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们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高尚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一、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由于音乐能把千锤百炼、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为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就给人以教育,不仅对智力开发给予有力地促进(提高联想、幻想和创造性想象能力,提高抽象思维、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对于外来信息的记忆、反馈能力),而且对各种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种良好的塑造,都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在原始社会时期形成而以后保存在奴隶主子弟教育项目中的“乐”,是音乐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的古老而朴素的形态;它是古代乐教思想产生的土壤,在古希腊柏拉***和中国儒家的***治思想中都包含这一成分。在欧洲,自从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审美教育主张以来,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更广泛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和音乐学家王光祈也都提出过美育和乐教的主张。在当代生活中,高尚音乐的演出和传播,是以社会教育形式出现的审美教育活动,它可以对社会成员发生道德伦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如果这些演出和传播不按照健康的审美理想加以规范,音乐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塑造将发生反面的效果。萎靡、粗野、丑陋的音乐,只可能导致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低级以至于混乱。音乐还可以提供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气息,通过松驰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神的素养和活力。从原始氏族的集体歌舞,后来的儿童唱游,到各民族现存的集体歌舞,群众聚会上表演的歌舞节目,都发挥这样的功能。通俗轻松的娱乐音乐,在古代社会中常作为宴饮音乐出现,在后工业文明的条件下,则常作为餐厅、茶座、商场、候车室等及其他休息场所的背景音乐来播放,以增强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情趣。从这种社会功能的反面表现来讲,娱乐音乐中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部分可能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这是有必要抵制和克服的。
二、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具有对人道德、精神、情操的影响功能。优秀的音乐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和标志。音乐对人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表现方式。在和平年代,音乐更多地是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对人道德、精神、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在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音乐会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作为在中国***领导下、并体现着先进文化发展进程的中国音乐,永远都以音乐中的崇高精神塑造人,永远都以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配合着中国***所领导的***斗争需要,音乐的社会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聂耳、冼星海、、任光等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遵循着音乐社会功能会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用音乐为武器,为争取中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音乐文化建设事业在中国***的领导下,突飞猛进地发展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和规模,在治国安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新中国的音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更是有目共睹。而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新中国的音乐文化,又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和兴旺的新时期,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讴歌着我们这个变革的、腾飞的时代,鼓舞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这是由无数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的。音乐能激发和鼓舞人们的老大热情。当年延安流行的《南泥湾》、《***民大生产》等歌曲极大地鼓舞了边区***民的大生产自救运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曲《君垦战歌》、《边疆处处赛江南》鼓舞了多少青年背井离乡,远赴***。他们宁可住地窝子,窝沙蒿子,为祖国边疆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音乐的心理保健***功能
无论在古中国或古希腊,还是在中世纪的阿拉伯,都曾有著名的学者医师用音乐治病,提倡音乐***。有些民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用舞蹈、歌唱和演奏打击乐***精神抑郁症的风俗。语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身心疲乏、精神不振时,不妨听一听进行曲类的音乐。如舒伯特的《***队进行曲》,经才的《斗牛士进行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等,这些节奏坚定明快,旋律鲜明,结构整齐的音乐可消除人的疲劳、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士气。利用此类的音乐可以使欣赏者,心情愉悦,生气蓬勃,并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另外,一些节奏明快跳跃、旋律活泼流畅的音乐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样的音乐都可以促使欣赏者消除疲劳感。当一个人心神不宁、烦燥不安时,可听一听小夜曲、夜曲。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舒曼的《梦幻曲》,菲尔德的夜曲,这些音乐宁静、优雅、轻盈、如诗如画,使人沉入一种朦胧、梦幻、美妙的境地。心情烦燥、情绪不佳的人,听一听此类音乐,可以调节不良情绪,控制失常行为,它能使欣常者沉浸在一种纯净、静谧、超凡脱俗的氛围之中,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一种纯洁的,从而使他们心情平和,心止如水。古人认为,乐能通伦理,乐能动荡血脉,通精神和正心。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精神需求的丰富,音乐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关系将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音乐的心理保健与心理***功能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应充分开发和利用音乐的这种功能,为人们的身心保健事业服务。
总而言之,音乐与社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没有社会的发展,音乐也没有发展可言,而音乐带给社会的各种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音乐能给人民带来共鸣、启迪、思考和欢娱,给人们强大的道义力量。音乐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缺少音乐的人生是悲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