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记叙文篇1
对小学生而言,记叙文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表达对生活、学习和社会的真实体验、深切感受与深刻思考的文学载体。遗憾的是,当前小学记叙文教学严重缺乏系统、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指导,基于此,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积累素材,勤于练笔
在小学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勤于写作,乐于写作。其根本宗旨是: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正反对比、表达见解,学会欣赏、勤于记录。其基本方法有三个:一是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如公共汽车站、社区和公园等)仔细观察不同的人对某些事情的不同态度,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能力。例如:有的人看到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等现象会及时制止,而有的人会视而不见。二是教师可要求学生评价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或令人痛心疾首的恶性事件,以使学生在正反对比中表达个人的独到见解。三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不胜收的自然景物,并记录观察所得,抒写情感体验。只有持之以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才能逐渐养成勤观察、细体验和常练笔的良好写作习惯。
二、借鉴教材,间接体验
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使学生间接体验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再要求学生审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味生活的真谛,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最终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例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在完成《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后,我设计了“安塞腰鼓演出记”和“安塞腰鼓观赏记”这两个作文题,要求学生任选其一,以演出者或观赏者的视点,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演出安塞腰鼓的经过及体会(或观看安塞腰鼓演出的经过及体会)。
可见,通过借鉴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可引导学生间接体验社会生活,欣赏艺术风采,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为学生开发记叙文写作的生活源泉,更能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通过重组和转化等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为了让小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愉悦、和谐、宽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关爱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对话,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无限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三是引导学生***思想,放松心情,在记叙文的写作中畅所欲言。
例如,在指导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写作前我反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诸如,家乡的景物或民俗风情等),并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真实反映家乡的面貌(贫穷或富庶,进步或落后),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是热爱还是失望等)。结果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歌颂家乡的美丽风景、丰富物产及淳朴民风,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的学生恳切叙写家乡的物质匮乏、封建迷信盛行及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状况,并表示长大后要改变家乡面貌,带领家乡人民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四、“活”的教学,妙笔生花
在小学记叙文写作中,如何使教学“活”起来,方法有两个。其一,“文无定法”和“文而有法”。虽然记叙文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写文章应有其内在的章法。例如,指导学生以“记一件有趣的事”为题写记叙文,具体应注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紧紧把握“有趣”这个关键词,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精心选择材料、认真组织材料,审慎梳理文章的结构;二是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精心描述这件事的“有趣”之处,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的共鸣。其二,“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具体方法有三个。一是教师应鼓励写作态度好、卷面整洁的学生。二是教师应将优秀的学生作文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供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三是教师可将特别优秀的学生作文推荐给报刊,以便为学生创设分享写作成功喜悦的平台,最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逐渐走向记叙文写作的成功之路。
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奉行上述四个策略,学生才会乐于积累写作素材,不断练笔抒情;勤于借鉴教材美文,提升表达能力;善于表达个人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精于灵活抒写,充满创作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
小学记叙文篇2
记叙文是小学作文中最常使用的文体,小学语文课本中也经常出现记叙文,这为小学生写作文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一方面要让学生熟悉各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经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将作文教学列为教学重点,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对于应用较多的记叙文,更要在最初阶段就进行强化指导,让学生从基础规范到最终升华都有自身特色,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记叙文看似简单,但也存在特别的规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与培训。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记叙文的教学提出简单的见解。
一、规划结构、清晰思路
记叙文最容易写成“流水账”,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不及时矫正,就会使得学生在今后失去提升空间,到初中乃至高中都是一个写法,很难得到突破,同时也很难拿到高分。所以在小学记叙文的教学中,掌握清楚结构、学习较多的记叙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非常重要。下面简单介绍小学常用的记叙方法。
1.顺叙
顺叙是最常见的记叙方法,也比较容易操作。学生只有将各种顺叙写作形式熟记于心,才能够扩充其他的写作方法。但是顺叙写法最忌讳像流水账一样记叙事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叙述事情的重点及细节,其他不重要的事件可以一笔带过。
2.倒叙
倒叙的写作手法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它对文章的结构设置有严格要求,一旦忽略就会影响整个文章的布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比如在写作《我的外祖父》时,学生在开头写了“就这样,外祖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会永远怀念他……”先以外祖父的去世为开头让读者产生兴趣,再展开外祖父是怎样的人,与作者经历了哪些,是什么让作者对外祖父如此喜爱等,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与开头相呼应:“外祖父是我最亲近的人,不管他是否在世,我都永远将他作为人生的方向标!”这样一来,文章就是一篇完整有序的佳作。
3.插叙
相对于顺叙和倒叙来说,插叙的写作手法在小学阶段比较少见,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不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也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插叙的概念,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二、巧妙引入、画龙点睛
记叙文写作的引入方式是比较受重视的部分,它关系着整篇文章的基调和写作方向,同时也对文章的整体水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特别对记叙文的引入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写不同的作文时要有不同的引入方式,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好的引入方式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会成为整篇文章的亮点。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简单阐述文章引入的几种方法,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情景引入
所谓情景引入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一个情景,可以是风景的描述、事件的片段或人物的语言等,这样的引入方式会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更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展现作者的写作功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情景引入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学生在写作《难忘的一件事》时,记述自己三年级时坐公交车去姥姥家的经历,在开头部分引入了这样的情景:“小朋友,就你自己坐公交车吗?真勇敢!”这一句话即表明了作者写文章的态度,又具有明显的现场感,让人产生好奇心。
2.提出问题
在文章开头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常用的引入方法,这样的写作方式有一种与读者互动的感觉,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与作者对话,让文章更加亲切,所以这种方式也要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讲解。例如学生在写《回到家乡》时,记述了自己与父亲回到家乡探亲的经历,从中透露出对亲人的想念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赞美。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可曾知道,有一个地方是你走到哪都不能忘的牵挂?”这样的一句话就点明了自己对家乡的态度,也让人觉得作者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3.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增强文章的神秘感,吸引读者读下去。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小学生设置悬念的能力不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去讲解设置悬念,明确基本要求即可。
三、善用修辞,提升亮点
记叙文的教学中更应该鼓励学生多用修辞,因为修辞既能使人物或语言更加形象具体,又能使整篇文章有一种文艺的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记叙文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但是这些修辞的运用也有讲究,使用恰当的修辞才能达到美化文章的效果。
1.恰当比喻
不少小学生对比喻的运用已经得心应手,但稍显幼稚,或不太恰当,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运用比喻,避免闹出笑话。一方面在比喻时不要过度夸张,另一方面不要太频繁。教师要多给学生们做示范,比如写《第一次做饭的经历》时,一个学生写出“和面就像小时候玩的和稀泥一样,将水和面粉和成一团”的比喻,就很恰当。但是有的学生写道:“我一不小心把油瓶掉到了地上,那声音如火山爆发一样振聋发聩。”油瓶的破碎声怎么能像火山爆发的声音?这个比喻太过夸张。
2.排比升华
记叙文的写作一般不会运用到排比句,但是在文章的最后阶段可运用一小段排比来抒发感情,起到升华的作用。记叙文中排比句的运用不需要像散文一样华丽,只要能形成一个造势的句子,并且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行。例如在《老师的爱》一文中,有学生讲述了许多关于老师的感人事件,最后写道:“老师的爱是黄河,奔流无息、滔滔不绝;老师的爱是蜡烛,照亮学生、无私奉献;老师的爱是太阳,润泽万物、指引前方。”简短的排比句写出了作者对教师的敬爱。
四、评阅赏析,取长补短
作文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发现好的文章,学生会不断对作文提出新想法,所以对作品的赏析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吸取别人文章中优秀的写作方法,将好的思路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作文赏析最常见的来源就是班级内学生的作文。每一次作文课后教师都要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与同学们共同评阅,对于学生们经常犯错误的写作模式也要拿出来让学生引以为鉴。评阅过程中要采取匿名的形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写的优秀的作文要向学生们细致剖析它的独到之处,而对于出现典型错误的作品更要让学生们牢记在心,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除了自己班级学生写的作文,课本上的课文也是比较好的赏析材料。教材编者精挑细选的课文都是作家思维的结晶,他们的写作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也要讲解作家的写作方法,比如引入方式、文章结构,以及文中的修辞、句法等,让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到作文写作的方法,运用课本中的写作方法就不会出现差错。此外,作文辅导书或者优秀作文赏析材料等,都可供学生学习借鉴。教师要善于挑选真正优秀、有特色的作品与学生共同赏析,同时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平均水平,那些过于华丽和高深的文章并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小学阶段的记叙文教学最需要打好基础,教师要总结出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要点和精髓,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面对其他文体时能够举一反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小学记叙文篇3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记叙文的种类和特点。
记叙文从内容上分,有写人为主的和记事为主的两种。从形式来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散文、纪实、回忆录等等。 记叙文和说明文及议论文比较,有下面三个特点:
1、形象性。说明文和议论文直接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说明问题。而记叙文则不象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情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中心思想。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是通过记叙“我”与伯父鲁迅的谈话,来歌颂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并教育下一代人。
2、典型性。记叙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不是一些平凡之事、人。如《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前辈鲁迅先生。他对朋友的关爱无微不至,体现鲁迅为人的高尚情操。《我的战友***》一文中的***则是中国人民******战斗英雄的典型。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敌人无比憎恨,为***战争的胜利而赴汤蹈火,以至献出生命。而***一生,文章只选了几个片断特别详细地叙述了他在危险时刻仍遵守纪律的英雄事迹。
3、以叙述、描写为主,内插抒情和议论成分。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在一篇记叙文里,叙述、描写和抒情、议论还常常揉合在一起,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如课文《小珊迪》,在课文结局时的“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短短的一段精妙的议论,作者抒发了小珊迪善良的品质,对读者起到感染作用。 记叙文的典型性、形象性以及以叙述、描写为主,内插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这三个特点,对培养小学生的选择思维、发散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记叙文的教学。教好记叙文,对学生思维发展及语文学习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好记叙文的教学呢?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第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小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他们想了解学校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 )、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 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第三,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
习字有字贴,练武有套路,初中生写作自然也离不 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范文学习写作, 是使复杂的思维对象条理化、抽象的写作思维过程具体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 例子”,也有人说范文对于写作来说是“实物教授”。但问题是如何使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领悟到 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而不是死搬硬套、作茧自缚。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 ,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种“偷”就是模仿。偷其气就是模仿中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范文的示范 功能,就是要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范文比较,从中找出差距,总结得失,作前 指导要用好范文,作后讲评也要用好范文。作前要使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打开思路;作后要使学生对照范文, 找出自己的不足,为进一步修改提供方向。我们反对机械模仿,但从范文开启思路触类旁通是十分必要的。学 生往往在作前指导阅读范文时并不在意,但等到作后用范文去讲解,就会使他们从对照中明白差距,找到修改 的路子。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习作要求选好范文,把力气花在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上,要允许并引导学生结 合课外阅读,自选范文加以创造性的模仿。这样做,既沟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又可以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第五,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探索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新路子。
首先要教育学生懂得“文不厌改”,好 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文不厌改”既是古今文章家的经验之谈,又是古今写作的优良传统。因为任何人对人 情物理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得那么清楚、深刻、周到;遣词行文也不可能不出疵病。正如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文章最难落笔便佳。”他认为,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全藉改窜”。其次要教给学生自改作文 的方法,使之善识瑕疵。那么,如何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从文章学的理论讲,无非是“旨意”、“格 局”、“辞句”三个方面。文以“旨意”为主,在修改作文时,应先从“旨意”的修正入手。就记叙文而言, 要先看记叙的内容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内容要去掉不实之辞,题旨要看有无价值,内容能否体现题旨。“ 格局”是结构谋篇,修改应注意结构是否完整、匀称。应注意记叙的疏密、详略、断续和曲折等方面的技巧运 用。文学是语言艺术,作文功底全靠语言表达。修改“辞句”就是修改作文的语言。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引皇甫的话说:“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片语之类,并弃其余。”由于只言片语不当而使文章受到损害,这是常见的事。第三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要讲究有格有序。笔者认为 ,从先易后难的教学原理和写作能力培养规律而论,训练的序列应为这样三个台阶:一改语言表达,二改结构 技巧,三改谋篇立意。这就是说,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有三个逐步提高的境界:第一境界是要让学生通过 自改,达到文通字顺,进而语言活泼生动;第二境界是要求达到结构完整,文气曲折贯通;第三境界是求得题 旨鲜明,独特新颖有个性。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探讨,相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