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首技巧难度较高并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乐曲。在古筝考级曲目中设定为九至十级难度,也是古筝专业考生较多选用的考试曲目。因此,他受到了许多古筝学习者的关注和喜爱。
一、创作背景
1964年2月9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两个年幼的女孩――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在替父亲放羊的时候,被卷进了突然到来的暴风雪中。在风雪中,两个女孩紧紧跟着被暴风雪驱赶的羊群,在摄氏零下37度的风雪中走了一天一夜,奔波了70多里。2月10日早晨,才被救援人员找到送进医院抢救,由于冻伤非常严重,妹妹玉荣双腿截肢,造成终身残废,姐姐玉梅也失掉了脚趾。
小姐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她们用生命保护了公社的羊群。1964年3月13日,时任***副***、自治区***书记的***亲笔题词:“龙梅、玉荣小姐妹是牧区人民在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接班人。我区各族青少年努力学习她们的模范行为和高贵品质!”接着,内蒙古自治区***做出决定,授予龙梅、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称号。此后,小姐妹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筝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由吴应炬作曲,刘起超、张燕于1974年改编而成的一首古筝独奏曲。
二、乐曲分析
全曲由引子和三个部分组成,如下***
引子部分节奏较自由,旋律舒展,仿佛让人们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对小姐妹活泼可爱的身影。这段的难点是左右手交替的琶音,速度由慢渐快,演奏者应注意琶音的正确弹奏方法。各手指贴弦,由指尖发力,音与音之间要均匀。由于速度较快,尤其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以免出现杂音。最后一句模仿马头琴音响效果的小节演奏者应注意右手摇指的流畅性和对左手滑音的音准掌握。
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由A、B两个对比主题组成。第一主题A是全曲的主题音乐,用自由轻快的曲调刻画了小姐妹在放牧时互相嬉戏玩耍、欢快活泼的情景。曲调具有浓厚的舞蹈性,动用了内蒙古民歌中“短调”的写法,A主题可分为a、a’、b三个层次。a层共12小节,节奏快,富有舞蹈性,左手采用半分解和弦伴奏,这种音型更能表现节奏感强,跳跃感强的旋律。弹奏时,应注意左手手腕的平稳。a’层8小节,是主题的变奏,旋律是a层的提高八度变化再现,左手除高八度演奏外,与a层相同,右手旋律用快四点的技法演奏,要求各手指要有***性,颗粒性要强,具应突出每拍的第一个音,使节奏更显明朗化。b层共16小节,小撮奏法要轻巧、干净、具有弹性,注意一强一弱的对比。前6小节的小撮奏法可以用左右手交替来完成。第二主题B与第一主题A形成对比,A主题速度较快,B主题速度较慢,是对大草原美丽的景色的描写和抒发了作者对大草原热爱。曲调吸收了内蒙民歌中“长调”风格,旋律抒情优美,富有较强的歌唱性。B主题共12小节,难点在于右手的长摇一定要注意放松及摇指的音色,左手采用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区跳动较大,找弦时应要快而准确,并要注意指甲触弦的角度和深度,以免磨擦出杂音。
第二部分“与暴风雪博斗”,由D、E、F三个段落构成。D段节奏自由,采用两次移码出现高低#5音,其目的是造成不协和音程的效果。左手在筝码左侧无音高弦段上下刮奏,与右手在筝码右侧弦段的上下刮奏相互呼应。这一段可以以谱为基础,根据演奏者感受自由发挥,尽量把暴风雪猛烈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些,一下子把人们带到暴风雪的意境中去。E段落共28小节,运用了扫摇的技法,速度较快,以“草原放牧”中的A主题音调配上扫弦的技法,使原本欢快的舞蹈性主题带有战斗性进行曲的风格,多次出现,并且一次比一次加强,刻画出小姐妹英勇顽强地同暴风雪作斗争,竭尽全力保护羊群的动人场面。这段的难点扫摇也是全曲的一个难点及亮点。分三个步骤练习,先练好大指扎桩摇,再练悬手摇,最后再加扫摇。练习中,应注意肩、大臂、手腕的放松,力点集中于指尖,节奏要稳定,按部就班地练习。F段落共11个小节,动用了快速双抹和大撮左右手交替的技法,由弱渐强,好像马蹄声由远而近,象征着寻找、救援小姐妹的人群已经到来。双抹和大撮交替都需注意双手配合协调,均匀,手腕平稳,指尖运动,强弱控制要自如。
第三部分表现的是小姐妹“战胜暴风雪后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和祖国无限的深情”,由B’和A’两段构成。B’段是B段的变化再现,共21小节,旋律更加宽广、激动,如同嘹亮的歌声在宽阔的草原上回荡。此段中左手三连音的伴奏可由慢渐快再渐慢。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也是全曲的尾声,共20小节,但比第一次主题出现时音乐更加活泼、欢快,歌颂了小姐妹的高尚情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筝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