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腊月二十三
风俗:祭灶王神打囤
祭灶王神
腊月二十三是统意义上春节开始的第一天,在这天要拜祭灶王神。相灶王神是掌管天下收成的神,拜祭他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好日子过。
打囤
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要打囤。即用面粉在地上,一般是存放粮食的地方附近,画出一个或数个圆形,就像是囤的样子。囤是农村存放粮食的一种工具,这一习俗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为了祈求对庄稼的保护而形成的。
日历:腊月二十四
风俗:扫尘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清洗器具,拆洗被褥。因“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有着“除陈布新”的涵义,把一切穷运和晦气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日历:腊月二十五
风俗: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会在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的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都祭祀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从起居到言语都要谨慎。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也会在大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日历:腊月二十六
风俗:炖大肉
炖大肉
以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的时候,家里养猪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于是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就有了“炖大肉”的习俗。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统。
日历:腊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风俗:洗浴
洗浴
统民俗中在这三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而三天习俗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如果在腊月二十六洗浴,则为“洗福禄”。
日历:大年三十(除夕)
风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饭接财神
踩祟
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称之为“除夕”,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好日子。不管这月是有二十九天还是有三十天,通常都习惯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会坐在一起吃团圆的年夜饭,之后还有守岁等习俗。
置天地桌
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说这天夜里天上诸神要下界,这个桌子是为接神用的。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对像大都是临时性的,有的在接神后就会被焚化,有的需要到破五、甚至到灯节后才能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摆在地方宽大的堂屋或院中。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与其说人们是在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不如说是在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而年夜饭的名堂有很多,南北各地有所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另一层意思是饺子形状像元宝,寓意发大财。有的地方在包饺子时,还会把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谁来年福气更旺。而在南方,则更多的是吃元宵、长面等。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就成了新旧交替时的一项最重要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就会一起守岁,有的地方还会点起蜡烛或油灯来守岁。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之类的口彩。另外,也有扮作财神爷模样,敲锣打鼓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的。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日历:正月初一
风俗: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
酒聚财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会早早的起来,打扮妥当后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占岁
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在大年初一时取出来,以酒熬至四五沸。在古代
习俗中,在这天全家饮屠苏酒,可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和一般人饮酒是相反的,先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聚财
俗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可以从外头扫到里边。并且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或者倒垃圾。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大年初一就不动扫帚,不倒垃圾,也不泼水。
日历:正月初二
风俗:回娘家祭财神
回娘家
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们便会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三。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它表达的是姑娘对娘亲、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名副其实,女儿回娘家也仅仅是吃顿中午饭而已,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祭财神(北方)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或者羊肉。
日历:正月初三
风俗:羊日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贴“赤口”送年
羊日
说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在初三这天夜里,把过年时插在门上的松柏枝及家里和门口所挂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经过完,又要开始营生。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的谚语。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有的地方也把正月初八定为谷子生日。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认为大年初三这天容易发生口角,不易拜年,所以在这天早上要贴“赤口”也就是禁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而这些垃圾正是初一初二两天因“聚财”的风俗积下来的。总之,贴“赤口”,就是为了让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民间认为这天是“年”已经过完了,一般要早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意思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日历:正月初四
风俗:迎灶神送火神
迎灶神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送火神
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日历:正月初五
风俗:破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妇女们在这一天可以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也可以在这一天归宁。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也有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祭财神(南方)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送穷
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相穷鬼乃颛项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喜欢穿破衣烂衫,喝稀饭。有的地方破五这一天忌出门,有的地方要在十字路口烧香,然后放个响炮,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股票市场也大都是在这一天开市。
日历:正月初七
风俗:人日熏天吃七宝羹
人日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熏天
民间在这天要吃春饼卷或者盒子菜,并且要在庭院里摊煎饼,俗称为“熏天”。
吃七宝羹
顾名思义,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的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预示聪明,蒜预示精于算计,芥菜可以使人长寿。
日历:正月初八
风俗:顺星放生祈福
顺星
顺星又称为祭星。在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都要等天上星斗出齐后,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黄灯花并点燃,有避除不祥之意。有些地方在祭星结束后,全家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的风俗是古人在新
春开始期盼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愿望。
日历:正月初九
风俗:天日
天日
说正月初九为天界最高神祗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说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这天主要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习俗,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日历:正月初十
风俗: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
石头生日
十和石谐音,说这一天是石头的生日,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或“十不动”。有些地方在这一日有向石头焚香致敬或午餐吃馍饼的风俗,有的地方有抬石头的习俗,就是将一瓦罐放在石头轮流抬,如果瓦罐不落,则预示着来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这是旧时民间的俗信,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日历:正月十一
风俗:子婿日
子婿日
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称为“子婿日”。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
日历:正月十三
风俗:海生日
海生日
据民间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第十三天造出来的是鱼和虾。于是农历正月十三就成为渔家统的节日――海生日。这一天,渔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海边的龙王庙前,为大海庆祝生日,祈求平安发财。这一统延续了几千年,如今这一祭海仪式仍然在胶东大地的海边渔家奉为最重要的节日。
日历:正月十四
风俗:娘娘诞辰
娘娘诞辰
明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 “顺天圣母”。这是古代妇女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有些地方在这一天有喝亮眼汤的习俗。
日历:正月十五
风俗: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
菜节
送孩儿灯
因为“灯”与“丁”谐音,因此在这天娘家会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灯笼有不同的寓意。
迎紫姑
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否则称不上偷菜。所偷的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就可。偷菜时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