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对关于监狱的纯男性影片感兴趣。“监狱”是个令人压抑的名词,对一个法治社会来说,它不可缺少而且必须存在。
也许是因为当时处于临近半夜的萎靡状态,也许是因为电视荧屏的画面突然之间转成了黑白,也许是因为远处教堂的钟声以救赎的姿态穿梭在黑暗中……总之很多很多的也许,让我铭记了“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在我看来如耶和华那样伟大,存在于不一般的人体内。从某个很遥远的时期开始酝酿发酵,很缓慢。而斯蒂芬・金笔下的安迪・杜佛尼便是这样一个不一般的―般人。
斯蒂芬・金:监狱里每个犯人都声称自己无辜。他们只是碰上了铁石心肠的法官、无能的律师、警察的诬告,而成为受害者,要不就是运气太背了。
这似乎是给安迪进入肖申克提供了理由,在法官、律师和警察的共同作用下,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心情来到围着铁栏杆的囚室。从此,成功的金融管理者的身份变成慰藉心灵的过去时,自由也不复存在。
斯蒂芬・金:整个监狱就像一个大压力锅,必须有地方透透气。当你生活在压力锅中时,你得学会如何生存,也学会放别人一条生路,否则会有人在你的喉咙上划开一道口子。
没有了自由是肖申克里所有人的悲哀,这里积聚了很多承受不了的、裸的欲望,弱肉强食在这里被无限地放大放大再放大。没有金钱作积淀的小型社会。肉体上的欲望是最迫切的,一双双泛着血丝的眼睛像在解剖猎物那样盯着你,不知餍足。挣扎?只会让人更加兴奋而已,最后一点一点地同化你,现实得可怕!
典狱长:把良心交给上帝,把贱命交给我!
我无法忘记他在说这句话时的样子,极度夸张的表情,粗短的手指不停地挥舞,仿佛是地狱的魔鬼,可笑的是他的手上有一本厚厚的《圣经》,十字架的光芒悲悯地映照着每个人的脸。
史蒂芬・金:***府绝对不会在他对社会有一点用处的时候放他出去。当罹患关节炎的布鲁克穿着波兰西装和法国皮鞋,蹒跚着步出肖中克大门时已经68岁高龄了。他一手拿着假释文件。一手拿着灰狗长途汽车车票,边走边哭。
一个人最有活力的那些年在肖申克的禁锢下一点点消失殆尽。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让他在肖申克终老才是对他最大的仁慈。那份貌似恩赐的假释文件真正的意义是宣告死亡的证明书,而可怜的布鲁克便是验证这份证书的牺牲品。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顺着安迪的视线定格在墙上的海报上。然后忽略了眉眼的比基尼女郎向海报一直推进,视觉渐渐模糊在一点……
雷:为什么不换一张海报?我想你应该换种品住试试。
安迪:你曾对一张照片产生过那样的感觉么,觉得你几乎可以一脚跃进去?
安迪是个异类,他的脸上从来看不到挣扎和不安,只是偶尔在干活时望着天空出神,久久。他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由,只要有机会就算只是一瞬间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争取。
当那来自远方的《费加罗的婚礼》响起,一切都成了镜框里静止的画面。安迪的手指在桌上敲着缓慢的节奏,一脸幸福。广场上,沉重的呼吸伴着心跳,从凌乱到一致,一下又一下地跳动着。那是自由的召唤,召唤那些自由人,催眠了所有阴暗。光明覆盖的自由刹那闪现。只是肖申克淡漠的悲哀深入灵魂,只有一方四角的天空和迷途的飞鸟。
黑白穿插的记忆片段让原本就很压抑的情节更加窒息。当情节极其自然地过渡到安迪进肖申克的原因时,有那么一种激动在心中汹涌澎湃起来,眼看得到自由的日期临近,可是典狱长的一句无所查证将刚刚扬起的希望残酷地打落谷底。也许就是这么惨痛的现实坚定了安迪的意志,所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把越狱付诸行动。
50英尺长的下水管道似乎是为洗去安迪的过去而准备的。污浊到极致便是一种升华。自由诱惑着他一直往前,一直往前……
《圣经》、手掌大小的铁锤、一张海报,成就了一个人向着自由的逃亡。这或许有些好笑,所幸结尾的美好令人忘记这点缺憾,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无边的海岸延伸到天际,远处是小小的船以及以自由身份重逢的安迪和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