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旧称宁远,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城市建制,明宣德三年(1428年)始建古城,清代重修,今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城。兴城位于辽宁省西南方,居“辽西走廊”中部,交通便利。城、泉、山、海、岛五大景观位列其中。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优秀书法县,中国书法之乡。
兴城古城是一座卫城,是守卫山海关的一座重要城池,为边防重地。明将袁崇焕曾驻兵于此,并屡败清兵。也正因此而让这座古老的城池在明清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一座明代古城,半部明清史”,是对这座古城历史价值的真实评价。
现在的兴城古城虽然改变了其原有的战事防御功能,但古城内的牌楼、钟鼓楼、四街八个胡同的设置依然记录着当年的***事防御性,成为研究明王朝***事体系和明长城防御体系唯一的标本。当街而立的两座牌坊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为表彰当时镇守辽西的大将祖大寿、祖大乐二兄弟卫明抗清有功,默许其自行建立的旌功牌坊,合称祖氏石坊。两座经受了360年风雨剥蚀的牌楼为后人研究明清两代的历史、建筑、书法艺术、石刻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庙是古城内的另一重要景观,为明代建筑,是东北三省最古老的、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文庙大成殿内高悬的“万世师表”匾额依然是康熙皇帝亲笔手书并传令全国各地文庙刻匾复制的原刻。而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在新世纪修建的《论语》碑墙,这里集中了当代百位著名书家各种书体书写《论语》100则。当年修建时,邀请全国百名书法名家书写,启功、饶宗颐、杨仁恺、张仃、沈鹏、张海、王家新等均列其中。整个工程制作极为精细,内容准确无误,刻工精准。让游人在瞻仰圣贤、解读《论语》中享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古城内的牌楼、文庙的《论语》碑墙是古城书法的两大标志性建筑。而首山、温泉、大海、岛四大景观也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至此揽胜,留下了大量歌咏胜景的诗篇。
兴城古城以战事名于青史,而以胜景吸引历代文人游客。但先人的那种文化情节更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影响了小城文化。兴城的书法爱好者也正是在这充满文化的氛围中发掘着小城的历史,追慕前贤。
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袁崇焕、孙承斌等名将都擅长书法,都曾在兴城建功立业;两任知州刘大观、强上林对书法极度酷爱,在兴城为官数载;数百位出任朝廷一品大员、知州、知县等兴城籍文官武将对书法的重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兴城书法的发展。而这些名人尤以刘大观、强上林的书法影响最深。
及至近现代,李友梅、王锡荣、赵树声、王生、李省初等已故书家,以及健在的赵序初、潘松年先生等老一辈书家,以他们的艺术水准及在社会上的影响,为后学指引了学书和创作方向。1985年,兴城县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1996年更名为兴城市书法家协会,之后的兴城书法大放异彩,经过几届***团的领导,兴城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书法县”、“中国书法之乡”。
2009年,兴城市书协***张儒林为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恢复创建宁远书院,长年坚持在这里搞书法交流、举办小型展览。如今每周坚持于宁远书院的书协活动已经成为了古城的一道风景。书友们在这里临习碑帖,切磋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