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1篇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学习。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完善中心组学习计划,每月集中班子成员1次重点学习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一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统计法律法规、依法行***等相关知识,学习统计业务和经济普查知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治教育,提高综合业务综合能力和执行能力。二是坚持民主科学决策。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报备制度,在制定实施决策和处理重大问题过程中充分尊重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凡涉及到人员调配、资金使用、评优评先等重要事件上,严格遵守集体研究制度。三是落实***风廉***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贯彻意见,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做好廉***风险排查,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确保***风廉***建设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一在县级方面。2015年,县委成立县统计局***组,配备***组成员,调整行***主要领导,进一步强化班子力量;全面支持和鼓励在职干部参与学历教育及职称考试,参加本科学历提升学习6人,参加统计专业技术称职考试8人,获得初级统计师职称4人,统计从业资格证书5人。二在乡级方面。完善乡级统计垂直管理模式,壮大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下半年列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5人,县基层调查中心14个编制已全部到位。三在部门、企业方面,定期召开部门统计、企业统计联席或座谈会,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做好统计工作指导。
三、切实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一是加强人事***策法规的学习。及时贯彻将上级劳动人事部门有关会议、文件和***策精神,认真做好组织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制定统计系统培训计划,采取内部轮讲和邀请市局业务骨干授课的形式,举办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法制建设、人口抽样等业务培训各1期,积极开展县级统计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组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58人,继续再教育45人,不断促进统计从业人员知识更新。三是注重写作能力培养。举办统计信息写作培训班1期,将统计分析和统计信息任务数分解给每位专业人员,2015年共完成各类统计信息50条(次),被有关宣传载体采用40条(次),编辑统计分析32篇,调研报告5篇。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2篇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加强***治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前提,是保持奋发有和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动力源泉。一年来,本人积极参加街***工委组织的每一次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同时,还不断强化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利用工作之余,坚持每天读***报、***刊,经常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治理论,提高自己的***策水平,通过学习活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遵纪守法,依法行***,自觉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统计工作是被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约束的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依法行***、依法统计,是对整个统计工作的要求。一直以来,坚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当作规范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带领统计队伍自觉做到依法统计。首先,带头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结合工作实践,使自己在平常工作中、不说外行话。其次,把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当作重要职责,重视抓好统计法律法规的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
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09年,在工作上坚持“事事保持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决不懈怠”的工作准则。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中着眼于为**街街域经济服务的目标,团结带领全科室人员在圆满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和年度统计工作任务的同时,努力在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规范化建设下功夫。
(二)坚持求真务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真实与否,不仅影响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影响***府的公信力。我们始终把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审核监控,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数据评估方法体系,加强了统计数据质量综合整治。加大了统计***检查力度,不出不负责任的数据,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维护统计信誉。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2009年6月根据市统计局抽样,我街东盈园居委会被抽为**区样本单位接受普查工作验收。市、区统计局一行10人和我街人员一起分成三个小组,验收从普查摸底填报开始到正式填报阶段的全部数据。通过近一周的调查,我街摸底阶段工作和正式填报数据完全符合市、区统计局要求。
(三)规范资料,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和台帐制度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3篇
一、全面部署做好防***工作
面对来势汹汹的***情,XX社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xx社区防控新型***病毒肺炎***情工作指挥部,制定新***肺炎***情防控应急工作方案,全体工作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全员返岗,坚守工作岗位。社区工作人员为确保居民的安全和健康,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落户排查了重点对象一百五十多户,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累计派发***情防控宣传资料两万多份。一百多名***员投身***情防控一线,在社区防***点站岗测温,积极协助社区开展***情防控工作。
二、切实完成宅基地建设工作。
新年伊始,三个小组等待建设的房屋约280间。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推进落实相关工作,至今新基小组宅基地平移后全部房屋的报建手续已基本完成,且大部份房屋已经建成验收。新地小组宅基地的道路、水、电等配套亦已相继完工,大部份业主股东已经办理好报批手续并动工建设,现时宅基地工地现场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吉安小组的南岸宅基地的水、电安装已经安装完工,北岸宅基地已完成填土工程,道路、水、电工程也进入招标阶段。
三、夯实基层***务基础,提升***建质效
今年按照上级要求,我严格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我社区***建工作,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管理***费收缴工作。坚持发展***员预审制、公示制,严格把关***员入口。今年,发展预备***员1名,转正2名预备***员,培养积极分子3名。
我社区***更以积极态度探索以***建引领的住宅小区治理新模式。2020年,我社区为落实落实***员楼长制,聘任了9名***员楼长,以***员楼长为纽带,为小区提供服务,增强小区凝聚力。7月份,锦绣一村小区***支部更被评为“佛山模范***支部”。
为进一步做好顺德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员和***组织到社区“双报到”工作,有一百八十多名在职***员到XX社区报到。人口普查期间,xx名在职***员到社区协助普查工作。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不断强化***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XX社区***组织开展了春节慰问、关爱残疾人慰问、端午长者慰问、七一年老***员慰问、退伍***人慰问、中秋节慰问、重阳节敬老活动等一系列社区慰问活动,把***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员群众手中。
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中,严格落实***员领导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做好接访群众、走访群众、走访企业、落户慰问困难群众等工作,直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科学管用,密切了***群干群关系,切实为民排忧解难,积极化解矛盾,理顺各种关系,确保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人事统计 医院管理
一、医院人事统计工作的作用
1.提供基础数据,便于领导管理决策。人事统计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医院的人事情况,为预测医院的发展、判断医院竞争力提供基础数据,为领导决策和制订规划提供了必要服务。领导根据统计信息,就能掌握规模、职工结构、学科优劣以及与兄弟医院的对比等情况,也是检查医院各项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情况的重要途径。
2.掌握人才状况,便于结构调整。人事统计可以提供医院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各学科技术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等情况。通过人事统计的分析可以调整各学科用人计划、专业设置,通过对临床专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工资收入及总数的统计分析,加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3.通过分析,及时检查改进。人事统计过程实际上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不仅是体现一些直观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数字内在联系和变化,通过整理分析医院的发展趋势,设计今后的工作,规划未来。通过对医疗人员工作量、科研成果的统计,对医疗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检查和改进工作。
二、现阶段人事统计工作的不足
1.重视不够。认为统计的任务就是完成报表,统计数据资料只是人员的状态、规模在数量上的变化,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分析较少,对工作指导性不够,无法支持统计资料利用分析的开展。
2.手段落后。医院人事统计工作基本上仍然是以手工统计为主,通过计算机单机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生成上报文件,对计算机的应用停留在报表处理阶段,对统计信息的管理还没有摆脱手工处理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信息共享性差的问题。
3.专业人员缺乏。从事医院人事统计工作的都不是专职统计员,由负责医院人事或工资工作的人员进行兼职统计。虽然熟悉医院人事工作业务,但未参加过统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岗位培训,对统计学的理论知识、统计的方法和手段掌握不够。
三、加强人事统计工作的措施
1.加大数据信息的采集力度和广度。对医院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审核、汇总,并纳入计算机管理,形成基础数据。对人员的增加和减少,学历、职称、部门的变化等情况进行随时登记,及时更新;对每一个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继续教育、业务工作量建立起个人业绩数据库,并完成各类统计报表,扩大了人事统计的外延。
2.确保咨询职能的发挥。人事统计工作者对医务人员信息进行及时正确地分析和迅速有效地反馈给管理者,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通过人员信息掌握全院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等情况,并借助人事统计分析系统分析结果调整各专业用人计划和岗位设置;通过对临床专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工资收入的统计分析,出台了医疗技术队伍建设方面的措施;通过对工作量、科研成果进行统计,评价医疗人员的工作质量;通过对某项工作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总结和检查出其中好的作法与不足,及时跟进一些措施和制度。
3.强化岗位实践。医院人事统计不能只满足于数字准确,更要熟悉医院人事工作,发挥直接占有统计资料的优势,应用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人事数据信息库,并将医疗、科研、后勤保障等系统与之相连,达到资源共享,建立完备的人事统计数据库,以备各类信息数据的传输、查询及分析,从而随时随地收集各部门与人事有关的信息资料,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转化统计分析成果,使统计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对于提高人事统计工作的水平及工作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加大统计资料的分析利用。随着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人事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提供数据、报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化医院人事统计资料的分析利用,服务于医院人事工作大局。通过整理不同时期的人员总数、人员结构、工资情况及其增减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详细的统计分析报告,找出人员结构、工资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地预测未来发展状态,积极地提出建议方案,使统计数据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5篇
*年人事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人事计划工作的意见》下发以来,各地人事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分级调控的人事计划管理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今年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人事宏观管理体制"的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事计划管理机制,按照新的人事计划管理方式,切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明确责任,进一步健全分级调控体系。新的人事计划管理体系突出了宏观调控和监督职能,弱化了对地方人事计划指标的审批管理,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人事部门的分级调控关系。下一步完善分级调控,重点是解决好省级以下的分级调控问题,要制定具体办法,明确调控方式、目标和责任等。遵循分级调控的原则,省、地(市)、县各级***府人事部门都要立足于做好本级人事计划工作,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编制年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额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工资统一发放、工资基金管理及人员计划管理等计划手段的作用,确保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为从总体上加强人事宏观调控,在推进分级调控的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上下协调的人事计划管理机制,确保分级调控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结合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相应的总量控制和自主用人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上级对下级人事计划部门,既可采取下达年度指导性计划,也可采取下达专项计划等形式,加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继续完善人员和工资总量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重点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机关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额计划要严格管理。对事业单位,要根据经费来源及其发展要求等情况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其中:对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和工资总额要从严控制;对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支持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额计划可适度满足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含行***性收费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可以继续实行工效挂钩,逐步以人事宏观管理替代具体指标管理。
三、认真实施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实行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是加强和改进人事宏观调控的新举措,也是一项新的人事计划管理任务。各地人事计划部门要按照人发[*]81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人事计划备案和报告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抓紧上报人事计划备案制、报告制有关材料。人事部将通报有关情况。
四、增强大局和服务意识,做好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工作。*年是实行新的人事计划管理方式的第一年,各地人事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实现中央提出的扩大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做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增长继续实行从紧***策,增人计划指标和自然减员指标主要用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优先选用高校毕业生和干部,提高公安、司法、工商、税务、质检等***执检行***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要根据经济增长合理安排工资总额增长,进一步理顺工资关系,规范工资总额管理。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6篇
一、目前人事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领导层和执行层
领导层: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对人事统计工作不够重视,淡化了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统计工作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经费拨付不到位,配备的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有限,专职统计人员少。
执行层: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过硬,统计时经常使用“估计”作为统计的主要手段,不能按时上报报表,数据失真、漏报、瞒报、虚报、迟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利益是人们主要追求的目标,因人事统计工作不能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而常常被忽视,工作经费落实困难,专门的业务培训开展的少,开展工作难度大。而人事统计工作任务量大、涉及面广,但统计人员待遇却相对比较差,因而多数统计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也很少有人主动要求到统计岗位工作。同时统计人员很多情况下都是兼职的,很难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统计人员工作不安心,变动频繁,有的刚刚培训完,又被调到别的岗位。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及时性,进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 今后做好人事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切实解决当前人事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人事统计是对大量的人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基础资料进行统计汇总,以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人员队伍情况,为企业研究人员状况、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而企业的核心人物是企业的领导,企业最具权威的决策者也是企业的领导。只有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策支持,积极改善统计人员工作条件,重视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并有效地运用其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统计工作才会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企业领导人的统计意识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极为重要。
2.加强人事统计队伍建设。人事统计工作是一项***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人事统计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取决于人。要做好复杂繁重的人事统计工作,必须要求统计队伍的人员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强、责任心强、业务熟练。提高统计队伍人员素质是做好人事统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建设高效精干的统计人员队伍需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人员配备。企业在对人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配备上应严格把关,经过考核筛选一些德才兼备、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的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将那些素质低、基础差的人员调离本岗位。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统计人员具有一定业务水平,还要求统计人员有本企业的基层工作经验,熟悉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要求统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会影响基础资料的连续性、统计人员对情况的掌握程度及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进而会影响统计结果的质量,影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确实需要调整的,要先配后调,并根据本单位的生产规模和人员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统计人员或以人事统计为主岗的工作人员。因此,要确保高质量的统计工作结果必须保证统计人员队伍稳定。
二是加强培训。人事统计工作专业性很强,这就要求人事统计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人事管理的各项业务,还要精通相关的统计理论、方法和手段,掌握人事统计的范围、统计指标口径,并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和传递,这样才能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结合人事统计工作的特点,应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对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统计理论与方法、人事管理业务知识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加快人事统计队伍建设,使人事统计队伍成为一支***治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先进统计科学知识方法和多方面业务技能的工作队伍。
3.加强信息化建设
3.1规范基础信息资源
人事统计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对企业人员情况进行汇总,基础资料的准确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如果没有了准确、可信的信息源,再好的统计手段、再精确的统计结果,对企业提供资料的参考价值也等于零。因而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资料是关键。应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人事信息库,实行层级管理,定期对信息库内容进行校对、更新、完善,以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连续性。
统计各类报表或人员情况时,对表单进行预先测试,做到表内逻辑关系正确,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一致,还要避免同一时期相同数据的重复统计,以减少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对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答,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数字准确、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3.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要进行纷繁复杂的人事数据统计,是离不开以计算机应用为中心的网络自动化系统的。要实现现代化办公,提高统计效率、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加快统计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也必须要求统计人员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
本人在此大力推荐统计人员学习并使用EXCEL应用软件,其中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直接简单的操作,数据透视表功能更能对数据进行进一步详细的统计,并形成规范的表格,如果再结合函数、VBA 编程等,将会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把人事统计人员从繁琐和枯燥的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随时、快速、准确地提供统计结果,更好地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
4.加强激励机制
人事统计工作总结第7篇
统计指标
安全生产领域的统计,各国注重的是结果统计,我国则是结果统计和非结果统计并存。
我国现行的事故统计,指标过于简单,尤其是缺少国际通用的一些重要指标,如“受伤人数”“损失工作日”等绝对数指标, “伤害频率”“伤害严重度”等相对数指标,均未列入统计指标,致使统计分析工作无法深入。而其他非结果统计,如***统计、职业卫生统计等指标繁多,尤其是某些指标无统计意义。
一般而言,统计分析使用的指标多是相对数指标。如前所述,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分析指标有“伤害频率、伤害发生率、伤害严重度、平均每个伤害案例损失的工作日数” 4项,实际上可归纳为两项,即“频率”和“严重度”,因为4项指标中的前两项说的都是频率,后两项说的都是严重度。这4项相对数指标一律用“工时”和“损失工作日”来计算,其中发生率也可以用1 000职工人数或10万职工人数为分母,但如这样计算,还须考虑这些职工正常工作的小时数。也就是说,最终还是折算到“工时总数”和“损失工作日总数”来使用的。这4项相对数指标非常重要,有很好的可比性,对分析起到巨大作用,没有这4项指标,比较、分析和判断就不可能做到。
但是,如没有绝对数指标“工时”和“损失工作日”为基础,用于分析的相对数指标也不尽合理,如用百万工时计算死亡率,就比用千人职工计算死亡率更科学。举例来说,为了计算方便,假设在同一统计周期内,两个企业的死亡人数都是1人,每天都工作10小时。其中,职工人数为1 000人的企业因停产等原因,只工作了100天,100人的企业正常工作了1 000天,那么,“千人死亡率”分别是1和10,但“百万工时死亡率”都是1,“百万工时损失的工作日”“平均每起死亡事故损失的工作日”也都是6 000天。应该说,两个企业安全记录同样好是合理的,如果说1 000人的企业比100人的企业安全记录好10倍,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工时”和“损失工作日”是必不可少的指标。
统计方法
各种统计调查方法构成统计调查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全面报表制度为基础,适当辅之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我国的《统计法》规定,建立一个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因此,要努力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状况,抓紧建立抽样调查制度,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如: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3个省的煤矿企业进行职业卫生情况调查;2012年,对4个省工矿商贸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2013年,对近800个产煤县开展安全状况评估;2014年,对26个省开展职业病防治状况评估,这些都是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是统计观念转变和统计方法转变的积极尝试。
事故统计是法定的最重要的结果统计,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统计相结合、以抽样调查为主、统计报表为辅的方法,把事故统计做深做细。其他统计多数是辅的非结果统计,统计方法可灵活多样,几乎可完全由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来取代,这样的数据会更准确,效果会更明显,没必要采取统计报表方式。安全生产各项统计,即使采取统计报表方式,统计周期也应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延长。
统计范围
国家安监总局的事故统计范围应仅限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如农业、行***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职工伤亡事故也纳入统计范围,应按不同分类来统计和分析。而对于交通运输事故,国家安监总局作为***安委会办事机构,可接受并客观罗列这些事故统计数据,但不能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合并统计,更不能合并分析,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一是法规决定的,要依法统计、依法公布。二是体制决定的,分管部门不同,要各负其责。三是范畴决定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属于劳动关系范畴,交通运输事故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卫生计生部门既统计疾病死亡也统计职业病死亡,同样是病,同样是死亡,但他们从未将两者合并统计,因为疾病死亡是公共卫生范畴,职业病死亡是劳动关系范畴,在统计的基本原理上就不允许。四是性质决定的,造成死亡的原因差别很大,企业职工死亡是劳动中造成,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公共旅客死亡是在旅行中造成,流动过程中的外部因素为主;职工死亡多数是在固定场所中,两者预防事故的方法不同。如两者合并统计,接下来的分析工作就没有意义,也没法进行下去。
统计改革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遵循国际准则,借鉴先进国家成熟做法,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合理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深入改革统计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完全接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可将他们的做法加以改造,变成我们的东西,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可做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主要的统计指标与其他国家普遍性一致,统计结果就能做对比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事故预防水平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现在我们研究与国外对比,展望未来发展目标,没有相同的指标和统计口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不会很高,特别是不用“工时”一类的通用指标来比较,许多问题不可能说清楚。
可实现国家统计局提倡并正在推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如美国要求企业把每个伤害都进行记录,表格清晰明确,易于操作。据美国测算,记录一个伤害14 min可以完成,书面报告一个伤害22 min可以完成,企业做一次汇总统计55 min可以完成。
可直接、快速地从企业获取基础数据。数据直接取自于企业,不需要进行中间环节加工和过滤,不必层层统计上报,能更好地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可大量***统计人员。把腾出的人力用于开展统计数据审核和监测工作,而不是用在催报数据和简单的数据处理上面。
可开展灵活多样的统计调查。可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方式,取得专项的、重要的统计资料,作为报表统计制度的延伸和深化,每年或几年调查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统计体系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国际劳工组织长期研究和完善,以及许多国家多年实践的检验,国际通行的职业伤害统计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用性,但是否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还需深入调查研究,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以下因素还应引起重视。
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完整的统计体系,需经多年建设和完善。美国的职业伤害统计调查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精密的统计调查是1970年《安全卫生法》颁布后,1972年才开始全面改革的,用了20年时间。同样,英国这个过程用了22年(1974年―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