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他从1929年开始构思《雷雨》,酝酿人物。1933年,五易其稿,完成了处女作《雷雨》。作品在一天的时间里,两个舞台背景内集中地表现出周、鲁两个家庭及其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表现了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要求。作品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周朴园这个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画廊中的典型。本文笔者谈谈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雷雨》 周朴园 形象
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雷雨》是他的代表作。他从1929年就开始构思《雷雨》的剧本,酝酿人物。1933年,曹禺还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五易其稿,完成了处女作《雷雨》。关于《雷雨》的发表,还有一段小插曲。曹禺将《雷雨》投寄出去,作品曾被一些编辑废弃,被投进纸篓里。后来,巴金意外地从纸篓里发现了这份手稿,他读后深感作者才华非凡,认为这是一部深沉的好作品。在巴金的高度评价和积极推荐下,1934年7月,《雷雨》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上,立即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几个剧团争相演出,曹禺一举成名。
作品在一天的时间里,两个舞台背景内集中地表现出周、鲁两个家庭及其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表现了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要求。作品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周朴园这个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画廊中的典型。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评论一下周朴园这个形象。
首先,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他的发家史可以说是血腥的。他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从他们的身上榨取了巨额的金钱。后来,在周仆园的煤矿上,有些工人受了伤,他不给一点抚恤金。工人起来罢工,他叫矿上的警察镇压,打死了三十个工人。为了让矿上早点复工,他又买通了工人代表,并把不肯屈服的儿子鲁大海从矿上开除。在这个资本家的眼中,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为了金钱,他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周朴园的行为丧尽天良,令人发指,体现了这个资本家的凶残,充分反映了他人性中罪恶的一面。
其次,作为父亲的周朴园。周朴园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先来看看他是怎么对待和鲁侍萍生的大儿子周萍的。周朴园为了娶那个富人家的阔小姐,狠心赶走了侍萍。这个时候,周萍只有一岁。为了不让这件事传出去,他把周萍秘密地送到了乡下寄养。周萍完全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长大的。虽说他在物质生活上可能过得很优越,养父和养母可能也会对他很好,但是他毕竟缺少了真正的父爱和母爱,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的。周萍长大以后,周朴园把他接回了身边居住,但是他们之间缺少了一种父子亲情。在家中,周朴园一直摆出一副严厉的家长面孔,他并没有从精神上让周萍感到温暖,这直接导致了周萍的反感。再加上周萍在乡下生活时积累起来的敌对情绪,使他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以致于和后母产生了不正当的关系。
二儿子鲁大海,是周朴园矿上的工人,为了维护矿上工人的权益,作为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谈判,并作不屈地斗争。他们之间代表的是不可调和的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三儿子周冲,是周朴园与繁漪生的儿子。周朴园对他非常严厉,周冲从内心深处惧怕这个父亲。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宰,周朴园一直想做一个严厉的家长,使他的儿子们能乖乖地服从他的管教。可是,他的儿子们除了表面上对他敬畏以外,并未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他,这是他的悲哀。作为父亲,他是非常失败的。
再次,作为丈夫的周朴园,这是笔者要重点阐述的。周朴园的一生,与三个女性有过关系,这里来一一探讨。在这三个女性中,他与鲁侍萍认识最早,他们的关系也最复杂,笔者把她放在最后一个谈。
周朴园正式娶的第一个妻子是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嫁到周家后,周朴园对她非常冷淡,因为缺少真正的爱情,加上身体不太好,以致于那个小姐最终的结果是抑郁而死,连个小孩也没生。这是周朴园的第一段不成功的婚姻,作为丈夫,他是可悲的。
周朴园的第二个妻子是蘩漪。她十八年前嫁到周家,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周冲。他们俩之间也没有真正的爱情,蘩漪正是因为周朴园的冷漠,才与周萍成为了情人。作为丈夫,这是最大的不幸。
现在,评论最多的就是最终没有成为周朴园妻子的鲁侍萍,周朴园对她到底有没有真感情。从《雷雨》发表至今,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从周朴园的性格来看,他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作为一个正常人,他也需要感情的温暖,爱他所爱的人。而侍萍年轻漂亮,知书达理,聪明伶俐,贤惠体贴,让周朴园非常满意。于是他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他们同居了两年,生了两个儿子。如果周朴园不爱她的话,就不会和她同居这么长的时间,也不会生两个儿子。
第二,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是“你”。 周朴园的家教很严,父母之命是不能违抗的。侍萍被赶走,这不是周朴园做的主,而是他的母亲,他也没有办法。
第三,周朴园先后娶了两个妻子,但是这两段婚姻都很不幸。因为在家中母亲做主,周朴园只能顺从。他根本就不爱她们,甚至对她们非常冷漠。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冷漠,是一种家庭冷暴力,对家中成员的感情危害巨大。周朴园之所以这样冷漠,和侍萍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他太爱侍萍,所以直接导致他无法再接受其他的女性。
第四,从周朴园家里的摆设来看,尽管他搬了家,但是家中的摆设还像以前侍萍在的时候一样。侍萍的照片,他一直保留着。侍萍为他缝补过的绸衬衣,他总爱穿。侍萍的生日――四月十八,他始终记得的。甚至于侍萍因为生周萍,受了伤,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他都保留着。平心而论,以上这些做法,三十年保持不变,容易吗?一般人做的到吗?如果不是深爱着侍萍,他会一直这样做吗?除此以外,就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
第五,在周朴园的眼中,金钱是至上的。为了钱,他干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但是现在,他很爽快地拿出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要给侍萍。有人说,这是周朴园想快点打发侍萍走。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道理。不过,要打发侍萍走,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非得用他看重的金钱。而且,侍萍也说了,她不要周朴园的钱。等到侍萍把支票撕碎,离开了周家以后,周朴园还叫帐房汇一笔钱给在济南的侍萍。如果不是对侍萍有真感情,他会那么慷慨吗?
第六,也有人说,把鲁侍萍赶走,充分说明周朴园不爱她。其实也未必。孟子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我们遇到人生的选择时,总会考虑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是人之常情。周朴园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觉得放弃鲁侍萍能实现他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根本就无法做主,也只能这么做。笔者认为,这样的周朴园才更像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不可否认,就是在现在的社会,当我们处在周朴园这样的位置,也会有许多人做出和周朴园一样的选择。更何况,我们选择熊掌而舍弃鱼,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喜欢鱼,不爱鱼,只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无奈,只能有一个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周朴园,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周朴园作为一个资本家,很成功,但令人厌恶;作为一个情人,他抛弃了侍萍,让人谴责不已;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他一直想牢牢地掌控整个家庭,维持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秩序,而且自认为做得很好,但事实上,他没维持好,也维持不了,家中没有一个成员对他真正地尊重过,这是他的悲哀,让人同情。周朴园,正是这样一个让人厌恶、谴责而又同情的典型,必将在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焕发出永久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