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是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在思考问题时总喜欢按一定的思路去思考,显示出思维的单一性、定向性。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势可以促进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产生学习的正迁移;而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则能产生强烈的干扰作用,产生学习的负迁移。
一、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
1.前概念定势。
学生在学习某生物学知识前,总是存在着一些已经内化了的前概念,它们总是先入为主,使学生囿于成见,对后面概念的学习产生干扰作用。例如,在讲“果实”这一节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不同果子上课时带来。学生带来的大多是水果类,如梨、苹果、橘子等,少数学生带来了花生、核桃、葵花籽,甚至有的同学把胡萝卜也带来了。这说明学生日常生活中“果实”的概念是:凡是树上结的,能够吃的(不包括外果皮和里面的种子)都叫果实,显然这个“果实”的概念和生物学中“果实”的概念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这一点的话,就会影响正确的果实概念的建立。我通过让学生对比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帮助他们克服了前概念造成的思维定势,建立了正确的“果实”的概念。
2.经验定势。
在讲“细菌”这一节时,我问学生:“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吗?”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是。”因为孩子们从小就被告诫: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然的话,手上的细菌就会进入肚子里“闹肚子”,就会拉痢疾,肚子痛;学生还知道,许多动物和人得的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由经验告诉他们细菌不是“好东西”,甚至谈“菌”色变,这就是“经验定势”的影响。我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向学生说明,绝大多数细菌对我们人类是有益的,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观点。
3.习惯定势。
楚,有氧呼吸反应式中为什么要用“”而不用“=”来表示反应式两边的关系,使学生以后在写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时能够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不至于写错。
4.权威定势。
很多人盲相信权威人物和书本,认为权威人物所说的,书上所讲的都是真理。例如,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垄断着文化思想,《圣经》上所说的无人敢怀疑,《圣经》上说“太阳都是纯法无瑕的”。有一位教士借助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便自言自语地说:“幸亏《圣经》上已有定论,不然的话,我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宁肯相信《圣经》,也不愿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这就是“权威定势”。
二、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创造性过程中,“思维定势”严重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心智枷锁”。在科学发明史上,有些人由于没能摆脱这个“心智枷锁”,发明创造的机会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但却有许多有识之士,他们不为旧的“框框”所束缚,敢于向“定论”、向“权威”挑战,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例如,巴甫洛夫的学生道林斯基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生理现象。他把一定浓度的盐酸放入动物的十二指肠里,引起了大量的胰腺液体的分泌,他认为这又是一种神经反射现象。道林斯基已经发现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可他没能重新思考,只是按神经反射的老路子去认识,结果走进了思维定势的“死胡同”。英国的裴利斯和施林根听说了这种现象,当他们观测到胰腺分泌不是由于神经反射造成的时,便跳出了神经反射的框框,提出了“激素”的概念,从而开辟了人体生理激素和体液调节的新领域。在科学史上,每一次大的飞跃,都是突破思维定势的结果:达尔文不怕非难,敢于突破《圣经》的思想禁锢,发表了《物种起源》,终于从一个特创论者成为了进化论的奠基人;袁隆平突破了水稻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的传统观念,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后终于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等等。
由此可见,“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思想倦怠、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造就不了天才和发明家的。但是不要认为创造能力是极少数人的天赋,与多数人无缘,这种观念将创造力神化了,正如吉尔富特所说:“迄今人们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力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它潜在地分布在人口中间。”只要放弃蝉蜕,就能长出飞翔的翅膀;只要你敢于突破种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就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勇于探索问题,不要惧怕权威,不要迷信书本和教师,广开思路,大胆尝试。例如,“植物激素调节”这一节,教材对“水平放置的幼苗表现出背着地面向上弯曲生长的现象”解释为:由于重力的作用使生长素在近地面的一侧分布较多,细胞***得快,因此表现出负向地性生长的特性。因为刚刚讲过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使和生长素在背光的一侧分布较多。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水平放置的幼苗同样受到来自上方的光源照射,我认为幼苗背地面向上弯曲生长和植物向光性运动产生的原理一样都是由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果。”一语刚出,四座哗然,有的学生说:“书上讲的岂能有错?”也有一部分学生赞同:“说的有道理!”我首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出证明“植物幼苗背地面向上弯曲生长是重力,还是单侧光造成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经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无光照情况下,植物茎背地生长是对重力发生的反应;在重力和光照同时存在时,茎的背地生长是重力和单侧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如让学生学会系统思维(由点到面的分析问题)、辩证思维(从整体考虑问题)、逆向思维(从反面分析问题)、发散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直觉思维(凭直觉产生思维的顿悟),等等。例如,新课结束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归纳、整理、构理知识网络;解答习题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析。如在推导亲本基因型时可用逆推法、原形启示法、隐性性状突破法、提取公因式法和直观推断验证法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思维定势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当你解决问题不顺利,思维不通畅时,你就要想想是否是思维定势在“作怪”;当你一旦突破了思维定势的束缚,你的思维就会豁然开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真正体验到“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