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还珠格格》又在拍第三集了,引发我的一些联想。
首先,连续剧开始于室内剧,当时场景变化少,主要通过剧中人的对话,展示剧情,因此对话多一些无可非议。但对话多一些不等于可以废话连篇、重复的话说个没完,总之,不应是使人厌烦的喋喋不休。李少红的《大明宫词》对话虽多,但语言优美,且富哲理性,全剧始终引人入胜,相比之下,《还珠格格》中的“放***,狗放屁,放屁狗”等毫无意义的废话,就显得十分低下了。
更何况,时至今日,连续剧已经很好地吸收了电影的技法,对话更精练,镜头转换更多样,外景的摄取更广阔,比如韩刚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情、有景、有时代的大空间,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第二,连续剧如受到欢迎,拍续集也是常有的事。在美国,制片人通过“察言观色”,觉得观众喜欢某演员,在续集中可以让“已死”的角色“起死回生”,或由同一演员扮“已死”的人的“双胞胎”兄弟(姐妹)之类,这种事先没有一个总体构思,边写边拍的连续剧,常常是情节拼凑,结构松散不完整的作品。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去迎合观众的口味,但由于先天不足,仍掩饰不了粗制滥造的“本色”。如美国连续剧《豪门恩怨》就是这类作品。
第三,故事曲折、情节离奇,的确可以吸引观众,不过,一些连续剧为了制造曲折、离奇,以致忘了故事在讲什么,忘了剧中人性格特征的一贯性、连续性,破坏了人物的整体形象。比如明明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子,为了“情节曲折”的需要,又变成争风吃醋、小肚鸡肠的人;明明是一个思想开放得像二十一世纪的“清廷”女子,可为了表现她的“贤惠”,又让她赞成起封建社会的“收房纳妾”;明明是一句成语也不懂的人,为了制造笑料,又让她出口成章地说出了一大串令人作呕的成语去报“菜名”。
编故事,要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算高明,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意料之外”,而不近情理,那就不好了。《渴望》是一部不错的戏,但为了追求曲折,后来情节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了。
如果发生的事既不够合理,又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就更惨了,比如《情深深,雨氵蒙氵蒙》中的摄影记者,每次领到新照相机,观众就等着他把它再次摔坏……这种笑料安排得极不高明。
第四,现在“戏说”,“野史”之类的电视剧太多,常常使人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这是很坏的现象。乾隆皇帝(1711―1799)执***60年,有一定的作为,拍电影、写小说,当然可以着笔在他的某一生活侧面,但把他描写成不上朝、不理***、不读书、不写作,成天和两个黄毛丫头厮混,并且还有着一不小心爱上自己亲生女儿的无聊情节,这真是荒唐,是对历史的大不敬。
英国文化大臣克里斯・史密斯曾指责好莱坞歪曲历史,他说:“我们希望向好莱坞指明一点:对,你是娱乐事业,但看电影的人并不单以它们为娱乐,更视之为一种资讯”,特别是年轻人,会把那些假事当成“真历史”。这些话也应引起我们的思索与掂量。
第五,影片的样式很多,拿喜剧来说,就有正喜剧、悲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闹剧、荒诞剧……种种种种。喜剧中不但允许夸张,而且需要夸张,甚至极大的夸张,不过这种夸张和画漫画的原理一样,要夸张到点子上。首先要对人与事的特点、本质有深刻的认识,然后再将之夸大、强调,而不应像照“哈哈镜”般,毫无根据地扭曲、变形、乱夸张。
喜剧中的夸张也要以时代、历史为依据,可以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地加在古人身上,以拉近与今日观众的距离,但不可过分。况且,任何时代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如果创作者学识丰厚,能从这方面去发掘,也会创作出许多别出心裁的笑料及情趣。丝毫不讲宫廷礼仪,信口雌黄、装疯卖傻,众目睽睽之下搂搂抱抱,甚至接吻,不但不合乎清廷礼仪,也不合乎那个时代中国的习惯。总之,夸张,制造笑料,不能偷懒,应在社会、时代中去挖掘,然后再去创造。
第六,中国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多彩,只拿汉族来说,也有东南西北方言的差异,即使都说普通语,也有不同的口音。但,电影电视剧中的语言,应该尽量让绝大多数百姓听得懂,也就是说不论发音或用词造句尽量让普通话得以普及,并且更加规范化。
我这样讲,决不是说不能有方言戏剧、电影。陈戈的《抓壮丁》说的是四川话;台湾王童的《稻草人》说的是闽南语;香港的粤语片以及数不清的地方戏曲片等等,尽管许多观众不能完全听得懂,但通过字幕,可以感受到文化的乡土气息,极生动、可爱。
《还珠格格》是一部说普通话的连续剧(故事发生在北京,又在宫廷)。那就应该把普通话说好了,这里指的不是演员本身的口音,指的是句式。本剧中人物用语常常不伦不类,比如“不要气我”,普通话中当然是“不要让我生气”的意思,而本剧中却是“不要生我的气”。或许这就是所谓“琼瑶式的倒装句”,没读过她写的书,也许在她那前后统一的“倒装句式”的小说里可以行得通,但在普通话的作品中,夹上这种句式,实在令人费解。
第七,小学上语文课,老师就教过我们,描写人物时,人物的语言代表了一个人的出身、地位、性格等特点,特别举例说《水浒》中的人物只要通过其语言,不用报姓名,就知道什么人出场了,《还珠格格》当然不能与这些经典作品相提并论,但此剧中的语言也太贫乏与单调了,从格格、丫环到公子哥儿,以致皇帝、娘娘都用同样的腔调说着同样的话,什么“好感动”、“好震撼”、“好困惑”、“好心痛”之类,这种“众说一词”不但不能体现每个人的特定身份,而且极其肉麻。
演员多数是祖国大陆的,比如那个皇帝正咬文嚼字的“好”这个,“好”那个时,一不留神又冒出个“门儿都没有”或“没门儿”之类的北京大白话,暂且不谈这与皇帝的身份多么不相称,只说同一人语言习惯如此不同,十分荒谬。
第八,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除汉族外,都属兄弟民族,文艺作品中应该正确地表现这些兄弟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甚至容貌气质,这是对兄弟民族的尊重。
另外,由于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同时出现在一个作品中,会使作品中人物间的反差、对比更加强烈,因而会使作品色泽更加绚丽。而《还珠格格》的创作者们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极好的机会和条件,却把这些兄弟民族人物的性格、举止,甚至文化和服装都主观地“统一”在琼瑶的“格式”中了,剧中***、藏族等民族的服装设计离真实相去甚远。让我想起早年上初中时的游艺晚会,随便披挂一些现有的东西,冒充兄弟民族的情景。
最后,《还珠格格》可以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轻松轻松,乐一乐;小燕子的反叛、躁动的性格受到人们,特别是处在“反抗期”的年轻人的欣赏;故事性强,有爱情、有武打、有笑料、有眼泪,又每到关键处就“且听下回分解”,吊着人们的胃口……作者抓住了人们的心理、迎合了观众的心理,这是它成功的地方。但,我认为光是迎合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去引导,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们作出更大的劳动,将真正完美、精致的作品呈献给观众。以使观众在娱乐中,得到高品位的享受。
当今世界上的美术作品越来越浅薄而浮躁;音乐界也缺少着高雅音乐的空间;好莱坞这个全球瞩目的电影生产地,一再从给孩子们看的连环画中寻找题材,拍了《超人》又拍故事几乎一模一样的《蜘蛛侠》等等,再加上许多影片中的表演方式,也向卡通人物靠拢,把人们的心智拉回到了儿童的水平……真不希望有更多的这类影片出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还珠格格》联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