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年前曾轰动全国的话剧《于无声处》又将重新被搬上舞台,2008年6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11、12月还将全国巡演及赴大学演出。这个消息不禁让许多人为之一振。不论是经历过想重温记忆的老一辈,还是生活富足想认识历史的新一代,都对新的《于无声处》有着不同程度的期待。于是,我拨通了《于无声处》编剧宗福先的电话。然而一听我是记者以及“于无声处”这个词,杂事在身的宗福先就开始婉言推辞。三十年里,宗福先一直是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仅在今年过去的五个月里,我的20多位同行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采访过他。这也意味着关于三十年前《于无声处》的往事已经在宗福先的口中重复了几百遍。“好汉不提当年勇”就算听者不烦,说者也累了。如果我再坚持,似乎有为难人之嫌,眼看采访遇阻,有备而来的我使出了“杀手锏”:“查过很多资料,发现关于您的采访文章基本都是三十年前《于无声处》的回忆,但是这次我们想重点了解的是即将上演的新的《于无声处》。”宗福先答应了,据他说我是采访新的《于无声处》的第一家媒体。
三十年前,《于无声处》不可复制的奇迹
《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将当代文学从“”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更为重要的是,《于无声处》在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时期,成为了***治利器,成为了全民压抑多年的情感宣泄口,成为了特定时代永久的记忆。三十年来,只要一提及那个年代,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于无声处》以及它的创作者宗福先。虽然拥有那么多的荣耀,但是宗福先一直很清醒:“中国1978年的思想***运动走到那一步,一定有某个事件发生,正好《于无声处》这个时候出来。绝对不是这部戏有多了不起,如果没有它,也一定有别的戏别的小说别的电影别的事件来担任这个角色。”在宗福先的心中有两个《于无声处》,一个属于戏剧舞台的,他与工人文化宫的业余演员们一起创作出来的话剧《于无声处》,另一个属于***治舞台上的,属于那个动荡年代人民的“于无声处”。
在最近的一次工人文化宫演员回顾三十年的聚会上,宗福先跟老朋友们说了这么句心里话:“实在不好意思,一个戏可以吃三十年,太过分了。”当时在场的一位演员马上说:“宗福先,你这句话说得不对。如果事情不是像当年发展的那样,那么这个后果,你也得承担三十年。”这,是一句大实话。
三十多年前的中,人人自危,虽然人们心里对有反感,可是敢怒不敢言。《于无声处》的取名就点出了当时压抑的氛围。1976年4月6日,爆发的第二天,一位从北京赶来的朋友向宗福先描述了天安门广场上百万人悼念、反对的场面。宗福先一下子就兴奋了,他立刻找到一种归属感,“原来不光我一个人这么想,那么多人跟我想得一样。”然而第二天4月7号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播节目宣布为反***事件,这无疑给了宗福先当头一棒。1976年10月,宗福先陪哥哥和母亲去了黄山。六天后,在归来的途中及到上海后,他看到了打倒、,揭露的大字报。那个时刻宗福先深切地感受到:“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1976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一个反的英雄,从北京来到上海”,剧本开始在宗福先脑中酝酿。1978年的春天,宗福先花了三个星期写完了《于无声处》。1978年9月23日这部由群众演员排演的戏在工人文化宫正式上演,全场轰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高层领导调此剧进京演出,之后《于无声处》便在全国广泛传播,据说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了该剧,数千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
在过后的阴霾中,《于无声处》似一声惊雷乍响,替人民群众喊出了埋藏很久的正义呼声,而宗福先成为最早表达的那个人。虽然在后来的三十年里,宗福先一直在说“这是偶然的。许多偶然叠在一块,促成了这么一件事情。”但是,在那***的年代里,在还没有的情况下,稍有差池,《于无声处》就可能被“扼杀”,而宗福先也可能面临数不尽的噩梦。试想,一个人没有胆魄,没有对正义的执著追求,是绝不敢冒这么大风险的。
三十年后,《于无声处》还值得演吗?
“《于无声处》三十年后又能与观众见面,很高兴吧!”我问宗福先。但是他的回答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其实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跟我商量重排时,我是犹豫的。老实说,心里一直在担心,现在它还值得演吗?演了以后会怎么样呢?《于无声处》是在特定环境下出来的特定的戏。当时为什么会红成那样,因为太适合那个时代了,反过来说它就不可能适合所有时代,所以当时的长处可能就变成现在的短处。三十年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当时生活的痕迹已经完全被时间磨光,《于无声处》也完全可能变得陌生。老观众重新看这个戏,还会像当年那么激动吗?年轻的观众,他们能够理解吗?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说服下,宗福先同意重排《于无声处》,但是难题又来了。“虽然我是的受害者,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但是我和我的伙伴们是从中过来的,当时我还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思维方式,所以《于无声处》有不少粗糙、幼稚的地方,只是被当时的***治气氛掩盖了,给了过分的溢美之词。”至今,宗福先还保存着当时很多老前辈,如曹禺、黄佐临等老师对剧本的修改建议。那时情况特殊,没有时间改,那么三十年过去了,在艺术观点、思想上已经更加成熟的宗福先应该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弥补当年的遗憾了。但是问题是,《于无声处》不仅仅是一部话剧。“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物、场景、对话一变,艺术上是成熟了,却违背了历史。就像是一幅画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定格,重画的话,大家可能接受不了。作家朋友们无一例外都反对我改动,他们认为《于无声处》是历史。”经过一个多月的思想斗争,宗福先把改动的地方又改了回来,除了删除个别完全概念化的标语口号式的台词外,宗福先基本保留了剧本的原貌。
记者:一方面《于无声处》很成功,但是另一方面是否掩盖了你其他作品的光芒?
宗福先:很多记者问过我,你后来怎么不大写东西了。其实我一直在写,包括现在我在尝试写小剧场话剧。但是其他的任何戏不可能像《于无声处》那么空前绝后了。所以我是注定一辈子走下坡路了。不过我觉得在国家命运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我们能够有幸亲身经历、参与这件事,把老百姓心中的话大声说出来,这一辈子也值了。
记者:你觉得《于无声处》在现代重演,对我们年轻人有怎样的意义?
宗福先:从我个人来说,当然有意义,但是对年轻一代有更大的意义。
记者:《于无声处》对你有怎样的个人意义?
宗福先:除了少数经典,比如《茶馆》、《雷雨》,毕竟几十年后能够重演的戏不多,《于无声处》能够重登舞台,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骄傲。虽然肯定不能达到原来的演出效果了,但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观众们如果尚能接受,我也就很开心了。同时,重演也能让我更清晰地去认识自己的这部话剧,有几分艺术价值,几分思想价值,几分***治价值。
记者:对于年轻人呢?
宗福先:意义更大。年轻人应当知道历史,知道中国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不能让他们误以为眼前的幸福生活是天生的、应该的,从来如此。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社会上历来存在反对改革开放的力量,这一点都不奇怪,也不可怕,螳臂挡车。但是如果完全不知道历史真相的80、90后相信了他们,开始“怀旧”,那就太可怕了!所以我认为应当让年轻人知道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知道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他们才会成为改革开放坚定的拥护者与继承者。当然,《于无声处》能不能在这方面起到一点点作用,还有待检验。我现在最忐忑不安的,或者说最期待的,就是年轻观众对这个戏的反应。
记者:现在中国话剧过了百年,正探求如何发展,《于无声处》在这个方面有怎样的意义呢?
宗福先:不能说有怎样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写的戏或者我喜欢的戏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我觉得真正的艺术作品包括话剧,归根结底就是写人。几十年来,真正走红的,观众喜欢的,不管是电影、电视连续剧,还是话剧,都是写人的。怎样让人物丰富起来,我觉得要有两个变化,一是从开头到结尾有变化,二是内心和外表有变化,与天斗,与地斗,与别人斗,都不如自己跟自己斗最精彩,这样的人物编剧编得过瘾,演员演得过瘾,观众看得过瘾,但是现在很多作品做不到,所以吸引不了观众。第二要有一个好的故事,现在有些戏,故事不好看,没有悬念,老的一套编剧方式没有传承下来。比如曹禺老师,我最喜欢他的《原野》,剧中人物都非常饱满,一个人都不浪费,每个人都是一类人的典型,这几个人摆在台上谁与谁之间都有戏,悬念不断,故事吸引人,你都不敢大喘气。所以人物、故事这两点很重要,是基础。《于无声处》不是说怎么好,但是当时我也是努力朝着这两点去做的,每个人都是一种类型,代表生活中的一方面,在可看性方面我还是蛮自信的。
没有套话,没有空话,甚至没有表露很多的骄傲之情,访谈时宗福先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忐忑和疑问。如果说宗福先当年创作《于无声处》是需要勇气的话,那么现在放弃弥补遗憾的机会,让《于无声处》以最原始的面貌重现舞台,也是需要勇气的。虽然宗福先在疑惑:《于无声处》还值得演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于无声处》已经超越了一个话剧,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当时的一个瞬间,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以人们看的不仅是场景、剧情,还有背后的那段历史和不可抹灭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宗福先:《于无声处》的当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