是修长的意思,硕人其颀就是这个美人儿很高大修长,美人儿指的是庄姜。这儿有个《诗经》审美观的问题,《邶风·简兮》中有“硕人俣俣,公庭万舞”,《卫风·考槃》有“考槃在阿,硕人之薖”,《陈风·泽陂》中有“有美一人,硕大且卷”,《齐风·猗嗟》有“猗嗟昌兮,颀而长兮”,可见在《诗经》时代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男女皆以高大修长为美的审美趋向,这种审美趋向在《诗经》中的表达是一以贯之的。

接着看第一章中的后五句,这五句诗体式相近、写法单一、纯用赋体,读来却实在是精彩,因为它不像诗、它像是此女的小传,几个短句就能将女子的身世勾勒出来,而且还带着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个震撼的地方就在这姑娘实在太金贵了,她爸是齐庄公,她老公是卫庄公,她同母哥哥是齐国太子得臣、就是后来的齐僖公,她的姊妹分别嫁给了邢国和谭国国君做妻子,这位年轻贵妇人的身世实在羡煞众人。那她本人又长成个什么样子呢?

这下面就是最出名的那段描写了,她长得实在太好了,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第二章的这前五句的精细描摹是很见功力的,很有些像唐代人工笔细描出来的仕女***,极妩媚、极古典。短短二十字,一幅精雕细琢过的美人儿***就这么铺展在我们眼前了。其实写到这儿,美人儿就已经是位无懈可击的美人儿了,但这时候的美人儿还不够倾国倾国、还不够艳冠古今,于是就有了最后两句,惊心动魄的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什么?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精妙绝伦都不足以概括它。如果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几句看作仕女***中精细的工笔部分,那这两句就是最后上的那一点颜色,颜色很淡却能立竿见影,美人儿形象立马就活色生香了、就跃然纸上了。乖巧的笑颜现出两个酒窝儿,秀丽的双眸顾盼生波,这位轰动了几千载、感动了几千载的美人儿就这么施施然走到我们眼前了。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个孔老夫子和弟子子夏说诗的故事很值得一讲,因为这里涉及了个哲学的问题。说有次子夏问老师,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说这么个天生丽质的女孩子呀,不用涂脂抹粉、不用打扮就很绚丽了,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说绘画要有好底子,只有在洁白的画纸上才能画出美人儿来。注意这后面子夏反问了一句很精彩的话,他问:“礼后乎?”既然绘画要先有好底子,那么我们人类有礼,会磕头作揖、迎来送往,也是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好底子吧?

我们接着来把《硕人》篇读完。美人儿身材高挑,停车休息在城郊;驾车的四匹雄马高大健壮,马嚼旁缠绕的红绸盛美隆重,彩色的雉毛装饰过的轿车载着出嫁的新娘;大臣们该早点退朝吧,不要叫国君太操劳。黄河水浩荡澎湃,向北奔流哗哗作响;撒开鱼网呼呼然,鲤鱼、鳝鱼活泼跳躍;芦苇荻花高扬生长,陪嫁的姑娘高大秀美,随嫁的小伙子威武雄壮。相较之下这后两章就显得有些后继乏力、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但这两章中也有个地方很有趣,就是“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这句,这是句打趣儿的话。严正庄重的国君大婚典礼过程中,突然来了这么句谐语,可谓谐趣横生呀!朱熹在《诗集传》中还特意将这句话关怀了一番,他说“此言庄姜自齐来嫁,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事,不得与夫人相亲”。钱钟书的《管锥编》还特地引了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和李商隐《富平少侯》“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两句来阐释这一句。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白、李诗中主要的立足点是讽刺,但《诗经》这里不是,这里的百姓是真心实意希望自己的国君和君夫人能琴瑟和谐的。可惜的是,这样一段充满着美好祝福的婚姻不但没能以幸福收场,甚至还给卫国带来了一场后果惨重的内乱。

立春诗句篇10

作者王湾在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后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优美的山水美景深深倾倒,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山水的优秀诗篇,但不知因何原因,王湾留存于今的诗作很少,现存诗仅有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王湾的诗歌深受当时吴中诗人诗风的影响,有着清新隽秀的飘逸之美,而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体现了他的这一诗风。

在首联中,“客路”“行舟”两个词语点出作者身份,是一位身在异乡的羁旅客,于是,有人就揣度此时的诗人会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难道仅仅凭借这两个词语就能意会出作者因思念家乡而产生愁苦的情绪吗?如果这样分析,那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且看一两句的后面三个字各写的是什么:“青山外”“绿水前”。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乘舟而行来到北固山下,所到之地是一个有着青山绿水的所在。他为什么停船?是因为眼前所见之景吸引了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遣词造句中,是很珍惜用词的。他会用最恰当的词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表现出来。如果诗人的本意是要流露思乡的愁苦之情,它会选择一些更能表达他愁苦之情的意象。“青山”“绿水”,这些亮丽悦目的景致是足以让诗人产生喜悦之情的,也符合王湾清新隽秀的诗风。

而在颔联部分,作者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了春季到来,潮水上涨,漫上了堤岸,使河面更加宽阔。春风柔柔地吹拂着,使船帆高高地悬挂着的景致。这是身处船上的诗人所见之景。在读到“潮平两岸阔”一句时,我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两句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所写的,都是春水上涨,使人眼界开阔,内心顿生旷达之感。而“风正一帆悬”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恬适自在的心情。悲伤之情,我想是无从而来的。

而最为有名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诗人的所见所感。见到的是夜晚还没有消尽的时候,朝阳却从海边喷薄欲出;感觉到的是此时春天已经冲破了严冬的束缚,迫不及待地从旧年中走出,焕发着勃勃生机。“生”和“入”形象地把“海日”“残夜”和“江春”“旧年”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日和江春那种动态的活跃之美。而这种时序的更替和新旧年交接的形象化描写,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欣喜之感。往往人们在分析此诗的过程中,会从“残夜”和“旧年”这两个带有贬义的凄凉色彩的词语入手,而没有从全诗的感彩整体分析。想当然地认为羁旅在外的诗人在面对时序更替的时候,生发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和后面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联系在一起,更加认为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此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我认为,此种理解是片面的。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如果此诗是写乡愁,作者在前四句里所做的铺垫是否太长了,直接写自己的乡愁多好、多直接。如果我们耐心品味,对这两句诗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两句诗还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而这种人生感悟的获得,会使诗人更加留恋江南,更加喜爱初春时的江南风景。即使是身处异乡,但见到此种景致,定会使他萌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此时的诗人刚刚中进士,又赶上历史上文人最有希望的开元盛世时期,诗人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人离家在外,这时的诗人,是没有时间来思乡的。

《河岳英灵集》中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张说在任宰相的时候,曾亲笔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题于***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试想,哪一个朝中要员会把写满思乡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悬在居所里,弄得自己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句诗能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流露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这些要素才会让张丞相把这两句诗悬挂于***事堂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立春诗句10篇

学习

传染病应急演练总结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传染病应急演练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对传染病应急预案演练的感想,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演练。1.负责***病毒***情处理的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结束后点评。2.负责组织开展院内感染控制、消毒以及***情上报工作。3.负

学习

落户申请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落户申请书,内容包括落户申请怎么写范例6篇,落户申请书格式范文模板。2、在户口迁入贵司集体户期间,接受并遵守贵司有关集体户口的管理规定,积极协助和配合贵司做好相关工作。3、本人承诺,具备落户条件后,会及时将户口迁出贵司

学习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劳保用品管理制度优秀7篇,公司劳保用品发放规章制度。3、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严重污染无法继续使用时,经审批可以“以旧换新”。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岗员工。三、职责权限1、安环科

学习

年报工作汇报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年报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年报工作总结及举措,关于年报情况汇报。我镇村级关工委组织是2013年初重新组建的,由于时间短,人员素质较好,现均能胜任工作,未作调整。村级常务副主任中:“五老”占12名,29个村级常务副主任,均为村干部(两委成

学习

寻物启事怎么写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寻物启事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手机丢了怎么写寻物启事,寻物启事怎么写范文简单的。一、浏览课文发现故事写文章,首先要搞清写什么。这次习作,课本已有了明确的提示和要求,即: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这里需

学习

珍惜生命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珍惜生命10篇,内容包括珍惜生命感悟短文,珍惜生命感悟一百字。

学习

赞美老师的作文10篇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老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赞美老师的作文300字,赞美老师的优秀作文大全。赞美老师的英语作文二MyEnglishteatherisMrXu,hisEnglishnameisMartin.HisEnglishisverygood.Andhealwayswearsapairofglasses

学习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诸葛亮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诸葛亮的八个经典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最出色故事。蜀国兴盛后,南中地区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攻心为主,七次捉放孟获,

学习

小学升初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升初中10篇,内容包括小学升初中感言怎么说,小学升初中的题和答案。马女士家住北京西城,女儿是西城某小学学生。在今年“小升初”之前,马女士从未为女儿的学习操过心。六年了,孩子年年成绩全优,连续“三好”,还被授予了

学习

经济发展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发展论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论文关键字,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论文。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

学习

专业英语教学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理论专业词汇,专业英语学习与教学。1专业英语及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1.1专业英语的发展及专业英语课程特点1)专业英语及其发展。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

学习

证婚人证婚词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证婚人证婚词10篇,内容包括证婚人证婚词范本,女方证婚人证婚词简短大气。在这秋高气爽、温馨祥和的时刻,我受这对新人的重托,担任苗海庆先生和杨蕾蕾小姐结婚的证婚人,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为这对新人致证婚词,感到非常

学习

现代房屋建筑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房屋建筑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房屋建筑论文题目大全,房屋建筑论文摘要。2.1加强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是一种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其他矿物混合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材料不仅原料丰富、价格

学习

英语寓言故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寓言故事10篇,内容包括英语寓言小故事,英语寓言故事题目大全。教学有法,然而教无定法。而英语教学中注重改革创新,积极采用寓言故事教学法,带领学生学习有趣的寓言故事,从中巩固单词和语法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终促进学

学习

单相思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单相思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单相思的唯美诗句,一厢情愿单相思的诗句。《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

学习

关于教师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教师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教师的诗10行,关于教师的诗句古诗学生版。(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2、赞美老师的名言:(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有关的诗句摘抄,国庆节诗句大全最新178句。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习

写景的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写景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写景的诗句古诗,江边写景的诗句。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

学习

伤感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伤感诗句10篇,内容包括伤感类诗句,伤感诗词精选欣赏。3、爱久了,成了一种习惯;痛久了,成了一道刻痕;恨久了,成了一种负担。4、快乐与忧伤,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依然能感受到的那份真实与感动、虚伪与悲伤。5、很久,忘了怎么说爱,可心里

学习

陆游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陆游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陆游诗词大全十首,陆游诗词大全100句。尽管陆游本人也认为词难登大雅之堂,他在《长短句序》中说的清楚明白:“予少时汨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尤不能止。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

学习

诗情画意的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诗情画意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诗情画意韵味十足的诗句,诗情画意的诗句唯美。2.菊花开了。秋天到了,一朵朵菊花开满了整个花园,它们纷纷张开双臂拥抱太阳。3.黄叶飘落。一阵微风吹来,风儿拂过树梢,满树的黄叶纷纷飘落。在生命的最

学习

有关夏天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夏天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形容夏天热情的诗句,有关夏天的诗句100句。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5、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6、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