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进行了十多年后,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2003年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正式出炉。本文把二者进行初步对比,从《前言》《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就其中一些体现了新课标新要求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变化;对比;理念;感悟
中***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5-02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目前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基本脱离了应试教育,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掌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道德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们必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而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还必须遵循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根据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品德学科算得上是教材变化最快的一个学科,3~5年教材就要来一次较大的改版,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也可以说是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头,大概在2000年左右,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2003年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出版后,教师们在各级教研活动中,细细研读,并且逐步把其中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如今,“实验稿”中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正式出版,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怀着期待的心情通过网络仔细阅读了它,并且将它与“实验稿”进行了对比,找到了多处令人欣喜的变化。现把一些让我觉得值得一说的地方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前言
导语增加了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为适应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较之“实验稿”,更能让人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一目了然。《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增加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一段话,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初中学生的实际,重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现在的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或限于自身文化,或限于自身的精力,无法与孩子较好地交流和沟通,心理问题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与时俱进,在教学之余更多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真心关爱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做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走出成长中的困惑。
二、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分类目标》里,三维目标的表述较之“实验稿”更加具体和有操作性,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权”,知识目标增加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目标中,更加注重对环保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树立更加牢固的环保意识。内容标准表述更加成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处:(1)《认识自我》板块增加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这一内容标准切准了现在很多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脉,因为这类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沉迷于游戏、怕困难而厌学的多,但他们仍然希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再加上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的。(2)法律知识板块增加了一句“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不能小看这一句话,由于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逐渐增多,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恰恰缺乏平等意识,所以才会在与同学相处中“拼爹”、攀比。我想,从学生开始灌输平等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甚至全社会的素质。(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板块中,增加了“合理利用网络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
三、实施建议
我认为,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最出彩的部分莫过于《教学建议》了。与“实验稿”相比,新课标脱离了方向性的大框框,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融通,形成教育合力;提倡教师教学中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合理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索或在合作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这些建议,进一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开放性和民主性,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的内化。《教学建议》里的理念和方法,正是老师们前些年课改中苦苦探索得到的经典方法的集大成。我从中感悟到: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教师们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收集国际国内时事、本土教学资源和学生自己身边的实例,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