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两者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对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s and manifest curriculums, the paper has described the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hidden curriculums and manifest curriculums. Finally the effect of these curriculums on students has been elaborated.
关键词: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育
Key words: manifest curriculums;hidden curriculums;education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94-01
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1.1 隐性课程学校课程可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和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 为两大类型[1]。隐性课程的思想在本世纪初杜威和克伯屈的著作中已经出现,1968 年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关于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非预期性,即它的影响是非预期的。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②潜在性,对学生而言,他们在从事学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隐含于其中的影响;③复杂性,学校的实践活动丰富多样,学生从中受到的潜在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治、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到社会和学生家庭;④隐蔽性,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无形的内容对学生感官、情感、心灵进行持久的、反复的刺激和影响,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感染。隐性课程能发挥导向、激励、陶冶的功能,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无意识的教育价值的特点。
1.2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显露性、直接性。在针对学生进行特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调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较为系统的知识,同时由于学科逻辑组织课程和教材,由易到难,也发展了学生的心智技能,这体现了显性课程的直接性[2]。布鲁纳认为,每个学科领域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当学校把这种结构和该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时,教学就获得了最佳教学效果。
2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显性课程的局限在于,它有限的范畴和内容,不足以在大量的道德冲突面前给学生令人信服的回答,而“隐性课程”的特性则弥补了“显性课程”的不足。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来看,“隐性课程”虽不同于正式课程那样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它更多是通过量的道德冲突面前给学生令人信服的回答,而“隐性课程”的特性则弥补了“正式课程”的不足。所以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3.1 知识积累的过程显性课程是向学生传播有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在学生个性形成中的作用,隐性课强调的是情、意在学生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将外在的影响因素转化为个体品质,是品质、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过程,显性课主要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主,而良好生态环境,将使人心旷神怡、神情舒展,良好的教学秩序、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开放及现代的教学设施等等,有利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演化成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3]。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来实现,但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少动力系统,美好的设计就会成为泡影,还必须借助隐性课程的力量,通过体育隐性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隐性课程好比一部丰富多彩的、富有魅力的、立体的教科书,它不仅给学生提供身心愉悦的各种感官刺激,而且还能为知识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德育教育的过程目前高等教育的德育显性课程主要通过三个途径:①知识性德育课程,由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②活动性德育课程,由学校思想***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③渗透性德育课程,由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而潜在性是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它是以无意识、非计划的方式影响学生,其功能的发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通过潜移默化而实现的[4]。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完成这一过程。
3.3 人际关系建立过程校园人际关系是指校园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校行***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交往联系的关系。在显性课程中教师在展现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展现了自己的人格、世界观、审美、情趣等,教师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文化知识、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通过课堂教学建立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显性课程的重要内容。隐性课程是校园精神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层面,国内外对师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
3.4 良好行为建立的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系统的社交礼仪知识,要求他们用礼仪规范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掌握社交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宁静、整洁、知识氛围的校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土壤”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改正不文明、不规范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中,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培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知识人才,在组织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显性课程的教学工作, 又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教学不断地走向统一与交融。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282-284.
[3]史英.正规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特点、价值[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8):22-24.
[4]冯海伦,李宏龙.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J].教育探索,2007,187(1):112-11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关系及对学生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