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死亡情结

摘 要:死亡,对每一个生者来说,是神秘而不可知的,但又是必然归宿,它困扰着人们,同时又促使人们不断对生命做出思考,因此,死亡成为了文学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将死亡作为主题的作品甚多,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也以相同的主题写下了大量的隽永的作品。这些诗歌从不同方面折射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可由此窥见这位伟大诗人对死亡的态度。

关键词:死亡 永恒 祥和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诗歌创作方面打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她的诗十分独特,不落俗套。狄金森的诗大都围绕某一意象或主题而写。在她现存的1775首诗歌中,有500多首是以死亡为题材,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死亡。而且许多诗,开始看似描写自然或者爱情,末了却又笔锋一转,让人意识到她其实想表达的是死亡。她的死亡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死亡的意义。有描写死亡瞬间生者对死者态度的,还有描写死后的生活,甚至死者对死亡的反应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一首死亡主题诗歌,并由此探讨在这首诗中狄金森表现出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形成原因。

The sun kept setting,setting still;

No hue of afternoon

Upon the village I perceived,――

From house to house ’t was noon.

The dusk kept dropping,dropping still;

No dew upon the grass,

But only on my forehead stopped,

And wandered in my face.

My feet kept drowsing,drowsing still,

My fingers were awake;

Yet why so little sound myself

Unto my seeming make?

How well I knew the light before!

I could not see it now.

It is dying,I am doing;but

I’m not afraid to know.

很显然,这首诗将一位垂死者作为描写对象,从自然环境写到死者本身,从身体状态的描写到心理状态的描写。该诗的第一句就设定了整首诗的基本基调――伤感、遗憾。诗人以一幅徐徐落下的夕阳为画面展开了描写。通常在文学上我们用夕阳来代表老的或是将要逝去的事物,夕阳带给我们的大多是一种无助和无力。唐代诗人李商隐也以一句千古流传的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表现这种将要逝去的遗憾。

“setting still”让人深切地感觉到等待的缓慢过程,对于美丽的景色,我们希望长久的保留,可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带给一个垂死的人的只有恐惧和无奈而已。红日、彩霞,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多么宁静祥和,都掩饰不住内在的孤独失落和无助。夕阳落下的过程其实也是生命失去的过程。对于狄金森来说,这样一幅美丽的***画赋予她更多的则是恐惧压抑的感觉。

在第二节中,诗人开始描写落日的余晖。金色的光芒落在草地上,然后一点一点地褪去,最后锁定在“我”的额头上。再次细细体验这一小节,诗人并不是仅仅描写自然景色中落日余晖褪去的过程,而是用这种过程来表现人生命的一种宿命。生命的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是任何人都逃脱不掉的。死神就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而上帝是整个宇宙的统治者,没有人能够违背上帝的意愿,更没有人具有与上帝抗衡的力量。我们作为普通的人,能做的只是接受和等待。而其中区别也仅在于等待和接受死亡的心情是怎样的。诗的前两节不仅设定了一种缓慢、安静、平和的氛围,也加强了对死亡意象的描写。死神越来越近了。

那么,对于濒临死亡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害怕,恐惧,不安,还是平静呢?在第三节中诗人转而对垂死者进行描写。当然,诗人并没有直接陈述这个“我”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是多么的害怕,而是描写了身体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来间接地让读者感受将要逝去的生命。“我的脚也困了,手指虽然清醒,但是也没有了力量”,“我”的生命不能抗拒上帝的安排,正在向死亡迈近。在上帝这个万物的主宰面前,“我”显得苍白无力。

诗的最后一节达到了全诗的高潮,同时表现了垂死者对生命逝去的遗憾和对死亡的无畏。遗憾的是再也不能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享受生命的乐趣,但是对于这种遗憾和死亡,“我”并没有恐惧,只是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在这首诗里,诗人虔诚地体验日落时逐渐暗淡的色彩、光线和景象,忠实地记录了这些细微的景色变化和心理过程。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狄金森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一种祥和、宁静。同样,狄金森也在“死亡是一场对话”中以抽象的表达方式揭示了这种死亡。对于死亡的来临,不朽的灵魂只需脱去一层泥土躯壳就能打发死亡,没有痛苦,没有无奈,只有平静和理智。为什么诗人会以如此平静的态度对待即将来临的死亡?我们可以从《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得到答案。在她看来,死亡并非毁灭,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死神的马车上就有“不朽”与我为伴。在“不朽”的陪伴下走向“永生”,换句话说,只有经历死亡,才能真正获得永生。正是由于相信死后会获得“永生”,所以诗人才能够平静地对待生命的失去――死亡。

狄金森对死亡主题如此感兴趣,以及在诗中她对死亡和永生的探讨,深究其原因是与她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她出生在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宗教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笃信基督的信徒,而她的家乡阿默斯特是一个典型的有清教传统的小镇,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带着“原罪”的罪人,不能自救,只能等待死后让上帝来裁决,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本是教导信徒仁爱、与人为善从而死后升上天堂的基督教义,但人们似乎更关注的是自己死后的归属,因此死亡成为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生活在这种氛围下,虽然狄金森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以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常常质疑基督教义中关于人生而堕落的观念和传统的祈祷仪式,对上帝、基督一生都持有怀疑态度,却也不免经常思考《圣经》中对于死亡的解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仍然基本认同基督教关于死亡的看法。而且,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生死离别,失去挚友和亲人的痛楚让她不断探索“死亡”和“永生”的意义,以此获得慰藉。

狄金森死亡主题的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她对死亡的意义的探讨。她的死亡诗真实地反映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狄金森怀疑上帝,但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又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在基督教教义中,死亡不仅意味着此生的终结,也代表着洗去原罪,升入天堂,获得永生的开始。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带来了悲伤和恐惧,但作为来生的开始,也带来了永久幸福的希望。狄金森十分愿意相信人死后会获得永生,因为她希望自己在现世生活中失去的只是挚友和亲人的身体,而他们不朽的灵魂将会获得永生,获得永生唯一的途径就是经历死亡,只有这样狄金森才能告慰自己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诗人的真正所指也就是:死亡并非是毁灭,永生也并非枉然,而是生的延续。死亡是通往永恒的必经之路,所以她才能以坦然、平静的态度迎接死亡,视死如归。这种态度又不同于基督教徒把死亡看成是“安息主怀”的消极态度。马科斯・坎利夫在评论狄金森对死亡的态度时说:“她一心一意考虑死的问题,把死亡看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她认为死是一种特殊的光荣。在狄金森那里,死亡与永生根本就是一回事。”正是如此,狄金森才能以一种平静、豁达的态度对待死亡。

参考文献:

[1]彭静,郑佩伟,张景玲.狄金森和她的死亡诗.职大学报,2005,1.

[2]李丽波.论美国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主题.宁夏社会科学,2005,5.

[3]杨卫中,张楚,草地上的阴影――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与永生.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Johnson,Thomas H. 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Z].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rd University Press,1958.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情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情结

学习

学习交流范文

阅读(19)

学习交流范文第1篇【摘要】本文以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认知需要为论述要点,阐述通过和谐理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由交流和角色模拟中增强体验,激发学习内驱动力与积极情感。和谐教学理念实施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丰富认知感悟思维,有效提

学习

燃烧了68个小时的乌鲁木齐商厦大火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燃烧了68个小时的乌鲁木齐商厦大火,内容包括乌鲁木齐市火灾详情,乌鲁木齐回应11·24火灾。“一场市内大火连续燃烧68个小时真是破纪录了!”2008年1月2日20时许,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德汇国际广场突发大火。火灾从大楼底层着火

学习

郭沫若《女神》意象体现的文化精神解析

阅读(21)

【摘要】郭沫若的《女神》,可以说是打开了新式诗风的大门,将新的文化特征融入到了诗词创作中。《女神》的创作主要是在泛神论思想的影响下而完成,其中蕴含的多种意象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精神。本文就郭沫若《女神》意象体现的文化精神进行

学习

石煤矿建设“六大系统”初探

阅读(311)

【摘要】如何完善石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成为一个新课题,经调研,在此探讨。【关键词】安康石煤矿;“六大系统”;实施意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煤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学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门”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门”,内容包括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多少。目前,谁是上市公司中的曝光“头牌”?谁的“接客”率最高?谁的身上吸引的“聚光灯”最多?答案无疑是深陷财务造假的四川长虹(600839.SH)。

学习

90后群体社会心理特征分析

阅读(20)

“90后”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在心理及行为方面体现出网络依赖现象严重,攀比心理泛滥,学习功利化心理突出,就业压力大,孤独感、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未见明显改善等新特征,心理健康工作者须积极把握“90后”群体心理的新特点

学习

对尖端领域项目文档的控制

阅读(31)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是中俄两国在核能领域进行的高科技合作,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该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1号机组于2007年5月17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7年8月16日投入商业运行。从

学习

马季奇 传奇外援的传奇人生

阅读(18)

因战乱11岁从克罗地亚迁往德国,爸爸送快递,妈妈做保洁,15岁签足球合同给父母买了一辆新汽车。足球是他一岁时收到的第一个礼物,跟足球相伴一生却不想让儿子继续踢球。马季奇,说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外国人,北京国安最长的外援,七年内出场242次。

学习

协议书格式范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协议书格式范文,内容包括土地转让协议书格式范文,补偿协议书格式范文。协议书格式范文第1篇一、现将仲裁协议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1.首部。(1)注明文书名称;(2)协议仲裁的当事人双方基本情况。2.正文。(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选定的

学习

理论物理教学论文

阅读(24)

一、理论教学的条理性本文提出的针对于理论物理教学与实践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观到宏观,理论研究到具体实践,单体到多体的顺序展开的,一共包括三个知识单元,它们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为了使得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物理知识,我们需要结合

学习

老万成酸梅汤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老万成酸梅汤,内容包括老万成酸梅汤的配方,老万成酸梅汤效果怎么样。2011年4月12日。老万成总经理刘汉华坐在办公桌前,有些发福的身子往后稍稍一靠,兴奋难掩:“我们申请的老万成商标到五月份就出来了。”他打开紧锁的抽屉,拿出

学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内容包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隶书书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含义。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和速度。一个学生,一个班集体的健康

学习

互动通 多屏营销重在打通、互动

阅读(22)

邓广梼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籍资深广告人。曾于香港广告业工作十年,任职CitiAd广告公司,后由澳洲Mojo/MDA收购并调派往澳洲悉尼总部工作十年,之后重返校园完成MBA学位。1999年在上海接管“形象工厂”(ImageFactory),随后担任集

学习

《武林外传》中的别样江湖

阅读(23)

[摘要]古装剧《武林外传》是一部充满“70后”标签的作品,它最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武侠”和“网络感”。《武林外传》构建了一个十分另类的世界:一个被颠覆的江湖、一群被凡俗化的侠客。究其原因,一则是网络文学的共性使然,再则是用以释放大众的

学习

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探讨

阅读(24)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道生态学例题的分析,剖析了出生率和死亡率这两个概念,避免了由于学生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失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概念内涵,通过一些典型习题来深刻理解相关抽象的概念。【关键词】出

学习

从《织工马南》探寻人物情结

阅读(33)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乔治・艾略特通过《织工马南》,讲述主人公在得与失中找到了生命中爱的对象和尝到了人生的乐趣,从而有了面对过去的勇气和展望未来的信心,揭示了对有生命人倾注的爱比对无生命物体倾注的爱更有意义。同时也反映

学习

爱与死亡的合奏

阅读(18)

摘要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和论证了死亡本能的存在,但究竟是与死亡本能相抗衡的主要力量,还是为死亡本能开辟道路,众说纷纭。电影《苦月亮》中的纠缠,别为研究与死亡本能的相互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关键词《苦月亮》死亡本能一向是被

学习

女人也有洛丽塔情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也有洛丽塔情结,内容包括日本人的洛丽塔情结,洛丽塔情结是怎么回事。一家粉红色基调的小店像一朵嫩嫩的小花,开在这条充斥着达芙妮、香奈儿等名牌的女人街上。通透的玻璃窗映出里面的童话世界,纱幔、蕾丝、布偶、玲珑精

学习

雷击致2人死亡1例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雷击致2人死亡1例,内容包括痛心24小时内雷击致72人死亡,哪儿发生了雷击致11人死亡。1案件资料1.1简要案情2011年11月4日18时许,家住贵州省遵义县芝麻镇高原村大元组的韩某某(男、42岁)及其儿子韩某(男、13岁)到自家门外观看冰雹

学习

“主流”情结也是一种社会病

阅读(25)

汉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语言符号,但窃以为汉字最独特的是其表意具有模糊性,有的概念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恰恰是这个雾里看花、水中赏月的特点令国人欲近不得,欲罢不能,如醉如痴,渐成病态。比如说“主流”一词,绝对是近

学习

我的《瀚海潮》情结

阅读(14)

说实话,我不懂文学,也不是文化人,从来没写过文学作品,什么小说、散文、诗歌等等,我一窍不通,更别说在《瀚海潮》上发表过哪怕是“豆腐干”大小的文章。我是钟情这份杂志的,她停刊后的这段时间,一种难以言状之情常常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而今手

学习

死亡可以预知吗?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死亡可以预知吗?,内容包括测试预知死亡的软件,预知人类死亡的机器。一只猫居然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只猫拥有如此神奇能力的呢?很多人都很好奇,究竟是猫能看到我们人眼看不到的东西,还是一切正好是一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