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在教参(人教版《必修三》)上有如是解释:“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据此种说法,“处处”为诗人寓居之地的家家户户。我认为,这种理解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首先,《秋兴八首》作于公元766年,正值安史之乱平定不久,民不聊生之际,果腹尚大为不易,又何来那么多新布新棉供夔州城里处处户户去“催刀尺”?再者,如果将“寒衣”理解成夔州百姓的寒衣,那岂不与“白帝城高急暮砧”句表意雷同?二者都是说此地人家在严冬将至时为自己和漂泊在外的亲人赶制寒衣。尽管诗家对律诗的尾联并没作对仗的要求,但这样读来,前后语义重复,不免有唣之嫌。须知,老杜的律诗,特别是七律,在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各方面均有完整纯熟的艺术经验;诗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叙更表明了他严肃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被诗家誉为“卓哉一家之言,然百世之上”(明・张《杜工部诗通》)的《秋兴八首》正是杜甫晚年厚积所发的炉火纯青之作,又怎会有如此大意之误?由此看来,此句被误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联系上下文和诗人从整体上寄寓的情感,此句应解为:(杜甫我的)寒衣处处都是破洞(“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均有暗指其羁旅多年之意),如今寒冬将至,亟待缝补,如同向刀尺发出无声的催促;高高的白帝城在暮色苍凉中隐隐传出急切的捣衣声,这更是触动着我孤旅无依,思乡归家之心!
这样理解,不仅合乎原作的字面义,理通情畅,而且加大了信息的容量和情感的表达强度。从其艺术手法来看,前后两部分中的“寒衣”与“刀尺”也形成对比之势:前者借”寒衣’传达自己如孤舟般飘零,身心俱冷的孤寂凄苦;后者是异乡人家牵挂自家亲人,捣衣声中传递出的暖暖温情;一面是自己身为游子对故园的深情呼唤,一面是家人对远方游子的挂念。此句前后既是鲜明的对比,又在表情达意上殊途同归――诗人突出自己潦倒飘零的困窘,他人的思念,不也更强烈的传达出辗转多年仍无法归家,这片凄怆苍凉的“故园心”吗?这不由使我想起了老杜的另一首诗《月夜》(“今夜州月”)。诗中诗人自己和家乡妻儿的遥相牵念读来令人动容,其手法或多或少总与《秋兴》中的“寒衣” 句 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对于杜甫的这首七律,历来争议颇多,而这恰是杜甫杜诗魅力之所在。尽管“妙处难与君说”,我还是借这篇小文浅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愿有抛砖引玉之效,激起更多人对杜诗的思考和喜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何处“寒衣”“催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