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18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 主人公维特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从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是,当时的社会却充满着地位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维特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里,维特是个能诗善画、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青年,依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771年大地回春之际,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他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久,他在一次乡间舞会上认识了年轻貌美、善解人意且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如故,维特与她频繁往来,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日子。但绿蒂已和阿尔伯特订婚了。不久阿尔伯特旅行归来,并在侯爵府任职,与维特也很快成了好朋友。但他那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强烈的事业心则与感情奔放的维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上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深爱着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
第二部分是维特生命中比较痛苦并且饱受侮辱的一年,维特在任职期间遭到贵族乡绅的奚落,受到迂腐公使的百般挑剔。维特忍无可忍辞掉工作,返回原来的小山村,心爱的女孩已成了别人的妻子。爱情上的绝望,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维特再也无法忍受,产生了告别尘世以求永生解脱的念头。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情不自禁地拥抱和亲吻了绿蒂。两天后,维特在给绿蒂写完不忍卒读的遗书之后,于午夜时分,用她丈夫的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经典名句:
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她的出现,她的命运,她对我的命运的关注,从涸的眼睛里挤出了最后几滴泪水。
点评:
看了很多名著,尤其觉得这一篇让人特别温暖,虽然还是以悲剧结尾,但其中的美好令人难以忘怀。纯真的梦想,圣洁的爱情,还有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维特到最后离开人世还是保持着纯净的心灵,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如果他不能得到想要的爱情与梦想,那么离开应该是他最好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