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篇1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教师的教学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有效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学中可以选择商品打折,银行利息等情境新颖的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1、打折问题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有如下一个“问题情境”:
有甲、乙两个超市同时进行降价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超市第一次打m折销售,第二次打n折销售;乙超市两次都打(m+n)/2折销售。请问:哪个超市的价格更优惠?
评析以上问题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动脑的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二、创设人文化的情境
案例2、环保问题
在“函数”一节的教学中,有如下一个“问题情境”
学校的某个水笼头没有拧紧,每一秒滴一滴水,每滴水的体积是5*10-5升,设滴水的时间为x秒,流失掉的水为y升,
(1)试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计算如果全校1500个师生,每个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人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多少水?
评析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不是在学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通过此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函数不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并去体验“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哲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案例3、实际问题
在讲解平均数概念时,有如下一个“问题情境”:
同学们都知道,在一次考试后,如果按顺序去掉一些高分,那么班级的平均分将降低;反之,如果按顺序去掉一些低分,那么班级的平均分将提高。这两个事实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为:若有限数列a1、a2、…an满足a1≤a2≤…≤an,则满足什么数学表达式?
评析这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事情,对此他们非常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创设阶梯式的教学情境
案例4、变式题组
在讲解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时,有如下一个“问题情境”:
已知二次方程ax2+bx+c=0(a>0),求在实数集上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这是初中就已掌握的知识,学生积极回答此问题。在学生思维活跃时,围绕中心,改变题目条件,创设变式“问题情境”
变式1求在正实数集上有两个实根的充要条件
变式2求在正实数集上有一个实根的充要条件
变式3求在开区间(m,n)上有一个实根的充要条件
变式4求在闭区间[m,n]上有一个实根的充要条件
评析:
这样在学生原来认知的知识基础上,构建阶梯性“问题情境”学生不会觉得有认知冲突,便于接受,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创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篇2
关键词: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化学实验化学史多媒体
课堂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如果学生单纯地面对枯燥的知识,是很难接受或真正理解的。假如能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现场中去感受知识、领悟知识当是好的,但现实是不允许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就需要老师创设各种真实的教学情境,让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使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旧知或经验出发,感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此谈谈体会。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学生喜欢实验,它特别受学生注目。老师用化学实验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代入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很方便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在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能否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教学的成败。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的时候,要用实验展示化学的魅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好奇,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做镁带燃烧实验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晚自修的时候,将班级里的灯光熄灭后点燃镁带,学生会看到更为耀眼的强光。在绪言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比如做一个玻璃棒点燃酒精灯的实验(事先在玻璃棒头上蘸KMnO■与浓H■SO■);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等等。总之,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化学是神奇的,有趣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否则就没有真正的教学价值。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不仅考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考虑如何利用情境,将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上来。比如,在学习pH值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时候,可以先问学生:“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遇到过酸?”学生会说:“酸奶”、“烧菜的醋”、“酸的橘子”、“糖醋排骨”,等等。老师接着问:“它们一样酸吗?酸的强度是否一样呢?”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杯醋酸反复加水后与原来的醋酸并列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自然回答它们的酸性强度是不一样的。老师再问:“在化学上如何表示或确定酸的强弱呢?”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新知的探究上来了。再如,在学习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演示这样的实验: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根倒着烧很快烧完;另一根竖着烧或平放着烧,发现火焰不旺,而且火柴棒还没有烧完就熄灭了。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猜测一下,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二、利用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
与教学相关的史实有很多,这些都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方便。初中学生生性好奇,对化学史有浓厚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一些化学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投入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比如,在探究空气组成的时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故事;在学习盐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补充“候氏制碱法”的史料让学生自学。
化学史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用于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金刚石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知道钻石光彩夺目,价值很高,无法想象它的组成与普通的碳棒一样,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为了说明这一个问题,可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著名科学家拉瓦锡想看清楚钻石的结构,它手拿放大镜将钻石放在太阳光下仔细观看,可拉瓦锡做梦也没有想到钻石逐渐变成气体消失。其实,钻石也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放大镜的焦点下,与O■反应变成CO■气体了。
三、利用问题来创设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思考。因此,利用化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问题创新教学情境呢?
1.神奇的化学实验,常常由多个问题构成,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实验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也是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一开始必须提醒学生:先通入H■,后加热。目的是排除试管里的空气,否则会引起爆炸而引发安全事故。接下来的步骤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当学生看到试管里出现光亮的红色的铜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兴奋,以为大功告成了,立即停止H■的通入与加热,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试管里的红色的铜又变成原来的黑色物质氧化铜了。这个实验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理解了其中奥妙后,终身难忘,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利用生动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课堂教学离开了语言这个交流工具是无法想象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知道任何利用口头的语言,以及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诙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足以以假乱真,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等可以做成看得见的动画给学生看;将危险的化工厂或爆炸现场做成动画给学生看;也可以将危险的化学操作所引发的后果演示给学生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时候,先加热,后向试管里通入氢气,发生试管爆炸。
总之,教学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气氛中探究的过程,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教学情境篇3
一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某超市出售的月饼每盒20元,每盒牛奶3元,逢双节,该店推出一种优惠***策,即买一盒月饼赠一盒牛奶。小明家花170元买回月饼和牛奶共38盒,问小明家买月饼和牛奶各多少盒?此题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注重了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能立体的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使不可见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运用媒体教学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比如:讲【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愉悦的掌握了本课知识。
三、 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
学生会对新奇的知识充满兴趣与好奇,当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愿望时,就能引起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讲解【概率】时,我有这样一句开场白:“概率出身不好,表现不错”。我的这句开场白自然引起学生的一阵惊讶,难道老师对数学知识也要做阶段分析?学生自然都会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想弄个明白,这时我接着说:“在上,骰子有单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输赢,而人们对单双规律的关注,恐怕是探讨概率问题的开始,概率的概念源于,可见出身不好。然而,当人们把概率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深入探究时,逐渐发掘出它在科学研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其表现的确不错”。由于我的开场白使学生感到新奇,致使整节课的学习学生都充满激情,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四、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篇4
【关键词】情境 课堂 创设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数学学习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能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通过复习创设基础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进行新旧对比,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矩形的判定”时,学生已掌握了“矩形的性质”,为引导学生学习解决“矩形的判定”这一新问题的方法,我曾做出如下教学设计:先复习提问矩形的性质,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近而提出:有一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为什么?再讨论其他性质颠倒过来是否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探索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二、通过生活情境创设现实情境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之间的智力、生活经验与环境都有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从中受到了抑制,更谈不上乐于学习。因此,应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悟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数学》一节时,可以通过识别“身份证号码”信息的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字和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让学生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照片,其中包含了学多生活中常见的***形,同学们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接着通过提出:“大家熟悉的‘奥林匹克五环旗’,从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生活实例多说多想,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旋转的定义和某些性质。这样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隐含着数学文化知识。
三、通过游戏创设趣味性情境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本学段的学生主要借助字母、***形、文字等多种材料从事数学活动。教材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以将实物照片、素描、文字、表格、***形、字母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内容数学意义的理解。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时,应创造有趣的数学情境,进行探索性学习,去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例如:在讲《矩形的性质》一节时,先通过片头flash实物门矩形框旋转文字,课间播放,加深学生对于矩形的初步印象。再用趣味性游戏引入:
猜谜游戏,猜数学名词一(三个字)
提示一:黑板
提示二:90x4
提示三:S=ab
提示四:方圆
答案:长方形
这样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通过探究活动创设研究情境
合作交流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增大学生的信息量,在讨论交流中借鉴他人观点反思自我。因此,教学中师生要注重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启发、诱导学生产生交流愿望。例如:在讲授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时,我让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大小小的(含30)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先自己度量、计算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长度关系,然后小组内交换重新实验一次。同学们兴致很高,通过实验不仅自己归纳出了定理内容,而且通过观察别的小组的纸板,还理解了这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性。
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进入学习活动,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落实到了实处。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的愉快,体验研究者的成功感。
综上所述,有效的问题情境是联系实际、注重实用和实效的,必须注意问题的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在问题设计与解决的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使课堂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严育洪 编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创设教学情境篇5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场景相似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接纳知识。
一、创设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牵强附会
数学在实际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在具体实施运用数学生活化时,不能为了教学意境的创设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教师在创设教学意境的同时,必须结合学生和教学意境做深入的剖析,以此为基础性的创设教学意境,认真把握,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所教内容整合处理,便于形式化地贴近生活实际。这亦是真实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2.问题的提出要有梯度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课前的师生交流,也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游戏或谈话,更不是单纯地针对学习材料的一种呈现,它要求的是在活动中激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对于所有题目的激发亦要条理分明,各层次学生均能感受到题目的特色和解决的办法,从而跟着老师去思考一个个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创设的生活情境要充分利用
创设教学情境篇6
【关键词】教学情境思维空间
高中***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中学***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着眼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设置情境
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如笔者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内容的导入部分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生长在这一年龄段的同学们都喜欢交朋友,然而每个人交朋友又会有自己的标准,那么你的标准有哪些呢?这一问题贴近于学生的切身实际,因而一下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由于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如性格、脾气、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因为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苏果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1)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2)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3)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思维空间设置教学情境
***治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这样,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在情境中本身已有老师带有倾向性的提示,这样的情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在实践中是不足取的,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教学内容中,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王某到某小商品市场买礼品,拿起钱某摊上的一只玩具小熊看了看,然后放在原处,而钱某却以王某弄脏玩具为名,硬要他买下,王某不允,钱某当即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打他,幸被别人劝住。在别人的劝说下,王某只好自认晦气,买下玩具熊。请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回答,由于从情境本身是看不出明确答案来的,因此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再让学生经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则问题的答案已不难得出。
四、应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篇7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进行交际,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重要时期,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就在于精心的课堂布置,即开展多种多样的交际活动,创设丰富的情境,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身临真实的言语情境或模拟情境中,触景生情,进而感悟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开设启发式的情境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结合教材,巧妙地创设情境
外语教学要重视课本,但不能被课本所束缚,不要做教材的奴隶,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围绕教材,又要抛开教材。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必要的,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在语境中学习,学生可逐步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逐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创设一定情境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那怎样去创设情境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首先,学生喜欢谈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以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其次,只要是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他们就能够很轻松地融入到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场景时要注意贴近生活。例如,在教介绍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福”,给出相应的句型模块及词汇,老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的家庭,学生通过模仿,将自己的家庭介绍给其他同学。并鼓励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一些词语,句型进行介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之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进行比赛,发给胜出的小组五角星,一个月后累计获得五角星最多的组给予相应的奖励。在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尽可能地收集一些五颜六色的小东西,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实物让学生学习词汇,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在学习了颜色的词汇之后,可以将这些词汇融入到会话练习当中,比如问彼此最喜欢什么颜色,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又如:在教“How much is it?”这个句型时,老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通过课桌椅的摆放,设置一个购物街的情境,然后再来操练这一句型。当学生参与到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来时,他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已经可以用所学到的知识表述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这样他们学习的热情就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一种传统教学无法营造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集***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创设了情境,又直观形象,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情感,极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五彩班斓的画面,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直观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比较级”的时候,老师可以从网上搜到各种***片,通过筛选之后,应用到课堂中来。这还可以避免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在多媒体技术还没有走入课堂之前,老师教比较级的时候总喜欢拿自己班上的学生来打比方,先比谁高比谁矮,然后造句。这样极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有可能从此让他们痛恨学英语。然而如果选取网上的一些***片,不但会增添他们的好奇心,而且伤害不到任何人。学生可以先识***,之后经过老师的示范及提示,学习使用比较级。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举一反三,利用自己周围的事物,如文具来尝试使用比较级。
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在教一些比较抽象的单词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事物变“活”。例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一课,里面会出现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词汇,比如:sunny,cloudy,windy,rainy,thunder等,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同学播放一些***片或者Flash,通过***片或动画来学习这些词汇,学生将更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学习完词汇之后,方可引入句型,学生可以进一步学到如何询问天气。还可以将这一课的会话、句型定为每天课前5分钟值日生的报告内容之一。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英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境的创造对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在英语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培养英语思维能力;语境的创设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二、启发式的情境教学
1.以教材为依据,启发学生自编短剧。
情境教学可以是老师创设情境,同样,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教材来设置情景,自我演绎。角色扮演是开放性的,也是灵活多变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由学生自主编排一些短剧,还可以在班上举办戏剧大赛。正如一位加拿大儿童戏剧方面的先驱指出的那样:“教学内容能够通过儿童戏剧变得活灵活现。这样的戏剧实践使教学内容成为孩子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们在这一宽松的环境中体验生活,并了解自己和他人。”例如在学到“问路”这组对话时,学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上简单的对话形式,在教室里设置不同的场景,在过道上标示路牌,排演一个简短的戏剧,戏剧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酌情增添。人物角色的数量也很灵活,可以是两、三个,也可以是七、八个。开展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语言的能力及创造力,还可以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串联起来。
2.模仿一些学生们熟知的童话故事中的角色。
情境教学中的素材可以取源于教材,也可以出自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课外读物。对于成绩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模仿一些著名童话中的简短对白,例如:在“Snow White”这个童话故事中,学生可以模仿新皇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对话。其中,遇到特别难或特别长的句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们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句子。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做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及理解力,让他们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同时,通过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可以使学生们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3.以情境促动语言与想象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般过去时这个时态时,老师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将情境教学引入语法教学当中,利用创设的情境,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该语法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编故事。比如:老师可以先给同学作个示范,给出开头:Last Sunday,I got up at 8 am,and then...剩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也可以由个人***完成,同样,我们也可以举办一个小竞赛。
有位教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更可以在师生融洽的双边交流中使学生体验美感、陶冶品行。所以,教师应该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编排体系,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创设良好的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教学需要的情境,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模拟,这样诱导、启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融合、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10.
[2]何秉正.英语情景反应教学法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6,(6).
[3]盛德仁.英语教与学新模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创设教学情境篇8
【关键词】如何创设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教材内容和编排,进行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慢慢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如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用英语组织课堂
中学英语课堂应体现出语言教学的特点。语言是人类用于社会交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最终目的在于 “交际”。课堂教学活动最终还是要以交际能力来体现。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充分体现交往特征的互动情境。因此,从初一年开始,我就着重在根据学生实际用简单的英语和身势语言(body language)来组织课堂,尽量在英语课上少讲汉语,使学生逐步适应全英语教学。平时学生所听、所说、所读、所写大多是汉语,英语课是学生接触英语唯一的机会。其次课余时间和学生交谈时也尽量使用简单的口语,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二、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一部分名词可以用实物如水果类或衣服类进行教学,也可借助***片和简笔画,或者是多媒体展示进行教学,并且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游戏(Guess:what is it? and Touch sth)如:school things、colors、parts of a body、等等。我们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表情等,或让学生根据英语单词做手势、动作和表情等进行词汇教学。如:情绪类、乐器类单词;方位介词等,这样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行为和事物,加深了他们对词语的感知和记忆,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创设情境,进行句型、对话教学
教师根据对话内容创设真实或类似真实的语境,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如八年级下 Unit7 topic2 Cooking is fun! ,我在教授Would you mind if …的句型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四个情境,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个句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如:
多媒体展示的***片是在公车上,一个刚上车的乘客和一个旁边有座位的乘客之间的对话。
---Would you mind if I sit here ?
---Of course not. Please be seated.
再如在教学询问方向的对话时,学生看着***去找地方,经常会弄错了。我们可以把教室变成一张地***,桌子之间拉开一些路,某些桌子上放上几个地名牌子,老师先教学生怎么走,然后学生指挥他的partner在教室里走,这样他们更容易掌握,也很有趣味。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使用英语。
四、创设情景,进行语法教学
传统语法教学是讲解式教学,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语法放到具体的情景中去教学。如:祈使句的教学,老师可以指挥学生做或不要做一些动作。然后学生指挥学生或学生指挥老师做动作,老师稍加讲解,学生就轻松的掌握了祈使句。如时态的教学,教师可准备一些动作单词的纸条,让学生随机抽取,并表演出动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T: What is he doing ?
Ss: He is dancing.
或可抽取两张,一前一后表演,此可训练过去进行时和现在进行时。
T:What was he doing just now?
Ss: He was dancing.
T: What is he doing now?
Ss: He is singing.
最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时态的用法。
再如: few、a few、some、a lot of = many、too many/little等词汇的归纳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物品的数量(如:杯子里的水、桌上的书)。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
五、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录像、投景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文并茂。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尤其在教学课文时,多煤体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创设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教材内容、切合语言交际的实际,形象感人,新颖而富于启发的情景。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这一方法,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为国家培养同更多的、合格的英语人才。
创设教学情境篇9
一、不同学段的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
1.低年级在“好玩”、“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初步培养形象思维。
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非常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因此在教学中可创设游戏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等,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在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创设了生活化的表演情境。课堂上呈现商店的场景,里面有各种玩具、文具和体育用品的***片和价格,学生课前剪好附页中的各种人民币的样票进行购物。首先,由老师当营业员,几名学生当顾客购买同一种商品,这几名学生分别用不同的付款方式购买;其次,请一名学生当营业员,再请几名学生当顾客,每个顾客购买两件商品,看要怎样付款和怎样找零,其他学生当监督员,检查付的款与找的钱是否正确,并思考:实际生活中如何灵活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再次,四人小组合作,一名学生当营业员,一名学生当顾客,其余两名学生当监督员,四人角色轮流开展购物活动;最后,***完成书上的问题。这里,教师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活动,在表演中不断体验付款与找钱的方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知识、长智慧、提能力,突破难点,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从具体操作向形象思维的过渡。
2.中高年级在“有用”、“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中发展深层次思维。
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突破、制造认知冲突也是一种有效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应紧扣教学知识与技能,采用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联想或推理情境、自主学习情境及任务情境等,如设计猜一猜、练一练、做一做、辩一辩、争一争等情境,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促进学生深层次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数的奇偶性》时,出示情境***: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师:“同学们,你随便说小船行驶了几次,老师都能知道它在南岸还是北岸,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带着怀疑的神情出题,老师都能答对,这时学生由怀疑转而相信、佩服,有些学生在老师回答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忍不了住地喊起来:“老师,我也会猜了。”老师就势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发现规律。本课用猜小船停在哪岸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轻松自然,直奔主题。而教学情境留给学生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诱发学生探求性的思维活动。
二、创设教学情境要控制好无关信息量
实际情境中除了学生必需的信息外,还含有许多无关信息。如果无关信息量太多,学生就会处在一种漫无目的的状态,迟迟不能进入主题;如果无关信息量太少,情境就显得不真实,不利于学生灵活思考。所以,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控制好无关信息量,既要让学生能够灵活开放地思考,又要能较快地进入所要研究的主题。
教学《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时,教材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养殖场的画面,情境***中的草地、木屋、小桥、树林等信息与本课知识无关,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这样引导:“养殖场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能从它们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用这种方式避开了无关信息量的干扰,开门见山地进入主题,可以直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课。
三、情境创设要富有生活的真实自然
数学知识就如同一些说教人的道理,光泛泛而谈,一定会让人觉得空洞、茫然、乏味。假如借助一些身边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就像树的枝干上长满了绿叶,会显得生机勃勃,让人觉得沁人心脾。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许多新鲜事例可供教学时使用。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组织学生亲自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让学生课前自己从报纸、电视、电脑等生活媒体中搜集百分数,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课堂上请学生主讲,学生因为急于表现自己,而滔滔不绝地分析讲述。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有了课前的体验,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再在宽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与理解知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真实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创设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
四、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反思,升华认知
创设教学情境篇10
一、注意情境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兴趣是教学的起点和关键,是优化思维教学的前提。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当地的教学资源,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注意情境的生活性
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眼见为实”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突破问题情境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三、注意情境的适度性
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及目标的实现。首先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具体的情境中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受年龄、基础、环境、个人能力等条件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合理配置几个“阶梯性”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之适合学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注意情境的有效性
有效、高效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重要手段。情境创设是一个涉及素材的选取、内容的组织和呈现的过程。如同桥梁建造一样,如果我们把情境的合理性视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把问题导向性看作是对桥梁功能的设计要求,那么有效性则可看作是对桥梁工程质量的总体考虑。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以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