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我们的神话是断裂的,我们把神话变成了历史,只留下历史,神话破碎了。
我们最推崇的祖先“黄帝”原来不叫“黄帝”,而叫“黄神”。“黄帝”是战国时期给他取的名字,他在战国前是地方神,是土地神,简称“黄”。战国时期,他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我们知道“女娲补天”、“开天地”、“精卫填海”,但是我们知道精卫和女娲是什么关系吗?不知道。黄帝、炎帝做了什么事情?不知道。黄帝和炎帝为什么要打仗?也不知道。所以,我们的神话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就是它是支离破碎的,神与神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
我们的神话也没有很好地解释汉族从哪里来,只有“女娲造人”算是勉强地解释了。但很多少数民族有明确的关于民族起源的传说,例如哈尼族,村里的老巫师至今仍能背诵几个小时的古代神话,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两座大山之间走过来的。这山就是他们记忆的起点。
神话的消失,是由于历史上的数场文化劫难。
第一场发生在周灭商时。因“毁前”造成的断裂感,不少做上古史的学者私下都有讨论,只是至今还缺乏证据。
周朝的命运也一样,你烧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也会烧你的东西。到了东周,一些诸侯强大起来了,要搞***治***,可是总有孔子这样的人力阻,老说要恢复周礼,恢复过去的秩序,因此有了第二场文化劫难。先秦诸侯为防止像孔子这样的人利用古制和古礼来阻止变革,着手对古代典籍进行大规模焚毁,切断与历史的关联。记载“第一代神话”的典章文献,均在这场文化焚毁运动中灰飞烟灭。这些事情在《孟子》和《韩非子》里都有议论。
春秋战国时期烧了大批的古代著述,以至于后代的思想家,如庄子,想要引用古代神话来证明自己思想时,都无从说起。所以,庄子的《逍遥游》等作品中大量引用的神话恰恰不是中国神话,而是印度神话。这方面季羡林先生做了很多的研究。
第三场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别看后人把秦始皇的形象塑造得很高大,其实他身体非常不好,鸡胸兼驼背,形象相当猥琐。他非常渴望能够有良药治愈好他的病、改造他的身体,甚至让他得到永生。但那些求仙的方士最后骗了他。秦始皇勃然大怒,把儒家和道家的书统统烧掉,不仅如此,还烧了大量其他跟思想文化有关的书,牵累了很多流派。这就是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
但是秦始皇也很聪明,他没把这些书全部烧完,据说那些***博士所收藏的书籍,都没有被烧。但项羽杀入咸阳后,放火烧城三个月,终于把那些仅存的硕果,也烧得片甲不留。
在这样不停的焚烧之中,中国神话荡然无存了。
西方一个朝代另一个朝代,他们在前朝的皇宫边上再加盖几座,就住在这样一个由新旧叠加而成的建筑群里。但中国的胜利者会首先清除前朝的建筑,然后在废墟上重建。大部分朝代都是如此。所以中国的历史较长,但留下来的遗存与它的漫长历史不太相称。
(摘自《长江日报》 ***/张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