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东京奏鸣曲》的日本社会解读

[摘 要] 日本影片《东京奏鸣曲》是一部反映日本社会现实的家庭剧。剧中通过描写一个家庭中男主人的失业、再就业的艰难,以及失业之后无法面对家庭的心理变化,让人们看到了日本男人面对失业的无助与痛苦,反映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高失业率、高自杀率等社会问题;折射出在繁华的背后,日本男人所要承受的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通过这部影片,让人们看到了更真实的日本社会。

[关键词] 日本男人;失业;压力

在亚洲第三届电影大奖颁奖典礼上,日本电影《东京奏鸣曲》夺得最佳影片。这是一部反映日本社会现实的家庭剧。该剧描写了日本男人被公司裁员后,对家人难以启齿,碍于面子却难找到工作,在现实和谎言中痛苦挣扎的故事。影片微妙地描写了失业对日本普通家庭的深刻影响,以及失业后再就业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日本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所要承担的巨大的社会压力与家庭压力。

影片主要围绕一个生活在日本东京的四口之家展开的,在东京这样一个繁华喧嚣的现代化城市,一个普通幸福的四口之家,却因为男主人的失业而面临着各种危机。46岁的男主人公隆平,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多年,已经升到总务课长的职务,突然有一天被通知下岗,面对这一噩耗,隆平不知所措。日本社会讲究年功序列,一旦进入一家公司,通常会一直工作到退休,很少会跳槽。对于隆平这样年纪的人来说,重新找份工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虽然每天都去职业介绍所努力寻找新的工作,却总是碰壁,因为没有公司愿意聘用这样年纪的新人。隆平多次碰壁之后,能够找到的工作只有那些清洁工之类的临时工,面对残酷的现实,对于一个需要工资来养家糊口的男人来说,内心无比煎熬,一方面碍于面子,不甘心去做清洁工,另一方面,回到家里又无法开口向家人坦白自己已经失业。只好每天像往常一样西装革履地假装出去上班,其实是去公园排队领免费的救济午餐。像隆平这样中途失业的人不只他一个,在公园里他遇到了和他一样境遇的人,其中有他认识的黑须先生。黑须忙碌不停地打着电话,看起来业务很忙的样子,其实那都是在演戏。实际上他失业已经3个多月了,只是故意装作很忙而已。和隆平一样回家不敢说出真相,一样每天西装革履地假装出去上班。不同的是隆平为了生存最后选择了放下自尊去做了商场的清洁工,而黑须最终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最后选择了和妻子一起自杀。

影片中隆平的妻子惠是一名传统的日本家庭主妇,每天忙于照顾家庭,不知道丈夫已经失业的她,经常对丈夫不满和失望。小儿子健次是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拥有很高的钢琴天赋,对钢琴很痴迷,他想学钢琴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不知道父亲已经失业的他,对父亲的做法很难理解,一个人偷偷跑去学钢琴;大儿子阿贵是名大学生,在街上发传单打工,对于未来充满迷茫,后来不顾父亲的反对,去美国***队当兵,最后被美***派去攻打阿富汗,生死未卜。原本是一个很平静幸福的家庭,却因为男主人的失业而面临着各种危机。影片刻画了隆平失业后,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的心路历程,也反映出日本社会经济繁荣的背后,日本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失业后在男人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挣扎的无奈。

生活真的就这么难吗?这是影片中失业的隆平不断在内心拷问自己的问题,而生活每一次都给他肯定的回答。一次又一次地找工作被拒,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击败。在难民救济处领免费的午饭,不断地在职业介绍所碰壁,对于这个46岁的失业男人来说,重新再来真的很难。最后在生存与尊严面前,他选择了前者。

《东京奏鸣曲》所反映的日本男人承受的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让人感到震惊。 影片中日本的失业男性都把失业当成是最耻辱的事,他们可以排队领取救济食品,可以排队去一家家公司面试,可以把电话设成自动响铃来装成自己很忙,但是绝对不能被别人看出自己是个没有工作的男人。一个家庭如果成了失业家庭,他们宁愿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压力。在日本,如果一个人在35岁以后失业,那么他的事业就将跌入谷底,因为很少有公司会愿意雇用35岁以上的新人。一旦在35岁以后失业,只能自己做生意,或者当一辈子临时工,或者自杀。对于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的日本人来说,很多人会选择自杀,来洗刷自己的屈辱。[1]影片中隆平的同学一家最后就是因为无法承受失业的巨大压力而选择了自杀。而隆平选择了面对,找到了一份商场清洁员的工作,出门时穿着体面的西装,到了工作地点再换上工作服,刚开始还不好意思的他,有一天发现很多干这个工作的同事都和他一样,在西装与工作服之间转换。回到家里在孩子和妻子面前仍然隐瞒了真相,努力维持自己的威信和尊严。

影片中隆平的大儿子,因为无法实现理想,被迫去美国部队当兵,结果被派去攻打阿富汗,生死未卜,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失业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仅是中年男人工作难找,年轻人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失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面对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已连续两年失业率超过5%,金羊网-羊城晚报(广州)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在日本大阪,一名年仅49岁的电脑专家因失业后求职无门,最后饿死家中。这件事情震惊了国人,一个年纪轻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死者不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而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着强烈工作欲望的电脑专家,这件事情足以看出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失业后的再就业是多么的艰难。

众所周知,在日本这样的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模式。日本女人一旦结了婚,即使拥有再高的学历,也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做一个全职主妇。所以一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就全靠丈夫了。可想而知,丈夫的失业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怎样的打击。同样,家庭的重担集于一身的丈夫,因为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之主,拥有绝对的威严与地位,他们在家中说一不二,不管是对妻子还是儿女,都有很高的权威。作为家庭惟一的经济支柱,他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一旦失业,便很难面对家庭。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很强,一般都始终在一个公司工作,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经常跳槽,他们一旦选择了一个职业和公司,就会一直做下去。影片中很多像隆平一样的日本男人,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升到一定的职位,突然被裁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日本,工作可以说是一个男人的全部,一旦失去工作,就将意味着理想的破灭,特别是中年人,他们很难再找到理想的工作。职业介绍所里永远都是拥挤的人群和低等的职位,街头上随处可见失业的人和流浪汉,找不到工作,回到家里又不知怎样面对家人,无法放下尊严向家人说明真相,只能每天装作出去上班,其实是在外面游荡,吃着救济所的盒饭,就这样为了自己的尊严每天在演戏。在现实的日本社会中,像影片中隆平那样在现实和尊严中徘徊的男人有很多。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日本的失业率不断升高。高失业率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日本男人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经济支柱,失业对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家庭来说,更是致命一击,很多人都无法面对。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新的状况就会不断产生,诸如失业这样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如果日本社会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日本男人面对失业,就不会那么痛苦和无助了。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挣扎。如果转换思想,日本男人失业了,就不必每天穿着西装假装去上班,然后在外打发时间,更不会有不堪侮辱的人面对失业时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失业有什么可怕,只要心里是温暖的,只要家人理解和宽容,可以和家人共同面对,重新再来并非难事。从这一点来看,日本社会高度发展的背后,也是存在一定弊端的。

在日本,不仅仅是失业的人压力大,普通的工薪阶层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日本社会是一个注重效率的快节奏的国家,在发达国家里,日本工薪阶层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日本的男性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有的甚至工作到深夜。很多工薪阶层选择加班后去喝酒来缓解压力。长期的高强度高长度的工作,使日本人精神紧张;长时间的早出晚归,以至于很多家庭小孩不认识父亲。日本很流行单身赴任,即男人一个人长期到其他地方工作。在大多数日本人的观念里,都是女人完全照顾家庭,而男人全身心工作挣钱。传统日本男性的思维里,没有生活的空间,最多是休息一下,那也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们总是对待工作非常的认真、非常投入,总是拼命再拼命。工作勤奋成了日本男人的代名词,他们觉得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对于公司的加班,很少会有人反抗,这也许和日本民族强烈的集团意识有关;同时,服从公司的加班安排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很多日本男人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加班,拼命,长时间地紧张工作,在身体上和在心理上都出现亚健康状态,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年纪轻轻就“过劳死”。[2]有数据显示,日本人“过劳死”的年龄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从以前的40~50岁人群,正向30岁的人群延伸。有一些人由于年纪的问题无法熟练掌握新技术,或者年纪轻缺乏经验,他们长期处于工作危机中,总是会担心失去工作,从而更加拼命地努力加班,甚至有些人会主动要求加班,以便通过工作向公司和同事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样的一群人往往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精神压力,往往成为过劳死的对象。[3]

工作压力大,高失业率也是日本人自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失业,无法面对家人和朋友,而最后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同时,也有很多老年人自杀,他们自杀的原因多是由于健康和家庭的原因,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拼命加班,虽然没有“过劳死”,但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劳累,导致积劳成疾,久病缠身,很多人无法忍受而选择自杀;还有一部分人把一生的理想和追求都奉献给了工作,退休以后,无法适应没有工作的日子,没有了人生目标和追求,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王迎君,张静.日本年轻人自杀现象之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 李钟善,孙丽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过劳死现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3] 张树岭.日本过劳死现象成因分析[J].改革与理论,2002(06).

[作者简介] 姜扬(1982― ),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与教育。

电影《东京奏鸣曲》的日本社会解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影《东京奏鸣曲》的日本社会解读

学习

解读“48号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48号文”,内容包括23号文全文解读,建质办48号文。内容分析

学习

浅析《孤独的人群》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孤独的人群》,内容包括远离人群享受孤独,孤独的人群书籍。关键词:性格;社会类型;工作;消费

学习

叙事性散文范文精选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叙事性散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叙事性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叙事性散文范文600字。叙事性散文篇1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考生只知道推理判断,满脑子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导致封闭

学习

彼得与狼的故事范文精选

阅读(272)

本文为您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彼得与狼讲了什么故事,彼得与狼的故事简介。彼得与狼的故事篇1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童话《彼得与狼》长久不衰,堪称音乐史上的奇迹。通过讲童话故事来帮助儿童识别交响乐队乐器及声部的音乐作

学习

罗东槟榔女

阅读(40)

这是一个很好的天气。许多人或者许多情况已经得到证明,好天气有时候会给人酿造出好的心情,而在好的心情状态下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诞生。会是这样的吗?

学习

那一课范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那一课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最难忘的那一刻主题作文,那一刻最难忘600字作文。我上的是六年级的《鸡兔同笼》,这是一节思维活动课。

学习

要以成败论英雄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要以成败论英雄,内容包括成败论英雄原文,以成败论英雄完整版。人人都说项羽是英雄,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失败了。他只是个勇夫,一个有勇无谋的勇夫罢了。(一般人看项羽只是从项羽义气豪爽、力大撼山的角度来看的,而作者是从项羽

学习

2007电视剧盘点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2007电视剧盘点,内容包括侠骨丹心电视剧2007,大旗英雄传电视剧2007。2007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不再是主持人和电视栏目的天下,而成为演员和电视剧的舞台。各种各样的电视剧在2007年勃发,观众们的生活不再依托于电视,而是依托于电

学习

圣经诗歌范文精选

阅读(190)

本文为您介绍圣经诗歌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圣经中最优美的词汇,圣经名著短语。圣经诗歌篇1内容摘要: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天主教徒理查德・克拉肖创作了大量玄学诗歌,尤以宗教诗歌最为突出。其诗歌创作灵感大部分来自于《圣经・新约

学习

尖利的东西范文精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尖利的东西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怎么教幼儿认识尖利的东西,小班安全教案不玩尖利的东西。(一)整合安全教育内容与课程为一体

学习

小鱼的理想范文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鱼的理想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小鱼理想作文,小鱼的理想。小鱼的理想篇1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有两只小鱼在小溪中诞生了。天长日久,两只小鱼渐渐的长大了。其中一只小鱼觉得自己生活的小溪太小了。朋友又少。她就对另一只小鱼说:

学习

电影《泥鳅也是鱼》:别样的人生

阅读(24)

[摘要]影片为我们揭示了民工的欲望、爱情、苦难、乐观等生活情状,以女泥鳅为代表的民工头上罩着无数璀璨耀眼的光环,烛照着悲苦的人生,影片给人带来更多的震撼和感染,留给人更多的思考。

学习

我想拍电影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我想拍电影,内容包括相声我想拍电影,普通人想拍电影怎么拍。我要感谢徐峥导演,几天前,他的《泰囧》让其他同行太囧,但让强颜欢笑的人民忍不住笑了两小时。我还要感谢徐导,坚定了我做导演的梦想,等杂志做腻了,就导部电影给大家瞧瞧

学习

对电影《不可触摸》多维主题思想的解读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对电影《不可触摸》多维主题思想的解读,内容包括电影对传统的解构,电影中的不可靠叙事。[摘要]《不可触摸》是在2011年底上映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围绕着由于运动导致残疾的中年白人和他招聘的黑人助理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