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首先讨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史,叙述了研究方法。其次,对受韩国各个阶层所喜爱并具有和谐社会作用的盘索里的特征、构成要素和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将盘索里反映出的韩国社会要素分为了恨文化、讽刺和幽默、神明文化、乡土文化四类。
关键词:韩国语;韩国文化;盘索里
一、先行研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历史
对韩国语教育中文学的关注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刚开始时是作为文化教育的形态出现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人们对文学教育的关注才日益兴盛起来,相应的研究也陆续出现。
比较而言,对盘索里使用的研究属于对韩国语的教学研究范畴,虽然存在从音乐教育的层面探讨盘索里的研究,但是对韩国语教育方案或文化教育方案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研究方法
为了提出在韩国语对外教学中从文化角度出发的盘索里使用方案,首先要确定并理解盘索里的特征和内容。之前的研究可以揭示从文化角度出发的盘索里的使用意义。
二、盘索里的一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一)盘索里的一般特征
“作为文学语篇的盘索里”,这种古典文学承载了韩民族的灵魂,蕴含着当代人生活的面貌,展示了文化的原型,因此这可以看作是对盘索里的教育价值给予充分认识的结果。
欣赏并尝试创作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盘索里,探索盘索里出现的时代状况等,首先要考虑盘索里的辞说是采用口头表演的演绎方式,追求与观众面对面的现场效果。
盘索里是一次性的现场演绎,因此随着内容的情境、演唱者的肢体动作、鼓手的助兴词和听众参与的不同,每次都可以创作出全新的剧情。这种自由奔放﹑任意演绎﹑即兴创作﹑重视听众反应的演唱方法随时融入演唱者的变化及即兴发挥,这也是盘索里特有的特性,也是其美妙所在。
没有乐谱、“口头传唱”的盘索里,是在很多普通人的共同努力下确立下来的,是在口头相传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无数人的共同作品。透过盘索里,我们能收获到的也正是这种集体的情感和价值。
流传至今的盘索里,是无数情境不断累积沉淀的结果。悲壮的剧情﹑滑稽的场面﹑交替穿插才谈,使听众在作品和现实中忽进忽出,反复产生紧张和放松的情感。这样的效果可以说具有非常独特的心理和美学意义。
最初,在广场或花园里,盘索里是作为仪式或庆典的附带音乐被演绎,庶民是主要的欣赏者;后期以地主士大夫为主要欣赏者,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最终,盘索里成为各个阶层共同欣赏的音乐。因此,盘索里反映了庶民的意识和士大夫阶层的利害关系。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盘索里也可以看作是通过统一和解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一种形式。
(二)盘索里的构成要素
盘索里是由表演者、鼓手及观众组成。表演者(滑稽演员、演唱者)是演唱盘索里的人,通过不断交替反复歌曲和说话完成演唱。演唱者的动作,即假装哭泣﹑做舞蹈动作等类似演戏的动作,被称为“肢体动作(指盘索里的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做的身体动作)”或“科(盘索里的表演者根据声音的曲调或辞说的内容移动手﹑脚﹑整个身体来表现声音或故事感情的身体动作)”。演唱者右手持扇,有时也会使用棍棒﹑书信﹑书等多种多样的道具。
盘索里的辞说中有韵文表达,有音律的对话式的散文表达等多种方式。正是这种方式,使人在欣赏表演时感觉像是在听日常对话一般,亲切舒服。
演唱者一人担当多个角色,因此盘索里与西方的演剧不同,行为非常节制。这种戏剧性动作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影子,但是这种肢体动作本身必须体现简练美,因此在表演中,将肢体动作和声音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颇具艺术感的肢体动作和声音,这就是盘索里艺术。
观察盘索里的意思,我们发现“盘”有“玩一盘﹑唱一盘﹑乐一盘”等意思,“声音”指声乐,但是为什么不叫歌曲,而称之为声音呢?对此有如下解释。
鼓手在演唱者的左边席地而坐,根据演唱者的声音调节声调和节拍,发出“哎嗨”﹑“好”﹑“做得好”﹑“就是”﹑“妈呀”等的助兴词。助兴词的说唱者不仅仅担当戏剧性的对象,还控制声音的收放,交替击打鼓腔和鼓体。
听众作为声音的倾听者,不是单纯的坐着静听欣赏。欣赏西方的音乐会需要屏气凝神,静静欣赏。但是,盘索里却不同,它随时保证听众对表演的参与,同时听众也应该参与其中。盘索里的听众通过助兴词,可参与到表演当中。
三、盘索里中体现的韩国文化
(一)恨文化
盘索里中的登场人物不是特殊的英雄人物,而是存在于自己周围,包括自己在内的平凡人,都是属于现实世界的下层人民。
这些主人公代表了那个时代民众的典型面貌,将他们的欲望形象化。大部分主人公是庶民出身,因此盘索里代表了庶民的意识。春香是以的形象出现,兴夫和沈青是以贫民的形象出现,将庶民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刻画出来,反映他们的主张和声音,表达他们对新社会的希望。
春香虽然是出身,但是却勇敢地打破身份的禁锢,追求人性的***,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御史的帮助下获得了幸福。沈青在父权制秩序下,孝敬顺从,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自己的父亲,随之出现了龙宫这样的非现实空间,沈青死后回到龙宫,过上了如幻想般的幸福生活。除了表达兴夫善有善报,孬夫恶有恶报的中心主题外,孬夫代表了认为金钱至上的世俗人类。兴夫虽然是没落的两班,却被刻画成注重传统伦理道德的人,很好地反应了朝鲜后期的社会面貌。
春香﹑兴夫﹑沈青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流传至今,是同时期韩国人的一个缩影,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盘索里中出现的故事,是有关韩国人自身本性的,是按照所有韩国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形象化创作出来的。既严谨又轻浮的人物行为中体现的两面性恰恰反应了人类的双重性。
既没有经济实力又没有社会地位的普通民众要想摆脱用现实能力无法解决的身体障碍,就不得不选择那些卓越的对象。盘索里作为消除这种恨的方法,只能是一种间接性的满足。
(二) 诙谐和讽刺
诙谐是指针对某一对象或在某种状况下,通过诱使人们发笑,委婉地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表现手法。诙谐是指过分的投入戏剧性的幻想中,在悲壮的场面前后加入诙谐的要素,或通过正常的表达,将悲惨凄凉的故事诙谐的表现出来,减轻听众的心理负担。要想了解盘索里的诙谐讽刺风格,首先要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氛围、盘索里的演唱者及听众的意识结构。盘索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物,而是以演唱者为中心,通过不断的口头相传确立下来的,因此盘索里的真正作者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民众。特别明显的是朝鲜时代社会制度中体现的身份制约。盘索里是通过一种诙谐的手法来讽刺社会的支配阶层——两班贵族,进而表达出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带来的矛盾。受实学思想的影响,在两班阶层内部也留下了自我反省的现实批判和诙谐讽刺的痕迹。
祖先通过诙谐的情绪克服现实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苦。经历过各种残酷现实的听众在笑声中确定作品中的现实与自己的距离,得到一种满足。因为这种诙谐讽刺的手法,盘索里的任何一个场景都充满笑声。即使在沈青投海祭神和春香狱中受难这样的矛盾和悲哀下,也能通过制造笑声,消除这种矛盾或悲哀,可谓“用笑声克服悲哀”。
盘索里中韩民族的恨是通过韩国式的笑容文化,即诙谐和讽刺表现出来的。盘索里使观众又哭又笑,体现在作品中是通过消除自身的恨和悲伤来逗乐观众,实现自己的诚恳愿望。
(三)神明文化
盘索里与以舞台为中心的西方表演文化有着极大的不同。韩民族的生活体现出较强的团结性,所以盘索里展现的互助组等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大部分都是强烈追求统一的。
在盘索里中,无论是歌曲曲调、故事要素,还是盘索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都可以将听众引入戏剧性的感性世界。盘索里传统亲切的歌曲曲调和故事内容具有的普遍性情感很容易激发现场所有人的情绪并使他们参与到演出中。
盘索里的语言大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或是由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语言构成的,因此能激发听众的兴趣。
(四)乡土文化
盘索里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的生活面貌,是非常好的语言资料,在下面的文化相关词汇中都可以窥探韩国人过去的生活面貌。
服饰文化:上衣、布袜、纱帽、飘带、缎带、裙子、衬裤、手帕、道服、烟袋、长衫、念珠、丝绸、簪子、衬褂、唐巾、幧头、草鞋、唐鞋、裤脚带、行者裙、荷包、银妆刀、绗裤、帽子、长衫、海***蓝色裙子、麻布头饰、木屐、挂饰等。
饮食文化:米酒、豆腐渣汤、酒饭、炸米饭、童子鸡汤、牛肉汤、生雉、鱼馒头、艾糕、泡菜、饊子、咸鱼、锅巴水等。
住宅文化:***营、厢房、椽子、屋檐、正门、屏门、禁闭室、胡同、文件柜、天花板、桌子、大户门、土房、大厅、柱础、梁等。
农耕生活文化:与农业相关的农具、根据24节气变化的风俗等。
农耕文化:农具、生活用具、窝棚、秫秸、柴门、棒槌、背架、铁锅、水车、碓、磨盘、除草机、稻草火等。
24节气:根据节气的不同安排农作活动、节日庆典3月3日、6月流头、 7月七夕等。
游戏文化:男寺***牌、女寺***牌、居士、焦兰伊等。
朝鲜时代儒教的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强调忠诚与孝道,同时强调妻子对丈夫的顺从。三纲五常通过上下秩序的确立,维护封建社会的身份等级秩序,是社会支配阶层的统治理念。
传统儒教制度:三纲五常、 冠婚丧祭等。
家庭制度:大家族制、父权制、家庭关系称呼等。
身份制度:两班、雇农、长工、户房、生员、左首、御史、使道、公子、衙前、使令、、奴仆、参判、士大夫、东副承旨、丞相、侍婢、化主僧等。
女性卑下: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所有物存在,不能和男性一样享有同等的人权;指称男性的词汇有很多,大部分都是肯定性的,女性则都是以一种愚蠢﹑麻烦﹑嫉妒心重的形象存在。
经济制度:地契、田契、奴婢卖身契
祖先崇拜:祭祀的目的是对人类祖先的报答,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和追慕。
民间信仰:阎罗王、阎罗国、极乐世界、北斗七星、井华水、三神床、城隍庙等。
民间疗法:断了的话粘大酱、粘明太鱼的外壳等。
宗教生活:佛教、上天崇拜思想等。
特产:安城黄铜器、统营黑板、韩山细苎麻织物等。
参考文献:
[1]朴颐正.韩国的盘索里文化[M].首尔:国际文化财团,2003.
[2]金钟哲.盘索里的现实主义及特质[M].首尔:韩国教育学会,1998.
[3]卞周爕.盘索里辞说中体现的潜在民众意识研究[D].圆光大学,2001.
[4]禹仁慧.针对外国人的韩国文化项目选择[J].釜山:二重语言学会,2004.
[5]李石柱.韩国文化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的目录制定[J].釜山:二重语言学会,2002.
[6]徐华妮.利用音乐剧游戏的传来童话指导方案研究[D].中央大学,2007.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透过盘索里看韩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