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国保税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在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两个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经济适应全球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反映保税区运行情况的指标,从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利用2007-2009年各保税区的面板数据就保税区对腹地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提升保税区腹地经济效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保税区 腹地经济 拉动效应 面板回归
从1990年5月***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我国已先后设立了15个保税区。保税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域,是腹地经济与国际接轨不可多得的通道和驱动器,随着全球范围内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区域和宏观经济意义。本文拟从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保税区与腹地经济的关系,比较和评价我国保税区对内陆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说明
(一)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科学性、合理性和数据的易得性。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本文对我国2007-2009年保税区基本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科学、合理的分析指标。
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7-2009年我国保税区增加值平均2128.14亿元,占到腹地省级行***区域增加值总和约1%的份额,而实际进出口则占到腹地省级行***区域进出口总和的6.25%,从中可以窥见保税区作为腹地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通道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实际进出口额作为衡量保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与实际进出口额联系密切的货运总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从区位条件看,我国保税区具备突出的区位优势:保税区均依港建立,基本上处在国际物流的结点或通道上,或大多有优质通畅的公路网、铁路网乃至航空网与之相连接,交通便利,多数保税区具有重要的物流功能,因此选取货运总量作为主要分析指标是尤为必要的。
另外,可以看到我国保税区创造了较高的销售收入,但是销售收入是一个容易受到价格影响的指标,所以不把其作为主要分析指标看待。招商引资虽然是保税区具有中心意义的工作,但由于实际利用外资额数额较小,且很多保税区数值为0,用其衡量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牵强,因此不将其列为主要分析指标。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保税区增加值、货运总量、实际进出口额和税收总额作为衡量保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而在考虑保税区发展对腹地经济拉动作用时,以货运总量、实际进出口额和税收总额作为解释变量。
(二)数据处理说明
由于各保税区批准成立时间及发展类型不同,其功能设计也不尽一致。厦门象屿、宁波、广州、张家港、青岛等是贸易型保税区,深圳沙头角就是典型的工贸型保税区,而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大连、福州等为综合型保税区,因此规模差异较大。鉴于此,本文将福建省所辖范围内的福州保税区与厦门象屿保税区数据汇总到一起,作为一个数据单位;将广东省所辖范围内广州、珠海、深圳和汕头四个保税区数据进行汇总,作为一个数据单位。另外虽然海口保税区的规模也比较小,但海南省所辖范围内仅有此一个保税区,且由于其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文对其数据不进行合并,作为单一数据单位参与分析。
为避免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本文对所涉及数据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同时,对数模型的优势也在于可以较好地分析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关于腹地区域划分的说明
关于腹地区域的划分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多也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大多数学者的做法,以保税区所在省级行***区作为其发展腹地。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界限明确、数据范围清楚易得,缺陷在于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影响受到省界的限制,低估了其腹地经济的范围。
实证分析
(一)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经济总量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择GDP和财***收入作为腹地经济总量的代表指标,从保税区的基本经济指标中选择实际进出口额、货运总量和税收总额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利用2007-2009年我国保税区与腹地省级行***区域面板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考察我国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表2中可以看到保税区各指标对腹地GDP和财***收入的拉动作用基本相当,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每增长1%,腹地GDP平均增长0.3242%,腹地财***收入平均增长0.3874%;保税区货运总量每增长1%,腹地GDP平均增长0.3341%,腹地财***收入平均增长0.535%;而保税区税收总额对腹地GDP的影响不显著,对腹地财***收入的影响和前两个变量持平,其增长1%平均可带来腹地财***收入0.3494%的增长。
(二)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择腹地进出口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货运总量和税收总额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利用2007-2009年我国保税区与腹地省级行***区域面板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考察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到保税区各指标对腹地进出口贸易的拉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每增长1%,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可增长0.745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充分彰显了保税区对外窗口和对内辐射的重要作用;而保税区货运总量的拉动力虽稍小一些,但其增长1%仍可换来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0.6117%的增长,保税区物流功能优势对腹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可小觑;另外保税区税收总额每增长1%,腹地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0.6642%。可见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
(三)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择腹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货运总量和税收总额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利用2007-2009年我国保税区与腹地省级行***区域面板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考察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到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每增长1%,腹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均增长0.7327%,可见对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而保税区货运总量每增长1%可换来腹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均0.5608%的增长,相比保税区的进出口贸易效应来说,其物流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保税区税收总额每增长1%,腹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均增长0.6503%。可见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
(四)保税区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方面,本文选择城乡居民收入总和作为被解释变量,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货运总量和税收总额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利用2007-2009年我国保税区与腹地省级行***区域面板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考察保税区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到保税区各指标对城乡收入的拉动作用较其他方面要弱一些,这主要是由于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城乡居民收入影响是间接的,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传导机制。保税区实际进出口额每增长1%,腹地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只增长0.1%;而保税区货运总量的拉动力要更小一些,其增长1%仅换来腹地城乡居民收入0.0529%的增长;相对而言,税收由于其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就稍高一些,其1%的增长可以得到腹地城乡居民收入平均约0.13%的增长回应。
结论及***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税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的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腹地经济发展方面以及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代表的社会效益方面的拉动作用均有较强影响,比较而言,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从未来发展上看,可以从保税区的功能完善和经济腹地建设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增强保税区的物流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原有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日益弱化。鉴于物流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物流合理化已经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的发展带动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发展,形成物流网,这样可以放大保税区的腹地经济效应。因此,要加快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不断降低营运成本,营造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加快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保税区从贸易主导型和加工主导型向物流主导型过渡,引导保税区与腹地经济的联动发展,充分利用保税区的***策,将腹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加强经济腹地基础设施建设
保税区腹地经济效应的发挥,既取决于保税区自身功能的完善,也取决于腹地基础的不断提升。***府应加强对广大腹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制度环境;加强公路、铁路、航运基础投资,增强空间的通达性和辐射能力;增强信息的沟通等。同时保税区腹地经济效应放大也离不开保税区与腹地各项经济***策措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年鉴(2008-2010)
2.王莉.我国保税区腹地经济效应分析[J].实事求是,2005(6)
3.陶锋,莫桂海.我国保税区发展水平及其对腹地经济依赖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09(8)
4.赵榄,常伟.全球化下中国保税区与腹地经济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