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10篇

发展经济学篇1

本文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的兴起,第二层次阐述制度分析引入后对发展经济学的改进,第三层次由制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看发展经济学今后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困境与制度分析方法的兴起

随着二战以后一批殖民地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从其诞生之日起,发展经济学就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休戚相关,其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力和其***策主张的切实效果将直接决定该学科的发展命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结构主义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出发,提出“资本化、计划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控制教条”(拉尔语),***策推行的结果尽管使一些国家经历了初期的短暂增长,但最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使陷入了农业停滞、工业萧条、寻租盛行、二元结构次级分化和经济发展乏力的恶果。

不仅如此,结构主义在以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为基础,向理论宏观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其理论基础却依然置身于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作为参照来提出其思想和***策主张。一句话,没有将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研究贯彻到微观层面,结构主义最终造成了发展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不协调,影响了其整体的一致性和完善性。理论建构和***策实践上的双重缺陷,最终使结构主义主导的发展经济学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在猛烈抨击结构主义中兴起的新古典主义,在制度既定、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信息的严格假定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与发达国家的人们一样会在理性的驱使下,对价格机制做出灵活的反应。发展中国家只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实现。既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同时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那么***的发展经济学就无存在的必要。在新古典主义“单一经济学”(哈伯勒语)主张的冲击下,发展经济学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危险。

事实上,正如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莱塔所指出的,“过去经济学家之所以不能够充分解释经济增长,关键是第四个因素—制度—受到忽视。”[2](p.2)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其共同缺陷是都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未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制度缺陷,这不仅损害了经济效率,而且也使持续的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

早期已有些经济学者意识到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如刘易斯在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中指出,技术进步是表层原因,而由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等所激发的技术创新热情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他对二元结构的分析显著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各方面的不均衡性。缪尔达尔讨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揭示了其制度根源,提出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才能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库兹涅茨对大量低收入国家的历史统计和罗斯托对“传统社会”的分析,也体现了***治结构、法律体系及社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制度缺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但是,在这些学者看来,制度是很难进行严格分析的范畴。他们只是描述、罗列了大量的现象,并没在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体系。[3](p.362)激进主义学派的发展经济学者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阶级的视角来分析的。

制度分析方法真正对发展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利用科斯和诺斯等人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以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来解释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4](p.41)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1、在方***上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5]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6](P.2)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人对“运用启发式研究”的推崇即与科斯、诺斯一脉相承。他们期望“运用启发式研究来详细阐述选择—行动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内在的约束和刺激”,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2](pp.351-353)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以赫希曼、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7](p.4)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等学者也明确指出,“采取这样的(启发式研究)方法时,我们不必设想人类经验的世界需要被概念化为诸如‘国家’和‘社会’、‘市场’和‘经济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笼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地设想交换关系存在于所有社会之中,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2](p.351)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2](p.122)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在发展***策上

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特定制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对它的需求和供给。D·菲尼认为,“对制度安排变化的需求,其基本上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既然现有安排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安排,他们能够获得潜在的原有制度下所得不到的利益。”而“制度变化的供给,取决于***治秩序提供的新的安排的能力和意愿。”[2](p138)而弗农·拉坦则进一步阐明了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一方面产生潜在的增长利润,这是对制度变迁的需求方面;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组织行为等方面的知识进步,这构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方面。两方面综合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可见,拉坦式的制度变迁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鉴于制度的公共物品特性,林毅夫认为,如果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所以,由***府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但是公共选择理论和“诺斯悖论”却向我们昭示:***府一方面可能通过安排激励系统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治等因素而导致***府维持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有鉴于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发展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于一切。而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出现要依靠***府和社会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对***府要施加严格的限制,即建立一个受限***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破除了结构主义“***府万能”和新古典主义“市场万能”的幻想,为发展经济学的***策研究和取向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总之,无论是在方***上,还是从理论本身涵盖的内容来讲,新制度经济学都汲取了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诸多积极因素,并在自己的框架内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充分反映了发展经济学微观实证化,内部各学派之间融合的发展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分析方法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地位日高,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真正的复兴之路。

三、发展经济学中制度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与今后的趋势

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们刮目相看的同时,其自身也因为尚处于成长阶段而又有诸多不足。不可否认,制度是一个涵盖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复杂的范畴,对它的分析早已超越了主流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与之相适应,有关将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相结合的文献还显得驳杂和凌乱,不仅诸如制度、交易成本等一些核心概念尚无统一定义,而且缺乏一个公认的严谨逻辑体系,模型化也不够。在逻辑实证主义依然是检验经济理论必不可少的主流方法的现在,其主要概念的可计量性差,取得数据的困难,也严重阻碍了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更为精确和深入地研究,妨碍了其在***策研究领域的定量运用。对发展经济学来说,将制度经济学整合进来还需进行大量的概念梳理、框架建构和模型化的工作。

同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抨击新古典是“无制度”分析的制度主义,其本身对制度的内生化也是不完全的。比如,张五常在充分利用交易成本分析契约安排的选择时,就把立法机构的法律实施水平视为当然;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是将发展中国家的体制作为外生变量来进行分析的。而且,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制度。但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从理论上解释市场何以产生。科斯只是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企业的起源;威廉姆森也是将“市场存在”的假定作为其分析的初始条件。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培育市场的理论作为指导,面对这一情况,制度分析至今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以上的问题,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贡献。

另一个重大的挑战,正如V·奥斯特罗姆等所承认的,是“如何理解人类社会中秩序的本质和建立”。因为“它要求学者及有关职业人士选择使自己能够探索他人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所创造的制度安排格局。解决这个难题往往是我们陷入不正当的文化种族中心主义,……相对生活在欠发达社会中的人,生活在发达社会中的人易于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如果不是傲慢的话……”[2](pp.334-335)比如,在当今新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学融合较好的代表作《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钱堂冯实际上认为美国式的多元化民主制是最理想的***治制度;V·奥斯特罗姆等人也或多或少地认为,只有在西方式的***治制度、市场制度下,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对于今后的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结合而言,如果不能真正做到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考察这些国家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对制度安排的要求和影响,也必将行而不远。

20世纪80年代勃兴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已经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阿罗所说,“新制度经济学运动”主要并不限于对经济学的传统问题给出答案。相反的,他还回答了新问题,即经济制度为什么以这种而不是那种方式出现;它与经济史相融合,带来了比传统理论更加犀利的“本原经济”的分析。诺斯也说:“我们对制度的严肃研究还只是一个开端。这一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可能对所有这些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3](p.362)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2]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宗胜.发展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

发展经济学篇2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理论;新兴学科

[中***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44-02

1 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内容

发展经济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实用性都很强的综合边缘新兴学科。

发展中国家是曾经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的国家。这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4以上。虽然它们在规模、条件、文化、信仰、制度、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具有生活水平、生产方式低下,人口负担过重,失业率高、劳动力不得其用,二元结构明显,处于国际生产链的底端,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等共同特征。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使用有限的稀缺资源来生产各种物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由于LDCs大多是由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直接转化而来的,一般特别贫困,***后,经济发展的动机也特别强烈。同样,LDCs与DCs的经济差距越大,经济变化速率也就越大。在过去的60多年,相对于原来一直停滞不前的经济,LDCs的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改变人民的生活质量,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也随之一直在增多,经济增长与许多社会问题同步增长,如此不协调的情况,不仅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还由于贫困,贫困不仅是由于物质的缺乏,还包括心理和社会层面。所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深刻认识到,经济增长不仅是GDP总量的增长率,还因包含更广泛的多维体系质量指标,例如,消除贫困、关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等,以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最广泛坚实的群众拥护和参与的基础上。

2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所以又有学者称研究现今贫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且复杂而又类似的LDC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经济学为贫国的《国富论》,见下表。

占世界3/4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所面临的最伟大的事业。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国家具体所属经济阶段的产物,与历史上具体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任何生搬硬套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做法都是不得其果的。尤其我国,从“”到改革开放这段浮浮沉沉的历程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一般认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演绎方法,即在已知或假定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据此提出有关经济行为的概念和原理,再把这些概念和原理经过适当的编排和阐述,就可以形成一套为人们更好的解释和理解经济系统运行的理论,再把此理论简化为模型。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学家必须扎根于发展中国家的沃土上,不懈地追求发展的规律。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只涉及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一定数量的资源有效配置问题,是一种静态的经济理论,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还涉及增加可用资源的数量、改进技术和如何打破现行体制变革的问题,是一个整合了静态理论的动态过程理论。这势必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指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致的人口系统运行的内部失衡现象,以及人口变化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个问题是现在全球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但其实质都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由此引发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崩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高,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会影响当代人的发展和经济福利,也会影响他们的后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机遇。当今时代,由于医疗保健事业及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增长了一倍以上,又由于处于和平年代与工业化时代,社会人口的需求量是瞬间下降的。但对于如此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人们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上还不能及时地扭转过来,导致了如此一个尴尬狼狈的局面。现今社会的许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劳动就业压力大、青少年犯罪都是人口问题引起的。

发展经济学篇3

1.静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静宁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穷县。近年来,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本民生,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1.1经济总量迅速壮大。2008年底全县生产总值16.04亿元。大口径财***收入5961万元,地方财***收入393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为16.9亿元、8.35亿元和6600万元。现有工业企业7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私营企业167户,个体工商户373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1.33亿元。县域综合实力由2002年全省第49位上升到43位。

1.2产业开发深度推进。旱作农业大面积推广,果品产业纵深推进,果园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挂果园达到22.5万亩。每年发展养殖大户1000户以上,种植洋芋30万亩左右,输出劳务8万人(次)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从特色产业中收益1158元。建材、纸箱、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通达果汁、***化炸药、高速瓦楞纸板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7%,工业废水和烟尘达标排放率分别达到60%和70%。成纪历史人物纪念馆和界石铺红***长征纪念园等旅游景点初步建成,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加快。

1.3基础条件明显优化。以道路交通、安全饮水、流域治理等为主的项目建设,改善了城乡基础条件。境内有高等级公路1210公里,通乡油路总里程232.6公里。各类水利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6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县梯田化率和林草覆盖率分别为88%和15.6%。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编制完成22个集镇规划和180个村庄规划,县城人均住房面达到22.1平方米,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8%。

1.4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县小学标准化率达到75.8%,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43所,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7.8年。电视覆盖率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90.8%和90%。现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30个,新建了23乡镇卫生院业务楼、1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不断提高。

1.5民本民生不断改善。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城乡低保覆盖面达到15.5%,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以上,平均每年为群众报销医药费用1900.25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贫困面下降到21%。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61元和2080元。实施廉租住房补贴、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等救助措施,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初步保障。重视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秩序保持了和谐稳定。

2.静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加快发展的理念不科学。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过分突出“物”,讲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重经济、轻社会,重当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重结果、轻过程。没有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性。在“以物为本”发展观的支配下,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增长,但效益不高,能源资源消耗大,社会事业滞后。

2.2加快发展的结构不平衡。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6∶28.7∶32.7,呈现“

一、

三、二”的发展格局。第一产业占比过高,超过全市、全省平均水平15.66个和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14.24个和17.6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在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各产业内部,也存在失衡状况。在一产中,种植业占主体,产业化程度较低,效益不高,区域分布不均衡,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业化链条不长不宽。在二产中,企业规模不大,规模以上企业仅有9户,占企业总数的11.4%,且能耗高,污染大,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工业“短腿”的问题突出。三产中,基本以餐饮、小商品营销为主,规模不大、分布零散、层次不高。

2.3加快发展的比例不协调。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自有财力不足,投入不大,加之前些年欠账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差距较大。全县学校还有D级危房1.26万平方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22个乡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站,村文化室比例仅为16%。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医疗器械陈旧,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每千人仅有医疗床位1.5张,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2.6名,均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全县有标准化村卫生室17个,仅占4.3%。全县还有1131名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压力大。

2.4加快发展的后劲不充足。从全国、全省来看,静宁县不仅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2008年底,静宁县人均生产总值344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79.5元,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5.2%、54.2%、437%和全省平均水平的29%、78%、776%。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仅为62.87%、45.54%和5%。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33亿元,占GDP的8%,对财***的贡献率仅为2.1%,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当落后。

2.5加快发展的基础不坚实。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道路、水利等基础“瓶颈”制约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全县还有4个乡镇没有通油路,通村硬化路仅处于起步阶段。有3.7万群众饮水困难,16.74万人饮用不安全水,边远乡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乏力,人均林草面积3.6亩,均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县内南北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压力很大,西北部乡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南部果园大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50元,西北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80元,南部高于西北部167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城镇化水平仅为25.8%,低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4个和5.2个百分点。

3.加快静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3.1***思想,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程度上的差距,要不断的***思想。既要做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又要做一些“百年树人”的长远之事。不干“前任***绩后任债”、“一任***绩几届包袱”之事,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不科学的观念。特别是西部贫困县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上,不要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策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

3.2加强基础建设,集聚发展后劲。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依赖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把握国家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和对甘肃省加大投入的机遇,抓好道路、水利、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吸纳民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带动城乡一体发展。要坚持环境优先,把保护生态提高到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避免“先发展后治理”,为未来留有余地,为子孙留有空间。实施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亚行贷款“丝绸之路”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庄静大示范区项目,加快改善生态资源环境。要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大力推广节柴、节水、节电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3.3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精特色产业。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

一、

二、三产业的依赖程度看,温饱主要靠一产,小康主要靠二产,现代化主要靠三产,要坚持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打特色牌,特色就是市场通行证、品牌影响力、区域竞争力,把苹果、畜牧、洋芋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要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强对大红碗、通达果汁、恒达纸箱、陇兴化工等现有骨干企业的支持,提高其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集聚、集群、集约式发展,以八里工业园区为平台,吸收资本、引进技术、突出农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壮大县域工业总量。三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打好“华夏之根”、“红色圣地”和“金果家园”三张名片,开发民间文化艺术和人文旅游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编制全县商业网点规划,利用实施“万村千乡”和“退市还路”工程机遇,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商流服务民营企业,完善城乡流通网络,方便城乡消费。

发展经济学篇4

王朝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学院教授委员会副***,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四川省高校***治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及社会经济学,尤其在收入分配、就业与保障、贫困问题、经济***策与社会***策等方面有所造诣。

主要学术观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朝明教授极为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中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尤其是围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城乡扶贫战略、就业与再就业***策以及宏观经济***策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我国宏观经济***策导向要以实现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为目标,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促进我国经济逐步从速度为主转到效益为主的增长模式(1991);收入分配***策的倾斜既要防止平均主义的抬头,又要克服分配不公的现象,力求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上找到收入分配***策的平衡点(199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者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以促进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1994);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市场机制与保障机制相结合的基点是效率与公平的相互转化、是竞争与稳定的内在要求(1996);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不是单一的经济因素,而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决定,并且要建立动态的、可调适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1999);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出现新变化,企业下岗与失业职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的在职职工、低收入的退休职工以及农民工中的低收入群体组成了城镇新贫困人口,表现出体制性、集中性、群体性和无自特征(2000);***策人的行为偏差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一个难点,必须从制度结构上加以治理(2001);我国资源枯竭的矿业、矿城以及产业衰败相伴随的矿工贫困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要从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就业等方面加以治理(2003);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弱化了劳动力市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消除城乡壁垒,发展城乡统筹就业体系、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2004);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性和在原有***策安排下,单靠城市化本身的自然发展并不能真正减少农民,反而出现进城民工被边缘化的贫困状态,解决此现象必须寻求社会***策体系的创新(2005);中国转型过程中多元利益结构的重塑实际折射出社会阶层结构由“身份制”分层向“资源占有制”分层的演化,与这种新的社会分层相伴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正在成为利益结构调整的焦点,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与问题(2007);总结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以及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调整和转换(2008);根据中国9省区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中等阶层的经济地位不稳定,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及水平都优于城市居民收入流动性(2009)。

重要研究成果和荣誉。王朝明教授作为城乡扶贫研究专家,近年来,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管理世界》、《人口研究》、《当代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理论动态》、《财经科学》、《天府新论》、《经济体制改革》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9项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获得各种奖励,如:主编的《西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获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构想》(《天府新论》1996年第4期)获1999年度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新贫困问题:城市贫困的新特征及社会影响》(《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获2008年度第七届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其学术论文共获得全国与省级学会科研成果奖7项,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有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学报》等全文转载或摘要,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和引用,产生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王朝明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是国家精品课程、四川省精品课程《***治经济学》的主讲教师,是中组部、、中央***校、***、总***治部在中央***校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以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打造“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获得***颁发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荣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员称号。

发展经济学篇5

[关键字] 行为经济学 局限 发展

一、传统经济学的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四个重要的假设,即:信息对称、偏好一致、完全自利和完全理性。但市场中发生的经济现象却几乎完全违背了这四个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要完全达到这四个假设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1.信息对称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信息对称”,即在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都可以无偿的获得市场中的全部信息,在交易的过程中对信息的了解是全面透明的。但事实上,信息是一种无形的但能给经济人带来效用或价值的资源,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有价的,信息的获取也是需要成本的,人们不可能在信息世界中完全收集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略了信息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根本无法用原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经济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

2.偏好一致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偏好,这种偏好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改变,同时,经济人能理性地使其偏好效用最大化。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的面向,人们在认知判断上可能会随时因收入状况、社会潮流、以众现象、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还有许多的发现都使人们更加怀疑选择是否能够反映稳定、明确的偏好。而偏好一致性假设也违背了自然界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这一假设本身就有自己的局限性。

3.完全自利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自利的,这一自利的行为还会导致个人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但人们发现,纯粹的自利无法解释慈善事业、自愿捐献、干旱时的自愿节水、储蓄能源以解决能源危机,以及牺牲金钱从而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报复等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不仅仅只是“自利”,也有情感、观念导引和“社会目标”引致的成分。社会中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制约关系也使得我们完全自利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及优势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阿克洛夫、斯宾塞、卡尼曼,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象的良好解释已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1.行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

行为经济学的诞生有其学术背景。第一,20世纪中期,大量的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文献面世。其中,“期望效用理论”和“贴现效用模型”作为“不确定条件”和“跨期选择”条件下计算效用值的精确分析工具已经被众多的主流经济学家接受。第二,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心理学家所谓的“大脑是一个刺激-反馈器”的理论已经被“大脑是信息处理器”的理论取代。认知心理学家对与“大脑信息处理器”相关的很多问题(比如,“问题解决”、“决策过程”等)的了解与新古典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相关性很大。此后,有关方面的比较研究也日益增多。这样,真正的行为经济学产生的条件日益成熟。行为经济学理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的假设和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新认识和新的挑战。

2.行为经济学的特点及优势

(1)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并不是没有道德的科学。行为经济学使我们必须承认,人也是有性灵的、活泼的一面,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致的成分。

(2)行为经济学的优势

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它从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通过建立精密的数学模型、严格的推理论证来解释、研究经济行为的框架,引入了描述经济学的成分,对传统经济学是一种修正,也是一种补充。因此,行为经济学已确立的原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拓展。

三、行为经济学发展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涉足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并形成了多个分支,其发展较为活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幸福学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特地谈到了一位华人学者、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和他的研究成果――幸福学。

就当今社会而言,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言,人们感觉到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据统计,目前80%左右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常常是在用牺牲健康来换取金钱。这不得不使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模式,究竟以什么为最大化目标。对此而言,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幸福学。

其实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幸福,归根到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拥有更多的金钱或财富。即使是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这也应该是效用本身定义的初衷。奚教授指出,人们到底觉得幸不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包括比较因素、时间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各种客观的评价等等。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幸福。如何增加社会的幸福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关系,是每个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神经经济学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在经济行为中产生非理性决策,与人脑的神经生理结构相关。神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放弃了主流经济学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各种过分简单的模型,在切实了解人脑精神活动的真实方式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20世纪以来的主流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类具有稳定而持续的偏好,人们据此作出各种理性的行为决策。在这一框架下,所有明显不合逻辑的非理,也被解释为某种理性决策过程的结果。但神经经济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对长期行为进行决策时,他们的决策行为的确符合经济学教科书假定的“理性决策”过程。而面对短期决策,比如是否立刻进行消费活动时,非理性冲动因素在人脑决策中的作用与猩猩毫无二致。磁共振扫描发现,参与长期决策的主要是大脑额叶前区部分,理性思维主要是在人脑的这一部分进行。而在短期决策时,大脑边缘皮层的作用则会超过额叶前区,这时产生的决策更倾向于立即满足需要的原始状态。在谈判的情境下,谈判者大脑中并非只有额叶前区皮层处于活跃状态,大脑皮层深处产生情绪反应的区域同时也被激活。当人们感到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大脑中名为“前脑岛”的部分即被激活,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其强度会超过额叶前区皮层产生的理性思维。既然这种初级大脑活动如此强大,由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经济行为总是会走样。

3.实验经济学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而且,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

但同时,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行为经济学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延续和发展,是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它所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经济学是一样的,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但它在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的观点,使得经济学更加贴近于生活与现实,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逐步完善,它势必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董保民:《信息经济学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发展经济学篇6

一、科学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发展观,并借助哲学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剖析之,便能深刻领会确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后至前30年里,我们确立了“赶超型”和“保质型”的发展观。“赶超型”的发展观在建国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始终占主导地位,它以15年超英赶美为奋斗目标,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制度变迁中的超阶级,运行方式上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当时的发展路线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上,以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作保障、以工业化为目标、以在经济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动力来实现经济增长,希望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在这样的发展观支配下,一个积极的方面是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大家以主人翁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生产实践中,但不足的是形成了“突击”的发展习惯,想通过“突击”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突击的经济意义是“快速发展”,这为以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偏离经济建设的常规,产生急躁冒进的后果埋下了祸根。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是新兴的社会主义***权通过集中资源搞建设,虽然经过了多次曲折,但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的确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步显现。这种***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于缺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自发协调机制,容易造成***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而出现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事,经济形势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其次是从1978年开始的30年,我们的发展观顺应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发展观称为“经济主导型发展观”,它有两种表达形式,即“硬道理型”和“第一要务型”(即发展就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这种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至基本实现小康这一阶段发展理念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对应这种发展观的发展思路是,将生产力置于生产关系优先地位,确立了生产力的检验标准;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基本标志,确立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追求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选择了经济转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这种发展观有效地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极大成功。改革开放30年来,从1979—2007年,我国实现了年均GDP增速为9.8%的发展速度,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三,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我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创造了“中国奇迹”。

二、科学地普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的常识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涉及对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不能只局限在学者的研究中,更需要做广泛的宣传普及工作,因为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要科学地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从而科学地理解经济发展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生活中,甚至有部分***的干部对此也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而已,并没有从道理上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还是容易混淆,经济发展经常被简单地通过GDP反映出来,结果是各级领导谈本地发展时只看经济发展,谈经济发展时只谈经济增长数据,在经济增长数据中,只关心GDP的位数,甚至形成了常规的***绩观,这种片面理解,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非常有害,是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等于GDP的增长。我们要科学地加以区别。经济增长用传统的话说,就是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产出(产出有多种表述,如产量,产值,利润等)的增长。经济增长描写了单纯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最直接的表现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事经济活动当然要追求经济增长,这没错,问题在于经济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从全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活动的效益,就不能只满足于经济这一层面的单一提高,而要顾及它同社会的其它方面的协调和影响。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探究好多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要把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付诸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仍然存在许多对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这许多问题都是要认真探究的。比如:

1.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讲科学,但不只是经济发展要讲科学,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得讲科学,全社会都得讲科学。这就是说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地讲科学,全社会尊重科学。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讲经济科学或管理科学,而是讲全部的科学,讲一个“科学群或科学集”。

2.发展观可以不断地更新否定,但发展始终是其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哪一种发展观都要发展,可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变的是发展主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不能不讲发展,而且不能完全不讲“快速”发展。这是历史的教训,更是国家崛起强盛的必然。

发展经济学篇7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城市经济学于上世纪中期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社会研究的重点学科,城市功特殊功能区的划分使城市经济学开始对城市郊区化、都市化、城市发展的结构以及城市的区域特征进行研究;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更新、城市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研究也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到了20世纪晚期,我国开始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加以重视,除了以上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之外,全球城市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三个共同的特征:首先,由于城市的不断增长,由于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巨大问题,研究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的协调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次,城市发展使人口流动加剧,进而引起城市就业、消费和人力资源利用等问题,这也是现代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最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城市文化的交流,使国际都市的发展对比和竞争力研究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内容。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需要有严谨的研究方法作为指导,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保证研究手段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才能够使科学研究为真实生活提供指导和建议,城市经济学也是如此。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即对城市中的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例如对城市内部商业区的建设、居民住宅区的规划、城市设施建设等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常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另一类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城市经济问题,忽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特点而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例如对城市人口发展的研究、生态问题的研究、资源利用的研究等,此类研究多应用各种元分析方法对研究目的进行探讨。无论采用何种路径和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原则始终是:客观、严谨、适用。

3.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论

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发展至今,在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上都得出了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与城市圈进化问题,认为城市圈和城市发展以道路的形成主要原因,这使得我国的道路建设一度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内容;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城市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之根本”的结论;探讨城市化水平的测量问题,发现城市常住人口量是城市化测量的重要指标;在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解释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所得的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区域的土地使用和经营管理权力划分对城市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城市规划应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城市生态重构、发展“城中村”等行为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等。

4.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社会学领域都存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也是城市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首先,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始终是薄弱的,很多研究结论是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状况的,因此,当城市行***管理人员将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搬用到城市管理上的时候,研究结果对城市发展并不能起到十足的促进作用,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否定和忽视就此产生,这在城市经营当中尤为明显。不恰当的城市经营观也是城市经济学应用中的弊端: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进行城市产业发展和建设发展的经营比比皆是;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主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城市经济学研究结论的,“畸形”的城市也因此产生。

二、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展望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

追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前瞻性,使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具有“预测”功能,能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规避城市发展的风险,是目前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这就意味着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细化。除了继续在目前的宏观城市和微观城市的研究路径中继续发展之外,探索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解释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以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同城市的文化风格不同,经济发展状态不一,城市发展历程必然有区别,城市发展趋势也不相同。无论是在宏观城市经济研究还是在围观城市研究领域,将城市经济研究细化到探讨文化元素方面,将对预测城市发展以及为城市发展提供预测性建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新

采用问卷调查、实际访谈等方法进行微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采用对比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仅能满足目前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要求,在未来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的作用,进行跟踪调查、进行不同年代的城市发展总相比对研究、探求城市发展的共性,进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研究,是模拟化的“实验研究”方法,这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预测性的研究结果。另外,在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性的实验研究也成为可能、进行试点性的城市发展行为研究成为以后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的使用,都能够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动力。

3.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作用范围更广

现代城市发展受到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便捷而快速的信息交流不仅使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手段更加先进、研究更加高效,也使得研究结果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信息化的支持下,针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研究结果会很快被其他国家和城市经营者接收到,比对当下城市发展的状态,并采用其他国家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继续完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手段,成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结果的作用方式之一;另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之一,这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从单纯的“对***府经营城市提供帮助”逐渐发展为“为相关经济体的发展提供帮助”,跨国公司和连锁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借助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这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作用范围扩大的表现。

4.城市经济学研究受到***府大力支持

城市经济学发展对城市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乃至自然生态发展的重要影响,使世界各国和各级***府更加重视对城市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建设。我国确定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设规划中就是***府大力支持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表现,随着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府对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投入将不断增多,城市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将逐渐由边缘学科向学术研究的中心靠近。

三、结语

发展经济学篇8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发展经济学篇9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发展经济学篇10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has made vigorous efforts to reform, pilots in some areas, allowing some people to get rich first,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obviou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gions is outstanding gradually. Tak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the background, integrating Marx's political econom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view,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China, and strives to achiev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关键词】***治经济学; 中国区域 ;发展

【Keywords】political economy; China region; develop

【中***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75-02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国家的大发展与各个区域的小发展密不可分,对中国的区域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改革中谋发展,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新常态的准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的新时展做出不懈努力。

2 区域发展的背景

2.1 对外开放是渐进空间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首先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以***策优势带领这些地区进行发展。在试点成功以后,国家把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展到内陆,进而向全国推进,使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使全国人民得到利益的共享。

2.2 ***策集权,经济分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以中央集权为主,对地方的管辖也在适时地进行放权,为了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府实行了分权制,主要是上级***府给予下级***府部分经济发展的权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改革的热情,调动地方***府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减轻了中央的管辖压力,适当的放权也有利于地方自身的发展,促进地方人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从整个国家形式来看,国内的经济分权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3 区域发展的事实

3.1 各地^经济快速发展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大发展与各省份的努力密不可分,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各个地区都高水平增长的结果,不只是集中在少数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均GDP也有所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国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是各个区域努力的结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为我国以后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1]

3.2 省级贸易比重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的贸易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矛盾也成为了突出问题,从我国的整体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的成果,但并不是平均发展的状态,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发展势头良好,取得的成果显著,中西部地区因为受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较缓,发展差距大成为国家关注的主要问题。

4 中国区域发展的***治经济学逻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发展经济学10篇

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专业成长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专业成长内容摘要,教师专业成长计划通用六篇。【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2(2012)08(a)-0163-02追求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学习

私营企业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私营企业10篇,内容包括私营企业的名称大全,私营企业的实例。第三条各级人民***府应当积极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按照国家和省的产业***策,引导和鼓励发展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鼓励兴办服务农业和交通运输、信息咨询

学习

护理工作年终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工作年终总结,内容包括护理工作年终总结汇报,护理年终总结简短2020。在当今医疗纠纷增多的今天,护理人员心理、社会压力也在逐渐加大,但做为管理者有责任把好依法执业这道关,对没有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进行严格考核考评,跟班

学习

银行国库工作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国库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人民银行国库工作总结,国库工作总结及计划。国库券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库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事宜,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为了便利单位和个人认购,经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商定、这两个银行的

学习

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节日文化论文,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文化论文参考文献,传统节日的论文。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

学习

医院保卫工作总结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保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医院保卫科半年总结存在的问题,简短的医院保卫处工作总结。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国家***策,全科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思想***治安全教育会议,积极学习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强化了安全意识

学习

餐饮企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企业10篇,内容包括餐饮行业企业简介怎么写,餐饮投资策划方案十篇。随着竞争加剧和租金、人力成本攀升,餐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江西省中小餐饮企业也更加注重互联网的协助和O2O模式的作用。从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高速

学习

互联网会计论文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会计论文模板,内容包括会计论文模板100篇,互联网会计毕业论文题目。3.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有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手工会计的慢速、单向自不用说.单机运用提高了输入输出速度。局域网使得双向输入输出成为可

学习

经济发展规划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发展规划10篇,内容包括小微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一、中外规划的功能规划功能是***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

学习

冷链物流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冷链物流10篇,内容包括京东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方案共28页。2013年2月,***办公厅下发《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若干意见有关***策措施分工的通知》,将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策措施详细分

学习

商品经济发展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商品经济发展10篇,内容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如何认识商品经济发展历程。commodityeconomy/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Chinesecharacteristics【正文】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

学习

幼儿园游戏教案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游戏教案,内容包括方位辨别游戏幼儿园教案,大班幼儿园游戏滚环教案。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活动准备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2

学习

医院科技发展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科技发展10篇,内容包括医院科技成果的意义,医院科技发展心得体会。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

学习

经济科学发展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科学发展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策略100条,经济创新发展事例。keyword: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Armedbrains;Self-consciousness;Firmness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

学习

新经济发展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新经济发展10篇,内容包括最新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章,经济发展最新提法。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国总量

学习

地区经济发展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地区经济发展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论文十篇,如何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1、从事民间融资的机构多、数量多据统计,经注册的投资公司414家、担保公司159家,典当行12个,委托寄卖商行46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实际上从事民间借贷活

学习

文化企业发展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文化企业发展10篇,内容包括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企业发展计划书案例。(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既然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它就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对员工进行约束和规范。相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约束,企业文

学习

城市可持续发展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可持续发展10篇,内容包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内容。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正面临着很多的危机,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

学习

可持续发展观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可持续发展观10篇,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和看法。一、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立足于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派遣专家到各国,以一种链接式多级培训的方式对教师教育工作者

学习

国际物流发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物流发展10篇,内容包括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怎么写,国际物流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外贸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相协调我国外贸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国际物流的发展相协调。外贸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涉及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的扩

学习

旅游经济发展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经济发展10篇,内容包括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800字,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有哪些。一、旅游经济人们对“经济”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角度,例如交换关系,产业总和,生产或消费,等等。本文所讲的旅游经济,指的是旅游产业,或者广泛一些,

学习

经济发展制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发展制度10篇,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