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西风的话》,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合适的力度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过学习歌曲,初步了解乐段及乐段的构成。
3、通过演唱歌曲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视唱旋律谱,唱准五、七度的大跳音程和附点八音符节奏。
2、演唱歌曲时,学生运用不同音色表示西风的话不同形象和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是怎样的季节?能朗诵一首有关秋天的诗吗?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歌曲。边聆听边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中慢
情绪:优美抒情
2、复听歌曲,说一说歌曲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秋天。
从歌词中找一找。
3、出示秋天的画面,边聆听歌曲,边感受秋日美景。
4、介绍作者黄自。
黄自: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作品有:清唱剧、合唱曲艺术歌曲,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5、聆听歌曲,拍手拍腿感受4/4拍节奏。
6、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在对谁说话?
体会西风和小朋友之间的情感,第一句带着回忆的情感,语调越来越低,力度减弱。读一读
第二句,表达了西风时隔一年见到小朋友,发现他们的变化很欣喜,因此语调变高,力度渐强。读一读
最后一句抒发了西风的情感,用减弱的力度结束。
7、完整朗读歌词,。
8、聆听歌曲,用“lu”哼唱旋律。
9、填唱歌词。
(“袄”“高”“蓬”“红”的咬字一定要饱满准确。)
演唱一字多音时,提示学生用右手在左臂上模仿弹琴,唱清楚每一个音。
10、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11、视唱曲谱
12、认识乐段
乐段由乐句构成,是音乐作品中表现完整乐思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结构。
西风的话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自然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抒情的意境。
教学难点:
运用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唱准旋律。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音乐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谈话导入:
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是我的偶像演唱的,请看大
屏幕:(播放视频)这首歌曲叫《恼人的秋风》为什么说秋风是恼人
的呢?秋风还有一个名字——西风: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西风对我们说了什么?
1、请听《西风的话》,播放歌曲视频(板书课题)
2、问:西风说了什么?(生答)
3、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西风的话》,生齐读课题
二、感受歌曲:
1、听歌曲录音:小声唱歌词
问:你觉得西风的话是热情欢快的还是亲切温柔的呢?
问:速度怎样?(慢)
2、听录音,感受拍子:轻轻地唱
四拍子
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
3、再听录音,跟老师动作表现:
歌曲划分为几个乐句?(4个乐句,一段体)
4、再听:节奏有什么特点?(四个乐句完全相同)
X
X
X
X
X
X︱
X
—
X
—︱
X
X
X
X
X
X
︱
X
—
—
︱
生齐读节奏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视唱旋律:
教师伴奏:齐唱——处理——齐唱
提示:注音旋律的上行和下行,把握音准
2、添加歌词演唱:
学生找出难点乐句,师生共同解决。
3、歌曲处理:
(1)一字多音:
上方的连线:圆滑连贯,试唱每句一字多音处
(2)力度记号:
渐强
渐弱
p
f
——
在演唱中体现
(3)
结尾的处理:怎样表现?(渐慢、渐弱)——齐唱
4、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
1、韩国组合(超级少年)版《西风的话》:
流行唱法、三个人不同声部——重唱
2、合唱团《西风的话》:
多人、多声部——合唱
3、作者介绍:
黄自(1904——1938):我国20世纪3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被当时的音乐界誉为“爱国歌曲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花非花》《踏雪寻梅》等。
五、结束:
1、思想教育:《西风的话》告诉我们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2、巩固歌曲:
随歌曲录音演唱并动作表现。
板书设计:
《西风的话》
1=F
4/4
慢速
亲切温柔
西风的话教案第3篇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
材:人音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课《风景如画》之演唱《西风的话》
类
型:歌唱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能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能够将一字多音歌唱的连贯准确,通过感受旋律的进行能够
运用合适的力度变化对歌曲的情感进行表达。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朗诵、启发等体会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及作者的对人和事的深切感怀。
通过聆听、问答、识读乐谱、画旋律线、模仿歌唱,
感受音乐旋律的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
完整歌唱声音优美有感情。
教学难点:
歌唱一字多音连贯追确,通过不同的力度变化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一段体抒情性儿童歌曲,歌曲是4/4拍,大调式。该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曲调典雅、抒情优美,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全曲有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用了相同的节奏,歌曲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大跳音程,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歌曲运用了拟人手法,儿歌中西
风就像一位亲切慈祥的老爷爷,在向阔别了一年的孩子们问好,说着温暖,鼓励的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大家都知道西风在江南一带是“秋天”的同义词,每当西风刮起,金黄色的秋季就要到来了。现在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西风爷爷又来了,他看见长得变胖又变高的小朋友,亲切的问“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秋天啊就变成莲蓬”然后又幽默的告诉小朋友们“你们不要担心秋天里鲜花会变少,因为我会把树叶都染成鲜艳的红色”。歌曲被孩子们唱起来会倍感亲切。
学情分析:
这首唱起来倍感亲切的歌曲是一首特能抓住孩子心的速度较慢的歌曲,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对季节特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通过渲染歌曲的音画感,孩子们会展开自己的想象,有情有趣的进行歌唱。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识读简谱的能力,安排识读乐谱,既对音乐的旋律的进行有了感知,又能够深入歌曲的演唱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板述贴***、PPT、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组织
1.
师生问好
2.
导入课
【“导课”设计意***:
】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总是带给人们无限的感怀与遐想,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廖辅叔先生,他喜欢孩子并教她们学习音乐,同时他又是一位的诗人,很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贯穿到文字里去表达和抒发,这是廖先生的一首很有名气的词作,这段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同学们感受一下,词作里抒发的是他对哪个季节的深切感怀?你都想象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幻灯一,背景音乐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师配乐朗读歌词)
生:分析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词的意境,配乐朗读歌词。(引导孩子理解西风被拟人化)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在品读了廖先生的这首词作后,会为他创作怎样的旋律?(引导孩子从速度、情绪、力度等方面思考)
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师予以点评。
二、新授课
1.
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廖先生的一位师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为这首词作谱上了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生:分享感受,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回答。
2.复听:感受歌曲有几个乐句
师:要求同学们体会并表达歌曲的节拍——4|4拍:强
弱
次强
弱
生:回答乐句
师:这四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相同,拍击节奏。
3.
识读乐谱
(1)出示简谱,通过微视频帮孩子们一起温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辅助识读乐谱的准确率。板述旋律线。
(2)师弹奏旋律,同学们视唱歌谱。
(3)用LU模唱歌曲旋律,用手势表达歌曲的旋律走向。
(4)用U模唱歌曲旋律
4.
学唱歌曲,指导同学们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轻柔、优美、连贯的歌唱。
(1)
师生接唱歌词。
(2)
男女生分角色唱。
(3)
男声齐唱、女声齐唱
(4)
全班齐唱
四、小结
【】
师:
西风的话教案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西风的话》的学习和演唱,增强对歌唱艺术的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秋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在课堂中,通过聆听、模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法进行音乐体验实践活动,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3.掌握基础的发声方法,体验运用自然、舒展的气息有感情的、优美的演唱歌曲和葫芦丝演奏歌曲。
二.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的殿堂!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说一说表现怎样的情感?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课件,聆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回答问题。
教学设计意***:
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感受秋天热烈丰收的喜悦。
活动2【活动】感悟秋天
教师活动:
提问: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乐曲,请同学们说一说又表现怎样的情感?(课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揭示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课件,聆听排箫独奏曲《西风的话》,交流感受。
教学设计意***:
运用对比手法,让学生体验另外一种秋天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活动3【活动】欣赏秋天
教师活动:
聆听范唱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的速度如何?
再聆听范唱
③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问题。
①柔和抒情歌曲
②速度舒缓
③有四个乐句组成
教学设计意***:
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情绪,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4【活动】吟颂秋天
教师活动:
朗读歌词
①学生欣赏歌曲后,师生谈话引出歌词(课件显示歌词)
②多媒体画面介绍作者及歌曲简介。
③讨论歌词深意
④师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活动: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歌曲简介,加深对歌曲与歌词深意感受。
教学设计意***:
让学生全面体会歌词深意,陶冶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5【活动】唱美秋天
教师活动:
1、唱出歌曲旋律美。
①观察四个乐句节奏特点。
②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出歌词意境美
①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②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③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解决重、难点)
第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
第二遍提示换气。
第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
第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学生活动:
1.让学生感受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关系,积极参与旋律模唱。
2.提示学生歌曲的强弱及速度处理,表现歌曲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积极参与歌曲模唱。
教学设计意***:
1.通过旋律模唱的形式,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师生合作,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通过前面朗读歌词和旋律模唱,引导学生自主聆听学唱,充分发挥学生的模唱能力,积极的自主学习。
活动6【活动】唱响秋天
教师活动:
合作演唱歌曲,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活动:
完整演唱,尽情表达歌曲柔和抒情的情绪。
教学设计意***:
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听、唱等情感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活动7【活动】展现秋天
教师活动:
师生合作,葫芦丝演奏歌曲,可选择用葫芦丝乐器演奏方式,升华体验歌曲。
学生活动:
学生用葫芦丝演奏,教师歌唱歌曲。
教师设计意***:
学生通过葫芦丝吹奏,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表现音乐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了解学生这节课学习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让学生分享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西风的话教案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具准备:电子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
(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的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
2、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
三、唱“风”
美“风”
1、 按节奏唱旋律
(1) 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 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柯尔文手势边唱。
(3) 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
(4) 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 唱歌词
(1) 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 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3) 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
二遍:提示换气。
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
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
(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唱唱试试,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
(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
《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也就是说,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并将它贯穿始终。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解释。使整堂课将审美性与音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注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鼓励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这节课中我发现有个别同学根本掌握不了歌曲《西风的话》,经过反思我觉得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确实适合大部分同学,但对于一小部分基础薄弱、能力欠佳的同学来说,就不够周到了。在自主学习旋律的同时我可以走到他们身边单独进行辅导,并请旁边的同学帮忙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希望自己在今后上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做到“面面俱到”。
在教学上,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和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龄特征,如果对他们进行节奏训练绝不能只是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更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形式的节奏训练。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所以在这节课上就是让学生听音乐,不让他们过多的去学习枯燥的知识,否则会让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西风的话教案第6篇
[关键词]英语电影 案例教学法 跨文化能力
电影是社会的缩影,电影所反映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因此观看英语电影不仅欣赏到异域风情,训练英语口语和听力。还可以深刻感受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与文化。跨文化能力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文化浸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一一加以概括论述,而如果以英语电影作为案例,在观看过程中及时截取部分段落进行文化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把中西文化的差异展现给学生。
案例教学法可简单的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跨文化案例教学法最直观的一种是从英语电影中选取一些隐含中西文化对比的概念和风俗习惯作为典型实例,在引导学生对这些实例的探究过程中。获得跨文化知识和能力。
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造环境,学生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作为指导者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通过给出案例,提出问题,鼓励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获得答案。中西文化对比脱离了案例就枯燥难懂,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但通过活生生的电影,文化的差异被放大摆放在他们面前,这种主动探索到的知识给人更较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英语电影案例培养跨文化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截取电影片段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一部电影就反映一个民族文化。但跨文化能力培养必须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概念到概括性概念。例如在观看英语电影我们从画面和语言上可以清楚地加以注意:
1 女士优先原则
英语电影中处处隐含着男士对女士的礼让与关照。只是因为在西方国家,女士优先是一种常规。是否懂得尊重女士,是评价男士的教养与风度的重要标准。西方人认为:“现代社会的礼貌,原来是从着重女性培养起来的”。
2 尊重隐私原则
英语电影中经常出现两个陌生人开始谈话的场景。他们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天气、球赛,和其他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展开的,与此相反,中国人在初次相识时,往往通过把自己的隐私如家庭、职业、收入等告诉对方作为获得对方信任,迅速拉近谈话双方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而在西方社会,尊重隐私原则是西方人重视和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虽然他们直率、坦白,但对于属于个人的秘密却特别尊重,任何谈论隐私的话题都会被认为不礼貌和不受欢迎的。
3 尊重宗教原则
宗教在欧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人们尊重宗教,以作为心灵的依托。因此在英语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去教堂。或做礼拜的场景。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宗教。
二、通过英语电影介绍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节日
节日作为影片的背景之一经常出现在英语电影中。我们或看到影片中的父母带着孩子装饰圣诞树,或看到万圣节的南瓜灯。每一个节日都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当影片中出现某种节日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整理讲解后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
三、通过英语电影引导学生感受西方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西方人乐观坦率,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常在工作之外还在社区兼职一份义工,这与我们被告知的西方人只注重追逐物质利益是不尽相同的。影片中还可以看到一对拥抱着进入餐馆的情侣在买单时却各自担负一半,对比中国文化,这可是件伤害感情的事情。
四、通过英语电影案例不仅语言文化的不同呈现在我们面前,异域服饰文化也呈现很大差异
影片中可以看到受过良好教育的西方人很注重服饰文化,上班时穿职业装,下班后换上休闲装,参加晚宴有晚礼服等。影片中的主人公每天都换一身衣服,因为按照西方文化,如果第二天穿与前一天一样的衣服去上班,同事会以为你昨晚彻夜未归呢。
西风的话教案第7篇
创感时代以“六感”为主要特征,即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以上六感是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所表达的核心理念。通过构建创感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自我完善、主动发展,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现以“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为例,如何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创感地理课堂,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看法。
本堂课导学案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一、课前:精心设计问题,优化学生思维质量。
(一)课前,教师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这是本课的关键所在。
(二)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在冬季,返回选在夏季,原因是什么?
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应该具有预见性,课前能预测出学生将会出现的情况并确定解决的办法。
二、课上:构建创感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以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视频:海上鸭子舰队。
这批玩具鸭是由美国“福喜儿”公司当年从一家中国玩具厂订制,供儿童洗澡时放在澡盆中玩耍的塑料玩具。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22.25°N,114.25°E)处遭遇了强风暴,一个集装箱坠入大海,2.9万只made in China的玩具鸭子散落在大洋中,形成了庞大的鸭子舰队,开始了它们的海洋之旅。有媒体报道,在美国西部海域发现了鸭子小分队1,又有媒体报道在北冰洋发现了鸭子小分队2,这时有人预测鸭子小分队2将会到达英国西部海域。果然,2007年7月,鸭子小分队2到达了英国西部海域。当年订购这批玩具鸭的“福喜儿”公司以每只100美元的价格收购被拾获的玩具鸭,但是这些鸭子已经远远不只这个价格了。玩具鸭子舰队海洋之旅的动力从何而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洋流,这样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针对精心设计的问题去看书、思考、发言和交流,讨论环节主要针对导学案中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探讨和总结,我分别设置以下活动:
1.自主探究:什么是洋流?根据其性质分为哪两类?等温线上如何判断寒暖流?
2.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实验:探究洋流的成因,归纳分布规律。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盛水容器的表面标注出赤道、两极和南北半球的西风带。把盛水容器注满水,放入茶叶末(两种一起放入)。②风海流的形成演示:用吹风机通过橡胶管向赤道表面吹风(类似于赤道两侧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记录现象,并分析。a.水面现象及分析(如***甲);b.盛水容器剖面现象及分析(如***乙)。③洋流分布的演示:用吹风机在赤道、西风带位置同时向水面吹风,观察水面茶叶末的运动方向,并分析(如***甲)。
(2)学生活动:分组在地***上画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并展示。
请学生观察“洋流分布模式***”和“世界洋流实际分布***”,找一下两张***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部分同学感觉无从着手时适当加以引导“不同大洋的实际洋流分布与模式***中一致吗?太平洋、印度洋……”最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了两者的异同点,并加以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考效率提高,思维更有质量。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尽量关注每一小组的讨论质量,及时有针对性地在各个小组间进行指导。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交流合作学习成果,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分享成果的乐趣。
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边教边释疑,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答案,但要注意精讲少讲,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在课堂上必须选择典型例题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所选典型例题,紧扣教学要求,有针对性。本堂课我设置的练习既可巩固洋流知识又可复习气压带风带知识,从而增强了练习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读***填表分析“黑三角贸易”长期顺利进行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与导入前后呼应,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我采取前后呼应的形式,结束教学时,提出两个问题与创设情境前后呼应:
问题一:“鸭子小分队1”抵达美国西部海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鸭子小分队2”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冰冷的水域后,有人预测会到达英国沿海海域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学习的知识,不仅问题得到解决,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课下:及时查漏补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