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伦集合篇1
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并不陌生,诸如春风的妩媚,冬风的肆虐,秋风的萧瑟和夏风的迅猛。
我国春季多大风,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多偏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影响,多偏南风。春季则是冬夏季风交替转换时期,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此消彼长,互不相让,特别在我国北方,春季隔三岔五便有一股冷空气侵入,气压梯度的增加,使春季成为多风的季节。初春时节,冷空气活动尤为频繁,常会出现大风天气。以北京为例,年平均大风日数高达30天以上,并以春季最多。据史料记载,1367年4月23日起,北京特大风沙一直持续了43天,给京城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风从哪里来
空气的水平运动被称为风。那么空气为什么会有水平运动?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的呢?
自从17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质量因而有压力这个事实以后,为人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依据。19世纪初,有人根据各地气压与风的观测资料,画出了第一张气压与风的分布***。这种***不仅显示了风从气压高的区域吹向气压低的区域,而且还指明了风的行进路线并不是直接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而是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有一个向右偏斜的角度。
100多年来,人们抓住气压与风的关系这一条从实践中得来的线索,进一步深入探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风的理论。风朝什么地方吹?为什么风有时候刮起来特别迅猛有劲,有时候却懒散无力,甚至销声匿迹?这完全是由气压高低、空气冷暖等大气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在支配着。人们不仅用这些规律来解释风的起因,而且还用它们来预测风的行踪。
提起风的家庭成员,可谓性格迥异,各具本领,像我们熟悉的季风、台风、龙卷风、山谷风、焚风等都是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
“风城”和“百丈冰山”
我国***克拉玛依东北100多千米的乌尔干,北倚哈拉阿拉特山,方圆30余平方千米,是我国罕见的风蚀地貌区。这里城楼耸立,街巷纵横,却渺无人烟。其实它并不是古城堡的遗址,而是风的杰作,所以人们称它为“风城”。
科学考察发现,风的力量不可估量。在风的长期作用下,一切较小的整个山峰或山脉都能被风销蚀掉。过去曾经有过高高的山岳的地方,如今可能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岗了;而且,这些光秃秃的山岗,以后又会进一步被销蚀掉。山岩在被风破坏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沙砾和尘土。有的沙砾被水冲到河海中,有的则沉积在沙漠上,成为浮动沙丘。
风的另一大功能是制造“百丈冰山”。
2008年4月16日,随着一场大风的到来,***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美丽的鸟伦古湖沿岸出现了十几千米长的冰山。乌伦古湖冰山多出现于春夏之交。在当地西北风强劲作用下,湖区上化冻的巨大冰块随着波浪开始飘向湖边,冰块与冰块碰撞、抬升、重叠,便形成了壮观的冰山。由于当年福海县乌伦古湖一带降雪少于往年,积雪厚度平均不到30厘米,减少了对乌伦古湖的保温作用,为此,湖面冰层较往年要厚20~30厘米,从而延长了冰层化冻时间。那一年4月8目的大风使湖区出现冰丘,4月16日的一场7级以上的大风更使得福海县的海滨浴场堆积出了高达十几米的巨大冰山。
“百里风区”和世界风极
在我国***,有个被人们称为百里风区的地带。这个区间一年有320天都在刮8级以上大风,12级以上的风也经常出现。风沙造成的大小事故屡见不鲜。
***这种强风是由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天山山脉东西走向,横贯于***境内,把***分隔成南疆和北疆。所谓天山山脉其实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以及其间断层陷落的盆地、谷地组成。在高大的山脉与盆地交会处存在着许多缺口,即所谓的“山口”。人们可以从这些山口穿过,这些山口就是联通南疆与北疆的交通要道。风也选择了这些山口作为从北到南的捷径。当大风经过山口时,由于通风截面迅速减小,风速被迅速放大,于是风力一下子变得强劲无比了。
虽然风都是流动的空气,但***的大风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风在质量上是有很大差别的。***的风中含有大量的沙石,它要比沿海地区的大风质量大得多,能做更大的功,造成的破坏力也就更大。
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在南极。南极不仅有“世界冰库”之喻,同时还有“世界风极”之称。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能达到40~50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侧曾测到82米/秒的风速,这个数值相当12级台风的2.5倍。法国的迪尔维尔站还曾测到100米/秒的飓风,该数值相当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地面盛行南风及东南风。在离地面1500~2000米以上的高空,空气运动的情况正好与地面相反。那里占优势的是西北风。这种情形在鲸湾区域最为典型。大陆内部因受冰川的影响,集合而成的冷气团像无形的瀑布沿着倾斜的地形急速冲向沿岸区域,并经常在海面形成猛烈的暴风。这种冷空气团,越过南冰洋,致使周围大洋温度降低,直接调节着全球气候,使南极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排热槽”。大风的风速也从里向外渐趋加大,到了冰盖边缘,从陡直的高处急转直下,发展成为强大的下降风。其中一股在横扫极地之后,冲进盛行于合恩角及澳大利亚的西风带,使这个“60度咆哮带”的风势更显肆虐。
是朋友也是敌人
对于风,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说它是朋友,因为风在自然界里能使大范围的热量和水汽混合、均衡,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能把云雨送到遥远的地方,使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得以完成。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可是,沙尘飞上天可以减缓地球大温室效应,沙尘可以缓解甚至消灭酸雨,几百万年来沙尘堆积出了我国现今居住几千万人口的黄土高原。就连美丽的夏威夷海滨的形成也要感谢沙尘暴。
可是,风一旦发起脾气来,那是相当可怕的。
1969年1月,在苏联黑海东面的克拉斯诺达尔和罗斯托夫这两个地方刮起了一场险恶的黑风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一连几天都不停。80多万公顷的麦苗被吹得满天飞扬,棕黑色的土壤被狂风卷起,形成了长达数百千米的黑色雾浪。
刮伦集合篇2
中华佳节 情义传递――Blancpain宝珀中秋呈献
星宿和时间,是人类自有历史以来,便为之沉迷的两个宇宙现象。而中华传统佳节――中秋节,则是一年中将人们的千万情感汇聚于星空,凝聚于时间的美妙节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瞬间的定格,承载着时空穿梭间多少万家灯火的脉脉情深。
在这个诗情画意的节日里,Blancpain宝珀月相腕表自然是对思念最精准的表达和对亲情最贴切的诠释。在此,特意精选Blancpain宝珀月相家族的三款经典佳作,愿此真情馈赠得以慰藉分隔两地的思念心绪,愿动人月色能够时刻萦绕于您和家人的指腕之间,愿Blancpain宝珀月相时计的光环伴随月光,洒遍天下有情人的心田。
Blancpain宝珀偏芯日期逆跳女装腕表――送给挚爱的妈妈和你心爱的她
工艺精湛、外形耀眼的高级复杂表款――偏芯日期逆跳女装腕表宛如温润明月,一直享有婉约优雅的盛名,无疑是送给挚爱母亲和你心爱的她的最佳选择。
此款时计兼具月相盈亏及逆跳日期显示功能,采用5N红金或白金镀层表壳,表圈镶嵌40颗华美钻石。表盘采用四片不同的珍珠母贝打造而成,呈现精致细腻的典雅风格。母贝截面或亮白炫目、或荧光璀璨、片片相扣、交相辉映,宛若一轮明月闪耀在蓝色的天幕上,熠熠月色与宝石繁星遥相呼应。蓝色蛇形日期逆跳指针的尖端点缀有炫亮星徽,表冠同样镶嵌有一颗华美钻石。跃动于此款腕表内部的Calibre 2650RL自动机芯,是2012年Blancpain宝珀推出的全新机芯。此款机芯由镶有32颗宝石的302个部件构成,为6点钟方位的偏芯时间小表盘、12点钟位置的月相盘和中央逆跳日期指示提供动力,动力储存65小时。此外,透过蓝宝石背透,可清晰看到五瓣花状的自动摆陀。腕表搭配以白色表带,为飘逸轻盈的温婉风格锦上添花。
Blancpain宝珀偏芯日期逆跳女装腕表,融浪漫情怀与制表创意于一体。匠心独具的表盘设计上,明亮月脸与宝石繁星遥相呼应;华钻装饰的背后,跃动着内敛低调的强劲机芯。奢华外形结合精湛工艺,堪称秀外慧中的典范;优雅淑女将其佩戴腕间,充分彰显词人笔下“皓腕凝霜雪”的素洁之美和绝代风华。Blancpain宝珀偏芯日期逆跳女装腕表,仿佛一曲倾国倾城的赞歌,值得赠予你深爱的她。
Blancpain宝珀Villeret系列世界首款中华年历表――让深沉含蓄的父亲感受到你的爱
中秋节的传统自唐朝初年始,已绵延中华历史逾千年。Villeret系列世界首款中华年历表,是Blancpain宝珀制表工坊凭尖端技艺向中国古老制表传统的致敬之作。这款兼具实用价值与深远意义的非凡时计,是中秋佳节献给深沉含蓄父亲们的绝佳献礼,让他们感受到你难以言表但无限浓重的爱意。
Blancpain宝珀中华年历表充分展现中国传统计时的神秘之美。繁复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将众多没有周期规律的时间元素在表盘上完美呈现。除标准的时针、分针和日历显示之外,此款腕表更将十二时辰、农历日期、农历月份(结合闰月显示)、十二生肖年,甚至包括五行元素和十个天干等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众多重要元素展现其中,而其月相盈亏功能更是遵循了传统农历的阴历制,在该款时计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款中华年历表搭载Calibre 3638全新自动上链机芯,机芯由镶有39枚宝石的434个部件组成,动力储存可达7天。腕表直径45毫米,表冠饰以凸圆形切割红宝石,表耳下方采用Blancpain宝珀专利性设计的5个隐藏式调校按钮,在调校同时确保了表侧简洁流畅的线条美感。该表集合了Blancpain宝珀Villeret系列所有的经典标识,如双层表圈、大明火珐琅表盘、花边纹饰镶金刻度圈、烧制前的痕迹、镂空叶状指针、标准日历的蛇形蓝钢指针等。腕表搭载镶有马达加斯加红宝石的白金摆锤,摆锤上镌刻精美的龙***案,以示对中华民族古老***腾的敬意。此款铂金版中华年历表仅限量发行20枚,亦有非限量版的红金版中华年历表可供选择。
Blancpain宝珀Villeret系列首款中华年历表,用顶尖的制表工艺将古老的中华时计传统凝聚于小小表盘之上,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深深镌刻的文化印记,定能使这款时计吸引父亲深邃的目光。父爱如山,厚重沉稳;Blancpain宝珀Villeret系列中华年历表,其高尚而内敛的气质,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子女对父亲盈满心间的感激深情。当把酒望月,凭栏怀远之时,此款腕表足以与晴朗夜空中的玉盘平分秋色,伴你击节高歌,诗咏中秋佳节。
50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送给你倾慕的他
2013年正值Blancpain宝珀50系列60周年华诞。2013中秋佳节,让我们透过50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一窥其60年的风华岁月与璀璨历程。
Blancpain宝珀的50系列,时刻散发着充满激情的运动气息。此款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更是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工艺将传统运动腕表惯有的导柱轮飞返计时和Blancpain宝珀月相家族的盈亏全历显示功能完美结合,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运动腕表的刚强气质与极致追求。
直径45mm的蓝色基调面盘、不锈钢表壳搭配以圆弧形防刮蓝宝石水晶表圈,勾勒出50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的优雅外观。值得一提的是,此款腕表的表圈将不同材质、不同硬度、不同受热性的3种材质――精钢表圈、荧光刻度和蓝宝石水晶完美粘合,该技术作为Blancpain宝珀的专利,至今无人可以超越。此款腕表搭载F185机芯,共以448枚零件组成。以往表厂所推出的全历月相表,对于腕表时间的调校均有所限制,稍有不慎,便会损耗腕表的日历功能。而Blancpain宝珀F185机芯的月相全历功能以业界顶尖技术确保腕表可以日夜顺畅运作。佩戴者可随时随地安心调校,无须担心损耗腕表的稳定性。
此外,50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采用Blancpain宝珀经典的垂直导柱轮(可驱动计时码表秒针的垂直制动机制)控制计时功能的运作,通过垂直离合机制,使计时功能的启动和停止更加顺畅。同时,此款腕表兼具飞返计时功能,只需操控单个按钮,即可瞬间实现停止计时、归零,重启计时的动作。
50全日历飞返计时月相腕表兼具运动腕表的强劲动力和月相全历功能,契合中秋节日气息,堪称激情与浪漫的惊喜碰撞,实为渴望彰显活力人士的上乘之选,肯定能给你倾慕的他带来一份惊喜。
此情不待 “滴答”腕际――Blancpain宝珀搭接情感桥梁
三款经典腕表完美展现了Blancpain宝珀月相家族的强大阵容,也恰如其分地传递了节日的气息。明月,是中秋夜空的主角;“月相”功能,是Blancpain宝珀品牌的标志性特色之一。表盘上的月相盈亏变化,为腕表营造出如诗一般的意境,与当空的朗月遥相辉映,生活在这瞬息变化间丰富而生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与其举杯邀明月,不如将满腔深情寄托于一款Blancpain宝珀月相腕表,赠予深爱的家人,于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之中,于分秒时空辗转汇聚之刻,享受一份久违的天伦之乐。
刮伦集合篇3
作为韩国年轻一辈的作曲家,陈银淑与许多亚裔作曲家不同,在她的音乐作品中很难寻到本民族音乐元素的痕迹。她放弃像尹伊桑或武满彻等老一辈作曲家擅于运用自己民族音乐语言创作的固有模式,开创了属于她的“国际音乐词汇库”。在这个词汇库中,她创造了许多用来描摹音色的新语汇,着迷于音色调配的她也由此获得了“音色魔法师”的称号,在她的首部歌剧《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得以见证。
邂逅“爱丽丝”
陈银淑与“爱丽丝”的相识是在成年之后,圆梦歌剧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韩国学习时,她开始接触到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小说,大量阅读有关他的书籍后因一书中关于卡罗尔精神的探讨,特别是“爱丽丝”这个人物对作者的影响,她开始沉醉于《爱丽斯梦游仙境》这部光怪陆离的童话,曾经说:“当我阅读它时,头脑中已浮现了栩栩如生的声音形象。”多年之后,陈银淑前往德国学习作曲,发现老师利盖蒂晚年也对“劾鏊俊钡奶獠谋в信ê裥巳ぁT谟肜鲜ρ习交流的过程中,萌生了创作这部歌剧的念头。2004年,在斩获“格文美尔作曲大奖”的同时,陈银淑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歌剧处女作――《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作为荒诞派童话的开山之作,《爱丽丝梦游仙境》早在1865年出版之时风靡全球,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在那个无声电影的时代,已有两部默片分别于1910年和1915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07年,陈银淑歌剧《爱丽丝梦游仙境》首演之后陆续又有许多同名题材的电影、舞台剧等作品涌现。2010年同名电影上映时票房井喷,鬼才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凭借3D立体视觉以及神秘奇幻的银屏制作掳获千万影迷。随后,英国芭蕾舞蹈大师克里斯托夫・威尔顿(Christopher Wheeldon)携手英国作曲家约比・陶伯特(Joby Talbot)于2011年倾心打造的同名芭蕾舞剧也可谓独具匠心,其中配乐精巧、灵动,完美契合了爱丽丝梦境中色彩斑斓的氛围,再加上刘易斯・卡罗尔,一部散发着浓厚“英式”风味的芭蕾舞剧在三位主创的手中烹制而成。面对众多与“爱丽丝”题材相关的艺术作品,陈银淑在此以当代歌剧的形式给出了自己全新的解读。 陈银淑
首演现场,音乐总监长野健(Kent Nagano)率领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亮相2007年慕尼黑歌剧节。创作团队云集了欧洲歌剧界各大名流,其中爱丽丝的扮演者莎莉・马修斯(Sally Matthews)与年届七旬的红桃皇后扮演者格温妮斯・琼斯(Gwyneth Jones)都是英国女高音歌唱家,疯帽子的扮演者是德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迪特里希・亨舍尔(Dietrich Henschel),另一位德国杰出的舞美导演阿西姆・弗莱亚(Achim Freyer)也加盟其中。如此强大的阵营使得首演现场熠熠生辉,博得满堂喝彩。
“黑色”幽默
歌剧梦境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漆黑的舞台上只见一个倾斜的黑色大底板,上面错落有致地留出一些洞穴,供演员站立其中进行表演;原本的“仙境”消失殆尽,阴森恐怖的气氛随之其来;黑幕之下,聚光灯中,有一位浑身发白、头戴铁网面具、身着布偶白裙、脚踩红色舞鞋的女孩伫立舞台中央,她就是爱丽丝。为爱丽丝戴上面具,在其他同名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未曾出现过,因此首演中的这一形象饱受争议。许多观众认为,这诡异的布偶形象与童话中爱丽丝纯真美好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在我看来,这一举动并非只为博人眼球,而是借用服装道具向我们传递了特殊的含义。卡罗尔在孩提时代就开始痴迷于木偶戏,爱丽丝布偶形象的设定也许出于对作者喜好的关照。再者,作为故事的中心人物,相对于地下仙界疯狂的角色,像白兔先生、柴郡猫、毛毛虫而言,爱丽丝才是真正的“异类”,想要融入仙界的生活就需做出改变。布偶形象的设定既拉近了爱丽丝与仙界的距离,也使舞台效果得以平衡统一。另外,如果你是卡罗尔的书迷,还会惊喜地发现,剧中许多角色的造型与作家也有几分相似,我想这也是纪念他的一种表达。
说起舞美导演弗莱亚,他在接触这部作品时,就认为应将其视作“梦境序列”的集合。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为歌剧创造了虚拟的空间,建议演员的动作模仿哑剧,借助滑轮、杂技演员以及彩绘面具和道具的帮助,打造这个魔幻的地下仙界。在首演前的采访中,陈银淑曾表示,认为舞台设计应该温和而不热烈,但最后舞美效果没有完全达到她本人的设想。弗莱亚冒险制造了一个“黑色”幽默,舞台被浓重的黑色包裹,与小说缤纷的童话世界形成强烈的对比。全新大胆的尝试不仅令人称赞,他这种反其道而为之的手法,也使得观众在感受神秘氛围的同时,不再因为视觉的绚烂而忽略音响所带来的听觉体验。毕竟每位艺术家在面对创作对象时都有不同的解读,有时自我标签式的风格融入何不视为锦上添花? 视频导演艾伦・费尔曼对歌剧画面的分屏处理
梦境剪影
入梦前夕,空气中弥漫着电子音响朦胧微弱的网状织体,几分钟后定音鼓连续的敲击声闯入,随即被钢片琴上行刮奏的音响打断。此时,马修斯合上双手示意关上书本,环顾四周的她,伴随着音响营造的迷幻意境,瞬间陷入梦境之中。原小说“掉进兔子洞”这一情节被省略,但短短几分钟的器乐展示,这种戏剧性的隐喻通过陈银淑对音乐音色的描摹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想写需要几页纸解释才能理解的音乐”。
在疯狂的茶会上,爱丽丝与三月兔、睡鼠、疯帽子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演唱,为此视频导演艾伦・费尔曼(Ellen Fellmann)对歌剧画面进行了聚焦与分屏的处理,这一设计点燃了戏剧高潮。在音乐上,陈银淑混合拼贴的手法为表现主义注入新的活力,如对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主题音调滑稽的改编,引入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片段等等。有趣的是,毛毛虫伴随着《蓝色狂想曲》爵士风格的主题旋律,慵懒地走上舞台,整个音乐氛围由此变得轻松诙谐起来。陈银淑对音色的敏感度不亚于画家对色彩的捕捉,她曾说道:“我的音乐是我梦境的映射,我试***将我梦中不可思议的色彩和光影变成音乐,这美丽的光影和颜色在房间里飘荡,形成了流动的声音雕像。”《爱丽丝梦游仙境》是童话色彩王国的代名词,其中“疯狂的茶会”“王后的槌球场”等各种奇特的场景,为陈银淑创作这部歌剧提供了丰富的音色“颜料”。电子音乐作为调色的秘密武器,相对弗莱亚打造的黑色舞台,从声音层面还给观众一个绚丽的童话世界。 摘下面具的莉莎・马修斯
在马修斯揭下爱丽丝面具的那一刻,原本地界的梦境消失不见,她置身花园之中,仿佛回到入梦前的情景。本以为是首尾倒置的改编,却哪想爱丽丝进入了另一个梦境。这一细节处理,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梦中梦”不仅具有深意,也让人联想到爱丽丝的另一段旅程――《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伦敦皇家歌剧院委约,将首演于2018/19的音乐季),兴许这是陈银淑未完待续的结束语。
脚本作家黄哲伦先生曾与陈银淑对歌剧的脚本精心打造,相对小说十二章的篇幅,歌剧将其提炼为七场,以入梦―游梦―出梦环环相扣的线索维系剧情的发展。音乐上,陈银淑将C大调这一单纯的调性打碎融入其中,特别是以“场”代替传统歌剧“幕”的概念进行贯穿,由此小说看似散状分布的格局被糅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歌剧共有七场,相对被删减的部分,某些小说中一笔带过的细节在此反而被强化(例如歌剧第二场末尾对老鼠角色的强调,小说中并没有着重陈述),一弱一强的节奏对比使整部歌剧的结构张弛有度,伸缩自如。此外,两首间奏曲的镶嵌让歌剧的发展更具层次感。由此,一种新的体验从歌剧梦境序列的M合方式中跳脱出来。 疯狂的茶会
梦与现实
如果说卡罗尔笔下爱丽丝的梦之旅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隐射,那么在歌剧中,多元与反叛的杂糅、梦境与现实的反差,则是陈银淑对当下生活的思量。让我们从迪士尼的幻梦中抽离出来,以陈银淑的视角看那癫狂***的疯帽子、虚张声势的红皇后、乐观逍遥的柴郡猫,还有那趋炎附势的国王,歌剧中看似疯狂残酷、智慧勇敢的角色难道不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缩影吗?
许多名人志士曾经在卡罗尔这种广褒而深邃的象征意义上发掘着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面对爱丽丝一次次的询问“我是谁?”而产生疑惑,她为什么会梦见自己来到地下仙界?她在逃避什么,又要找回什么?是自我认知的觉醒,还是女性困惑的入侵?同为女性的陈银淑带着这些疑惑陷入对爱丽丝人物的思考,她将这些情绪从小说中剥离出来,以诙谐幽默的音乐语言还“爱丽丝”一个自由的灵魂。
也许你会问:爱丽丝,你是谁的梦中人?是卡罗尔,蒂姆・波顿,还是陈银淑?或许都是,或许更多,就和现实生活中一样,我们每个人又是谁的梦中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