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货币10篇

结算货币篇1

一、模型、变量及数据处理

变量及数据处理在章所构建的经济模型中,包含三个核心变量,分别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与货币供应量M2、汇率,分别记住CRS、MS、ER。在此对时间序列变量CRS、MS进行取对数处理,一方面,回归方程的系数可以反映变量间的弹性关系,另一方面,对数处理可有效降低回归方程的异方差性。对CRS、MS取对数后记做Ln(CRS)、Ln(MS),ER不做处理。本文所采用的时间序列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起步于2009年,09年的数据较小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基于数据的可比较性和可得性等原因,将时间序列的样本范围选为2010年1月-2014年4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CRS)数据选取自央行每季度的《货币***策执行报告》,为月度数据。货币供应量M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ER)采集2010年1月到2014年4月各月期末值,数据选取自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概览》。

二、实证研究

(一)长期均衡关系1.变量平稳性检验。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基础之上,所假设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服从正态分布。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的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而言,时间序列的数字特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非平稳时间序列在各个时间点上的随机规律是不同的,难以通过序列已知的信息去掌握时间序列整体上的随机性。将实际上不相关的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是一种虚假回归,又称伪回归。所以对非平稳变量间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应考虑和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有很多检验方法,如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增广狄克—富勒(ADF)检验。ADF检验方法是通过在回归方程的右边加入因变量yt的滞后差分项来控制高阶序列相关。原假设:序列存在一个单位根;备选假设为:不存在单位根序列yt可能还包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通过判断γ的估计值是接受原假设还是接受备选假设,进而判断一个高阶自相关序列AR(p)过程是否存在单位根。对序列进行ADF检验可以通过EVIEWS软件来实现。采用增广狄克—富勒(ADF)检验模型使用EVI-WS6.0软件来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根据表1中各时间序列的ADF统计值,分别与1%、5%、10%临界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LN(CRS)、LN(MS)、ER在ADF值均大于1%临界值,非平稳。对三大变量取一阶差分后再次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取一阶差分后三大变量的ADF值均小于1%临界值,平稳。由此可以得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货币供应量及汇率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记为I(1)。2.VAR最优滞后期的确定。滞后阶数的确定是VAR模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理论上讲,滞后阶数越大,需要估计的参数就越多,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通常的做法是,既考虑足够数目的滞后项,又要有足够数目的自由度。实践检验中多以信息准则作为判断VAR最优滞后期的确定原则,表给出了5大信息准则(LR、FPE、AIC、SC、HQ)检验模型最优滞后阶数的输出结果由表2中结果可以看出,当选择滞后期为2时,5大信息准则中有3大信息准则在5%水平下显著,由此可判定滞后期为2,即VAR(2)。3.VAR稳定性检验。构建VAR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如果构建的VAR模型不稳定,则后续的脉冲响应函数不可靠。VAR模型稳定性的判定可以通过估计VAR模型中所有特征根的倒数的模是否小于1,即是否位于单位圆内部。如果所有的特征根的倒数的模均位于单位元内,则可以认定所构建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否则不稳定。从***1中可以看出,本文所构建的VAR(2)模型6个特征根的倒数的模均位于单位元内部。因此可以认为,所构建VAR(2)模型是稳定的。4.协整检验。本文主要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所构建的VAR(2)模型进行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又称***检验。Johansen检验时Johansen在1988年与Jucselius一起提起的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是一种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较方便准确的方法。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前需要首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由于协整检验模型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后得到的VAR模型,该模型的滞后期应选为无约束VAR模型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期,简而言之,协整检验的阶数要比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少1.由于上文中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因此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取为1。显示了三个变量之间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根据迹统计值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的显示结果可以得出:在5%显著水平下,变量Ln(CRS)、ER、Ln(MS)之间存在且仅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的显示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协整方程:由于变量使用的是对数形式,因此协整方程的系数表示的是弹性关系。根据方程可以看出,ER每变动1%,将引起Ln(CRS)同向变动0.3243%;Ln(MS)每变动1%,将引起Ln(CRS)反向变动0.1497%。说明从长期而言,汇率变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影响效应高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的影响效应。

(二)短期波动关系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高度相关,但它们之间的这种相关联性未必就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是经济计量学中的常见问题。VAR模型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分析经济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检验由美国经济学家格兰杰(C.W.Granger)于1969年提出,后经亨德里(Hendry)和理查德(Richard)进一步发展而成。这种方法为从统计角度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种实用分析工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不是检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是看变量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否存在一个变量的前期信息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的当期。下表显示了Ln(CRS)、ER、Ln(MS)三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表4中显示了Ln(CRS)、ER、Ln(MS)三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表4可以得出:Ln(CR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ER的单向Granger原因,同时也是Ln(MS)的单向Granger原因;E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Ln(MS)的单向Granger原因;ER、Ln(M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能Granger引起Ln(CRS)。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若分析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可通过引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来将变量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进行结合,进而实现短期内变量由非均衡向均衡调整过程。只要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导出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建立VEC模型,既可以通过协整分析研究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又可以通过VEC模型观察变量间的动态影响机制。根据表5的输出结果显示: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汇率波动、进出口额波动分别作为解释变量的三个VEC模型看,误差修正系数ECM(-1)的值均小于0,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滞后1期的非均衡误差将分别以0.39888、0.00097、0.00755的速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由于VEC模型的估计系数大部分不显著,不能够很好解释变量之间的短期影响。对于此问题,可以运用另外一种分析工具—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变量间的动态影响。脉冲响应函数用来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的当期值与未来值的影响。***2中的上半部分反映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对来自其自身和其他变量冲击的响应。可以看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对来自其自身的冲击在前4期呈现明显正向响应,响应强度随期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并在零响应附近收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量波动对来自货币供应量的响应较为微弱,前两期呈现负向响应,第五期后转为正向响应,其后始终保持正向响应,最终在零响应附近收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对来自汇率的脉冲冲击响应,呈现始终较弱的负向响应,并在零响应附近收敛。总体来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2中的下半部分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对来自自身和其他变量冲击的响应。在***中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对来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的冲击,呈现始终的正向响应,在前五期呈现递减趋势。在第五期后,这种响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随着期数的增加,脉冲响应有收敛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对来自其自身的响应亦始终呈现正向响应。这种正向响应在第一期最为明显,之后逐步衰减,并在零响应附近收敛。货币供应量对来汇率冲击的的脉冲响应在前两期呈正向响应,之后转为负向响应,这种负向响应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在第25期,负向响应达到最强烈,随后有递减的趋势。总体来看,货币供应量对来自其自身及其他变量的脉冲均有较为明显的响应。***2中的中半部分反映了汇率对来自自身和其他变量冲击的响应。***中可以看出,汇率对来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的冲击呈现先正向后负向响应,在第1期为较为显著的正向响应,其后转为负向响应。在第7期,这种负向响应达到最大,之后逐步衰减,在零响应附近收敛。汇率波动对来自其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响应始终比较微弱,前十期呈正向响应,之后转为负向响应,并在零响应附近收敛。汇率对来自自身的冲击响应呈现较为明显的正向响应,这种响应在第1期响应达到最大,其后逐渐衰减,并在零响应附近收敛。总体来看,汇率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

三、结论

基于2010年1月-2014年4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货币供应量、汇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货币供应量、汇率之间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可以得出,汇率每变动1%,将引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同向变动0.3243%;货币供应量每变动1%,将引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反向变动0.1497%。说明从长期而言,汇率变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影响效应高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的影响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汇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同时也是货币供应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汇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货币供应量的单向Granger原因;汇率、货币供应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能Granger引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长期内,汇率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具有正向的抑制作用;货币供应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具有反向的抑制作用。脉冲响应函数来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波动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货币供应量对来自其自身及其他变量的脉冲均有较为明显的响应;汇率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变量冲击中最为明显。

结算货币篇2

【关键词】碳交易结算货币;节能减排目标;低碳技术;博弈模型

工业***之后,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温升高,世界各国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使得碳减排量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易的金融产品,从而催生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加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碳交易结算货币绑定权以及货币职能等问题,将对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进程产生影响。

一、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内涵

碳交易结算货币是指在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中,由于其币值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而被交易者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货币,具体用于碳排放权的计价、支付等。成为结算货币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起点,在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货币发行国将会得到巨大的收益和更高的国际地位。而对于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国家来说,首先能有利于获得碳信用的定价权,在全球碳交易中获得收益;然后能进而占据全球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体系的制高点,在新的一轮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确定中取得有利位置;最后对于发展中国家,该国货币成为碳结算货币,将有利于推进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带动本国金融体系的完善,获得铸币税、维护本国贸易安全、最终取得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等诸多好处。正是由于巨大的利益空间,各国为本国货币能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展开了新一轮博弈。

二、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博弈模型及分析

在这一轮充当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博弈中,欧元起步较早优势明显,美元依靠其传统地位也占据了有利地位,二者呈鼎力之势,其它货币如英镑、日元、卢比、卢布等虽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但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这次的碳货币交易主导权的争夺中,我们将参与人简化为两国:国和国。假设这两国的行动空间都为争夺和不争夺。

2.博弈模型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争夺国、不争夺国的博弈模型及其收益如下***所示:

其中:在一国争夺碳货币时,节能减排力度为;不争夺时,节能减排力度为。且;

和分别表示为国和国的低碳技术系数,越大,表示该国的技术水平越低;

为一国进行节能减排获得的收益,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节能减排付出的直接成本,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达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需付出的其他成本,该成本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一国夺得碳货币交易主导权获得的超额收益,该收益与节能减排力度成正相关;

为由于他国掌握碳货币主导权,一国遭受损失。

3.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1)给定国选择争夺的概率为,国争夺与不争夺的收益分别为:

(3)根据以上结果,所建立的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见式和式。

4.博弈模型的结论

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可知,取决于、);取决于、)。和分别代表国和国的低碳技术高低;)和)分别代表国和国不同的既定减排目标的完成。由此说明:一国是否争夺碳货币取决于技术水平和该国的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高低。

(1)若国和国都为发达国家,都承担一定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则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二是一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影响:取决于),)越大,国需要完成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越大,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越多,对我国越有利,较低的既定节能减排任务越有利于一国掌握碳交易货币。同理可推,得出结论一致。

(2)若国和国一为发展中国家,一为发达国家,若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暂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所以,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仍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影响:取决于),)越大,国需要完成的既定节能减排目标越大,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越多,对我国(发展中国家)越有利;取决于,又由于,国不需要完成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使发达国家在争夺碳货币主导权上处于劣势。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同理,但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在技术因素上,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

(3)若国和国都为发展中国家,都不承担既定节能减排目标,且,则争夺碳交易货币主导权的最优概率受技术因素影响:取决于,越大,国技术水平越低,则越大,国争夺碳货币的可能性越大;即他国的低碳技术水平越低,我国争夺碳货币的最优概率越高,拥有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国家更容易获得碳交易货币主导权。

三、碳交易货币博弈模型的现实意义

欧盟和美国对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以上模型,不难发现,欧元和美元均有可能成为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主导权的有力争夺者。原因如下:首先,碳排放权资源占有额度较大。从当前碳交易市场的供求现状看,可以把碳排放权视作一种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占有程度包括资源占有量和对资源控制力度,资源占有程度高的国家就相应地拥有选择资源结算货币的权力。根据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欧盟市场EU ETS所拥有的碳排放权占世界总份额的比例相当巨大,数据显示,EU ETS2007年的交易量达到16.5亿吨,成交额达280亿欧元,分别占全球碳交易量的68%和交易额的70%,2008年仍保持在很高水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占全球总交易量、交易额的64%和73%[3]。巨大的占有量决定了全球超过60%的可用于交易的碳排放权与欧元挂钩。美国区域性碳交易强制市场(RGGI)也呈快速上涨趋势,点碳环境分析公司预计,2010年RGGI二氧化碳的交易量将达到9.8亿吨,交易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9%,达到22亿美元(约合16亿欧元)。总之,以美元计价交易的强制和非强制碳交易市场规模不管是在碳排放权交易量还是在交易金额上仅次于欧盟碳交易机制市场,因而美元成为目前仅次于欧元的碳交易结算货币。然后,欧盟和美国在低碳技术和资金支持上的优势。最后,稳定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的标的物已逐渐成为一种金融产品,所以,欧盟和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无疑更为欧元和美元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除欧元、美元外,英镑、日元、卢比、卢布等也在碳交易中占据一定份额,但比重较小。首先,由于本身有减排义务,碳排放资源占有额度较小,能用于交易的碳排放权很少,所以以这些国家货币进行计价的货币份额也就较小;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所,JI市场中主要的碳排放权供应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并没有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最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碳交易风险不能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有效化解,如印度,虽然它坚持用本国技术和资金进行减排,获得碳排放权,由印度提供的碳排放权就采用卢比进行结算,但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因而以卢比进行计价的交易份额也就不如欧元、美元。

人民币也面临成为碳交易货币的选择,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欧元和美元双足鼎力,英镑也能维持一定的比例,日元、港元、卢布等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发展中国家的卢比也占有一席之地[4],人民币如果还不能及时赶超,将有可能失去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进而成为国际货币的机会。因此,助推人民币成为碳交易结算货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为我国碳交易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逐步掌控碳排放资源的定价权,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际碳交易,不仅为参与者提供金融咨询服务,还为交易风险的缓释提供碳金融创新工具,提高人民币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在二级CERs市场上的话语权,从而增加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其次,填补我国在碳交易法律***策上的空白,使我国企业在选择碳交易结算货币是有法可依;再次,鼓励我国自主碳减排技术的研发,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降低在CDM交易过程中失去技术支持的风险,在国际CDM交易中提供企业的主动权,从而掌握碳交易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最后,适度放松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上的可自由兑换,通过货币互换等手段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稳定汇率,保证币值,借助国际碳交易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范围,帮助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结算货币。

参考文献

[1]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2]碳点公司.2009年碳市场报告[J].Carbon,2009.

[3]王颖,管清友.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J].当代亚太,2009(1).

[4]管清友.低碳经济下的货币主导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8).

作者简介:

韦起(1988―),女,河南南阳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2007级本科生。

结算货币篇3

就在全世界为美国通过救市方案而欢呼的时候,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来的却是暴跌,俄罗斯股市下跌19%,日本股市盘中停牌,更有亚洲国家停止股市交易。中国股市创历史上第二大周跌幅,而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则受外盘连续暴跌影响,连续3个跌停,导致众多人被强制平仓,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怎么了?为什么救市还要跌?

答案很简单,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开车,相信开车的时候刹车大家都是用过的,踩刹车之后你的车子会立即停下来吗?对于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这辆正在急速下滑的巨大“列车”且不说“踩刹车”是否管用,就算是一个重量级的“刹车”也需要时间来让它停止下来,因此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量这7000亿的“刹车”的分量。

第一,刹车的力度有多大,它是不是一个配得上这辆“高速列车”的刹车?

第二,要多久才能让这辆“高速列车”的速度减慢下来?

美国金融危机这辆列车的重量是多少呢?73万亿债券!美国救市刹车力度是多少呢?7000亿美元,占比例是多少?用不到百分之一的力度想刹住高速狂奔的列车,可能吗?

次贷危机刺破的是金融泡沫,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有人讲,其实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在于克林顿时代,那时为了解救遭受网络泡沫刺破的美国经济,美国启动了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本次次贷危机,其实这话对了一半。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开始了低通胀高增长的时代,让美国人忘记了马克思讲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甚至欢呼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消失了。人们赞扬自由资本主义,赞扬自由货币主义的大师弗里德曼,但是正是自由放任的货币主义***策造就了本轮次贷危机,这也是美国人指责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策导致流动性过剩;而他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放任自流立场最终引爆了美国金融市场。

为什么救市采取的是凯恩斯主义呢?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对立面就是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不是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平衡。这就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他强调投资的作用,即投资的某种变化会导致收入的变化,而且是以当初投资的某种乘数(倍数)来变化的。基于这些理论,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他主张***府通过调节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在聚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张扩大***府开支,增加货币供应,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正是凯恩斯理论导致了罗斯福新***,让美国度过了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从经济学来讲凯恩斯提倡运用财******策,增加和减少***府投资调整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理论做了一项重要的修正。大萧条的亲身经历,使得凯恩斯及其较为保守的继承者严重低估了货币***策的影响和作用。

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首先通过货币***策来调控经济的,当货币***策失灵时,就同时使用财******策。

为什么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使用货币***策和财******策都不会起作用呢?

问题要从货币的基本职能和流通规律讲起。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货币流通规律是什么呢?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造成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以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期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可以彼此抵消。

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旦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货币的本质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存在的,应当代表一定数量的财富,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之一“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来自印刷厂”正是忽略了来自金融衍生品制造的虚拟货币的冲击,让美国的金融大投资家们忽视了货币代表的物权本质,不断地制造虚拟货币,让金融市场充满泡沫。

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制造泡沫的吧,看看他们制造了多大的泡沫吧,可以看看《什么是美国次贷危机》,有专家分析,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市值达到近800万亿美元,你知道全球的GDP总和是多少吗?全球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0.8万亿美元。什么意思呢?按照GDP来讲,虚拟货币是实物的20倍,也就是说,货币已经不能换成任何实物,结果是什么?货币体系的崩溃或者是货币泡沫的崩溃!也许有人觉得800万亿太多了,那么我们看美国次贷的73万亿美元的规模,是不是也足够让大家惊慌呢?考虑到参与次贷的金融机构大多是上市公司,如果这73万亿全部由全球股市所承担,当我写这篇文章时,全球股市总市值是29.18万亿美元,那么次贷泡沫将是股市的约2.5倍,也非资本市场所能承受!

有没有彻底解决虚拟货币的办法呢?我们想出了一个不是很成熟的办法,就是联合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建立世界统一结算货币E元(earth ),重新建立结算货币信心。

结算货币篇4

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府不断通过内部***策的调整来释放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力量,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2013年,在中国对外(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总额已经超过四万亿人民币,份额已经达到20%。而在国际支付货币中,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2014年数据,人民币已超过瑞士法郎,跃居全球最常用支付货币的第七位。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单边***策行为,它需要得到其他国家***府的支持和配合。不仅如此,人民币要想得到更多的国际使用,除了靠市场力量推动之外,他国***府是否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层次的国际货币,比如用作汇率参考标准、干预货币甚至储备货币,对于人民币能否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也至关重要。因此,人民币崛起为国际货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外交层面的事情。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寻求***府间货币合作为目标的货币外交构成了中国外交中引人瞩目的内容。中国货币外交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货币合作伙伴网络,这些货币伙伴能够在***层次上为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提供各种***策上的配合和技术上的支持,以服务于人民币崛起。一个强大的货币合作伙伴网络的形成,构成了人民币崛起的重要***治基础。中国的货币伙伴外交主要体现在货币互换、本币结算、实现货币可直接兑换和建立货币清算机制这四个方面。

货币外交之一:促进本币互换

对外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之后,中国货币外交最先开展也是最重要的内容。通常而言,***府间的货币互换协议在经济上可以发挥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通过向对方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应对和防范金融危机;二是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本币,进而支持对方企业和家庭使用本币进行贸易和投资。由于绝大多数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币种都不能与人民币进行自由兑换,而且根据协议,对象国也不能用人民币换取其他币种。在这种情况下,对象国换取人民币几乎不能起到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或者获取短期流动性的作用。因此,中国的本币互换外交,主要是通过向对方央行提供人民币,来支持人民币在双边经济活动中的国际使用。

目前韩国、新加坡等与中国有着密切贸易往来的经济体,已经开始起用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即这些央行根据商业银行提出的申请,向其提供人民币,以满足私人市场上人民币结算和融资的需要。随着人民币互换机制的成熟,将会有更多的经济体起用互换协议,从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不仅如此,这些货币互换协议还意味着对方国家持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加深了***府间的货币互信,是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一种***治支持。

从2008年12月12日,中国与韩国率先签署第一个货币互换协议起,截至2014年8月21日***访问蒙古国时,中蒙***府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与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签订了20多个本币货币互换协议。中国的货币互换对象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既包括韩国、新加坡这些周边发达经济体,也包括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弱小经济体;既包括英国、欧元区这些分量大的重要经济体,也包括巴西、阿联酋等一些关键的枢纽经济体。

通过这些货币互换协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互换网络。虽然其资金规模不能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互换网络相媲美,但其协议数量之多和覆盖对象之广却也预示着人民币的强势崛起。

货币外交之二:推动本币结算

如果说货币互换只是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垫了经济和***治上的辅助条件,那么本币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的直接步骤。2009年,中国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被普遍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的一个关键节点。从理论上说,本币结算可以是一个单边***策行为,即***府通过调整***策允许和支持企业和家庭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使用本币作为结算和支付币种。但在现实实践中,因为国际结算和支付至少涉及两个国家,因此,需要对方***府也在***策上予以支持和提供便利,这样便能够迅速扩大本币结算的规模和网络。

中国的人民币结算进程首先从国内***策调整开始,但随着试点的深入,中国也开始通过货币外交,来争取货币伙伴对人民币结算提供支持。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将推动本币结算作为双边外交中的重要内容,推动或扩大本币结算,频繁成为中外联合声明中的重要一条。2013年以来,大约有九个国家成为中国货币外交中重点推动本币结算的对象,分别是俄罗斯、韩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泰国、斯里兰卡、蒙古国和尼日利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的周边国家,这也预示着人民币将率先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崛起。

其中,俄罗斯成为和中国共同推动本币结算的最重要的货币伙伴国家。乌克兰危机所引发的美欧对俄的联合经济和金融制裁更是加剧了俄罗斯在货币上摆脱美元体系的紧迫感,这与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正好一拍即合。提高本币在双方贸易,包括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贸易中的结算份额,以减少对美元的国际使用,成为两国***和***府***会谈的重要内容,双方都在为简化本币结算的程序进行着实质性的努力。

货币外交之三:推进人民币可直接交易

本币结算的推行使得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了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这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与更多货币的可直接交易,从而增加人民币的可获得性。此前由于人民币的管制***策,人民币与世界大多数货币都不能直接交易,而是需要美元发挥中介作用。这极大地增加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在汇率形成机制上的僵化与失真。

而人民币与其他币种的可直接交易同样不是一个单边***策行为,它也是一个双边外交行为,需要相关国***府共同推动。因此,推动人民币与其他币种的可直接交易,构成了中国货币外交的第三个重要方面。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可直接交易,预示着人民币将绕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计价作用。

经过双边***府间协商,2010年8月19日和11月22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先后开办了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的直接交易,从而迈开了人民币与更多货币实现可直接交易的步伐。而相比于林吉特和卢布,日元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中国而言,日本是更重要的贸易伙伴。2011年底,随着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访华,中日达成重要金融合作协议,支持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市场的发展。2012年6月1日,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兑换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间价由之前的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日元汇率套算形成,改为根据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形成。由此,美元长期在日元和人民币之间作为中介货币的地位大大降低。有评论认为,这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货币在全球金融市场首次“握手”,开启了世界最大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本币的直接“对话”。

2013年4月10日,中国和澳大利启动了澳大利亚元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交易,而无需再通过兑换美元间接进行。这使澳大利亚元成为继美元、林吉特、卢布和日元之后第五个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兑换的西方国家货币。

2014年6月,在***访问英国期间,中英两国央行达成了人民币和英镑实现可直接交易的协议。这一年也是中英货币合作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英国已经成为中国货币国际化的深度合作伙伴。

货币外交之四:建立货币清算机制

除了货币可直接兑换之外,随着人民币被越来越多地作为结算和支付货币使用,相关国家央行之间还需要建立人民币的清算机制,为人民币更大规模的国际使用提供便利。对多数国家来说,所谓清算主要指的是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行为。但当一国货币已经或即将成为国际性货币时,清算便往往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人民币大量成为私人市场上的贸易和投资货币,必然要求***府层面特别是央行之间建立清算机制。清算机制的建立也不是一个单边行为,而是一个需要双方***府共同努力的货币外交和货币合作行为。

人民币清算机制首先是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开始的,因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最主要的地区就是香港和台湾。2010年7月和 2012年8月,大陆央行分别和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货币管理机构签署了《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建立起人民币与港元和新台币之间的清算机制,扫清了人民币账户资金跨行转账的障碍,大大促进了香港和台湾市场上人民币资金的支付和转账。

2013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订了关于新加坡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备忘录,并正式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借助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新加坡和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银行将可以通过在工行新加坡分行开立的账户直接办理人民币业务,从而显著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汇划效率和使用便利,有效拓宽人民币资金在海外的运用渠道。

从201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围绕双边货币清算安排所展开的货币外交全面发力,这一轮货币外交的重点都是欧洲国家:中国央行先后与德国、英国、卢森堡和法国四国的央行签署了货币清算安排备忘录。欧洲四国清算银行的建立意味着当地银行能够直接经手人民币业务,而无需由中国大陆商业银行或香港等地清算银行转手。此举将降低用人民币进行海外支付的风险,促使更多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2014年7月3日,在***访问韩国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在首尔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备忘录。这些备忘录的签署初步形成了中国的货币清算机制的战略布局。

结算货币篇5

关键词:人民币 跨境结算 

 

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的背景

 

实体经济对人民币结算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大都采用主要的国际货币进行结算。在与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货物贸易中,超过90%的结算采用第三方货币。两国的银行必须通过第三方商业银行才能实现货款的最终清算。一笔贸易款项可能涉及进(出)口方、进(出)口开户行、进(出)口方的外币清算行等多家机构的多个环节才能完成。过多的环节使资金流转速度、到账速度放慢,且每个环节都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流动性紧张,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规避风险。 

对境外企业来讲,其在进行结算币种时一般有两个判断标准:一是结算的货币要有最广泛的可接触性;二是币值要稳定,甚至有升值空间。 

在当前国际主流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允许我国企业以汇率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不仅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也有利于贸易双方锁定交易成本,降低因采用第三方货币结算而带来的二次汇兑成本,从而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 

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币结算中人民币能否被市场选择作为结算货币,是由经济实力、币值稳定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全球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为外贸企业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投资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后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人民币支付环境的改善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近年来,人民币支付结算环境不断改善,金融体系结算效率不断提高,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996年12月以来,我国认真履行人民币经常帐户可兑换的承诺。这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制度安排也遵循了人民币经常帐户可兑换的原则,并体现了本币结算的便利性安排,例如人民币贸易结算不再纳入外汇核销的管理;结算中产生的人民币负债只需外债登记,不纳入外债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通过监督商业银行切实履行贸易真实性审核责任,建设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与有关部门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和管理机制,共同防控试点中的风险。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义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金融危机让我国意识到,要摆脱当前各种不利状况的影响,充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必须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业务的适时启动,不仅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得以加快,也使我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的地位得以提高。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金融实力和地位。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大国,这些都为人民币在未来进一步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美元强大的规模效应,且其已经形成了市场的自发选择,在短期内对于美元体制的改革将会非常困难。较为现实可行的做法应该是推进本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而有意愿且有能力推进这种变革的,无疑是东亚地区。 

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无疑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储备货币的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目标的一部分。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人民币在周边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实现了准周边化,第一步可以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一起,形成一个大中华货币区;第二步建立东南亚货币区,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第三步扩大至整个亚洲,构建亚洲区域经济体和货币区。即将人民币从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真正实现国际化。而其货币职能的三个阶段为,一是鼓励外资和金融交易用人民币报价和结算;二是通过股票、债券和资本帐户交易强化人民币的国际投资货币功能;最后在外贸和金融交易对人民币达到某一临界量之后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以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贸易结算为例,如果全部转换为人民币结算,现在的总贸易额约为1730多亿美元,占国内年度贸易总额的7%左右。事实上,国内进出口总额的53.3%是与亚洲国家进行往来,并占东盟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10%以上。2008年,我国在贸易项目下,即向亚洲国家进口7000亿美元,约4.8万亿人民币,理论上(如果全部以人民币对外支付)相当于仅在贸易项目下即可向亚洲国家输出人民币4.8万亿元。因此,构建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对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第一步——产生“亚洲人民币”意义重大。在中国经济金融保持现有稳定增长发展势头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会上升到除了美元和欧元之外,与英镑、日元同等地位的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 

(二)对进出口企业的意义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实施对进出口企业而言,一是在国际结算货币上多了一个选择,增加了企业结算的灵活度;二是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国际结算成本,这主要表现在节省了用外币收付款而引起的汇兑成本,同时也节省了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有关费用;三是直接用人民币收付,避免了汇率风险。虽然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可能遇到汇率损失的问题,但进出口企业与投资机构的经营理念不同,进出口企业无需从汇率变动中获取差价和收益,在收款和付款都为同一种货币时,就能够在从事进出口贸易中锁定汇率风险,使企业平稳运行,改变以往企业出口越多汇率风险越大的状况;四是可以进一步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外,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其收汇资金可以存放境外且只需备案,无须审批,不影响进出口企业货物通关速度,按照有关规定还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策,企业在办理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也不需要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

结算货币篇6

关键词:货币互换;美元陷阱;办法

中***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5-0025-04

一、中国面临的“美元陷阱”

自1994年启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增近55倍,截至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 [1] ,中国连续5年排行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府大搞量化宽松货币***策,仅第二轮量化宽松就向市场注入6000亿美元,由于美元贬值,给我国外汇储备造成了巨额损失 [2] 。中国以真实财富换回美元钞票,然后又不得不将美元资金以极低的利率借给美国使用,这正是美元霸权可以获取超级利益的秘诀。戴高乐将***在1965年就对美元霸权提出过严厉批评:“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3] 。

尽管如此,中国并没有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因为除了美国资产之外,没有其他替代品来解决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出路。(1)中国外汇投资实物资产能力很有限,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 铁矿石和石油越卖越贵, 黄金市场容量小,兼并、收购与能源和高科技相关的企业,美国***府很敏感,在海外租用土地难度大。(2)中国需要买的东西很多,但可买的量都太小,中国用巨额的外汇储备无论买什么资产都会引起价格爆涨。(3) 如果中国大量抛售美元也将使自己现有3万亿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克鲁格曼说:中国现在已经掉入“美元陷阱”无法自拔。美国前财长康纳利则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是你们的麻烦” [4] 。(4)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与美元最接近的是欧元,但与美元相比欧元主要有三个软肋,一是没有统一的国债市场,二是没有统一的财******策,三是欧元区资本市场的竞争力难以和纽约、伦敦抗衡。因而,欧元的汇率风险并不一定低于美元。另外,美国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获利者,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和改变有巨大影响力,将会竭力维护美元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既然美元无法取代,当前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截至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10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总计83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但是,相对于美元贬值的速度,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还不够多,互换货币的规模还不够大,还应大力推进。

二、货币互换的实证分析

货币互换通常指市场中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到期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例如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8] 。协议签订后,中国人民银行就要向韩国提供1800亿人民币,同时韩国也要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38万亿韩元,由于这份货币互换协议期限是3年,即3年后, 韩国将人民币还回中国, 而中国也将韩币还给韩国,并支付相应的利息。货币互换是金融市场中常见的金融交易行为,最初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主要用于商业机构之间,目的在于相互利用比较优势,降低融资成本,锁定汇率风险。1982年世界银行和IBM公司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互换。当时世界银行需要马克,却无法直接发行马克债券,但世界银行获得美元很方便;而IBM公司拥有大量马克,却需要美元,于是商业性的货币互换发生了,双方都降低了各自的融资成本。货币互换可以视为一笔即期外汇买卖和一笔反向远期外汇买卖的组合交易。由于远期汇率在互换交易中锁定, 因此交易双方不再承担货币汇率变动的风险,从而实现更好匹配资产负债结构的经营目标。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互换的交易主体并不局限于普通的商业机构,各国***府和国家中央银行等***机构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交易方式服务于经济***策目标,从而使货币互换具有相应的***策调控功能。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市场上金融风险的加剧,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将货币互换用于区域金融合作, 实施货币***策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特别在雷曼公司破产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恐慌,美国为了保护本国出口企业, 启动了大规模的货币互换交易,共与12个外国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这12家央行包括欧洲央行、瑞士国民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以及澳大利、瑞典、丹麦、挪威、巴西、墨西哥、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中央银行。其中,2009年4月6日,美联储与欧洲、英国、日本和瑞士四大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 涉及互换额度为2950亿美元 [9] 。 美联储可用美元从这四大央行购买300亿英镑、800亿欧元、10亿日元和400亿瑞士法郎的货币储备 [5] 。这样通过多国中央银行的货币互换交易,使得一国中央银行具有提供多国基础货币的能力,从而有助于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双方货币互换协议,提供互换金额为1800亿人民币/38万亿韩元。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互换金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2009年2月8日, 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金额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协议金额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互换金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200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协议金额为700亿元等值本国货币 [9] 。2010年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互换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300亿新加坡元 [10] 。2010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冰岛中央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协议互换规模35亿元人民币/660亿冰岛克朗 [11] ,2011年4月和5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新西兰和蒙古两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协议互换规模为250亿元人民币 [12] 和50亿元人民币 [13] 。截至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上述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总计83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是中国谨慎地向国际市场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的一种策略,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注定中国是一个流动性的供应者。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互换交易可以将流动性注入到市场中,特别是两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互换交易,可以起到向对方国家金融体系注入本国基础货币的效用,从而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结算功能,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货币互换的真正意义在于: 它可以减少美元的国际使用,因而可以看作是向美国***府和美元投下的一张不信任选票。类似的货币互换如果在各国增加,特别是“金砖四国”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货币互换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冲击。虽然在短期内不足以取代美元,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美元,随着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大, 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减少使用美元结算,从而摆脱美元“陷阱”。

三、 货币互换合作是中国摆脱“美元陷阱”的有效办法

(一)开展货币互换合作,可以规避美元汇率的波动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在现有国际贸易结算体制下,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都采用外币进行结算,主要的结算货币是美元和欧元。在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的贸易中主要使用美元和欧元结算, 无论汇率是升是降,风险都集中在我国进出口企业。而中国在同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企业进行贸易结算时大部份也使用美元,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亚洲、 非洲国家的企业均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国际市场上汇率大幅度波动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出口的竞争力, 汇率的剧烈波动使不少外贸企业不敢贸然接受订单,影响了企业的出口贸易。经过美国次贷风暴,美元汇率大幅下挫,这对于多数国家的出口贸易都非常不利。对美元贬值的担忧使人们开始不再倾向以美元计价结算。因此,为规避汇率风险,各国加快了寻求其他结算货币的步伐。

在传统的结算方式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都采用美元结算, 而其国内又不能进行美元流通,这样结算通常要经过本币―美元―本币的两次兑换。以美元兑换人民币为例,银行按交易金额的1.25%收取汇兑费,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若双方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例如中国与韩国,不仅避免了兑换美元的风险,也减少了美元占用资金,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否则中国企业到韩国投资,人民币先要换成美元,再换成韩元,产品在当地销售,拿到的是韩元,利润要换成美元出境,到国内再换成人民币,如此复杂的程序,要承担多方面的汇差损失。若此时对方国家再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企业的损失会更大。而通过货币互换,交易双方都用本币结算,这样既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又可将本国货币输入到对方国家,相当于给对方增加贷款,起到扩张货币***策的作用。从而使贸易双方的外贸企业都从中受益,这对摆脱美元困境非常有利。

(二)货币互换合作有利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

从2009年7月, ***决定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截至2010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5000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48倍 [14] 。这表明在中国的资本项目仍未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量太少,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8亿美元(202744.96亿元人民币),用人民币结算约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4%。中国今天已放开了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管制,只要是贸易结算,人民币可以大规模从国内流出国外支付进口,也可以大规模从国外流入国内支付出口。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缺乏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缺乏人民币避险工具,境外客户没有积极性为了结算去获取大量人民币。没有大量的人民币从出口贸易项下流出国外,就意味着没有大量的人民币从进口贸易项下流入国内,这样处于进出口贸易项下完全开放的两大流出与流入的资金渠道,就处于干涸状态。因此,如何让境外客户愿意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是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对资本账户管制较严,与印度的情况相似。只要资本项目不开放,人民币离国际结算货币的距离就很遥远。 国外贸易伙伴一旦持有人民币,将难以像持有美元或欧元等国际货币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丰富的投资避险工具,无法满足境外人民币持有者保值和增值的需求,难以同美元和欧元等成熟的支付方式匹敌。这就是国外客商不愿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原因。

当前要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解决外国进口商人民币来源问题;第二,激发外国出口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意愿。然而,这两个问题通过开展货币互换合作都可以很好解决。与境外贸易伙伴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不仅可以促进境外企业购买中国产品,而且可确保境外客商手中的人民币能回流国内。货币互换合作使两国进行贸易和投资时,不再使用第三国货币,而是直接使用本国货币来结算,累计到一定额度时,由两国中央银行之间进行汇总结清,这样既可以解决境外客户人民币资金来源问题,又不必担心人民币回流和所持人民币的保值和增值。并可从人民币的升值中获得收益,较好地解除了境外客户对持有人民币的后顾之忧,从而会不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减少对美元的使用。

(三)货币互换合作,有利于疏通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渠道,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日元、德国马克国际化进程和国际贸易报价方式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实力强的大国与经济实力弱的小国的贸易往来中, 大国货币更容易成为国际货币,即所谓只有强国才有强币。依此原理,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如越南、老挝、缅甸、俄罗斯、中亚地区等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已成为事实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人民币也成为受欢迎的货币。从交易成本来看,境外企业一旦将某种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其交易惯性将保持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因此,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人民币要取代美元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人民币面临着多重挑战。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贸易赤字是向世界各国输出货币的主渠道,从美国获得货币霸权地位的历史来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一直是通过大规模的贸易赤字向全球输出美元。可是在中国,目前不可能通过贸易赤字向全球输出人民币。中国一直是顺差大国,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未能实现根本转变时,放弃原来的出口导向策略转而采取进口导向策略必定带来经济萧条、衰退和大量的失业人口。因此,中国目前不能出现大规模的贸易赤字。美元、日元国际化的经验表明要向国际市场输出本国货币不能仅仅靠市场驱动,还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府的推动,在中国贸易顺差和国际债权国地位持续保持的现状下,向国际金融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有效办法就是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合作协议。最近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蒙古签署了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就意味着这些国家今后进出口中国产品时可以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这其实是发挥了货币互换协议推动贸易的功能,相当于给进口方提供了贸易融资。以白俄罗斯为例,中国为其修建了大量的电站,白俄罗斯可以用货币互换获得的人民币支付给中方。

货币互换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中国***府2008~2009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实质性举措,这两项制度配合使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货币互换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了资金来源,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货币互换提供了资金出口。因为彼此持有对方货币后,自然会购买对方国家的商品, 而通过这种途径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能够做到风险可控, 因为我们清楚人民币流到了哪个国家、规模有多大,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与对方伙伴国协调。因此我们要借助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通过货币互换疏通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渠道,促进人民币规模与进出口贸易规模的良性互动,扩大人民币在世界各国的使用范围,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四)货币互换合作将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人民币已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跨境流通,而和多个国家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有利于这一进程的加快。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加大人民币境外流通,对于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有一定作用。在货币互换协议的推动下,随着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和世界性货币,人民币就会被其他国家持有并作为储备货币,从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委联合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决定在上海、深圳、广州、珠海、 东莞5个城市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22日,试点地区由上述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按市场原则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入提速阶段。而中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就意味着国外企业要用大量的人民币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结算,而这些对口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币头寸从哪来?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今天,通过双边货币互换能够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资金来源。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环境下我国不能强求经济伙伴一定要采用人民币结算,这样非但推动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而且会增加对方换汇成本,反过来又转嫁到我国,从而推动商品价格和资本成本的增加,破坏双方合作。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利用中国经济的规模和优势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尽管是双边的,但当与所有贸易伙伴国都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合作后,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渐渐形成人民币交易的氛围,最终使人民币普遍被接受和认可,从而减少国际贸易结算中对美元的使用。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还难以如此深切体会到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危害。中国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极低, 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金融危机后,中国***府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举措,被视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标志,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中国摆脱美元陷阱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高德胜. 走出美元陷阱[J]. 中国发展观察,2011(8).

[2]江涌. 美元陷阱:中国越陷越深[J]. 世界知识,2009(14).

[3]向松祚.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七宗罪”(上)[J]. 国际货币评论,2010(4).

[4]王海. CFO看人民币出海[J]. 新理财,2010(2).

[5]郭田勇,崔继培. 货币互换有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J]. 中国金融家,2009(7).

[6]王佳菲. 美国究竟是怎样给别国制造出麻烦[EB/OL]. ***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1-03-31.

[7]叶檀. 美国的人民币汇率谋略[N]. 每日经济新闻,2010-09-20.

[8]任艳霞. 金融危机下中国货币协议引起的思考[J]. 消费导刊,2009(4).

[9]黄慧,于良.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货币互换[J]. 产业导刊,2009 (8).

[10]方璐. 冰岛与中国签署35亿元货币互换协议[N]. 财经,2010-06-10.

[11]罗晟. 中国与新加坡签署1500亿元货币互换协议[N]. 东方早报,2010-07-24.

[12]高晨. 我国与新西兰签署货币互换协议[N]. 京华时报,2011-04-19.

结算货币篇7

关键词: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核心货币 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中***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83-02

一、货币星云学说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论基础

货币星云学说是世界货币体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学说的创立者蒙代尔教授受天文学上日心说形成过程的启发:认为货币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首先各种货币产生于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随着各地区经济交往的深化和广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就会形成货币中心,该地区的货币就成为核心货币,其它货币则变成货币,像各行星围绕在太阳周围一样,货币也围绕在核心货币周围。这个理论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有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大约生成了1.7万余种货币,而现在只剩下几百种,且少数货币具有霸权地位。美元就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元又是当前的国际结算货币,所以很多国家要想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就必须储备美元,美元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历史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通过国际合约的形式将美元确定为世界货币的核心。虽然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欧元的出现,动摇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货币体系,很多国家选择了多种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施行浮动汇率制度。但如果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尤其是东亚国家,美元仍是核心货币,为了规避世界贸易中的风险和增加出口,仍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货币锚。因此有学者就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可见货币星云学说揭示了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的逻辑,在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货币总有核心和之分。同时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

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核心货币的数据验证

从两个方面可验证美元的核心地位,首先美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是形成核心货币的基础。根据McKinsey(2008)的研究,美国GDP占世界总GDP比重为21%;美国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值为56万亿美元,接近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30%。②其次,美元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重要功能。目前世界4/5以上的外汇交易、60%以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9年成立时的17.9%增加到2008年的26.5%,同时美元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下降,但相对于欧元的26.5%、英镑的4.1%和日元的3.3%来讲,2008年美元仍占有64%的比重。③综上所述,美元有着其它货币不能取代的地位,美元绝对是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货币。

三、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人民币作为货币的数据验证

根据上文分析,当前的货币国家有着以下特点:出口是这些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了降低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和刺激出口,这些国家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大幅度低估本币价值。由于长期稳定的汇率和贸易顺差,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较高的外汇储备。

中国具有和大多数货币国家相同的特点,首先,对美国大量的贸易顺差。2000―2010年的10年中,除2001年、2009年和2010年受外部影响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以外,10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3.5%,2008年贸易顺差为436107百万美元。其次,与美元长期稳定的汇率。虽然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中,但是从2000―2010年的升值幅度不大,从2000年的1美元对8.28元人民币到2010年的6.67元人民币。最后,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从2000―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8%,2010年达到28473亿美元。以上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是货币国家。

四、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面临的问题

1.丧失铸币收益。所谓铸币收益是铸币行业除去铸造成本后的正常所得。④铸币收益自古就有,在古代人们将黄金送到铸币处,铸币匠将黄金扣除一部分留给自己,形成铸币收益。虽然铸造成的金币含金量下降,但是不影响黄金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如果把这套规则应用到纸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当前,则可发现铸币行业具有超额垄断收益。铸币匠不再需要别人送来黄金,就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创造纸币,每一张纸币直接形成铸币收益。现实中的铸造匠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同时收益归国家所有。在世界贸易中,美元是结算货币,美国作为核心货币国家会享受铸币收益,货币国家中国对美国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也为其获得铸币收益创造条件,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公平,中国在为是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没有分享到相应的铸币收益。

2.通货膨胀风险。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可以向中国输出通货膨胀,原因在于人民币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其运行机制如下:假设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假如美国***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货币***策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市场利率降低,市场利率下降进一步造成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下降,人民币资产回报率相对上升,投资者就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在外汇市场上抛美元、要人民币,导致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中国***府会在外汇市场上抛人民币、收美元,其结果就是人民币的供给增加,中国出现了通胀压力,美国通过刺激***策向中国输出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控制失业、稳定通货膨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显然美国给中国带来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会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受到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与布雷东森林体系不同,当前中国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是自愿行为,而这种自愿行为会面临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更大风险,因为在布雷顿森理体系下,美国还会顾忌自己的承诺,维持1盎司黄金对35美元。但是当美国对世界没有这种承诺时,可以更加自由的实行自己的货币***策,导致大多数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只能被动接受美国输出的通货膨胀。

3.外汇储备风险。上文提到货币国家会储备大量核心货币,当前中国就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中国管理外汇储备的最常见方法是将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资产,但这会存在很大风险。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高科技和金融产业成为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来支持,而美国则利用美元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外流;一方面又通过其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顺差国家将美元投资于美国,形成资本项目顺差,像中国这样的货币国家,无论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还是出于对美元储备风险管理的需要,都会不断地将储备的美元回流到美国,这样国家就成为了美国的“准银行”。然而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离,导致这之间存在很大风险。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美国的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不同意阴谋论的说法,因为中国的美元资产与美国整体的资产相比很小,资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本身的影响最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来源于美国经济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中国之所以陷入两难困境就是因为现行的储备体系。

五、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

本文认为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人民币国际化,努力建成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为核心的多元化储备体系。而当前学术界提出的建立超货币和亚元制度都不应成为努力的方向。

1.超货币理想和现实的不可能性。斯蒂格利茨和***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创建超货币的思想。斯蒂格利茨认为:货币国家为获得必要的国际储备必须保持经常项目顺差,如果核心货币国家不希望出现等量的经常项目逆差,世界经济的总需求就会减少。因此,现行储备货币制度对世界经济存在紧缩作用。创设全球货币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方法之一是大量增加SDR的发放,每年增发2000亿美元的SDR,就无需美国维持经常项目逆差,也能够满足全球经济对国际储备积累的需求。⑤***认为:当前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会造成核心货币国家与货币国家货币***策相互冲突,只有建立超货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认为建立超货币只能是一种理想,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原因在于这种制度无法协调当前国家间的利益: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不会支持SDR常年的增发,由于发达国家具有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他们不必要持有特别提款权。反而增发会导致国际通货膨胀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其次,面临来自美国的阻力。增发SDR会削弱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一票否决权和美元的核心地位,美国不会任其损害自己的利益。⑥最后,超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有市场,即人们愿意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超货币进行交易,而转换交易货币对买卖双方而言都存在着转换成本。

2.亚元制度的建立和现实的不可能性。国内有学者提出以东盟和中国为基础建立亚元制度。这种想法显然是受到欧元区建立的启发,但是东盟和中国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首先,建立最优货币区要求货币区内各国市场、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只有这样新的货币才能很快地被成员接受,体现出增加货币有用性带来的好处,减少经济的不稳定性,但是东盟和中国的一体化程度还很低。其次,建立最优货币区需要各国宏观经济***策相互协调,一定程度上限制各国的财******策和货币***策,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东亚各国对这种问题十分敏感,这给建立亚元制度造成了***治阻碍。综上所述,成功建立亚元制度的可能性很小。

3.逐步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优选择。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建立一个世界性和区域性统一的货币都具有不可能性,所以只能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出发,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人民币转变成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并列的国际储备货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战略选择,需要逐步展开,包括建立完善的人民币资本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开放资本账户等等。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则需要来自***府、企业和民众等各方面的长期努力和协调配合。本文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最优选择的观点下,忽略了对这些长远问题的探讨,把视角转向一个相对短期的问题,即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下面从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础、人民币贸易结算给进出口双方企业带来的好处、推进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的问题以及有利于削弱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四个方面论述。(1)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基础。有资料显示: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大约有1000万人民币,日本大约有1000万人民币,北美也有几百亿的人民币。这个资料说明,中国***府在发行人民币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民币流通到了国外,并且被外国人储藏了起来,不论这种储藏的动因是由于人民币预期升值造成的,还是由于外国人认为人民币就是硬通货,结论都是一致的:人民币在海外的数量越多,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工具就越具有可能性。(2)人民币贸易结算给进出口双方企业带来的好处。首先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企业和外国的出口企业,对于我国的进口企业而言,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有利于优化汇率风险管理、节约向银行结汇时的汇兑成本,同时对于采用外币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汇率风险的企业,以人民币结算可以节省外币衍生品交易费用。对于外国的出口企业,以人民币结算虽然丧失了节省汇兑成本方面的优势,但是在人民币预期升值的背景下,持有人民币相当于投资于人民币,这会给持有人民币的企业带来收益。其次,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和外国的进口企业,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的防范在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就会有利于企业创造稳定的收益,促进我国企业的出口。对于外国的进口企业来说,由于这些进口企业所在国货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国际货币。这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对完善,有多种金融工具可供企业选择,因此这些进口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汇率风险管理或外汇套期保值。同时外国企业还可以获得更多和中国出口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在出口价格上获得折扣。总之,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是有利于进出口双方企业。(3)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问题。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中国解决外汇储备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不需在银行结汇,外汇储备不必增加;另一方面,原先以美元结算的非美国经济单位的出口现在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明显降低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例。(4)有利于削弱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人民币结算范围的扩大意味着美元和其他国际货币结算范围的相对缩小,必然要触及美元的霸权地位。从这个方面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会受到来自美国的阻碍,所以更需要中国逐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不对称的体系,中国作为货币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核心货币国家的损害,中国要想消除这种损害,必须在国际经济中提高自己货币的地位,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而当前的第一步改革应是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当前中国具有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条件,而且人民币贸易结算不但有利于进出口双方企业还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和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有利于世界的选择,建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对繁荣亚洲和世界经济都有着积极地作用。综上所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最优选择。

注释:

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J].金融发展评论,2010(3)

②朱小梅.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4)

③袁志刚,邵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J].世界经济研究,2010(5)

④曹和平.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三大缺陷―兼论21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和亚元建立设想[J].北京大学学报,2003(7)

⑤施建淮.现实的选择:力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J].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9(5)

⑥黄范章.G20集团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金融研究,2010(2)

结算货币篇8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货币 中国贸易

一、绪论

当今世界除以美元作为主要世界性货币外,欧元、日元等也发挥着一定的世界货币职能。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加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对外贸易体之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金融管制逐步放松,人民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现实促使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际上,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人民币在越南、泰国、缅甸、朝鲜、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作为支付货币和结算货币被普遍接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尼、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韩国等国已经接受人民币存款业务并办理人民币的其他业务。在东南亚,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受到“第二美元”的礼遇。笔者认为,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实现国际化,但是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会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

在2009年3月20日的G20***会议中,中国***府主张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2009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主张把跨国的储备货币改用国际关键货币。这种表现是对美元不信任的明确解释。在2009年4月8日,中国***府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和***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主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贸易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

1、货币国际化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的定义是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说明的。其中最普遍的解释是指某些国家的货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的一国货币,其货币构成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国际债券发行使用的货币,在国际上通用。在国际上使用的一国货币,被称为关键货币(Key Currency),这种关键货币也常被称为国际货币。

2、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定义,比如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并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人民币作为价值尺度、计价手段;第二是作为债权或者国际清算当中的结算支付货币;第三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本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人民币现金在境外具有足量的流通度;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量应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就要被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参与者普遍接受,在一个相当大的市场范围内充当一般等价物,发挥货币的各项职能。因此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就是随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逐步扩展,跨越国界,在境外市场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职能,从而由主权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

3、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并不是任何货币都可以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具有经济上的实力,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这是因为一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国际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稳定的***治环境能够为本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一个经济实力强大、***治稳定的国家形象保证了该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该国货币持有者对该国货币安全方面的信心。一国GDP在世界中排名是衡量该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国际上货币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一国的经济实力与货币国际化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从中国来看,今年中国的GDP首次超过了日本,占据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7.7%,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而且这种贸易在亚洲地区也已呈现出较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要求。

[1] [2] [3] [4] 

另外,截至年月,中国已有约.万亿外汇储备,能抵抗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国际资本非正常流动的冲击。因此可以说,正是中国经济的强大一步一步地赢得了世界的信赖与依托。

其次是具有经济上的开放性。一国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在于其是否具有高度开放的经济,一国高度开放的经济能够拓宽非居民获取该国货币及交易该国货币的途径。货币发行国货币流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投资,二是对外贸易。非居民也主要通过这两个途径来获取该国货币。一国对外投资及贸易的规模及范围直接关系到该国货币被非居民接受的规模及范围。同时,非居民持有者出于收益方面的考虑,也会有交易该国货币的需要。一国货币对非居民持有者的吸引力在于该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是否开放。通常,一国经济开放包括贸易的开放和金融的开放。贸易开放度可用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测度。金融开放度可用一国货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及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来衡量。这些年来,中国的贸易开放度呈上升趋势,进出额也是逐渐增加,虽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进出口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开放程度还是越来越大的。

实际上,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当前,美国正处于金融危机的中心,在货币上打压中国一定会力不从心。美元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为防止美元危机扩散,各国***府正在谋求更安全币种和储藏货币的多元化。人民币国际货币本位币的适时推出,适应了当前国际金融的发展潮流和需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策与现状

、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的缔结

中国***府通过跟很多国家缔结货币互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开始缔结的是因金融危机而受难的国家,年初次缔结,与泰国进行了亿美元规模的货币互换。然后根据Chiang Mai Initiative树立的“”互相互换,缔结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从而进行货币互换。

、人民币的贸易支付以及结算

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人民币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并且学者张适兆()将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地区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归纳为三类:第一,在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第二,在中越、中俄、中朝等边境地区,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伴随着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第三,在中国的港澳地区,由于内地和港澳地区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虽然人民币还未实现自由兑换,但上述现象表明市场中的确出现了对人民币的较大需求。其中,较为现实和主要的需求体现在计价和结算功能上。事实上,在周边地区的经贸活动中,人民币已经开始作为区域结算货币而成为周边地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之一。可以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过程其实早已经开始,根据货币国际化的含义,人民币已经开始步入国际货币的行列。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的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四、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贸易的有利影响

、有利于减少利率的风险

汇率风险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其二,在目前国内外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下,企业根本无法通过对冲型的外汇远期交易规避风险,许多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故存在较大货币敞口风险。其三,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使不少外贸企业因此不敢贸然接单,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额。前两个方面表现为直接影响,第三个方面是间接影响,反映出保持稳定的汇率对进出口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经贸大国,但在现有贸易结算体制下,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都采用外币进行结算,主要的结算货币是美元和欧元。出口企业必须通过出口收汇和出口结汇才能完成出口结算行为,进口企业必须通过进口购汇和进口付汇才能完成进口结算行为。在对美欧贸易中采用美元和欧元,无论汇率升降,风险都集中在中国贸易企业;而在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贸易结算时使用第三国货币,双方均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因此可以说,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元、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市场上以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呼声日趋强烈。跨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以简化企业的跨境贸易手续、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在贸易中规避汇率风险。

、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结算货币篇9

论文摘要: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初级阶段.并呈现钞结算和银行渠道结算并举、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可兑换同步推进、市场推动和制度安排相结合四大特点,有别于全球主要货币国际化路径。从自身特点出发,在人民币境外需求和自由兑换方面局限性双重因素作用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下一阶段应采取“强制度”模式。当前,应将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切入点,完善制度设计和安排,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突破。

一、引言

当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为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有不同的层次,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储备等领域广为使用,标志着该货币国际化进入高级层次。通过本国货币国际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实现在货币领域对世界财富和利益的再次分配,并以此构成国家竞争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多元化、维护自身利益的现实要求。

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历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始于边贸结算职能发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与俄罗斯、蒙古、越南、吉尔吉斯、朝鲜、尼泊尔、老挝等周边国家签订了双边支付与结算协定。协议中都规定了对一般商品和服务贸易、边境地区商品和服务贸易、易货贸易的结算条款,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允许人民币及对方国家货币用于两国边境贸易结算;

2、 两国商业银行可以相互开立本币帐户办理银行结算服务;

3、商业银行可在边境地区设立两国货币兑换点;

4、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海关备案后,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进行清算。

双边支付与结算协定从制度层面为人民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中广泛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周边国家贸易结算中对人民币的需求得以释放。目前,在与周边国家的边贸结算中,人民币已广为使用,人民币开始发挥结算货币的职能。我国边境贸易结算具体途径包括银行间结算、地摊银行结算和现金结算。

(二)边贸结算带动了人民币跨境流通

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主要途径包括:(1)个人合法携带出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出入境管理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外国人出入境法定携带限额为20000元;(2)通过贸易结算流向境外;(3)通过境外地摊银行及地下钱庄流出;(4)通过信用卡结算渠道流出;(5)货币走私。

伴随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人民币币值坚挺,人民币境外需求不断增加,人民币跨境流动范围不断扩大,规模逐步增长。目前,部分周边国家(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

对于人民币境外数额,研究机构和学者均曾做过估算。如国内学者徐洪水认为,2003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总量至少为151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央行对人民币跨境流动日益关注,根据央行有关报告,2004年①,越南境内的人民币约35亿元,泰国境内的人民币约44亿元,粤港两地人民币的跨境流量为400亿元,蒙古国境内的人民币约5亿元-6亿元,俄罗斯境内的人民币约5000万元,缅甸境内的人民币约3000万以上,按照这一口径估算,2004年,境外人民币约500亿。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和估算②,2008年底,人民币跨境流量已增加至7700亿人民币,境外存量逾2000亿人民币。从估值方式来看,央行估值一般较为谨慎,可以理解为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下限估计。因此,人民币在周边地区流通已具备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近况

以人民币境外需求增长为背景,在一系列制度性安排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正呈加速发展态势,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1.港澳银行开展个人人民币业务。2003年l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香港、澳门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分别于2004年2月和11月获准开办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这项安排为港澳地区人民币提供了正规的回流渠道。在中国人民银行做出的港澳地区人民币回流安排中,中银香港、中银澳门是当地人民币现钞的发行和回笼人,其与人民银行在内地的发行库(中国人民银行设在深圳和珠海的发行库)连通。

2.在货币互换中引入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的主要目的是两国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为本国商业银行在对方的分支机构提供融资便利,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增进地区金融稳定,是国家层面的人民币输出渠道。目前,央行已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中国与他国和地区的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加速发展,反映出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正不断上升。

3.境内机构赴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共同公布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的金融机构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2007年和2008年,境内金融机构在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达220亿元人民币。

4.对非居民境内持有人民币存款不设限制。按照央行统计,截止2009年1月,非居民人民币帐户的金额已达3500亿人民币,其中,非居民个人人民币帐户金额达2900亿元,港澳非居民个人人民币帐户金额达1847亿元。

5.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2008年12月,***明确将对广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国家外管局等部门推动下,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启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展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试点有利于提高贸易便利性,降低中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

6.少数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如马来西亚已将人民币列入国际储备货币名单,在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约1亿元。

三、人民币国际化所处阶段和特点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所处阶段分析

一国货币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见表1)。结合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尤其是考虑到人民银行已为香港、澳门提供的人民币业务清算等制度性安排,可以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完成了起步阶段,正步入初级阶段。

(二)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特点

一是人民币从经常账户交易起步,在与周边国家交易中,广泛用于边贸结算、旅游结算,呈现钞结算和银行渠道结算并举。

二是在人民银行为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有关制度安排后,伴随境内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已经超越了货币国际化“先经常后资本”的经典模式。在人民币主流贸易结算渠道尚未通畅、普及度不高,且仍实行一定程度资本兑换管制的情况下,实现了部分的境外资本项目下的国际化,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呈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步推进格局。

三是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通常货币可兑换是货币走向国际的必要条件,人民币国家化的路径则较为特殊。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庞大、发展迅速,人民币信用不断提升,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逐步增强,促使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与此同时,在美元疲软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加大了美元汇率风险的背景下,中国加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可兑换呈同步推进格局。

四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市场选择下起步,但在央行为香港提供人民币业务清算等制度性安排出台之后,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得到了制度层面有力的支持。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正按“市场推动+制度安排”模式迅速发展。

四、基于自身发展特点的人民币国际化对策分析

(一)将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口的必然性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从人民币境外需求和自由兑换局限性出发,采取“强制度”模式。强制度是指通过制度安排去补偿经济发展层次上的不足,通过建立稳健、高效的制度体系,支持人民币取得信誉,实现货币国际化层次的提高。

1. 以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为突破口具有现实基础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人民币能否发挥国际结算职能,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CPI一直在较低水平,2008年最高,约7%,仍属可控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呈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20%;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人民币兑美元仍然呈乐观态势。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可接受度将进一步上升,在东亚地区与我国发生经济往来的进出口商、跨国投资企业等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存在较大需求。

2. 以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符合人民币国际化阶段性发展要求

从货币国际化进程来看,货币国际化大体按照以下路径演进:(1)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用于计价结算,(2)在国际投资中被广泛用作投资手段,(3)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推行货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是货币国际化的首要环节。此前边贸中人民币计价结算所对应的贸易主要为小额的边境贸易或黑市交易,以现金结算渠道为主,银行账户转划占比相对较小。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将使人民币真正在银行主流渠道发挥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作用。

3. 以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要求

纵观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在周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三个层面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区域化是国际化的中级阶段,货币全球化是货币区域化在地域和功能上的扩张和延伸。主要国际货币通常在各自相关的区域具有某种比较优势,构成自身的优势区域(如欧元在东欧地区、日元在东南亚地区等),形成一定使用惯例,才跻身于国际货币之列。从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定位来看,在亚洲地区实现货币区域化是现实的选择。人民币只有通过经济体量优势,在经济活动中输出货币,形成区域使用惯例,与日元充分竞争,才能实现区域化,并为全球化打下基础。而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完全符合这一路径要求。

(二)实现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口的相关建议

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能否得到广泛认可,人民币国际货币结算职能能否真正发挥,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能否真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取决于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国内外清算安排问题

这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在硬件方面,即国际结算网络建设方面。现有的跨境清算网络是境内支付系统的延伸,如香港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网络,是央行与香港金融监管局在达成清算安排后,将央行在国内的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C)延伸至清算行中银香港,实现人民币跨境清算。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在技术上是不存在问题的,主要是业务量的挑战。比如,目前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国际清算。因此,建议在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同时,应加强支付系统网络建设,可以考虑将现行的央行支付系统(CNAPC)用于国内支付结算,另行建设专门用于人民币国际结算的支付系统。

二是清算制度安排即模式问题。这里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将香港清算行模式在周边国家推广。在境外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境内外之间的人民币资金划拨通过清算银行进行。境外清算行负责接受当地其他银行人民币存款,支付利息,并负责境内外之间的人民币现钞调运。央行及其分支机构为清算银行开立清算帐户,接受清算行的存款,并支付利息。允许境外清算银行进入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头寸平补(见***1)。清算行模式有利于实施跨境流动资金监管,但需得到当地金融监管机构支持。第二种是采取行模式。行模式为当前国际货币跨境划拨的主流模式。境外银行与在银行人民币大额支付系统开户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广泛建立关系,实现跨境银行间人民币资金支付转移。模式有利于推广人民币结算和使用,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但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难度会加大,对离岸人民币管理相对较弱。从现实角度来看,以行模式实现境内外银行间资金流动比较现实。

2. 人民币海外债权自由兑换问题

当中国的进口商以人民币对外支付,形成人民币海外债权后,这部分人民币海外债权能否自由兑换?因国际结算流出形成的境外人民币存款如未及时兑换,是否可以继续享受自由兑换的便利?

由于国内企业接受人民币支付可以避免汇率风险、节省避险支出和兑换成本,可以预见,国内企业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较高。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推广的关键是境外企业接受人民币支付的意愿度。只有在人民币海外债权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持有人民币债权才真正拥有结算便利。因此,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应允许人民币海外债权可境内和境外随时兑换,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结算才会真正获得境外企业、金融机构认可,得以推广。

3. 外汇管理问题

当进出口以人民币计价支付,其相应的人民币应参照本币管理还是外汇管理?如何管理?

为及时掌握中国国际贸易总量和结构等,同时也为了加强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真实性审核,有必要将用以国际贸易计价结算的人民币视为外汇,加强管理。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29号),境内机构签订进出口合同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且境内机构以人民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和进出口报关的,境内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此外,2008年7月14日,贸易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开始执行,这一制度重在加强对进出口中以人民币收付款的真实性审核。对于出口,企业先在银行开立人民币收款待核查帐户,出口收入款项进入待核查帐户,银行通过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对待核查帐户内的人民币资金进行真实性核查,并将经过核查的人民币资金转入企业一般的人民币结算帐户。对于进口,进口企业凭进口合同、发票、进口货物报关单等凭证单据到银行办理对外支付,银行通过登陆中国电子口岸系统,查询和核注相应的以人民币标识的进口货物报关单,并需审核企业提供的其他凭证单据的一致性。因此,通过对人民币作为报关计价货币的进出口特别标识,已能实现将人民币作为外汇的管理。

4. 境外人民币回流管理问题

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是否受相应的资本及金融帐户管理限制?对于海外人民币债权,除了允许其用作向我国进口支付,还应允许其用于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以及投资于国内的人民币资产及金融市场。用于直接投资的应视作外资,享受外商投资优惠***策。投资于国内的人民币资产及金融市场的,应参照相应的资本和金融帐户管理,受相应管制。为增进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度,应考虑加大资本项目开放进度,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丰富人民币投资品种,满足非居民对人民币各类投融资产品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的需求。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积极带动国内金融业务发展和金融机构壮大。

5. 相关金融服务提供问题

为促进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广泛使用,应放开境外银行间人民币拆借,允许境外银行办理当地与我国企业的贸易信贷融资等业务,包括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等,以便增进人民币境外流通和可获得性,增强境外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

注:

结算货币篇10

摘 要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从而形成美元泛滥,一时间将现有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展开论述,进一步分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 跨境贸易结算 制约 对策

当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由于,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较为稳定加之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且逐步开放。2009年4月行行长***提出超货币的建议。2009年7月6日相继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市开展人民币结算。2010 年 6 月,中国央行宣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从启动之初的 5 个城市扩大至 20 个省区市,参与的出口企业从 365 家扩大至近 7 万家,同时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6.84%的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中国,高于2010年同期的0.5%,并且约89%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都来自进口。

一、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

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初阶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和我国对外贸易快速持续增长的状况下,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于减少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与国外贸易企业大多采用美元、欧元计价和结算,美元为主的结算传统格局对企业来说非常不方便。一方面是手续繁琐,从订立合同到合同履行、结算收汇完成,相对周期较长,购汇结汇的过程手续非常麻烦,此外还要向银行另行支付手续费。另一方面是进出口企业始终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商品定价时的汇率与支付收汇时的汇率变化趋势往往难以准确预测,由此带来的风险损失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而近两年来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变动的风险,再加上来来去去的换汇成本,让一些企业不堪重荷。

(二)有利于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在采用美元、欧元结算时,国内外企业往往需要承担结算、汇兑、保值等运营成本。一般贸易结算须经过本币――美元――本币两次兑换,除两次汇兑的汇率损失外,在购汇、结汇时还要支付银行手续费,因此会增加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就可以减少一次货币兑换和并减少相应的银行手续费用。

(三)有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途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步骤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现阶段,我国现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尚处于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起步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先从周边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出入境,使其成为我国与周边区域国家的主要交易工具,逐渐为大部分国家所接受,当人民币在全球范围流通,并成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之时,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方得以建立。

(四)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额逐年增加,在国际上已进入贸易大国行列,但作为新兴经济国家,我国的货币地位却并未显现。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以美元为首,我国人民币汇率也一直保持与美元挂钩,因此,在国际经济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受美元汇率变动的牵制与影响十分显著。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能够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有利于减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得我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更加的方便有效率,而且,由于人民币在周边各国被普遍接受,所以采取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一种促进经贸关系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制约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因素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机遇中却孕育着诸多的挑战与风险。从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尚未实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面临着许多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制约与挑战。

(一)来自国内的制约

1.增加货币***策的实施难度

在货币***策方面。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在我国境外就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我国人民币被海外持有,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如何科学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

2.增加我国外汇管理的难度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许多监管工作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开展,如外汇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进出口贸易的收付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都是人民币的现象。这样可能会存在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渠道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以及有关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

3.缺乏系统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全面实现需要建立广泛的信息技术网络,需要逐笔收集并保存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关的各类信息,需要对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监测。目前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的国际清算。由于我国尚没有建立全方位的人民币跨境贸易清算系统,没有建立涉及国际结算网络与国内清算网络。国内清算网络对于人民币的清算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会出现一个国内清算渠道承接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

(二)来自国际的制约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国际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属性归属不明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人民币用于对外贸易结算的结算货币,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人民币的境外债权债务。境外的人民币债权债务的属性和其后的利用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也就会给国际收支的统计与该笔人民币境外债权的去向统计造成困难。

2.增加国家收支统计监测的难度

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涉及到跨境资金流动,深刻影响着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的全面性,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之后,同币结算反而更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这些都是我国国家收支统计监测提出的新的挑战。

三、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策建议

针对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研究对策,加强风险管理。

(一)国内方面***策建议

1.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进程,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建好金融“防火墙”。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之后,随着企业结算习惯的改变和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人民币在货物贸易结算中占比将不断提高,贸易结算产生的人民币需求就不得不成为制定货币***策考虑的新增因素,如何结合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金融衍生品风险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2.加强对进出口企业收售汇的管理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来设计的,许多监管工作是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来开展的。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当前的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上的暂时困难,即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与进出口核销相关的还有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问题。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3.建立健全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

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安排关系到能否有效管理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的问题,我国***府要在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对此有充分的考虑。建议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货币初期,应该适当抑制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便为我国央行逐步熟练地掌控海外人民币市场和交易赢得时间。在初期可以通过以下安排来达到这一目的:(1)对于因国际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海外债权,我国必须承诺可以随时自由兑换。(2)在企业主体层面上,允许海外人民币债权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入我国:一是用于向我国进口的支付;二是委托该存款账户行开展人民币委托理财业务,投资国内的人民币资产或金融市场;三是可以向我国直接投资并享受外资投资同等待遇。(3)在银行主体层面上,允许银行以吸收的海外人民币存款办理当地企业与我国之间的贸易信贷融资业务即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业务;允许该行通过上存总行的方式投资境内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

4.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必将形成。无论是人民币资金来源,还是人民币资产组合管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会催生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将要建设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会是下一个***策解决问题。

(二)国际方面***策建议

1.构建有效的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

首先,应采取相应的货币***策。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境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能否有效运作。这种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容易产生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人民币被海外大量持有,国家在获得铸币收益的同时,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策的调控目标需要审慎考虑。

其次,必须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的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果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没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

2.加大资本账户开放,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人民币国际结算开展以后.必然会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存量,这部分人民币如不能回流,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境外人民币的进行消化,形成双向流动。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建立人民币QFII制度、在港上市人民币计价的ETF基金,设立合资公司、在港推出人民币寿险服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建设以中国大型银行为主,并以试点城市当地法人银行参与的商业银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同时,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既能够为进出口结算对冲之外的结余人民币提供出路,也能够减少人民币的流通风险。

3.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

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人民币在香港、东盟十国和韩国等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

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人民币要实现跨境贸易结算,必须建立广泛的国内清算网络和国际清算网络。

4.加大境外人民币供应

目前,通过境外旅游的民间渠道流出的人民币大约有上千亿元;通过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定,人民币以***姿态流出6500亿元。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深入展开,这些资金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一些方式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供应量,例如增加以人民币支付的进口,中国可以直接给资金匮乏国家人民币贷款,用于从中国进口:允许境外银行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逐步放松人民币和港元的兑换限制、支持境外银行通过多渠道获取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中国对外投资,需要从国内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也以人民币来支付。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从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来看,其国际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较为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们还只是试行阶段,要谨慎对待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准则。防止在海关、税务和核销方面的漏洞被违规者所利用。

参考文献:

[1]朱启松.外贸企业如何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经贸实务.2010(9).

[2]陈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成本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0(8).

[3]张云,刘俊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投资研究.2009(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结算货币10篇

学习

中学历史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历史论文,内容包括中学历史论文发表,中考历史小论文怎么写。学生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用饱含情感的言语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情感,推动课堂教学

学习

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精准扶贫村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村精准扶贫年终总结,村精准扶贫半年总结。各位领导:根据安排,我中心负责驻村帮扶工作。自2017年8月工作开展以来,在正确领导和州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全州精准扶贫工作部

学习

货币银行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银行学10篇,内容包括货币银行学黄达,货币银行学教程。

学习

计算机英语词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英语词汇10篇,内容包括大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大全,计算机英语词汇书籍推荐。当今,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随之产生的新名词、新术语等计算机新词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和刷

学习

货币汇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汇率10篇,内容包括货币汇率高低详解,货币与汇率基础知识。本文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这一全新视角入手,来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评析。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形

学习

货币幻觉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幻觉10篇,内容包括货币幻觉怎么样,货币幻觉的表现有哪些。一、文献回顾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

学习

新闻稿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稿,内容包括新闻稿8篇,新闻稿范文100篇。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第五届国际矿泉节新闻会。今年的-月-日至-月-日,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八家单位在白山市联合主办第五届国际矿泉节。为借助各新闻媒体的作

学习

国际经济贸易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经济贸易10篇,内容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知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2、国际经济贸易是否面对可持续、生态化等问题对于我国当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在欧盟的绿色贸易里受到的限制惩罚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国的国际经济

学习

商务英语专业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专业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商务英语专业大专。BusinessEnglishProfessionalConstructionResearchZHURan(DepartmentofBusinessEnglish,SchoolofEnglish,TianjinForei

学习

货币贬值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贬值10篇,内容包括货币贬值的最佳时间,货币贬值的本质。在亚洲,贬值也已成连锁之势。5月,韩国企划***长官警告将采取措施抑制韩元大涨,韩元兑美元应声下跌。而印度和越南的货币早已贬值10%,这令泰铢压力剧增,泰国央行进而多

学习

工程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师下半年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程师未来工作计划,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及下半年计划。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工程部将以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以加强工程部职能建设为保障,确保公司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二、主要

学习

erp管理系统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erp管理系统10篇,内容包括医院erp管理系统,企业erp管理系统。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医院在运作ERP系统时,虽然从中得到很多便利,优化了现代医院的运营管理,但是在ERP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完善,业内人士都知道,

学习

买方信贷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买方信贷10篇,内容包括国内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案例分析。1)缔约前的商业风险。主要源于信贷关系的建立要以贸易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比如贷款合同已经缔结,甚至款项已经划出,但由于贸易合同具有某些合法性的缺陷,或者干脆就没有成

学习

小额信贷公司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额信贷公司10篇,内容包括小额信贷公司融资特点,小额贷款公司信贷分析报告。一、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背景决定了其金融机构的属性《意见》指出:1、“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

学习

货币银行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银行学10篇,内容包括货币银行学黄达,货币银行学教程。

学习

货币汇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汇率10篇,内容包括货币汇率高低详解,货币与汇率基础知识。本文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这一全新视角入手,来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评析。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形

学习

货币幻觉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幻觉10篇,内容包括货币幻觉怎么样,货币幻觉的表现有哪些。一、文献回顾传统经济学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之上,其中理性人假设处于核心地位。理性人具备高超的计算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数字计算,而不受备选项

学习

国际货币体系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货币体系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主要特点,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特点。使用何种形式的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最基础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当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其发行国以外时,它就成为国

学习

基础货币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货币10篇,内容包括基础货币有什么特征,现代货币基本知识。在美国经济学家费雷德里克・S・米什金所著的《货币金融学》中写到:货币是指在支付商品和劳务或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它具有计量单位、价值贮藏及支付的功

学习

朝鲜货币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朝鲜货币10篇,内容包括朝鲜货币的百科介绍,朝鲜货币。本文拟根据阅读到的上述间接资料,力***客观地述评朝鲜这次严重影响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局势的货币改革事件的来龙去脉。朝鲜货币改革内容2009年11月30日清晨,朝鲜***府突

学习

货币供给量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供给量10篇,内容包括货币供给量如何调整,货币供给量从哪里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货币***策的改革和调整,当前实行稳健的货币***策,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货币供给

学习

货币资金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货币资金10篇,内容包括货币资金一览表,货币资金的基础知识。1、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实施方面。①现金管理中,企业存在不执行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超限额库存额留存现金不及时送存银行;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