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鸿鹄之志”?简言之,做人上之人,人生地位和资源配置远高于社会平均值,权力、名气、财富,少则其一,多则兼备。
鸿鹄之志,素为推崇,但历史上的鸿鹄,安全起降者并不多。因为鸿鹄体巨,本来风阻就大,且易被瞄准偷袭,一不留神即中箭沉沙、折翅断喙。论品行,崇祯帝朱由检算百分百的好人,可身为鸿鹄,只好自缢煤山。夺位者李闯王饰演鸿鹄没多久,也匆匆在凄风苦雨中找棵树挂了。
法国王室中,路易十六可谓谦谦君子,但1789年他的好日子到了头,为财***创收,他召集三级会议,欲向社会增税,这下惹急了“第三等级”的小业主们,结果法国大***爆发,他被拎上了断头台。
这些鸿鹄为何命惨?书上说是违背了历史规律,其实是唬人的大词,说穿了,即辜负了老百姓的生活理想,“鸿鹄之志”亵渎了“燕雀之志”。
鸿鹄们尽可以凌空高蹈,过“云上的日子”,但要体恤低空的苍生,别糟蹋燕雀的生计,别断了对方的活路。纵观历史,凡成功的“鸿鹄之志”,莫不体察了国情民意、顺应并服务于“燕雀之志”。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新***、张居正变革,他们的先成后败、荣辱交替,都和百姓生活质量有关。
老百姓***的不就是安安静静的小日子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安全感,健健康康,再掺点情趣,再有点尊严,再多点自由和选择……这不就是天下“燕雀之志”的永恒内涵吗?
在中国的励志文化和价值语境中,“鸿鹄”一直被高高托举,“燕雀”始终处于下风,这状况至今未变。比如去年,有好事者搞了个“中国脊梁”评选,煞有介事地给一堆名人和求名者颁奖,招来舆论臭骂。被骂的原因不在于不对,而在于不公,大伙不服。
在中国,谁是脊梁?自诩“鸿鹄”的某些人吗?否,是无名的大多数,是默默扛起命运、承担时代重量的大多数;是诚实劳动、创造财富的大多数。脊梁不是一根骨头,更非所谓“大腕”,而是一种功能,是用来承重的。能否称得上脊梁,不看他是否肩披绶带,而要看其肩上是否有重物。
好的时代,好的制度,好的变革,一定是爱护它的脊梁,一定是尊重、关心并效忠于千千万万的“燕雀之志”。所谓“为人民服务”,即如此。
(选自《格言》2012年第10期)
【阅读训练】
1.读文章标题,你联想到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一句名言是 。
2.标题中的“鸿鹄”与“燕雀”分别指什么?
3.为说明“历史上的鸿鹄,安全起降者并不多”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事实论据?
4.在本文作者看来,“鸿鹄”命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燕雀之志”的永恒内涵是什么?
6.文章结尾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周俊根 设计)
参考答案: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鸿鹄”指那些所谓的“人上之人”,他们的人生地位和资源配置远高于社会平均值,在权力、名气、财富等方面,少则其一,多则兼备。“燕雀”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 3.崇祯帝自缢煤山;李闯王“在凄风苦雨中找棵树挂了”;路易十六被拎上了断头台。 4.辜负了老百姓的生活理想,“鸿鹄之志”亵渎了“燕雀之志”。 5.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安全感,健健康康,再掺点情趣,再有点尊严,再多点自由和选择…… 6.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