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物篇1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总黄酮;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513(2010)06-0414-03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Chinese Herbal Extracts
ZHANG Jing, YU Jiajin, DAI Jianhui, ZHU Ronggang, XU Yanmei, WANG Hongb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eight Chinese herbal extracts were determined by NaNO2-Al(NO3)3-NaOH spectrophotometry and the recovery rate and precision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with rutin as the standard sample and NaNO2-Al(NO3)3-NaOH as the color reagent,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was determined by VIS-spectrophotometry at the wavelength of 510nm.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A=10.942C+0.001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999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total flavonids of Chinese herbal extracts because it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rapid.
Key words: herbal extract; total flavonoids; VIS-spectrophotometry
近年来,现代中医学研究表明,天然植物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和血脂、降低心肌耗氧量、软化血管、抗心律不齐、使冠脉和脑血管流量增加等功能[1-2].植物中总黄酮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3]、三氯化铝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目前,中药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测定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此方法不易普及且仪器昂贵,实验过程中处理时间长,色谱条件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5]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中药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因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本文选用芦丁为标准对照品,拟通过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考查该方法对多种中药提取物市售品中总黄酮的测定,以对中药提取物市售品中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灯盏花(A: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B:红河千山生物公司);金银花、丹参、丁香、芦荟、黄芩、杜仲、天麻提取物(购自巨邦植物原料有限公司);芦丁标准对照品(Sigma公司);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7220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超声振荡仪(奥特塞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6]
1)标准溶液 [7]
精确称取120℃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对照品5mg,用60%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mg/mL的芦丁标准品溶液,作为贮备液备用[8].
2)测量波长的选择
按照芦丁标准曲线绘制进行波长扫描[9],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3)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量取一系列不同体积的芦丁标液显色、定容,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求线性回归方程.
4)显色剂稳定性试验
取芦丁标准溶液,间隔不同时间测定吸光度,从而确定显色时间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
1.2.2 灯盏花A和金银花提取物总黄酮测定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1)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中药提取物各10mg,60%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mg/mL的样品溶液.
2)加标回收率实验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芦丁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和回收率.
3)精密度实验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各6份,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其平均含量和相对标准偏差.
1.2.3 7种中药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按文献[10]的方法,测定灯盏花素B、丹参、丁香、芦荟、黄苓、杜仲、天麻等7种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回收率实验和精密度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芦丁标准曲线
2.1.1 芦丁标准曲线
取标样和中药提取物,显色、定容、15min后,经19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得到测定总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芦丁标准曲线如***1所示,线性回归方程为:A=10.942C+0.0015,相关系数R=0.9999.
2.1.2 显色剂稳定性试验
实验以Al(NO3)3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黄酮形成红色螯合物为特征,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得到待测物质的黄酮含量。
芦丁标准溶液间隔不同时间[11]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芦丁标准溶液在10min前吸光度有明显变化,15min后吸光度变化不明显,因此选择15min为显色时间.
2.2 灯盏花素A和金银花提取物中总黄酮测定的方法研究
2.2.1 加标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
以灯盏花素A和金银花为例,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2和表3:
由表2和表3可知,灯盏花素A和金银花6次测定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和94.6%,此方法对灯盏花和金银花中总黄酮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2.2.2 精密度实验测定结果
以灯盏花素A和金银花为例,精密度测定结果见表4.
结果表明,灯盏花素A和金银花样品溶液的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3.26%和4.10%,说明本实验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良好.灯盏花素A、金银花的实验是系统研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方法学,为了使其方法得到推广,本文又进行了其他几种提取物市售品的实验,来验证其方法,以便于方法的推广.
2.3 7种中药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测定结果
2.3.1 加标回收率实验测定
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6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可知,本方法准确可行.
2.3.2 精密度实验测定
从精密度测定结果可看出此方法对灯盏花素B、丹参、芦荟、杜仲、天麻测定较好,而丁香、黄芩RSD较大,可能由于色素和提取物中杂质的吸收造成结果偏差较大,因此如何去除杂质需进一步改进实验条件.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多种植物天然提取物市售品中总黄酮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说明NaNO2-Al(NO3) 3-NaOH分光光度法可应用于多种植物天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快速简便,可做为中药提取物中总黄酮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但实验中也发现,中药提取物中色素和杂质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如何去除中药提取物中的色素和杂质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彦芳.金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青海科技,2007(4):28-29.
[2]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118.
[3]王晓辉,刘涛,李清,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中的五种异黄酮类成分[J].色谱,2006,24(5):486-488.
[4]林,单杨,李高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柑桔皮中总黄酮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8):124-128.
[5]黄真,胡瑛瑛.正交实验法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25(1):34.
[6]罗杨合,韦学丰,解庆林.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蹄皮中总黄酮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6):135-138.
[7]武正才,梁晓原,丁永胜,等.超声波提取灯盏花中总黄酮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2004,25(3):35-36.
[8]郑***献,胡轶娟,梁卫青.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叶青中总黄酮的含量.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5:386-387.
[9]崔钥,王玉枝,欧阳湘元,等.微波辅助提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穿心莲中的总黄酮[J].分析试验室,2008,27(S2):26-29.
中药提取物篇2
此为提取物纯化后的一个必经程序。中药提取物纯化之后,需灵活选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加压干燥等有效干燥手段,主要根据浸膏粉末本身物理性质与各种干燥技术的原理灵活匹配。国内专家采用上述各种干燥法分别对复方板蓝大青浸膏粉、调经益母浸膏粉等做提纯后的干燥处理[6],结果发现微波干燥所得产物防潮效果最佳,但应当避免此种技术使用后期物料局部温度过高,以防止干燥后期提取物焦化问题的发生。另有研究对比喷雾干燥与烘箱干燥防潮优劣,发现烘箱干燥技术成本相对高、所需时间长,且干燥之后效果不佳。
2中药制剂的防潮策略
2.1应用薄膜包衣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即在中药制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隔离膜,阻隔制剂成分与环境成分,从而达到避免环境水分进入中药制剂、防止潮湿的目的。薄膜包衣技术的关键在于灵活选择薄膜材料,薄膜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应有的防潮效果、薄膜性能、对药物释出的影响等情况。当前较为常用的薄膜材料为乙基纤维素及HPMC等等。国内普乐安片、花红片的薄膜包衣研究结果证实了薄膜包衣技术的显著防潮效果,效果较好的包衣材料有增塑剂聚乙二醇、疏水性成膜剂、亲水性成膜剂等。
2.2优化制剂制粒方式部分中药制剂需要制粒,此种制剂就需要完善制粒方式以提升防潮效果。有研究对黄芪浸膏粉进行了离心造粒、混合制粒、摇摆制粒、干式制粒加工[7],发现上述几种制粒方式下的产物吸湿性均下降,且干式制粒、摇摆制粒防潮效果最佳。其中的干法制粒没有湿润和干燥工序,制造所得颗粒均匀度良好,因而吸湿性差。
2.3优化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中药制剂的防潮效果。合理选择中药制剂包装材料,可适当提升防潮效果。常用的塑料、玻璃、橡胶、金属、纤维制品都是理想的防潮包装材料,不同材质的材料用于不同的中药制剂包装中,会有不同的防潮效果。当前中药制剂包装常用材料为玻璃、铝箔、塑料。除了考虑材料性质与相对于某种制剂的防潮效果,还要考虑生产的环境、经济成本等因素。有专家提出,应当慎用铝塑及塑料包装材料[8],尽管上述材料在携带、运输、重量方面有优势,但其密封效果、耐热效果远不比玻璃材质的包装,其中的塑料包装药检合格率相对较低。
2.4合理贮存经过合理的加工、包装,中药制剂需要在合适的贮存环境中以合理的贮存方式保存,方能最大限度防治受潮变质。当前中药制剂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中药制剂所需的保存方式又不尽相同[9]。多数中药制剂需要在阴凉避光、干燥、低温处保存,必要时可合理使用干燥剂以降低环境相对湿度,减小中药制剂接触的环境湿度、放慢吸湿的速度。具体的贮存方式仍需根据具体中药制剂的性质而决定。
3结语
中药提取物篇3
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降解不污染环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且低毒、低残留、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 农产品的高品质能够得到充分保留。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复杂,通常能作用于靶标生物的多个位点,有利于延缓靶标生物的抗药性;有些植物源农药还能刺激植物生长,起到生长调节作用[2]。因此植物源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纪淑娟等对丁香抑菌成分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以95%乙醇为溶剂的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为62.47%[3];杨帮等对美洲商陆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得出以极性强的甲醇为溶剂对柑橘绿霉病和小麦纹枯病2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均达100%[4];崔永明等在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中指出甘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均较为明显[5];杨国平等通过天南星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得出天南星醇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并未造成明显毒害作用[6]。根据上述文献可知,丁香、商陆、甘草、天南星对不同致病菌有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而为研究不同中药提取物对不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选用8种中药材的提取物对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出χ饕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对于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植物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LRH―280型微电脑控制生化培养箱、LDEX―40SCⅠ型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操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回流提取器、HH―S型恒温水浴锅、培养皿、试管、分析天平p托盘天平p玻璃棒p烧杯、量筒、锥形瓶、玻璃吸管p酒精灯p涂布棒、打孔器、接菌环、挑针、记号笔等。95%乙醇、75%乙醇、无菌水等。
1.2 供试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带有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病叶和菜豆灰霉病菌的病果,均采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九站校区药植园。
1.3 供试药材
辛夷(Magnolia biondii Pamp.)的干燥花蕾、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的干燥叶、北豆根(Menispermum dahuricmn DC.)的干燥根茎、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的干燥块茎、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的干燥花蕾、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干燥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萝[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rk.]的干燥全草,以上药材均购自国营中药材药店。
1.4 培养基
PDA培养基:土豆 200g,葡萄糖 20g,琼脂 20g,水 1000ml;高温湿热灭菌:121℃ 30min。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 20g,水 1000ml;pH 7.0-7.2;高温湿热灭菌:121℃ 30min。
2 试验方法
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1 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取带有病斑的薏苡叶,于病健交界处剪成2mm×5mm的长方形小块,在无菌操作台中对其进行表面消毒,先置于75%乙醇中灭菌25s,取出,然后放入到0.1%升汞中灭菌3-5min,取出,再放入到无菌水中洗涤3次。
将上述经灭菌的病组织采用五点法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培养,倒置于28℃的恒温箱中培养3-5d,观察菌体生长情况,挑取组织边缘长出的菌丝,接种到新培养基中,多次重复挑取、接种,进行纯化。
根据左淑珍等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及其抗源鉴定、抗性遗传研究现状鉴定此种病菌为薏苡弯孢叶斑病菌(Coix curvularia lunata)[7]。
2.1.2 菜豆灰霉病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菜豆灰霉病菌的分离采用菌丝直接挑取培养法。将带病的病果用无菌水擦洗干净,在无菌操作台上,用75%乙醇擦拭没有菌丝的部分进行表面消毒,用消毒过的镊子拨开表层菌丝,挑取内层的菌丝,将其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倒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3天后观察、挑取边缘菌丝,将其移至新培养基上培养,进行纯化。
根据杨素梅等对菜豆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的研究鉴定该病菌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8]。
2.2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
将上述中药材料粉碎,取粉碎的各类药粉30g,以95%乙醇为溶剂(药粉:95%乙醇=1:15[3]),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4h(提取温度为85℃),然后将提取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浓缩,再用95%乙醇定容,使溶液的浓度为1g/ml,然后移置广口瓶中,密封, 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2.3 供试菌种的活化扩繁与菌悬液的制备
薏苡弯孢叶斑病菌、菜豆灰霉病菌的活化扩繁:将冰箱中纯化的病原菌取出,在无菌操作台中分别用灭菌后的接种环接种于新PDA培养基上,在28℃恒温箱中培养3-5d,备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活化:分别将菌种用接种环接种于含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试管中,37℃恒温培养24h,备用。
菌悬液的制备:将20ml无菌水倒入含已活化好的细菌的试管中,用灭菌的接种环将菌种挑起,稍加振摇,既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菌悬液。
2.4 几种中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2.4.1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采用生长速率法[9],测定各类药材1g/ml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
在无菌条件下,取各类药材提取物1ml分别加入无菌的直径9cm培养皿中,对照组加入等量95%乙醇,再加入10mlPDA培养基,混匀,待其凝固后,得到含药平板。用直径0.6cm的打孔器分别制得薏苡弯孢叶斑病菌和菜豆灰霉病菌的菌饼,用挑针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28℃条件下进行恒温培养,每次处理重复3次。3d后开始观察菌落大小,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连续测量4d,并记录数据,计算抑菌率[9]。
菌落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打孔器直径)×100%
所得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进而采用SNK-q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4.2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采用滤纸片法[10],测定各类药材1g/ml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抑制效果。
用打孔器将滤纸打成直径0.8cm的圆片,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放入盛有各提取物的容器中浸泡1h,对照组滤纸片用95%乙醇浸泡。向平板中的培养基表面加入0.5ml已配制的金S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菌悬液,用三角涂布棒将其均匀涂布,采用五点法将浸泡好的滤纸片放入到平板中,每次处理重复3次,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24h,然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用表示抑菌圈的直径。
2.5 几种中药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通过上述实验,筛选出丁香和辛夷对两种病原真菌、商陆对菜豆灰霉病菌分别作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在无菌条件下,用95%乙醇将各提取物稀释成稀释度为1/2、1/4、1/8、1/16、1/32的溶液,分别精取各浓度溶液1ml与适量PDA培养基混合均匀,制成含药培养基,冷却,备用。将打好的病原菌菌饼接种到含药培养基上,倒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每次处理重复3次,从第3d开始观察,每间隔1d观察一次,连续观察至第7d。得到最小抑菌浓度[9]。
3 结果与分析
3.1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3.1.1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由表3-1可知各类中药提取物除天南星外都对病原菌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辛夷、商陆和丁香的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的抑菌率均达100%,与其他中药提取物有极显著性差异;其次是北豆根和萝的提取物,抑菌率达到76.3%;甘草提取物的抑菌率为69.7%;艾蒿提取物的抑菌率相对较低,为33.8%;天南星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无抑制作用。从结果来看,辛夷、商陆和丁香的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可见,辛夷、商陆和丁香提取物中含有的抑菌活性成分较多。
3.1.2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由表3-2可知各类中药提取物都对病原菌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辛夷和丁香的提取物对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100%;其次是甘草和商陆的提取物,抑菌率也达到83%左右;而北豆根、萝和艾蒿提取物的抑菌率也分别达到了70.8%、65.4%、59.1%;天南星提取物对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不是很明显,抑菌率为2.5%。从结果看,辛夷和丁香的提取物中抑菌成分的活性较强,可见,辛夷和丁香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为醇溶性成分。
3.2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由表3-3可知,几种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整体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其中丁香提取物的活性最强,甘草、商陆和萝的提取物的活性较弱;而这些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甘草和丁香提取物的活性最强,而辛夷和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无活性。从结果看,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甘草提取物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很强的活性。
3.3 几种中药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由表3-4可以看出,不同稀释度的辛夷提取物对真菌的抑制效果不同,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实验得出,辛夷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和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g/ml、1g/ml。
由表3-5可以看出,不同稀释度的丁香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和薏苡弯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基本相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625g/ml。
由表3-6可以看出,不同稀释度的商陆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也是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弱。实验得出,商陆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g/ml。
综上所述,8种中药提取物除天南星提取物外对两种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辛夷、商陆和丁香的提取物对菜豆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达到了完全抑制的效果;辛夷和丁香提取物对薏苡弯孢叶斑病菌抑菌效果也是最好,达到完全抑制的效果。对于细菌来说,这几种中药提取物除辛夷和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活性外,其他提取物对两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总体上来说,这些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要好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甘草和丁香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丁香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也最强,其他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丁香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丁香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组分是丁香酚,而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丁香酚对不同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此,丁香提取物中主要的抑菌成分应为挥发油中的丁香酚;丁香提取物中抑菌成分并非单一的丁香酚,丁香提取物中所含的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11]。这与前人研究的丁香提取物对不同致病菌均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相吻合。李巧如等[12]通过研究丁香提取物与各类抗菌素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其抗菌机理,推测丁香提取物的抗菌机理可能是由于氨基糖苷类竞争性地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的。
中药提取物篇4
迄今大量研究显示,虽然中草药不能作为神经生长和再生的特效药,但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神经的生长和再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一些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笔者现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
1.1 银杏叶
林氏等[1]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等检测手段,全面评价银杏提取物——银杏酮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银杏酮酯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张力、小腿三头肌湿重、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几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银杏酮酯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可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来降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inos的表达,减少no对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作用,从而有利于神经再生。
1.2 当归
研究表明,当归可抗凝集、抗氧化,对缺血损伤具有保护等作用。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恢复的实验研究表明,当归注射液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增加,而vegf对神经有营养作用,能刺激轴突生长,在新血管形成之前对神经系统起直接保护作用,同时有助于神经细胞存活;另外,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对神经元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储酸肌酸(cr/pcr)和胆碱(cho)进行检测显示,当归***组较对照组高信号强度区信号较同一时间点缺血损伤组减弱、体积小,naa值大,cr/naa和cho/naa比值小,血流速度显著加快,提示神经元维持物质代谢可能与血液循环改善有关,表明当归***使脑组织的血液循环获得重建,代谢改善[2-4]。杨氏等[5]通过对大鼠坐骨神经后髓鞘再生的形态研究表明,当归对其再生也具有促进作用。
1.3 川芎
研究显示,川芎嗪可以抗血小板聚集和解聚已凝集的血小板,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扩张小动脉和增加心肌收缩力;另外,川芎嗪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宋氏等[6]实验表明,川芎嗪对兔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原因可能为川芎嗪扩张视网膜及视神经的供养血管,改善眼的血液供应。
1.4 ***羊藿
有学者分别用***羊藿水煎剂和注射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纤维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藿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不但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也相当稳定[7-8]。
1.5 三七
研究人员曾应用三七及其提取物三七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七及其提取物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上调作用[9-10]。周氏等[11]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除了通过抑制受损伤的背核神经元inos表达之外,可能还通过其他机制保护神经元。
1.6 人参
崔氏等[12]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svz神经干细胞有促进增殖、迁移及分化的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人参皂苷rg1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13-14],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抗凋亡过程有关。
1.7 黄芪
曲氏等[15]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jun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与兴奋性氨基酸、钙超载、自由基增多等有关,但更重要和更直接的是凋亡细胞内活跃的基因表达,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下调ju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谢氏等[16]研究表明,黄芪对成年皮层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调节神经元活力。
1.8 白芥子
临床研究表明,白芥子通过促使皮肤发泡,加速深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对神经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17-18]。
2 中药复方
2.1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为中药复方***缺血性脑病的名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也是目前研究中药复方对神经保护和再生的焦点,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陈氏等[19]探讨了补阳还五汤对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不仅提高了轴突横断后红核神经元的存活率,还对其萎缩有抑制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经内皮细胞激活作用促成凝血状态和血管收缩,增加神经缺损和组织损伤。谢氏等[20]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通过检测tnf-α显示,在西医常规***后加用补阳还五汤,患者血浆tnf-α明显下降,从而说明了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的保护有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神经元内ca2+超载是缺血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补阳还五汤对ca2+通道开放有抑制作用[21],从而保护神经细胞。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神经保护和再生均有促进作用,增加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22]。临床***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均对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23]。另有临床报道显示,应用补阳还五汤***周围神经病变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4-27]。
2.2 清开灵注射液
张氏等[28]选择清开灵注射液中有效组分栀子苷、黄芩苷、胆酸、珍珠母制成4种注射液,将以上4种组分按单组分含量等体积混合后在大鼠脑缺血1.5 h后再灌注前由大鼠尾静脉注入,结果表明,实验组各组分能通过多环节的综合作用不同程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增***血管灌流,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2.3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表明,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保护和再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除具有降糖、耐缺氧、镇痛、抗寒、抗疲劳作用外,尚能抑制醛糖还原酶,对细胞代谢、核酸代谢有良性调节作用。桂枝有镇痛、扩血管、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凝聚、抗炎等作用;白芍有镇痛、降糖、抗缺氧、清除自由基、抗炎等作用;大枣有抗疲劳、增强免***功能等作用;生姜能降脂、镇痛、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且对环氧合酶及脂氧合酶、6-酮-pgf1α血栓素b2等均有抑制作用;土鳖虫有耐缺氧、降脂、抗凝溶栓作用。总之,该方有良好的改善坐骨神经变性坏死、脱髓鞘等病理形态学变化的作用[29]。
3 展望
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往往还有严重的后遗症。若能将病变的神经给予修复或使神经细胞再生,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无疑将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很大的希望。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迄今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神经的保护和再生的研究,都围绕在温阳补肾和活血化瘀的药物。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精”为根本,濡养人体组织器官,而神经在中医中被归属为“脉络”和“髓”,补肾则能填“精”,濡养“脉络”和“髓”。活血则能通络,化瘀则能疏通血管,对缺血性神经系统病变有独到的功效。中医认为,风中经络,引起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痰湿阻滞,则脉络不通,引起瘫痪等症状。故***常用药物有健脾化痰类(如白芥子)、活血化瘀类(如当归、三七、川芎等)、温阳补气类(如***羊藿、人参、黄芪等),而复方用祛风通络类(如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清热解毒类(如清开灵注射液)。这些药物或复方在***过程中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于神经再生方面的实验研究中尚缺乏成熟、规范、统一的动物模型,实验标准不尽相同,这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很难得到一致认可,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所以,当前急需建立统一、规范的动物模型,确定实验的统一标准,这样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林浩东,王 欢,陈德松,等.银杏酮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j].复旦学报,2006,33(4):467.
[2] 郑婵娟,廖维靖,杨万同,等.当归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2):973.
[3] 周 琴,廖维靖,杨万同.当归与阿魏酸钠对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7,28(3):332-334.
[4] 廖维靖,范 明,杨运煌,等.当归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代谢物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09-212.
[5] 杨万同,廖维靖,刘玲俐,等.中药当归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髓鞘再生的形态研究[j].1998,19(4):343-345,359.
[6] 宋宗明,崔守信,张德秀.川芎嗪对兔眼高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第四***医大学学报,2001,21(6):514-517.
[7] 朱太咏,宋文昭,马克昌.***羊藿水煎提取液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生长和dna、rna合成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1999,11(9):6-7.
[8] 朱太咏,许保***,王健智,等.***羊藿注射液促进鸡胚背根节神经纤维生长的初步研究[j].中医正骨,1993,5(2):3-5.
[9] 呙登俊,杨万同,田 峻,等.中药三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3,18(3):132-134.
[10] 吴兰鸥,詹合琴,闫俊岭,等.三七皂苷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草药,2006,37(2):229-233.
[11] 周 雯,曾园山,张 伟,等.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背核和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07,29(2):97-100,114.
[12] 崔荣太,蒲传强,刘洁晓,等.人参皂甙rg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
9(10):707-709.
[13] 杨海东,姜 宏,宋 宁,等.人参皂苷rg1对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j].药学学报,2007,27(1):17-20.
[14] 王莎莉,李英搏,王亚平.人参总皂苷在神经干细胞移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19-21.
[15] 曲友直,赵燕玲,高国栋.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701-702.
[16] 谢耀锟,张岳峰,游 咏.黄芪改善髓鞘蛋白抑制成年鼠皮层神经元活力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7,13(7):763-766.
[17] 魏庆钏,李***功,孙衍龙.挑刺、白芥子外敷***周围性面神经***288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1995,(9):29.
[18] 赵昌林,陈孝银.白芥子散外敷***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j].江苏中医药,2006,27(8):34.
[19] 陈 安,张建伟,伍校琼,等.补阳还五汤对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6):665-668.
[20] 谢建***,赖 真,耿小茵,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及sicam-1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6-17.
[21] 关 莉,闫福曼,张哓东,等.补阳还五汤对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恢复脑血流灌注后的皮层神经元钙信号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24(3):226-229.
[22] 谢建***,赖 真,耿小茵,等.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3):225-226.
[23] 郑 琳,金光善.补阳还五汤与银杏叶注射液合用***脑梗塞78例[j]. 吉林中医药,2007,27(7):20.
[24] 黄文杰.补阳还五汤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4):241-242.
[25] 曾铎授.补阳还五汤加减***面神经***80例[j].河南中医,2007, 27(7):62-63.
[26] 李春红.加味补阳还五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4):23.
[27] 张 虹.加味补阳还五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5):61.
中药提取物篇5
关键词:蒙药 肉豆蔻 檀香 脂状物 提取工艺
肉豆蔻与檀香两味含芳香性挥发油中药材,在蒙医药制剂处方中常同时应用,如冠心七味片、三味檀香颗粒、赞丹-3汤、二十五味驴血丸、十味丛菔散等。现制剂考虑到工艺的简洁性,在含肉豆蔻与檀香的复方制剂中对两味药材进行混合提取。本实验通过对檀香﹑肉豆蔻进行单味和混合(复方)提取方法,对各组分的提取物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成分比较,观察和分析混合提取与单味提取有无差别。
一、材料与仪器
1.药材与试剂 肉豆蔻、檀香购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经包头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验符合药典标准。薄层色谱硅胶(化学纯,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仪器 RE-52C型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GC122气相色谱仪(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二、方法
檀香、肉豆蔻单独及混合物的提取。分别取檀香、肉豆蔻各100 g,按2005年版药典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提取,至提取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分离挥发油备用。剩余部分水煎提取2次,每次热过滤,滤液密闭处理,静置过夜。在静置过夜的过程中发现在肉豆蔻及混合提取物溶液中漂有黄色脂状物质,这种物质在连续提取浓缩过程中没有发现,因此将其分离备用。水提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得到水提浸膏备用。药渣用9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热过滤后合并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得醇提膏备用。同时将檀香和肉豆蔻各100 g组成混合物,照前法操作,得混合物的挥发油、脂状物、水提膏及醇提膏。按上述方法均提取2次取平均值。
三、结果
1.挥发油提取率 檀香、肉豆蔻混合提取与单味提取相比其挥发油提取率略下降,推测两种物质混合加热提取时生成沸点较高物质,其不能随水蒸气蒸发。挥发油提取率=挥发油(mL)÷投料药材质量(200 g)×100 %。见表1。表1 檀香、肉豆蔻单味与混合挥发油提取率药材质量(g)挥发油(mL)提取率(%)檀香
2.提取总得膏率 按分别得到的脂状物、水提膏、醇提膏计算总得膏率,总得膏率=总提取质量(g)÷投料药材质量(200 g)×100 %。混合提取总得膏率(33.7 %)明显高于等量单味提取总得膏率(19.4 %),结果提示混合提取时发生了增溶现象,即增加了药物有效部位的溶出。由于中药的起效功用往往在于其复方的运用,因此对于含有檀香和肉豆蔻的复方,可以采用两种药物共煎的提取工艺以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见表2。表2 檀香、肉豆蔻单味与混合提取总得膏率
3.檀香、肉豆蔻单味和混合提取物TLC分析 取檀香、混合物和肉豆蔻的挥发油各0.1 mL,分别用10 mL氯仿溶解,标记1、2、3号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1]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正己烷∶氯仿∶醋酸乙酯(12∶3∶1)为展开剂展开,结果如***1-A;取檀香、混合物和肉豆蔻的醇提膏各0.1 g,分别用10 mL甲醇溶解,照前法点样标记4、5、6,以氯仿∶苯(85∶20)为展开剂展开,结果见***1-B;取混合物和肉豆蔻的水提液脂状物(漂浮物)各0.1 g,分别用10 mL氯仿溶解,点样,标记7、8号(檀香水提液没有脂状物)以环己烷∶氯仿(3∶2)为展开剂展开。
4.肉豆蔻及其混合物挥发油GC测定 GC条件:聚乙烯醇20 %毛细管柱,柱规格20 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量40 mL/min;检测器FID,氢气40 mL/min,Air 400 mL/min,温度为100 ℃;进样器不分流,进样口温度130 ℃,进样量3 μL;柱温为恒温100 ℃,保温20 min。
测定方法[2]:用微量进样器分别取肉豆蔻、混合物挥发油50 μ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3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显示混合提取的挥发油组分与肉豆蔻挥发油组分相比有明显不同。
(A)肉豆蔻挥发油,(B)混合提取挥发油3.5 提取过程的连续与间歇形式结果对比 在中药生产中,提取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单元。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檀香、肉豆蔻药材提取工艺通常是在加热下连续进行的提取操作。在本次实验中,对檀香、肉豆蔻及其混合物分别采取连续提取浓缩和提取液冷却静置过夜,分离浅黄色脂状物后再行浓缩处理(即间歇式)提取。在连续操作浓缩情况下,原本溶解在热水中的浅黄或黄色脂状物质大部分随水蒸气蒸发而难以收集到。非连续操作工艺收取了水提液,冷却后析出的黄色脂状漂浮物,是可溶于热水且密度低于水的脂性组分。将该部分脂状物加入制剂,在大鼠心肌缺血药效学实验中,混合提取加脂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明显减少心肌坏死面积(P
从上述肉豆蔻与檀香两味药材分别提取和混和提取的对比,以及混和提取过程的连续与间歇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到这两味药在不同的提取方式、方法中结果有很大差别。采用混合提取工艺,总提取率高于分别提取;间歇提取得膏率大于连续提取得膏率;通过对檀香、肉豆蔻单味与混合提取物的TLC、GC分析,可见混合提取后发生了一些明显的组分变化,这些组分的具体结构尚需通过GC-MS来确定。若在质量监测方面仍用檀香单提挥发油来检验复方提取物,则所含组分很难相互对应,尤其在有其他药材混合时更为复杂;所以在对中药材的制剂化研究中应重视混合提取后成分变化问题,不能简单地以单味药物的组分在药剂工艺和标准中作为对照或监测指标,一定要以实际分析结果与监测为依据,确实制定准确合理的工艺与标准检测方法,而细致的实践工作是获得合理工艺与监测方法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中药提取物篇6
相关研究显示,肿痛安组方中僵蚕、羌活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2]; 白附子、防风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表现出抗菌活性。为考察肿痛安的体外抗菌作用,本文就肿痛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肿痛安胶囊以药材全粉入药,因此,考察肿痛安胶囊中各药材的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对揭示该产品的作用机理以及新剂型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与设备 多点接种仪: A400,英国苏赛克斯。生物安全柜: HFsafe-1500,力康发展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 LRH-250A-Ⅱ,韶关市泰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立式灭菌器: LMQ. J,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1. 2 材料
1. 2. 1 肿痛安胶囊提取物: 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每毫升含生药 1 g,批号: 20130501、20130502。
1. 2. 2 培养基: M-H 肉汤,批号: 20110725; M-H 琼脂,批号: 20110301,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
1. 2. 3 受试菌: 临床分离致病菌,共计 165 株,分别为MSSA51 株、MRSA50 株、MSSE33 株、MRSE31 株,河北省某三甲医院提供。
1. 2.4 阳性对照药: 万古霉素,批号为 037K0686,Sigma公司。
1. 2. 5 质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 3 方法
1. 3. 1 肿痛安胶囊水提物的制备: 取三七、天麻、僵蚕、白附子( 制) 、防风、羌活、天南星( 制) 、白芷八味药材净选后粉碎,过 60 目筛。取上述药粉 100 g,用 15倍量的水超声1 h 后浸泡12 h,过滤,上清液于50℃减压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 1 g 药材,将棕黑色浓缩液灌装于 10 ml 安瓿瓶中并于 121℃ 30 min 灭菌。
1. 3. 2 肿痛安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确定: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肿痛安提取物对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①将培养 16 ~ 18 h 的受试菌和质控菌调整至 0. 5 麦氏单位浊度后再做 10 倍稀释。②转接至接种盘内,用多点接种仪将菌液接种到含肿痛安提取物分别为 50、25、12. 5、6. 25、3. 12、1. 56 mg/ml 的 M-H培养基上,同时将菌液接种到含有万古霉素为 4、2、1、0. 5、0. 25 μg / ml 的 M-H 培养基上,接菌量约为 104CFU / 点。在 33 ~ 35℃ 条件下培养 16 ~ 18 h,以能够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肿痛安提取物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 。
2 结果
万古霉素对质控菌 ATCC29213 的 MIC 为 1 ~2 μg / ml,均在 CISL 规定的质控范围[5]内,实验系统成立。批号为 20130501、20130502 的肿痛安提取物对质控菌和 123 株临床分离菌的 MIC 测定结果。
3 讨论
中草药在体外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6],早在 20 世纪 30 至 40 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并证明了一大批中药对各种细菌有抗菌作用[7]。羌活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8],羌活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大肠、绿脓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羌活中的发卡二醇,具有显着的抗金葡菌的活性[9]。白芷与当归水煎提取物,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杀菌作用[10]。防风水煎剂对金葡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产黄青霉菌、杂色曲菌均有抑制作用[4]。白附子对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化脓链球菌、停***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无***链球菌等敏感[3]。僵蚕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1]。肿痛安配方中含有上述中药,肿痛安提取物表现出的抗菌活性,与这些组份具有的抗菌作用不无关系。金葡菌和表葡菌均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研 究 发 现,MRSA、MRSE 对 很 多 抗 生 素 耐药[11,12],这给临床***带来很大困难。从实验结果看,肿痛安提取物对 MRSA、MRSE 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在临床上,肿痛安对口腔溃疡、牙周炎、急、慢性咽炎、痰血瘀滞型膝骨关节炎等具有很好的疗效[13 -16],总有效率都在 89% 以上,在***急慢性咽炎上,总有效率高于阿莫西林[15]。肿痛安胶囊是纯中药制剂,方中制白附子、天南星为君药,天麻、僵蚕为臣药,防风、羌活、白芷为佐药,三七为使药。白附子能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天麻能祛风湿、止痹痛; 天南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止痛; 僵蚕能散风清热、泻火燥湿; 防风、羌活、白芷能清热散风、导邪外出; 三七有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肿痛安临床上不俗的表现,除了其具有的抗菌活性外,可能还因其调动了机体的免***防御功能而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批次的肿痛安提取物,对受试菌的临床分离菌的 MICrange 为 12. 5 mg/ml ~> 50 mg / ml,多 数 菌 株 的 MIC 在 12. 5 mg / ml ~25 mg / ml范围内,MIC50 均在 12. 5 ~ 25 mg / ml,MIC90多在 25 ~50 mg/ml,显示两个批次的肿痛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综上所述,肿痛安胶囊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取工艺、开发新剂型、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本祥 主编. 现代中药药理学. 第 1 版. 天津: 天津科学出版社,1999. 241.
2 金树芬,刘文妹,乔坚,等. 羌活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1,25: 41.
中药提取物篇7
【关键词】 五倍子 蜂房 早期龋 再矿化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xtracts of Galla chinensis and Nidus Vespae on the remineralization of initial enamel carious lesions in vitro. MethodsForty bovine enamel blocks with early lesions were prepar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four treatment groups.The lesions were subjected to a pH-cycling regime for 12 days. Surface enamel microhardness was measured on the enamel blocks before and after demineralization b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ResultsAll samples rehardened significantly. Fluoride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effect than all other treatments. In the Galla chinensis group, %***H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DDW.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idus Vespae group and DDW.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layer increased obviously in all specimens including NaF group and Galla chinensis group.Negative birefringent band appeared in the lesions body and the depth of the lesions was obviously reduced .Conclusion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s of Galla chinensis 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remineralization of the early enamel carious lesions, so it appears to be a promising source of new agents that may prevent dental caries.
Key words:Galla chinensis; Nidus Vespae; Initial enamel lesions ; Remineralization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一种慢性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分布广,严重影响人类口腔及全身健康。含氟制剂的使用是目前龋病预防最常用的方法,但氟制剂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氟斑牙、氟骨症等。因此,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防龋药物越来越受到龋病防治领域学者们的重视。
近年来中药在龋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调节平衡等作用。五倍子, 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等,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蜂房又称露蜂房、野蜂房、马蜂窝,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具有消肿散结,攻毒杀虫,祛风熄风的功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中药五倍子、蜂房对口腔中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五倍子还能抑制釉质脱矿,且与氟具有协同作用[1~6]。但五倍子、蜂房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对五倍子、蜂房提取物对人工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五倍子、蜂房的防龋功效,为五倍子、蜂房防龋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五倍子、蜂房提取物的提取
五倍子为四川产五倍子Rhus chinesis Mill,购于成都中药材市场,提取物由四川省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提取方法为:1 000 g五倍子粉碎,以3 000 ml去离子水于60~70℃水浴10 h,振摇,过滤,滤渣,重复上次操作,合并滤液,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得五倍子粗提物;蜂房为四川产露蜂房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购于成都中药材市场,提取物由四川省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提取方法为:1 000 g蜂房粉碎,先后以95%乙醇,50%乙醇浸渍后渗漉, 将渗漉液浓缩至稠膏,为蜂房粗提物。
1.2 釉质的预备选择新鲜拔除的牛切牙,除去表面有机污染物,分离冠根, 冠部超声清洗,干燥,显微镜下观察无龋损、氟斑、裂痕。用硬组织切割机将牙冠成5 mm×5 mm×2 mm大小的釉质块,唇面釉质用抛光机及碳化硅砂纸(800#,1 200#,2 400#)在流水下依次磨平、抛光。然后由显微硬度计(Knoop压头,50-g,15 s)测量基线表面显微硬度(surface microhardness, ***H),于每个标本釉质表面中央垂直测5个点,选择硬度值范围为298.30~ 313.80 KHN(Knoop hardness number, KHN)釉质块65个,超声清洗,自然干燥,釉质块表面开窗4 mm×4 mm大小,其余部位涂布两层抗酸指甲油。
1.3 人工龋实验将预备好的釉质标本用嵌体蜡固定在自制的环形玻棒上,放入盛有脱矿溶液(2.2 mmol/L Ca(NO3)2,2.2 mmol/L KH2PO4,50 mmol/L醋酸,1.0 mmol/L NaN3,0.1 ppmNaF,pH用5 mol/L的KOH调至4.5)的玻璃器皿中,釉质表面与溶液的比率为20 mm2/10 ml,磁搅拌仪搅拌(100 r/min),37℃脱矿3 d。脱矿后再次测量其表面显微硬度(在基线测量点一侧平行测5个点),选择硬度值范围为166.80~176.50 KHN釉质块40个用于再矿化实验。每个样本所开窗口的一半用抗酸指甲油覆盖作为再矿化实验前后形态学对照。
1.4 再矿化实验40个人工釉质龋样本随即分为4组(10个/组),即:(a) 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 (b) 五倍子组, (c) 蜂房组,(d) NaF组(阳性对照)。各实验组药物浓度都为4 g/L,pH值用2M NaOH调至7.0。然后各组分别进行pH循环实验,共循环12 d,其每天的具体方案[7]见表1。表1 再矿化pH循环实验方案(略)
1.5 显微硬度测量pH循环结束后,用显微硬度仪(Duramin -2, Struers公司,丹麦,Knoop压头,50-g,15 s)于各标本暴露窗口再次测量表面显微硬度(在基线测量点的另一侧平行测5个点),然后对3次不同时间(脱矿前、脱矿后、pH循环后)侧得的所有5个硬度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HR),计算公式[8]如下:
%***HR=(pH循环后的硬度值-脱矿后的硬度值)(基线硬度值-脱矿后的硬度值)×100
1.6 偏光显微镜观察表面显微硬度测试后,用自凝塑胶将牙齿包埋,硬组织切割机从釉质开窗区的中央将牙齿锯开,切成约300μm厚的牙片,然后流水下磨制成薄片,约100 μm,经水浸渍后用偏光显微镜(ECLIPSE ME600L , Nikon公司,日本)观察,数码影像由专用软件ACT-1获取。
1.7 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1.5处理,再矿化前后的显微硬度值的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各组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HR)的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表面显微硬度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再矿化前后显微硬度值比较,实验各组都能提高脱矿釉质的表面显微硬度(P
2.2 偏光显微镜观察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再矿化前制备的人工龋为典型的表层下脱矿表现,具有负性双折射的完整表层和位于表层下呈阳性双折射的病损体部(***1~4)。再矿化后,五倍子组龋损表层明显增厚,密度增加,病损体部出现呈负性双折射的再矿化条带,病损深度也明显变浅,但不如NaF组(***2,4)。而蜂房原药组和去离子水组除龋损表层密度稍有增加外,与矿化前比无明显变化(***1,3)。
3 讨论
五倍子、蜂房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防龋中药,本实验采用体外化学模型—pH循环对其矿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证明,釉质表层矿物质含量的变化与其显微硬度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早期釉质龋的显微硬度随着釉质龋的再矿化而增加[9]。通过表面显微硬度测量发现,五倍子组有明显的再矿化作用,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HR)与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阳性对照组(NaF)相比,%***HR低于NaF组,说明其再矿化作用不如NaF。而蜂房处理的釉质样品表面显微硬度恢复的百分比与阴性对照组(DDW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该组未发生再矿化作用。
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五倍子组和阳性对照组(NaF组)与再矿化前人工龋损相比病损深度明显变浅,龋损表层明显增厚,密度增加,病损体部出现与表层一样呈负性双折射的层状条带,为龋损中的再矿化区域,这些现象表明这两组均发生了明显的再矿化,而蜂房组和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除了龋损表层密度稍有增加,与再矿化前比变化不甚明显。通过以上形态学研究再次证明五倍子能促进早期龋的再矿化,而蜂房无明显矿化作用,其结果与表面显微硬度测量结果一致。本实验通过样本再矿化前后形态学自身对照,避免了不同样本之间的不均一性,准确地反映了再矿化是部分溶解的晶体被来源于溶液中的钙磷离子沉积诱导而增长的过程。五倍子中的主要成分为鞣质及没食子酸。研究证明,鞣酸能与细胞外或组织外的钙离子的络合,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食物中的鞣酸能影响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10,11]。结果表明,五倍子对早期釉质龋具有再矿化作用,其再矿化主要发生在表层和表层下,故推测五倍子再矿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鞣酸与溶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通过釉质表面微孔道渗透进龋损内部,促进钙离子沉积,从而引导部分溶解晶体增长促进了再矿化。
本研究通过体外pH循环实验,发现五倍子有促进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虽然效果不如氟化钠,但作为一种非氟的防龋药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等.中药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影响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4):304.
[2]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等.中药五倍子对口腔致龋菌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2:17(2):104.
[3]黄正蔚,周学东,李继遥,等.部分天然药物对内氏放线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1):4.
[4]谢 倩,李继遥,左渝陵,等.天然药物五倍子提取物对致龋菌生长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1):82.
[5]左渝陵,谢 倩,李继遥,等. 天然药物蜂房有效成分提取物对口腔细菌生长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5(1):23.
[6]刘昭慧,刘天佳,李继遥,等. 五倍子对釉质脱矿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3):507.
[7]White DJ Reactivity of fluoride dentifrices with artificial caries. I. Effects on early lesions: F uptake, surface hardening and remineralization[J].Caries Res,1987,21:126.
[8]Cury JA, Simoes GS, Del Bel Cury AA. Effect of a calcium carbonate-based dentifrice on in situ enamel remineralization[J].Caries Res, 2005,39:255.
[9]楚金普,周学东.牙齿硬组织脱矿与再矿化的研究方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33(1):3.
中药提取物篇8
【关键词】药物 制剂 新技术
药物制剂在医药学及药物制造工业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的长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中,我们不断引进先进的药物制剂新技术,来促进药物制剂质量、作用的提高和完善。当然,随着各种边缘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的渗透,药物制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药物制剂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简单概述了几种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中药制剂为例)。
一、几种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中药制剂为例
(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中药也获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应用于:病理学诊断、癌症早期诊断、遗传诊断、器官移植、基因***、纳米机器人***疾病等。纳米中药的含义是:粒径小于100nm的有效的,中药成份、部位、原药以及复方制剂。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的应用解决了中药的毒副作用、时效性慢、溶解性能差、生物利用度等问题,填补了我国药物现代化、突破性、原创性技术平台的空缺。纳米中药微囊是纳米技术应用到中药领域的作品,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纳米在常温下,由于布朗运动,使得它悬浮在液体或空间之中,进而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毛囊、甚至五官进入到病患体内,因此,它的危害要比粉尘的危害大,所以,对待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我们要一分为二,用严谨、科学的态度来解读。
(二)中药提取浓缩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我国的中药提取应用技术的发展,呈: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元设备到多缸连续、蒸馏芳香性成分。其中最新被推广应用的逆流缸连续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药酒恒温循环提取技术,简称为:(SFE)在近年来被许多诸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所关注并重视,并且已经归入到其国家的食品医药工业体系之中了,在其国家得到了大力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提取技术一般采用:从咖啡中提取咖啡因、从啤酒花中提取啤酒花精以及从烟草中提取尼古丁,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提取技术采用的是:从红花中提取红花苷及脂苷、从月见草中提取月见草油、从长春花中提取长春花碱、从沙荆中提取沙荆油,这种在临界状态下提取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浓缩技术是药物制剂生产的重要工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生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了高效、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且易被患者服用的药品,正因如此,薄膜式、反渗透法浓缩以及离心薄膜式重要提取液技术得到大力发展且被广大患者认可。
(三)脂质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脂质体属于一种靶向给药系统、定向药物载体的新型药物制剂。它能够改变被包封药物的内在分布,因为它具有类细胞结构,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激活的自身免***机能进入病患者的体内,其给予的药物主要蓄积在肝、脾、骨髓、肺等组织器官中,从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药物用量以及提高药物***指数。脂质体具有生物膜特性,能够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生物物理、免***研究、生化学、免***诊断学等诸多领域。
脂质体技术的研究要从邓英杰说起,邓英杰等研究人士首先研究并制成了黄氏制成脂质体,从而提高了黄氏多糖脂质体的稳定性并且增加了其免***活性。总之,脂质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目前药物制剂研究的新动向。
(四)中药生物增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生物增效技术的理论依据是;在生物酶工程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四大前沿领域,即:生物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人体科学,以天然野生的动植物作为基本的药液提取原料,在加以结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生物技术加工,从而达到增效。
举个例子:背景梵事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中草生物增效技术,对中草药的加工进行了探索,主要应用于各类水解酶和部分工具酶的结构重组。
中草生物增效技术主要做到:百分百的利用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药剂药效。经过中草生物增效技术的改善的药剂都具备:增强病患者的免***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病患者排泄和增进食欲、降低病患者的血脂含量、改善病患者的疲劳状态、抗肿瘤等积极有效作用。
中药提取物篇9
【关键词】 狗蚁草;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中***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023-02
狗蚁草为豆科链荚豆属植物狗蚁草Alysicarpus vagnalis(Linn.) DC.的全草,又名练荚豆、假花生、山土豆、大叶青等,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1]。狗蚁草性凉,味甘、苦,具有去腐生肌、活血通络、清热化湿的功效,临床用于***筋骨酸痛、慢性肝炎、跌打损伤等[2]。狗蚁草为广西的道地药材,民间用其来***慢性肝炎,但迄今为止,狗蚁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有报道。实验通过肝纤维化体外HSC-T6细胞模型来研究狗蚁草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肝纤维化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1.1 药材 狗蚁草由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韦松基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链荚豆Alysicarpus vagnalis(Linn.) DC.的全草。
1.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48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桂医动字第11004号。
1.3 细胞株 HSC-T6细胞购买于上海博蕴有限公司。
1.4 材料 石油醚(分析纯,批号:20130820,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氯仿(分析纯,批号:20130518,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正丁醇(分析纯,批号:20130409,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乙酸乙酯(分析纯,批号:201305040,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DMSO(批号:020120709370,Amresco);青链霉素混合液(批号:1491907,Gibco);胎牛血清(批号:121005,浙江天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TT(批号:410c051,Solarbio);秋水仙碱(批号:C8190,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1.5 仪器 Epoch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311型CO2培养箱(美国ThermoForma公司);TB-215型丹佛精密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HVE-50型自动高压灭菌器(日本HIRAYAMA公司);DLE560型超净工作台(荷兰Clean Air公司);明澈-D 24 UV超纯水仪(法国默克密理博公司);G3型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含药血清的制备 取狗蚁草干燥药材,剪碎,称重,置于开口反应器中加适量95%乙醇浸泡过夜,次日加入药材12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3次。依次保持微沸状态2、1.5、1h,过滤,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95%乙醇部位提取物。将95%乙醇提取后的药材晒干,加入12倍量纯水,按上述95%乙醇的提取步骤进行提取,得到水提物。取适量95%乙醇提取物,加水溶解,依次用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提取液,干燥,得狗蚁草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取昆明种小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秋水仙碱组、95%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萃取物组、氯仿萃取物组、乙酸乙酯萃取物组、正丁醇萃取物组、水提取物组,每组雌雄各3只。阳性对照组给秋水仙碱0.8mg/kg,空白对照组给纯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给药剂量均相当于生药量112 g/kg,灌胃容积均为20ml/kg,连续5d,每天2次。最后一次给药(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2h)1h后,摘眼球取血,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于56℃下温育30 min灭活,过滤除菌。每组药物含药血清设10%、5%、2.5%三个浓度,5%和2.5%含药血清组再分别加入5%和7.5%空白对照小鼠血清,使各组培养液总血清含量均为10%[3]。
2.2 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消化制成单细胞混悬液,取适量混悬液,用0.4%Trypan Blue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百分数应大于90%。调整细胞浓度至5×103个/ml,取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100μl/孔,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吸出96孔板中的原培养液,加入相应含药血清培养液200μl,每组药物的含药血清分别设4个复孔,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每孔加入MTT溶液(5mg/ml)15μl,37℃培养4h,吸去上清液,每孔加DMSO 150μl,室温下用微量振荡器震荡10min,酶标仪双波长法测吸光度A570/630(检测波长570nm,参照波长630nm),根据抑制率=(对照组A570/630 - 给药组孔A570/630)/对照组A570×100%计算抑制率。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3 结果
由表1可知,狗蚁草不同萃取物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细胞24h后,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含药血清在10%、5%、2.5%三个浓度下,HSC-T6细胞增殖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
4 讨论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是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持续大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的必经阶段[4]。肝纤维化的发生涉及肝星状细胞(HSC-T6)、肝细胞、Kupffer细胞、窦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酶,其中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关键环节[5]。当肝脏细胞受到损伤时,机体就会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激活静息状态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大量增殖,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6],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降解减少。鉴于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细胞,建立肝纤维化体外模型用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有重要意义[7]。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如果直接加入到细胞培养体系中,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可能干扰实验结果导致假阳性的产生。另外,中药的化学成分未必是发挥疗效的成分,有些药物需经过机体代谢后才产生具有疗效的物质。所以直接将中药或成分复杂的提取物加入到培养体系中研究其药效是不大合适的,而含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是将药物作用于动物后,取动物血清作为药物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可以很好避免上述弊端[8-9]。MTT法可以检测细胞活力和数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简单易操作,快速、经济而且无放射污染,广泛用于细胞增殖实验[10]。故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狗蚁草不同溶剂萃取物的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10%、5%、2.5%含药血清、95%乙醇提取物10%含药血清对HSC-T6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表明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可能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且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肝纤维化活性可能优于95%乙醇提取物。
参考文献
[1] 李兰兴,彭家崇,异叶链荚豆引种观察及利用研究[J].中国草原与牧草,1985,2(1):40-4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6.
[3] 王勤,王巍,龙颖,等.罗汉果甜苷对肝星状细胞 HSC-T6增殖及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影响[J].中草药,2013,44(3):331.
[4] 张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2004,15(6):354.
[5] 叶国荣.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0):90.
[6] 张哲,郭津生.肝星状细胞的起源与功能[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0,4(4):459-462.
[7] 刘哗,齐荔红,王硕丰,等.肝星状细胞HSC-T6体外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6):339-342.
[8] 崔晓兰,贺玉琢,高英杰,等.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思路-中药学清药理学[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4):239.
[9] 田代真一.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化学[J].现代东洋医学,1992,13 (1):113-117.
中药提取物篇10
关键词:微波萃取;中药成分;探讨
中***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18-01
微波萃取技术又称为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加入微波,利用微波的波动性、高频性和热特性等基本特性使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1,2]。相较于传统的提取方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型提取技术,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药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其这方面作一综述。
1 微波提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波长在1mm~1m, 因其波长介于远红外线和短波之间,故称微波,其具有波动性 、高频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四大基本特性。微波提取技术是基于微波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将辐射能转化成热能导致中药的细胞壁发生破裂,使中药成分无任何阻碍的从细胞内扩散出来,溶解在萃取液里。由于其加热迅速,节省了提取时间,并且可供选择的溶剂较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副产物少,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2.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2.1 微波萃取技术在含多糖中药中的应用
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分子量比较大一类中药有效成分,药理实验已经证实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力、抗肿瘤的作用,如灵芝多糖、猪苓多糖等,并且多糖存在于大多数中药中,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象。但是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复杂,并且在中药中常常与酶共存,其提取难度比较大,传统的提取方法需要将与多糖共存的酶灭活,操作繁琐,并且耗时长,王美珠[3]等通过正交试验法证实,微波提取法提取的香菇中的多糖成分含量明显高于热水浸提法,并且需要的时间少,值得推广应用。
2.1微波萃取技术在含醌类成分中药中的应用
大量实验证明醌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并且在中药材中的分布非常广泛,如蓼科的大黄、虎杖,唇形科的丹参等,为寻找有效抗菌的天然药物开辟了道路。随着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任国强[4]等将微波萃取技术应用于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并且与传统煎煮法进行比较,蒽醌提取率明显高于传统煎煮法,说明微波萃取技术应用于含醌类成分中药的提取有一定的优势,并且确定了微波加压提取大黄蒽醌的最佳工艺,为含蒽醌类中药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2.2微波萃取技术在含黄酮类成分中药中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并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对防止血栓形成、防治肝病、防治心脑血管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利用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开发新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微波对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韩秋菊[5]等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微波提取法、乙醇浸提法、超声提取法提取枸杞黄酮的工艺及效率,证实微波法提取所需时间短,仅需要90秒,明显低于超声提取法,提取效率两者相差不大,两者均好于乙醇浸提法。
2.3 微波萃取技术在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中的应用
生物碱指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主要分布与植物界中,绝大多数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已知存在于50多个科的120多个属中,如毛茛科黄连。由于含生物碱的中药多数是多种生物碱共存,因此提取方法比较复杂,而且提取液体积较大,耗时长。彭拓华[6]等以洋金花总生物碱、阿托品和东莨菪碱为指标比较微波萃取法与传统的回流法和浸渍法进行比较证实微波提取耗时短,操作简便,效率高,并且溶剂用量少,值的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么宏伟[7]等通过比较微波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回流提取法的龙葵果总生物碱提取率证实微波萃取技术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的提取效率高,而且花费少、操作简单,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3.小结与讨论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中药制备的首要环节,也是新药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中药所含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繁多,如何将中药中有效成分充分提取成为了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有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微波萃取已经应用于多种中草药的生产线上,如葛根、茶叶、银杏、和甘草等,并且已列为我国二十一世纪食品加工和中药制药现代化推广技术之一。因此,微波萃取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中药现代化作出贡献,其在中药提取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杨桂林.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 34(4): 434-436.
[2] 刘霞. 浅述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其意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1): 93-94.
[3]王美珠,曹月坤,韩秋菊.两种方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比较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2,34(2):51-52
[4]任国强,刘照强,薛栋,等.微波加压提取大黄的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2,43(7):1336-1338
[5]韩秋菊,马宏飞,李宁豫.3种方法提取枸杞黄酮效果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271-273
[6]彭拓华,钟世顺,张少俊,等.三种提取方法提取洋金花生物碱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12,34(5):8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