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1篇

关键词:阿昌族;祭祀;祭祀音乐;汉族文化;传承;;春节;节日

一、引言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的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阿昌族居住于滇西高山峡谷一带,其间气势磅礴的高黎贡山支脉自腾冲逶迤纵贯向南,形成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川江,两江支流和无数溪涧遍布,整个地带水系呈叶脉状分布。高山、大河间有许多峡谷平地。阿昌族主要居住的户撒坝子(以坝中为界,坝头称户撒,坝尾称腊撒)和梁河坝子就坐落在其中的丘陵谷间。在这些地方与阿昌族杂居的还有汉族、傣族、景颇族等。阿昌族长期以来与这些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模式。

阿昌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彝语支,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都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一般都使用汉文或傣文。

阿昌族在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傣族或景颇族的相同甚至相似。在此仅对阿昌族与汉族进行比较与探究。

二、比较

阿昌族在方面与汉族有相近甚至相似的地方,如以下几方面:

第一,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进洼”、“出洼”;“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活动。而汉族自古对各种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大、小承佛教)。在信仰小乘佛教上二者有相同的地方,即信仰佛教。

第二,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过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间洒鸡血、插鸡毛,以祈求鬼灵保护庄稼。汉族在信鬼神方面至今仍然有些地方存在。如在云南腾冲、昌宁等的一些汉族人家在人死埋葬后的当天晚上有一个仪式叫“驱鬼”,是让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丧者家的房前屋后边跑边敲锣边叫喊,以示把鬼驱逐出家门。这是汉族信鬼神最有力的直接证据。

而祭拜土地则表现在祭拜山神上。如在云南有些偏远的汉族地方至今仍然有山神庙的存在。当地的人们如要上山仍会去祭拜山神,以祈求自己和家人在山中不被动物或其他东西伤害。两相比较阿昌族与汉族二者之间仍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信鬼神和拜土地。

第三,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尊敬和崇拜祖先。汉族有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表现在凡是逢年过节无论阿昌族还是汉族都会祭请已逝祖先回家与家人团圆。部分讲究的人家专门有供奉祖先的牌位的祠堂。

三、节日祭祀比较

阿昌族的许多节日祭祀与汉族相近甚至相同。如阿昌族与汉族一样过春节;阿昌族在春节里部份祭祀与汉族相同,如祭大青树,汉族祭槐树;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在节日里祭拜山神;阿昌族与汉族一样祭拜祖先;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在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给老人和亲人们拜年,只是阿昌族保留的拜年形式比汉族更浓重些;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在节日里喜欢吃猪肉、牛肉。

四、风俗习惯比较

阿昌族好多风俗习惯与汉族相近甚至相同,如以下几方面:

第一,婚俗。阿昌族与汉族一样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窜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这些风俗在有些汉族地区仍然有存在过的痕迹,如同姓不婚,夫兄弟婚的转房,寡妇可以改嫁等。

第二,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尊敬长辈。如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汉族则是所有三代以内的近亲长辈都有资格受到新郎新娘的跪拜与孝敬,如有些地方跪拜与孝敬长辈的是一双鞋,跪拜与孝敬父母的则是一对枕头,而长辈回敬小辈的一般为红包等。

第三,丧俗。阿昌族与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俗。其中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与汉族一样须先行火葬再实行棺木土葬。死于寨外者也与汉族一样,忌抬回寨内。人死后殓棺时与汉族一样,尸体忌人、猫、狗等动物跨越;阿昌族与汉族一样死者可带生前喜爱之物殉葬,但忌带金属物,故死者生前镶牙也得敲掉。阿昌族在举行丧礼时多由“活袍”主持,彻夜诵经,敲锣奏哀乐,高唱“孝歌”。出殡后,禁忌动锣、抬丧棒等,否则认为寨中又会死人。

汉族则是请“道士”彻夜诵经,敲锣奏哀乐,直至出殡。出殡时亲人唱哭丧调,如今的年轻人大多不会唱。部分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哭丧的习俗,如云南省保山地区的腾冲、昌宁等地仍有存在。

第四,礼仪及禁忌:阿昌族与汉族一样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7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第五,食俗。阿昌族与汉族一样一天吃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阿昌族与南方汉族一样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这些生活习性当地汉族同样存在,这些习性是明初从汉族传到阿昌族的,至今仍被阿昌族所保留。

第六,阿昌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一样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阿昌族与汉族一样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

第七,音乐。阿昌族在节日及婚丧时所唱音乐小调与汉族小调相同。以云南省保山地区的腾冲县为例,二者均是以同样声腔唱小调。都是以说唱为主,调式不变。形式总是以一男一女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唱的内容可以有生活、感情、家常等,唱者可以根据现场气氛和环境随意更改唱的内容,使现场气氛热烈而不冷场。

五、形成的历史原因

为何会形成阿昌族与汉族在有些风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呢?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传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铁印券”,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承,开始了世袭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强盛,与金齿、国皆通商。约10世纪,受大理王段氏封诰。当时外来商人教会阿昌人民种田,农业逐步发展。元、明设云龙州,大量白族、汉族人民相继迁入,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迁至腾冲一带,部分融合于白族、汉族中。在这种民族融合中就有了生活风俗等的融合,于是才有了阿昌族的风俗中有白族、汉族的风俗习性。

另外,在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齿宣抚司》),明正德《云南志》认为即唐代的“寻传”人。那时“寻传”人属南昭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原始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已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这便是现如今阿昌族有些风俗与景颇族相同的原因。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纳率部归顺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敕赐汉人段保为云龙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并向西南迁至德宏境内,渐失本土。

在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且失本土的情况下本民族的好多生活习性不得不被溶入许多其他民族的东西,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阿昌族的生活、风俗、节日等与汉族、傣族或景颇族的相同甚至相似的原因。

阿昌族聚居的户腊撒,明初属麓川宣威俯司。15世纪中叶,明将王冀三征麓川后,属陇川宣府司。王骥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和况本为把总,分别掌管户撒、腊撤,成为世袭领主。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下阿昌族的生活习性不得不被汉族影响甚至同化。这便是现在阿昌族的生活、风俗、节日等等与汉族相同甚至相似的原因。

清初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吴三桂把户腊撤地区改为“勋庄”。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废“勋庄”,仍归原先赖、况两家承袭。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户腊撒地区归腾越州管辖。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阿昌族同时受封建领主、地主的双重剥削。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阿昌族的生活、风俗、节日等等与汉族、傣族或景颇族的相同甚至相似的原因。

民国时期,云南***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纳“三大款”(官租、大烟款、地基银子)外,各寨还负担专门的劳役。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在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腊撤地区成立了阿昌族自治区(区级)。1953年、1954年,又先后在潞西县江东区高粳田乡,梁河县遮岛区的丙介乡和关璋乡建立了三个阿昌族民族乡。从1955年秋开始,在阿昌族地区开展和平协商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领主、地主的特权、杂派、高利贷等也一样废除。的胜利,使阿昌族人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枷锁,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这也使得阿昌族的一些本民族风俗习惯能够得以不被同化而保存下来。

梳理阿昌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阿昌族的发展就是一部民族相互交融的历史,是当地的汉族、白族、景颇族、傣族的发展的一面镜子。在阿昌族现行的各种节日及习俗中仍然保留着一些汉族不曾保留下来的习俗,这是可喜的。而阿昌族的一些本民族风俗习惯能够得以不被同化而保存下来更是可庆幸的。阿昌族的部分生活习性是汉族发展的活字典,更是阿昌族民族发展的真实写照。在阿昌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更不难发现阿昌族的发展是与当地的汉族、白族、景颇族、傣族的交融分不开的,因此阿昌族的祭祀以及音乐与汉族、白族、景颇族、傣族有相同甚至一样的情形,这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最好见证。

参考文献:

1、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郭朝庭.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曹本冶.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化 户撒 阿昌族 生态环境 保护效应

***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任务之中,十又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五位一体”之中,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在此,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阿昌族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生态价值,深入了解或认识其生态文化及其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期对我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一定的启示。

1 户撒地区的生态环境概况

户撒地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地形是东、西两山,构成南北走向的一狭长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全乡土地面积251.5平方公里,坝子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9.5公里,面积81.2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户撒河穿境而过。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阿昌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宝地。现在,户撒是我国仅有的三个阿昌族乡之一,有阿昌族人口140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0%。自古以来,户撒是人杰地灵、山水秀美,堪称边陲宝地。它早在明清时就曾先后是沐英和吴三桂的“勋庄”,被到过的很多文人墨客称之为云贵高原上的“一块宝地”、“一颗明珠”,英国人美福特称之为“灵谷”,而户撒阿昌群众则历来自誉为“佛祖的花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和扩张,中国乡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丰富,但是很多乡村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日趋恶化,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户撒乡阿昌族各村寨,同样受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村寨现代气息随处可见,但是这里却正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佳话。在这里像滥砍滥伐、乱垦乱挖、污染水源等恶劣事件鲜有发生,像蓝天白云、树林密布、草甸成片、山水潺潺和鸟语花香等诗画般的景象随处可见,像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绝少遭遇,生态环境良好。

现在,户撒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动植物宝库,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户撒的林地、适林地面积24.3万余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54%;东、西两山脉树林密布,而西山因保护较好树林尤为茂密,难得的是户撒现今仍然还保留有一片十分完好的原始亚热带雨林,属铜壁关国家自然保护区。因为户撒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使得很多野生动植物得以在此栖息繁衍,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甚至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

自古至今,户撒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户撒阿昌族文化所起的生态效应是一主要原因。阿昌族人民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其生态文化,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强大的约束作用,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地区生态环境起了重要的生态保护效应。

2 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阿昌族作为人类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察,户撒阿昌族文化是在长期适应其生存或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因而其大部分都与其生存或生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深深地打上了生态的烙印,这主要集中表现在户撒阿昌族的物质生产、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和习惯法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户撒阿昌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以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户撒阿昌族生态文化至今依然得到了较好传承,那么,在此我们深入分析户撒阿昌族文化中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价值或生态效应,有助于促进我们对户撒阿昌族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以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或思路。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及其生态保护效应主要表现如下:

2.1 宗教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群众的是多元的,但是其生态文化特征十分显著。首先看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情况。户撒阿昌族几乎每个村寨都设有一个奘房供奉佛祖。阿昌族群众普遍默守佛法,受佛教无欲无求理念的影响,人们绝少杀生,对自然万物心存敬畏意识。这极大地约束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物的占有欲,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其次是看崇敬自然、崇拜自然物的生态文化情况。有学者认为“‘万物有灵’观念是阿昌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世界观,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理论,是一种既单一而又包罗万象的纲领。它贯穿于阿昌族一切原始文化之中。阿昌族史诗中所提到的太阳、月亮、风、雨、雷、电、山、河、草、木、猪、狗、鱼、虾,甚至连苍蝇、老鼠,无不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灵魂。”[1]户撒阿昌族群众一般把古树、巨石等奉为神灵予以崇拜;村寨的古树、巨石一般都会被他们用石块或竹杆围起来,受到特别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损坏,有时还进行祭祀。

这种对自然的崇敬及对自然物的崇拜,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认为山有灵魂,人们就不会破坏山体;认为河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污染河流;认为树木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滥砍滥伐;认为动物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滥捕滥杀……最后是看他们信奉神灵的生态文化情况。户撒阿昌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原始――寨神和地方神。寨神阿昌语称“招先”,现多称“色曼”,主要是在春耕和秋收时祭祀两次,祈求它保佑全寨人平安、牲畜兴旺、五谷丰收。地方神称为“色猛”,户撒旧时有十三个,每个都有一个“色猛”。据称“色猛”管山、水,能保佑全人畜健康,庄稼长得好。每年栽秧前的农历四月属猪或属虎天,祭祀一次。[2]可见,这些鬼神与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阿昌族群众认为它们决定着自己的幸福和命运,对鬼神的祭祀和尊崇,可以免灾消难,保一方平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 风俗习惯

户撒阿昌族与生态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丧葬和节日两类。一是丧葬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丧葬文化体现出浓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户撒阿昌族群众一般实行土葬。村寨专门划定一些区域作为丧葬地,禁止随意埋葬;对于事故、天灾、夭折、疾病或在外死亡等非正常死亡者都要求必须火化且不允许进村寨,而是在村寨外另划一偏僻地方埋葬。这种丧葬文化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禁止随意埋葬一定程度上节约和保护了土地资源;而非正常死亡实行火化,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传染、水土污染等情况的发生。二是节日生态文化。户撒阿昌族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火把节、泼水节一些民族节日深深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崇敬或畏惧。首先看阿露节,汉族称为会街节,实际上它是阿昌族群众的重大宗教节日。“相传,在农历九月初十,菩萨返回人间,这天,大地金光普照,青龙跳出水面,白象也从深山跑出来,人世间的一切灾难都会全部消失。以后,每逢这一天,阿昌族就制作出漂亮的青龙、白象,人们在广场载歌载舞,迎接佛祖回到人间。”[3]

因此,阿昌族群众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也是他们崇拜的***腾。阿露节的另一种说法是,“古时,遇上了大旱,为了拯救生灵,一个修行快成佛的人骑上红牙白象去赶旱魔……为了纪念这个人,阿昌人世世代代以耍白象、舞青龙、跳象脚鼓舞为主的‘会街’”活动来表示怀念。”[2]这两种关于阿露节不同的传说或说法,都可以看到户撒阿昌族崇拜的***腾――白象。人们祭祀白象是为了消灾消难,祈求能够风调雨顺,人们幸福安康,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火把节。户撒阿昌族过火把节时,家家户户举着扎好的火把到村寨、田地绕行,以期灭虫害、瘟***等,保佑村寨平安、庄稼丰收。第三泼水节:相传远古时期,乱世魔王腊訇的尸体托生成三嘴怪人要吃天、吃地、吃人。把井水吸干,断了河水,使树叶、庄稼焦得遇火就燃。后来,一个叫腊亮的阿昌族小伙子用遮帕麻送的一葫芦水、一枝椎栗花,战胜和打死了腊訇,还用椎栗花蘸葫里的水洒在寨子里,把那些渴死的人救活了。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后的第七天,所以为了纪念这一胜利的日子,阿昌族群众都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泼水节,总共要过七天。泼水节时要采花,扎花轿和花塔;姑娘们用清水浇花轿、花塔,洗浴佛像;男女青年翘着象脚鼓到井边、沟边互相泼水驱魔除瘟。[2]

由上可知,这三个户撒阿昌族节日的相关传说或活动仪式来看,表象是人们用带有迷信色彩的方式方法祈求上天、神灵以及赋予白象、火、水、栗花等自然物无穷的正义力量来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健康、降妖除魔、除灾消难、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等等,实际上反映了阿昌人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这也使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生态环境,格外的对大自然崇敬、热爱,自然的一些动植物资源也就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2.3 农耕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少数民族,而其他文化都以农耕文化为中心而展开发展或演变。这主要是与户撒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户撒地区的地理面貌是东西两面环山,南北间是一比较宽阔平坦的河谷地带,周围群山被茂密的森林、草甸所覆盖,大小河流密布于河谷地带,气候常年温暖湿润;所以,这里生态环境是天然的农耕宝地,农耕文化十分浓厚。

由于户撒阿昌族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长期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紧密关系,使得其很多农耕文化又属于其生态文化范畴。一是保护良田,限制陡坡山地的开垦。实地观察后,我们发现户撒阿昌族一般建寨盖房首选山脚半坡处,且房屋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居住比较集中。因为他们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也使他们保持了人均两亩的良田,来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就避免了他们因为土地紧张而一味的向山要田,深度开垦梯田,现仍有25度以下荒山荒坡两万多亩未开发利用。

正因为户撒阿昌族群众对陡坡山地的利用与其他一些民族不同,尽量维持了陡坡山地原貌,导致现在户撒地区的大多数陡坡山地依然被茂密的树林、花草等植被所覆盖;很少有大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陡坡山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二是严格保护水源,免受破坏或污染。各村寨把水源划分的很明确,不经得允许其他村寨是不得使用水源的;山泉、溪水引入寨中,修建公共水池,池分上下,上池中清水供人饮用,下池水供牲畜使用;水源地周围的树林、草地等植被是严格保护的,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砍伐、开垦或破坏。这样各村寨的生产生活用水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水环境的安全或良好。三是很多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风俗习惯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联。如户撒阿昌族对自然的崇敬、自然物的崇拜和神的祭祀以及举行各种节日,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祈求上天、神灵能够保佑村寨风调雨顺、作物丰收、消灾消难,所以说,很多、风俗习惯既是生态文化又属于农耕文化范畴。

2.4 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

户撒阿昌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很多与当地生态环境为素材的文学艺术,而在这些文学艺术中,尤以俗语、民歌最能体现出阿昌族浓厚的生态文化。户撒老人随口讲了几个俗语,如“山养水、水养人、人养树”,“人欺山、水欺人、人没路”等,虽质朴无华,却揭示了山与水、水与人、人与树、人与山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实际上它告诫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是毁灭人类自己,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像民歌《户撒风光》唱到:“春天到来昌乡也,户撒风光真美丽,户撒风光美,哎,我的故乡土肥水美,牛羊壮,白云缠绕户撒坝……户撒风光美,群山环抱户撒坝,秋来遍地铺‘黄金’。”[4]民歌《户撒风光》唱出了阿昌族群众爱故乡、爱故乡美好自然风光的心声,体出了户撒阿昌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景象。

2.5 习惯法中的生态文化

习惯法是***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户撒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而丰富的民族习惯法,即现在的村规民约,从而形成了户撒阿昌族的习惯法文化。户撒阿昌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很早就在民族内部形成了一些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约定或规定,这些约定或规定现在被各村寨以书面文字或碑刻的形式公布与众,或仍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现将其称为村规民约。

现在户撒铅勒寨,就有一块清宣统二年八月九日所立的村规民约石碑。碑文中写到“一寨留山只得向取犁碓嘴斧柄刀把各小用物若盗砍乾柴一旦拿银一囗偷伐木料寨查明囗以寨规。”大意是寨子的民众到山上只能砍伐用于造犁、碓、斧、刀等生产生活工具的木料,如果盗伐干柴一旦被抓获就罚银一囗,偷罚木材被村寨民众查明就罚囗,以此来严明寨规。这一碑文就说明禁止人们对山林乱砍乱伐,涉及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据户撒阿昌族老人介绍,还有很多村规民约的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比如对于树木、森林的砍伐,一些村规民约就很严格。户撒分东西两山,东山为集体公益林,实行封山育林,一般禁止砍伐;西山大多为私有林,一般允许砍伐,但有一定的限制。

即便是家庭私有林木必须经过申请才可以砍伐,而且有一定的数量限制,不允许乱砍滥伐;像村民建房时,要砍伐树木,也要首先申请,待村寨批准后才能砍伐,且砍伐数量不能够超过建房的需要,砍伐方式必须是择伐,不允许成片砍伐;还不允许外卖等。集体公益林得到严格保护,一般禁止任何人私自砍伐;而那些自然干枯的树木或枝杆可以砍伐带回家当做柴火,但也有数量规定或限制;活树木及其枝干是禁止砍伐的。凡是违反这些规定的村寨都有相应的处罚规定,轻者数倍罚款、重者会逐出村寨。因为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都能够自觉地遵守,绝少有人会去违反,使得户撒阿昌族森林、草地、水源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

总的来看,户撒阿昌族的生态文化在、风俗习惯、农耕文化、文学艺术、习惯法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生态保护效应。户撒阿昌族生态文化极大地影响或约束着阿昌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或行为,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户撒阿昌族人民心中,为户撒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思想基础。

3 阿昌族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随着工业文明弊端的不断显露,人类逐渐开始走向生态文明。本文通过对户撒阿昌族文化的生态学分析,认为阿昌族生态文化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如下两点。

3.1 重视生态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文化的引导,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引导。户撒阿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正因为受其浓厚的生态文化的引导,才得以有自觉的、持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生态财富。没有良好的生态文化,人们就不可能产生自觉的、持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所以,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用生态文化来逐渐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使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

3.2 全民参与,全民约束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需要全民参与,而且必须实行全民行为约束,任何人不得有例外。从村规民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户撒阿昌族各村寨对树木、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管理或规定,是严格统一的,任何人在占有自然资源上都没有特权;而且任何人违反规定,都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且惩罚都很重。这就导致没有人敢于去违反规定,从而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约束,以及达到全民都能够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户撒阿昌族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着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于阿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不能简单的认为其就是落后的。这些文化虽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及对大自然的不科学理解,但是从生态学角度看,它崇敬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以牺牲或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维系了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一致的,有助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发掘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来不断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兰克.关于阿昌族神话史诗的报告[A].曹先强主编.阿昌族文化论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39页.

[2]刘扬武,邓启耀.阿昌族的原始宗教残余[A]. 刘扬武.陇川户撒阿昌族资料调查[A].刘扬武.陇川户撒阿昌族资料调查[A].曹先强主编.阿昌族文化论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第62页,第166页,第167页.

[3]赵家陪编著.阿昌族简介[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版,56页.

[4]赵家陪主编.阿昌之魂――阿昌历史和文化资料选编[Z].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版,219页.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3篇

阿昌族共有2700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撤阿昌族自治区,以及梁河、路西等县,世代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阿昌语。

由于阿昌族长期同汉族、傣族交往,故在生活习俗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都受到汉族和傣族的影响。他们和汉族一样崇拜祖先,和傣族一样过泼水节,并且通汉语、傣语,可用汉文和傣文。不过,具有悠久历史的阿昌族仍保留了自己独有的风情习俗。

那一个驻守的宁静

阿昌人的住宅大多为四合院,也有三合一的式样。我们走进户撒乡曼旦寨,只见明清时期的老宅历历在目,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这些围成院的住宅大多楼下住人,楼上摆放杂物,厨房大都在左,面朝阳光。家家都有廊道,院落紧密有致,砌土坯墙均围成一个***的合院。

阿昌人生活的地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大约在公元13世纪,他们从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迁徙定居这里后,一直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生。他们种植的水稻品种多、质量好,并因此闻名。梁河地区的“毫安公”水稻品种,曾号称“水稻之王”。除水稻以外,他们还种植草烟、花生、棉花、苎麻及油菜等经济作物。

阿昌族由于种水稻,他们的主食自然离不开大米,以大米为主的各种米制食品较多,烤粑粑便是他们爱吃的一种。云南有一种很有名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是用大米加工制作成米线,再加入佐料烹调而成,味道鲜美。阿昌族就善于做这种米线,他们的手艺远近闻名。阿昌人还喜欢吃酸的东西,喜欢嚼烟,过去也有嚼槟榔的习惯。

阿昌族是个爱美的民族,他们在穿着上有自己特有的风格。男子一般穿兰、黑、白三种颜色的上衣,下穿黑色长裤,深色布缠头,身背长刀和挂包。妇女的服装有未婚和已婚之分。

阿昌族未婚姑娘都是穿长裤,发辫盘在脑顶上。已婚妇女一般都穿裙子和窄袖的对襟上衣,用黑色和蓝色布包头,包头高达30厘米。户撒地区的妇女还习惯扎一条十分漂亮的绣花腰带。腰带系在身前侧,留出两根飘带,短的齐大腿,长的拖地面。风吹来有如彩龙飞舞煞是好看。阿昌族妇女还喜用银饰品。她们对襟上衣的钮扣用银币做成。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她们都要佩带银手镯和银耳环等银饰物。

新郎挥刀砍新娘

阿昌族的恋爱婚姻习俗独特而又风趣。串姑娘是阿昌族青年的恋爱习俗。串姑娘时姑娘要用鸡头招待小伙子,每位小伙子一只鸡头,不能少,这意味着有多少小伙子要杀多少只鸡。届时,小伙子要想方设法藏起鸡头,姑娘则要千方百计找到鸡头。找到了,藏的人被罚喝酒,否则姑娘被罚喝酒。他们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吃喝、说笑。经过一番戏剧性嬉闹之后,各自结对对歌,通霄达旦。新郎迎亲时要过三关,接受新娘女友的捉弄,被浇凉水或被抹烟灰等。这些习俗中,最奇特的要数婚仪中的新郎挥刀砍新娘。

阿昌人结婚要搭彩门才能迎新娘。彩门是用带叶的金竹搭的一座拱形门。婚礼前由两位福份好的老人扶立在堂屋门前。新郎则身背长刀喜气洋洋地站在门口等候。当新娘在陪娘陪郎的带领下穿过彩门时,新郎突然抽出大刀向彩门砍去。新娘过了彩门,新郎收起刀跟进去。新娘再向前迈步时,新郎又挥起刀向新娘后脑勺砍去。当然不是真砍,只是做做样子。这时新娘亦故作姿态,小跑起来,新郎则跑步快速砍着,直到新娘进屋,新郎才收起刀挂在墙上。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堂入洞房。金竹拱门被抬进洞房放在新人的床上,象征两人的爱情永远像金竹一样长青。

用刀砍金竹的意思是开新路,表示新婚夫妻新生活的开始。砍新娘后脑勺,则表示驱散恶魔,求得安稳幸福的生活。这一习俗,据说出自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古时侯,一对阿昌族男女青年在山里摘野菜时相识相爱。正当小伙子准备喜迎姑娘成亲时。却遭到恶魔的算计。他让小伙子的房门口长满蒿草,使新人无法入门。小伙子用刀砍尽了蒿草,并砍来金竹搭个彩门。但就在新娘入新房时,由于恶魔作祟,新娘突然病倒。小伙子气得挥起长刀乱杀乱砍,整整砍了三天,姑娘还是没有活过来。山神告诉小伙子,早在新娘进门时就应该用刀驱邪,如今晚了。人们从此得到启示,于是婚礼中才有了“开路”与“驱邪”的仪式,一直沿用至今。当然它已失去了原意,成为了一种习俗。

阿昌族的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过去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男娶女嫁多凭媒撮合,但男女青年社交活动还是非常自由。他们可以通过“腊撒”、“串姑娘”找到自己的意中人,甚至可以缔结婚约,然而结婚却要由父母按一定的程序操办。也有的热恋青年不能成婚,于是他们采取捻婚的办法结合。不过这种捻婚的现象现在已很少见了。

绕在腰上的阿昌刀

阿昌族长于锻铁和制造刀剑,大约在公元1388年的时候。明朝壮士南征屯垦在户撤一带,阿昌族从汉族壮士那里学会了冶铁和制造刀剑的技术。天长日久,制刀业逐渐成为阿昌族的传统手工冶铁工艺,阿昌刀在云南各族和邻邦缅甸享有盛誉。

阿昌刀因主要产在户撒地区,所以又名“户撒刀”。户撒刀“柔可绕指,剁铁如泥”,手艺高超的师傅能将刀打得薄韧不弯,平时绕在腰间,需要时解下来,刀自然伸直。户撤刀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腰刀、黑长刀、花钢刀、背刀和藏刀等。各种刀的形式和用途均不同。腰刀有宝剑、关刀和匕首等式,作为用具也可防身;黑长刀坚硬锋利是砍地破埂的生产工具;背刀汉语称长刀,式样多,有齐头的、尖头的,为景颇族、傈僳族和傣族喜爱。阿昌族自己也喜爱这种刀。藏刀是专为藏族兄弟打制的。它长短不一,工艺精巧,刀把镌刻有“猛虎长啸”、“飞燕迎春”等精美***案,刀鞘也刻有龙飞凤舞的精美花纹,挂在身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装饰品。户撒刀的精美制造,从花钢刀可见一斑。花钢刀是将红、白铁皮表面烧化结成一块铁条,其一边镶以青钢作为刀口,锻成以后再铲白、磨光,刀面于是出现红白青三种颜色,十分好看,花钢刀之名也由此而来。户撤刀由拎有一套独特的蘸水淬火技术,使刀刃锋利无比,飞来的湿毛巾碰上刀口,一下断成两块,加上它磨得漂亮美观,又经久耐用,因而广受欢迎。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特色 文化冲突 民族传统

【Abstract】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56 ethnic groups in yunnan province has 26, is a multi-ethnic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each nation in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culture differences, lead to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arious nationalities of yunnan ethnic groups with small populations DeAngZu and AChangZu especially, they have their own language, but have not your own words,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s uneven.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living in long river county dehong prefecture AChangZu, DeAngZu n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research, seeking a modern education and domestic education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s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road.

【Key words】ethnic minorities education features cultural conflict traditional ethnic

阿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汉代就定居在云南,唐朝被称之为"寻传"或"寻传蛮",以后又以"峨昌","阿昌"等见诸于史册。明代以后,阿昌人大量迁居德宏,与景颇、傣、汉等民族杂居,互相交往频繁。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受傣、汉文化的影响,故阿昌族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据统计,目前阿昌族实有人口4万多人,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和梁河县。德昂族(原称崩龙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国内现有德昂人口17052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另外在临沧市的镇康、耿马、保山市,普洱市的澜沧等县都有德昂族村落零星的分布。

1.阿昌族、德昂族教育状况

每一个民族从开天辟地以来,都有繁衍生息教育后代的责任,阿昌族、德昂族也不例外。古代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兼社会教育、佛教教育等方面。现代教育增加了学校教育内容,使阿昌族、德昂族的少年儿童从小就掌握了汉语文化知识,扩大了对祖国、世界的了解。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针对德昂族、阿昌族的受教育状况,在村寨相继开办了学校,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持***策,有效地改善了过去比较局限的教育模式与状态,其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少数人口。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逐渐显现,即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问题。

家庭教育。阿昌族、德昂族的家庭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生产知识,生活经验、人生哲理、道德规范和历史传统等。家长承担着言传身教的义务,从孩子"呀呀"学语那天起,家长就要教育孩子认亲戚,呼哥唤姐,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并向孩子进行礼仪礼节、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村寨和社区交往及社会的联系,给村寨公民进行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通过集体生产劳动、互相帮助,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意识。

佛教教育。自从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文化和意识逐步渗透到阿昌族、德昂族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使阿昌族、德昂族远古许多文化传说,就借用傣文,以佛教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下来。

学校教育。据调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前,在1937年,德宏州陇川县户撒成立第一所省立小学,在其他大一点的村寨也先后开办过几年私塾学校,在这些学校中,学生本来就十分稀少,其中阿昌族子女所占比例不到30%。而德昂族由于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等原因,基本上没有正规的文化教育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先后在各村寨办起了小学,对在职民族干部分批选送到民干班,民族学院及各级***校进行培养。20世纪60年代后,大力发动群众集资办校,在阿昌族聚居区户撒先后开办了7所民办学校,在德昂族聚居区章凤镇户弄村、营盘村相继开办了户弄小学、章凤民族小学。特别是户弄小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完全小学,有教师 35人,学生 540人,其中德昂族学生占总人数的36.2%。1974年,在耕读学校的基础上,又创办了户撒中学。1989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经省、州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2000年,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办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青壮年扫盲活动,同年在校中学生1034人,小学在校生3182人,阿昌族学生占70%,基本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

2.独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与现代文化教育的冲突

2.1 现代教育的优先,使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日趋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阿昌族、德昂族人民也参与到改革的大潮中,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形形的现代文化元素冲击着独有民族的教育环境,民族服饰、家居生活、风俗习惯的日趋大众化,纺织技术等濒临失传,民族音乐、舞蹈、民间文学面临停滞与消亡。由于受地方汉语的影响,在生活中,阿昌族、德昂族人民多数使用汉语与外界交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时候越来越少,学习本民族语言的人也逐渐减少。据调查,现已有27%的人不会说本民族语言,33%的人属于半懂状态,只有近40%的人基本能说纯正的民族语言,语言环境日趋弱化,如此下去,独有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生存前景令人堪忧。

2.2 民族教育特色与现代教育接受程度差异。

在民族教育特色与现代教育的问题上,两个民族的接受程度和忧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走访与调查结果体现:在受访人当中,有关接受教育的选择方式上,通过国家对少数民族***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现在两个民族100%以上的家长和学生愿意选择在学校接受教育,改变了过去对后代的教育主要承担者为长辈,教学手段主要是在生活、劳动中言传身教形成的教育模式。在语言表达方式上,60%以上的家长和学生希望老师用普通话授课;在选择学科的门类上,100%的学生选择语文课,更多的学生学会用汉字学习、交流。汉字及汉语正逐步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劳动之中,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逐渐深化,更多的学生愿意说汉话,使用汉字,生活习惯和新的教育方式正在他们的生活、劳动中慢慢的被接受。通过问卷调查,在两个民族中都存在对传统的文化、风俗逐渐淡化态度上的差异,主要从不同的年龄结构体现出:青少年一代对传统的文化、风俗、习俗的逐渐淡化持无所谓态度,但对于长辈来说,99%的人担心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俗会随着现代文化教育的强化而逐渐消失;通过问卷调查不难发现,这两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希望保留本土文化,也不排斥现代教育,这将为当地民族教育特点的发扬光大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可以通过两个民族对自己的教育环境、状况、方式的选择寻求一条现代教育与本土的教育相得益彰的教育特色,这无疑会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科学技术掌握和运用水平,保持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进步之路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阿昌族、德昂族口头传承形式的本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着危机。

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阿昌族和德昂族祖先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了丰富的口头文学。阿昌族的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被誉为"阿昌族历史的歌";德昂族的古歌《达古达楞格来标》等等这些优秀的口传文学是独有民族的文化艺术,记录和反映着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心理追求、文化态势及社会经济构成状况。随着社会科学文明的发展进步,全球经济日益推进,各民族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独有民族由于人口少,居住散,与各民族杂居,而且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文化受同化速度加剧。如何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使之与现代教育、现代文化和谐发展,成为有效的社会资源,已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现代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和完善民族教育特色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而现代文化教育的植入难免会引起两个民族青年一代在观念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使他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甚至在汉语的广泛运用下,民族语言未来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汉语所取代。如果真是如此,笔者认为这不代表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功,而是失败,结果是民族教育伴随着前辈的失望而失去其独有的特色。因此,保护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本色,又不影响中华民族的共同进步,必须结合地区情况以及少数民族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这对保护民族教育特色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3.1 应针对教育对象、不同的课程,采取灵活、通俗易懂、聚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对不同的学科进行教学,达到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进行现代化教育的目的。在学校里没有阿昌族、德昂族本民族的体育课,而实际上在这两个民族群体中,具有丰富的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如德昂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篾弹弓、打陀螺、跳绳和德昂族武术;至今保留下来的德昂族武术有拳(左拳、梅花拳、四门拳、崩龙拳等)、棍(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刀(单刀、双倒)、***(三梭矛),德昂族武术动作朴实,套路虚实相兼,尤以近身打击取胜为特点,颇为武术界赞赏。阿昌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蹬窝罗,阿昌拳(公鸡拳、猴拳、四方拳)、顶棍、扭棍、拔河等。在调查中了解到,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主要通过民间拳师收徒学艺,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以及在民族节日期间进行表演娱乐,没有普及到学校学生的学习。在校园走访调查中,70%的学生特别是男生多数希望在学校开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只有3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恰是植入现代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把本民族的一些竞技比赛纳入体育课的教学当中,很多民族的竞技比赛都有其意义,深刻内容包含其中。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教育的同时,促进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这就是一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教育,不仅可以把本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搬到课堂上发扬光大,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然的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深刻理解本民族竞技赛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3.2 在民族地区,特别是独有少数民族地区,如阿昌族、德昂族聚集的地区,由于***府对提高两个民族文化素养十分重视,针对两个民族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手段和措施,在两个民族间开展了普遍的扫盲教育和双语教学活动:通过扫盲活动来搭建少数民族教育特色的良好平台;通过双语教学,使孩子在快速转入汉语文化学习基础上不忘本民族的语言,从而达到既重视汉语教育的同时也重视本民族语言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重视解决民族师资力量的培养方式和结构,在师资力量的培养过程中注意培养本民族成员为中坚力量,重视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的授课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教育特色的继承和发扬,同时通过汉语教育,提高语文水平,使民族学生更懂得如何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并使其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丰富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亮点。

3.3 注重民族节日、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中民族特色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做好口传文学生存环境的保护。阿昌族有啊露窝罗节、德昂族有龙阳节、泼水节等,举办民族重大节庆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目的是通过传统节日活动的举办,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适时地举行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后代了解他们的祖先、本民族的习俗、待人接物礼仪、传统美德。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当中,传统美德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要让民族的后代引以为荣,如此对少数民族后代进行教育,就会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他们的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也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在节日、庆典活动当中融入适当的现代教育、汉语教育,这也是针对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的教育特色。阿昌族、德昂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保护语言交流环境,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在阿昌族和德昂族群众中大力宣传优秀的历史史诗和民族文学的价值功能和存在意义,增强民族自豪心理,形成自觉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提高,一个具有国家公民拥有较高素养,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孕育了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由于分布在不同区域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特别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有的甚至在生产、生活方式上还保留着落后的印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本文涉及的阿昌族和德昂族,其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手段也呈现出落后状态。教育的落后,导致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受到现代教育的冲击,他们不清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和保护意义。其实在这两个民族中,他们的文化、习俗、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中,无不贯穿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礼仪,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文字,或许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礼仪都会在保留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因此,对于民族的教育更应该强调针对性,由此让民族教育特色在本地区得到更好的体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阿昌之魂》-阿昌族历史和文化资料选编,主编:赵家培 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 陇川德昂族《文化风情》 ***协陇川县文史委 陇川县史志办编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

[3] 《德宏风物志》 张方元 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5篇

【关键词】德宏 少数民族 文化 开放性 兼容性

【中***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07-04

一 引言

文化的含义甚广。文化可以指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可以指麦当劳快餐,还可以指经典的音乐、广告、街道布局、发型、服饰。英国文化研究奠基人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可以在三个***意义上使用。第一,是“作为一种艺术与艺术活动的文化”,用以描述文学、绘画、雕刻与它同类的词语。第二,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他认为“文化是普遍的”,它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最初的含义是指种植庄稼、饲养动物,与农业有关,后来被引申为“培养”,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历史过程,包含整个社会”。

有些学者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系统和机体,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组成。物质层面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部分,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方式及全部的物质。

本文所指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点,文化是区分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特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八个自治州之一,州内居住着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世代居住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世居少数民族为主。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傣族有349840人,景颇族134373人,阿昌族31530人,傈僳族30389人,德昂族14436人。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文化习俗、风俗礼仪、,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德宏世居少数民族在文化差异中,通过吸纳、借鉴、创新、整合,形成了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为美丽德宏——康体天堂,为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

1.对于他者的尊重:交流过程中的认同感

从交往原则来看,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尊重。同样,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的交往更离不开尊重。民族交往中的尊重表现在对彼此习俗习惯的尊重,也包含对的尊重。风俗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根源,它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社会、自身的认知。风俗习惯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风俗习惯,就蕴藏于民族群众共同的心理感情中。风俗还具有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风俗还具有敏感性。“一个民族往往会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态度,当做自己对本民族的态度。”鉴于风俗的这些特点,不同民族之间相处,只有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才能和谐相处,避免冲突。德宏世居少数民族,不仅能够做到彼此尊重,在一些重大节日庆典时都有来自其他民族的祝贺与参与。也是区分德宏世居少数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景颇族每年都会定期举行祭天仪式,有自身的动物禁忌,景颇族认为谷种是狗带来的,对狗有浓厚的感恩情结,祭吃狗肉。阿昌族在狩猎文化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狩猎规则和禁忌,如不能猎食怀崽、产崽以及处于哺***期的动物。傣族有对大青山的崇拜,禁止对神林神树砍伐。这些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世代相传、积淀的结果,很多宗教现象一直伴随着民族不断成长而丰富起来。对于一个民族的尊重也是体现出对一个民族的认同。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对风俗、信仰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当下生活层面上,而且这种相互尊重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心理,积淀在民间文学中,形成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傣族的长篇叙述诗《娥并与桑洛》,讲述一对男女青年反抗专制家长制,追求恋爱自由的故事。男主人公桑洛在追求过程中,受到很多阻碍,但是,男主人公和他的同伴外出做生意时,却得到当地世居其他民族的认同和帮助。诗歌写道:“他们又到了邦做,这是崩龙族住的地方,乐坏了崩龙族姑娘,他们和崩龙族人熟悉了,他们来来往往有说有笑,崩龙族人穿上了他们的礼服,来和做生意的人说话。赶牛的人到了推拍,他们停下牛来就到缅塔内,去看那里的佛像,崩龙族的姑娘,打扮得最漂亮,和他们一起,去看那里的佛像……他们双方语言不通,他们用手势来表达感情,他们的感情是那么深,崩龙的姑娘唱着山歌,送给这些赶牛的人,赶牛的人虽然听不懂,但也能理解歌声的感情。”叙述诗展现了两个民族青年友好热情相处的场景。

景颇族的史诗中对各个民族间的关系也有讲述。他们认为不同的民族都是同源共祖的。史诗《勒包斋瓦》第13章和第14章分别描写了宁贯杜治天理地,创造神智慧神领导美化苍天大地时,叙述了11个民族或支系的分布地区。根据史诗命名和当今对周围民族的称呼分析,他们分别代表了周邻的独龙、怒、浪速(现在景颇族的一支)、掸、萨姆(傣族)、景颇、缅、汉、藏、印度等11个不同的民族或支系的居住地。史诗以神话方式讲述了他们对自身民族或支系的认识。

傈僳族神话《开天辟地》中说,天神种了一棵瓜,瓜里走出了兄妹,婚后生了22个娃,说22种语言,后来成了22个民族。

阿昌族《遮怕麻与遮米麻》讲述,从葫芦里跳出来9个娃娃,他们都有不同的居住地与生活习惯。“老大跳出来,看见院里开桃花,以陶为姓是汉家,住到平地种庄稼;老二跳出来,看见长刀挂在葫芦架,以刀为姓是傣家,住到河边捕鱼虾;老三跳出来,看见李树开白花,以李为姓是白族,洱海边上去安家;老四跳出来,听见门前河山响哗哗,以和(河)为姓是纳西,丽江坝子去养马;老五跳出来,看见满坡牛儿跑,以牛为姓是哈尼,向阳山坡去种茶;老六跳出来,看见竹箩靠墙下,以罗为姓是彝族,彝族力大背盐巴;老七跳出来,看见石板光又滑,以石为姓是景颇,打把长刀背身上;老八跳出来,看见杨柳吐新芽,以杨为姓是崩龙,崩龙纺纱弹棉花;老九是个小姑娘,遮米麻最喜欢她,留在身边学织布,织出腰带似彩霞,以早为姓是阿昌,阿昌住在半山腰。”史诗最后唱:“九个民族同一个爹,九个民族同一个妈,九个民族子孙像星星,九种民族原本是一家。”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起源神话反映的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思想意识,这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心意,而是各民族共同的心理愿望。“创世神话还有不少相近的地方,如洪水神话的结构、葫芦生人的模式,都让人感到它们有一种亲缘关系。”这些文学形式从审美的层面,民族审美心理等层面,表现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2.对于本我的自觉: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

民族交往是交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互动性过程。交往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们的共同体,人们之间同时扮演者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实现着物质、能量、信息、情感资源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由此形成了交往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往来的过程。此时交往的主体可能是彼时交往的客体,对本民族而言,交往的主体可能对其他民族来说就是交往的客体。翻开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自然、社会中寻求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在生存的意义上迁徙、融合、变迁、发展和繁荣,在长期的变迁、交流中德宏世居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身的鲜明文化特色。以民间文学而言,“景颇族人民在接受其他民族民间文学影响时,总是按照景颇族的民族心理和本民族人民能够理解的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去加工改造,使之符合本民族的口味,而且具备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景颇族的刀舞文化显得粗犷、奔放,傣族的水文化深情、委婉;德昂族的茶文化,将浪漫与实用融为一体;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寄托了阿昌族人民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良好愿望,成为阿昌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改天换地伟大理想的化身;傈僳族的《创世纪》概括了傈僳族人民生活历史的发展轮廓。总之,他们通过彼此的交流达到思想的沟通、能量的互换、资源的分享和行动的理解,从而,确认主体的价值,实现民族共同体的目标,体现着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

3.对异质文化的吸纳:交流过程中的借鉴与创新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或彼此杂居同一地域,或其聚居地与几个民族为邻,民族之间必然不断进行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各民族在交流中,都善于吸取异质文化为我所用。这种吸收一方面表现为对当地各民族间的吸收,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当地汉族文化的吸收,还表现为对外来民族文化的吸收。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就是一个当地民间习俗相互融合互补的典范。德宏傣族的泼水节定在傣历6月初,即公历4月13日。泼水是为了纪念对本民族做出贡献的7个纯洁女子,也是表达对雨水的祈祷,表达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德昂族也有泼水节,它没有自己的历法,但是,借用了傣族日历,节日时间与傣族的节日一致。但是关于泼水节的传说却与傣族泼水节不同。德昂族的佛教与傣族的佛教是融为一体的。德昂族的和尚佛爷能识傣族文字,经书用傣族文字抄写。至今,德宏的傣族还流传着“腊傣鲁米留”的俗语,即腊人(德昂、瓦、布朗等族)和傣(傣族)都是一个娘生的。

德昂族文字借用傣文,常将傣族文学因素引入本民族文学,如《放牛娃的故事》就和傣族的《香发姑娘》近似,《笋叶伙子》和傣族的《噶龙》情节也大体相同。

傣戏的产生、形成则是傣汉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明末清初,德宏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汉族移民高潮,汉族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了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据《傣剧志》分析,明末清初,“德宏盈讲盏西已经有演唱节目《爷爷犁田,奶奶送饭》和小歌舞演唱节目《十二马》,又称《玩春灯》、《春灯戏》”。这些节目中包含着汉族文化,是汉族移民带来的文化在当地傣族化的一种形式。清朝末年的盈江,当时是清时滇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腾冲。傣族头人土司经常到腾冲活动,在官场也免不了要去看戏。他们邀请腾冲的戏班子,去崭西、莲花山、干崖等土司地区演出汉族的《大禹治水》。刀安仁,第二代干崖土司,去日本留学,结识了孙中山、吴玉章、李根源、王树声等人。回国后,参加了同盟会。回国后,他组建了的傣族剧班,傣剧迅速传播到德宏其他傣族聚居地区:芒市、南甸(梁河)、陇川等地。傣剧吸收和借鉴了滇剧的许多成分,但又与滇剧不同。傣剧对滇剧的吸收和改造丰富了本民族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开创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

傣族对佛教的吸收和应用,对傣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途径。佛教传入后,傣文开始产生,各村寨普遍建立寺庙,傣族男子都要到寺庙当一段时间的和尚,这就使得他们有机会学习文化,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这对傣族文化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景颇族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对基督教的教义进行了改造和阐述,形成了与自身文化传统相符的道德规范。

总之,文化交流中的不断学习、借鉴和创新,使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打破了封闭、闭塞状态,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三 形成开放兼容的文化特质的原因

环境对人类的文化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环境,给予人类生活一种极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环境虽然一方面限制了人们的成就,另一方面却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物质保障;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因为人类不是消极地住在世界各地,而是改变环境的积极因素。形成开放兼容的文化特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

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居住在西南边境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自治州东靠云南中部高原,西邻缅甸联邦的伊洛瓦底江平原,背面是横断山脉,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山脉纵贯州境南北,奔腾湍急的怒江和澜沧江顺云岭南泻,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峡谷之一。德宏境内的海拔一般为2000米,最高的达3400米,最低的是瑞丽的弄岛,750米,海拔落差较大。

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阿昌族90%以上聚居在德宏州的梁河县和陇川县的户腊撒区,少数散居在路西、盈江等地。景颇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德昂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五县(市),其中,潞西市三台山乡和镇康***弄乡是德昂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居住点,其他绝大部分在山区与景颇、汉、傈僳等族杂居,坝区较少。无数曲折的山径、崎岖的山路把各个民族居住的寨子联系起来,成为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互相交流、亲密往返的通途。由于山地与平坝相间的地形,以及历史上民族的迁徙交流,长期以来形成了各民族交叉杂居的局面。一般,坝区以傣族为主,山区以景颇族为主,其间夹杂着汉族、傈僳族、德昂族、阿昌族等,除大部分按民族分寨聚居外,也有多民族合寨杂居的。德宏特殊的山地地形和人口分布空间、地理环境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促使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沟通成为可能,对文化的兼容开放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2.语言和思维的影响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对周边民族的语言都报有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度。一般民族都能相互掌握一门或者两门语言。西山乡的一个小学生,除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外,还学习了汉语、傣族语、阿昌语、缅甸语。从语言本身的产生和发展看,也体现了善于彼此吸纳的特点。以景颇语为例,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两种方言:景颇方言和载瓦方言。其中载瓦语与彝族支各民族,特别是与阿昌族极相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同源于氐羌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持载瓦语支的景颇族历来与阿昌族杂居的缘故。各语种民族,在迁入德宏后,相互间加速了融合,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借用共同的外来语,互借对方的词语。特别是各支系的人,因婚姻关系居住在同一家庭、同一寨子中,彼此都能了解对方的语言,甚至一人能讲几种方言,或几种语言,共同的地域、经济、文化习俗,使相互间的重新融合更为明显。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以实现。功能学派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认为“语言在同类人生活中起着纽带作用,语言不仅是通过交流概念而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且是一种可以建立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1929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提出自己的见解。“语言的作用不仅是传递信息,而起在实际的生活中塑造着我们对客观现实的感知。即语言结构能决定着持语者的思维方法。各种不同的语言结构导致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北美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不同的语言表达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语言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结构差异越大,反映出对世界认识的越不同。”①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式。因为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之缘故,语言的习得过程也就是思维方式、思想的习得过程。

3.开放兼容的文化心态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开明的文化态度。对外来民族的文化既不排外,对自身民族也不自卑。目前,对待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一般有以下几种态度。

第一,文化绝对中心主论。其特点是企***用自己的文化模式一统天下。如中国古代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以我为中心,其余都是边缘,表现在称谓上就是边缘人都叫蛮夷。

第二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论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主张任何文化有其合理性,不应该横加干涉。但是,它过分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就会导致文化的隔绝、封闭、停滞。

第三,多元文化论认为各种文化既存在不同,也有相同之处,强调对话,理解沟通,注重相互的吸引促进和利用,主张以文化为镜,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是一种开明的文化心态。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对文化的态度属于多元文化论。对待文化的开明心态,使得不同文化有了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可能,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开明心态,才使得各民族的经济***治发展有了坚实的根基。

四 挑战:面对全球化、城市化带来的文化危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各地都存在冲突和矛盾。农耕时代,常常是由于土地和人口引起的;在工业化时代,常常是由于资本和市场引起的;未来的冲突主要是能源和水土。纵观每一种冲突和矛盾,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冲突,包括、民俗等引发的冲突,都占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这种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得各民族间的冲突得以减少,避免了民族国家陷入急剧的民族纷争之中。这给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范式。同时这种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也会给应对新的现实转机提供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资源。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通讯、交通运输的发达,电视电话的普及,因特网的使用,开启了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经济的全球化、城市化发展格局,也带来了西方化、单一化、消费化,在这巨大的历史变革中,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传统正在濒临危机与消亡。一些传统的民居已经被小洋楼取代,经典文化承传人匮乏,本民族的语言使用人数日渐减少,甚至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传统,也受到挑战和质疑。在此情形下,处于经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应对这来势凶猛的文化潮流,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的传播功能、社会化功能、传播整合功能,如何在文化多元时代,在全球化进程中达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求得自我文化的发展,如何继续发扬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开放性和兼容性特征,应对新的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进化中求得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这是时代提出的新挑战。

注 释

①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

参考文献

[1]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有五大特点[EB/OL].

http:///dehong/dhinfo/

[3]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7

[4]萧家成.勒包斋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9

[5]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41、261

[6]石锐.景颇族文化习俗论[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57

[7]《德昂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德昂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73

[8]刀波.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9、197

[9]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印(内部资料).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第三辑)[M].昆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981

[10]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编.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第一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5:25、35~36、101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6篇

【关键词】阿昌族 传统体育 传播 研究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学派认为:“混乱社会中一定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不能从现实社会中直接觉察到,必须依靠人类设定一种概念化模型才能被认识”。而这种所谓的概念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认知模式,追求这种理论模式其实就是一种理论建构的过程。阿昌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制度性的文化,其中包含阿昌族的价值观念与艺术审美。在阿昌族迁徙过程中,不停的与周边民族接触形成多元复合的体育文化,为其与周边民族和谐共处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二、阿昌族的分布

阿昌族汉语称为“峨昌”、“娥昌”、阿昌话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与南诏时期的彝族乌蛮蒙舍诏有渊源关系,唐南诏时期被称为“寻传蛮”,居住在永平一带,随阁罗凤对西部用兵,向西迁移至保山怒江片马、腾冲等地区,明朝正统年间大量的汉族守边将士也融入阿昌人,逐渐发展形成今天的阿昌族。国内阿昌族人口为3.8万,主要居住在大理、保山及德宏地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潞西、梁河、陇川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彝族关系密切。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印度境内也有部分阿昌族居住,但人数不详。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德宏有阿昌族为3.0389万,约占国内阿昌族人口的80%,其中梁河县人口为1.3294万,仅次于傣族,陇川县1.3483万仅次于景颇族和傣族。芒市人口为2530人,瑞丽441人,盈江1327人,主要居住在交通要道上,陇川和梁河成为阿昌族文化的核心区域。

三、阿昌族传统体育类型

在适应独特的地理环境中阿昌族先民创造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阿昌族的迁徙形成阿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在共同的地域空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常常跨越族群的边界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在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过程中,阿昌和周边的民族相互学习、和谐共处,形成阿昌族能顺利使用汉语、傣语、景颇语,甚至是傈僳语的语言景观。传统的阿昌族体育文化在维系族群文化特征,加速族群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有重要的作用。阿昌族传统的体育运动有武术、荡秋千、顶杠、蔑弹弓、射弩、扭杠、标竹竿、掰手腕、赛马、射箭、弹弓、打陀螺、耍白象等几个类型。可以分为防御类体育、生产类体育、娱乐型体育、祭祀型体育、庆典性体育。

防御型体育是为了人身安全的需要针对性强的训练,以此来掌握搏斗技术和格杀技巧,维护个人、村寨、民族的安全。从历史上看阿昌族处于南诏地方***权和国家***权发展与扩张之中,阿昌族地区多战事,在备战中需要掌握格斗技巧,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民族发展的前提。因此和著名的阿昌刀相媲美的就是阿昌族人的武术和格斗技巧,同时阿昌人在生计的压迫下常走南闯北,常常要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因此武术不仅是强生健体的需求,更是身体安全的需要。阿昌族武术包括棍术、拳术和刀术,棍术成为猴棍,躲闪灵活,攻击准确,动作干净利落,常使用二节棍、三节棍、合棍、十四门棍,以系统的套路攻击和防守。拳术有四方拳、十字拳和猴拳,四方拳左击右防,轮番出拳,让对手无法适从。十字拳则是以护胸和头为中心,左防右打虚实结合,令人躲闪不及。猴拳更是跌、扑、滚、翻、跃等结合,变化莫测。其次赛马、射箭也是***事防御能力的储备和训练。

生产性体育活动主要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这种活动来源与生产实践,对传统的生产技能的提升,对体能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阿昌族人以农业为主要的生存模式,此外铸造刀剑成为传统的手工业,商品买卖等交易活动,而采集和狩猎是农业和手工生产的一个补充。顶杠、扭杠、掰手腕、蔑弹弓、射弩、标竹竿、玩弹弓、是常见的与生产相关的体育活动,顶杠、扭杠、掰手腕、主要训练生产中的臂力、腕力、脚力、忍耐力,而蔑弹弓、射弩、标竹竿、等活动是对捕猎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娱乐体育主要是开发儿童的智力,如玩弹弓和打陀螺,同时这些趣味性的娱乐游戏也不仅是年轻人参与,很多时候成人也参加,通过这些娱乐体育调节了气氛,制造欢快的场面,训练参加者的眼力、平衡力、灵活度、准确度,尤其是陀螺对***颈椎炎和腰椎前盘突出有很好的疗效。

宗教体育是指在祭祀活动中展演的体育项目,是与求雨、抗旱、驱鬼、除***、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结合。宗教体育结构形式,运用的是舞肢体语汇,诠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渲染对神灵力量的膜拜。阿昌人丧葬仪式上通宵唱歌,歌颂纪念逝者,抬棺出村时要绕棺三圈谓之隔魂,祭司对逝者魂灵进行指路,回到祖先祖居的保山、大理地区。另外阿昌族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会街期间常流行耍白象,模仿大象前进、后退、前倾、后仰的动作,此外在求雨等活动中还有耍青龙的体育活动。

阿昌族进入德宏地区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信仰出现多元的特征,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的祖先崇拜,另外受傣族佛教文化和汉族儒家文化影响。传统节日有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与周边傣族大体相同。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窝罗节等庆典活动。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传统的体育文化成为这些节日庆典重要内容,火把节打火把、绕寨,泼水节泼水,新米节打磨秋,都成为传统节日民俗展现的重要内容。

四、阿昌族迁徙及体育文化的传播的特点

体育文化是阿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阿昌人生产、生活的特点,传承阿昌族历史记忆和神话传说,道德禁忌和风俗习惯,塑造着阿昌人的民族性格,体育文化的传播伴随民间的文化与社会交往,伴随阿昌族族群的流动和迁徙。

(1)体育文化保存阿昌族丰富的历史信息,目前关于阿昌语支系的归属,学术界还在争论,以赵家培为首的本土学者根据民族语言及其民族迁徙的历史记忆认为。阿昌自称为蒙撒,意为来自蒙舍诏,应属于彝语支民族,保存着南诏时期星回节(火把节)的祭祀程式和火崇拜的民俗活动,体育文化保存南诏围圈打歌特点。蹬窝罗意为“跳欢乐”。通常由一个艺人领头,众人尾随其后,逆时针方向而舞。并有人扮的狮子、老虎、水牛等伴随。里面关于阿昌人创世纪神话《遮米玛与遮拍麻》记忆。也是对阿昌族原居住地保山与大理之间地域的回放与回归。

(2)传统的体育文化展示了阿昌族迁徙的特点,阿昌族生活在南诏时代的保山与大理之间,随着南诏开发越过怒江进入片马、腾冲随之进入梁河、盈江陇川等地,随明朝正统年间三征麓川,生活在汉族与傣族之间的阿昌族,因为自身特点跟随明朝屯守边界,户撒等地不少的汉族兵丁融入阿昌族社会中,促进了阿昌族社会迅速的发展。为了不断的寻找资源,一部分逐渐进入缅甸的北部地区。因此阿昌传统的体育蹬窝罗体现早期历史记忆,而火把节则是对南诏的文化记忆,泼水节凸显鲜明的傣式特点,这三个阶段同时兼有展示祖先的迁徙与奋斗。

(3)传统的体育为民族交流提供机遇和空间,阿昌进入德宏从汉族那里学会了种田和冶铁,锻造各种生产工具,因此阿昌人生产能力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民族发展速度加快。在傣族土司的统治下,文化受到傣族的影响,大多数阿昌族学习和使用傣族语言,过泼水节、开门节与关门节,同时有坚守原有的节日庆典。武术文化、体育娱乐在民间节日展现,在各个民族之间的传播,形成阿昌族和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的积极和主动。伴随体育的传播,形成生产信息和生产技术的共享。

五、阿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阿昌族体育文化是阿昌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完整的结构,优良的文化功能,在阿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阿昌族民族文化特征的维护和保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阿昌族对内认同对外区分展示的基础,因此加速它的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看要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从文化安全的角度上看,德宏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域,除阿昌以外还有傣、景颇、傈僳、德昂、阿昌、回等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主要传承载体,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文化资源,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娱乐的重要来源。因此传统的体育文化能提供认同感和凝聚力,能为边疆各族人们提供互动交流机会,增强地方凝聚力,防范境外的宗教渗透。因此国家应该注重阿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加大对传承人的财***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壮大阿昌族文化产业。

第二、从教育主管部门上说,要利用好教育平台传承民族文化,在推广现代体育的同时要重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要进入地方的校园,德宏阿昌族聚集地区的学校要在传统体育搜集、整理、传承、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把阿昌族传统的体操和舞蹈这些带有地方特色,有地气的体育娱乐项目传承下来,推广开来。

第三、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要重视传统体育在地方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以文体局、文物馆、档案馆、***书馆、民宗局、旅游局等文化部门要通力合作,把传统体育文化搜救、挖掘、整理、展示、传播工作搞好。形成很好的文化品牌,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中提高地方综合发展实力。

第四、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阿昌族民族精英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加大民间传统文化精英的保护与支持,加大阿昌族学生入学率、高级别人才培养,加大对阿昌族干部的使用和提拔。加大对阿昌族传统铸刀工艺的保护,坚持自由***策,发挥阿昌族传统民间信仰在地方发展和文化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结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积淀,是一个民族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对内认同和对外区分的基础。阿昌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随民族迁移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体现历史上不同时期阿昌族文化的特点,同时阿昌人在中缅边界地区的迁徙中又把阿昌文化展示和传播开来,注重生计本领掌握,体能、道德提高方面还有浓厚的护寨守国的***事防卫思想。阿昌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历史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为阿昌族融入多民族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因此需要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参考文献:

[1]文小勇.阿昌族禁忌文化:内涵、流变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

[2]王家富.独特的阿昌族民歌[J].云岭歌声, 2003,(01).

[3]李月丰,马冬梅.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资源与开发[J].中国商贸,2012,(05).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第7篇

关键词:民族概况;音乐特征;常用乐器;音乐风格的区别

中***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19-03

布朗族是中国大西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土著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昌宁县,西双版纳、临沧等州市的山区、半山区也散居着一部分布朗族同胞。布朗族人口较少,属我国特少民族之一,无文字,习汉文,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女性服饰、语言、生活习俗;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认识和研究布朗族音乐艺术,对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充实和丰富现代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族概况

云南省昌宁县境内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卡斯镇卡斯村的双龙社、二沟社、应柏社小窝铺社;新谷村的谷报社、中寨社;邑林村的下寨社;更嘎乡西米村的白草林、大岩小等山区、半山区,2003年以前,总人口1514人,占全县人口的0.44%,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4%。

布朗族是古代“百濮”、“濮满”、“濮蛮”自称“本人”其含义为“本地人”,是昌宁县的土著民族。***后称为“本族”。不过由于布朗族的迁徙来源存在着多向性和民族成分的复杂性这一事实,昌宁县布朗族的确切来源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定论。

为了对布朗族的前夕来源的多向性和民族成分的复杂性以及现存的风俗习惯、音乐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从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寻求有益的帮助。

据本县卡斯镇新谷村山林中一片本人墓地里发现的题为《阿公碑文原序》的石刻首段就说:公原籍辽东人氏,宋末时公保机……越数年。兴元灭金,划绝宗代,不愿遭逢变世,保机后裔四处奔走,遥遥而迁,有公之先祖移居顺宁而觅食。赵元数代及元末,并明太祖兴,国号洪武然稽古至今。

鉴于上述记载和对一些老人的调查,县境内布朗族是“百濮”,是明代万历年间从大理途径顺宁(今凤庆)再入县境居住的濮人和契丹人的后裔的融合体的“本人”。

布朗族多居山区、半山区,背靠青山,寨子有梯田梯地,旧时多为草屋,有正房、侧有厢房,前有上楼下厩的面房,客厅设在厢房或面房,客厅内有地火塘。近年,草房已不复存在,多为砖木结构瓦房或水泥平顶房。布朗族饮食文化与汉人无异,由于居住山区的原因,除大米以外,荞、麦、玉米皆为主食。

布朗族服饰除部分妇女还保留“本人”服饰的特征之外,男式服装均已汉化。昌宁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特殊节日,由于与汉族杂居,同汉族一样过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七月半节、八月十五团圆节。丧葬文化与汉族基本相同。

二、布朗族音乐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一)布朗族音乐的基本类型

1、山歌

山歌源于田间山野,内容以爱情居多,其腔调圆润、委婉、明亮、清晰,具有特殊的颤音、滑音、半音,无明显的旋律线,长音自由延长,无节拍。腔调长短由表达的内容决定,随意加减乐句。爱情山歌多山隔山对唱,男声均以高调的假声唱出,句子间多有衬腔,腔调随唱词的多少自由发挥。对唱开腔之前,男方先要打出清亮的手指哨,然后呼喊对方:“欧…怀怀!欧…怀怀!”如果对方回音:“欧怀、欧怀、欧…怀怀!”男方再作第二次呼喊,女方再作答腔,随后便正式对唱。如***1:

布朗山歌高亢嘹亮,腔调变化无穷,具有典型的地方民族特色。采录者单凭耳听手写,很难找到明显的节奏和准确的音高。

2、小调

小调的内容以歌唱爱情和生产劳动为主,曲调抒情优美,旋律流畅,结构归整,易于上口。小调一曲多唱,见景填词,唱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借喻恰当,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2:

此类爱情小调可用于即兴编词的男女对唱,也可用语休闲吟唱。尤其要提到的是“郎不抬手妹不来”一句,唱出了布朗族女性的自尊、自爱、自重、矜持,唱出女性的朴实本分和对爱情稳重的态度,绝无轻佻放荡之嫌。这是生活中女性美德在小调中的体现。

布朗族小调在布朗族生活的全部喜怒哀乐中无处不在,百愁千喜无不在歌声中表现出来,是布朗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布朗族小调具有旋律通俗流畅、节奏明快跳跃的特点,附点音符显得轻松活泼,自由欢快,富有动力。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多数小调均可用于打歌之中。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随意性和严谨性紧密结合的魅力所在。

3、“吹打”

“吹打”是布朗族音乐的另一个特色,唢呐为主要吹奏乐器。其内容丰富有趣,调子名目繁多,有用于喜事的“迎客调”、“侯客调”、“欢乐调”、“采茶调”、“叫客调”“布谷调”等。值得一提的是布朗族“吹打”中的迎娶“吹打”。迎娶“吹打”贯穿了整个布朗族的婚庆过程。迎亲队伍由新郎、伴郎、伴娘和月老夫妇及乐人们组成。乐人们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吹奏不同的调,迎娶时吹奏“迎新调”,从新娘家出来吹奏“出门调”,路途中吹奏“过山调”,进男方家则吹奏“进门调”。熟知调子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婚礼的进程。而除了用于婚庆喜事的吹打调子外,还有用于丧事的“耍龙调”、“掩盖调”、“哭娘调”、“进坑调”、“山林调”等,无论是前者的喜事吹打调,或是后者的丧事吹打调,各个调子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喜事吹“三起三落”,丧事吹“两起两落”。

4、哭嫁歌

新娘在离家的时候,按照习俗要以“哭”的方式诉说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庭时的哀伤,以及对父母与兄弟姐妹的不舍之情,“哭别”从出嫁头一天就开始了,新娘要与姐妹、好朋友、亲戚、长辈们依次哭别,最后是母亲与即将出嫁的女儿相拥哭诉,在哭诉过程中,母亲还会对婚后女儿应该注意的事宜作最后的叮嘱,边哭边诉说,情真意切,表现出儿女对家庭的依依不舍,以及长辈对女儿的细心关爱。新娘出门时要用一面圆镜挂在胸前,照出自己的真心实意,有人打着遮阳伞,扶至大门口,新娘在礼炮声、以及乐人们吹奏的阵阵响声中哭着出门,这就是布朗族的“哭嫁”。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隔娘调”、“隔女调”、“哭哥嫂”、“哭姐妹”、“骂媒人”、“哭出门”等等,而惆怅悲凄的“隔娘调”不仅表达了出嫁姑娘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又会使人感觉亲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甚至使人望情而泣。

5、打歌

就云南而言,凡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寨、村落,都有打歌或不称为“打歌”而实际属于“打歌”的民间歌舞形式存在。在部分山区汉族群众中,也有节庆打歌的习俗。在那欢歌笑语不绝耳,舞影婆娑目不暇接的打歌场上,人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幼、主人宾客,被这种大众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紧紧联系在一起,折射出一种团结祥和、自尊自信的生活和民族性格,体现出古老纯朴的民族感情。“打歌”是布朗族较为隆重的、欢庆新婚、节庆的晚间传统习俗活动。布朗族打歌自然也是群众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男女老少皆宜。

这显然是一曲用于打歌场合的调子,不唱爱情不唱劳动,专门表现一种无拘无束的喜悦之情。阿哥阿妹来打歌/男女老少来唱调/火塘架起箐干栗/火焰雄雄火焰高。背着娃娃来打歌/扯开嗓子来唱调/唱得今年好收成/唱的日子天天好。除此类,还可以编上欢迎宾客之类的唱词。

走进布朗山,投身美丽的青山绿水怀抱的时候,首先品尝到的是一席民族歌舞的盛宴,这是布朗人宴请宾客的最高礼遇。热情好客的布朗、开朗大方的布朗,从整套欢快多变的打歌之中得到了娱乐健身、休闲消遣的最大收获。“阉鸡摆尾”的飘逸,“小翻身”的灵敏,“穿花歌”默契,“倒折歌”的矫健,“跺脚歌”的坚实,还有那婀娜多姿的“三道弯弯四道弯”等等,布朗人健康富美的心态和强健有力的体魄无不尽现其中。

由于布朗族崇善传统道德,恪守伦理规范,接人待物礼仪严谨,即使在尽情欢乐的打歌场上,自然也有一些禁忌。如,不同辈的人不能同场打歌,甚至同宗同族近亲的人不能同入歌场。以免有伤风败俗之嫌。至于外村外寨,异族异姓,则不管男女老幼,可无拘无束尽情欢歌。

喜事“打歌”是很普遍的,红白喜事、讨亲嫁娶、起房盖屋、上梁入宅都兴打歌。这种打歌活动是由主人邀请歌头(主要是乐器演奏者),宾客自由参与的活动。嫁出去的姑娘请着打歌队回娘家祝贺的情况,以显示其身份和对贺喜的庄重。父死母丧,“入土为安”视为喜事。特别是三天作斋,青来乐手吹完三天芦笙调,做完所有斋事手续之后,继而组织打歌,一是表示对死者“升天”的祝贺;二是表示子女对父母尽忠尽孝,视为“上忠”;三是对前来助阵帮忙的领居亲友表示招待和谢意。喜事打歌还有一个共同适用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山区居家,山宽人稀,亲朋前来作客,一般很难当天返回,然而主人又无法安排众多宾客住宿,只好组织打歌,通宵达旦以解决住宿困难。

布朗族打歌曲目繁多,至今尚不见有人对曲目作出过精确的统计。举例以作参考。打歌调取名有多种情况,一是根据动作特点命名,如:“大翻身”、“小翻身”、“穿花歌”、“跺脚歌”等等;一种是以唱词命名,如:“阿老妹、来打歌”、“麻布围腰甩飘带”等等。由于唱词可以即兴发挥,所以一个调子可以有多种称谓。不过,不管如何同调异名,调动和动作一定是统一的,要变换动作必须变化曲调。“打歌”套路很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打歌”逐渐形成群众性和经常性,成了口授民族历史,身传歌舞知识以及男女谈情说爱选择配偶的最好方式。

(二)布朗族常用乐器

布朗族一般使用的乐器为葫芦笙、竹笛、小三弦、唢呐、大号、象脚鼓、钹。而昌宁县的布朗族只使用四件乐器,即葫芦笙、竹笛、小三弦、唢呐。主要使用葫芦笙、竹笛、小三弦这三件乐器,而这三件乐器都是自制乐器,竹笛与汉族相同,葫芦笙为五音笙,与昌宁县傈僳族的葫芦笙相同。小三弦琴体用一整木凿成,琴筒直径一般为10-12厘米,琴身长约60厘米,用猴皮蒙面,琴马用锡块捶打而成,山口处镶有坚硬的麂子骨头,用钢线作弦,琴筒背面镶着雕花音窗。除打歌时使用的伴奏乐器外,吹奏木叶也是布朗族休闲娱乐时的普遍爱好。

(三)布朗族音乐的特征

小三弦配合竹笛、葫芦笙弹奏旋律骨干音。奇怪的是,三件乐器调性不同,好似各吹各打,若即若离。总有人提议把三件乐器的音高校准,但乐手们却不乐意,认为这样才好听。由于惯用的三件乐器在调高的选择上的随意性,曲调和声显得特殊奇妙似无章法,特别是再配上无调性的对歌唱腔(如山歌调一类),似伴唱又不是伴唱,似伴舞又不是伴舞,说是“各吹各打”却又与打歌场面情景交融。似是而非若即若离,形成了昌宁县布朗族打歌别具一格的独特情趣。

唢呐吹打以音高、圆润和气满见长,特别是“气满”,能在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把同一个调子反复吹奏若干遍,期间并不停歇、不间断,而气势却丝毫不减,音色不变,用吹打人的话说,这叫“一口甜”。这种特殊的换气技巧便正是布朗族人吹打的主要特色之一。

三、音乐风格的区别

(一)隔山不同调

隔山不同调是各个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普遍情况。由于居住在不同的山寨,即使本民族的同一首调子,各自演唱(奏)的风格有一定差别。演唱(奏)者本人,与别人在某些滑音、颤音、装饰音等方面的一些细微差别,各自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最正宗的。正是由于对自己创造并演绎的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尊重,才呈现出少数民族音乐五彩缤纷,别具风格的良好情况,正是由于这种执着,才使得古老的民间艺术顽强地存活至今。

(二)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音乐的风格

生活条件的差异和生产劳动条件的不同是音乐风格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昌宁县卡斯镇新谷村的布朗族与施甸县木老元乡的布朗族本是同宗同源,但新谷村的布朗族居住半山区,而且与汉族杂居,常年下到炎热的卡斯坝种田,音乐语言与生活习惯受到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熏陶,各种原始调子发生了某些变异,各方面都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东西。比如打歌调“阿妹诺诺睡妈妈去赶街”与傈僳族的打歌调“倒折歌”就十分相似(“倒折歌”在汉族中也十分流行)较而施甸木老元乡的布朗族家居住在高寒山区,水田较少,过去多以荞麦玉米为主粮,而且整村整寨都是布朗族,音乐的原始风格就保留的比较完整,就大的地域而言,滇西和滇东滇西南布朗族的音乐就有明显差异,滇西南如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多受傣族文化的影响,“傣味”较浓,包括傣族乐器在布朗族中的应用也较普遍。民间歌曲大致分为“索”、“拽”、“宰”、“森”四类:“索”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多用于演唱情歌,青年们常以此种歌调对唱谈情。“拽”多在节日、婚丧礼仪中歌唱,内容广泛,但较多的是演唱史诗或叙事类的内容。“宰”亦称“必艾”多由一位歌手独唱,多演唱史诗或叙事类内容。“森”是布朗族歌手讲故事、摆家常、教育后代时唱的调子,也可用于演唱爱情内容。滇西布朗族(尤其是昌宁、施甸)则少有这些特点。

(三)传承过程中的变化

由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唯有口传心授,没有严谨的教学程序和教学资料,加之师承关系的不同,传承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加入了原来没有的一些新东西。这也是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原因。

四、布朗族音乐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与汉族逐渐融合,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已渐渐失传,很多艺人已经故去,并且没有继承人,很多民间歌曲、器乐已经失传。虽然社会在发展进步,旧的消失、新的产生,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新旧替代,这本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高科技的发展代替旧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经过千百年积累,凝聚着一个民族精神历程,是发展文化繁荣的基础,它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学习

干部考察工作方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考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干部考察工作流程及步骤,干部考察方案怎么写。考察工作坚持以下原则:1、***管干部原则;2、德才兼备原则;3、群众公认原则;4、公开公正原则;5、好中选优原则。二、考察对象按照演讲测评实施办法,即:1选1、

学习

低成本战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低成本战略10篇,内容包括选择低成本定位战略的案例,低成本战略如何实现。总成本最低战略要求客户管理流程为客户提供便利。目标包括简单易行的订购流程,如网上订购和开票、航班、旅馆和汽车租赁机构的快速登记。总成本最低公

学习

初始投资成本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始投资成本10篇,内容包括初始确认金额和初始投资成本,关于初始投资成本的策划书。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只有在控股合并方式下,才可形成合

学习

项目成本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成本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成本效益分析论文,项目成本控制毕业论文。二、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

学习

成本核算流程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成本核算流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成本核算方法的总结论文,成本核算论文怎么写范文。根据“物流冰山说”,有相当一部分物流成本都隐藏在水面下,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开展物流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工作,甚至无法做出科学的自营或外包的决策

学习

幼儿教师一周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师一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幼儿教师实习工作总结800字,幼儿教师思想工作总结100字。星期三,我有点发烧,为了让我快点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爸爸妈妈狠了狠心把我送了过去。不过和老师千叮万嘱的说了我的情况,保育的韩老师对

学习

银行宣传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宣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银行宣传工作方案范文,银行宣传活动下一步工作计划。二是在中心支行系统内部开展“法治央行建设大家谈”活动,征询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对“法治央行”创建以来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讨论与献言献策,提高各

学习

养猪成本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养猪成本10篇,内容包括养猪成本计算,温氏养猪成本。4、驱虫养胃。在仔猪生长到两个月的时候便要开始驱虫,然后每隔两个半月左右驱虫一次。驱虫的时候要根据猪的体重控制好驱虫剂的用量,驱虫时将驱虫剂拌入饲料中让生猪服用。

学习

战略成本管理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战略成本管理10篇,内容包括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和技巧,战略成本管理最新案例分析。对于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不同学者的解释略有不同。在桑克和维加・哥维达列杰所著《战略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新工具》一书中的描述为:战略

学习

个人学习总结

阅读(30)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在培训中,我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德信心和决心。二、具体收获:⒈通过“小学英语教师新课标”和“小学英语国培计划”,等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

学习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管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总结怎么写,酒店管理论文1500字。1.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较普遍大多数院校都将毕业论文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实习的关键时刻,好多学生工作压力大,毕

学习

四好班子申报材料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四好班子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四好班子申报材料,四好班子建设申报。一、请看两组数据:1、两年内,区委区***府下达我中心的融资目标是:3亿,我中心实际融资金额是:6.6亿,超额完成融资目标一倍有余。2、物业收入1500万,大大超额完成上级

学习

人才培养模式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培养模式10篇,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10篇,人才培养思路。“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我院校企合作平台,以工作任务目标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赛训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掌握符合各阶段岗位技能

学习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总结,内容包括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论文模板。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要求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路设计,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或小型电子系统。一般给出实验

学习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风俗习惯作文10篇,内容包括春节风俗习惯作文模板,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1、文化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积淀物”、“

学习

风俗习惯的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风俗习惯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传统风俗的作文,风俗习惯的作文批语。4、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

学习

回族风俗习惯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回族风俗习惯10篇,内容包括回族有趣的风俗,回族人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民族的风俗习惯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的风俗习惯10篇,内容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简短50个字,各个民族风俗习惯美篇。一、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治和文化生活中

学习

民族风俗习惯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风俗习惯10篇,内容包括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完整版,民族风俗大全100例。一、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

学习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的风俗习惯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时间和风俗习惯,清明节过节的风俗习惯。清明既然是农历节气,它自有遵循的规律。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春季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便是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

学习

论德宏阿昌族的“户撒刀”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论德宏阿昌族的“户撒刀”,内容包括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户撒刀为什么是阿昌族。阿昌族是中国26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主要聚居于德宏州的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2006年,阿昌族的户撒刀锻制技艺入选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

学习

满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

阅读(29)

【旗装】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