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一切用来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把它分为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民族新唱法”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特点和精华,并借鉴了美声唱法,是具有民族声乐特点的新唱法。
[关键词] 民族新唱法 民族韵味 二度创作 新元素
中国民族声乐包括民歌、戏曲、曲艺、原生态歌曲等一切用来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把它分为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民族新唱法”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特点和精华,并借鉴了美声唱法,是具有民族声乐特点的新唱法。它适应性较强,既能演唱传统唱段,又能演唱新时期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和歌 K有一定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及时代性,其表现方法和表现歌曲的风格不同,它的咬字、吐字方法,润腔和气口的不同,所表现的手法也截然不同。
五六十年代的民歌演唱,歌曲的难度一般不大,很多歌手以自然的发声状态为主。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音乐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歌曲创作力度、难度也随之加强,对演唱者的能力、声音的表现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自然发声的方法,也随之落后,在演唱时势必出现声音的挤、卡、白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音的充分发挥和音色的变化,更加无法很好的表现作品。唯其如此,民族声乐的发声的科学性成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共同追求,这就是:取美声唱法之所长,为民族唱法之所用,在气息、喉头位置、共鸣等方面进行大胆地借鉴和融合。中国民族唱法继承了传统民歌唱法的精华,吸收了欧洲美声发声唱法,具有音域宽广、声音圆润、明亮、咬字发音亲切动人、演唱风格淳朴优美等特点,在声音效果上要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随字发,声随腔行。中国民族歌唱的发声与其他各国唱法的发声即有共同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民族声乐界一直致力于把中国声乐推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声乐,因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近几年不断有中国的民族声乐歌唱家在国外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前有在新加坡、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演唱会,随后***、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都成功举办了音乐会,在国外均获得了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的民族声乐已经走向世界的道路,曙光在前。
我国的“民族声乐”在不太长的发展和形式中,向民间音乐索寻营养和创作灵感,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系统、深入地搜集、整理和研究,将传统的民族音乐与科学专业化的音乐理论、创作技巧相结合,形成自成体系的美学观念,发展了专业民族声乐教育,在创作和表演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创立和发展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唱艺术体系,是我国几代声乐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为之奋斗的夙愿。从演唱方面看,在国内,有相当数量的代表性,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歌唱艺术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歌唱家。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那么,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体现在情感上。音乐是感情艺术,这种情感应该是一种民族情节,是一种炙热浓厚的民族情感。例如我国的原生态民歌艺术就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其次体现在语言上,歌唱性口语是随着社会习俗、准则和礼仪而发展的。而中国民族声乐对字的要求,正是继承了这些传统精髓,对歌手的演唱提出了“字正腔圆”、“以字带声”这一起码也是最高的字声要求,加上我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民族语言种类也极其丰富,而民族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用地方语言演唱的作品,这就给语言的表达,列增加了难度。因此只有很好地掌握歌曲所要求的语言风格,才能和歌曲旋律的风格溶为一体,更加惟妙惟肖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因为声乐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声乐作品是需要演唱者通过作品的演绎才能传达给观众,演绎的好,才能让演唱者在表现歌曲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的民族唱法的表情和表演形式,明显区分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以及原生态唱法,但又有所借鉴戏曲中的表演形式,却又与戏曲那种程式化的东西不相一致,它融进了一些现代自然的因素和形式,独特的风格,让观众不仅在听觉还是在视觉上都得到了愉悦,获得较高的艺术享受。
在我国关于民歌演唱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将民歌发源地的生活特色作为民族歌曲演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去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音乐风格都不同,作为演唱者要如何表现歌曲的意境,如何体现歌曲的内涵,如何懂得演唱地方民歌,如何把一首地方民歌唱的有韵味,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每首作品的基础,除了这点,还要了解作曲家谱面上表现的东西,了解作品发源地的生活特点、民俗民风。因为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腔调,哪怕不同的县、不同的村,前山或后山,语言的发音都存很大的差异。演唱者通过学习了地方语言,了解其民俗,拿到了一首作品,演唱者不要急于唱谱,首先要将歌词进行反复的朗诵,从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作曲家会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演唱者需要细细的体味其中的灵魂。因为演唱者的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对他歌曲内涵的理解,作为演唱者,要像电影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身临其境,这样演唱出来的歌曲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更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情深意切的韵味。
把握了一首民歌的内涵、意境还远远不够,还要把握这首民歌的风格。风格如果把握好了,演唱者就可以将整首歌曲进行一个二次创作,因此,这种演唱艺术也叫音乐的二度创作,和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是基于创作者的心理活动,并深受其支配。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段,本质就是赋予声乐作品以鲜活的音乐生命体和情感发展的过程。它的创造性不仅仅要再现原作的忠实,更要通过再现对原作给予丰富的补给。但是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注意是首先要认真识谱和把握作品风格,再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真情地融入这个作品之中。当演唱者对歌曲有了一个自己的理解,通过这个理解和词、曲作者的阐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再通过这个共识,勾勒出新的构思起点,成为二度创作的原动力。那么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表现出来的二度创作,全身心的投入热情、智慧和才能去窥探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思想,理解作词作曲家所特有的有血有肉有魂的音乐语言作品,才更加具有感染力。从而对音乐作品发挥她应有的准确的诠释,再次赋予音乐以有机的生命力。为什么同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带给听众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每位演唱者演唱作品时,他们的二度创作是不一样的,听众通过不同的创造者和传达者,也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我们在聆听许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时,可以发现其在配乐上都体现了流行音乐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类似歌剧的花腔女高音的作品的新元素。这种新元素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海***歌舞团的民歌歌手常思思,她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炫境》,都融入了歌剧花腔女高音的元素,形成了独有的民美唱法;原中国人民总***歌舞团的著名歌手谭晶获得过全国民族和通俗唱法的双金奖,她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在和平年代》等,在民族的风味中,更多的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从而也形成了独到的民通演唱方法,使其歌曲风格鲜明,旋律优美,韵味悠长,更富有歌唱性和抒情性,个性化、民族风的特色为民族声乐增添新了色彩,推动民族声乐“民族化风格”的创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地频繁深入,民族音乐元素也更加多元化。中国音乐百花园在引入外来音乐的同时,也肩负着要走向世界艺术之林的重任。因此在不断前进和开放的时代面前,我们的音乐创作,首先是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必然会在坚持民族风格、民族韵味、民族气派、民族情感、民族音乐语言的方向下,会不断有新的元素进入。我们要与时俱进,去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力求渗析词曲作者的意***,尽最大可能去完善演绎作品。民族声乐的创作与演唱者一旦同时具有了时代性,我们就好比具有了一对敏锐的触角,就有可能迸发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气息的作品,才能成为一个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优秀民族声乐歌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只要我们文艺工作者不妄自菲薄,潜下心来,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吸收民族丰厚的艺术营养的基础上,民族声乐艺术一定会不断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杨署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音乐研究,2001(03)。
作者简介:杨丹丹(1976--),女,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大W本科,现任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文化站站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由本人指导的《磬竹和鸣灞桥柳》参加华夏杯《2014去哪国综艺大赛》绝活类金奖;2014年由本人指导的《盛世鸿姿》分别荣获广州市“美在金秋”舞蹈大赛和广东省首届“善康杯”中老年歌舞大赛的银奖;由本人指导的两支街舞参加广州市羊城之夏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广州市青少年街舞大赛荣获一金一银;由本人指导的《大山支教》分别荣获2015年广州市“美在金秋”舞蹈大赛金奖、荣获2015年广东省老年老年文艺汇演金奖和2016年中央电视台全民健身暨全国舞蹈大赛广东赛区银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