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现象,很久了,一直存在,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在层出不穷的摄影展中,群体展找不到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个人展找不到其视觉的一致性。
群体展有的有主题,有的无主题;有的几个人联合,有的上百人联合;有的是一个摄影团体的年展,有的是一个地域的内容展。但不管怎样,在这样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域的自然或生存状态,也可以看到主题内容的展开,但找不到参展摄影作者的个性化追求,找不到“这一个”,不同人的作品在观看方式和呈现方式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与人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性到哪里去了?
个人展,一般是由有一定作品积累的作者举办,从策划到阐释到呈现,颇费工夫和财力。但我们经常遇到的是,看完一个又一个的个人展览,走出展厅,仔细反思,十分困惑:这个人的作品虽然应有尽有,但怎么这么乱,难道都是无主题变奏?难道就是把一辈子拍摄的东西码在一起就算展览?怎么找不到其视觉一致性?
随着摄影大众化、日常化的实现,社会对摄影艺术的要求提高了。现在大多数人都能拿出几百张自己的照片(至少有手机),而过去大部分人没拍摄过照片;现在一个摄影人一个月拍摄的照片比十年前一个摄影家一年拍摄的照片还多。在这样的态势下,做展览、出画册,公众对作者的要求当然不一样了,标准提高了。提高后的标准至少是要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做不了的东西。这就要求展览和画册在视觉方面的个性化。
视觉个性化的表征之一就是:群体展,虽然主题指向一致,但参展作者的作品相互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拿出任何一个作者的作品去办个展,都能找到视觉一致性和格调统一性。差异性是在不同人作品比较中体现的,一致性是在同一个作者作品的归纳中实现的,这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面。2013年本刊在响沙湾做的“现实与超现实”摄影家大PK就是一次在同一主题、同一拍摄地域下,追求差异性和一致性的影像实验,从过程和结果看,基本达到了目标,为这个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当下社会,每天生产出的***片,正如每天打出的字一样,难以计数。能不能拍摄已经不是问题,拍得好不好是大问题;不愁没有***片,如何编辑***片为影像作品,足以让人愁肠百结。为摄影人考虑,我们不但要拍,还要不断进行自我分析,提炼出自己观看方式的特征,体验到自己照片的情感特征,归纳抽象出自己作品在视觉上的独特性和内部一致性,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你每天的照片就是一堆碎片存在卡里,一辈子的照片是巨大的一堆,存在多少个T的数据库里,那时你怎么收拾呢?依靠谁收拾呢?难道老了的时候,办个与别人比没有差异性,与自己比没有内在一致性的展览,就算交代?
不会吧?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