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的交流,只有发自心灵才能抵达心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唤起自己心底的音乐情愫,倾听自己内心的音乐,意识到音乐是内在于自己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授音乐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
多年来,在每一次讲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课时,我都会要求学生写下《我和音乐的故事》,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音乐故事,比方说,音乐的启蒙是如何滋养了我的生命;或者说,音乐的缺失是怎样令我的生活暗淡;或者说,不恰当的音乐教育(比疗说粗暴、被迫地学习音乐)是怎样扼杀了我对音乐、对美的兴趣,等等。总之,是成长经历中音乐和个体生命之间最真实的故事。
这是学生喜欢的一个作业,有的甚至三易其稿,忠实地记录下自己对于音乐的心声和渴望,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呈现在我的面前。
以下文字全部来自2008年秋冬季北师大选修这一课程的部分学生的作业。在我阅读、整理、编辑的过程中,这些朴素、生动、自然的文字深深地感动着我,也希望能感动更多的人,能引起教育工作者更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没有音乐的童年同样有着对于音乐最强烈的憧憬和向往;没有文人音乐的熏陶,田间地头古老的戏曲艺术对于来自农村的当代大学生竟然同样有着那么强烈的吸引力;没有良好的音乐启蒙,却会将音乐教育的理想和希望加倍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我想,这正是国民音乐教育普及与提高的根基之所在,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信念。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音乐教育必须而向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来自田野、童年缺失音乐的孩子。而中国灿烂丰富的地方艺术、戏曲艺术深深地扎根在田野和年轻人的心里,值得我们珍惜和深思,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的强劲动力。
一、音乐缺失的童年
学生一:我小时候生长在北方偏远的山村,那里有黄色的土地和古老的窑洞,有葱茏的…峦和细小的溪流,那是一个被贫困包围的地方,人们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一辈子拉着老黄牛悠悠地走在漫长的田垄上。在那个地方,音乐对于人们是陌生的,人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各种鸟和动物的叫声,那是大自然的声音。在这种环境中,我失去了接触音乐的机会,而大自然又或多或少地给予我补偿,潜移默化地影Ⅱ向着我,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使我骨子里有一种“山”的韵味。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全村20多个学生,一个老师,开设的课程只有语文和数学,音乐课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上了。所以,小时候我与音乐基本一卜_,是绝缘的,在成长的环境中音乐是缺失的一环。根据蒙台梭利的理论,儿童的成长是有关键期的,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基本都是在6岁以前,如果错过这一段时期,再想弥补小时候失去的东西就很难了!所以,我觉得自己是在小时候严重匮乏音乐从而导致了现在对音乐的冷漠。其实,我也特别希望自己能唱好歌,但实在是缺乏音乐细胞,一首歌听几年都不会唱,确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叹只叹我小时候生于荒村小家,白幼错失了与音乐的机缘!有时候我也幻想自己在音乐的舞台上尽情歌唱,但只能在幻想中存在而已――我与音乐渴望而无缘!
在我心里,一直把我不懂音乐归结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启蒙。但是,当时自己却是生活得很快乐,童年没有音乐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我想,如果有了音乐,或许能够过得更完美、更充实。
学生二:从小在农村长大,学前期从没有人跟我提过“音乐”、“艺术’’这两个词。多少次用惊羡的眼神看着电视里那些水灵灵的穿着漂亮的衣服、梳着长长的辫子的小女孩在舞台上唱歌、跳舞,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像她们一样,因为我身边的女孩都跟我一样,衣服简单粗糙,还有乱乱的短发和海边人都有的黑皮肤。因为语言不通,我听不懂电视里小孩唱的是什么,但是,当我背着箩筐上山拾柴时会哼着《小背篓》跳着舞;去到海边捡螺时,《小螺号》、《踏浪》也能信口唱来。所以我相信:对音乐的喜爱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也知道:没有教育,仅仅依靠本能维持的音乐却可能在后天渐渐减退。
在我的中小学时代,继续着没有艺术教育的生活,学习成了生活的全部,再也没有《小背篓》,也没有《踏浪》,小时候留存于心中的优美旋律不复存在,音乐的本能在消退!
学生三:虽然我生长在乡间,那里却根本没有民间小调的影子,也没有很多少数民族那种民族音乐的传承。这样,我与音乐也就只能在学校里结缘。而乡下的学校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所谓的音乐艺术,尤其是好的音乐。一年级的那堂音乐课,老师唱的是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我只记得她唱的远比不上我躺在青草丛中静听到的溪流的哗哗声。就这样,音乐在我的童年时代与我擦肩而过,我把音乐抛弃了。现在想来,这样的痛苦结局一是因为老师唱得难听,二是因为音乐课上的歌实在缺乏吸引力。
伴随着成长,学习越来越繁忙,我觉得我忽略了很多很多,只知道读书,一度还曾经觉得艺术是给那些物质生活充裕的人享用的,只有他们才有时间和闲情。
终于,我考上了城里的高中,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偶然的机会,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心情与某段音乐有了共鸣,听着听着,我就哭了。从此,我发现音乐有一种神力,它可以和你的心挨得很近、很近,与物质无关。可惜啊!儿时对音乐的空白影响深远,我只能在特定的时刻去倾听,理解的只是音乐的某些内容,而对于音乐本身的一些形式,基本的常识,我全然不懂。音乐,它在我面前完全是一个荒芜而满是杂草的园子。我徘徊在它的门口,总也找不到入园的办法。我真想多一些音乐方面的修养,找回一些失去的东西。
二、地方艺术的生命力
学生一:小时候村里每年都会唱戏,特别是到正月和夏天,十里八乡的每个村子都会唱几天戏,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小孩子可以问家里要几块钱去赶会,而我最高兴的就是又可以去看戏了。看着台上淡妆浓抹的演员,听着敲锣打鼓的声音和戏词,别提有多高兴了!姥姥是个戏迷,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她经常看戏,姥姥总是给我讲很多戏曲里面的故事,我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逐渐被戏曲的故事情节吸引,也渐渐地喜欢上了戏曲。一直到现在,每次回家如果哪里唱戏,我是场场不误,戏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从小缺失了音乐,但戏曲作为一种补偿,对我来说应该还是幸运的。以前在家乡一般听的都是家乡戏,上中学以后接触戏曲的机会就很少了。上了大学以后,利用网络资源,我逐渐接触了京剧、豫剧,并且还学习了京剧里面的一些段子。虽然现在喜欢戏曲的年轻人不多,但我喜欢!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个性吧。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京剧作为国粹传承至今确实有它的魅力和独到之处。我在想,为什么老年人喜欢京剧呢?也许是只有经过岁月的洗
礼,人才会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东西,才会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京剧走进了学校的课堂,这正是人们反省自己行为的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变化万端的今天,不管是音乐还是戏曲,好的东西终究是好的!
学生二:我生在海南,长在海南,海南的一山一景,海南人的一言一行早已经根植在我的血脉之中,我拔不掉,也不愿意将它拔掉。我醉心于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更留恋故乡的“琼剧”,它是伴我成长的重要部分,已经在我心中安营扎寨,生根开花。
在我的故乡,那时候,看琼剧是镇上几百来口人的主要消遣活动,从竹棚、地摊到庙会、社戏乃至后来的“***坡剧场”,琼剧一直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娱乐方式。在矮小、简陋的场地里,乡亲们十分自由、轻松,一边喝着茶、抽着烟、嗑着瓜子,一边品评着剧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欣赏着灯下一招一式的表演,聆听着台上那以海南地方方言所唱出的清脆悦耳的唱腔。
但是琼剧仅仅是一个地方戏剧,还不能广为人知,关于琼剧的书籍也十分稀少,在《中国戏曲集》中甚至没有它的存在,在北师大***书馆中,我更是只在库本阅览室看到了一本简史而已。我对于琼剧的爱想要成熟还有一段十分漫长和艰难的路要走。
三、音乐――心灵的向往
学生一: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从来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没有见过音乐磁带、cD,更没有见过像钢琴、小提琴等与音乐有关的乐器,只是在电视里听到过音乐,但当时不知道音乐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唱歌,觉得音乐离我太遥远了,我只会瞎哼哼。直到上了中学,虽然课表上有音乐课,却是用来自习的,老师只是偶尔教我们一两首歌。但从那时候起,我发现自己喜欢唱歌,而且,同学们也喜欢听我唱歌,这让我觉得有点高兴,让我觉得可能自己有唱歌的天赋。就像现在也时常想,要是小时候有条件学习音乐,多接触音乐,说不定我也能成为歌唱家什么的――当然这只是跟同学开玩笑。
上了大学,看到同学们是那么多才多艺,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更是让我吃惊!我也真的领会到生活条件对于一个人而言,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是何等重要!在大一开学不久,我借着听英语四六级的名头买了一个MP3。一百多块钱,心疼得我!但此时,自己终于可以由着性子去听那首《昨日重现》了,这可是自己接触到的第一首让自己难以忘却的英文歌。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总会在教九楼的窗前默默地坐着,面前摆着一杯水和一份四级资料,然后带上耳机,一遍遍听着卡朋特让人着迷、富有磁性的声音,坐看花同里金黄的银杏叶,静静地随风飘逝。
学生二:我觉得音乐能给我快乐,有时候听着音乐会让你想起很多的事。虽然自己不懂得欣赏音乐,但喜欢音乐,所以我特别珍惜能够学习音乐的机会,而且也觉得有必要学习音乐。尤其作为一个幼教老师,只有自己懂得音乐,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欢乐。
真的难以想象,缺少音乐的世界将成什么样子!我特别希望现在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也许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开始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了,可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的孩子,他们渴望自由的歌声,却由于缺少影片《音乐之声》中玛利亚这样的灵魂启迪者而错过了接受音乐陶冶的最好时期。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向着和平的曙光,大声唱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