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对《诗经・静女》的“静女”一词的解释争论不休,概括起来有以下多种见解,现在简单抄录一些。如“安静娴雅的姑娘”,“贞静之女子”,“贤淑的女子”,“娴雅的女子”,“文雅的女子”,“美女”等。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不很理想,未能符合诗意。虽然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语,但对“静女”这一关键词理解越接近原意,就越能把握诗歌意旨。因此还是有必要对静女的含义再作些探究,下面笔者从诗意出发,运用训诂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知识求证“静女”一词的原意。
一、“静女”形象的解析
人们对《静女》的主题研究成果不少,都比较一致的认为其主题是表现男女爱情。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给我们异常深刻的印象。诗歌写到静女“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足见静女大方,主动,热情;在约会时,还故意“爱而不见”,调皮地男子,考验男子。可见静女的情感细腻,个性活泼率真,还有些天真烂漫。
因此在她身上怎么也找不出“娴雅”、“安静娴雅”,“贞静”,“贤淑”,“文雅”的影子。至于“静女其姝”的“美”,只是情人“我”对对方的爱称,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能表明“静女”一定美。
那么“静女”一词该如何解释呢?我觉得应该准确表现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需要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思想偏见和主观好恶。如用“贞静”,“贤淑”来形容“静女”就带有不客观的因素,它有封建社会儒学的某些偏见。
笔者认为,解释为“真实不伪饰”要合适些,首先符合人物个性,其次符合诗中“我”的感受。“静”应该是“情”字的通假。
二、《诗经》的来源和流传
从诗经的来源看,“静”是“情”的通假,可能性比较大。我们知道,《诗经》收入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这些诗歌来源一般认为有三种:一是采集来的;二是献诗,《诗经》中的“雅”诗,尤其是大雅,主要是朝中公卿诸士献诗;三是删诗,“颂”诗可能是出自巫史对古祭歌的加工改造。据学者考证“采诗说”是可信的。
《静女》属于“国风”,应该来源于采诗,即从河南一带采集而来的。可能因为方言差异,记录者用同音异形的字记录了这个关键字。还有《诗经》在流传中可能因为辗转传抄,出现书写错误。
在孔子之前,已流传的《三百篇》,后来经秦朝“焚书坑儒”,又遭秦末农民起义的破坏,损失严重,诗歌散逸,伪序始出。现在所见的《诗经》已经不完全是西周至春秋的诗了,其中可能有些被置换,有些被遗失。但是《诗经》有一个容易记诵的特点,于是人们凭自己的记忆,经文人记录整理,形成了新的《诗经》,这就是现在看到的《毛诗》。《静女》可能是这个时候记录下来的,有的字和孔子以前的《三百篇》有差距。
三、儒学诠释的附会
到汉代,《诗经》通过心传口授又得到流传。但是在儒家占统治地位的男权社会,那些表现纯真爱情的诗歌,借助心传口授整理出来后,可能带上了男权社会的印记。到宋代,朱熹误读“郑卫声***”,又大肆推行他的学说,对诗大加修改,其危害甚于秦朝大火,造成了《诗经》研究上许多悬案。
这时候《静女》这首爱情诗首当其冲,主人公大胆、率真自然的个性,违背儒家之“礼”,自然遭到反对,被诬为“***奔”。这种情况在《诗经》中不乏其例。例如有人认为《关雎》、《有梅》为“***奔”之诗。
总之,传诗和改诗的人可能把一些敏感词语替换掉,因此完全有可能将《情女》改成《静女》,这一改很符合“礼”压抑人的本性的要求和标准。
四、社会民情的佐证
事实上,初民社会的婚姻恋爱是比较自由,不受拘束的。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论述了婚姻演变过程:由乱婚状态演变为以群婚为基础的血缘家庭;然后经历两个集团间的通婚;接着过渡到对偶婚制,它以单偶婚姻为基础,但不是排他性的同居;最后是一夫一妻制。
《诗经》时代可能还处于“两个集团间的通婚和对偶婚制,但有不排他性的同居”的阶段。笔者认为《氓》中就可能表现了“两个集团通婚”“不排他性的同居”现象。“氓”就是外来人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可能表明这点,只是逐渐不被接受。
这时,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还没有后代的诸多严格限制,“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虽然也存在不完全自由的情况,但恋爱的大胆奔放和自由,是这时代的主流。
《静女》反映的内容和人物性格符合社会实际,而且“情”是全诗主题,作为关键词的“静女”,显然与诗意和人物性格不符,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礼”的印记。“静女”一点儿也不“静”,更显得“多情”,她是追求自由,自然率真,情感真挚的精灵!
五、文字声韵的考据
我们把“静”认为是“情”的通假,从文学角度和社会历史方面看是可信的。但还需要在语言的角度予以验证。
在古代汉语里,我们考察“静”与“情”通假的条件,理论上,“静”,从青争声,疾郢切;情,从心青声,疾盈切。从两字上古音的音韵地位看,声母、韵母都相同,符合通假条件。
先秦文献中,有“静”与“情”通假的例子。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女曰鸡鸣》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 ――《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
――《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静。 ――《大戴礼・文王官人》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先秦至汉初“静”与“情”的通假,同时在《诗经》等先秦文献中“静”和“情”并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诗经・宛丘》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柏舟》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 ――《周易》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周易》
说明古代本有“静”和“情”,它们的通用,只是人们为了方便而出现的用字现象,是很地道的通假。
综上所述,“静女”是带有儒家思想价值观的用词,“情女”比较符合《诗经》实际,“静”是“情”的通假,应该解释为“真实不伪饰”或“率真”。
作者单位:广东清远连南民族高级中学(5133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释《诗经.静女》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