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规模扩张转向加强内涵建设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共识。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加强单位服务能力,是化解有限的医疗资源与陡升的患者需求这一矛盾的良剂。而平均住院日是评估医院和科室绩效的关键指标,也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跨越半世纪的话题
“回顾历史,平均住院日一直是中国衡量和评估医院管理的一项量化关键性指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下称“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主任杨天桂介绍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国内的发展史。“中国首次将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管理的指标,可追溯至1955年,平均住院日被列为城市医院管理四大指标之一。1982年,国家出台了《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平均住院日与其他6项指标被共同列入医疗护理质量的研究方向。随着医院管理的进一步标准化,在1989年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原卫生部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日均制定了具体标准。”
然而,在20世纪80~90年代初,囿于中国卫生资源不足,又迫于城市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国内医疗机构的平均住院日普遍过长。这为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诟病埋下伏笔。
住院效率问题刻不容缓,中国《卫生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及2000年规划设想》中明确要求,“县及县以上医院在‘八五’期间,努力把平均住院日缩短两天,到2000年再减少两天”,并不断加强在此方面的管理力度。
199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文件指出:城市大中型医院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改革突破口,加快改革步伐。1995年10月,原卫生部医***司在西安召开了第三届卫生部部属院校医***管理工作会,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主题开展讨论,寻求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方法和措施。
2002年9月,北京市开展医院评审,将平均住院日作为指标之一;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20个统计指标中,平均住院日赫然在列;2008年,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出台,平均住院日被列为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工作效率指标,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平均住院日。
“在新医改背景下,一方面,随着医改覆盖面加大、支付比例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人们的健康需求增加,社会总投入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府的投入至多占医院收入的5%,剩下的95%则需医院自筹运营。如今医疗服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其中以人力成本为甚,因此,医院运营资金压力也倍增;再加上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患者就诊属地化管理等情况,势必会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陈仲强的见解很有代表性。
“在未来的5~10年内,公立医院的好日子已快结束了:经费越来越紧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行利润空间正在进一步缩小。医院发展将面临严苛的瓶颈,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势在必行。”早在2002年,时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院长的陈仲强就看到这一点,并谋划应对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挑战。
2012年,伴随着《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出台,平均住院在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指标也越加严格。《标准》要求,三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应≤12天,二级医院≤10天。此时,中国医疗机构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
缩平是综合管理
“如今欧美国家的平均住院日仅为4~6天。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实行日间手术,眼科甚至已没有病房。而反观中国,2010年平均住院日为11天,2012年降至8天,医院病床使用率高达100%的情形已是屡见不鲜。医院管理水平仍较粗放,相对成本过高。”针对这些问题,陈仲强进一步分析,“事实上,目前医疗机构的整体诊断***水平已大幅提高,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制度保障体系正在转变……由此可见,缩短平均住院日,已势在必行。”而且,现在已有相当多的三甲医院,都已将平均住院日降低至10天以内。
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对国内平均住院日管理的文献进行了研究。
“建立平均住院日考核指标;改善服务和工作流程;缩短候检时间;实施临床路径;开展诊疗新技术、新项目;改变管理模式与组织结构方式;改革医保***策与制度;优化配置资源……”杨天桂悉数华西医院为降低平均住院日采取的各种措施(见表)。
通过研究分析,杨天桂总结了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管理策略,其首要之举即改变管理人员与医务人员的观念,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医院人力及空间的有限性;理解并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的现实意义,并将其作为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自觉落实相关的医疗规章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找出影响环节和瓶颈,从内部管理到医疗资源配置管理、临床科室间协调、医技部门和后勤服务的配合,乃至服务与工作流程的优化,为缩短平均住院日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并提供必要条件。
正如陈仲强所总结,平均住院日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内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必须通过医院总体管理水平提高,才可真正实现。它是一种综合管理,可以将其作为推进医院管理水平的切入点。”
医院对于平均住院日的管理理念已延绵半个世纪,由萌芽、发展,进入至攻坚阶段。管理者对于平均住院日管理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延伸,目前已达成共识:平均住院日是一项能较全面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各科室配合程度、医院经济效益和患者切身利益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缩平VS质量
然而,如何科学制定平均住院日指标,才能消除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
对此,中国医院协会评价与评估部主任王吉善有着更为深入的思考:“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通过对医院的综合分析,我们是否应对平均住院日有一些新认识?”
在杨天桂曾经参与的关于平均住院日的研究项目中,探讨了影响平均住院日的诸多因素,如国家、地区、医院、科室、疾病、病程、诊治手段以及支付方式等。
如今,王吉善对此问题进行了逆向思考:“作为目标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平均住院日对于其他因素是否也同样产生影响?”他进一步解释:“在医院的运营数据中,如果有一年出现平均住院日下降异常迅速,就需要密切关注医院的医疗质量了。”
现在有些科室为了单纯地追求效率目标,而主动降低收治患者的难度,或是放宽对于医疗质量的标准。因此单一的参考平均住院日的下降,并不能直接说明医疗效率真正有所提高。在此王吉善特别强调了CMI值(医疗技术难度指数)和当天再住院率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检测价值。
如今,一些医院已然在身体力行上述理念。2011年,北医三院在完成大量繁重的医疗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放在了医疗工作的首位,在降低平均住院日的同时,保证医院同种疾病一周再住院率、切口感染率等各项质量指标处于较理想状态。
在北医三院做了十年院长的陈仲强对此颇有体会:“缩短平均住院日需要在有效控制医疗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调配医疗资源、转变医疗模式、选择先进适宜技术、加强部门管理与合作、提高医务工作者水平。”
在陈仲强看来,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质量间存在着复杂的连带关系,“只有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才有可能降低平均住院日;相应的,下调平均住院日管理目标值,势必要提升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力度。”
“平均住院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单独作为衡量医疗质量的主要指标。”王吉善建议,“医院效率的高低应经过综合分析、多维度评价,与医疗效率相比,质量更应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将质量与效率有机结合,才是医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