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日 雨雪交加
每逢谈起唐代诗人李商隐时,我对《晚晴》中的“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句记忆犹新。在曲折的文学道路上,我无法忘记日记给我带来的新生的动力、成功的信心和执着的信念。
2000年秋,那时我读初三。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坚持写下了十来本日记。现在想起来,那些小小的日记本里,却浸润了昔日我对文学梦想的追逐,承载了我对世事的留心观察,以及对青春烦恼的倾心吐纳。
2002年春,那时我读高一。有一次,我到学校附近的邮局去看期刊杂志,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既教你作文,又教你做人”的《青少年日记》杂志。一个陌生的名字,《青少年日记》突如其来地闯入了我的世界,一股莫名的文学泉眼顿时在我的心灵深处不时地涌动着、澎湃着。殊不知,此后注定的缘分就是从那一刻起燃烧的,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也正是从那一刻起升腾的。
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不断体验生活,努力培养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时不时将那些不成熟的念头付诸文字,让自己的思维在成长中趋向缜密与成熟。日记在我的脑海中变得模糊起来,离我也越来越远,而文学却离我越来越近。
冰心女士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2004年秋,我如愿以偿的上了大学,还选择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那时起,在我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两个词语:语言、文学。我要用情感真挚的语言去充实自己的文学人生,让自己的思绪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然而,正当我一边创作一边投稿,每次总以石沉大海告终的时候,昔日陌生的日记顿时变得清晰。校园内部的刊物和报纸几乎是学生编辑和记者的专利,校园外面的天地注定与我无缘。我在边缘中成长,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写作。在挚友宋志鸿的鼓励下,我阅读了余华、苏童、池莉等作家的作品,坚持创作诗歌和散文,终于在2005年的第九期《青少年日记》上发表了大学阶段的处女作《我的青橄榄》。文章发表后,我第一个告诉挚友,然后与杂志社取得联系。陌生而熟悉的电话那边传来了编辑的声音,我很惊喜,编辑很亲切。也正是第一篇文章被认可,我从此一发不可收,在大学四年里先后发表诗歌和散文50多篇。
在漫长的文学道路上,我在不断地追逐前进。我深信,文学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有决心、有毅力、有创造精神的作者与时俱进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会成为社会上影响最深远的财富。
参加工作以来,我仍然没有放弃写作,丰富的人生经历给我的作品内容烙上了充实的印迹。我始终无法忘怀《青少年日记》给予我的无限帮助和鼓励,那轻柔的声音宛如一缕花香沁人心脾,那温馨的笑语仿佛一杯清茶冰清玉洁。每当自己的作品发表时,我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如果不是与《青少年日记》注定的情缘,我就难以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成长延伸;如果不是与《青少年日记》无独有偶的结识,我就难以用绚烂多姿的文字装点充实自己的人生。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感恩日记,感恩《青少年日记》,伴我成长,伴我快乐。当我收获成功、收获幸福时,我总会心念旧恩,祝福人生一路顺风!
湖北省孝昌县建设路2号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