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63-01
这是一个如同寓言般的故事
鱼和蝌蚪是好朋友
蝌蚪变成了青蛙
到外边见世面去了
鱼还是鱼
当鱼听说青蛙口中的世界
他也想去看一看
谁都知道
如果鱼离开水
会发生什么事……
头晕目眩、呼吸困难的小鱼及时被青蛙推进了水中……
这是西方一个经典的儿童故事叫做"鱼就是鱼"。故事讲的是有那么一条鱼儿,他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活在水中而无法做到。后来,他跟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它们形影不离。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可以跳上陆地。鱼儿请小蝌蚪帮忙到陆地上看看,看看都有些什么东西。青蛙于是跳上了陆地。几个星期以后,青蛙回到池塘,他向鱼描述了他在陆地上看到的那些东西:鸟、奶牛和人。鱼儿听完青蛙的描述后,脑子里呈现了鸟、奶牛和人的画面: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些微的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的鱼。
绘本中的比诺鱼,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就如孩子一样,对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瞬间,有强大的认知欲望。比诺鱼和青蛙一样,每一种想象都是从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出发,再创造出来。我们在教学中传达一种讯息时,认为幼儿已经理解了的时候,实际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老师想象中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孩子是带着丰富的先前知识、概念进入学习的,是凭自己先前的认识来理解的,而且这些已有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例如我们教幼儿认识骆驼的情形,如果我们就只能用语言向儿童描述骆驼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孩子只能根据自己在现实中见到过交通工具来理解骆驼的特点――四个轱辘。骆驼在他们的认识中就是像车子那样的交通工具。如果如果你再告诉他们,骆驼有两个驼峰,而且在沙漠行走主要是依靠驼峰中的营养,孩子们可能把骆驼想象成背部有两座小山、四个轱辘的交通工具。
这就是说,孩子们的学习更多地需要依赖他的经验和经历,而不仅仅是告诉他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希望他理解鱼,我们最好把真实的鱼给他看过、摸过、吃过,于是他才真正明白鱼是什么样子、鱼怎么游、鱼吃起来多么美味;如果我们希望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也必须让他自己亲手泡种子、下种子、给它浇水施肥、看着它长大、开花和结果。孩子的经验越复杂、经历越丰富,他所能用于理解和学习新事物的脑子里的表征就越多,就越能准确地领会新学习的内容,就越具有学习的能力。
鱼就是鱼,你就是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规律。最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但随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畸形的社会风气的蔓延,现在很多的家长认为,对孩子实施的教育越早越好,于是早早地让孩子学习拼音、算术、写字等。片面的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将会写多少字、会做多少数学题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都明确指出: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我们教师应努力让家长明白"鱼就是鱼",使他们转变观念,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真正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鱼就是鱼,你就是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身边的世界也很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读由绘本《鱼就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