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wèi)我双鲤鱼①。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
长跪③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
①遗:赠,送。双鲤鱼:指藏书信的木制扁匣子,它用两块木板合在一起,一底一盖,中夹书信。木板上刻鲤鱼***案,分开则成双鱼。以鱼象征书信,是我国古代习用的比喻。 ②烹:煮。这里喻指打开木夹信函。尺素书:指书信。古代官府的文告和一般人写信,多用一尺一寸长的木板或绢帛作书写工具,木板叫“尺牍”,绢帛叫“尺素”,也叫“尺书”。 ③长跪:伸直了腰跪着,表示恭敬。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后跟上。如果把身体竖直,只有两膝支地,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作“长跪”。
简析
这是一首乐府古辞,用语通俗清新,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大量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等,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音乐节奏感。
这是一首描述闺妇思念长久在外远行不归的丈夫的诗。前十二句为一层,通过芳草绵延的衬托,梦中相见的幻景,“枯桑”“海水”的比喻,别人归家欢聚的反衬,极写闺妇的孤凄和思念之苦。后八句为一层,叙写闺妇接读来信。刚接到信时又惊又喜,读后却大为失望,因为它不过是一封告慰的信,究竟何时归来,不得而知。全诗写得细腻而又深沉,曲折而又逼真。
名句欣赏
这首诗中的“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诗广为传诵。请简单赏析这两句诗,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二句用了诗歌中的常见的什么写作手法?这两句分别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远道:远方。这里是双关语,既形容青草的绵延不绝,又形容相思之情缠绵。
(2)“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此句诗用了比兴手法,比喻说久别之人心里的相思之苦,唯有自己知道。也有说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摘编自《常用古诗五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