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篇1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报告文学概述;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报告文学的写作,对报告文学写作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美国有“非小说文学”或“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相似。这说明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等。具体材料详见:
一、报告文学概述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
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以人带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磨擦、矛盾、冲突……。
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美国有“非小说文学”或“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相似。这说明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但是,它和小说相比,要求严守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能违犯真实性的原则。《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
“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
“小说有它自己的主要线索,它的主角们的生活。而报告文学的主要线索就是主题本身。”
这段话表明: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二、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新闻性
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说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一是“快”,二是“真”。所谓“快”,这是因为报告文学要对急遽变化的现实生活作出及时的生动的反映,要追随时代的脚步,用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动人的情景描绘出来。所谓“真”,是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的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来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形象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为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造假,所以报告文学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复合的概念,它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实性。作者所采访的材料,都应是实有其事的。这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准确性。准确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个“W”,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质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者总是调动有限的例证(包括情节、细节、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划人物、揭示本质的。
(二)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划、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三)深刻的***论性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的意义更突出,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报告。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带有强烈的***论色彩。
综上所述,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论性,是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明确认识这三个特点,对于学习报告文学写作至为重要。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可以说是一种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它比通讯的形象性更强。因此,写作报告文学,既应像记者那样进行采访,又要像小说那样构思。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其写作方式可以表述为: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
从这样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写作报告文学应该做到:
(一)、进行深入采访
小说作家靠积累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暗示,获得主题,进行创作。报告文学作家则通过采访获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医生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生命在于奔跑”。这是因为,写小说是“付出性劳动”,写报告文学是“收入性劳动”,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
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采访对象决不会说:“我有几个细节,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事实往往是:会说的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不会说。而向对象的周围的人采访,却可以采访到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二)、精心刻划人物
报告文学要写人物,但不是“塑造”从物,因为它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体。而且,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实有的,不因作者运用典型化而变得高一点或矮一点,胖一点或瘦一点。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报告文学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所以说,报告文学是刻划人物,作者应精心刻划人物。
那么,怎样刻划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刻划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划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划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划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三)、巧妙安排结构
艺术构思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巧妙地安排结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经验。主要是:
1、结构属于表现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式。作者要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能写成横断面的,不要拉成纵剖面,更不要总是写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写一个先进人物,开始写他怎么树立远大理想,怎么经过一个攀登的过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这种公式化的结构不新颖,不为读者欢迎。
过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横断面的结构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陈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纵断面的结构,当然也是由许多横断面组成的。
2、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当然,把关键材料放在显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办法突出它,着力写好它,使它处于显著的位置。3、巧妙地安排结构,还要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难的一些特写镜头和横断面,加以调动和集中,组织到一天来写。
(四)、展开合理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巴黎铁塔,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写好精彩议论
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画龙点睛,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怎么写出这种议论呢?
1、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这样的议论往往是作者、读者共同发出的心声。如《扬眉剑出鞘》写到栾菊杰负伤,决定继续比赛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道:
呵!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站在欧洲击剑台上,经过***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的火花!……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骄傲。
2、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对“包身工”制度的议论: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
鱼的事了。……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而现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采用比拟、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进行议论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议论的艺术性。 新晨范文网
报告文学篇2
【技法指津】
报告文学阅读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如下:
1.“还原”原则:报告文学阅读遵循“还原”原则,解题时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阅读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把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他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w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陈忠实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陈忠实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问题:“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①这句话形象地表述出了作家的创作追求,作家的思想,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他的作品写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②“属于陈忠实”,即他独有的风格特点,他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中剥离出来,独树一帜;③“永留人间”是就其价值和影响而言,无论就思想容量还是审美境界而言,陈忠实都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之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李可染有幸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李可染也求教于黄宾虹。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选自《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2.李可染的绘画艺术有哪些特点?
答:
报告文学篇3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与开放的大潮中,儿童报告文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长起来,并迅速得到读者的关注,因此,儿童报告文学虽然在儿童文学的队伍里很年轻,然而,它却以一种敢于直面现实的态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发展,赢得了广大小读者的热爱。然而,近几年来,儿童报告文学的创作队伍日益减少,发表阵地逐渐萎缩,儿童报告文学的精品也越来越少,可见,儿童报告文学这只小小的队伍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点备受冷落了。如今,重提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以期引起作家与同行的注意。说到儿童报告文学,首先要界定一下称谓即“儿童报告文学”问题。在儿童文学研究界有些研究人员把她称为儿童报告文学,有些称为少年报告文学,实际上,这只是按照年龄阶段侧重不同,在此,笔者沿用广义的儿童文学的概念,把所有少年儿童的读者范畴均纳入讨论范围,因此称之为儿童报告文学。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儿童报告文学?儿童报告文学就是用文学的笔法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有深刻影响的真人真事的作品。也就是说,它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动人的情节和细节的真实,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所作所为和儿童所关注、所向往的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儿童报告文学在文体特征上与一般报告文学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具有时效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然而,由于儿童报告文学的表现主体和接受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所以,它还不同于一般的报告文学,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一、热情关注并反映儿童生活的责任感
一般来说,报告文学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叙写,必须明白无误地表明自己的爱憎感情。因此,作家创作时,必须把自己置身于所写的人和事之中,表明态度,披露现实,揭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并为其奔走呼号。佘树森、陈旭光在《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中说:“一个作者在创作一篇报告文学时,他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呢,还是想着要创造出一件艺术品,传之不朽?我想,多数作者属于前者,否则,他何必来写报告文学呢?去写小说或传记文学不是更加从容吗?”[1]这就道出了报告文学创作与小说创作在情感、态度、投入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报告文学创作要求作家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只有具备这种责任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报告文学。儿童报告文学作家更是如此。他们正是凭借对少年儿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热切地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生活的。当天真无邪的孩子站在儿童报告文学作家面前时,他们充满热情地为孩子们呼喊;当赤裸裸的现实呈现在儿童报告文学作家面前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暴露现实。作家韩青辰如是说:“每每我想改弦更张的时候,心底就会响起另外一种吵嚷———那些受伤被害的盲流孩子、歧路上挣扎的失足孩子、病灾吞没的艾滋孤儿、畸形阴影下孑然跋涉的少年、不堪重负执意选择放弃和沉沦的孩子———我听得见他们的呐喊,这是无法回避和放弃的。”[2]这是作家真实的心声,也是作家义无反顾作出的选择,正是在良心与责任的驱使下,儿童报告文学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少年儿童的多彩生活,关注并反映少年儿童的赤裸裸的现实。
这种关注是多方位的,从儿童生活的表层透视到儿童心灵的深处;从热情讴歌典型人物到沉痛鞭挞丑恶现象;从儿童生活的角角落落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报告文学作家首先涉及到的是弘扬新人的题材。当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他们首先发现的是儿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值得张扬、宣传和歌颂的许多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他们有的智力超群,聪明智慧;有的意志顽强,在逆境中奋发;有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超常,不同凡人……如此等等。这种生活海洋里后浪推前浪的势头,是新时期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如新时期以来孙云晓的《穿猎装的小指挥》、《沃土———小书法家徐忠厚的故事》等,刘保法的《希望》、《新的追求》等多篇,均表现了现实生活里的小童星形象。[3]生活呈现给作家的,和作家介入生活所获得的,不仅仅只有光明的一面,还有全方位改革所牵动的一切,首先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举步惟艰、难于完善。[3]例如孙云晓以***的观察视角,鲜明的问题意识创作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夏令营中的较量》选取了1992年八月中日少年儿童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作为素材,作家以敏锐的眼光,纪实的手法,从中日少年儿童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意志力、公德心、家长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又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由此,引起多家媒体报刊的关注,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孙云晓本人也说: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4]后来,随着媒体的引导,北京、上海、山东、黑龙江、辽宁、广东、浙江、江苏等许多地方都展开了教育大讨论。一篇报告文学,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和关注,由此所透出的报告文学的思想穿透力和震撼力,可见一斑。作家孙云晓对于儿童的关注力度可谓深厚,作家的责任心亦可见一斑。还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陈旧意识和罚难处境,给孩子造成束缚、扼杀和烦恼,造成价值扭曲,从而使孩子忧郁和忿懑,而作家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考虑,为培养新的一代而呼号和呐喊,这样的作品有《“小爱迪生”的失落》、《七月的思索》(许金华)、《“邪门大队长”的冤屈》、《相信自己的眼睛》(孙云晓)、《星期日的苦恼》、《迷恋》(刘保法)、《作家与少年犯》(胡景芳)。如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1989)一文,从宏观的角度,以大量的事实材料说明父母望子成龙却又不得法的教育正在使孩子走向愿望的反面,从而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摆到了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的高度,引起了社会的较大反响[3]。正是由于作家们拥有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才会把笔触伸向我们的少年儿童,不仅写出少年儿童的所作所为,也写出作家的所思所感。
二、深刻思索并剖析儿童成长的报告性
儿童报告文学在创作原则上认真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和报告性。在进行报告的同时,渗透其间的是浓浓的作家对现实深刻地思索,在反思中剖析少年儿童的成长。而且,从儿童报告文学的发展来看,作家在创作中较之以前更加注意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关注他们人格的成长,个性的成长,情感的成长。这不仅仅是儿童生活的现状使然,也是儿童报告文学的使命使然。儿童报告文学以及时而敏锐的触觉感应着青少年生活的变化,像路标一样鲜明地引领着成长中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报告文学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所以儿童报告文学对小读者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由此,儿童报告文学的选题开始拓展,首先由开始的“社会、学校、家庭”扩展到“孩子们感兴趣的”、“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更加广阔的领域。例如董宏猷创作《王江旋风》的缘由:彼时吴官正同志任武汉市长,华师一附中的初二女生王江给吴官正市长写了一封信———《假如我来当市长》,对武汉的改革开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封信见诸于媒体后,在武汉、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董宏猷创作了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上,结果,许许多多的学生纷纷给王江写信,表达对她的支持,同时,在全国许多城市、许多学校,开始盛行“假如我来当……”的热潮。因此,董宏猷认为,少年报告文学受欢迎的程度,和其反映少年所关注的热点、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关注热点,思考成长;关注成长,思考成长中的烦恼;关注现实,思考生存现状,形成了作家们书写儿童报告文学的常态。当代少年儿童面对色彩斑斓的现代化生活时,他们也面临着种种的人生难题,例如教育制度的弊端造成的种种问题,诸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少年儿童的失学现象;不良风气对少年儿童的思想侵蚀;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等。少年儿童所有的困惑使得作家“从社会广阔的地平线上或正或负的大量现象”中“对少年儿童群体或个体的命运、遭遇作充满社会学、心理学的思考”[5],并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的作用。比如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韩青辰在其报告文学集《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就对现实生活状态下的少年儿童充满了关照:当下中国社会一群未成年人生存状态的另一面,他们如同在飞翔中折断翅膀的小鸟一样,他们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他们的扭曲人生与不幸命运令人同情。[6]《碎锦》中的翠翠孤苦无依,母亲杀了父亲,她在冷眼中度日并最终在年老的奶奶病危以后踏入了盲流的世界,以死亡告别世界;《蓝月亮红太阳》关注了离婚家庭的孩子的成长,10岁的涛涛最终在不健全的心灵中跳下了五楼的平台;而在《遥远的小白船》里作家却反映了抑郁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患有抑郁症的天才父亲掐死了患抑郁症的天才女儿……作家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的叙写,为我们展开一个现实的世界,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心理的成长。当作家面对少年儿童时怀着一颗爱心去触摸孩子的心灵,我们眼睛里闪烁的是一颗作家真诚的心;当作家用心去还原和复现当代生活中的原型或典型时,细节的真实性与情感的倾向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流泻于笔端的却是作家看到的喜欢的或不喜欢的赤裸裸的现实,热点与热情碰撞,良心与爱心夹击,理智与激情融合产生了深刻的主题,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轰动一时的社会反响等等。新时期以来,引发作家思考、轰动较大的报告文学还有很多很多,诸如庄大伟的《出路———当代农村少年心态录》、刘保法的《你是男子汉吗?》、黑鹤的《中考日记》、韩青辰的《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长篇报告文学王灵书的《失落的小太阳》等等。另外,近几年来作家又把焦点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上,如2008年7月,《文学报》介绍了三篇报告文学:聂茂、厉雷、李华***撰写的《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人民日报出版社)、阮梅走访3年写成的《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邱易东创作的《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这三部报告文学各有不同的视角切入,《伤村》以实录调查和现状分析见长,《世纪之痛》聚焦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空巢》更像一则则启迪青春追求的文学报告。虽视角不同,但写作者皆深怀忧心和责任感,通过对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们不由得感到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境况令人堪忧、让人心痛。
三、极力彰显并体现儿童特征的文学性
儿童报告文学不管是对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思索;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还原与复现;甚或对典型的当代少年儿童形象的塑造,儿童报告文学作家都在努力地寻找一个契合点———与少年儿童心灵碰撞的契合点,以此达到作家创作的目的,即最能展示少年儿童的锐气和朝气,最能使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最能展现孩子们生活的各个侧面,一句话,儿童报告文学还要体现儿童特征。这就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儿童报告文学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审美需求和接受心理,达到美与真,情与理的和谐统一。首先在题材选择上不光要契合少年儿童的心灵,有时还要表现他们成长中的力量,以期引起成年人的关注。这就要求儿童报告文学作家对作品题材进行恰当的把握和审慎的选择。儿童报告文学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这是引发作家和研究者深思的问题,《文艺报》曾就儿童报告文学创作组织讨论,其中作家董宏猷的看法独树一帜,他认为,首先“少年儿童喜欢看的。即使是少年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着眼点也应该是让孩子们去看,去想,去思索,去认同,去潜移默化,”他又接着说:有没有“社会反响”并不是关键。[2]在他的观点中,认为把“社会反响”和“成人社会的关注”作为儿童报告文学的评判标准,是一种误区。然而,笔者以为,儿童报告文学首先是给少年儿童看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这是无庸置疑的,可是,生活的海洋里还有他们注意不到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这些也需要儿童报告文学作家去关注和书写。如王灵书的长篇纪实报告《失落的小太阳———拐卖儿童纪实》以血淋淋的事实揭露了拐卖儿童的滔天罪恶,这样的报告文学不仅对少年儿童有警示作用,也对成年人起到教育与警醒,引起的社会反响很大,从而达到对儿童的关注。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要适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和情感的倾向性。儿童报告文学在报告真人真事时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儿童报告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少年儿童的形象。如较早的理由的《访神童》展现了第一代少年大学生的风采;钱景文的《小星星》、刘保法的《输与赢》写的是在国际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奖的中学生车晓东等。值得一提的是孙云晓的《“邪门大队长”的冤屈》,通过一个具有***个性的孩子赵幼新的形象塑造,揭示出严重禁锢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严峻现实。作品中孙云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个性的却被叫做“邪门大队长”的孩子的形象,他在磨难面前对未来充满憧憬,体现出坚韧的个性。作品中作家极力渲染了孩子头上的阴云、阴影,给读者沉重的感觉,然而,作家的本意却并不是为了渲染而渲染,他是为促使驱除这阴云、阴影而写的。象赵幼新这样活灵灵的个性,这决不应被压抑的,眼下却仍然时时处在被压抑之中。作品所揭示的,正是如此严峻的现实;少年读者乃至我们这些成年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心弦的颤动———有共鸣,也有自省。作家展现的这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塑造赵幼新这个少年的形象来体现的。不仅如此,作家还着力刻画了主人公赵幼新在磨难中体现出来的对光明的憧憬、坚韧的个性,这些,对小读者有着无穷的力量。儿童报告文学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再现事件时,作家尤其注意细节上的真实性和情感上的倾向性。儿童报告文学从总体构思到具体表现,一方面要求作家运用细节真实生动地再现事实,塑造生活中的典型人物,表现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另一方面又要求作家在表现生活时让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还要求作家以“报告员”的身份时时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立场[7]。值得一提的是陈丹燕的力作《请你牵着我的手》,文中,作家以真诚、开放、浓情、细腻的描写赢得了小读者的喜爱和大读者的称道。这篇报告文学选取了29省市盲童夏令营为题材,以敏锐的观察力把盲童的生活带入人们的视线,在细腻秀气的文思、风趣含蓄的语言中藏含着女作家入木三分的意蕴。作品中作家用一串串细节、细腻的笔触描摹着盲童们的感觉。女作家“第一次看到为了普普通通的中国孩子,武警拦住了外国人”;广西的一个盲男孩在人民大会堂的“***台上折了一斤斗,也许,这是大会堂最温柔的时刻”。“世间梦都做不到的美好的事,像手掌轻轻抚摸着被人冷漠的眼刺伤的地方。”这里,盲童所接受到的是同情和爱!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把盲童的心态传神地刻画出来。作家不仅运用细节真实生动地再现事实,还在文尾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你要上台阶的时候,必有人对你说:请你牵着我的手。从前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一定会有的,因为同行的都是人。将来也一定会有一天,你站在台阶上,有人想上台阶,那么请你也一定说一句:请你牵着我的手。等别人上了台阶,你再接着走。陈丹燕用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这样一个道理,对盲童夏令营这一善举的意义作了生活化的然而却是其妙无比的概括,将其镶嵌在文尾呼应标题,使作品增色不少[8]。所以,儿童报告文学在塑造人物、表现事件时运用细节描写,同时笔锋之间还挟着浓厚的情感倾向性,旨在引导小读者积极健康地成长,追求前进向上的力量。值得提出商榷的是近几年来儿童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小说化倾向。文艺报曾就此问题指出过,说:“近几年来,少年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小说化倾向、思想性的缺失、对当前青少年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麻木等等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文艺报也就此问题专门做过讨论,许多作家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此,我们也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儿童报告文学在创作时到底能不能采用小说的笔法?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作家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既不能把报告文学写成了小说,又要具有文学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个尺度把握得好不好,可能使得我们的报告文学的发展有所变化。对此,孙云晓曾这样说过:“现在‘小说化’泛滥成灾。泛滥到什么地步?一些编辑跟我说,现在约不到好的报告文学了,只能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作品标上纪实文学,混到报告文学中来发表。我认为这是个倒退。”[9]儿童报告文学如果没有了真实性和报告性,何谈报告?近几年来,儿童报告文学的小说化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看看近几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类)就能感觉得出来,报告文学的评奖实属不易,好作品不多,评委会权且把奖项颁给了介乎于小说与报告文学之间的作品,如果报告文学创作的小说化趋势发展愈演愈烈,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儿童报告文学的变质,最终的结果可能走向小说。所以,儿童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小说笔法可以采用,但是还是要坚持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思想性和时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