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5日上午,达能全球联席运营官亚太区总裁范易谋向达能与娃哈哈集团七家合资公司的董事发送了一封信函正式请辞合资公司董事长一职。(《财经》网络版1月15日)
达能方面态度由强硬变得“谦甲”的这一姿态,是否意味着2007年以来沸沸扬扬的“达娃”之争将出现重入转折?目前还难有定论。只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达能终于开始正视其中国老伙伴的力量了。尽管11年前,正是达能帮助娃哈哈一举摆脱了国企的“帽子”,然而世易时移,仍然流连在历史天空之下的达能,从遭遇“背叛”之后的满腔愤懑到利益失衡心态下孤注一掷的法律攻击,再到如今的低姿态,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学费”。出于“减负”的需要,达能迫切需要喘息的时间。
而反观其对手娃哈哈,尽管在国外遭遇达能的诉讼中“节节败退”,但其毕竟占据了中国本土的主场之利,无论在人脉以及资源调动上都远非达能可及。更为关键的是,作为一家老牌的跨国企业,达能显然已忘却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名言,那就是:“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努力。他们会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这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
是的,与达能相比,即便违背了“现代商业伦理”,但是,娃哈哈至少还有数以万计的铁杆员工的追随者。因此,受董事长范易谋强力影响、全力投掷诸法律武器的达能众多股东注定要“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放低身价的达能使需要娃哈哈谨慎应对。从1月15日范易谋寥寥两三百字的“公式化”请辞报告来看,与其说这是达能率先抛出的“橄榄枝”,还不如说这是学会运用“中国规则”之后达能的“先发制人”。如果说上一次是宗庆后首先发难、大倒苦水后造成了一波热潮的话,那么,这一次,达能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娃哈哈如消极应对,那么,迟早有一日要体会到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真切意义。
需要特别指山的是,即便娃哈哈对达能的全新态度“报之以李”,双方关于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之争仍将是白热化的。习惯了“控制”娃哈哈、“架空”达能管理层的宗庆后这一次既然在“撕破脸”后等到了对方让步的时机,必然会一鼓作气,甚至“毕其功于一役”,全力争取娃哈哈的完整归属。而娃哈哈的意义对于达能而言,更是不容小觑。达能一日_放手,意味着继去年与光明“分手”、“苦恋”蒙牛而不得后的再次失败,其中国之路也将走到尽头。
因此,在双方重建盟约已经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宗庆后回购娃哈哈的报价或将成为双方最终是否好聚好散的决定性力量。宗庆后是否会在违背“商业伦理”后给了达能一定的“精神损失”,达能是否还将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而坚决不接受已现颓势的事实?仍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