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跳菜”。“跳菜”具有较强的独有性、民俗性、原生态性、活态性、群体性等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建设与发展工作应注重“文化自觉”意识养成,在营造“文化生境”、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和参与体制、产业综合化发展、“非遗”申报、教育引导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拓展。
关键词: 南涧彝族 “跳菜” 文化特征
1.南涧彝族“跳菜”现状审视
1.1南涧彝族“跳菜”的表现形式
南涧彝族“跳菜”是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民间舞蹈。据史料记载,公元800年《南诏奉圣乐》书中所说的“抬菜舞”,经千余年演变,发展为现今的南涧彝族“跳菜”[1]。南涧“跳菜”的套路可分为“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类[2]。“宴席跳菜”根据抬菜的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跳法可,见表1。
“舞台跳菜”又分可再分为“表演跳菜”和“广场跳菜”两种。可见表2。
类并不是单一的,每种跳法都有一定的难度和独有的特点,南涧“跳菜”的表演者,通常都穿着彝族节日盛装,也可根据舞蹈节目的需要适度夸张,但又不失“土而美”的本色。演出中常常采用“揉、狂、猛”递进的艺术手法,融传统的“跳菜”、“十二兽神舞”、“打歌”、“哑神之舞”等为一体。“跳菜”音乐始终保留彝族“自吹自唱”的风格,并把南涧近几年来音乐创作成果中最有影响、观众最为熟悉、传播最为广泛的优美曲调融入其中,使之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亲和力、感染力。
1.2南涧彝族“跳菜”的保护发展现状
2008年6月,南涧“跳菜”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南涧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文化艺术之乡”,在此之前南涧彝族自治县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挖掘与保护工作[3],见表3。
南涧县对“跳菜”的挖掘与保护做了较大的努力,南涧民族民间跳菜队曾先后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比赛906场,观众达632.5万人次,从而使南涧“跳菜”登上了大雅之堂,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南涧举全县之力,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点来抓,全力打造南涧独有的彝族民间民俗――“跳菜文化”和“跳菜经济”。首先,全面推广和普及“跳菜套路”,抽调大批民间跳菜艺人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农村培训跳菜,形成村村寨寨学跳菜的良好氛围;组织专业队伍编撰“彝族跳菜广播体操”在各中小学作体育必修课推广;在县职业技术中学成立跳菜培训中心,开设民族歌舞中专学历教育。其次,南涧县人民***府拨出专款用于精心创作和编导“跳菜节目”,争取出精品节目。再次,成功组织和举办“跳菜艺术节”,把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依法确定为“跳菜艺术节”。最后,科学策划和申报“跳菜之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南涧县委***府先后命名了无量乡等8个乡镇为跳菜打歌民间艺术之乡,瓦折村委会等40个行***村为跳菜民间艺术村,罗文贵等32户为跳菜世家,罗家富等36户为音乐世家,成立“南涧跳菜艺术团”,由艺术团全权负责跳菜艺术的继承、发扬以及对外交流工作。南涧“跳菜”经挖掘整理和精心加工之后,已从山间田园跳到广场都市,从锅台饭庄跳进了艺术殿堂,充分展示出东方人的幽默诙谐,是舞动着的人体艺术[4]。
2.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分析
2.1独有性
南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跳菜”是南涧彝族特有的古香古色的饮食文化,它把粗犷豪爽、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会其中,堪称“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5]。南涧“跳菜”由衷地表达着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谊,和彝家人火一样的热情。
2.2民俗性
“跳菜”是彝族举行喜庆、婚礼、丧事等活动之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相传这是古代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彝族村寨,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男子剃光头发,亲自下厨,舞着托盘,跳着上菜,令人眼界大开,食欲大增。此外,南涧县蜜蚂郎村的《十二兽神舞》和盖瓦洒村的《哑神之舞》等文化与彝族打歌,均属“跳菜文化”大圈的派生物,其推崇的面对死神而友爱相帮的精神,与“跳菜”“天人合一、不畏艰险、与天地同存”的原始宗教精神是一致的,都遵循了融会人与事、亲与仇、友与敌、古与今、美与丑、生活与生命、平凡与伟大的道教原则。
2.3原生态性
南涧“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跳菜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野风所撰《定边纪事》记载:“跳菜”艺术源自彝族原始宗教――古道教文化,曾是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狩猎与战庆活动过程中的进奉行为。野风认为:“原始跳菜即‘母虎日历’的起源时间在公元前约9000―6300年之间;‘十二兽历’则在公元前约7000―4300年之间。”[6]
2.4活态性
南涧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语言文字,南涧“跳菜”盛行于唐代,传承埋没于民间,发掘发展于当今。经文化艺术工作者研究和发掘整理,现在经常可见和比较有名的跳菜节目有《跳菜情源》、《火恋彝乡》、《十二兽神舞》、《彝族打歌》、《哑神之舞》等。“跳菜”被誉为南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如今,随着南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跳菜艺术经过发掘、整理、创新,逐渐走出了大山、走向世界,成为南涧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2.5群体性
彝族“跳菜”是一种独具民族个性的、方便易行的自娱自乐和有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舞台上表演的跳菜,演员通常在20人以内,要求舞蹈动作细腻,调度花样频繁。而广场跳菜演员少则40人,多则可达上千人,注重大色块、大气势和整体艺术效果。“舞台跳菜”情趣健康、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醇厚的民族风味,反映出云南彝族愉快、明朗、乐观、好客的性格和对生活的赞美[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