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死亡,对每一个生者来说,是神秘而不可知的,但又是必然归宿,它困扰着人们,同时又促使人们不断对生命做出思考,因此,死亡成为了文学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将死亡作为主题的作品甚多,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也以相同的主题写下了大量的隽永的作品。这些诗歌从不同方面折射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可由此窥见这位伟大诗人对死亡的态度。
关键词:死亡 永恒 祥和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诗歌创作方面打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她的诗十分独特,不落俗套。狄金森的诗大都围绕某一意象或主题而写。在她现存的1775首诗歌中,有500多首是以死亡为题材,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死亡。而且许多诗,开始看似描写自然或者爱情,末了却又笔锋一转,让人意识到她其实想表达的是死亡。她的死亡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死亡的意义。有描写死亡瞬间生者对死者态度的,还有描写死后的生活,甚至死者对死亡的反应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一首死亡主题诗歌,并由此探讨在这首诗中狄金森表现出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形成原因。
The sun kept setting,setting still;
No hue of afternoon
Upon the village I perceived,――
From house to house ’t was noon.
The dusk kept dropping,dropping still;
No dew upon the grass,
But only on my forehead stopped,
And wandered in my face.
My feet kept drowsing,drowsing still,
My fingers were awake;
Yet why so little sound myself
Unto my seeming make?
How well I knew the light before!
I could not see it now.
It is dying,I am doing;but
I’m not afraid to know.
很显然,这首诗将一位垂死者作为描写对象,从自然环境写到死者本身,从身体状态的描写到心理状态的描写。该诗的第一句就设定了整首诗的基本基调――伤感、遗憾。诗人以一幅徐徐落下的夕阳为画面展开了描写。通常在文学上我们用夕阳来代表老的或是将要逝去的事物,夕阳带给我们的大多是一种无助和无力。唐代诗人李商隐也以一句千古流传的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表现这种将要逝去的遗憾。
“setting still”让人深切地感觉到等待的缓慢过程,对于美丽的景色,我们希望长久的保留,可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带给一个垂死的人的只有恐惧和无奈而已。红日、彩霞,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多么宁静祥和,都掩饰不住内在的孤独失落和无助。夕阳落下的过程其实也是生命失去的过程。对于狄金森来说,这样一幅美丽的***画赋予她更多的则是恐惧压抑的感觉。
在第二节中,诗人开始描写落日的余晖。金色的光芒落在草地上,然后一点一点地褪去,最后锁定在“我”的额头上。再次细细体验这一小节,诗人并不是仅仅描写自然景色中落日余晖褪去的过程,而是用这种过程来表现人生命的一种宿命。生命的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是任何人都逃脱不掉的。死神就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而上帝是整个宇宙的统治者,没有人能够违背上帝的意愿,更没有人具有与上帝抗衡的力量。我们作为普通的人,能做的只是接受和等待。而其中区别也仅在于等待和接受死亡的心情是怎样的。诗的前两节不仅设定了一种缓慢、安静、平和的氛围,也加强了对死亡意象的描写。死神越来越近了。
那么,对于濒临死亡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害怕,恐惧,不安,还是平静呢?在第三节中诗人转而对垂死者进行描写。当然,诗人并没有直接陈述这个“我”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是多么的害怕,而是描写了身体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来间接地让读者感受将要逝去的生命。“我的脚也困了,手指虽然清醒,但是也没有了力量”,“我”的生命不能抗拒上帝的安排,正在向死亡迈近。在上帝这个万物的主宰面前,“我”显得苍白无力。
诗的最后一节达到了全诗的高潮,同时表现了垂死者对生命逝去的遗憾和对死亡的无畏。遗憾的是再也不能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享受生命的乐趣,但是对于这种遗憾和死亡,“我”并没有恐惧,只是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在这首诗里,诗人虔诚地体验日落时逐渐暗淡的色彩、光线和景象,忠实地记录了这些细微的景色变化和心理过程。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狄金森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一种祥和、宁静。同样,狄金森也在“死亡是一场对话”中以抽象的表达方式揭示了这种死亡。对于死亡的来临,不朽的灵魂只需脱去一层泥土躯壳就能打发死亡,没有痛苦,没有无奈,只有平静和理智。为什么诗人会以如此平静的态度对待即将来临的死亡?我们可以从《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得到答案。在她看来,死亡并非毁灭,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死神的马车上就有“不朽”与我为伴。在“不朽”的陪伴下走向“永生”,换句话说,只有经历死亡,才能真正获得永生。正是由于相信死后会获得“永生”,所以诗人才能够平静地对待生命的失去――死亡。
狄金森对死亡主题如此感兴趣,以及在诗中她对死亡和永生的探讨,深究其原因是与她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她出生在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宗教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笃信基督的信徒,而她的家乡阿默斯特是一个典型的有清教传统的小镇,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带着“原罪”的罪人,不能自救,只能等待死后让上帝来裁决,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本是教导信徒仁爱、与人为善从而死后升上天堂的基督教义,但人们似乎更关注的是自己死后的归属,因此死亡成为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生活在这种氛围下,虽然狄金森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以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常常质疑基督教义中关于人生而堕落的观念和传统的祈祷仪式,对上帝、基督一生都持有怀疑态度,却也不免经常思考《圣经》中对于死亡的解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仍然基本认同基督教关于死亡的看法。而且,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生死离别,失去挚友和亲人的痛楚让她不断探索“死亡”和“永生”的意义,以此获得慰藉。
狄金森死亡主题的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她对死亡的意义的探讨。她的死亡诗真实地反映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狄金森怀疑上帝,但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又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在基督教教义中,死亡不仅意味着此生的终结,也代表着洗去原罪,升入天堂,获得永生的开始。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带来了悲伤和恐惧,但作为来生的开始,也带来了永久幸福的希望。狄金森十分愿意相信人死后会获得永生,因为她希望自己在现世生活中失去的只是挚友和亲人的身体,而他们不朽的灵魂将会获得永生,获得永生唯一的途径就是经历死亡,只有这样狄金森才能告慰自己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诗人的真正所指也就是:死亡并非是毁灭,永生也并非枉然,而是生的延续。死亡是通往永恒的必经之路,所以她才能以坦然、平静的态度迎接死亡,视死如归。这种态度又不同于基督教徒把死亡看成是“安息主怀”的消极态度。马科斯・坎利夫在评论狄金森对死亡的态度时说:“她一心一意考虑死的问题,把死亡看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她认为死是一种特殊的光荣。在狄金森那里,死亡与永生根本就是一回事。”正是如此,狄金森才能以一种平静、豁达的态度对待死亡。
参考文献:
[1]彭静,郑佩伟,张景玲.狄金森和她的死亡诗.职大学报,2005,1.
[2]李丽波.论美国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主题.宁夏社会科学,2005,5.
[3]杨卫中,张楚,草地上的阴影――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与永生.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Johnson,Thomas H. 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Z].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rd University Press,195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