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治家和***事家之一。他在位的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封建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人口明显增长,社会生活比较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名的“盛世”,因此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形成,显然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常以“亡隋为戒”,较能“任贤”,特别是善于主动虚心地向群下求谏纳谏,集思广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对当时经济***治形势的比较清醒的认识,李世民对求谏纳谏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他所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大家都熟知的。需要说明的是,李世民这个人很会动脑筋思考问题,每遇一事一物,他都要穷究其中的道理,从中发现个人智能的有限,以此来提醒和鞭策自己虚心求谏纳谏。有一次他得到十几张弓,自以为都是好弓。但是拿给专门做弓的匠人一看,却说都不是好弓,因为那些弓的木心不正,纹理是斜的,箭发出去不能走直道儿。李世民听匠人一说,马上就联想到:我从小就喜欢摆弄弓箭,又是用弓箭打的天下,对弓箭的奥妙应该说是了解得很清楚的,然而竟识别不出什么是好弓;我得天下的时间很短,对治理天下的道理还不及对弓的奥妙了解得深入,哪能不出错误呢?从此他就更加注意听取臣下的意见,不敢自以为是。又如,有一次他对太子少师萧王禹说: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众多,大小事情千头万绪,一日万机而独断于一人之虑是不行的;假如“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正是由于唐太宗深知求谏纳谏之重要,所以他才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开直言之路”,广纳谏诤。他求谏纳谏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其中有些方法至今看来也还不无可取之处,现择其要者归纳如下,以资批判地借鉴。1.立制度。在中国古代,先秦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和专职谏官,这种机构和官员的设置始自魏晋时期。唐太宗时期承继晋制,设立了组织严密的谏议机构,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专职谏议队伍,监督皇帝和公卿大臣处理***国大事得当与否,随时提出补正意见。唐太宗还规定,“宰相入内平章国事,必使谏官随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匡正失误。2.订规矩。唐太宗认为,***以一人之依违,实乃“亡国之***”。因此,特别作出规定:中书、门下省各位官员,“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策上少犯错误。这是唐太宗强制臣下进谏的一个措施。3.作启发。唐太宗一有机会,就不厌其烦地向公卿大臣们宣传,隋炀帝“护己之短”而大臣们又“相惜颜面”、不肯或不敢进谏,以致最后酿成亡国之乱。4.“假颜色”。唐太宗深知自己出身于赳赳武夫的行列,“威容严肃”,唯恐进见官员以庄见惮,“失其举措”,不能畅所欲言。所以,他“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亦即每次发现有人前来奏事,一定要借助于和悦的表情,笑脸迎人,以期听到更多中的批评意见。5.摆姿态。用唐太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旦臣下有谠言直谏,他就立即“拭目以师友待之”,或者用其他办法明确地作出欢迎的姿态和表示。他还多次当众大臣之面表示:“(魏)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6.见行动。只要进谏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他就立即欣然采纳,马上付诸实施。古人说唐太宗“从谏如流”,主要是指他的这一点。在从行动上纳谏即所谓“从谏”方面,唐太宗是做得很出色的。7.下保证。唐太宗深知“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无异,因而特别向群臣保证说:“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朕“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他还说:“朕尝读书,见桀杀关龙逄,汉诛晁错,未尝不废书叹息……公等为朕思隋氏灭亡之事,朕为公等思龙逄、晁错之诛,君臣保全,岂不美哉!”如此信誓旦旦,可见其思谏如渴的迫切心情。8.搞奖励。唐太宗对于勇于进谏或者进谏有功之臣,不仅经常进行口头上的表彰,而且还搞了名目繁多的物质奖励。据不完全统计,他因此而赐给臣下的东西就包括书籍、佩刀、金器、钱币、绢帛、马匹等多种。最有趣的是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疏陈得失,他居然还别出心裁地特赐当时的名贵药材钟***一剂,并且发了一通颇有深意的议论:“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9.广言路。唐太宗求谏纳谏的范围也很广泛,即所谓“广纳谏诤”。从场合来看,他求谏纳谏,并不局限于君臣“朝议”,还包括退朝后与大臣们的个别交谈和聊天式的漫谈等。从对象来看,唐太宗求谏纳谏,并不仅限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王王圭、李靖、虞世南、李、马周、温彦博、戴胄、萧王禹、韦挺、褚遂良、刘泊、岑文本、杜正伦、姚思廉等等,都是太宗求谏纳谏的对象。就连皇后皇妃,包括文德皇后、长孙皇后,也都曾向太宗多次提出过建议和批评意见。唐太宗听从魏徵关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劝说,广开言路,多方求谏纳谏,这对于他避免决策和施***上的片面性,有着重要意义。10.导风气。唐太宗不仅自己乐于求谏纳谏,还引导公卿大臣们也这样做。例如,贞观五年,他就曾对房玄龄等大臣们说过:“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他认为只有大臣们能够虚心纳谏并在相互之间开展批评,才能敢于和善于向他自己进谏。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由于唐太宗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能够以身作则地虚心求谏纳谏,并在群臣当中大力加以倡导,因而在贞观前期和中期,朝中形成了令人敢于讲话的环境和人人乐于讲话的风气,史称“不讳之朝”。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是少有的。从唐太宗及其大臣们进谏纳谏、“若鱼若水”的关系当中可以看出,要造成一种使下级敢于开展批评的局面,首先是上级必须有虚心听取批评意见的真诚态度,必须制订一系列有利于开展批评的规章制度,必须选择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必须真正实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