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风情篇1
写散文不是韦安礼的主业。我以为,写散文是韦安礼一种精神放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赞成韦安礼写散文,以给紧张的生活来一些必要的缓释。
韦安礼的散文创作大都以个人体验的人事物景为内容,感情深沉。直率、真诚、真切是其主导品格。言为心声,为情造文。忆旧散文,深沉蕴藉。写景散文,意境大开。文化散文,博识精警。心境散文,洒脱率真。
尤其是他所谓的写人散文,发微知著,以“电视手法”再现历史和现实场景里动人画面,凸现作家的主体意识,展示出现代风姿。它们是韦安礼散文里分量最重的散文,也是将电视与散文诗嫁接得最好的散文。这种写法在当代中国散文里是独树一帜的。比如在《发模醉酒》里,随处可见这样的片断:
发模说:“做人,要做孙悟空似的人。因为孙悟空身上放射出好几层生命的灵光:
一是大闹天空的孙悟空;
二是压在五台山下的孙悟空;
三是戴着紧箍咒西天取经的孙悟空;
四是取得真金后,挣脱紧箍咒而成为自由人的孙悟空。
孙悟空之所以是孙悟空,他在唐僧念紧箍咒时,虽然疼痛难忍,依然爬起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扫平取经路上的一切障碍。”
又说:“想起茅台酒,我就想起空杯留香的神秘,他仿佛涵汇了龙的传人的人生道路和人格模式。我想茅台酒正是勾兑进了儒家的积极进取、佛家的慈善含蓄、道家的空灵达观,故而能饮誉中外。”
这不正是发模的人生观吗?发模醉酒,是他的情之所至啊!
当前散文创作出现了两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第一,没有信息,或者说信息重复。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鸡零狗碎,家长里短,再加点男盗女***,无非就是这些玩意儿。人们通过日常闲谈和新闻小报,对这一碗碗剩饭早已吃腻,散文挤眉弄眼绘声绘色再来抄一遍,就不能让我知道点别的什么?这就是“叙事的空转”。第二,信息低劣,信息毒化,可以说是“叙事的失禁”。很多散文成了精神上的随地大小便,成了恶俗思想和情绪的垃圾场,甚至成了一种看谁肚子里坏水多的晋级比赛。自恋、冷漠、偏执、贪婪、***邪……越来越多地排泄在纸面上。
人文风情篇2
[关键词] 端砚 人文情怀 风格演变
端砚作为一种载体,一种文化用品,它的存在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物化形态。端砚作为整个文化的一部分,与整个人类社会系统相关联。因此,各个时期的端砚作品它都传达了那个时期的信息和印迹,并通过具体端砚作品的制式、纹饰、风格等来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探索端砚的发展演变,装饰特点,让人们对端砚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一、源远流长的历史
端砚始于唐武德之世,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端砚经过唐、宋不断发展,元代短暂沉寂,明代端砚的开采与制作重新走向繁荣。端砚自开采以来,在唐代就已获得很高声誉,出现了许多歌咏、赞美和论述端砚的诗文,《全唐诗》就收录不少这方面的诗作,以下试举若干咏赞端砚的名句,如刘禹锡有“端州石砚人间重”、“寻常濡翰次,恨不到端溪”。李贺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尤其是文嵩,还以拟人手法作《即墨侯石虚中传》将端砚之发现、产地、砚色、砚质、砚品、砚德等加以形象描述,脍炙人口,广为士林传颂,其“究墨之妙,穷笔之精”对端砚的赞美更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文化价值、人文情怀
端砚以其色美、质优、发墨等品德已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李肇《唐国史补》)的文房用品。因此,已不仅限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使用、欣赏与收藏,更是上至朝廷、皇上而成为贡品,下至庶民镇邪、引福之宝物。不少人对端砚爱不释手,自谓有砚痴,并以此为荣。端砚以其自然美、工艺美、和凝聚在其身上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而充满魅力,而其千多年来的历史,自有它的美的历程和轨迹。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因为主张抵抗外敌人侵,坚持收复失地,屡受投降派打击,报国无门十分悲愤。此时朋友送给他一方端砚,他非常感激在砚上刻上:“端溪之穴,毓此美质。既坚而贞。亦润而泽,涩不拒笔,滑不留墨。稀世之珍哪可得?故人赠我情何极!素心交,视此石,子孙保之永无失”。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他一方端砚刻有:“持坚、守白、不磷、不缁” 八个字。
包拯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宋史记载:“端土产砚,前守缘贡以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包拯确实是一个“清苦守节,廉白是务”的官员。 “不持一砚归”说明包公清正,为群众所赞扬,为后人所敬仰。因此,砚不仅为书写用具,还承载着正义和真善的文化内涵。
三、形制风格
端砚的形制风格是文化的产物和文化的一种艺术存在方式,形制风格不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文化。一是因为形制风格作为人类行为方式和造物方式所具备的文化性和文化意义;二是形制风格作为工艺品而存在所有具备的文化意义。砚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文体用品,自唐代出石砚以来,重视砚的形制风格就存在着、发展着。
(一)唐代的端砚:从现存于世的唐砚来看,则有箕形,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石渠砚)等,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形制,则要等待更多的墓葬出土唐砚方可知道。箕形砚,是唐代砚的主流砚式。以遗留下来的古端砚传世品和墓葬的端砚为例,事实证明唐砚已重视装饰。例如唐·箕形端砚,1961年12月广东省广州动物园出土,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该砚石质细腻、呈紫蓝色;砚面前窄后宽,呈风字状,砚首弧形,上有平沿;砚首向内微倾,与倾斜的砚堂相接成砚池。其底部凸出着地,并与砚底后部的二个梯形方足成三足鼎立之状。从此砚造型来看,长、宽、厚比例协调,砚边用细线,砚额用粗线,砚首斜面中等,砚堂面积最大,形成粗、中、细节奏韵律对比,既协调又有变化。又如唐·椭圆形端砚,1958年经考古发掘在南昌市唐墓出土,砚长20.5厘米、宽15.6厘米、高2.5厘米,石质细润如玉,色偏青紫,砚品为淌池,从砚心到砚背均作弧形,条线流美,砚背后面两侧各为一圆足,前端鼓出着地,可视为唐代箕形的一种变体。该砚造型饱满而双清新活泼,具有唐代工具品之富丽丰满的艺术风格。从以上两款砚来看,均给人一种古朴中带有生动、沉稳中显博大,简练中见精细的精品之作。该砚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二)宋代的端砚:宋砚的形制主要以抄手砚,椭圆形的高台砚,长方形的平台砚居多,如兰亭砚、太史砚、蓬莱砚,而且还有随形砚的出现,砚形浑厚古朴,风格质朴典雅,平易清淡。宋代名臣李纲《端石砚》诗中有:“端溪出砚材,最贵下岩石……得此馀可忘,一生着几屐”。在谈到端砚与歙砚优劣时,古人有“端石如风流学士,竞体润朗;歙石如寒山道士,聪俊清癯”之说。可谓环肥燕瘦,各呈其美。
(三)明代的端砚:端砚从唐、宋、元发展到明代,而从实用品发展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文化艺术含量不断提高。砚的形制包括四个类别,即扁形、足支形、暖砚形和抄手形,其中,扁形出现最早,也最普及。明代端砚的砚形仍保留着厚重的风格,但砚形、砚式趋向于多样化。在唐宋基础上又创造出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蛋形、神斧形、金钟形、古鼎形、古琴形、各式杂形、瓜果形、走水、平板等。明代端砚形往往较大,具有相当的体积感、厚重感。
(四)清代的端砚:
清代端砚风格的形成,直接间接受当时***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清初基本在沿用明代风格,当时的砚重视材质,整体较素雅,以本色见长。但也在发生变化,其形制一般不大,不像明代砚淳朴厚重,而是往往制砚较小。清中期以后,受到欧洲文化强烈影响,特别是法国路易王朝巴洛克、罗可可艺术的影响,端砚开始重视装饰,精雕细琢。
(五)近代的端砚:
近代的端砚已经是百花齐放,雕刻的纹饰和题材内容更加广泛、丰富。从造型上已经从历史上常见的各类形状向个性化、自然化演变;题材多元化,从人物、动物到历史故事;同时产生了黎铿、张庆明等12位部级艺术大师, 总体体现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
纵观各朝代端砚发展变化,各时代的端砚皆沉淀了当时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总之,在端砚的发展过程中,制砚人逐渐形成了对端砚艺术性的自觉追求,端砚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文化价值和艺术手法在不断发展,刻下了时代文化的印记,追求美的历程和轨迹。端砚的艺术魅力是历代端砚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凝聚在端砚身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蔡鸿茹、胡中泰:《中国名砚鉴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2.《西清砚谱》,上海书店,1991年
人文风情篇3
雪天的早晨显得格外安静,模模糊糊看见两三个人,至于汽车更是少得可怜,雪这么大,每走一步都会陷进雪里,稍微走快一点就会摔倒,挣扎了好半天才走的二三里路。“今天非迟到不可”望着灰蒙蒙的一片我失望的想着。
忽然隐隐约约听到“嘀——”的一声,我循着声向远处望去,见路上好像是一辆出租车。我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在这关键时刻有一辆出租车从天而降,喜的是我有希望不迟到了。那车离我越来越近了,可以看清楚那确实是一辆出租车,而且没有乘客。我走过去上前搭话。车停下来了,司机是一位很壮的年轻人,我上了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车在雪里艰难的走着,偶尔在雪里走不动,车走得越来越慢。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停了,到校了。于是我从兜里拿钱,兜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顿时我脑袋“嗡”了一下,感觉心怦怦跳得厉害,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过了一会我才想起来,妈妈给的十元钱没有拿,就走了,这可怎么办呢?看一看,那位叔叔黑黝黝的面孔上,一双有神的眼睛,皱紧眉头望着我。糟了一场灾难来临了。我低着头仗着胆子吞吞吐吐的说:“对。。不。。起,我。。没。。带钱!”我不敢抬头望着那双眼睛。
”是这样“那位叔叔迟疑了一会说:”出门急,难免忘带东西,这钱不用给了,你快上学去。”突如其来的话让我惊呆了,走下车,他又开始开车,开向白茫茫的风雪中,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不顾一切的喊:“下次我一定会见到你,会把钱还给你的!”
人文风情篇4
最近,新年快到了,人人都赶着要快点回家团圆。可是,令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由于风雪太大,许多地方结了冰,使得许多交通工具无法运行。
新闻报导上说,目前在广州火车站前,聚集了几十万回家心切的人们。这些人都是因为火车无法运行的缘故而被困在这里的,他们有的甚至在这里搭起了帐篷。由此可知,他们已经在这里待了很久。可又是什么让火车无法运行,让这些人们被困在这里的呢?是风雪,是那无情的风雪让这些回家心切的人们被困在这里。原来,风雪太大了,把高压电线塔给压断了,使得一部分火车没法通行。
由于风雪造成的还有一幕:在高速公路上,路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使得汽车没法行走,在上面老是打滑。人们为了安全,只好把汽车停在路上,使得交通堵塞了。这些人们只能饿着肚子在车上睡觉,最长的已经待了六天六夜。由于这次雪灾发生在南方,人们没有经验,没给车子装防滑链,才导致了这一幕。
风雪虽无情,但人间并非也无情。这次,部队的医护员们乘坐120救护车,沿着路一直开下去,一看到有车就问有没有病人和送食物,送棉被,给他们送去温暖。医护员们还到了各火车站门前,给人们送食物,棉被与给病人***。***还希望从外地来的打工仔能留在当地过年,也希望邻居们能给与帮助。
风雪是无情的,但人们的帮助却温暖了外地人们的心。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温暖,世界将会更美好。
人文风情篇5
慧心一笑
每每当我入睡之时,都会故意的将脑子里的一切,洗刷的一片空白。眼睛在黑暗中深深地盯住那一点光源,多么美丽的月亮啊! 月光如澈,眼神中不由自主的飘出了你的面颊。在我的眼前你尽情的向我展现着你的美丽。不,或许那不是展现,不是表演。在别人眼里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动作,一个普普通通的表情。在我的心里,那是无比美丽的,而且是永恒的。
你曾经给过我似春日骄阳般的温暖,似花前月下般的温馨,似深夜般的甜甜的静谧。我真的很谢谢你!感谢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每每想和你说话之时,却找不出什么理由。眼睛直直的看着你在我身前,一次又一次的走过。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想和你聊聊天,却没有勇气去开那一个头。即使有一次我和你说上几句话,那最多也超不过10句,超不过100个字!因为我会被你的热情所占据,我所说的话在你的掌握之中,这使我产生了再也不能说下去的感觉。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回答你的话。不过那也许是我自己的事,也许是我不敢面对你,也许是我不敢和你说话。
青春也许是过得太快了,掐指一算能和你在一起的日子也不过四个月了,我多么想让时间过得慢一点,让你我在多说几句话,那也许是最幸福的事。不过,命运应该如此吧。当看到最后一片雪花融化的时候,不由得有些伤感。如今,纯洁美丽的雪花已经过去了,春天的细雨已经来临,这使我更加的伤感,为我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虽然,你没说什么,也许你一点都不知道,可是时间和命运的两坐大山,死死的挡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无情,冷酷的挡在我们的面前。你和我,我和你。已经无法逾越它。我们必须分开,不得不分开。心情像是孤雁在冰冷的深秋寻找温暖的方向,像是远离水的青蛙在寻找池塘。伤感冷冷,悲哀凄凄。那爱像是在冰天雪地中燃尽过后,留在纯洁无暇的茫茫雪地中的一定黑色(凛冽彻骨的天气中被活活烧死是我的痛苦)。而这一点黑色,很快会被狂风积雪所覆盖,或者被吹到九霄云外,不给我任何幻想的时间,但那一点黑色,仍然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在我的内心里。
鸟儿是幸福的,他把歌声献给树林;
花儿是幸福的,他把芬芳献给鸟雀;
人文风情篇6
风土人情,读音fēng tǔ rénqíng,汉语成语,指一个地方的气候、地势、习俗、礼节、喜好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风土人情的意思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风土人情成语解释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二、风土人情成语近义词风俗人情 [ fēngsú rén qíng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三、风土人情成语造句1、爸爸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的风土人情。
2、北京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3、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浪迹天涯,用心身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去倾听子夜的钟乐。
4、我爱纳西的风土人情。
5、今天咱们每人都谈一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好吗?
6、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
7、他非常喜欢南国的风土人情。
8、这个旅游节目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及惊险的探险历程,使观众耳目一新。
9、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还有探险的感觉.
10、梅山情歌是梅山地区独特的社会环境和风土人情孕育出来的.
11、其上所刻桥联,概括地描述了当地的地理形胜、风土人情、交通水利等。
12、那位男演员在开始拍电影前悉心研究了那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13、记者被派到那里一探究竟,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
14、风景摄影这种体裁旨在展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或广袤无垠,或精细入微。
15、在旅行中,他们也发现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书本上的知识相距甚远.
16、她坐在那儿,穿着一件旧雨衣,谈笑自若,显得对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多么熟悉.
17、游客可以在冰岛馆内体验环幕电影,幕墙上投放的均是冰岛美丽的风土人情。
18、今天咱们每人都谈一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好吗?
19、***记蜀南深山老林里的风土人情楼主***集。
20、风土人情亦别具特色,贤契若无事可做,尽可以四处多逛逛。
21、对于武汉风土人情,我也越来越深爱,感激这片汉土给我的所有。
22、自助游不但下马观花,还在于与风土人情互动,加深了解。
23、看着一旁买茶点油条等家常菜的饭店,叶秋顿时感觉饥肠辘辘
,随便叫了几个小菜,就打听起棚户区的风土人情了。
24、他历时一年,在散文随笔版写了反映长沙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的帖文《旧城琐记》,受到网友极大关注。
人文风情篇7
内涵进行了一番探讨,得出相应结论。
[ 关键词 ] 刘勰 风骨 “风” “骨” 《文心雕龙》 情 辞
Abstract: “ Strength of character ”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LiuXie ’ s《 The Gentle Heart Carves Dragons》,and there ar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for it. The article first sum up some ideas about this subject concluded by people of past and make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to the more influenced viewpoint, then make a study about its mean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ntle Heart Carves Dragons》, that means from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clues related to 《shensi》-----《tixing》-《Strength of character》and the horizontal contact aspect that theorie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ssage of 《Strength of character》,and draw a conclusion.
Kew words: liuxie Strength of character 《The Gentle Heart Carves Dragons》 “feng ” “ gu ” qing ci
“风骨”是 中国 古典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涉及到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 艺术 领域。如梁袁昂《书评》在品评书法时,说蔡 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又说“王右***书如谢家子弟,……爽爽有一种风气。”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蔡希综《法书论》中说:“每字皆须骨气雄强,爽爽然有飞动之态。”东晋画家顾恺之评画时用“有奇骨而兼美好”。“骨趣甚奇”等语。南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里讲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是也”, “二曰, 骨法用笔是也”; 又称曹丕兴画:“观其风骨,名岂虚哉!”这些可以说都是风骨说在书论,画论中的具体运用了。但是真正首次对“风骨”作出具有文艺理论意义阐释的,当属刘勰的功劳。正是他第一次把它运用到了文学理论当中。本文主要是对《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含义作一番探讨,而不涉及书论,画论中的“风骨”理论。
一. 关于“风骨”之种种解说
在《文心雕龙》研究中,《风骨》篇是最受研究者重视的篇章之一,而对于“风骨”的解说则是众说纷纭,观点不一。 对它的阐释, 分析 ,历代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均有论述。
关于“风骨”最有影响的说法当属黄侃先生的“风意骨辞”说。在《文心雕龙札记》中,他说:“二者(指风 骨—— 引者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宜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理 ,譬之于物,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后不蹈空虚之弊。” [1] 这一论点影响颇大,其后追随者甚多。他们或在黄先生的基础上稍有深入,或在这一观点上作补充等。范文澜先生在《文心雕龙》中完全同意黄侃的说法。他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详矣。” [2] 周振甫《文心雕龙释》中说:“先看风,是对作品 内容 方面的美学要求” [3] ,“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要求它写得骏快爽朗。”“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 “是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 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 ” 。 [3]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黄先生观点的补充。穆克宏先生《刘勰的风格论刍议》 [4] 一文认为:风是指内容之充实,纯正和感染力。骨指文辞之准确、精炼、道劲和表现力。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认为刘勰所言“风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 [5 ] 马茂元在《说“风骨”》 [6] 中认为:“风骨”是兼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特点是明朗,健康,遒劲而有力。 王运熙先生在《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和《从〈文心雕龙·风骨〉说到建安风骨》一文中也说到:“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骨指语言端直刚健”。 “风骨结合起来,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7] 上述所列诸家观点, 本质上是一致的, 即“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之内涵。
对“风骨”的研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持与黄侃先生等不同的看法。舒直先生在《略说刘勰的“风骨”论》中认为:“风是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富有 音乐 性的语言;骨指文章有正确的思想内容。骨为志,即情志。” [8] 这一观点,与上述所举正相反。 刘永济先生认为:风以喻文之情思, 骨以喻文之事义。廖仲安、刘国楹二先生共同撰写了《释“风骨”》 [9] 一文, 影响颇大。其对黄侃先生“骨是文辞”之说持反对意见,认为风骨是文章内在的人力与骨干,都是内容的概念。文辞时形式的概念。风是作家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体现;骨是指精确可信、丰富坚实的典故、事实,是合乎经义、端正得体的观点、思想在文章 中的体现。简而言之,风是情志,骨是事义。寇效信先生认为:“风”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作家刚健骏爽之气;二是指风与 时代 紧密联系;三是风是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本质。“骨”主要是指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只有经过锤炼而坚实遒劲,骨硬有力的辞语才符合骨的要求。 [10]
上述所举种种对“风骨”的释评,很明显存在的分歧较大。应该说这些观点既有所长,亦存在不足之处。从《文心雕龙》严密的体系看,刘勰提出“风骨”一词, 并以之命名***篇章,其理论容量是很大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术语本是一个比喻,用形象的比喻去揭示一个概括极为丰富的理论命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全面 科学 的观点对它进行分析与阐释。下文将试***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出发,进一步揭示“风骨”这一术语的内涵,以便更好地了解刘勰的文学思想。
二、 “风骨”释义
“ ‘风骨’的概念是形象的,有所本的,因此有迹可寻,但它又是抽象的。” [11] “风骨”究竟是什么,刘勰并没有正面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从“风骨”所比譬的意义中去理解。从 方法 上说,我们对“风骨”的考释不能就《风骨》篇谈“风骨”,还应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整个体系来进行考察。
(一)《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中《风骨》篇是居于《神思》篇与《体性》篇之后的。刘勰作这样的安排不是偶然的。“《文心》上篇从史的角度考察了各种文体的特征和流变,在此基础上,下篇主要是总结创作 规律 ,刘勰以《神思》开篇,正是文学从普泛的学术文章中***出来以后,抓住文学思维特征这个关键 问题 ,揭示了文学***的本质。” [12] 围绕创作活动的具体进程,刘勰在探讨了文学创作思维活动的特征之后(《神思》),便以“体性”命名开始深入探讨文学创作规律。“神思”,作为作家创作思维的特征,这是共同的、普遍的,但创作本身又是千差万别、因人因体而异的,这是因为构成作品的情与体是变幻无穷的。这个“体”,就指风格。《神思》篇末曾讲到:“情数诡杂,体变迁贸。”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因而风格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 “ 刘勰认为艺术构思中许多细微曲折的地方,是‘言所不追的’ [13] 。但作家的艺术风格虽然变化无穷,其基本情况还是可以探讨的。《体性》篇是从“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的创作过程来探讨风格形成的。又说:“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体性》篇实际重在论“性”,所谓“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尔而辞溢,……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在刘勰看来,风格形成的内核是作家的情志、情理、情性,作家有什么样的情志情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格,“文如其人”,刘勰的主张与此类似。
既然情志情理是形成作家风格的内在的决定因素,并不是任何情志情理都可以形成良好的风格,应对其有一定的规范。在刘勰看来,作家的情志情理必然通过作品的情和辞表现出来。这样,他对作家情志的规范就落实到作品构成的这两个主要部分上,“风骨”正是对作品的情与辞提出的一种美学要求,《风骨》篇的旨归就在于此。
(二)上文从《文心》的结构上,即《神思》——《体性》——《风骨》的纵的发展线索明确了《风骨》篇在《文心》体系中的位置,指出“风骨”正是对文学创作中作品的情与辞提出的一种美学要求。而对它的释义再以《风骨》篇为主,从理论发展的横的联系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其内涵指向。
《风骨》篇开宗明义:“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这是刘勰对“风骨”实质最明确的提示:“风”是对“情”提出的美学要求,“骨”是对“辞”提出的美学要求,“风骨”正是对作品整体的美学规范。
《风骨》篇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从创作过程强调风骨作为文章内在生命力和骨干的特点和重要性,他继承和发扬了曹丕“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强调风骨而又归之于作家务必首先充实内在的“气”,“务盈守气”的意义正在于“刚健既实,辉光乃新”。五色兼备的山鸡却只有百步的活动余地,骨劲气猛的雄鹰却能高飞摩天,刘勰用这个比喻告诫当时的作家:决定创作成败的是风骨,只有加强风骨,使作品保持内在的充沛活力,才有锤字振采,结响负声的天地。又言:“若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由此可见,所谓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言辞方面的美学要求,都是从文章内质方面来规定的。在此范围内探讨风骨的具体涵义。先说“风”。首先根据刘勰自己提供的线索,追朔到诗歌的六义说。在《毛诗序》中,“风”也是一个比拟词:“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是用“风”来概括诗歌的教化作用的,肯定了诗歌具有普遍的打动人感动人的力量。又言“风”是“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这比《毛诗序》的含义更为丰富。志是作家的主观情怀,气则偏重于作家的气质个性,都属于作家主观精神面貌的范畴;这样,刘勰就把诗歌的 教育 风化作用与作家的志气联系起来了,作家主观的志与气决定着诗歌的这种风化作用。其次,什么样的情志才能具备感人的“风力”,使作品产生风化作用?《风骨》篇中又提到“风”对“情”的美学规范的 内容 。文章中说到“风”的地方有六处:“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这是把情与风的关系比之为形与气的关系,没有气的形是没有生命的,没有风的情是不足道的;“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是说“意气骏爽”才能产生有风之情,把这样的情抒发出来必然表现出一种显豁明朗的感情力量;“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是从反面说明同一个意思:作家缺乏刚健的志气,枯寂无力,作品必然是无风的,而无风的情是不能打动人感化人的;“相如赋仙,气号凌云,——乃其风力遒也”。又以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为例,正面说明作家有了充沛刚健的凌云之气,作品就有了风力。从《风骨》篇看,“风”总是和作家情感之气的刚健相联系着。再次,从作为写作《文心》指导思想的《宗经》篇的相关内容来看,文中提到“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可见刘勰特别强调情志的深沉和 不诡异,不诡不杂,正如《明诗》篇所谓“三百之蔽,义归无邪”,都是要求作家的情志合乎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可知“风”的涵义:“风”就是被作家刚健骏爽的情感和志气所决定,为文学所固有的一种教化和感染人的内在特性,一种通过感情作用使人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风”就不等于情志,更不是任何作家的情志都能构成有“风”的作品,只有情志深沉、充沛、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作家才能创作“风清骨骏”的作品,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因而就能最有效地发挥诗的教化和感染作用。
关于“骨”的内涵,归纳前文所述各种论点,大体说来有两类:一类认为骨是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只有那种经过锤炼而坚实遒劲、骨鲠有力的辞语,才符合“骨”的要求,辞指言辞;另一类认为骨是指作品的事义,事即用事用典,义即义理,事义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材 料、内容。这两类意见都各有不足之处。其中,事义说是没有把“骨”当作刘勰对言辞的美学要求看,离开了言辞谈骨,忽视了辞和骨的表里关系;言辞说虽纠正了事义说的这一缺点,但却局于言辞本身的锤炼。其实,并不是任何言辞经过锤炼都可以变的坚实遒劲、骨鲠有力的。它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质的可靠性,才有可能经过锤炼而铸成合乎“骨”的要求的辞语。辨析 “辞”的概念, 它除了指“言辞”这种泛指的意义之外,往往又和“情”、“义”、“理”、“采”、“藻”、“文”、等联合构成新的概念,“辞情”、“辞义”、“辞理”、“辞意”是属于言辞内容领域的,“辞采”、“辞藻”和“文辞”则是属于言辞形式领域的。联系《文心》其它相关篇章, 分析 可知所谓“骨”是对辞所表现的内容方面提出的美学要求。《征圣》篇说:“《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辨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矣。” 刘勰认为断辞必由辨物正言出,故宜体实,也就是宜“体要”,不是“体实”之外另有什么“体要”。只要以辨物正言,贵尚体实为本,则虽精义曲隐微辞婉晦无妨,断辞的特点是理类辨明,名理相因,“弗惟好异”也是从辞所表现的内容方面要求的,因为辞的主要功能便是宣理。“辞尚体要”,正是从辞的宣理功能出发,要求达理的端正确切。《正义》说:“谓观辞以知得失也。”正因为辞是宣理的意义单位,所以它能外现宇宙的本体精神,观辞而能知得失。很明显,因为辞有宣理功能,它总能与情意密切关连着,所以宣理功能是言辞内在的生命。
《风骨》篇论及“骨”的五处:“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若瘠义肥辞,繁杂实统,则无骨之征也”。前两条是说,铺辞以骨为先,骨是辞的主干,辞必赖骨而树;“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是直接承上“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来的,“莫先于骨”句从正面说明骨与辞的先后主从关系,“文骨成焉”句则从因果角度说明了同样的关系,“沉吟铺辞”而能“结言端直”便是有文骨了。“析辞必精”与《物色》篇“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是一个意思,析辞必精靠的是“一言穷理”“义少总多”的本领,这是“练于骨者”的必然成果。“瘠义肥辞”句是以上各条的小结,因为“瘠义”便不可能做到析辞必精,必然是繁杂失统得,瘠义是造成辞之无骨的必然原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才把“义”的因素当作“辞”的骨干,从辞的宣理表义功能方面对它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要求。
这种把义理作为辞的内在骨干的思想,是贯穿《文心》全书的。在《论说》、《才略》、《表章》《议对》、《诸子》等篇中都有相关论述。刘勰在《文心》下篇建立创作 理论 的时候,便把辞与理的这种内在联系从理论上肯定下来了,《情采》篇中说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由此可知,“骨”作为对文章言辞的美学要求,指必须用丰富贴切、雅驯体要的事典和义理来强固言辞内在的宣理功能,这样,通过不断的锻炼加工而铸成的言辞,便是端正刚健、骨鲠有力的,只有这样的言辞,才有可能加强情志的表现力量。
人文风情篇8
一、风景地理中的风景概念
1.风景是构景要素在特定区域美感表现的时空组合体
风景之所以不同于景色、景象、景物、景观、环境等现象和事物,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风景具有“规模”意义。“规模”意指风景观赏不只是从外部,还可从其内部观察;也指构景要素一定的空间环境组合。可见,规模是把风景与一般艺术品区分开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把风景与景观区分开的一个主要标准。
(2)风景具有“协调”含义。“协调”意指人和自然在创造风景中的相对贡献。人所创造的风景,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所依据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人为条件、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文化背景、风景价值和欣赏情趣的差异性,人们在其生活过程和社会发展中,创造出具有不同性质的风景。
(3)风景具有“时间”变化。风景不仅顺应自然力因时而变,而且作为人类美化活动的结果也因时而变。同时,时间的流逝使人们面临的不是一个风景,而是一个风景序列。
(4)风景具有突出“标志”。一种风景往往具有其典型的特征,使之形成风景的一系列标记或标志。如荷兰风景,以风磨为标志。除风磨外,还有港口、林荫道和树木,这种系列的标志形成荷兰风景的典型特征。
2.风景是特定时间内人类情感外在表现的空间综合体
(1)风景是人类情感的特定表现空间。首先,风景是人类情感的具体表达空间。风景是景观已经具有情感作用的那一部分区域空间。风景越概括、越典型、越能表达具体的地方色彩,往往也就越充满感情,引起人们强烈的感受和反响。其次,风景是周围环境诗意化的特定空间。风景中的动态和动势,诱导着人心灵的活动。不同区域空间的各种类型风景,揭示一切没有发现过的美和新的诗意般的因素。这时,风景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现实对象,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美的部分加以感知的抽象化、诗意化的具体空间。
(2)风景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具体环境。风景中往往显现着生活,具有亲切感,如内蒙古草原风景,行进中的牛羊马群和空中的飞鸟,赶着牲畜哼着歌儿的牧人和蒙古包散发出的炊烟。这种风景是人类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环境,具有明显的生活倾向性,充满生活气息。
(3)风景是自然中具有音乐性的构成体。风景是一部自然的音乐作品,在人们心里引起音乐的联想。如法国巴比松派风景画家科罗有一次与友人散步时,看到阴影笼罩的灌木丛,他说:“这一片幽暗的林丛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它在交响乐中却有自己的意义:这是给旋律伴奏和衬托旋律的低音部。”人们可在风景中“看出”音乐,在音乐中“听见”风景。风景是一定时空中自然的音乐,是自然中具有音乐性的构成体。由于风景空间序列安排的不同,构成其空间序列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空间序列布局的展开,富于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空间的开闭穿插,反映出音域的差异。一般把开朗、旷阔的风景空间作为高音区,闭塞、封锁的风景空间为低音区,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音区。
(4)风景是一个地方景色的典型特征。风景表现出的地方色彩,在于强调风景构景要素的空间性和地方性,特别是风景的地理学性质。就山野风景而言,其地理学性质包括:山峦的气派、河流的脉络、植物的外貌、村落的外观特色、随气象气候变化的特征等内容。
二、风景地理的主要特性
1.区域性特征
(1)自然地理因素是决定区域性风景差异的显因子。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酷烈,山雄地阔,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孕育出风景的浑厚和壮美的特色;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气候温热,山秀水曲,风景表现出幽雅、秀美的特色。不难看出,这种南、北风景在形态与特色上的不同表现,是其自然地理因子明显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形成区域风景的空间差异性。
(2)人文地理因素是决定区域性风景差异的潜因子。每一风景又都处在不同人文地理背景之中。如在城市风景中,工业区和港口地区,表现出男性美,风景雄壮,具有男性般的力量、健实、强壮,雄性色彩居于突出地位;而热闹的商业区,表现出女性美,风景柔丽,有如女性的妩媚、多姿,缤纷,雌性影响占有明显地位。这种风景美差异的形成,完全是由于人文地理因素在其中发生着潜在作用和影响。
(3)区域风景的文脉观念。所谓文脉,是一种时空观。从时间坐标看,区域风景文脉是区域内人文因素的发展、继承与扬弃;从空间坐标看,区域风景文脉是区域内自然地理风景效应的总体积累。它强调风景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因此,强调文脉,也就是突出区域风景的特色。
2.综合性特征
首先是风景构成要素的综合性。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水文、植物、气象气候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建筑物、城市、道路、村舍等);其次是风景地理研究内容的综合性。风景地理研究内容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对其探讨和研究,切不可孤立进行,应注意其内容上的综合分析;再次是各相关学科的综合性。要对风景科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美学、旅游学、文学以及地理学各分支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第四是风景时空的变化性或发展性。要对风景的时间变化(年变化、季变化、日变化等)和空间变化(地点变化、地区变化、垂直变化、立体变化等)进行综合。
3.科学性特征
第一,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论。这些理论已初步形成体系:风景形成理论—风景分析理论—风景布局理论—风景构***理论—风景欣赏理论—风景区划理论—风景规划理论。第二,有一套科学的方法。由于风景的特殊性,以前大多为定性分析。近年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大量采用,特别是遥感技术应用于风景研究,更加完善了风景地理的科学性。
三、风景地理中的人景环境研究
人景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居住空间和区域的人类休闲、娱乐、游憩、旅游的游玩之地,是与人类游玩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进行游玩活动的基地,是人类利用景观、塑造景观的主要场所。人景环境研究是一种对人—景关系的文化地理和地理艺术解释。人景环境是以人的(旅游)感受为基础的、以风景(景观)为主题的地理艺术。人景环境是大地的文章,是特定文化内涵的物化形态。
人景环境研究以人景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与景观(风景)、人与环境、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其人景环境的整体性,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掌握人景环境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景关系产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认识,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人景环境(旅游、休闲、游憩、娱乐环境),以满足“人类审美”需要。人景环境研究追求人景共生、共识、共存、共融、共荣和共享的目标。
人景环境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以“人”为中心、以“景”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以“人景关系”为基础。人景环境研究的认识论包括人景整体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景相互作用观(欣赏性、评价性、行动性、反应性)、人景空间观(区域、景域、境域)、人景文化观(生态、文态、景态、境态)、人景社会观(风情、感情、人情、热情、激情)、人景互动观(运动、行动、活动、感动、心动)和人景和谐观(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关照自然、情意深切、自然心语)。
人景环境研究的意义在于正视自然-生态-景观在人类发展中的困境,提高地理艺术意识,加强人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四、风景地理的人—景相互作用模型
1.人—景相互作用模型构造
从本质上讲,风景的形成是人—景相互作用的过程。用表1所示的形式表达。以横轴表现人—景相互作用的外观形式,可称为型;以竖轴表现人—景相互作用所处的状态,称之为相。因型式轴与相位轴相互作用而产生四种人—景相互作用形式,即所要研究的人—景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四个领域。对这四种关系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得出人—景相互作用模型所包含的全部内在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人—景相互作用中风景意义理解。
2.人—景相互作用模型解释
(1)欣赏性。人对风景的欣赏性,是人—景相互作用型式轴和相位轴相互交差而形成的第一种关系。从***1可知,人对风景的欣赏性,是一种人—景相互作用的认知关系,由于欣赏者(人)的职业、兴趣、性格、性别和年龄等的不同,欣赏者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肤等)存在差异,人—景相互作用的深度、强度和广度就不同,欣赏者对风景的认知和理解的深度就会存在着差异,最终导致人们对周围风景美的表现和反映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同一欣赏者可能由于风景结构的某些缺陷,使其感觉器官只有一部分加入与风景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人们对风景美表现和反映在认识上的偏差。
(2)评价性。人对风景的评价性,是人—景相互作用型式轴与相位轴相互交差而形成的第二种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出人们对风景的态度和解释。人们对风景的评价,取决于人们的风景感受。风景反映出的特征由各人所持态度决定,而相互间的关系是一个直接因素,一个风景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由此产生的态度也就愈强烈。风景激发起的兴趣由感受制约,个人对风景所持兴趣程度取决于其感受限度,说明风景与感受相关联。同时,个人对风景兴趣越强烈,风景意义就越大。总之,对于风景的感受,决定对其评价。
(3)行动性。人对风景的行动性,是人—景相互作用型式轴与相位轴相互交差而形成的第三种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欣赏者的行为动作与风景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从***2可以看出,人们在风景空间中运动时,不断与风景空间构景和构***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并在其相互作用中获得风景的空间美、动态美、节奏美和时间美,充分享受风景美感带来的幸福和乐趣。
人文风情篇9
关键词: 民俗风情 旅游资源
随着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崛起与发展,民俗风情旅游业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民俗风情资源因其可作为招徕游客的吸引源而日益被旅游业界开发和利用,我国不少地方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民俗风情游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1995年,我国就成功推出了“95中国民俗风情游”。湖北位于荆楚大地,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游资源,要发展民俗风情游,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一、民俗风情游概述
民俗,就是民间习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惯制。[1]民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风情就是民俗的诗化和叠用强调,所以民俗风情也称风俗民情、风土人情,它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产生、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为孕育它的母体报效尽力。其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所谓民俗风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2]
二、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历史概括
在湖北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民俗风情游并没有被提上日程,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准备不够充分,这包括物质方面的准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二是大家对旅游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认为旅游就是去乡村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去自然风光漂亮的地方看看风景,不可能接触到当地最原始的文化。三是大家的经济实力还没为民俗风情游做好准备。在旅游的初级阶段,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为民俗风情游设置了障碍。四是民俗风情游的开发不够充分,旅游相关部门对民俗风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俗文化长期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湖北省位于中国腹地,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北。地理位置优越,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东邻安徽,西依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省境连界线长3700千米。湖北地处“天下之中”,境内交通线路纵横交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长江、汉水交汇于中,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3]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这就为游客进入湖北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来湖北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性特别大,湖北位于京广线上,很多省市的火车可以直接到达湖北境内;可以坐飞机,湖北境内有两个飞机场;可以坐轮渡,湖北位于长江流域线上;也可以坐汽车,湖北境内的公路四通八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可进入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丰富的民俗风情游资源
湖北有着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就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游览,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民俗风情资源[4],有以下几个方面:民风、民俗、服饰、建筑、饮食、婚恋、节庆、歌舞等。湖北民风民俗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形成的,除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较普遍的一些民俗特征和表象外,还有个性的方面。
1.占卜神算、驱邪禳***是湖北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荆楚地区自古以来亲敬鬼神,有迷信之风,人们认为:人之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嫁生子、土木营建、种谷喂畜都带有很大的天意,因此流行占卜神算。荆楚地区盛行的元旦、上元、清明、上巳、端午、乞巧、重阳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节日习俗不但有喜庆、纪念、游乐、欢宴、祭祀等意义,而且注入了驱邪禳***的内容。[5]
2.湖北的渔家风情也很有特色。湖北古有“云梦大泽”,后演变为众多的湖泊。在湖泊密布、沟渠纵横的生产生活空间,湖北古时的渔家风情上演得淋漓尽致,体现在织网、撒网、荡舟、捕鱼、采莲等方面。
3.摆手舞节是土家山民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的一种舞蹈,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生产、生活习俗。土家语称摆手舞为“舍巴”,是在山民打猎归来、丰收之后、打仗凯旋归家时,以舞蹈庆祝丰收和胜利,经逐步演化而成的。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在恩施来凤县舍米湖都要举行盛大的摆手舞节。
4.湖北是孝文化的故乡,董永传说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孝子传》。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当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符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相关的遗迹。
5.伍家沟民间故事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伍家沟是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了《伍家沟民间故事集》。这个村被誉名为“民间故事村”。
6.青林寺谜语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青林寺村。该村的村民们擅长制谜、猜谜,在青林寺,几乎人人能说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据调查,掌握谜语30到100则的占该村人口的15%,掌握100则以上的占该村人口的5%。近年来,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2003年,青林寺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谜语村”。
五、湖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楚国文化
湖北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夏殷以前,南方民族长期在这里劳动和生活。春秋时期,汉民族大量自北南迁,南方逐渐形成了50余国,以楚国最为强盛。湖北有着近6000年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悠久的历史让湖北的文化有了可以酝酿的温床,湖北的民俗文化是融合了荆楚各个地方的特色,“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已成了荆楚人引以为豪的口头禅,也是荆楚人的文化象征。
六、湖北省民俗风情游的可行性
1.丰富的民俗民族文化。武汉春节的数罗汉是一个特别独特的风俗习惯,可以满足游客们祈求吉祥和如意的心愿。湖北的汉剧是中国历史最长的剧目之一,除汉剧外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楚剧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施南剧。湖北秭归的龙舟节享誉中外。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武当拳等都是全国乃至于外国朋友争相学习的内容。这些都是湖北民俗风情的典型代表。
2.优越的地理位置。湖北境内水路空交通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交通硬件设施为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可进入性扫除了障碍,提供了便利。
3.悠久的历史。湖北悠久的历史让中外游客在欣赏民俗风情的同时可以倾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动听的历史故事。
4.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那些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外,湖北还有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山岳、峡江、峡谷自然风光,湖泊、水库与湿地生态景观,荆楚与三国文化景观,都市城市景观,宗教文化景观,民俗、曲艺文化景观,***纪念地景观,古地质与地理环境遗存物景观等系列景观为主要代表性资源。
5.湖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不仅古朴醇厚,瑰丽多彩,而且特色鲜明、组合性强。依托湖北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吸引力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向广大中外旅游者展示湖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游览民族村寨,过上民族节日,品尝民族饭菜,观看民族歌舞,购买民族商品,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丰富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为湖北的民俗风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游客一旦到湖北进行民俗风情游,他们一定会为湖北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所倾倒。
参考文献:
[1]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
[2]云南民俗风情与旅游.
[3]湖北导游基础知识.
人文风情篇10
关键词:地域;自然景观;风景园林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形式,在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推进城市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文化的创设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优秀的风景园林文化往往能够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而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在要求。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对于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
1 概述
1.1 地域景观
地域景观是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景观形式,带有一定的区域色彩,并且通过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因此可以将地域景观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地理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地理资源是地域景观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好的反应社会群体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认知,地域景观以地理形态方式存在于社会发展中,以便于在地区条件下深化社会群体对地域环境的认知和合理应用。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时代逐渐到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社会群体对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于景观类型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征,因此在景观设计与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加以全面分析,将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进行有机融合,深化对地域景观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人为景观建设思路与模式,景观园林文化得以形成,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景观园林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地域是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地域景观是带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基于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景观特征,在阶段内具有稳定性,不同地域景观存在各自的独特性。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被是主要设计的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
1.2 风景园林文化
在社会群体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文化,可以说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与历史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面貌,并展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包含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务,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财富。而风景园林文化则与社会中的其他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其不仅包含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还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风景园林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群体对地域自然环境的认知,从而充分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群体的眼球,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群体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的要求也发生一定转变,对文化底蕴的要求更为显著,此种趋势下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大多以文化品牌为重点,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邓京园林创作中更加注重表现地域文化,以深刻体现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2 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方法
2.1 充分体现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
在风景园林文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自然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资源结构等诸多要素,端正工作态度并深化对各项要素的了解和认知,以促进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在风景园林文化中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下,社会群体的生产活动日趋频繁,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景观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的风景园林中自然景观几近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小气候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之间自然景观特征的差异,充分跟体现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而凸显出风景园林文化的独特风格。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文化的展现需要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可能满足社会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使社会群体在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自发保护自然环境,并在风景园林文化创设过程中突出风景园林的独特人文气息和意境,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这一人文理念作为风景园林文化创设中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目标的实现。
2.2 再现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
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文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凸显出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性,展现出我国地域景观风貌的人性化,在提高社会群体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加深社会群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来凸显风景园林的景观文化,将具有艺术性的地域自然景观特征展现出来,吸引社会群体的关注,在提高风景园林观赏者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促使社会群体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切实提高风景园林的人文艺术价值。
2.3 再现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记录,是地域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地区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历史风貌加以合理再现,以充分体现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的文化气息。以湖北荆州古城为例,大部分去荆州旅行的人都要去古城墙感受一下蜀国情怀,荆州在设计与建造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就将蜀国历史风貌加以再现,充分展现出了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为风景园林设计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造,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地域文化气息,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与人文特征,结合当地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提高社会群体对地域自然景^的审美情趣,并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