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如今增加值率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相较于过往的指标有许多的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值率在全面考虑到产出的情况下,首次充分考虑了中间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对增加值率相应研究,在学术上以及实际运用上,出现了对增加值率这一指标“真实”含义的一些质疑。本文以上海制造业内部29个行业为例,通过探讨增加值率和盈利水平、劳动效率、科研发展和市场规模四个方面的关系,对增加值率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增加值率 制造业 经济效益 劳动效率 科研发展 市场规模
问题的提出
据报道,在2011年国家工信部的工业“十二五”规划中,附加值率(附加值率又称增加值率,本文中出现的增加值率即是附加值率。同样,附加值又称增加值,本文中出现的增加值即是附加值)作为一项硬指标出现在其中,提出了附加值率达到30%的明确要求(上海证券报,2010-12-3)。其中,该规划还对工业附加值率的重要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提高工业的附加值率是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任务。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 增加值率已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由增加值率所引发的争论还远远没有结束,学术界对于增加值率的真实含义还没有达成统一,在增加值率的运用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
其中,对于增加值率和经济效益之间的争论尤其突出。现阶段,在对增加值率评价上都保持这样的观点,认为一个行业的增加值率越高,这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就越好,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佳,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陆秋盛,2011)。
从经济效益的定义看,经济效益指企业在进行一定的投入,经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可以通过增加值的收入法了解到,增加值的大小取决于四个因素,其中每个因素的大小都可能直接影响增加值率的高低,例如固定资产折旧,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都不一样,其中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较大,但是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机械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较差,这会与事实不符。
牛凌云、窦丽琛(2000)在分析增加值率高低时也发现,增加值率与部门结构和专业分工相关。越是制造链长的产业,专业分工越细的产业,增加值率越低。同时也发现,农业、采矿业等传统产业,其增加值率要高于工业。落后的地区,农业、采矿业等传统产业的比重越高,则其附加值率也越高。
所以,不能直接把增加值率和经济效益划等号,认为增加值率较低的行业的经济效益较差,增加值率较高的行业的经济效益较好,两者之间真实的关系需要对增加值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分析以经济效益、劳动效率、科研发展和市场规模这四个方向展开,对应的分别选择资产利润率、比较劳动生产效率、科研密度(科研密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收入比重这四个指标。
数据分别从《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工业相关统计年鉴(包括《上海工业物资能源交通统计年鉴》、《上海工业交通能源统计年鉴》、《上海工业能源交通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和《上海科技统计年鉴》中选取。权威机构未公布2004年以及2008年上海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所以本文选取1993-2003年和2004-2007年增加值。
(二)模型设定
设定上海制造业各行业的增加值率为Y,资产利润率为A、比较劳动生产率为B、科研密度为C、销售收入比重为D。可以得到以下模型:
Y=F(A,B,C,D) (1)
对公式(1)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2)
再两边同除以Y可得:
(3)
其中,和分别表示产业的经济效益、劳动效率、科研发展和市场规模变化对增加值率变动的弹性,将它们分别记作β1、β2、β3和β4。可建立如下模型:
Yit=αi+β1iAit+β2iBit+β3iCit+β4iDit (4)
在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处理前,还存在面板模型选择的问题。面板模型一般存在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三种情况,同时又根据模型影响形式的不同,可继续分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
对此,本文将就影响形式采用Hausman检验做进一步科学的检验。另外,对于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这三种模型的选择,将根据协方差分析检验做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计量计算
对上海制造业各个行业选取1994-2007年的相关数据,做简单的计算处理,得到所要的指标结果,然后取得上海制造业的面板结构。
首先需要对这些指标的数据做平稳性检验。在平稳性检验方面,本文采取了LLC和 ADF检验。根据平稳性检验,发现原序列存在不平稳性,且为非同阶单整,对序列进行差分,使之变成同阶序列后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平稳。随后采取E-G两步法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制造业面板的P值为0.0819,在10%的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在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后,将进行模型的判定,文章采用hausman检验对影响形式做进一步的证明,发现P值在1%的情况下显著,采用固定效用模型。所以,面板模型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进一步在固定效应确定下对模型的形式做判定。为了更好的选择模型类型,本文将采用协方差检验。
由表1可知,由于面板中出现F1、F2统计量大于相应的临界值的情况,说明该面板应当选择变系数模型作为模型的形式。
最后,检验制造业各子行业的增加值率和经济效益、劳动效率、科研发展和市场规模变化的相关性,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从观察影响力系数的计量结果可以发现,资产利润率、比较劳动生产率、科研密度和销售收入比重各自的影响力系数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资产利润率的影响力系数上看,存在普遍呈现出正向系数和系数比较小的两个特征。其中29个行业中有24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为正,只有5个行业为负。而且,影响力系数位于1和-1之间。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力系数上看,全部是正向关系,且系数较大。在29个行业中,27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从科研密度的影响力系数上看, 13个行业为正向影响力系数,16个行业为负向影响力系数,且各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小。从销售收入比重的影响力系数上看,大部分行业都为负向影响力,且负向系数较大,其中正向影响力系数的行业只有3个。
结论
从资产利润率、比较劳动生产率、科研密度和销售收入比重对增加值率是否具有作用来看,从资产利润率和科研密度对增加值率的作用力上,均落后于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销售收入比重,其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具有强正向作用力,销售收入比重具有强负向作用力。即在作用力方面呈现出:比较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科研密度>销售收入比重。这说明劳动效率和市场规模对增加值率的变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直接关系,而经济效益和科研发展对增加值率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增加值率和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根据前文对资产利润率和增加值率的比较,可以认为增加值率和资产利润率的变动上,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趋同。同时在计量中也发现,虽然资产利润率对增加值率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是作用较小,小于其他指标。而在科研发展的方面,两者关系作用较小。但在劳动效率和市场规模方面,增加值率和其有较大的作用关系。劳动效率提高对增加值率有强的正方向作用,对市场规模有较强的负方向作用。所以可以认为,增加值率的变动和行业劳动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变化有较强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经济研究,2006(3)
2.柳卸林,张杰***.中国高技术产业是否高投入低产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效益的考察.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3.陆秋盛.初探江海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低的原因[J].区域经济,2011(17)
4.迟秀萍.工业增加值率的计算及在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贵州化工,2003(8)
5.牛凌云,窦丽琛.关于工业增加值率指标的探讨和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6)
6.应春红.浅议工业增加值率[J].实务探讨,2004(7)
7.刘瑞翔.中国的增加值率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的视角[J].南方经济,2011(9)
8.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究增加值率 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